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台湾地区技术学院经营的研究

中国台湾地区技术学院经营的研究

时间:2023-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台湾地区技术学院的办学与大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类似,通过对其经营的研究,可以为大陆高职院校的经营提供借鉴。就目前中国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的学制而言,包括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另外,中国台湾地区高等技职院校对校内事务具有更多的自主管理权。

中国台湾地区技术学院经营的研究

第三节 中国台湾地区技术学院经营的研究

中国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比较早,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奠定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两个独立的教育体系的基石。中国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最初载体是专科学校。随着高等教育扩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升级,专科学校升格为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由此建立“高职—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学”第二条通道。中国台湾地区技术学院的办学与大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类似,通过对其经营的研究,可以为大陆高职院校的经营提供借鉴。

一、中国台湾地区技术学院概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台湾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变化,六七十年代形成的技职教育格局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其动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中国台湾地区必须加快经济向高新技术、策略性工业转型,建立以技术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加快高等技术人才的培养已是当务之急;第二,民众中积蓄已久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迫切需要得到满足,升学期望不断升高;第三,中等技职教育在应对教育市场竞争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技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竞争中逐渐异化;第四,社会的快速和多元化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人们需要不断补充新知识,继续教育、终生教育正在成为未来新趋势,职技教育必须思考如何跟上世界发展新潮流,拓展生存空间。

1995年,中国台湾地区教育机构发布教育报告书,提出高等技职教育发展规划。其中首要是提出增设技术学院,主要通过辅助办学优良的专科学校改制为技术学院,并保留附设专科部。1996年修正并通过“专科改制技术学院附设专科部设置要点”,最初计划在法令公布后的3年内,每年挑选6所办学成绩优良的专科学校升格为技术学院,其中私立学校4所、公立学校2所,以保证学院质量,然而到1998学年度为了扩大技术学院招生数量,改制步伐迈得更大,决定取消原定的6所限制,只要符合条件,就可直接升格为技术学院,到1999新学年度开学改制为技术学院的专科学校已达到36所,到2005年技术学院增至54所,专科学校则缩减至15所。

此外,在大学院校设置二年制技术系或附设技术学院,运用大学资源扩充在职进修管道。1996年台湾教育机构颁布大学院校申请设置二年制技术院系审查要点,在之前大学附设二年制技术院系的仅海洋大学及实践设计管理学院二校,而1996至1997学年度核准的院校达16所,三年后扩大至25所,2005年已达到31所。大学院校设立的二年制技术院系,日间部开放所有专科毕业生直接报考升学,进修部则面向具有一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专科毕业在职人员报考进修。

在大幅增设技术学院的同时,台湾地区教育机构开始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技术学院改制为科技大学,提高职技教育层次,以满足职技学生升学和接受更高科学教育的愿望,同时也适应经济发展对高级科技人才的需求。1997年有6所技术学院改制为科技大学,到2005年已发展到22所。

就目前中国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的学制而言,包括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专科学校分为二年制和五年制两种,高中毕业生可以就读五年制专科学校,毕业后与高职毕业生就读二专一样,可以取得副学士学位,并可以就读二年制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

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包括学士班(二年制或四年制)及硕士班、博士班,毕业后分别取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技术学院偏重高级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学士班分为四年制(四技)与二年制(二技),均设有日间部、进修部及进修学院(二年制),各校亦可以另订工作经验与年资等入学条件,设立在职专班。在学生来源方面,四技招收职业学校、综合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入学,二技则招收专科学校(二专或五专)毕业或具同等学力考生入学,毕业后可取得学士学位[14]

根据2007年的最新统计数据,中国台湾地区共有大专院校159所,在校生128.58万人(其中日间部95.70万人、夜间部32.82万人、暑期部638人)。高等专科学校14所,在校生23.09万人(其中日间部15.56万人、夜间部7.53万人)[15]

二、中国台湾地区技术学院的运行机制

中国台湾地区高等技职院校的运行同样是在外部管理机制与内部管理机制的共同作用下运行的。另外,中国台湾地区高等技职院校对校内事务具有更多的自主管理权。从下文云林科技大学的运行机制中可以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云林科技大学建设“卓越科技大学”的运行机制[16]

(一)前瞻的校务愿景

前瞻的校务愿景应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具有良好的校务执行成效与未来发展:办学理念与发展方向能适应社会需求并展现特色、校务规划与策略能配合教育目标推动落实并追求绩效。

