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采风:中国传统设计艺术考察实习案例

艺术采风:中国传统设计艺术考察实习案例

时间:2023-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遗存进行考察与调研,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的表现形式、涉及范围及工艺特征。温庆武编著:《艺术采风——中国传统设计艺术考察》,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主题研究,使学生加强对传统造型艺术的风格样式、结构特征、尺度、材料、色彩、纹样等造型因素的体验与思考,了解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性、基本研究方法和途径。

艺术采风:中国传统设计艺术考察实习案例

附录 艺术采风——中国传统设计艺术考察实习案例

一、《艺术采风——中国传统设计艺术考察》实习指导书

(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艺术采风——中国传统设计艺术考察实习”是设计类专业(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的一门实践课程,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课程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遗存进行考察与调研,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的表现形式、涉及范围及工艺特征。加深学生对传统设计艺术文化内涵的品评,注重实地体验,引导学生思考传统设计艺术与现当代的设计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考察与调研实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古典园林、传统图形、器物、家具的形式特征、设计意匠;

(2)注重对传统设计艺术中的样式、尺度、结构、材料、色彩、纹样等造型因素的体验,并加以思考;

(3)认真广泛地收集传统文化遗存与民间艺术

(4)培养进一步热爱祖国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文化积淀的情怀。

(三)考察内容及范围

(1)博物馆

(2)皇家(私家)园林;

(3)宗教建筑;

(4)民居古镇;

(5)民间工艺。

(四)作业要求与考核方式

1.作业要求

(1)每个学生完成3000字的考察报告

(2)每个学生围绕考察内容,自由选择主题(如古建筑、古镇、雕刻、园林、彩绘、刺绣等方面,完成展板1块(零号图);

(3)每个学生完成速写作业20张(A4图纸),考察完成后一周之内上交作业。

2.考核方式

(1)考察报告30%;

(2)展板内容与设计40%;

(3)视觉笔记30%。

(五)课程的具体要求

(1)明确学习目的,严肃教学纪律,尊重实习地的民风民情,爱护文化古迹,服从带队教师的领导,不得擅自行动;

(2)珍惜实习机会,从严要求自己,以极大的热情完成较为艰苦与繁重的考察任务。通过实地考察,切实提高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知水平;

(3)外出实习应特别注意安全,不得私自离队,不得晚归,不得下水游泳、嬉戏,保护环境,严格约束自我行为规范,防止大小事故的发生;

(4)学生以七至八人为一个小组,建立组长负责制的考察单位。

(六)教材

(1)温庆武、侯云汉编著:《皖南民居写生与设计考察》,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2)温庆武编著:《艺术采风——中国传统设计艺术考察》,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二、2009年暑期山西艺术采风实习小结

(一)实习安排

(二)实习小结

通过短期而集中的考察与调研,使学生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体察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涉及范围及工艺特点,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内涵的品评,引导学生思考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山西素有“地上博物馆”之美誉,保留了大量历史文物,为传统造型艺术的考察提供了十分全面的素材,包括古代建筑、城池、园林、图形、器物等。(www.xing528.com)

本次考察结合专业特点,围绕建筑、园林、传统图形和传统器物进行专题调研,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艺术的直觉体验,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之美的敏锐的洞察力,并激发学生深入课题研究的兴趣。在考察传统建筑时,从单体建筑和建筑群落两个层面,更加细致地考察传统民居、官府宅邸以及宗教建筑的布局、色彩、风水等,并深入考察建筑的各个部件的形态、功能、装饰特色。以平遥古城为例,考察古城池的布局、规划和风水,考察单体建筑,如官府宅院、寺庙商铺、私塾、观景楼等,理解功能和形制的关系,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以常家庄园和王家大院为例,了解晋商宅院的格局;以五台山寺庙建筑群为例,了解宗教建筑的布局、色彩、形制、功能、选址等。在大同云冈石窟的考察使学生了解佛教造像的发展史,进而了解佛教在我国的发展演变,从中窥见我国古代辉煌的宗教艺术。

