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网络舆情呈现:高效、保密、全面

网络舆情呈现:高效、保密、全面

时间:2024-0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做好了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和研判之后,如何尽快把舆情信息呈现出来,形成一个舆情“产品”报送给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就成为另一个重要任务。一舆情产品呈现的基本要求舆情产品要发挥其作用,实现其舆情信息的价值,内容就必须要做到准确、及时、全面,表达要高效,行动要保密。二舆情产品呈现的重点内容舆情产品要呈现的内容,因主体不同而各异。截至11月19日10时20分,大火已导致58人遇难,另有70余人正在接受治疗。

网络舆情呈现:高效、保密、全面

不论是动态类、经验类、问题类、言论类,还是综合类,绝大多数舆情信息是需要传递报送的。做好了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和研判之后,如何尽快把舆情信息呈现出来,形成一个舆情“产品”报送给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就成为另一个重要任务。

一 舆情产品呈现的基本要求

舆情产品要发挥其作用,实现其舆情信息的价值,内容就必须要做到准确、及时、全面,表达要高效,行动要保密。

准确。准确是舆情信息的生命,是对舆情产品信息内容首要的最基本的要求。舆情信息是否真实准确事关后续决策和应对行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因此,要求舆情信息情况真、素材实、对策准,以确保舆情信息真实准确。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就是要正确地加工和处理舆情信息。

及时。及时所强调的主要是舆情产品信息内容应该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的,就是要“快”。舆情信息和新闻信息一样,甚至比新闻更需要讲求时效性。时效性直接决定着舆情信息的价值。时间,是舆情信息价值的生命。舆情信息越是提前、越是迅速、越是快捷,就越有利于决策,给的应对空间就越大。

全面。全面就是要求不片面,力求完整反映舆情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貌,防止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挂一漏万。既要说明表象,也要反映本质;既要体现相互的区别,也要表明彼此的联系;既要报喜,也要告忧。当然,所谓全面反映舆情,并不是事无巨细一律记录,“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把握主次,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小见大、由点及面、把握规律。

高效。这里所说的高效,是指舆情信息产品表达效率的高效。如果说表达“准确”是一般要求的话,那么表达“高效”则是高级要求。舆情产品的表达效率与新闻作品的表达效率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表述的先后、表达的准确性、语言的洗练、标题的制作等都是需要讲究的。如何高效表达,将在下面的舆情报告的编写技术里具体介绍。

保密。在本讲开头,就提到舆情信息工作就是“搞情报”的工作,情报工作是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因此,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保密这一关是必要把好的。保密一方面是舆情信息工作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开展后续工作的需要。得之主动,失之被动。

二 舆情产品呈现的重点内容

舆情产品要呈现的内容,因主体不同而各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社会各团体和社会名流等,因各自职责和情况不同,关心关注的舆情自然各有侧重。这里仅说几项具有共性的重点内容。

(一)重要涉我舆情信息

这是所有党政机关尤其是企事业单位网络舆情监测的最直接目的。所谓“涉我”,主要是涉我政策、涉我事务、涉我官员、涉我人士、涉我产品、涉我声誉等。如涉教育部:2012年3月3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关于异地高考的问题,教育部正鼓励各地尽快推进,用不了10个月就会出台相关政策。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进一步表示,各地要在年底前出台有关允许异地高考的时间表。袁贵仁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上就“异地高考”问题表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如涉归真堂企业: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拟谋求创业板上市的消息,在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真正引发网友热议的,是归真堂“活熊取胆”。归真堂官方网站称,其熊胆汁的采集采用最新“无管引流”技术,在熊无痛苦的前提下,5至8秒引流出胆汁,相当于人类义务献血。但反对人士却称,这是对黑熊的无情残害,归真堂一旦在交易所上市,规模就会变得更大,会伤害到更多的黑熊。

