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后现代主义文学简介-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简介-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文学

时间:2024-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后现代主义即使不算是明日黄花,也断没有二十年前那样风光无限了。但在后现代主义几乎尘埃落定的今天,要给它下个定义仍非易事。其实,不可定义性正是后现代主义的主旨之一,因为它反对的正是源自启蒙思想的统一理性。在美国,通过罗蒂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超出了建筑学和文学批评的范围,开始引起美国哲学界的关注,就连宗教神学领域也受到了影响。不过,后现代主义即使在鼎盛时期也并非没有受到挑战。

后现代主义文学简介-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乃当代西方最为重要的思想运动之一,是20世纪除了马克思主义之外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文化思潮和思维方式,甚至就连马克思主义也深受它的影响,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詹姆逊(Fredric Jameson)等都是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1985年,在《走向后现代主义》(Approaching Postmodernism)的前言中,佛克马(Douwe Fokkema)和伯顿斯(Hans Bertens)写道:“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给文学史带来不少困惑,甚至人们还未来得及确定其意义,它就已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用语。”(1)今天,后现代主义即使不算是明日黄花,也断没有二十年前那样风光无限了。但在后现代主义几乎尘埃落定的今天,要给它下个定义仍非易事。我们看到,一部《后现代主义辞典》(王治河,2004)竟也没有给出“后现代主义”之定义。其实,不可定义性正是后现代主义的主旨之一,因为它反对的正是源自启蒙思想的统一理性。后现代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启蒙观念,否定关于真实世界的客观知识,否定语言或文本所具有的单一意义,否定人类自我的统一,它否定在理性探索与政治行为、字面意义与隐晦意义、科学艺术历史与叙述之间的区别,甚至否定真理的可能性。(2)

“后现代”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1870年前后,英国画家约翰·瓦特金斯·查普曼(John Watkins Chapman)曾用“后现代绘画”来指称那些据说是比法国印象主义绘画还要现代和前卫的绘画作品。(3)1917年,德国哲学家鲁道夫·潘伟兹(Rudolf Pannwitz)在他的著作《欧洲文化的危机》(The Crisis of European Culture)中使用了“后现代”一词来描述20世纪西方文化中的虚无主义。(4)1934年,西班牙文学评论家奥尼斯(Federico de Onis)在他编撰的《1882—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Antologia de la Poesia espanola e hispan-americana: 1882-1932)中使用“后现代主义”一词来描述现代主义文学内部的“逆动”。表示与现代时期的决裂的“后现代”概念则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在D·C·萨默维尔(D. C. Somervell)为英国历史学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的《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的前六卷所撰写的一卷本的概论中。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随后的第八和第九卷中采纳了这一概念。萨默维尔和汤因比用“后现代”时期这一概念来描述西方历史从1875年以来的第四个阶段(5),这是一个理性主义和启蒙精神分崩离析的“动乱时代”(time of troubles)。20世纪50年代,美国文化历史学家伯纳德·卢森堡(Bernard Rosenberg)在他的《大众文化》(Mass Culture Revisited, 1957)中使用“后现代”来描绘大众社会中一种新的生活状况,这种后现代世界既充满了希望,也到处都是危险。(6)迄今为止最为详细的关于后现代时期的观点出自英国历史学家G·巴勒克拉夫(Geoffrey Barraclough)所著的《当代历史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History, 1964)。与强调历史连续性的理论家们不同,巴勒克拉夫指出:“我们应当予以重视的不是相似性,而是差异性,不是连续因素,而是不连续因素。总之,当代历史应当被看做一个具有其自身特点的、有别于以前阶段的特殊时期,其差异程度绝不亚于我们所说的‘中世纪历史’同现代历史之间的差别。”他建议用“后现代”一词来描述这个继现代历史而来的时期。(7)1971年,被视为后现代主义代言人的哈桑(Ihab Hassan)在《肢解奥菲斯:走向一种后现代文学》(The Dismemberment of Orpheus: Toward a Postmodern Literature)中首次使用“后现代主义”来统称文学、哲学以及社会中的这种共同倾向。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学术界出版的三本著作把后现代主义归结为了一种运动,它们是詹克斯(Charles Jencks)的《后现代建筑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1977)、利奥塔(Jean-François Lyotard)的《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1979)及罗蒂(Richard McKay Rorty)的《哲学和自然之镜》(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1979)。在美国,通过罗蒂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超出了建筑学文学批评的范围,开始引起美国哲学界的关注,就连宗教神学领域也受到了影响。泰勒(Mark C.Taylor)1984年出版的《犯错:一种后现代非/神学》(Erring: A Postmodern A/theology)就把后现代的标签贴在了以往被视为神圣的领地。简单说来,作为一种现实的思潮,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洲大陆——主要是法国——真正崛起,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成为整个西方世界的流行话语,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影响开始传播到第三世界国家。

