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施教育创新体系的优化方案

实施教育创新体系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创新是以知识经济时代对个体创新素质新的要求为理念,对现行的教育观念体系、教育管理体系、教育理论体系等进行改革,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培养人才的要求。而教育创新既是为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也是为素质教育注入新的教育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教育创新与素质教育是相互促进的。

实施教育创新体系的优化方案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创新的时代。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旋律。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密切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21世纪人类将迎来知识经济时代,这对中国来说,既是一次发展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如何掌握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要标志的国际竞争主动权,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教育创新体系,全面实施教育创新,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然而要把知识资源变成知识财富,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知识成为现实生产力的点石成金的金手指,也是最具革命性的生产力要素。因此,创新是打开知识经济大门的金钥匙,也是国际竞争追逐的主要目标。

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是基础工程,也是主体工程。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构建教育创新体系,全面实施教育创新,以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既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实施教育创新体系是以知识经济的创新要求为目标,将教育创新放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目的、师资培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进行重新审视,目的是建构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要的素质教育新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教育创新既不同于创造教育,也不同于创新教育。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只是在原有教育体系中实施的创造方法或创新意识等创造性要素的教育,本质上只是扩大已有教育的外延,使教育在传递文化,开发智力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培养创造力或创新意识等要求。

教育创新是以知识经济时代对个体创新素质新的要求为理念,对现行的教育观念体系、教育管理体系、教育理论体系等进行改革,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培养人才的要求。

概言之,教育创新是用新的思想和新的观念对教育各要素进行重新整合,而不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教育要素叠加。

同时,教育创新与素质教育的思想是一致的。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为了造就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创新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教育创新既是为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也是为素质教育注入新的教育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

教育创新与素质教育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走教育创新之路,另一方面,素质教育对教育创新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没有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将难以走远。同样,没有素质教育,教育创新缺少现实的动力。

实施教育创新,教育体制创新是前提条件。实施教育体制创新,就是要在如何办教育的问题上解放思想。一方面改革不适应教育发展的教育管理体制,一方面要以创新意识去重新建构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新的教育管理体制。解决教育体制创新问题,关键是如何认识教育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比如,教育是社会公益性事业,还是政府行政行为?学校对政府需不需要有行政隶属关系?学校应不应该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等。笔者认为,在教育体制上,强化教育的国家意识和国民意识,淡化教育的政府意识和政治意识;强化教育的育人功能,淡化教育的工具功能是实施教育体制创新的关键。

实施教育体制创新就是要从知识经济对教育的要求出发,解除教育体制因素的羁绊,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学校的权利和义务,实行依法治教,依法办学。

实施教育体制创新要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对教育包办多,统得多,揽权多的体制弊端,使学校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同时政府要通过宏观管理,充分运用教育政策、法规和经济杠杆调动社会办学的积极性,形成以政府为主的社会办学投资体制。

实施教育体制创新要形成多种办学主体并存的办学格局。一方面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另一方面对现有办学条件欠缺,资金不足的学校,可以采取转制、租赁、承包的方式形成公有私办,公私合办,相互资助,共同发展的办学局面。

构建教育创新体系,全面实施教育创新,教育观念的创新具有先导作用。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的学校教育重继承、轻创新;重知识基础教育,轻创新素质教育;重考试能力培养,轻创新能力培养。对个体而言,认为知识学习、知识积累是人生的基础,至于创新教育只有到大学研究生阶段才能进行,形成了初级教育学知识,高级教育做学问的思维定势。教师遵循着普通教育传授文化基础知识、职业教育进行技术培训、高等教育传授专业知识、研究生阶段做学问的思维定势,机械而毫无创意地从事着教书匠的工作。学生则把机械学习、死亡硬背、循规蹈矩看成为学校生活金科玉律。学校生活刻板,教育毫无生气。这种忽视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教育在传统的教育功利主义驱使下,在现实的升学教育鼓噪下推波助澜,掩盖了教育的本义,使教育职能逐步工具化,培养方式逐步标准化,个性发展趋同化,教育培养人的本质功能逐步丧失,为现实服务的功能却被不断强化。

创造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人都有创造潜能,且人的探究欲望随着个体社会化加深而逐渐减弱。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探究欲望最强烈的时期。在强烈的探究欲望驱使下,他们观察事物细致认真,手脑并用发展协调,易于发现问题,渴求研究问题,是创新素质形成的最佳时机。同时,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好新奇求异趣,观念开放,无拘无束,敢想敢干,也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最佳时机。因此,抓住这一时机开展创新素质教育是形成人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成人社会与儿童社会总是存在着隔膜。成人社会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指导和评价儿童行为,对儿童只允许其按照成人设定的线路行走,只肯定其对成人社会的模仿,对其独特的探究行为冷眼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指责多,支持少。这种成人社会对儿童社会的偏见反映到教育领域则表现为:儿童、青少年时期应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创造、研究、做学问等必须经过知识积累、智力发展到高层次教育中才能进行,否则就会给予否定的评价。就这样成人社会和学校教育共同把儿童、青少年赶进了狭窄的发展空间,使他们在“题海战术”和“考试轰炸”中消解着探究欲望。同时也消解着本已生机蓬勃的创新意识。(www.xing528.com)