(二)突发事件舆情信息

突发事件,简单说,就是出人意料地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如,因地震洪涝泥石流等自然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因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事故引起的安全生产领域突发事件,因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由于征地拆迁等问题引发的大规模上访维权和群体冲突等。抢占先机,收集报送舆情,对于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至关重要。对于舆情,当然首先强调的还是一个“快”字,“快”就能获得先机,增强应急反应能力,还有就是要密切关注舆情的苗头和倾向,保持动态跟踪。比如,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据附近居民介绍,公寓内住着不少退休教师,起火点位于10—12层之间,整栋楼都被大火包围着,楼内还有不少居民没有撤离。截至11月19日10时20分,大火已导致58人遇难,另有70余人正在接受治疗。经查明,事故是因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四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还因装修工程违法违规、层层多次分包;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存在明显抢工行为;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以及有关部门安全监管不力等问题。企业常常因一个帖文就引发一场突发事件,如:2012年2月16日,网帖爆出猛料:安信甲醛超标地板(最高超标五倍)大量卖给万科,并称万科有内鬼,安信故意制假售假。这也是央视标王首次“涉毒”。长期吸入甲醛会诱发多种疾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一石激起千层浪,“毒地板”、“价格屠夫”等标签迅速从安信地板发酵,短短几天蔓延至整个地板及房地产行业,多家地产巨头也牵扯其中。

(三)社会热点舆情信息

在一定时期内总有一个或几个公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或事件,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热点。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也处在矛盾的凸显期,外交、金融、财政、司法、公安、民政、教育、农业能源、交通、医疗卫生、台港工作、反腐倡廉、社会公平等问题,尤其是涉及这些领域的突发事件,既是网民关注的热点领域,也是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进行造谣和攻击相对集中的领域。许多的网络热点,言论往往集中于社会阴暗面,集中于官员腐败案件,集中于突发事件的一些负面效应,种种偏激的言论甚至比正面的主流的言论传播的速度快、波及面还要广。而围绕这些社会热点,公众的认识和判断总是纷繁复杂、莫衷一是。如:2011年11月3日,郑州一名拆迁户自焚身亡。郑州市官方就此表示:“强拆自焚事件”实为不明原因火灾,目前,火灾及死亡原因公安、消防部门正在进行调查、核实。该事件自11月15日被报道后相关争论就一直在继续,到底是“自焚”还是“火灾”,这个疑问成为网民竞相追问的对象。河南郑州强拆案是近期发生的拆迁类案件中的代表性事件,往上追溯,则有2010年9月的“江西宜黄事件”及2009年的“四川唐福珍自焚案”。我们可以看到,当“强拆”与“自焚”联系到一起的时候,民愤的热点瞬间被点燃,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稍有应对不力就会引发强烈的民意抨击。

(四)重要举措舆情信息

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重大活动出台和重要会议、重要文件以及重要讲话公布后,社会的反应,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都要第一时间体现在舆情产品中。一般单位则集中表现在本系统、本部门的重要举措和新规推出后的舆论情况。比如:北京“机动车尾号限行”等治堵措施一直是在争议中探索的。再如:国务院要求,带班领导要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2010年7月8日,各网在首页显著位置转载广州日报文章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强调,以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等行业为重点,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企业领导要轮流现场带班,煤矿和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措施颁布后,社会反响如何,就是需要列入舆情收集重点内容的。从当时的舆论看,网民普遍认为这个要求很好,但是估计监督落实很难。而且建议政府的安全监督部门的人员也要轮流到危险行业、危险岗位陪伴一线工人。有网民还认为“从来不缺办法,缺的是监督,由谁监督?”“别说矿领导,就是队长,队书记,技术员都是到井下走一圈就上来”。甚至还有网民认为根本就不可能落实到位,煤矿会以各种造假手段应对国务院的要求,“领导是什么?企业的主人,是老板,是大爷,参加劳动那不跌了身份了吗?”“煤矿马上成立‘下井办’,设置下井领导岗位”。

再如:2010年5月24日,搜狐网易凤凰腾讯转载京华时报文章《北京上马磁悬浮引发环评争议》,文中描述了北京发布磁悬浮项目环评公示,沿线小区居民联名表示反对,以及公示内容被迫修改等一系列过程。除此之外,文章还介绍了学界对电磁辐射不同的看法,以及其他国家因公众反对被迫取消磁悬浮项目的事例。这是一个既重大又敏感的举措,社会反响怎样是需要作为重点舆情内容的。有的网民认为搞磁悬浮就是重复建设。有的网民认为磁悬浮技术不成熟且造价高,建议考虑轻轨等其他方案。还有网民认为电磁辐射和噪声影响不可避免,严重影响沿线居民的健康和休息。这些认识和言论未必正确,但确实是真实的舆情。