2.研究及产学合作策略及成效:学校具有研究重点特色与应用发展成果、学校订有创新研发的鼓励制度与运作成效、能制订针对产官学研间资源整合所执行的规划与策略。

3.社会服务成果:学校能制订针对所在社区及专业社群的需求推动社会服务的执行规划。

4.国际化成果:学校积极推动教育国际化、能提升学生外语能力的策略与措施,能具体推动国际交流的规划与成果。

(二)完备的教务行政系统与教学资源

教学是学校存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科技大学的教务系统应有完善的规划与执行成效。

1.积极而务实的教务行政和执行成效:能具体规划与运作学校内外的相关资源,制定有效的教学制度和策略,以落实其教育理念和办学目标;教务制度和行政措施能够落实其教育理念与办学目标,并有具体成效。

2.严谨的课程与教学发展机制:建构课程与教学及改革机制运作的成效;能规划良好的教学评鉴与回馈改善机制,加以落实运作顺畅,确保教学品质,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3.落实通识教育的内涵:能配合办学计划及系所发展方向,规划适合的通识教育及课程,以培育心智成熟的专业人才。

4.便利而丰富的图书及信息业务:能具体规划与运作学校内外相关的资源,充分提供图书、信息服务以因应教学、辅导、研究与服务的需要。

(三)积极而友善的学生事务行政系统和运作模式

培育良好公民及建构和谐的社会运行模式是学校发挥社群文明的重要途径。因此,云林科技大学在学生事务的引导上,应有以下的规划。

1.完备的学务行政和执行成效:能落实全人发展教育、遵循生命教育内涵,以及考量学生特质,建构完整学务工作的制度与执行措施。并能完善制定相关法规,并在学务行政运作上能有妥善的计划与措施,及显现良好的具体成效。

2.友善而积极的导师工作制:能依据人本精神引导学生身心的发展,并因应学校环境、社会期待,以及学生需求,制定完善的导师制度及推动措施。

3.丰富而多元的社团活动:能依据办学特色及学生兴趣,规划出推动社团活动的制度与具体措施,以具体培育学生多元化的能力与素养成效。而社团活动能结合社区发展及展现社会服务功能。

4.完善的生活辅导制度:能依据外部社会环境的变迁及学生的个别性特质,建立生活辅导的制度与推动措施。能制定有效的校园卫生与保健管理制度与执行策略。

5.友善而紧密的咨询辅导体系:能依据外部社会环境的变迁及学生需求,制定合适而有效的咨询辅导制度与执行策略。能达成性别平等教育、性骚扰与性侵害防治的执行成效。

(四)积极而旺盛的行政支持系统和团队

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极需良好而积极的行政规划和支持体系,行政支持体系表现于以下几点。

1.积极完善的行政支持组织运作:能依据教育目标、学校发展方针及相关法令,规划健全的行政组织与法规制度,并落实执行。

2.周全严谨的人事及会计业务:能依据学校办学理念及相关的人事及会计法规,制定完善的人事及会计管理制度,并有具体执行记录与成效。能因应现代化人力资源发展理念与实务,严谨且具效率,强化校园管理协调能力,促进校内人事稳定性及校务执行成效。

三、中国台湾地区技术学院的经营活动

(一)产品经营

科技大学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高级职业学校毕业生。高职课程旨在培养基层技术人力及培养继续升学的能力。高职教育强调基础就业能力的培养。到了科技大学阶段的教育则应是配合产业需求,加强基础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延续以培养产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的方向,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因此其课程以企业导向为规划方向是必然的。

科技大学与产业之间加强产学合作几乎是近年来所有科技大学努力的方向,企图在学校、学生、企业三者互蒙其利的前提之下,更加细致而深入。在教学与课程方面的产学合作,必须是务实与落实。务实到课程内容贴近企业的工作内涵,且落实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的各向度。2006年8月28日台北科技大学举行一次技专校院系科本位课程发展研讨会,周灿德(2006)特别提到,虽然技专校院都以培养务实导向的产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可是许多企业老板却仍然抱怨找不到适当的技术人才。相反的,有许多青年人在技专校院毕业之后,找不到胜任且合适的工作,这意味着课程规划有其不适当之处。

