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供应链金融研究综述

国内供应链金融研究综述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供应链金融业务实践在国内兴盛以来,其理论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运作模式、风险管理、契约设计及订购决策等方面。何涛从整个产业链角度考虑,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为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中小企业服务的。他们结合消费型企业的特点,分析得出消费型企业融通仓风险管理的框架,以期为完善消费型企业融通仓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平台。

国内供应链金融研究综述

供应链金融业务实践在国内兴盛以来,其理论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运作模式、风险管理、契约设计及订购决策等方面。

(一)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

陈祥锋、石代伦等(2005)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银行金融机构竞争压力、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激励市场竞争三个方面分析了融通仓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融通仓概念,指出融通仓实质上是物流与金融的集成式创新服务,它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还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而解决企业运营中现金流的资金缺口问题。陈祥锋、朱道立等(2005)认为,融通仓是个较为复杂的系统,不仅涉及多个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而且还需要一套关键理论和技术的支撑。因此,他们认为用系统的思想来研究和设计融通仓服务模式是保证其成功运营和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为此,他们按系统的拓扑结构,将融通仓分为“纵向融通仓”“横向融通仓”“星状融通仓”和“网状融通仓”四类。陈祥锋、石代伦、朱道立等(2005)结合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资金缺口周期特征以及融通仓系统理论,提出在“支付现金”至“卖出存货”的资金缺口期,宜采用动产管理的融通仓管理模式;在“卖出存货”至“收到现金”的资金缺口期,适用基于资金管理的融通仓模式;而基于风险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则适用于企业运营周期的各个阶段。罗齐等(2005)分析了物流企业参与下的动产质押融资的优点和运作模式,提出物流企业与融资机构共建信息共享系统、投资机构和建立针对性信用担保体系等信用整合模式。陈祥锋等(2005)结合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资金缺口周期特征及融通仓系统理论,提出了基于动产管理、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三种融通仓运作模式。郑鑫等(2006)指出了融通仓的三种基本运作模式:质押担保模式、信用担保(统一授信)模式和保兑仓模式,认为,在信用担保(统一授信)模式下,申请贷款和质物仓储两项任务整合操作,减少了业务操作环节,提高了质押贷款的运作效率,降低了银行实施此业务的风险。应雯珺、仲文娜(2006)利用系统动力学分别模拟有、无资金约束条件下供应链系统的绩效,在比较资金约束对订购量、库存水平、累积利润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将融通仓的概念引入有资金约束的供应链模型,并提出了一种解决资金约束问题的可行性方案。何涛(2007)从整个产业链角度考虑,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为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中小企业服务的。何涛和翟丽(2007)分析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主要产生在采购、运营、销售这三个阶段,并且为这三阶段提出了相应的融资模式,这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新思路。闫俊宏和许祥秦(2007)在分析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理念及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应收款、预付款和存货分别设计了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和融通仓融资模式,并对这三种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张凯、董千里、尚鸿雁(2008)在分析我国现阶段对外贸易扩张瓶颈的基础上,研究了融通仓在推动对外贸易中的可行性及影响融通仓服务平台运行的关键,这为融通仓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建议,同时分析了融通仓通过整合银行、企业、物流公司三方资源使动产成为可控的质押品,为解决中小贸易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余菊英(2009)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的原因,探索了适合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新模式。李占雷(2014)认为,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是互利共生的,供应链金融是为把资金资源整合,便于为节点企业开展融资,提升整个供应链价值的活动。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唐少麟、乔婷婷(2006)用博弈分析的方法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论证了对中小企业开展融通仓的可行性,指出相应的风险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和采用新的管理工具加以有效控制。陈宝锋、冯耕中等(2007)认为,采取有效的价值风险控制方法对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他们在动态控制存货价值量下限的质押方式下,考虑市场的有效流通速度、持仓量以及物流企业变现能力对变现时间的影响构建了变现时间模型,提出了度量价值风险模型;通过对贷款价值比率、贷款利率、持仓量、物流企业变现能力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贷款价值比率对价值风险最为敏感,其次是持仓量、物流企业变现能力,而贷款利率对价值风险不敏感。张凯、董千里(2008)指出,以往学者对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流程和潜在风险的研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较少结合我国实际,缺乏对适合我国实际的仓单质押业务操作方案的研究;二是没有看到操作流程与风险防范的联系。他们在此基础上,认为风险防范的关键在于事中控制,通过流程改造控制业务风险,总结出适合我国银行与企业发展现状的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操作方案,提出了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杨娟、任晓艳等(2008)指出,由于传统银行的贷款业务主要是固定资产抵押贷款,而多数中小企业可作为抵押的固定资产有限,通过仓单质押模式可以让企业利用流动资产实现融资,为解决银行“存贷差”开拓了新的放贷模式。他们通过对仓单质押业务的模式分析,从借款人资信风险、内部管理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和技术风险四个方面建立了仓单质押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何娟(2008)归纳了融通仓风险因素架构:质物风险、监管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融通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指出,由于融通仓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导致运营中风险具有复杂性、主观性和模糊性,因此他们尝试运用结构方程理论,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同时采取模拟试验方法运行模型,得出相关评价结论,这为融通仓风险测评、预警和控制提供了较为有意义的参考和建议。何娟、曹洪(2008)认为,消费企业由于其自身企业特性,使得其在生产经营中面临较大的风险,而这种风险在融通仓模式中又会转嫁到银行上面,使得银行对于消费企业的“融通仓”的风险管理更为迫切。他们结合消费型企业的特点,分析得出消费型企业融通仓风险管理的框架,以期为完善消费型企业融通仓风险管理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平台。徐明川(2007)分析了仓单质押的三种盈利模式,同时也指出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诸多风险,如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因此他在详细分析仓单质押所面临的风险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开展仓单质押业务的实际分析了仓单质押的风险规避方法。李宝(2009)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了供应链融资模式与非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通过比较信用风险值发现,供应链融资具有明显的优势。代湘荣(2011)以湖北武汉银安通有限公司的风控措施为例探讨了基于技术层面的风险控制策略和银行在仓单质押业务中的风险操作及控制核心点。漆世雄(2012)通过分析中储股份供应链物流监管案例提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日常监管措施的风险管理策略。郑颖等(2013)基于对木材加工业的问卷调查,在分析其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质押物选择的风险后,得出木材加工业可选择大部分存货作为质押物,由此可降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苏应生(2013)从金融信贷产品设计角度提出应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合约设计、制度设计及全面的风险设计。赵学彬(2013)从质物、环境、客户资信等方面探讨了质押监管业务,发现其主要面临的风险有合同管理风险、项目选择风险和项目管理风险,同时分析了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王晓东(2014)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类型、流程和功能采用规范的分析法分析,发现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自然环境风险对农业造成的压力较大。夏同水(2016)以探讨供应链金融演变进程为基础,从营运管理等四个角度整理了供应链金融及风险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认为供应链金融在短期内会呈现一种平衡的收支方式,但长期会存在大量风险诱发因素,这可能导致风险更高。冯晓玮等(2016)从初始授信、合作放款和贷后回款三大运营阶段以及线下、线上两大操作过程的角度,总结了传统供应链融资方式中相关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同时根据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确定物联网下的新生风险。夏同水(2016)总结出5C 方式、Zeta模型与神经互联网方式等六种考量借贷风险的传统方式以及Credit Risk、KMV等四种现代模型。岳昱星(2016)整理、归纳了影响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评价指标,对传统、线上两种模式的违约概率通过 Log istic 模型分别进行计算,结果有效验证了线上供应链金融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三)供应链金融贷款价值比率(www.xing528.com)

