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中的基本问题-TS00066207

学习中的基本问题-TS00066207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外,服务——学习也旨在提升学生的公民教育以及社会责任感。公民社会责任意味着用一种可知的、承诺的和富有建设性的行为方式积极地参加社区中的公共生活,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服务——学习计划必须引入一些问题:什么是公民社会责任?它是如何与服务——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学习中的基本问题-TS00066207

一、关于服务——学习的基本问题

服务——学习最早发端于美国,现在已经相当普遍。目前在美国许多大学均设有相关办公室,例如:服务——学习办公室(The Office of Service-Learning)、社区服务项目中心(Community Program Center )、社区合作办公室(Community Partnership Office)、公民参与办公室(Civic Engagement Office)等机构。香港岭南大学也于2006年成立服务研习处,负责统筹大学内的各种服务——学习课程。这些相关的办公室设有主任,社区服务项目联络人,由教授、行政人员及社区代表组成的社区服务项目委员会,学生助理等。这样的机构和人员,保证了服务——学习能够很好实施并取得实效。

服务——学习有一些基本概念和认识问题,下面以问答方式加以说明。

1.什么是服务——学习?

服务——学习是一种经验性的学习,它是课程的一部分,它介绍学生到社区参与各种服务。服务过程中与服务结束后学生必须反思。由反思中领会课程的真谛和内容,并且提升对专业的进一步了解。此外,服务——学习也旨在提升学生的公民教育以及社会责任感。因此,服务——学习的含义比志愿服务更严谨,更具动态及互动性。学习是服务——学习的必要内涵。此外,学习者所提供的服务不仅有利于服务活动本身,学习者自己也同时受惠。

服务——学习的教导方式是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地、活跃地、好奇多问地去关心社区的需求。此种课程可应用于任何专业或学科领域。而且可以比较普遍地联合不同专业纳入同一课程内。例如:对社区老人服务项目可由护理系、职业治疗系、社会工作系以及老人学系联合开设。

服务——学习蕴含一种哲学理念,它不是把青年人视作社会问题的导因,而是视青年人为社会潜在的资源;社区则是青年身心发展的自然实验室(Denton,1997 & 1998)。服务——学习计划及项目正好能够使青年人有机会去发扬他们的服务精神,有机会去协助社区解决他们的社会问题,训练他们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个人。

2.什么是公民参与的理念?

公民参与(civic engagement)的含义比服务——学习宽泛一些,它的活动包括服务——学习课程、短期社区服务、政治性活动的参与、社区服务实习、社区研究、春假/寒假/暑假社区服务项目以及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等。公民参与涉及公民社会责任,如何解释与定义公民社会责任?由于那些有可能会不断重叠交叉的结构、价值和解释,很难给公民社会责任意识下定义。事实上,“公民社会责任”一词主要涵盖了这些概念:在一个民主社会中生活的含义,还有作为一个公民角色的互补观念、社会责任、公众参与,以及社区参与。

公民社会责任意味着用一种可知的、承诺的和富有建设性的行为方式积极地参加社区中的公共生活,致力于共同的利益。

在定义一些概念例如社会公正、社会变化,或者尊重他人的权利时,是谁决定了“共同利益”;公共利益的概念是否包含了尊重和保护他人的权利;这个概念是否只适用于民主社会。有了这个定义以后,高校的院系应该考虑如何使得公民社会责任成为他们课程中的一部分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

其他关于社会责任意识的定义常常展现以下特征:

●用可知的行为方式处理社会问题;

●显示出对法律的尊重和异议;

●意识到法律上以及文化上对公民身份的不同定义;

●积极参加服务社会的活动,而不是做一个被动的公民;

●在权利和责任之间建立一种平衡的关系;

●理解共同利益的概念以及由谁界定洽谈的分歧;

●有机会并愿意参与社区的决策制定过程,熟知“参与性民主”的概念;

●对政府的政策以及执行进行质疑;

●有机会决定改变公共政策的方式;

●行使管理职责,对社区负责;

