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乐山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获省重点支持,学报荣获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选

乐山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获省重点支持,学报荣获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选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校区建设项目通过省发改委审核,被列入四川省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正式启动新校区需求情况调研,市政府支持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1.5亿元专项经费落实到账。《乐山师范学院学报》获评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其“三苏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高仕龙获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两人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和教书育人名师”,1名教师获省级师德演讲比赛三等奖。

乐山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获省重点支持,学报荣获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选

乐山师范学院

机构改革】 6月5日,学校召开机构改革动员会,颁布《乐山师范学院机构改革方案》。坚持“大部制”原则,新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机关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设立教学部、科研部、发展规划处、质量监控处、信息技术与实验保障处等8个部门;减少内设处级机构两个、科级机构12个。推进教学院改革调研,初步形成改革方案。启动新一轮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乐山师范学院所属企业体制改革方案》。

【新校区建设】 新校区将落户乐山市苏稽新区大学城规划区,项目占地面积106.67公顷,办学规模两万人,建筑面积约56.9万平方米。年内,加大与乐山市委、市政府的对接协调,向省教厅专题汇报4次、市委市政府汇报9次,召开校内专题办公会19次,参加市级有关工作会议4次。新校区建设项目通过省发改委审核,被列入四川省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学校前期13.33公顷宿舍用地指标取得批文,纳入乐山市奥林匹克中心建设同步实施用地。11月7日,新校区建设协议签约仪式在成都市举行,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李江出席,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和学校党委书记胡丹分别致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丽主持仪式,校长王辉代表学校与副市长郭捷签订《乐山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与老校区置换框架协议书》。正式启动新校区需求情况调研,市政府支持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1.5亿元专项经费落实到账。

11月7日,乐山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签约仪式在成都市举行(学院 提供)

【教学管理】 本科教学质量管理。做好审核评估“回头看”,召开整改回访工作推进会4次。11月25—26日,四川省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回访复查,整改工作得到专家充分肯定。出台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持续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公费师范生、大类招生等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革实验实训方法,成功立项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实现零的突破。组建“教育质量评估专家库”。推进新理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电子信息工程等3个专业被列为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特殊教育等6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新增林学专业。

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和完善教师教育体系,重视创新创业,探索以“工学结合”为特点的“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产学研一体。遴选英语等3个专业,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试点。拓展校企合作区域、领域,新建4所教育实践教学基地、11所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师范生教师技能训练,在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中共获3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和6个三等奖。

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推进优质课程建设,出台《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研究专项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立项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0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两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加强教材建设,资助教材建设项目29部。省级教改项目18项,其中省级重点教改项目4项。

提升实验教学质量。试点建立校级直管实验中心。推进校院两级实验室与管理专家库建设,成立教学院级专家库。推进在建实验室建设项目,立项执行19个,累计经费2497万元。规范公共教学平台管理,开放实验室项目181个,提升实验室资源利用率。

教学信息化建设。升级教务管理系统、实践教学管理与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在线课程平台投入试运行,建成三笔字数字化训练室、学校私有云(虚拟化)平台。完成微课制作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部署,数信学院等4个教学院已正常开展课程资源建设。升级数字校园大平台,建成综合校情分析决策支持系统,集成学校办公OA系统、人事系统、教务系统等10个主要信息系统

继续教育改革。修订、制定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等6个制度文件,录取成教新生9517人,自学考试新生1206人,学历继续教育规模达到2.25万人。加强成教与自考的网络课程建设,推进学历继续教育教学与管理信息化,6门在线课程投入使用,启动7门在线课程建设,全面实行在线学习。学校获批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科研工作】 优化学科结构,推进林学和教育学两个一流学科建设。完成中央财政专项和省级财政专项共计1700万元的科研平台建设,及校级重点学科科研项目和12个省厅级平台申报及立项、36个科研平台的考核。2月28日,主办“跨喜马拉雅经济社会合作与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廖久明、农向分获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获省部级项目80余项。加强横向课题管理,全校纵向、横向科研经费突破6000万元,高层次科研课题(培育)项目立项20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杜学元教授《晏阳初年谱长编》获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另有三等奖两项。学校科技成果列入国家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1项、省级成果鉴定1项,成果转化增加社会纯收入5000万元以上。《乐山师范学院学报》获评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其“三苏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教师队伍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组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探索校院两级管理机制,“师德实效性机制改革”项目省级考核获良好。建立师德负面清单,在职称评审、年度考核、聘期届满考核中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高仕龙获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两人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和教书育人名师”,1名教师获省级师德演讲比赛三等奖。

