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的重要性与回归

教育的重要性与回归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先驱保罗·朗格让认为,数百年来,把个人的生活分成两半——前半生用来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工作。但是,多年以来,践行者似乎对终身教育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误解。看来终身学习与传统学校教育的博弈是漫长的道路。中共十八大报告把教育列为最大的民生,提出学有所教。这才是教育的真谛,使得教育终于回归生命性价值。事实上教育的专利并非只属于职业的教师和专门的教室。教育的前提是分析学习者的需求、目的。

教育的重要性与回归

1.学与教博弈

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先驱保罗·朗格让认为,数百年来,把个人的生活分成两半——前半生用来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工作。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教育应该是个人从生到死一生中继续着的过程,因此,要求有一体化的教育组织。保罗·朗格让在其代表作《终身教育导论》一书中指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无论多么重要和必须,却仅仅是一种准备,一种真正的教育过程的不甚完备的预示活动。这种教育,只有在我们的同辈人,即成年人中实施时,才呈现其完整意义和全部余地。我们感到:教育的整个未来与这种承担培训和教育任务的新制度的建立和发挥作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4]显然,建立新的终身教育制度在当时是一种美妙的理想,人们希望,今后的教育应当是在任何人的任何年龄阶段需要的时候,随时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延伸。

但是,多年以来,践行者似乎对终身教育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误解。许多人只把眼光盯在终身教育的纵向维度上,而忽略了它的横向维度,甚至以为终身教育就是终身学校教育,抑或是终身为学历奋斗的教育。美国人奥林格在一篇短文中用冷嘲热讽的口吻描写了一个戏剧化的社会现象:“一个孩子如今生在美国,他永远别想离开学校。从半岁上‘婴儿学堂’起,直到他在‘翁媪学习中心’伸腿咽气止,他发现自己一辈子都在为‘社会的利益’而上学。……当他寿终正寝时,一位教育部长对着他的坟头大加颂扬……他指出,死者三生有幸能赶上某年出生,这年恰恰是‘永久学校教育法’颁布生效之时……因此,他滔滔不绝地说,‘我们向这幸运儿永诀时怀着这样坚定的信念:他的灵魂将升上天堂,并在那儿荣登“天使学校”——直到永远。’”[5]自行其是的教育覆盖了人的一生,但并未能真正满足人的学习欲望。

其实在建立终身教育制度的理想提出之初,朗格让就不无担忧地指出:“成年人为什么只是为他人呼吁教育的机会,尤其是为他们养育的子女东奔西走呢?……为什么他们拒绝一种针对他们的情况所做出的教育努力呢?他们为什么对教育事业如此冷漠,甚至经常抱有敌意呢?显然,人们无法避免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以往的教育体验并不是一个幸福的体验。”[6]无论传统学校教育的影响多么强大,学习者想要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努力从未间断。半个多世纪以来,终身教育正在越出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它在内容和形式、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突破了人们的常识。更为重要的是,教育供给的主体不再仅仅属于一个独立封闭的传统教育系统,行业、社区和各类社会组织开始介入教育。

终身学习的条件似乎已经具备,现今终身学习概念的使用频率已然超过了终身教育概念。于是兴奋的终身学习设计者推出了“学分银行”,旨在打破学校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壁垒,让学习者按一定的规则在自己的“学分存折”上积分,以兑换成最终的学历。其促进终身学习的好意苍天可鉴。但让人颇感疑惑的是,教育学历至上的价值取向,似乎已从学校教育蔓延至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为持续发展人性的力量,还是为把学习者嵌入一个学历的框架之中?终身学习是否意味着把学习者从学校教育“生产线”转接到继续教育“生产线”上去?看来终身学习与传统学校教育的博弈是漫长的道路。

2.学有所教。

教育因学习的需求而产生和存在,教育的价值全在于为学习服务。中共十八大报告把教育列为最大的民生,提出学有所教。这才是教育的真谛,使得教育终于回归生命性价值。

有教育专家在印度的新德里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的名字叫作“墙上的洞”。在新德里的穷人街区墙上开了一个方洞,内置一台电脑,里面存放着许多好玩的游戏软件,可以自由触屏使用。但电脑界面文字全是英文,那些穷孩子不认得一个字母。他们挤在那台电脑前好奇地玩着电脑。两个月过去之后,奇迹出现了。不懂英文的孩子居然学会了操作电脑,并且玩遍里面的游戏。这是不是教育?好像不是教育,因为没有传统意义的教师。这是不是学习?一定是学习。什么是学习?是由不懂变为懂得。什么是懂得?就是会应用。这个实验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概念,学习并非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而是学习者的主动行为,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自我建构知识。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我不会传授知识,但能帮助人产生知识。”最新的认识科学研究发现,事实性知识先于技能等其他知识的学习,才对认识发展更为有效。事实性知识更能触发人的学习动机。“墙上的洞”实验中隐性的教育因素只有两个,一个是对学习者学习兴趣的预判——他们一定喜欢玩电脑游戏;另一个是为学习者的学习创造条件——预置那台电脑和游戏软件。

