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当代回族音乐》:德艺双馨秦腔剧团的坎坷路

《当代回族音乐》:德艺双馨秦腔剧团的坎坷路

时间:2024-01-2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秦腔剧团坎坷路德艺双馨话艺人平罗县秦腔剧团,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县级专业艺术团体之一。自1949年秋成立至1985年撤销,经历了36个春秋。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演职人员付出了辛勤劳动,用他们的艺术才能,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繁荣平罗的文化艺术市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谱写了一部平罗文化艺术的篇章。1949年宁夏解放时,三边文工团随解放军进驻银川市。

《当代回族音乐》:德艺双馨秦腔剧团的坎坷路

秦腔剧团坎坷路 德艺双馨话艺人

平罗县秦腔剧团,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县级专业艺术团体之一。自1949年秋成立至1985年撤销,经历了36个春秋。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演职人员付出了辛勤劳动,用他们的艺术才能,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繁荣平罗的文化艺术市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谱写了一部平罗文化艺术的篇章。

1949年宁夏解放时,三边文工团随解放军进驻银川市。该文工团的丁光明认识原马鸿逵部保办处“化民剧团“的毕永祥。丁光明支持毕永祥组织艺人成立一个秦腔演出团体。毕永祥又通过艺人惠凤鸣联络民间艺人和旧戏班子的演员王登山、王杰、杨万福、王学仁、蒋耕新、白玉中、胡成有、孙振国、郭茂林、王海文等12个艺人,组成了一个私人戏班子,取名曰“贺兰剧团”,也叫“贺兰剧社”。刘复生担任团长。团址设在银川市老艺人赵满瑞(曾任银川市文化局顾问的赵文绪的父亲)的家里。那时剧团家底极薄,戏箱是赵满瑞的,是箱主。乐队只有3把胡琴、“三只眼”(操琴的3个人,一个是盲人,另一个人一只眼睛失明),只能表演秧歌皮影戏

1950年初至1951年春,剧团先后从各地邀请来了吴天恩、贾兴福、张顶中、陈占奎、康济民、陈万德、邓福、沈清海、朱自云、王贵如、赵正中、刘洪声等12名艺人和演奏员,还吸收了曹国华、刘德仁、刘葵花3名学员。这时,剧团已发展到近30人,由表演秧歌、牛皮影子开始了唱大戏。但因剧团是自发组织起来的“江湖班子”,人员思想复杂,组织纪律松散,剧团面临散摊子状态。就在危机之时,宁夏省文教厅、省文联给予了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派来了陈杰和丁光明,对剧团从思想上、组织上进行了整顿。使剧团演职人员形成凝聚力,坚定了巩固发展的信心。因剧社长期在平罗演出,将剧团更名为“平罗县民众剧团”,由吴天恩担任团长,胡成有担任副团长。剧团离开了银川市,定居平罗县城。剧团迁入平罗后,经过精心排练,先后演出了《八件衣》《串龙珠》《五典坡》等30多部大型秦腔历史剧,受到了观众的好评,也受到了中共平罗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重视。县委宣传部、县总工会和县文教科对剧团又进行了一次彻底整顿,并在财物上给予了支持,给剧团注入了活力。这年秋天,宁夏省开始了土地改革运动,剧团配合运动,排练了《血泪仇》《穷人恨》《白毛女》《村妇反霸》《懒虎计》《小二黑结婚》等秦腔现代戏,坚持送戏下乡。他们走遍了全县各个区乡,还巡回到贺兰、陶乐、永宁、吴忠、灵武、宁朔等县演出。每到一地,男女老少纷纷赶来观看剧团的表演。精湛的表演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和当地党政领导的表扬。尤其是《穷人恨》《白毛女》的演出最受群众的欢迎。这一年,先后获得各县、区、乡政府赠送的锦旗达100多面,是该剧团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兴旺时期。