三 舆情报告的编写技术

舆情报告的编写是舆情得以合理呈现的重要环节。可以这样说,舆情报告的写作,与新闻的写作,既有区别也有共通之处。尽管他们的目的、通道和操作方式等不同,但是,在对表达的顺序和效率等的基本要求方面是一致的。

(一)常见结构

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常见结构的共识。主要有这些常见舆情报告编写结构:

1.倒金字塔式结构

也称“倒三角”结构,这也是新闻写作中消息写作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就是把最重要、最新鲜、最有价值的事实、观点放在开头,统领全篇。

2.平铺直叙式结构

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事物发生展的时间顺序来叙述。这种结构形式适合于事物变化发展阶段性比较明显的舆情信息内容。比如邓玉娇案,阶段多,阶段性强,线索信息量大,每一阶段舆情变化纷繁复杂,这样的舆情适合选用平铺直叙式结构。但平铺直叙也绝对不是记流水账,仍然需要有所侧重、有轻有重。

3.综合并列式结构

综合并列,可以分为综合和并列两层意思,但是,常常合二为一,融为一体。围绕同一个主题,反映各方面的情况,需要综合;在同一篇舆情报告里将几种情况、几个问题、系列观点罗列起来,适用并列。因此,可以理解为,综合表现舆情需要并列的方法,并列的方法多适用综合信息的编写。一二三四排列,条理清晰,便于驾驭。

4.灵活表达式结构

有时出于特殊舆情信息呈现和表达的需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而不必拘泥于以上框框约束的结构形式。权且称之为灵活表达式结构。比如,有时直接复制舆情信息原文即可,顶多顺附几句导读性语言;有时舆情信息,甚至十分紧要的信息,只有一两句话;有时舆情信息可能是一张、一组图片或一个视频等。因此,需要有这样一种结构形式。

(二)基本要素

了解了舆情报告编写的常见结构后,就需要知道一个舆情报告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要素。这对于更好地把握舆情信息报告的编写,有很好的指引作用。

1.标题(www.xing528.com)

常言道: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现代汉语词典 》解释标题的意思为“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标题是最直接传递网络舆情信息核心内容的眼睛。标题的好坏对于决定一篇舆情报告成败的作用,不容小视。好的网络舆情标题要高度概括舆情观点、突出重点,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比如:“专家学者建议设‘袭警罪’遭网民质疑”、“网络热传‘北京市公务车免费停车证’照片”、“湖北22个县市的民办教师集体上访请愿”等。

2.导语

导语是舆情信息的开头,具有提示主题、引出舆情信息主体的作用。一般以简要文字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具吸引力的舆情信息,是把握和掌控舆情信息报告全篇的关键环节和第一步。导语是紧接着标题的第一自然段,对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内容、社会反响、网民观点等。既要反映整个舆情概貌,又要点出要害。

3.正文

正文是网络舆情报告的主体和核心内容,是理所当然的中心。正文进一步阐述导语的舆情事实,使舆情信息更加明确,更加丰满。正文要按照舆情信息的内容的具体情况,按一定的叙事结构(一般以时间为顺序或按舆情信息之间的联系),用充分的事实材料和典型事例,把舆情信息的主题叙述和阐释清楚。

4.背景

这里说的背景,主要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如:历史背景,政治背景等。舆情信息不一定要交代背景,它是一个重要但非必需的要素,多属锦上添花的事情。在很多时候,对一个有着深刻背景的舆情信息适当添加和交代的其发生发展的背景,能深化主题,增强舆情信息报告的纵深感,便于阅读者更好更准确理解地舆情信息。