事实上教育的专利并非只属于职业的教师和专门的教室。在美国芝加哥有一种奇特的学习形式叫智力交换所。学习者只要在第一次付上25美元的报名注册费以后,便可在那儿交换他们的智力了。你可以用钢琴演奏技艺交换小提琴演奏技艺,用管道修理技能交换汽车修理技能……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互为师生,他们通常在某个成员的家里开展学习活动,这比传统意义的教学要亲切随和得多,学习效果也明显得多。在这里,教育的因素,就是为你找到合适的学伴和教师。

教育的前提是分析学习者的需求、目的。与此相应,学习效果评价是教育质量的终极性评价,体现于学习者满意、学习者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其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如果学习的目标仅仅是掌握教师所教的东西,那么教师可以作为评价者测定结果。但如果学习的基本目的是使学习者自己掌握自己的学习,那么学习者本人就应当承担主要评价工作。(www.xing528.com)

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在一次演讲时谈及一个已经在欧洲流行开来的、非常成功的Team Academy企业管理助学机构模式。Team Academy可以说是一个没有教师的商学院——他们没有教授,没有讲师,也没有课堂。他们学习的方式是,一帮年轻人聚在一起,利用第一周的时间共同谋划成立一家公司,然后一起运营和管理这家公司,边做边学,在做中学。要是你问他们:如果你念的是寻常的商学院,跟大伙一样坐在教室里学管理,听教授讲课,记笔记,你觉得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他们肯定会哈哈大笑:坐在教室里什么也不干,光听别人讲,怎么可能学会管理呢?Team Academy的做法之所以能够奏效,缘于其早先在芬兰发展了1000多位资深管理者组成的导师团。这些导师的信息都被录入一个在线数据库。年轻人们策划的公司成立之后,他们在做商业计划书的时候,就可以到这个数据库里找到在商业计划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导师,让他来加以指点。接下来的制造、市场营销等等环节,也是基于同样的导师辅导机制。它基于网络,同时又传承了自古以来工商业所沿袭的学徒制和师傅辅导徒弟的传统做法,而不是现行的以课堂为主体的主流教育模式。[7]

其实不仅是学管理,任何有效的学习都源于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学习收效梯度的模型的最高阶,就是在学中做、做中学。今人对孔子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存在普遍的误解,常用来阐释“学习优秀者可做官,做官优秀者应学习”的道理。要知道“优”在古汉语中有多余的意思,“仕”在古汉语中通“事”。正确的解释是,学习如果有多余时间应该去做事(实践),做事(实践)有多余时间应该去学习。孔子当年虽然学富五车却不能仕,科举制是其后一千余年的事了。

实现学有所教,意味着摒弃一种不切实际的设想,即通过一个单向度的教育安排,可以使人能够适应在任何地方、组织中生活。无论这一教育规模有多么庞大,显然也是勉为其难。

有人相信入学率将创造奇迹,过去仅指普通学校教育的入学率,现在加上了执行成人教育任务的学校。而且这一新的追求在各地迅速传播,带来各类教育机构在数量上的惊人扩张。为了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依靠互联网远程教育大显其能,不惜巨额投资,聘请优质师资,大量录制课程,建设各类教学资源库。我们想问的问题是,人的资质、智能和需求各不相同,任何共同的教育都不可能实现区别化教育,失去了学习者主动性和针对性的教育会成功吗?

网络传播模式迄今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网站为核心的“大众门户”传播模式。在这个阶段,网站作为信息的采集者与聚合者,以与传统的大众媒体相同的“点对面”传播模式,向需求各不相同的网民提供统一的“信息供给”。第二个阶段是以搜索引擎为基础的“定向索取”传播模式。它为网民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提供了工具。第三个阶段是以社会关系为传播渠道的“个人门户”传播模式。在这种模式里,网民会更多地利用相关应用,在网络中搭建起自己的“个人门户”,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形成人们多向的信息传播通道。在这种模式中,每一个用户都是一个传播中心,经由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的信息传播,更好地实现了信息消费的个性化。[8]

以上网络传播模式走了十来年的路(三个阶段),教育也许会走数百年。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好比网络的“大众门户”阶段,教育供给单向输出,以静制动。终身教育的崛起,将教育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好比网络的“定向索取”阶段,学习者可以在更长时段和更大范围“按需选读”。学有所教思想的提出,旨在实现学习的本真和教育的回归,好比网络的“个人门户”阶段,学习者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与以往教育供给的解构与重构的思路不同,学有所教注重的是学习者群体与学习内容、学习服务的解构和重构。

学有所教的社会就是学习化的社会,它至少具备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学习与教育融为一体;三是学习者常常互为师生。这三个特征与原始的人的最本真的学习、教育几乎不谋而合,证明了人类社会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我们的起点是,今天仍处于一个教育价值取向高度同质化的竞争社会。教育的异化在于将教育视作公平竞争的工具。其实公平竞争相对不公平竞争是一种进步,但它对人人得各安其所、万物得各遂其生的和谐社会而言,则是一种反动。话说回来,人与人之间的公平竞争不可能存在,因为人与人不同,遂成大千世界。好的教育旨在造就一种淡化目标、培育个体自在发展的教育生态。学有所教就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