到1953年秋天,剧团演出水平下降,上座率不高,生活难以维持,开始走下坡路。其主要原因是满足于一时的成绩,剧团领导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江湖班子”意识抬头,纪律松散,不求上进等,致使剧团陷入困境。在平罗待不下去了,要找一条生存出路。剧团领导采纳了大多数演员的意见和建议,便决定北上包头碰运气谋发展。这时,剧团没有经费乘汽车北上,想出了走水路的办法。他们背上行李,抬上戏箱,由平罗宝丰搭上运盐的木船,顺黄河向包头进发。演员们饿了啃干馒头,渴了喝黄河水,还帮助船主拉船,免交了乘船费,十分艰难地来到了内蒙古磴口地区,边演出边前行,最后到达包头市。但由于演员阵容不整齐,演出水平不高,不受观众欢迎,当地群众说他们是“江湖班子,凑合戏”。一个晚上只能卖十几元钱,生活极为困难,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就在一筹莫展之时,包头城内的广大秦腔爱好者伸出了援助之手,一个个主动给剧团筹粮集资,帮助他们站立起来,振兴秦腔事业。这时,剧团全体演职人员从“碰壁”,到几乎“砸锅”的沉痛教训中醒悟过来,只有克服“江湖”思想和满足于一时的成绩而骄傲自满、故步自封的情绪,也只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增添新鲜血液,提高演职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舞台艺术水平,才是剧团绝处重生的根本办法。于是剧团领导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在勉强维持生活的情况下,作出了充实演员骨干队伍、增添舞台设备,彻底改变剧团面貌的决定。于是,派人到陕西、甘肃等地游说,请来了在秦腔艺术上有造诣的红生演员陈易平、须生演员高升平、小生演员杨伯民、青衣演员关振中和司恒瑞、马秀芳、王彩霞、高爱玲、吴淑琴、吴民乐等新秀,还请来了鼓师周裕民,琴师胡定、李耀廷和舞台美工翟俊峰等骨干。这时,剧团发展到80余人,为彻底改变“江湖班子”的面貌创造了条件。在导演和演员的刻苦努力下,排练出了《白蛇传》《劈山救母》两出大型神话剧,还做了灯光布景。获得新生的剧团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了包头古城。《白蛇传》首次搬上舞台时,轰动全城,一连演出40余场,场场座无虚席,掌声迭起,受到观众好评。继而又排练了《出五关》《斩黄袍》《下河东》《火烧七百里》《长坂坡》等60多个历史剧目。1年之间,摘掉了贫困帽子,还增添了3000余元的戏装。

1954年,在平罗县党政领导的关怀下,剧团回到平罗县。返回平罗后,剧团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高升平任团长,陈易平任副团长,还完善了内部机构,新设了剧务股、总务股、演员队、乐队等机构,使剧团走上了规范化的路子。还设立了陈易平、高升平、吴天恩、贾兴福、周裕民、沈清海、白育中等7人组成的艺术指导委员会,对表演技巧、舞台设计、音乐配器等方面进行创新,使整体艺术有了显著提高。这个时期演出的《劈山救母》《出五关》《金沙滩》《火焰驹》《周仁回府》《辕门斩子》《四进士》等10个剧目,其整体艺术表现力跟上了时代步伐,观众赞不绝口。同时,这几个剧目成了“看家戏”,每到一地观众必点欣赏。在演出的空当,演职员亲自动手拆搬城墙大砖,政府拨款建起了一座有600个座位的剧场和30余间宿舍,还打了一口甜水井,剧团的演出、居住等条件得到了改善。