●意识到每个人的价值以及个人尊严(Gottlieb & Robinson,2006: 13)。

许多大学没有公民参与的专业主修或辅修课程。公民参与是基于有效的资源、技能、专业知识以及学校的教育宗旨,安排学生开展针对提升社区生活品质的合作项目。这种合作项目包括在社区内或与社区在教学、研究与服务三方面的合作活动[1]。公民参与的主旨是要培养学生的公民社会责任,将公民社会责任感融入大学课程中。其含义可从四个方面来看:

(1)对于学生来说,这意味着:

●积极地学习,而不仅是听课学习;

●了解到一个活跃的公民个体应具有的能力;

●通过服务社区来参加服务——学习,并意识到其对一个人的生活带来变化和影响(比如,辅导一个低年级的学生;帮助一个刚回国的老人),对很多人的生活带来变化和影响(比如,参与一个住宅小区的勘察项目;为一个很危险的十字路口申请红绿灯等)。

(2)对于教职人员来说,这意味着:

●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去思考如何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成员;

●在进行服务——学习教育之后能进一步思索关于态度的转变、服务经历对于个人和社区的影响,以及更多对于在民主社会中承担责任的思考;

●无论是否和学生一起,就个人而言,参与服务项目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经验。

(3)对于学校来说,这意味着:

●产生一个服务与参与的文化氛围;

●承担教育学生成为公民的使命;

●担负更多服务社会的责任。

(4)对于一个社区合作者来说:

●在机构和学校院系之间产生一个合作关系;

●在社区建设时告知群众并且欢迎他们来参与;

●通过反思、指导和反馈来积极地教导参与服务——学习的学生(Gottlieb& Robinson,2006: 1)。

所以服务——学习计划必须引入一些问题:什么是公民社会责任?它是如何与服务——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院系如何在实践中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以使学生发展他们自己的公民社会责任意识?院系如何评估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发展的情况?

近年来,许多国家领袖也常呼吁国民应该积极投身公民参与活动。例如:约旦王后Queen Rania Al Abdullah 2010年2月在她的母校开罗美国大学(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演讲中强调,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为提升社会而努力。广义而言,公民参与就是一种社会改革运动

3.服务——学习与其他实践取向的教育有何异同?

几乎所有美国大学的许多专业科系都有实践取向的学习经历,它以临床(clinical)、实习(internship或practicum )、实地考察(fieldwork)、合作计划(co-op program)等名称分别进行。一般而言,它们的差异多基于课时数及深度。但是共同的主旨是给学生有学以致用与真正参与的学习机会。它是学生毕业后求职的一个最踏实的实际技能方面的学习经验。这些以实践为主的学习经验大多是在大四或毕业前一学期进行的。有些学校称它为“毕业课程”(capstone course),而有些学校则在大一即开始进行服务——学习课程。有些服务——学习的课程是单独的课程,有些则是在某个课程下,教师规定学生必须参加至少5~10小时的社区服务活动才能通过所选的课程。例如: “儿童早期干预”课程规定学生除了每星期按传统方式在课堂中上课外,尚需在社区幼儿园做10小时的参与活动并写学习心得报告。又如“社会问题”课程,学生除了必须阅读特定的教科书,每周上课3小时,听取教授讲解有关社会问题的分析(范围或规范性,原因,政府政策及可能解决方案等)之外,还必须选择一个社会问题(有时由教授指定),由教授安排到相关机构(例如老人院,女性监狱)做10~20小时的实地访问。学生除了做经验记录外,学期结束时还得做反思报告。在反思报告中,学生必须强调此次服务——学习经验中的感受,而且要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有些家庭无法照顾贫穷又生病的老人?为什么女性犯罪的数量逐渐增加?为什么这些犯罪者会有这种价值观?社会如何协助这些人?台湾静宜大学的服务——学习课程规定18小时的社区服务,再加上18小时课堂授课与反思讨论,并做质与量两方面的评估。根据陈盈方(2007: 42)硕士论文所做的“静宜大学生参与服务——学习对职能影响之研究”描述,静宜大学服务——学习课程的特质包括下列四点:①属于全校强制性的大一学生社区服务计划项目;②除了一些科系外,大一学生的服务——学习课程内容多为较简单的基础工作;③根据服务——学习实践良策的原理,系统地设计此课程,包括反思历程,使学生从服务过程中学习。④课程采用团队授课方式,由20多位教师共同参与,互相琢磨。所以,服务——学习期待学生经历与课程相关的社区服务,它包括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而且强调公民责任。简言之,服务——学习的理念是“学习而服务”及“服务而学习”,学习与服务就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

4.传统课程与服务——学习课程有什么不同?