技专校院推动系科本位课程发展已有多年,其本意是期望不同学校不同科系可以在“大学法”的学术自由基础上,依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学生素质、教师专长、社区资源、产业需求发展自己的课程,以强化特色,建立区别性。系科本位课程的发展与实施过程的每一阶段,都特别重视落实企业经营者的参与。

(1)在课程发展阶段邀请参与课程规划的产业人士,不只是在该领域有良好表现的企业,更应该是未来毕业学生就业的“目标企业”。邀请这些产业用人单位的领导阶层参与。这样规划出来的课程才能更适合培养“目标企业”的用人需求。

(2)在课程实施阶段,邀请“目标企业”内部人员,具备大学教师资格的专业人士,聘为学校兼任教师,参与实务课程的教学。

(3)在实习阶段,安排学生到“目标企业”参观或实习,以缩短毕业生具备的能力与企业需求能力之间的差距。

企业需求导向的系科本位课程规划结合技职教育与职业训练,将学生在科技大学毕业之前的“最后一里”(last mile)观念融入科技大学的课程规划中。让企业找到合适的员工,毕业生也可以快乐工作,胜任愉快。

(二)市场经营

1.学程取向弹性调整

受到传统产业外移及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的双重影响,产业人力的需求变动迅速。周灿德(2006)认为台湾行业的变化,随着外在环境变迁,采取打带跑的经营策略,人力需求变化迅速。科技大学为了因应企业人力需求的变化,必须建立弹性化的调整机制。“大学法”第11条即赋予大学颁发学程学位的法律基础(台湾地区教育部门,2005)。以学程取代学系,或学程与学系并存的方式,增加课程调整弹性。学程(program)是以培养专长为导向的课程科目结合。大学学程可以是系课程的子集合,也就是课程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包含两个以上课程的各一部分而形成。学程以培养某一特殊专长为目标。一个系的课程可以依其培养的专长,设计成多个学程,每一个学程代表着一个完整专业能力的培养组合。学程的结业学生,代表他具备某一种社会需求的专业能力,此种学程为系内专业学程。学程也可以是为培养学生特殊专业整合能力,而自两个或多个系的课程抽取部分内涵设计而成,此种学程为跨系专业学程。学程设计以培养专业能力为导向。

产业人力需求变化迅速的同时,学生及家长的需求也随之有很大的变化,以2006学年度二年制技术学院联合登记分发为例(二技日间部联合登记分发委员会,2006),过去一直受到学生与家长高度欢迎的电机类、电子类、机械类、土木类,发现大量的招生不足情况。相反的,在设计类、餐旅类、语文类则受到青睐。因此,当今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不再是培养社会的精英,而是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及满足市民的求知欲望。学程取向的课程设计,其弹性调整的特性,可以较迅速地反应需求。

2.多样、少量、服务至上

技职院校的学生就学习惯,渐渐有地区性取向。台湾地区教育部门长久以来一直推动的教育社区化,高中、高职社区化政策渐渐受到家长及学生接受。尤其在进修部及夜间部等进修学制更为明显。在30分钟车程的范围内,是学生较为接受的社区范围。由于学生来源受到地域切割成为以学校为中心30公里半径的区域限制,为满足区域内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技专院校的系科不宜太过于集中于单一或少数领域。

再者,由于就学社区化的倾向,以及同一社区内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使得技专校院每一个别专长的学生人数无法太多。如果依据办学的方便性及经济性,同一专长、同一年级以招收多个班级学生,其教学成本及设备闲置率都将显著地低于只招收一班的情况。以教务安排的方便性及教师教学负担,都以同时招收二班以上较为适当。但是由于社区化倾向,使得同一专长多班教学的情况愈来愈少。因此技职院校的系科设计,未来宜朝多样少量方向规划。也就是说未来宜增加系的数量,而降低每一系的招生人数。或者将一系的招生来源,予以分散到多个相关学术领域,以减少在某单一领域的招生数。例如机械系的招生,不宜只限高职机械科毕业,而应该除机械科外,扩大到汽车科、材料科等,以增加相关领域学生进入机械科的机会。少量多样的结果虽然将增加教学成本的支出,但是应该比较能够符合地区性学生的需求。