秦腔演员装扮

1955年宁夏省撤销,成立银川专署。专署对剧团进行整顿后,更名为“银星剧团”,并先后派苗志荣任剧团协理员,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建立了党、团和工会组织。部分演职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部分青年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党、团组织的关怀教育下,全体人员学政治、学艺术、求上进、作奉献的意识得到了提升。1956年剧团由集体改为国营性质的艺术团体。1957年从外地请来了导演兼司鼓年秉中,女小生史巧凤,小旦张莲芳、方玉琴,还吸收了30名学员。中共平罗县委又先后派窦兴发、薛蓂荚担任剧团协理员,加强了领导。1959年将“银星剧团”更名为“平罗县秦腔剧团”。196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秦腔剧团对平罗县秦腔剧团给予了大力支持,派来了导演龚乃中,演员赵连学、赵桂英、赵士武、孙仁国、高成国、张亚民、郭文孝、白秀英、郭惠琴、窦凤英、袁俊民、霍忠义、张九菊、马振华等,壮大了队伍,注入了活力。青年演员经老艺人的传、帮、带,演艺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成了剧团的骨干力量。至1963年,剧团先后排练出了大型剧和折子戏120余本,坚持下乡演出。在1965年前,曾在本县各人民公社和本区的贺兰、灵武、吴忠等6个县市巡回演出2000余场,还到内蒙古自治区的阿左旗、磴口、三盛宫、五原、包头市以及甘肃省的白银市巡回演出100余场,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当地观众的欢迎和好评。

经十多年的磨炼,涌现出了一批表演艺术水平较高的新秀,如司恒瑞(花旦、青衣、老旦)、马秀芳(回族,花旦、青衣)、史巧凤(小生)、曹国华(须生、红生)、司存瑞(红生、武生)、赵凤龙(丑角)、窦凤英(小生)、张玉珍(青衣、老旦、媒旦),还有小旦高爱玲、赵巧英、张莲芳,武花旦杨秀珍等,表演艺术达到了较高水平,被区内外秦腔艺术界所认可。特别是副团长陈易平在西北五省区戏剧观摩演出时,他在《出五关》中扮演的关羽博得了“活关公”之美称。

1965年“四清”运动中部分老艺人受到了冲击,被迁赶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部分艺人被打成“牛鬼蛇神”。1969年平罗县秦腔剧团被撤销,演职人员被安置县园林场与农村劳动。“文革”时期价值数十万元的戏箱被“造反派”烧为灰烬。

1975年平罗县文艺宣传队正式成立,以演出歌舞节目为主。1977~1978年,原平罗县秦腔剧团的老演员先后调入县文艺宣传队。宣传队负责人马永庆请回了吴天恩、毕永祥等秦腔老艺人,逐渐由演歌舞变为以演秦腔为主。1980年2月,县人民政府决定正式恢复平罗县秦腔剧团,剧团与文艺宣传队融为一体,马永庆、陈易平、高升平为剧团负责人。剧团成立了中共支部,来丰宗任书记。旋任命陈易平为团长,高升平为副团长。并由陈易平、高升平、来丰宗、周裕民、毕永祥、吴天恩、史巧凤等组成了团委会,下设剧务组、总务组、乐队、演员队等组织。在此期间,县人民政府拨款购置了戏箱、灯光等设备。剧团演职人员发展到80余人,其中招收学员30人,经过4年培养训练,均达到了登台表演水平。之后又招收学员10人,送西安代培。从1978年剧团恢复演秦腔到1985年剧团撤销的8年之间,剧团先后排练演出秦腔现代戏《杜鹃山》《红梅岭》《铡美案》《三对面》《柜中缘》《劈山救母》《金沙滩》《出五关》《周仁回府》等100多出历史剧目,还排演了《梁秋燕》《送货路上》等多出眉户剧。本团青年剧作者朱经武以明代平罗参将萧如薰抗哱拜孤军守城的历史实事,创编出《抗逆孤忠》大型秦腔戏,参加了自治区戏剧调演,并获得创作奖。1981年,马永庆任剧团党支部书记时,剧团人员养成了“四个一样”的好台风,即,在农村与城里演出一个样,条件差与条件好演出一个样,观众少与观众多演出一个样,夜晚与白天演出一个样。每年四季坚持送戏下乡,多数时间一天演出两场,平均每年演出250多场,经济收入年年超额。1982年、1983年两年,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并出席了表彰大会。

1985年,剧团实行了经济承包制。不久,剧团被撤销,部分有艺术潜力的演员被宁夏秦腔剧团调走,大部分演员分流到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工作,走上了新的岗位