人才培育和引进。引进博士百余人,4名委培博士回校工作,14名教师考取国内外大学的委培博士。新增“双师双能型”教师68人。招聘专职辅导员10人,招聘专任教师、实践教师、职员等31人。完成报考武汉大学对口支援博士计划和教师进修计划工作。

人事管理。完善职称评价评审制度,增加信息化素养与能力考核,14人晋升正高、22人晋升副高、45人晋升中级职称。开展第三轮聘期届满考核,启动第四轮全校人员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实施教职工分类设岗,280余名教职工在岗位聘任中晋级。

【学生工作】 教育体系创新。建立创新创业学院,立项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7个,其中62个项目获国家级立项。促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立项16个国家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组织学生参加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四川省银奖1项、铜奖两项。全年累计完成1.8万余人次11类奖助学金的评审与发放工作,金额2000余万元。两名学生获评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4月26日,学校啦啦操队在美国获2019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双人街舞项目第五名。学校沫若艺术团连续第八次登上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全国大中学文艺汇演。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150余项、省级奖励620余项。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学校位列全国第261位、四川省第10位。学校被评为四川省2019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西部计划连续第八年获优秀等次。校团委被评为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5月24—25日,由省教育厅主办的四川省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连续第八年在学校举行,省内27所高校的149支队伍600余名师生参赛。乐山师范学院派出15支代表队参加5个组别的比赛,均获一等奖;同月25—26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竞赛第三赛区暨高峰论坛在学校召开。

就业。全年邀请700余家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62万个。应届毕业生4089人,就业率93%,其中本科就业率93.6%,专科就业率85.4%,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89.6%,非师范类就业率94.5%。高质量就业率47%,考研录取381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0.4%。完成1536名适龄男青年兵役登记,动员110名学生报名参军,应征入伍49名。学校获评“2019年四川省十大中学信赖本科高校”。

【国际交流与合作】 服务“一带一路”和四川旅游战略,与波兰比亚威斯托克大学等国外大学开展合作交流,签署合作备忘5份,新增项目6个。推动境外国际汉语推广,两名教师、43名学生在国外讲授汉语。成功申报省科技厅高端文教项目1项,获10万元经费支持。鼓励二级单位自主引进外籍专家,全年到学校交流、访问、讲学专家学者、交换生等150余人次。加强申硕学科的国际交流,与捷克帕拉茨基大学达成师范专业合作项目,与美国东新墨西哥大学达成合作意向。新招收外国留学生36人,在校留学生人数达到140余人。全年学生出国(境)186人,赴国(境)外交换生43人,海外读研49人。学校学生国际化排名位列全国第299位。

【申硕工程】 成立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力打造教育、林业、社会工作、旅游管理4个学科授权点,形成学科点申报基础材料。专任教师中博士和硕士学位教师占比达到申硕要求;聘请武汉大学8名教授为学校名誉院长,助力硕士点建设。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概况】 2019年,学院获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泰国一带一路基金会颁发的“2019中泰职业教育合作贡献奖”;“医学临床生产性实训基地”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护理、硅材料制备技术、移动通信技术3个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骨干专业,光伏材料制备技术“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成功获批;入选教育部“人文交流经世项目”“人文交流经世国际学院(筹建)”单位;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院校、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学院;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全省高校2019年度“平安校园”先进单位;“护理专业教学团队”被确定为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立项为省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中药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被确定为省级建设项目;承办中国侨联2019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和第24届亚洲数学技术大会。