学生以组为单位考察门窗的形制,屋顶装饰的形式和色彩,斗栱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梁柱等部件的关系,台阶栏杆的形制及装饰,并以此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在调查传统图形时,结合传统图形的各种载体,如建筑彩绘、门窗装饰、照壁和栏板上的雕刻等,按传统图形的分类进行细致的调研,考察传统图形的吉祥寓意、装饰形式,深入剖析传统图形的渊源和流变。由此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涵养和积淀,使学生在考察过程中寻找、发现、探索现代设计所必需的形式要素、设计意匠,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实地考察,提高学生对传统艺术的视觉美的体验,体察民风民情,收集民间艺术,了解历史民俗,并加深对所学艺术史及基础理论的理解,拓展相关知识领域,开阔专业学习的视野。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主题研究,使学生加强对传统造型艺术的风格样式、结构特征、尺度、材料、色彩、纹样等造型因素的体验与思考,了解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性、基本研究方法和途径。

三、2010年暑期江南艺术采风实习小结

(一)实习安排

(二)实习小结

通过对南京、无锡、苏州、杭州上海的密集考察,主要使学生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体察江南私家园林、民间艺术、明清家具、文人书画的艺术魅力,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内涵的品评。恰逢上海世博盛会,在传统艺术考察之后,可去世博会感受现代设计艺术的时代特征,引导学生思考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艺术民族化与世界化的辩证关系

考察结合专业特点,围绕建筑、园林、传统图形和传统器物进行专题调研,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艺术的直觉体验,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之美的敏锐的洞察力,并激发学生深入课题研究的兴趣。南京城墙为我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通过实地考察,使学生了解古代城墙的建筑设计特点、功能和形制。本次课程考察了寄畅园拙政园留园西湖等江南名园,使学生在清幽的环境中,感受古代建筑的洗练和轻盈,了解江南园林叠山、理水的奥妙,体会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进而加深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理解。在园林中的考察主要围绕园林建筑小品,如亭、台、楼、阁、廊、榭、斋等进行主题研究,深入细致地考察其功能特点、造型特色和装饰形式,使学生厘清建筑和环境的关系、山水和植物配景的关系,充分感受古人对空间的巧妙处理,深入理解古人关于选址、规划、叠山、理水、置石等造园思想。园中大量的山水画、匾额、题字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加深对中国传统艺术体系的了解和品评,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绘画的审美能力,从中获取现代设计的形式要素和设计意匠。学生从传统图形的角度考察漏窗、铺地的特色,了解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种类、意义、造型方法、风格样式。园中大量的明式家具引发了学生对明式家具的材料、工艺、结构、造型特征、审美品位的思考,学生通过主题研究,深入了解明式家具精密的榫卯结构,体会书法艺术对明式家具造型的影响,从而获得现代产品设计的启示。

本次课程考察了西泠印社,在对印章艺术的鉴赏中,加深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的思考,使他们更注重现代设计的民族化和本土化发展。加强了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重要性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对传统艺术和文化保护的使命感

上海世博会的考察主要培养学生对现代设计时代脉搏的把握,了解最新设计发展动向,了解各国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的途径、方法和形式,对比中国传统艺术,了解传统艺术和现代设计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以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模式的思考。

在实地考察中,着重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让他们在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中,发现和探索传统艺术对现代设计的意义,加深对所学艺术及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提纲挈领地掌握传统艺术的发展脉络,拓展交叉学科的知识领域,开阔专业学习的视野,培养学生发散而灵活的思维。

四、学生作品赏析

龙的艺术

中國傳統紋飾

龙作为装饰素材在传统设计艺术中的运用蔚为壮观,它广泛运用于各类工艺美术品和古建筑,民间艺术以及绘画、雕刻、石刻、碑碣等设计艺术方面,其内容之丰富、气象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上图为卷草龙纹运用于雀替的例子。卷草龙纹常呈“S”形,奔腾翻滚,绵延不断,气象万千,讲究曲线美,富于律动感,显得浪漫而又吉祥。

上图为龙柱。龙柱是龙在传统设计艺术中一种程式化的表现方式。龙身健壮刚劲,龙头高昂,须发飘逸,充满激越的活力和优雅的旋律,线条既刚健挺拔,又婀娜柔和,表现出勃发向上的气势。

在山西为期两周的传统文化考察行程中,龙一直伴随着我们,所到景点无一不盘旋、飞舞着龙的身影:或昂首翘立于屋脊作为正吻,或飞扬于斗栱前端,或驻足在彩绘、雀替、格扇……形态各异,气象万千。