剧团虽然撤销了,但平罗秦腔剧团存续的36年中培养和磨砺了一批又一批秦腔艺术新秀,有的后来成为宁夏秦腔剧团的骨干力量,剧团还造就了以吴天恩、陈易平、高升平等为代表的秦腔表演艺术家,并为他们提供了秦腔艺术表演的舞台。直到今天,许多年老的秦腔戏迷们每每提起他们仍然津津乐道赞不绝口。平罗秦腔剧团的足迹几乎遍及宁夏川区各县,甚至还走出宁夏演到内蒙古,为弘扬古老的秦腔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平罗秦腔剧团在36年的风雨兼程中创造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在平罗艺术史册并长留在平罗人民的心中。尤其是德艺双馨的吴天恩、高升平、陈易平,3位老艺术家的表演艺术,更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到之处,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和深刻的记忆。(www.xing528.com)

在这里特别说一说原平罗县秦腔剧团的创始人之一吴天恩(1924~1989年)。他14岁在陕西省兴平县“仁德社”里学戏,1943年被马鸿逵征兵到宁夏,后来又被挑选到“民乐社”演戏。1949年在宁夏落户。1950年春天,他在银川参加了班主赵满瑞和艺友刘复生(刘东海)、毕永祥等人组织的私人戏班子“贺兰剧社”。和同行毕永祥、陈万德、白玉中、郭茂林、陈占魁、王登山等人在社会上联络艺人和旧戏班子的演员,不断扩大剧社的规模。1951年,剧社接受了党和政府的领导,经过整顿,剧社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后来“贺兰剧社”一直在平罗县演出,就改名为“平罗民众剧团”,吴天恩被任命为剧团团长,他和副团长胡成有团结全团艺人和演员由表演地皮戏(秧歌)改唱大戏,演职员发展到50多人。1952年这个剧团又改名为“宁夏银星剧团”,不久又由集体性质改为国营性质的“平罗县秦腔剧团”。吴天恩开始学艺时,是扮演小生和胡子生的。在戏剧行当里,生、旦角演员一直被人们看在眼里,而丑角演员却不怎么显眼,可是吴天恩却心甘情愿改唱丑角。他深有感触地说:“戏剧舞台是百花园地,红花虽美,离不开绿叶的陪衬。如果都不愿演丑角,观众怎么能得到完美的艺术享受呢?”吴天恩改了行当以后,做到了“一专多艺”。他不但扮演官丑、文丑、老丑,还扮演媒丑、老旦等角色。他在舞台上跑了几十年,始终如一地当好配角,需要他配什么角色,他都积极承担,从不挑剔。他每扮演一种角色,总是细心揣摩剧中人物的思想性格,认真刻画和塑造不同人物的形象,与主角默契配合,把戏演活。他曾在40多本历史传统剧目和20多个现代戏里扮演过各类丑角和反派人物。经过几十年的舞台实践,他在表演技巧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如他扮演的《周仁回府》中的奉成东、《八件衣》中的华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中的唐成、《玉堂春》中的崇公道、《拾玉镯》中的刘媒婆等人物,都有其独特之处。他还在现代剧中努力刻画各类反面人物的典型性格。他扮演过大型现代眉户戏《梁秋燕》中的侯下山、秦腔《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现代大型秦腔剧《沙家浜》中的刁德一等10多个反派人物,克服了千人一面的倾向,根据历史背景、特定环境以及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来作戏,使剧中人物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吴天恩是一位很受广大观众欢迎的演员,但是后来却被剥夺了登台演戏的权利。1957年戴上了所谓的“右派”帽子;1965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又称“四清”运动)又扣上了“反革命分子”帽子;后来又加了一顶“坏分子”帽子。然而,吴天恩没有被压垮。他经常暗暗地思谋着:“一个从小唱戏的苦孩子,在旧社会被看作下三行,没有任何地位,是共产党把我从火坑里搭救了出来,成了文艺工作者,我怎么能反党呢?我是问心无愧的。我的身躯、嗓子是父母给的,艺术是党和人民给的,‘紧箍咒’捆不住我的心身,我要为人民歌唱,为祖国歌唱。”他不悲观,不气馁,心胸开朗,充满乐观。人家不准他在台上唱,他就在家里炕头上哼;不准他在群众中唱,他就趁赶着毛驴架子车往田里送粪的机会在路上唱。群众给他送了个绰号叫“老高兴”。