【招生与就业创业】 2019年,在省内外实际录取高职专科(含对口高职)4416人,其中单独招生录取2812人,实际到校新生4172人,总体报到率94.5%。学院2019届大专毕业生3805人,一次性就业率96.03%,其中9人签约国外就业项目。规范管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建创新创业导师库。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获全国“互联网+”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四川省“互联网+”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8项,第十五届“挑战杯”四川省赛三等奖两项,乐山市“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两项。全年开展创新创业讲座8次,创业分享、沙龙活动32次,孵化优秀项目58项,25支创业团队分别获1万元创业补贴,累积带动学生创业就业174人。成功立项四川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项。举办乐山市第二届“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教学管理】 2019年,教育部认定学院“医学临床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认定护理、硅材料制备技术、移动通信技术3个专业为骨干专业,光伏材料制备技术“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获批,“护理专业教学团队”被确定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获批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中药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被确定为四川省紧缺领域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两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在线开放课程,推荐两门课程认定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3门课程通过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验收;通过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年度检查。新申报口腔医学、智能控制两个专业,选定8个骨干专业和18门课程分别作为试点开展专业诊改和课程诊改。开展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完成跨校“专升本”工作,189人升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和实训室文化建设。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教学技能比赛,获省级技能比赛一等奖两项,二等奖6项,教育部微课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人,教育部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1人,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一等奖两项、二等奖4项。

1月16日,峨眉武术职教联盟在学院成立 (学院 提供)

4月11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定向运动继续教育培训标准建设研讨会在学院举行 (学院 提供)

【学生工作】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科学评价测评学生综合素质,全年评出省级优秀毕业生42名,院级优秀毕业生329名,各类先进集体140个、先进个人972名。加强诚信教育和纪律教育,学风转变明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变脸、峨眉莲箫、井研农民画、祭孔仪式、腰鼓等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初见成效。奖勤助贷工作公正公开,全院贫困生认定5500余人,评审出10名国家奖学金、307名国家励志奖学金、4500余名国家助学金。2019级新生心理测试参测率100%,妥善处置心理危机81人。学院被团省委评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青年志愿者协会被团市委评为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组织;1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1人获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组织万余名师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万人大合唱”,《人民日报》、四川在线等媒体予以报道。107名在校大学生被陆、海、空军以及武警部队录取,超额完成省军区下达的征兵任务。

【科研工作】 学院立项省级课题13项,市级课题36项,院级课题43项;规划教材主参编10人次,公开教材主参编31人次,公开期刊上发表论文280篇;授权各类专利23项;开展横向课题研究30项,技术服务到款额2445万元。持续开展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性能低成本透明隔热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产业化研究与开发”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低成本制造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省级科研课题“VR解剖人体健康科普互动产品研究”建成投运。支持乐山药物研究中心开展横向科研研究项目。开展学术报告和学术讲座20场次,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6次,开展科学普及21场次,科学普及惠众3000人次。与中国电信、四川金互通科技公司共同成立“物联网应用实战基地”并落户学院。

【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和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实施“青江学者计划”,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新入站博士后1人。加强青年教师能力培训,全年派出78名教师参与社会实践。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平台,面向全院教师开展各类培训16次、1300余人次。1名教师被评为“乐山市第七届先进工作者”,2名教师被评为“乐山市优秀教师”,1名教师被评为“乐山市优秀班主任”。入选四川省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人、第三批乐山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人、第二批乐山市优秀高层次人才5人、乐山市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29人,新增入选乐山市职称评审入库专家3人。新聘任企业师傅39人,其中7人被评为优秀师傅。

【校园建设】 学院新校园基本建成,新建附属医院、奥校建设持续推进。建立校园运行管理的总体构架,完善学院形象标识体系建设,完成新校园文化长廊、文化广场、艺术雕像等规划建设和展馆建设设计,提出校园道路、楼宇命名方案和景墙方案。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出台校园监控系统、消防系统、校园交通等管理规章制度与应急预案。学院被评为全省高校2019年度“平安校园”先进单位。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服务水平,网上电子资源24小时开放,全年到馆读者3.5万余人次,图书借还总量1.2万余册。学院被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工作协会评为“四川省高等学校档案规范管理先进单位”。