3.顾客至上、服务到家

在传统的日间学制学生急速下滑之际,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的需求却在迅速地增加当中。在职员工为了配合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选择一边工作一边进修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大型产业为了减少员工的流动率,积极鼓励在职员工利用时间到附近科技大学进修,不只获得知识与技能提升工作能力,更因为获得大学学位而增加个人在职场的竞争力。生产面板大厂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就主动与“台湾教育部门”、职业训练局及科技大学签约成立“友达学园”合作计划。在工作2天休息2天的特殊上班条件下,利用休息的2天,由学校规划学分课程及学位课程,并在企业厂区附近进行教学,这就是技职教育服务至家的例子,这种趋势将是技职教育不可忽视的潮流。

在产学合作研发方面,尽管中小企业缺乏研发能力,急需科技大学的研发人才协助,但是目前学校与企业之间技术合作平台的功能尚有待提升,科技大学的主动出击,服务到家,才是提升学校研发能量,争取多元资源的方法。

技职教育以多元的学制与多样的学科,照顾到企业界不同的人才需求与学生不同的职业发展,务求适才适性。目前技职教育体系除综合高中、职业学校、专科、技术学院以及科技大学(含研究所)外,还包括高中技术课程、高职实用技能班与建教合作班,以及高等教育阶段的进修部、在职专班与进修学校等,学制多元而灵活。各级学校所开设类科,除传统农、工、商等类科外,更有新近属于服务业或创意产业的观光、餐饮等学科,可充分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www.xing528.com)

建国科技大学学生导向的市场化经营策略[17]

表3-2 工业工程与管理系针对执行招生策略事先所拟定的SWOT分析表

img6

续表

img7

(三)人力资源经营

1.师资聘用资格

1994年,修订“大学法”仿照美国制度增设助理教授,目前区分为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四级。高等技职教育也视同高等教育,所以教师的分级也是采用同一套教师分级制度。技术学院教师来源除如同一般大学师资外,另有依“大学聘任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学办法”聘任具有企业界实务工作经验的教师。

表3-3 中国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教师聘用资格表[18]

img8

续表

img9

2.教师专业素养

中国台湾地区高等技职学院非常重视教师专业素养的养成。下文列举了中国台湾学者对高等技职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研究成果。

高等技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19]

1.在专业理念方面,宜重视的面向和具体内涵,包括:

①合作的态度与有效沟通的能力;②专业领域的前瞻视野;③专业领域问题的洞察能力;④专业知识与周边环境的运用与统合能力;⑤个人圆融处事的态度与能力;⑥进行系统思考的心智能力;⑦协调沟通的社交能力;⑧其他。

2.在专业教学的知识和能力方面,宜发展的具体能力包括:①整合个人所学的片断经验以建构系统化知识本体的能力;②在个人专业领域内,分析社会需求趋势与学生所需内容的洞察能力;③因应学生背景与未来需求而安排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④善用教学设备与传播媒体的科技运用能力;⑤客观分析教学成效与改善教学的反思能力;⑥其他有关高等学府教师教学的能力。

3.在研究发展方面,宜发展的具体能力包括:①洞察个人专业领域内学术发展趋势与重要议题的分析能力;②建构个人学术发展视野与规划逐步执行各项研究主题的综合能力;③善于寻觅研究资源与研究主题的主动态度与执行能力;④形成相互指导研究团队的合作态度与沟通能力;⑤其他有关高等学府教师强化研究的能力。

4.个人专业职能成长的内涵,宜发展的具体能力包括:①规划个人生涯愿景与逐步实践的认知与能力;②洞悉内外在冲突的客观态度与和谐处理的能力;③适度评估与选择发展个人教学、研究、服务等专业生涯的能力;④架构资深教师与初任教师经验交流与共同成长的机制与能力;⑤重燃教育热忱与永续成长专业职能的态度和能力;⑥其他有关高等学府教师专业职能发展个人专业职能的能力。

3.教师在职教育

(1)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升学历。由于专科学校教师拥有博士学位者,比例不高,近年来各专科学校均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博士学位。进修者通常获得1—2年的全薪补助进修,超过部分则准许留职停薪进修。进修范围包括于台湾的研究所或赴海外进修。部分大学亦开办硕士在职专班,提供给未获硕士学位的专科学校教师及职业学校教师进修的机会。

(2)强化技职教师实务经验。对未订有教育伙伴关系的企业,高等技职学校教师可通过政府的协助与安排,利用寒暑假期间赴企业实地研习,了解企业实务运作情形,目前通过这项活动赴企业研习的技职教师人数每年超过1 000人。除此之外,各高等技职院校在征聘新教师时,均重视教师的实务经验;未有实务经验者,其获得录取的机会通常较为不易。部分学校甚至要求每年必须参与若干小时研习、进修的规定。