李毅学、徐渝、冯耕中等(2006)指出,确定合适的贷款价值比率能够使银行有效缓释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信用风险,因此,他们沿着简化式思路,综合考虑了外生的企业违约概率、质押存货的价格波动率、贷款的周期和盯市频率等因素的影响,为银行在保持风险容忍水平一致情况下确定特定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相应贷款价值比率提供了一个基本模型,即他们沿用简化式思想,在假定借款企业违约事件外生并服从重随机泊松过程情况下,建立了一个有关贷款价值比率的模型。在他们的模型中,综合考虑了银行的风险偏好、质押商品的预期收益率和价格波动率、贷款周期和盯市频率等因素的影响。同时针对存货质押融资现状,将清算延迟、流动性风险和非零的触发水平等情况引入基本模型中并进行了拓展研究。李毅学、徐渝、冯耕中(2007)还针对价格随机波动的存货,应用“主体+债项”的风险评估策略,研究下侧风险规避的银行在质押存货的期末价格服从一般分布和几种具体分布时的质押率决策,进而在理论推导基础上,以实际中银行和物流企业合作开展的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为背景进行案例分析。他们的研究表明,只要贷款期末价格分布已知就能求出静态质押方式下质押率的解析式。李梦等(2010)分析了融资客户出现违约情况下,质押物如何被快捷、高效处置问题。易学辉(2012)研究了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存货质押融资信贷决策问题。白世贞和徐娜(2013)研究了市场需求不确定情况下供应链金融的最优质押率问题。何娟等(2012,2013)分别研究了单一质押物和组合质押物的质押率设定及价格风险决策机制问题。陈云等(2015)从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角度,研究了考虑流动性风险和延迟清算等因素的质押率决策问题。