【助力乡村振兴】 5月13日,学院与沙湾区谭坝乡绿化村共建四川省首个“村博士工作站”——佛手柑基地博士工作站;8月1日,沙湾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揭牌暨首期培训开班仪式在沙湾职业高级中学举行,标志着全市首个校地合作共建的乡村振兴学院正式成立。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面向市内外学员开展实用人才技术技能培训。同时,实施转业军人、优秀农民工、村(社区)干部等不同类别人群的学历提升计划。在仪式上,沙湾区政府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共建乡村振兴学院合作协议,并启动首期村级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培训和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年内先后为沙湾区开展旅游管理人员和“农家乐”从业人员、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乡村健康指导员等培训600余人次。与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共建乡村振兴学院,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发展。其中,全国首创乡村健康指导员队伍建设,获得中国健康委员会、四川省健康委员会的肯定。

6月21日,乐山市首届校园物联网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总决赛(学院 提供)

【继续教育】 组织开展行业标准制定和各类赛事活动,先后承办省商务酒店员工技能评定标准发布暨第二届四川省酒店员工服务技能大赛、四川省青少年射箭锦标赛、四川省青少年散打锦标赛等活动,承担各类技能大赛选拔培训工作。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学院,成功申报10个职业技能证书试点及“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机对话考试机构”。同时,学院获“四川省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称号,成功申报“四川省退役军人职业技能承训机构”,成为四川省医学会护理学会学术会议合作单位。2019年,继续学历教育和社会服务总收入近1200万元,在籍继续学历教育和中职联办学生6200余人,各级各类社会培训共计1.46万人次,技能鉴定4000余人次,承担乐山市公务员事业单位、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教师资格等社会考试1.17万人次。

【国际合作交流】 出台公派出国工作教师暂行管理办法、邀请国(境)外专家短期来访暂行管理规定等,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96名(含收费学生24名),在校国际学生总数180名,生源国包括塔吉克斯坦、蒙古、土耳其等10个国家。全年完成包括泰国政府巡视员代表团、越南共产党高级干部考察团、德国诺贝尔奖得主胡贝尔等高端访问的外事来访团组接待13个共335人次,组织因公出国(境)团组4个共8人次。学院获泰国教育部颁发的“2019中泰职业教育合作贡献奖”,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人文交流经世项目”“人文交流经世国际学院(筹建)”单位,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院校,合作共建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工程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赞比亚分院)。学院国际学生教育被省教育厅作为典型案例载入《2019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3月6日,泰国政府巡视员代表团访问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院 提供)

4月23日,越南共产党高级干部考察团访问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院 提供)

【寻根之旅】 年内,学院首次承办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来自德国和西班牙的134名华裔青少年参加。在为期8天的夏令营里,安排学汉语、诵诗词、习书画、学剪纸、练武术等中华文化体验课程,参观游览乐山大佛、峨眉山大佛禅院、犍为文庙、农夫山泉水厂、金楠山谷等乐山及周边著名自然、文化景点及工、农业示范区。

12月16日,学院举办第24届亚洲数学技术大会,图为“24th ATCM”代表合影 (学院 提供)(www.xing528.com)

【亚洲数学大会】 年内,主题为“技术+数学创新创意思维培养”的第24届亚洲数学技术大会在学院举行,近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名专家、学者出席并参加会议。大会为期4天,期间举行了大会学术报告、特邀报告、短报、海报会议,与数学教学相关的软、硬件实践研讨会、学习、研究及国际程序委员会工作会议。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教育教学】 贯彻落实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取消“清考”(毕业前补考)。开展“提升教学质量,我们在行动”系列活动,组织主题报告25场。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形成招生计划、人才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年内停招专业5个,新申报本科专业3个(休闲体育、智能制造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科专业两个(社会体育、网络新闻与传播),现有本科专业56个、专科专业44个。颁布《课程思政建设任务实施方案》,成功申报省级项目两个,立项建设开放课程18门,立项机械工程和软件工程两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成功申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课程、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等20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学校科研】 教职工科研。学校颁布《学术带头人、后备带头人及培育人选遴选及管理办法(试行)》,修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设立“国土空间应用研究中心”“设计促进中心”两个科研平台,成功申报“四川省等离子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19年,教职工校外科研项目立项61项,其中省部级项目立项两项、横向项目14项;学校科研基金立项57项;科研论文、专利等成果共计300余项,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外观专利3项。