秦腔人物雕塑

1960年吴天恩被送到劳教队去“教养”,他给管教人建议:“我们这一帮子人,摸摸肩膀一样平,没有敌我之分,可以把大伙组织起来欢乐欢乐。”他的建议后来被采纳了。他在“劳教”人员中联合了10多个文艺爱好者,很快赶排了一些折子戏,在“劳教”人员中欢乐起来了。当时正是“经济困难时期”,大伙的肚子虽然吃不饱,但是从艺人的演唱中得到精神食粮,终于熬过了艰苦的日子。1963年吴天恩又被迁赶到农村交群众“监督改造”,他每天除跟锹把子、犁拐子、鞭杆子、老牛、毛驴打交道外,不准与任何人来往,一切行动都得听生产队长的摆布。吴天恩在劳动中总是喜欢唱《苏武牧羊》的大段唱腔,有些秦腔爱好者问他:“老吴,你为什么老唱《苏武牧羊》呢?”他举着手里的鞭子,幽默、风趣地说:“苏武有节鞭,我有这疙瘩鞭嘛!”吴天恩便给他们讲《苏武牧羊》这出戏的故事。他说:“我与共产党、与人民心连心,这鞭梢上绾的疙瘩是我留恋之心,总有一天也要回到人民之中的!”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共平罗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彻底给吴天恩平了反,他重新回到了平罗县秦腔剧团,登上了文艺舞台,不顾年迈体弱,一心一意地为人民献艺。

吴天恩几十年如一日,把古老的秦腔传统艺术视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百花园里一朵绚丽的鲜花。他经常说:“舍去生命在所不惜,丢掉艺术之花万万不能。”吴天恩在农村“监督改造”期间正遇“文化大革命”浪潮,他所保存的剧本在“抄家”时全部被抄没收。“造反派”喝令吴天恩每天到大队部去“早请罪”“晚汇报”。他不顾个人安危,利用每天早晚“请罪”之机,陆续将被抄去的100多册剧本,一本一本地藏在衣襟里拿回家去。谁知这件事又引起他老伴的恐惧和反对,老伴趁他不在时,把剧本扔进水盆里泡纸浆。老吴从外面回来一见,犹如割去心头肉,连忙从水盆里捞出来精心晾干。他老伴很生气地说:“哟,好我的老祖宗,那些玩意儿是惹事的祸根,从此挖根断苗,免得给我惹祸!”他给老伴赔个笑脸说:“看你说到哪里去了,那不是惹事的祸根,是秦腔艺术老前辈用血汗浇灌出来的花朵,万万毁不得呀!”他背着老伴用牛皮纸把所有剧本里三层外三层包扎起来悄悄地埋藏在猪圈里。他怕剧本受潮腐烂,过一段时间就偷偷地去瞧瞧、翻翻,就这样精心地把他那“心头肉”完完整整地保存了下来。他那个木箱里装了满腾腾的一箱剧本,大小剧本138本、戏剧资料22本,像《周仁回府》(前本)及《康义卖桃》等大型历史秦腔剧本都是他在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亲手用毛笔抄录下来的,纸张已经朽得掉块了,书边也被老鼠咬光了,他还舍不得扔掉,像爱惜根苗一样地保护着。最后,他无私地把这些剧本贡献给党的艺术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