我们可以用表1-1来简单说明传统课程与服务——学习的不同之处。

表1-1 传统课程与服务——学习的不同之处

img2

对两者的学习方式与过程比较如表1-2所示。

表1-2 传统课程与服务——学习课程的学习方式与过程比较

img3

5.如何让学生从服务——学习课程中受益?

一些课程报告[2]证实,学生选择服务——学习课程之后在学术技能、生活技能以及公民发展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比未修此课程的同学进步更多。由学生的反思报告中我们也看到,学生对他们的生涯目标更肯定,与同学及教师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加强。学生选择了服务——学习课程之后,他们的学习经历显然丰富了许多。很多学校的服务——学习项目同时设计相关的工作坊让学生参加,包括对领袖能力、时间管理、沟通技巧、自我发现、研究方法技巧、面谈技巧、一般服务技巧及写作技巧的训练,学生再将这些技巧用于服务——学习课程中,其受益是可预期的。最近的报道[3]指出,那些参加服务——学习课程的学生们学习表现比未参加者好。学生除了有机会学习上述技能之外,也有机会观察或体验族群与文化等多元化议题,提升个人对生活品质的知觉,以及学习对经验进行反思。这些真实世界的经验与感受是很难在传统课堂中获得的。

6.服务——学习课程是否一定要“服务”?

这是随课程而异的。如前所述,有的服务——学习课程是独立的,这样的话,服务是必要的。有的则是附加于传统课堂学习课程的,这种情况下,按指导教师的课程大纲规定“服务”是否必要,就是可以选择的。如果是选择性的,学生可得额外加分,提高该课程的期末成绩。无论何种方式的规定,学生通常必须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服务——学习心得。从这一点看,服务——学习符合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学习在公众面前“发表己见”或“表现”(performance)。

7.学生在社区服务上必须用多少时间?

这也是因课程而异的。如果是三个学分的课程,独立的课程必须有每星期至少2小时的社区服务。如果是附带的活动,则一学期5~10小时的社区服务,便可以领会服务——学习的经验了。学生必须做服务经验笔记或记录。有些课程也要求收集资料做研究报告。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University of Indianapolis)的服务——学习课程是相当有组织的。学校在每年五月设有为期三个星期的春季班,学生可自由选择非传统性课程(旅行课程或服务——学习课程)。如果是服务——学习考察的话,那么,除了头2~3天为培训做准备工作外,其余时间都在国内或国外的社区中做服务——学习。

一项必须考虑的因素是课程不应该只强调学生从事社区服务而忽略了学术上的严谨,也就是说,在统筹课程安排中应该规定读物,教科书或者必读文章的选择也是教师重要的任务之一。

8.如何评估学生的表现?

与传统课程一样,学生的表现必须以客观的方式作质化与量化的评估。例如:学习心得报告、在课堂上发表学习心得或研究报告。此外,对学生的学习评估必须是多层面的。它必须有系统地记录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心智、公民教育、知识及特殊技巧有何种程度的影响(有关服务——学习课程评估的详细讨论请见本书第六章)。

9.教师如何通过服务——学习加强研究?(www.xing528.com)

在美国,至少有1000所以上的学校开设有关服务——学习的课程。许多教师除了实践者的身份外,也是研究者。每年有许多这方面的年会或学会鼓励参与者发表文章或研究报告。例如:校园联盟(Campus Compact)、全国经验教育协会(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美国高等教育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服务——学习研究学术会议(The Service-Learning Research Conference)及高等教育服务——学习国际学术研讨会议(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此外,出版的渠道也有很多。例如: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Indianapolis Press)曾经策划出版了四本有关高等教育服务——学习的书籍。本书第三篇中许多个案采自这四本书的相关章节。

10.服务——学习课程必须防范哪些风险?