不过,后现代主义即使在鼎盛时期也并非没有受到挑战。1976年,贝尔(Daniel Bell)在他著名的《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中明确把后现代主义视为对传统的回归,认为其中并没有完全新颖的东西。同样,哈贝巴斯(Jürgen Habermas)在《现代性——一项未竟的事业》(Modernity: An Unfinished Project, 1980)中也把后现代主义者视为“新保守主义者”,因为他们对理性的否定并无新意,关键是要在科学、道德及艺术领域推动“没有限制的相互作用”,即“交往理性”。哈贝马斯还把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对形而上学和语言哲学的批判视为与“犹太神秘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调情,指责他硬把哲学纳入文学,使哲学丧失了自主性,以至于最终解体在修辞学和文学之中。(8)的确,后现代主义内部的话语并不一致,可分为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主要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其表现形态包括解构主义、反基础主义、视角主义、后人道主义、非理性主义、非中心化思潮等;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表现为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有根据的后现代主义、生态后现代主义及重构的后现代主义等。此外,后现代主义传入第三世界国家后,又出现了所谓的“第三世界后现代主义”,比如拉丁美洲的右派后现代主义、拉丁美洲的左派后现代主义、印度的后现代主义、东南亚的后现代主义等。(9)

尽管不能给后现代主义下一个全备的定义,因为那是违反后现代主义的主张的,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后现代主义的一些普遍(我是怀着愧疚使用“普遍”一词的)特征:第一,后现代主义张举怀疑主义,特别是对现代性的一元论、绝对理性、单一视角和纯粹理性加以怀疑,它也对现代个人主义帝国主义、家长制及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加以怀疑,因此有第三世界的“后现代主义者”试图将后现代主义转化成一种“反抗文化”。第二,后现代主义推崇多元化、差异和开放性,因此后现代主义成为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三,后现代主义倡导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无论是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应该消除彼此之间的对立,都应从“关系中的自我”出发来摈弃对立,实现和谐相处。

————————————————————

(1) 佛克马、伯顿斯编:《走向后现代主义》,王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页。

(2) 参看《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江怡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3) Higgins, Dick. A Dialectic of Centuries. New York: Printed Editions, 1978, p.7.(www.xing528.com)

(4) Welsch, Wolfgang. Unsere postmoderne Moderne. Weinheim: VCH, 1988, pp.12-13.

(5) 此前的三个阶段分别是:黑暗时代(675—1075)、中世纪(1075—1475)以及现代时期(1475—1875)。见 Sommervell, D. C. A Study of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7, p. 39.

(6) Rosenberg, Bernard and White, David. Mass Culture Revisited. Glencoe, II: The Free Press, 1957, pp. 4-5.

(7) Barraclough, Geoffre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History. Baltimore: Penguin, 1964, pp. 12-23.

(8) Habermas, Jürgen. Lectures on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87, p. 181.

(9) 参看王治河,“后现代主义”,见《后现代主义辞典》,王治河主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9、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