(四)供应链金融契约设计

于萍、徐渝、冯耕中(2007)研究了存货质押三方契约中信贷人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指出当信贷人本身信息能力有限且物流企业的信息优势和努力程度对于增加信贷人的期望利率收益相当重要时,宜采用分成合约;当信贷人本身已经具有相当的信息能力,可采用固定委托合约;当物流企业的信息能力对于期望利益收益至关重要时,宜采用固定租金合约。王文辉、冯耕中、苏潇(2008)指出,融通仓模式下的信贷合约设计模型建立在将银行作为单一的决策主体前提之下,仅按企业的风险类别区分不同债务人,忽略了其行为决策,或考虑企业的行为,但并未放到分散决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而现实当中,对于许多企业特别是对于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约束直接影响其投资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银行的期望收益水平和承担的风险比例。基于此,他们在垄断银行最大化期望收益的信贷合约设计模型基础上,引入了企业方的决策行为,将集中决策下的项目成功概率动态化,然后重点讨论了对称信息下存货质押融资业务中企业的借贷行为决策与银行间的博弈关系,得出了银行利率与企业努力水平的均衡解。李娟、徐渝、冯耕中(2007)指出,存货质押融资业务是典型的三方模式,在这种三方模式下,银行与物流企业要紧密配合,并付出一定的监督努力水平,对中小企业进行监督并参与管理。中小企业只有在物流企业的监督与管理下才会有收益,从而才能还贷;银行将贷款收益的一部分分给物流企业,以此来激励物流企业;同时,银行也会给中小企业一定比例的报酬,激励其按时还款。基于此,他们着重分析了单阶段情况下链状联盟模式的最优化问题,并证明了其解的存在性。最后比较了直接信息和非直接信息情况下银行和物流企业联盟单位产品收益的大小。李娟、徐渝、冯耕中等(2007)认为,存货质押业务模式在解决银行和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同时,引入了新的银行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他们提出引入阶段贷款的方法来控制风险和降低道德风险,并运用参数函数比较了阶段贷款和一次性贷款的异同,得出了阶段贷款优于一次性贷款的结论,并通过运用合约作为阶段贷款的有效补充机制来更好地控制代理问题。徐鹏等(2008)指出,在融通仓业务中,第三方物流努力工作和积极参与是融通仓有效运作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促使其努力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们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银行激励和监督第三方物流努力工作的问题。模型给出银行对第三方仅采用激励以及激励和监督相结合两种情况下的均衡结果,并对这两种结果进行比较,然后对模型做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与仅用激励手段相比,银行采用激励和监督相结合的手段会使第三方物流更加努力工作。于萍、徐渝、冯耕中(2007)指出,存货质押贷款中,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质押物价格和流动性风险,信贷人确定适当的利率和贷款价值比能够有效缓释信用风险。基于此,他们以信贷市场结构作为约束条件,求解出使信贷人期望利率收益最大化的合同利率和贷款价值比。结果显示:当抵押物流动性风险增加时,信贷人最优贷款合同应该是名义利率和贷款价值比均下降;对于质押物价格波动满足正态分布的情况,若质押物价格风险增大,信贷人最优贷款合同应该是名义利率和贷款价值比均上升。陈畴镛和黄贝拉(2015)以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与协作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考虑互惠性偏好引入前后各方的收益情况。涂国平等(2016)探讨了供应链金融中声誉在激励过程中的作用问题。汪克峰和石岿然(2016)从信息对称与不对称两个方面,探讨了在线供应链金融中银行对B2B的激励契约设计问题,并在模型中考虑了公平偏好因素。