参与服务——学习课程的学生必须到社区访问(服务),因此,最大的风险是人身安全问题。例如:谁来接送学生?车辆有保险吗?要去的社区有危险性吗?一般大学生的保险通常不包括学生在校外的活动。因为学生是志愿者,所以校外机构(社区)必须决定学生加入何种保险。另外,校外机构也必须知道学生是否有犯罪记录。送学生去社区之前,指导教师必须提醒学生有关保险的事宜,并且要求学生在“工作伦理”表格中签名。在附录服务——学习课程大纲实例中,附有一些表格可供教师做课程设计时参考。简言之,指导教师必须做好下列事项:

(1)要学生在“隐私权”表格及“工作伦理”表格签名;

(2)准备一份“工作内容同意书”(服务多少小时,计划与责任,以及何时应该完成计划等)并签名;

(3)上课第一天必须在课堂上向学生说明本课程的社区服务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可能的应对措施;

(4)与校内社区计划中心负责人联系,将课程大纲上交一份给中心,并向中心询问哪些社区机构已由学校批准。若要选择尚未被学校批准的机构,要先做了解和调查;

(5)与机构负责人联系,让学生知道万一出了问题或者紧急事件发生时应该通过何种渠道向谁报告。服务——学习课程是学校与社区,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承诺,学校与社区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都必须签写同意书。

11.何谓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它集合不同领域(科系或学院)的知识技能,与学生经验融入一堂,使学生能有多元化的学习机会。跨学科学习不是“文人相轻”,反之,是促进各种不同学科的教学方式与内容相辅相成,互敬互补。跨学科课程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逐渐成为潮流,尤其许多通识教育的课程也逐渐采取这种方式。例如:文化与性别(人类学社会学与性别学等),环境科学(生物学、工程学化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等),神经科学(医学、神经学、化学、药剂学等),危机调适学(医学、管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与药理学等)。学习的方式与技术也包括问题取向方法、远程教学方法、网络教学方法、大四毕业(总结)课程方法、社区参与方法,以及服务——学习方法等。所以,这种跨学科的课程通常都由几位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团队(teamteaching)联合授课。而服务——学习课程也在逐渐接纳此种方法。

今天的社区是多元与复杂的。社区的需求往往是多层面且具有许多特殊的问题,例如:贫穷问题的特质与根源本质涉及经济、政治、环境、管理、社会、职业、族群等问题。因此,若欲协助社区解决贫穷问题,很显然,单一学科没有多学科(跨学科)取向理想。所以,跨学科的服务——学习课程将使学生、社区与大学受益更多。美国的艾姆赫斯特学院(Elmhurst College),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 ),东加拿大大学(Eastern Canadian University),以及加州各州立大学等均有成功的个案。又如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的春季班多年在中美洲伯利兹(Belize)所开设的服务——学习课程是由艺术系与职业治疗系共同设计的,而学生的背景也是跨科系的。

12.服务——学习课程计划应有何种资源的支持与配合?

成功的服务——学习课程设计除了完善的设计之外,机构(大学)的实质性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服务——学习计划在大学内体制化的必要一环。它包括学校对此项目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1)人力资源:学校激励教师参与服务——学习课程与项目。由学校培训参与服务——学习课程的教师,培训的内容包括对服务——学习的方法论、实践良策及课程大纲设计等,将服务——学习纳入正规的课程中。学校亦可邀请顾问来校指导。

(2)物力资源(资讯与服务资源):许多学校在服务——学习体制化的过程中配合人力资源的是设立服务——学习中心或办公室。它的任务是提供相关资讯,并协助教师们与社区联系。此中心或办公室亦负责制作服务——学习手册,它应包括服务——学习的介绍、社区机构信息(联系方式与选择指南)、社区服务安全注意事项、保险问题、学期结束时的庆功会餐以及服务——学习博览会(Service-Learning Expo)以展示参与者(学生、教师、社区机构代表等)公开分享的经验心得。此中心或办公室也应提供服务——学习资料库供学生与教师随时查看。当服务——学习课程体制化之后,整个项目的拓展方能真正融入高等教育机构提升公民教育的一环。这里推荐两篇值得参考的文献:

Self-Assessment Rubric for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Furco,2003).

Implementing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Bringle & Hatcher,1996).