学校教育忽视创新素质教育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也有理论上的。从理论上说有等同论和自然论。等同论认为学习知识就可以开发智力。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且不说学习知识能不能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绝对不等于培养创造力。智力和创造力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创造力不仅包含智力因素,还包含非智力因素,如独立性、个性等。一个智商很高的人未必是一个有高创造力的人,但一个创造力强的人,必然是独立性强、个性完善且有不屈不挠之毅力的人,也是一个智商高的人。因此,创新素质不能通过等同论方式培养,而应该与知识学习同步,从小抓起。自然论认为人的创新素质只有经过知识学习和智力开发后,进入成人社会才能生成。也有的说创新素质只有在社会提出创新要求的情况下,经过一定创新实践才能拥有。自然论排斥创新素质应从早期教育抓起,割裂创新素质形成与创新素质教育的关系,机械地理解创新能力的形成,以功利心态对待创新素质教育,与等同论一样都是错误的。

除此之外,传统教育的惯性影响也是重要原因。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实践作用。而创新素质教育则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性基础上的并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教育,自然是传统教育所不容的。

教育观念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建立开放式的教育理念,把创造、创新和研究等教育形式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始终,让儿童、青少年的探究欲望在适宜的教育环境中逐渐演绎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实施教育创新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创新。我国古代一直视教育为工具。自隋唐有科举考士制以来,教育就成为从下层社会通往上层社会的梯子。对于社会来说,教育起着遴选人才的作用。对于个人来说,教育起着引人走向功名利禄的作用。教育的功能一是道德教化;一是人才遴选。一言以蔽之,教育是统治者的统治工具。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教育的功利性仍然十分明显。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教育目的中的人才内涵重社会性、轻个性,重服从、轻独立,重同一、轻异质的倾向极为严重。这种倚重倚轻的教育思想极大地制约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同样也制约了个体创新素质的发展。创新素质是在科学和理性的支配下,在高扬个性,倡导独立,大胆怀疑,积极批判,去同求异的教育土壤中形成的。同时也是在淡化功利,回归人本的教育价值导向下形成的。一切忽视个体,忽视个性的教育必然是毫无创造性的教育,是与创新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

在师生关系上,我国教育一直推崇尊师爱生,并把这种“爱”伦理化、道德化,那么这种爱是否有利于受教育者健康成长,是否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独立性发展,是否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素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尊师爱生如同尊老爱幼,其中的“尊”与“爱”蕴含着浓厚的封建礼教下的上下、长幼之分,是我国封建社会等级文化和道德文化的产物。它以道德温情和尊爱有序遮蔽着师生关系的本质,维系着封建礼教下的师道尊严,极大地强化了教师的权威,无形中压抑了受教育者的怀疑和批判意识。

另一方面尊师爱生是以尊师为绝对前提的,至于为什么爱生,如何爱生则完全取决于教师。这种以感情为主线的单向的师生关系,既排斥理性,排斥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科学精神,又使师生完全处于不平等的位置。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必然是教师的意志取代学生的意志。教师的话语霸权左右着学生的话语权利,对教育的功利价值关怀遮盖着对教育的终极价值关怀。受教育者在教师权威的胁迫和功利的诱导下,不仅学习处于被动之中,而且心理时时处于压抑状态,学习的独立性,思维的批判性被泯灭,课堂质疑,独立思考,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被扼杀。因此,创造、创新、研究等创新素质也就难以形成。

走出尊师爱生的理论误区,就是要消解师生关系中单纯的道德伦理关系,在师生之间建立人格独立,互相尊重,民主平等的关系。

走出尊师爱生的理论误区,就是要消解师生关系中单纯的道德伦理关系,在师生之间建立人格独立,互相尊重,民主平等的关系。

走出尊师爱生的理论误区,就是要形成教学相长的互动式的师生关系,对教育职能重新定位,丰富人才的内涵。

走出尊师爱生的理论误区,只是教育理论创新的一些个别见解。就整体而言,教育理论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一个不断完善过程。有必要强调的是,教育思想创新、教育理论创新并不是对已有思想和理论一概否定,而是在对已有思想和理论的扬弃中注入新的内涵,形成新的活力。

实施教育创新体系,关键是师资培养模式的创新。我国传统的师资培养模式是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走的是低成本、低效益的路。近十多年来,我国师资培养规格有提升的趋势,但基本模式不变。素质教育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教师自身的素质将对素质教育实施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对师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势在必行

实施师资培养模式的创新,我们要改变低成本、低效益的思路,实施高成本、高效益的发展策略。所谓高成本就是提高个人和国家的教育投入成本。一方面提高师资的培养成本,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以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投身于教育事业。高效益一是通过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形成教师职业的竞争机制,以提高师资的使用效益。二是通过高质量的师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在实施师资培养的过程中实行定向型与非定向型相结合的模式。其目的是一方面夯实专业基础,提高专业水平和学术素养,另一方面大力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技能。在培养年限上实行“3+1”和“4+1”等模式。即取得初等教育资质必须接受三年综合性教育,一年教育专业教育;取得中等教育资质必须接受四年综合性教育、一年教育专业教育;取得高等教育资质必须接受研究生教育,同时还必须接受一年教育专业教育。同时,教师持证上岗后,还必须接受一年的实习培训,只有通过实习培训才能正式聘用。在人事体制上,教师属自由职业,而非国家公务员,必须淡化身份,打破人才垄断,实行自由竞聘。

实施师资培养模式创新是科教兴国的客观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师资培养走高投入、高效益之路的条件已经成熟。只要对现行师范教育体系略加改造,在布局结构上稍作调整就能适应师资培养模式创新的需要。因此,抓住机遇,实施师资培养模式创新以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效益,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