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陆应用戏剧的发展状况的分析介绍

大陆应用戏剧的发展状况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华林小学和上海高安路小学则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聘请研究生和本科生到校辅导学生的戏剧活动,收到很好的成效。在应用戏剧服务于教育上,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办过多次活动,组织过多次工作坊。应用戏剧的一些方法成为训练演员的手段,并且其成果也可以搬上舞台。应用戏剧丰富种类,它的生活原生态以及

大陆应用戏剧的发展状况的分析介绍

第三节 大陆的发展状况

大陆的艺术教育音乐美术两科开始较早,戏剧教育属于受忽视的领域。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中,以戏剧作为学习的手段较为多见。幼儿园中多为戏剧性的游戏,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演出短小的故事。虽然这种演出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但多侧重于道德的学习,尚未真正从幼儿成长为“全人”这一角度对故事内容加以规划。大陆小学的戏剧教育中,低年级则主要集中在语文一科,在中小学英语学科中也偶有应用。随着国外及港台戏剧教育理念的影响,在2000年的课程改革中增加了综合艺术课程,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把戏剧、舞蹈列入艺术课程标准之中,与传统的音乐、美术课程共同构成艺术课程这一整体。该课程标准还特别强调艺术课程的“综合性”,认为艺术课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单科艺术课程,而是通过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书法等的教学构成综合的艺术课程。该标准在教育理念上革新较大,一改把艺术课程分门别类单列的传统,注意到了艺术课程在陶冶情操、美育人内涵上的整合作用。在高中阶段,大陆则拟出台《全日制高级中学艺术课程标准》,据称高中艺术课程仍然延续综合性的思路,结构具有多样性、专题性、综合性的特点,包括“探究音乐之源”、“身边的设计”、“情感与戏剧表现”、“舞蹈与治疗”、“影视特技”等十余个模块。[4]

在实践上,戏剧教育在中小学课外活动中开展得较早,但通常以艺术课的面目出现,致力于发现和培养孩子的艺术天分。近年来,通过一些教育人士的介绍,在少年宫和课外的戏剧活动中,“创作性戏剧”和“开发性戏剧”的戏剧教育模式开展较多,而且由于它们的影响,在校内的戏剧活动中,也改变了“演出一场完整的戏”的教育理念,实现了以戏剧为工具来促进全面发展目标的转变。戏剧教育开始走入中小学。目前国内在此方面比较领先的有杭州大关小学、上海华林小学、上海高安路小学、广州实验中学等。

杭州大关小学曾邀请到在杭州市外国语学校任教的德国专家Wulf先生来校作《戏剧教育在德国校园》的讲座,对德国中学的戏剧教育情况进行介绍,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给大关小学老师上起了戏剧课:从模仿练习开始,表现喜怒哀乐、叫喊、联想、想象及即兴表演等。[5]德国专家所运用的教育理念,就是典型的开发性戏剧的理念。

上海华林小学和上海高安路小学则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聘请研究生和本科生到校辅导学生的戏剧活动,收到很好的成效。

广州实验中学因地理上的优势,受香港戏剧教育理念影响较深,他们已经明确认定了“戏剧作为工具”的教育目标,有专门的戏剧老师和戏剧课程,并且开展过“教育剧场”之类的活动。

但要看到,大陆的戏剧教育活动还多游离于学校课程之外,还没能正式走入课堂。有不少老师在文科课程中运用戏剧时,浅尝辄止、停留于表面,未能以戏剧的结构来架构整个课程,留下不少遗憾。

在应用戏剧服务于教育上,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办过多次活动,组织过多次工作坊。如2008年召开的“中丹当代儿童文化研讨交流会”中,就涉及了“应用戏剧来培养儿童创造性”的议题。在“‘创·想·未来’上海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展演”活动中,也举办了针对中小学生和教师的工作坊,“即兴戏剧”成了工作坊的重点内容。