高升平于1922年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丰东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两岁那年,母亲被饥饿夺去了生命。4岁时父亲因生活无着落,在旧军阀刘镇华的军队里当兵吃粮。从此其兄妹4人便成了孤儿。他曾跟随两个哥哥沿门乞讨过,14岁那年到平凉“平乐社”秦腔剧团学艺。在启蒙老师高希忠、教练秦怀德老艺人的教诲下,经过3年的苦学、苦练出了师,攻下了胡生舞台表演艺术的关口。后来又学了山西梆子老艺人阎凤春的纱帽、翎子等功底,还学习了甘肃老艺人刘金山的做派,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造诣。高升平4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以扮演老生、须生而驰名,先后演过70多本秦腔传统戏的主角。代表剧目有《游龟山》中的田云山、《四进士》中的宋士杰、《五典坡》中的薛平贵等。在表演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主要特点是唱腔洪亮、圆润动听,吐字清晰、准确,深受观众称赞。他能将唱腔、道白,一字一句、一举一动都送入观众的耳目中,每当剧情进入高潮时,场内观众掌声雷动。他在提袍、甩袖、甩髯、踱步、摇动帽翅的表演技巧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平罗秦腔剧团在风风雨雨的几十年里,曾经历了几起几落,而高升平凭着对秦腔艺术的执着追求,始终不离不弃,在剧团中勇挑大梁。剧团前后所演过的120多本戏中,高升平大部分都承担了重要角色。他的生活作风和舞台作风都很朴实,平易近人,给同行和观众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陈易平(1922~1988),陕西省蓝田县人。中共党员,宁夏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宁夏分会理事、石嘴山市文联副主席、石嘴山市戏剧曲艺协会主席、平罗县第一届政协委员、石嘴山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平罗县秦腔剧团团长。

陈易平在8岁时就带着弟弟外出逃荒,9岁时在西安“三易社”学艺,14岁时正式登台演戏。在50年的艺术生涯中,演出过大小剧目数十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戏路子很宽,善于扮演小生、须生、老生、大净、红生等。做、念、唱、打功底深厚。他曾成功地扮演了《双背弓》中的艾千、《抱火斗》中的梅伯、《临潼山》中的李渊、《玉虎坠》中的马武、《打镇台》中的王震、《金沙滩》中的杨继业等人物形象。

陈易平认为,艺术修养不能闭关自守,要放开眼界,面向各方取长补短,精益求精。他除了自学自练外,还借鉴了山西梆子、河南梆子和京剧等各个剧种中关公戏的表演特点,将他们的优点和艺术精华有机地与秦腔结合起来,从戏的情节上,一点一滴地推敲和琢磨关羽的内心活动和举止言行,恰当地把握分寸,并从自己的舞台生活实践中摸索出塑造关羽毛艺术形象的独特的艺术方法。他为了能成功地塑造关羽的舞台艺术形象,不但白天练功,而且在晚上借助月光,用木棍代替大刀,反复练习跨马、挥刀等基本动作。他特别精心地琢磨《出五关》中各个场面不同的用刀方法,边练边照影子,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进行校正。功夫不负有心人,1958年参加西北五省戏剧观摩演出时,他塑造的关公舞台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博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被誉为“活关公”。

陈易平是共产党员,他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艺术事业。从1952年来到平罗县秦腔剧团,就把自己所学到的秦腔戏剧艺术奉献给了这里的人民。几十年来他和剧团的全体演员,跑遍了宁夏南北的乡村、厂(场)矿和内蒙古自治区部分盟旗,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为各族人民献艺,因而在广大观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所到过的地方,观众一提起平罗秦腔剧团里的“二平”(陈易平、高升平)都称赞说:“平罗剧团的戏演得攒劲,看‘二平’的戏真过瘾!”

“十年动乱”期间,平罗县秦腔剧团被撤销了,陈易平虽然一度离开了戏剧舞台,但他对自己的艺术事业还是恋恋不舍,经常坚持练功,永葆艺术青春。粉碎“四人帮”以后,陈易平和其他艺人重新登上舞台,每年的大部分时间,坚持下乡为群众演出。他担任剧团团长,但仍能以一个普通演员的身份出现在舞台上,剧务组给他分配什么角色,他就扮演什么角色,而且扮演的全是重场戏,因此他在演职员和广大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和声誉。1988年11月21日陈易平同志因病去世,享年66岁。

平罗街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