学生科创教育。开展科技竞赛、学术讲座、作品展示、经验交流等活动20余项。组织参加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批国家级项目47项、省级项目98项。全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竞赛30余项,A类竞赛获奖11项,B类竞赛获奖144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结果中,学校跃居“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学科竞赛排行榜”第九名。

【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试点,修订、制定学校《人才引进及管理办法》《教职工在职攻读学位管理暂行办法》《薪酬管理办法》《优秀教师评选管理暂行办法》《教职工年度考核暂行办法》等制度。全年引进45名教师,27名教师参加四川省师资培训中心教师职业技能培训,94名教师专业技术岗位晋级调整,42名教师通过专业技术职务评审。

【招生与就业】 招生4835人,学校被四川省教育考试院评为2019年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学校2019届毕业生4137人,截至年底学校为2020届毕业生提供13687个工作岗位。其中学校2019年双选会,参加企业470家,提供工作岗位9755个。加强与核工业用人单位联系,截至年底学生签约中核集团成员单位273人。

【学生工作】 学校制定《“一系一品”学生工作特色项目管理办法》,全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20余场,评选“十佳学生”及提名30人,学年及社会奖学金592人,优秀学生543人,优秀学生干部158人,优秀班集体20个。开展“心理健康大讲堂”6讲,完成全体新生心理测评和506人次一对一心理访谈,拍摄心理健康微电影9部。评选国家奖学金29人,国家励志奖学金550人;国家助学金5415人,为4791名在校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提供勤工助学岗位935个。

【基础建设】 年内,完成学生食堂、图书馆阅读休闲吧、大礼堂改造,半亩园浴室及学生公寓空调投入使用,学生公寓直饮水机项目正在进行。

【话剧《聚变》《核梦开始的地方》】 学校原创话剧《聚变》,是国内首部以受控核聚变研究为主题的大型话剧,描述了学校办学母体——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50余年来为解决人类终极能源问题投身军工“三线”,从无到有开创中国核聚变事业的壮举。话剧《核梦开始的地方》是学校改编为献礼中国核工业60周年打造的一部文化作品,描写了中国核工业60余年来的艰辛历程。两部话剧由学校大学生演绎,在核聚变国际会议、中国首届聚变能大会、中国核工业大型会议及集团公司相关培训、四川军工单位会议、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学校新生入学教育等活动中演出近30场。

表15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19年基本情况统计

【第一届中国磁约束聚变能大会暨聚变能活动周】由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与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共同主办,主题为“聚变照亮人类未来”,11月底在学校举行。来自国家科技部、中核集团、四川省科技厅、乐山市等单位领导及国内受控核聚变领域的专家、学者、教授等科研院所和企事业代表等1000余人参加,共同探讨我国磁约束聚变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大会期间开展学术交流和会议30余场,举办了企业成果展览、高端学术讲座、核聚变主题话剧演出、第八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揭幕仪式以及在乐山市中小学组织开展科普讲座、企业对接等活动。

【首届全国核行业科技英语演讲大赛复赛】 由中国核学会、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四川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办,以“绿色核能·美丽中国”为主题,5月在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核行业相关企事业、研究机构的青年科技人员和高校青年教师等100余名参赛选手参赛,22名参赛选手脱颖而出,参加在成都市举行的决赛。

中国核聚变博物馆

大会现场 (乐山日报社张斯炜 摄)

企业展览上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装置模型(乐山日报社马锐 摄)

【荣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月,学校中国核聚变博物馆的“首座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11月第一届中国磁约束聚变能大会暨聚变能活动周期间举行了揭牌仪式。