上海戏剧学院在2008年召开的“第四届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展演”的主题之一就是“教育戏剧和工作坊”,该校还于2008年召开了“人类表演学暨教育戏剧学术研讨会”。最令人瞩目的是,此次研讨会不仅邀请了戏剧领域的人士参加,还邀请了复越EWP菁英女性课程培训机构、上海长宁区文化局、长宁区卫生局、南京东路小区、上海虹口青少年活动中心、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附属中学、进才中学北校、上海华林小学、浦东高桥镇小学等相关人士参加。研讨会设置了“小区文化与表演”、“职业培训与游戏”、“教育戏剧与创作性戏剧”和“人类表演学:学术与艺术”四个学术发言专题,显示了戏剧非凡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可视作理论界、实践界对这一新领域的关注。会上还邀请杭州师范大学的黄爱华教授介绍他们对戏剧应用于小学教育的研究心得,邀请台北交通大学张霭珠教授介绍台湾通过戏剧表演的方式说明地震灾民渡过心理危机的案例,邀请同济大学医学院于德华教授介绍人类表演学对于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作用。在研讨会上,上海戏剧学院人类表演学专业的学生表演了“百字剧”形式的即兴戏剧,还邀请相关人士表演了名为《谁有病》的“论坛剧场”,令人大开眼界。

除了学校和专业艺术团体外,一些商业赢利组织和儿童剧团加入到这个领域中来。如中福会儿童剧院,主要面向婴幼儿的早教机构,致力于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机构、面向成人的培训机构等。在他们的活动中,虽然致力于应用戏剧的不同方面,但同样采用应用戏剧活动的方法和手段。如致力于“教育戏剧”工作在中国大陆的探索与推广的“北京成长印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此外还有一些非赢利的NGO组织,他们通常靠基金会的资助来开展工作,服务群体主要是民工等弱势群体。

戏剧在治疗、康复上的应用在大陆也时有出现,典型的如擅长“一人一故事剧场”的“糖葫芦剧社”、关注于“民众戏剧”的“草台班剧社”、兼收并蓄、兴趣广泛的“星期六剧场”等都正在发展中。(www.xing528.com)

应用戏剧的一些方法成为训练演员的手段,并且其成果也可以搬上舞台。如“故事戏剧”在完成结束后,其结果就经常通过剧场的方式演出,供学生观看。在戏剧性游戏中由即兴表演而形成的戏剧场景,通过巧妙的组合,亦可以作为公开剧目演出。在应用戏剧活动的活动方式之一“教育剧场”、“一人一故事剧场”中,就经常通过现场演出邀请台下观众加入、参与讨论,共同分享对社会议题的观点和看法。在钟乔的“差事剧团”培训下,台湾中部石岗地区一群家庭妇女组成的剧团——“石岗妈妈剧团”就经常公开演出《梨花》一剧,而这个剧是在“差事剧团”对她们进行的心理疏导过程中形成的。该剧的布景极其简单,仅用一块白布将舞台区隔。演出内容是这群家庭妇女的日常劳作、WTO下小农破产的悲惨图景;具体形式是将山歌、情景再现、口头旁述等融为一体,追求一种朴实的生活质感。

应用戏剧丰富种类,它的生活原生态以及舞台演出时的神采都令人惊叹。将戏剧作为工具在教育、心理等领域的应用,已经打破了演员/非演员、专业/非专业、剧场/非剧场等等的界限,让戏剧真正突破“第四堵墙”的封闭性,回归到普通人中间。

思考题

1.谈谈你所知道的本地区应用戏剧的发展情况。

【注释】

[1]林玫君:《参与教习剧场有感——教习剧场与其他相关戏剧教学法之异同》,蔡奇璋、许瑞芳:《在那涌动的潮音中——教习剧场TIE》,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P189 190

[2]转引自陈仁富:《创造性戏剧的课程设计与实践》,台湾艺术教育馆《国民中小学戏剧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

[3]郑黛琼:《教习剧场在台发展概况》,蔡奇璋、许瑞芳:《在那涌动的潮音中——教习剧场TIE》,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P65 P66

[4]胡知凡主编:《艺术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P40 41

[5]黄爱华、朱玉林等:《探索与实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戏剧教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P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