5.结论

这基本上就是对一个舆情信息是非、导向和影响力以及如何应对的判断和建议,是全文的概括和总结,是画龙点睛之笔。无须太长,常常点到为止。

(三)编写要求

舆情报告的编写除了要掌握以上技术外,还有一些具体编写要求,需要注意。

1.信息真实,表达准确

尊重舆情信息的真实性。真实是舆情信息的生命。不完全真实、完全不真实甚至虚假的舆情报告不仅无益,而且有害。这里的“真实”,不是指舆情信息本身内容的真实,而是舆情信息工作的真实。比如恶意谣言,众所周知是假的,但是它却是实实在在的舆情。因此,要保证真字当头。保证了舆情的真实,还有保证表达的规范和准确,运用概念、表达观点都应当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做随意发挥。

2.文字平实,语言生动

文字平实朴素,不要过分雕琢,要砍掉那些不必要的陈言套话,多采用直叙式、说明性语言,少用夸张、比喻等修辞以及抒情、渲染之类的文学技法。就是实实在在、干净利落地把信息表述清楚。但是,同时也要尽可能让语言生动一点。生动与平实并不矛盾。生动不等于华丽的辞藻和做文字游戏。在舆情信息编写中,常常表现为原汁原味的语言、具有网络特点的表达等。

3.大胆取舍,去芜存精

有写作经历的人,都有一种共同的体会,那就是一大堆素材,苦于取舍。网络舆情信息纷繁庞杂,主题繁多、声音杂陈、观点多元,不可能事无巨细一律收入,必须充分运用前面所述方法进行甄别,大胆取舍那些既与主题无实质联系又不能明确反映网民观点的信息和素材,保留舆情信息的精华。这些精华是真正有用的,有价值的,能反映实情的。

4.善于提炼,慎作结论

提炼主题是一门学问。提炼主题,就是将从材料中得来的思想认识加以集中和深化。主题提炼得好,整篇舆情报告神形兼具,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主题提炼得不好,整篇舆情报告一盘散沙,如珍珠散落一地;提炼主题的过程,也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另外,就是作结论和提对策,一定要慎重,体现科学性、有效性。对自己拿不准和判断不了的,可以暂不做结论,暂不提对策。

(四)舆情产品报送的主要方式

很简单,舆情产品报送的方式,主要分两方面。一是产品的形式,二是报送的手段。

1.产品形式

一是简报。是传递舆情信息的简短、快捷、灵活的文体形式。又称“简讯”、“要情”、“摘要”等。其中“摘要”适用此形式最多。“摘要”是内容概要或提要,简练、确切地反映舆情重要信息,基本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如果一篇舆情报告千字文的话,摘要大概就是百字文,或者更短,两三句话甚至几十个字。如:“江西回应问题麻疹疫苗致多名儿童患病报道,网民认为政府不能推卸责任”。二是专报。针对某个热点、焦点舆情主题,如果需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左右相关以及社会影响等,常采用专报形式,突出纵深感。即把一个问题说得更清楚、更明确。三是综报。或称综合报送。对一些重大事件、重大举措的舆情,常常需要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地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更全面准确透彻地反映舆情,揭示本质。多采用综报形式。

2.报送手段

一是口头报送。遇突发事件或重大紧急舆情,确实需要第一时间报告的可以先面对面或通过电话口头报告。然后再补报书面报告。这是一种特殊的报送方式,不常用。二是电子报送。就是通过国际互联网或局域网传送舆情信息。网络报送方便、快捷、高效,但存在信息安全隐患。通常加密后传送或局域网传送,安全系数相对要高很多。这是一种高效的报送方式,适合报送常规舆情。三是书面报送。指以书面文件形式报送。通常采用文件交换、直接送达等方式。书面形式一般有固定格式和发文规范,需要注意。格式方面,一般来讲,标题,通常黑体三号字;标题与内文之间空两行;内文,仿宋小三号字;段落间距,固定值27磅;纸张,A4。

【注释】

[1]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人民网,2011年12月23日。

[2]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人民网,2011年12月23日。

[3]谭翊飞:《探照网络舆情监测》,《财经》,2012年1月29日。

[4]王晓辉等:《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研究》,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5]王晓辉等:《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研究》,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6]李长春:《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海南省代表团座谈时的发言》,2012年3月9日。

[7]王晓辉等:《舆情信息工作概论》,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