(五)线上供应链金融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技术的日益成熟,互联网背景下的供应链金融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不多,主要集中在运作模式、风险识别及评估、契约设计等方面。Cronin(1997)等较早分析了电子商务与金融系统二者的互动关系,并对基于 We b 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的关键问题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研究。Kaplan和Sawhney(2000)研究了电子中心的含义及电子中心融入供应链金融的路径和方法,并解读了电子中心在供应链金融中的作用及角色。Heng(2001)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对金融系统具有影响作用,并从三个方面给出了双方互动的具体表现,印证了双方依存关系。何娟和沈迎红(2012)则从不同视角研究了电子订单质押融资的运作模式问题。Basu(2012)探讨了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指出通过预付融资订货可有效解决物流的滞后性,并建立了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并对融资的价值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谢平等(2012,2015)属于国内较早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研究的研究人员,他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云计算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同时将互联网金融归纳为六大模式,分别是第三方支付、P2P贷款、供应链金融、众筹融资、互联网整合销售金融产品、互联网货币。陈一稀(2013)认为,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泛指一切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资金融通的行为。晏妮娜、孙宝文(2011)的研究表明,在网络联保模式下,电商平台应制订合理的网络联保体规模并控制各参与企业的融资额度,进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网络联保体的违约风险。李更(2014)探讨了在互联网与金融深刻融合的当下,供应链金融如何提供融资服务、其发展的意义及未来发展趋势,其中提出了电子订单和电子仓单质押融资方案的运作方案及操作方法。郭菊娥、史金召(2014)等运用理论研究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对基于第三方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模式演进与风险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了电子订单质押融资的运作模式及风险要素。宋华(2015)在总结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发展特点和趋势基础上,将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类型化,并结合典型企业案例分析各类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的运行规律和特点。史金召等(2015)探讨了银行与B2B电商平台间合作历程的演进过程、线下模式演化为线上模式的机制,并针对线上模式的风险要素进行了提炼,对其特征进行了刻画,最后给出了风险防范的对策。史金召等(2015)还研究了在线供应链金融中银行与B2B平台激励契约问题,从联合授信和委托授信两个方面展开,得出了委托授信下银行收益分配利率低于联合授信情形下的收益分配比例等结论,并强调电子订单融资需求量大,是业界主推的模式。黄英霞(2016)从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概念、业务模式、风险管理三个方面对国内的文献研究进行了梳理。刘宏、吴屏、朱一鸣(2015)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得出线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各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为风险测量结构模型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谭志斌、张惠(2015)从供应链金融基本概念出发,研究了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诉求,指出了线上客户的五大瓶颈,并制订了线上供应链金融发展战略。方秀丽、吴灼亮(2016)以大数据为核心,从产业链出发,分析大数据对基于B2C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影响,并以京东为案例,探讨大数据环境下针对不同融资对象提供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邹小红、陈金龙、占永志(2016)通过构建供应链金融平台与融资企业融资的演化模型,分析网络效应对供应链金融平台和融资企业策略选择影响的演化路径,发现网络效应收益与系统收敛于稳定均衡点的速度成正比,网络效应成本则与其成反比,并提出促进平台型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有效措施。刘思薇、张精(2016)等以是否依托B2B平台及资金来源是否不同为划分标准,提出分别以银行、基于B2B电商平台的银行、电商企业为主导的融资模式,并对其运作流程做出分析。田菁和宋玉田(2015)针对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了评估。首先依据风险的成因对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进行分类,然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风险要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举措。何昇轩和沈颂东(2016)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问题,首先提取出风险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由宏观及行业风险、信用风险、质押物风险、供应链关系风险、操作风险和电银关系风险组成的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价体系,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线上供应链金融进行风险评估。汪克峰和石岿然(2016)从博弈论视角研究了银行对B2B平台的委托代理演化进程,并分析了两者间的激励契约设计问题,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B2B平台的公平偏好因素,最后通过对模型求解得出一些新的研究结论。现有针对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大量研究,不仅丰富了线上供应链金融理论体系,也为实践业务提供了决策借鉴和理论指导,利于业务的持续推广和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