(乐山新闻网潘媛媛 摄)

1984年,中国首座受控核聚变实验基地落地乐山,研制出的中国环流器一号实验装置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建成的我国第一座“人造太阳”实验装置,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我国首个处于国际中等规模的托卡马克装置,科研人员由此取得5000余项科研成果,标志着中国核聚变研究由技术跟踪变为大型实验。该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是中国最早、亚洲最大的受控核聚变研究实验基地。先后获批为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中组部党性教育基地、四川省研学基地、国家工业文化遗产等已申报完成。2019年,对区域划分、区域内容设计以及灯光效果进行升级改造,分为实验装置陈列区、主题板块、专题板块、“党员初心室”、核知识科普板块五个区域。

四川省食品药品学校

【学校概况】 2019年,学校第二党支部被评为乐山市“先进党组织”,一名教师获“乐山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学校入选CCTV《中国影像方志》,被聘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获四川(乐山)首届中医药博览会工作先进单位、省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学科建设】 学科专业设置突出中药学特色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中药、中药制药、制药技术、药剂、食品药品检验和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6个医疗卫生类专业和中草药种植1个农林牧渔类专业,并与四川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合办中药学、药学、药品生产技术3个五年制高职专业。同时,学校承担着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监管人员培训、全省医药行业人员学历教育及职业资格培训等任务,为全省产业和监管人才队伍的重要教育培训基地。

【师资队伍建设】 年内,组织64名专业骨干教师、专业负责人参加中国药科大学专业能力培训,组织103名教师参加广州技术师范学院、成都师范学院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组织116名班主任、管理干部与业务骨干参加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职业院校管控与危机处理能力提升专项培训,选派36名教师参加四川中医药职教集团、教育厅举办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和成都超星“智慧教学与课程教学改革”培训,组织5名教学诊改工作人员参加国家教学诊改专题培训,组织12名新进教师开展“师带徒”活动。建设中药制剂、中药炮制名师工作室,构建具有工匠特质的名师成长提升平台。学校教师获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省中医药职业教育集团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论文评比一等奖,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乐山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二、三等奖。

【省级示范校建设】 年内,共计投入资金1766.64万元,其中专项资金1000万元,学校配套资金655.64万元,行业投入111万元。主要完成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特色专业建设、师资培训、特色校园文化打造等任务。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开展“对接岗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初具规模。

【学生管理】 集中开展“消防、法制、交通、禁毒”安全教育,学生公寓管制刀具和违禁物品安全大检查、消防专项检查、应急疏散演练、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重点区域安全督查等活动,确保封闭式管理实效。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举行篮球联赛、田径运动会、校园歌手大赛、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广播体操比赛、“五四”“一二·九”文艺晚会、社团系列活动、中药材和药用植物竞赛、社区志愿服务、“青年大学习”知识竞赛等文化体育活动,参与活动学生逾7000人次。年内,评选优秀毕业生67名、“三好学生”109名、“优秀学生干部”54名、“德育实践先进个人”101名。

【产教融合建设】 学校与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四川利民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四川瓦屋山药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办2019级“冠名班”,共同培养中药、中药制药和药剂三个专业学生125人。新建中药制药仿真实训室,形成药品经营GSP仿真实训+模拟公司+仓储物流系统的经营流通环节,和药品生产实景GMP车间+GMP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平台相结合的专业教学环境,为教育教学、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行业从业人员、监管部门提供多维立体的培训平台。

【招生与就业】 2019年,共招收全日制中专学生780人,其中五年制高职专科246人、普通中专534人;全日制在校学生共计2135人。组织2020届毕业生“双选会”,中专毕业生共计483人,100家企业参加,签约成功率99%以上。部分毕业生通过自行选择和学校二次推荐,应届毕业生全部落实顶岗实习或就业单位,并通过学校实习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