龙是中国特有的艺术产物,说它是艺术产物,是因为龙是“不存在于生物界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它是中国人民综合了理想、愿望、智慧和信仰,超乎自然的艺术创造,象征高尚富贵,比喻喜庆吉祥,寓意江山社稷,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使它成为中华民族艺术之林一朵常开不败的奇葩。与龙有关的文化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缩影,龙所展示的独特形态蕴藏着中华文明中最奇妙、最有趣的华彩,龙所表述的观念牵连着中华文化中最隐秘、最曲折的精粹。龙被历代文学家、艺术家、民间工艺匠师们赋予了崇高的艺术形象和永恒的生命力,它身上凝聚着威武尊贵的美,是神灵和权威的象征,是人们理想和精神的寄托。

龙是各类雕塑的一大题材,多出现于梁柱、影壁、雀替、柱础、鸱吻、门板等建筑装饰,寓意吉祥和高贵,寄托美好的愿望,同时还能起到辟邪的作用。

柱础

傳統雕刻藝術

柱础是古代建筑构件之一,又称磉盘或柱础石,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是木构架房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人为了防止木质梁柱落地被潮湿腐烂,便在柱子底座垫上一块石墩。当然,石墩还具有力学上的特殊功能。

山西之行所见木构建筑数不胜数,各种柱础石自然是让人目不睱接。柱础石最初是因为其防潮减压的功能需要而产生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工艺的成熟,其逐步发展成为柱子收头的重要部分,因而在其形态上面也开始有了变化,有了视觉上的变化,兼具装饰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装饰功能又胜于其机能需求。山西那些恢弘的院落中和大气磅礴的庙宇内华丽唯美、玲珑剔透的柱础石雕便应运而生了。

早期的柱础石的形态也许还局限于圆柱形或圆鼓形,但是随着工匠技术的不断提高,雕刻技法的不断纯熟,柱础石便变幻为千奇百态的模样了。有八角形态,有方形,有凹凸不平的曲面,也有规则叠复的形态,更有曲面方形的组合。而雕刻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祥云流水纹理,越来越多的历史场景、镂空的精巧的瑞兽仙禽出现在柱础石那有限的空间上。因而柱础石也越来越多地流露出文化的气息来。

柱础石的雕刻多以浮雕为主,内容极为丰富,有花鸟走兽,有仙草奇木,也有龙凤狮图腾,有吉祥图案,也有反映风土人情的场景。而在五台山众多的寺庙里面,柱础石更是独具特色。由于其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正如《营造法式》所描述的那样,其纹饰多为海石榴花、牡丹花、宝相花、铺地莲花、仰覆莲花、蕙草、龙凤纹、狮兽及化生之类等。小小的柱础石承载着如此厚重的中国文化内涵,其价值实在不容小觑。

回廊

苏州古典园林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园内亭台楼榭、回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

园林大多依水势而呈高低起伏、弯转曲折状,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回廊相连,回廊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使景观空间富于弹性,具有韵律美和节奏美。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步移景异,曲折婉转之间,勾勒出片片不同的景致。

曲曲

旷奥生辉

交映衬境

为了形成各景区造景所要求的气氛和多样的变化,全园的空间划分也必须与之相适应。就是说,要以空间的大小、明暗、阴合或开敞、横长或纵深、高而深或低而浅等变化,组织或有节奏、或有对比的空间体系,以衬托各景区的不同特色。一般,在园的入口会建造假山或小院来阻挡人们的视线,不使主景马上暴露在眼前而造成一览无遗的弊病,通过这一段曲折狭窄的“序曲”,然后进入较大的开朗空间。

我们知道,园林空间总是有限的,而园林风景应当给人以“无限”的感觉苏州园林在这方面表现了高超的技巧水平,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使空间流通。

一般来说,苏州园林的边界和各大区域之间都用屋宇和廊墙来分隔。尤其是白墙,几乎触目皆是。这样大量的墙面如果缺少有韵律的变化,就会令人厌倦,所以通常都是沿墙建造走廊、亭子,或在墙上开几方漏窗,或以树木藤萝、假山作为前景以粉墙衬底,组成一幅幅优美的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