(3)财力资源:学校应提供预算以便运作相关计划,还应协助教师及服务——学习办公室向基金会或政府机构申请资助。

13.上述问题之外的其他服务——学习议题

关于设计服务——学习类型所涉及的四大要素如下:①学习经历的类型;②学习经历涉及的活动类型;③学生自我参与的程度;④学生与他人的关系。有学者指出[4],贯穿于这四大要素之中的还有根据学生参与服务程度划分的五个等级,可以用来测评学生服务他人的参与程度。这些服务——学习的类型引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四大要素之间有何关系?是否随着参与程度的增加学生能学到更多东西,从而使服务——学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开展?是否制定一个对每个等级的参与情况加以定义的服务质量标准,从而使既是志愿者又是服务——学习者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发展提高?学生参与服务的程度是否从一个等级向下一个等级连续不断深入?还是就每个学生或每次服务体验而言,能同时进行多个等级的参与?这些问题也是玛莉・莫尔(Mary Moore)在2009年于雅典召开的第三届服务——学习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曾提出的主要内容。

此外,在该研讨会上学者们还探讨了横跨国内外社区的服务——学习项目问题。例如,在这些项目中,服务——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如何发展变化?作为服务——学习的实践者,在进行案例研究时能够提供怎样的实证研究成果?服务——学习领域是否明确了批判性实践与反思性实践之间的差异?服务——学习是否与单纯的志愿服务区分开了?如何评估服务——学习的质量?服务——学习实践者如何设计高质量的服务——学习计划?如何将本地开展的服务——学习项目经验运用到国际项目中去?高等教育的最佳服务——学习实践是怎样的?等等。

以下是一些学者在雅典研讨会上进行的一些具体探索。它们能指引我们探索服务——学习的有关议题[5]

(1)服务——学习如何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和改进学生的学习模式?

●设计以学生为主导的项目;

●为学生毕业后开展志愿服务做准备;

●培养学生的品格和全球公民责任感;

●为学生的多重角色过渡做准备:顾问、专业人员、服务提供者;

●通过服务的互动为公众谋取更大的福利;

●对个人发展、公民参与和专业水平进行反思;

●找准问题,确定需求,设计计划;

●实施和评估成果,反思学习体验带来的价值;

●促进批判性探究(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辩证关系);

●增进对复杂的全球动态的了解。

(2)如何扩展教师工作和研究的定义?

●增加晋职和终身职位所需的服务实践的资历证明;

●为实践成果建立研究数据库;

●完善数据库开发与探究;

●支持研究社区项目;

●主持互学成果的研究;

●主持志愿者管理能力的研究。

(3)如何重新设定学习机构的界限?

●在发展中国家主办服务——学习机构(例如:在中美洲伯利兹国);

●定义大学承担的全球使命(例如:国际服务——学习研讨会);

●由大学创建供社区使用的研究中心(例如:密歇根大学迪尔伯恩分校的创新试验室);

●将大学校园延伸至社区(例如:正在欧美与亚非高校蓬勃发展的服务——学习计划与项目);

●建立合作办公室的管理结构(例如:从虚拟办公室到大学邻近地区的合作伙伴);

●把服务——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模式加以发展(例如:正在中国发展的服务——学习计划与课程)。

(4)如何扩大教学法方面的选择机会?

●将服务——学习与国外学习结合起来;

●融合全球化、远程及国际化教学;

●教学设计的结合:场所/实地沉浸(immersion)、数字模拟、博客;

●创建以问题型学习为主的学习圈;

●用实践标准指导经验学习;

●建立全球伦理研究小组。

(5)如何建立新的社区关系?

●把社区合作伙伴作为代理人看待(如:社区现场经理);

●通过资产测评促进发展;

●鼓励对社区空间进行重新设计;

●赋予社区居民把自己作为消费者看待的权利。

此外,诸如:国际服务——学习项目应包含及注意哪些内容?国内的服务——学习项目如何界定?服务——学习的反思性做法包括哪些内容?如何使服务——学习实践者为国际—国内、地方—地方、城市—乡村之间的服务体验做更充分的准备?都值得进一步探讨,这也是即将在2011年9月于中国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举办的第四届服务——学习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