乐山广播电视大学(乐山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概述】 2019年,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即乐山广播电视大学、乐山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设置校党政办公室、教务中专部、教学直属部,新开办沐川电大分校和金口河电大分校。获全省电大综合业务考评二等奖、系统建设拓展提升行动计划推进奖、专续本工作进步奖,2018年度教学资源配置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四川广播电视大学40周年校庆·学生系列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夹江分校、井研分校获年度先进县级电大奖,金口河分校、夹江分校获年度系统建设拓展提升行动推进奖年度,峨眉电大分校被评为全省示范性考点,井研电大被评为教务工作先进集体;国家开放大学学生张蕾代表四川电大参加“四川省2019年中华经典诵写讲演系列活动——经典诵读大赛”优秀作品现场展演获大学生组二等奖、作品评比获二等奖,代表四川电大参加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举办的“2019中华经典诵写讲演比赛”获全国优秀奖;组织学生参加全省电大技能竞赛,获“护理技能”二、三等奖各一名,“旅游服务营销”三等奖两名,“多媒体幻灯片制作”三等奖一名。26名教师分别获上级各项表彰奖励;13名学生获国家开放大学奖学金,两人获四川电大一等奖学金,22人获四川电大二等(含国家开放大学二等)奖学金;科研立项4项,公开发表论文3篇。

【招生】 学校与山东高速等企业初步达成合作协议;先后与四川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四分局,五通桥、井研、沙湾、夹江、金口河交警大队,峨眉山市公安局签订学历提升培训协议;携手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与市城管局开展城市协管员学历提升合作,帮助提升警员和城管员工的学历和技能;沙湾电大分校开展退役士兵返乡培训;9月,乡村干部学历提升班在五通桥区开班,第一批学员58人参加“头雁培育”学历提升学习。此后,沙湾电大分校、金口河教学点分别开班;与井研、犍为、马边、市中区达成培养村社干部协议,共同提升村社干部素质与能力。年度行业招生280人,“头雁培育”学历提升221人,全年完成各类招生2353人,完成省电大招生任务的129.4%(国家开放大学、成人),国家开放大学单季招生首次突破1000人大关。

【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35万元进行校园环境整治,修缮残疾人通道,维修老化办公楼,省电大划拨专项经费20万元,自筹10万元建成云教室一间。至年底,拥有微机室5个、中控室1个、语音室1个、多媒体教室12个、多功能会议室5个、图书室1个、微机200台。

【教学教务】 全市101名教师参与国家开放大学网辅导,共计辅导课程596门,占年度总课程的72.79%、总课程的99.58%。全年开设150门课程的面授辅导,开放教育223门课程参与基于网络考核,网上形考科目完成96%,学生合格率95%。对县(市、区)电大开展专项督导10余次。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学校中(高)职教育与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专(本科)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全省率先启动。组织师生参加系列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向省电大选送各类竞赛作品30余件。组织各教学班课程注册61473科次,全年办理毕业证1126人,学生按期毕业率85%以上。组织各类学历考试19批次,合计57349次。

开展各类非学历培训2100人次,下属凌峰技能培训中心开展会计、室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网络营销、电脑办公等行业知识培训1000余人。自筹经费5万元用于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参与2019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峨眉电大副校长李家俊获四川省“百姓学习之星”称号。

【科研工作】 申报2019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科研课题4项,即雷志洪《乐山电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杜红燕《互联网+环境下诵读大赛对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体系构建的影响策略研究》、周亚妮《养老服务从业人才培养探索与研究》、黄茜《基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层电大建设与发展研究——以峨眉山市为例申报四川电大农村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师陈渝论文《高校英语教育在茶叶外贸中的作用》《网络教育本科英语全国统一考试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参加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17—2018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发表论文3篇,即陈渝《新形势下高校廉政警示教育机制构建》,陈渝、李颖颖《成人英语口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黄莉媛《作为道教社会记忆载体的科仪与法器》。

【交流交往】 年内,选派教师参加省电大直播课堂录制,组织干部、教师参加各种培训196人次;组织全市师生参与网上教学、教研活动179场次;组织教职工到兄弟电大考察学习交流160余人次;全市电大30名教师参加全省电大网络课程教学团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