(3)经常性举办高等技职教师教学方法研讨会。由于高等技职教师对教育专业的素养较为缺乏,各学校也开始察觉教育专业素养的重要性,各项教学方法研讨会办理的次数逐年增加,教师参与的意愿也都非常踊跃。目前定期性较大型的高等技职教师教学方法研讨会包括每年一度的技职教育研讨会,技专校院新进教师研讨会,技专校院教学研讨会等;部分对参与教师所做的追踪评鉴研究显示,教师均认为参与这类性质研讨会,对教学品质的提升有帮助。

(四)企业资源经营

建教合作是台湾技职教育的重要特色。技职体系强调产学合作,一方面强调学生的养成教育与业界需求的配合,推动“最后一里”、“产学携手”(见表3-4)等计划,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即就业。另一方面推动产业园区产学合作计划,鼓励教师与产业界配合,进行研发,可达到教学务实与提高生产力双赢效果。目前台湾地区已成立6所区域产学合作中心与40所技术研发中心,全面推动产学合作,并将研发成果导入教学。

要规划学生4年期间所需研习的课程,首先要考量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亦即课程规划必须要与学生毕业后升学或就业的方向相契合。根据2006年2月台湾新经济简讯报道,“由于台湾信息通信科技的创新与进步,建经会对未来10年台湾地区科技人力供需趋势进行推估,指出台湾地区未来10年中长期人力可分为12大类别,在12大类别中人力缺口最大的是电机信息;其次为工业工程;第三为工业设计;其余人力皆已平衡,甚至过剩”。报道说工业工程领域的专长,未来在台湾地区就业行情仍然看好。同时,位于台中的中部科学园区第一期工程已于2005年年底完工,立即就有友达光电等16家厂商和两家大学创业育成中心进驻。该科学园区而后营运之科技工业包括:①机体电路;②计算机及外围设备;③通讯;④光电;⑤精密机械;⑥生物技术等6类。这6类科技工业,皆需要工业工程人力。

表3-4 2006学年度“产学携手”核定计划一览表

img10

续表

img11

【注释】

[1]万秀兰.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胡仁东.美国社区学院管理及其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6(02).

[3]刘范一.美国加州社区学院的管理服务体制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07(03)。

[4]于守海,李漫红.美国社区学院董事会的权力均衡及其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5]毛芳烈.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经验深化我国高职教育改革[EB/J].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6]资料来源:Community Colleges of Denver网站。

[7]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针对本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为了更有序地发展职业教育,于1973年联邦政府成立了以耶·坎甘为主席的委员会,并于次年发表了《坎甘报告》呼吁在20世纪最后阶段,政府必须给予职业教育充分的重视,这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的转折点。

[8]Report of the Employment and Skills Formation Council,1991.p.10.

[9]在英文中通常使用“course”一词来代表学院所提供的产品,对应于国内专业术语中的专业或项目,与课程的内涵有区别。

[10]资料来源:http://www.tafe.qld.gov.au/index.html。

[11]Malley,J.,Hill,R.,Putland,C.,Shah,C.,Shah,C &McKenzie,P..Trends in the TAFE institute workforce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AFE staff 1998-2008.Report prepared for the Office of Training and Further Education,Monash-ACER Center for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Chisholm Center for Innovation and Research,Melbourne,1999.

[12]Kangan,M.TAFE in Australia:Report on Needs in Technical &Further Education.AGPS,Canberra,1974.

[13]VEETAC.Staffing TAFE for the 21st Century—Phase 1.VEETAC Working Party on TAFE Staffing Issues,Sydney.1999.

[14]台湾技术及职业教育简介[EB/OL].

[15]台湾地区教育情况简介[J/OL].

[16]林聪明,黄振家.科技大学的使命与经营——台湾的经验分享与反思[C].2006年海峡两岸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17]夏太长,蔡文丰.以学生为导向开创技专校院新格局之经营策略——以建国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系为例[C].2006年海峡两岸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18]林俊彦.台湾扩充高等技职教育面临的师资问题及因应对策[J/P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19]巫铭昌,陈中慧,黄妙玲.高等技职院校教师专业职能发展的内涵分析[C].2006年海峡两岸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