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宏观与微观调研在选题阶段的优化

宏观与微观调研在选题阶段的优化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宏观调研帮助笔者确立了这样的选人标准,在西藏各地奔波两千多公里,终于拍摄到了前期构想的人物与真实的故事。总之,宏观调研应充分收集前人的影像与文字资料,以供实际调研与拍摄工作参考。

宏观与微观调研在选题阶段的优化

纪录片的叙事不像故事片依赖于虚构,也不像新闻报道依赖于现场,其针对客观事实展开调研的工作方式决定了“发现好的选题就意味着影片成功了一半”。因此,调研是纪录片前期创作的核心。在调研过程中,宏观调研先确定选题相关的背景资料范围及可能搜集到的渠道,这些渠道包括文字、图片、影片等,再按照选题的问题导向进行文献梳理及归类整理,最终形成文字;微观调研是对纪录片具体的拍摄时间、场景、人物、行动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

纪录片调研工作始于案头,调研团队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知识储备,查阅前人相关的调研成果与思考结论,深入细致地进行整合梳理,建构出团队对这一特定社会历史现象及问题的独特见解及认识。

通常,调研团队首先会寻找选题有关领域10部左右的经典、权威的著作及文献,并以此为基础,拓展出外围、交叉研究5—10篇文章,同时补充一些相关的背景信息,完成最初的宏观调研工作。创作者只有将这些文献与观点进行综合考量之后,才能产生一个选题的起始概念。这个起始概念与“主题先行”概念不同,“主题先行”是创作者在进入拍摄之前已经形成的、先验的认识结论,而起始概念则是创作者在消化了前人文献材料及调研成果之后,结合自身对市场化、社会化与系列化的选题的综合判断,形成的一个问题导向。好的选题调研是从提出好问题开始的。问题导向调研的工作方向、有效的事实材料、有说服力的背景信息,这种带有强烈问题导向的起始概念最终形成了纪录片创作的风向标。在某种意义上,从问题导向衍生出的起始概念,最终演变为纪录片的核心命题,这毋庸置疑符合思想与现实的辩证法。

笔者曾经拍摄过一部纪录片《西藏班的新学生》,题材的起始概念是表现中央政府为扶植西藏创办现代教育作出的努力。该选题的历史人文背景是:在西藏自古以来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下,文化教育只有寺庙教育,这决定了西藏的女孩与大批的农牧民子女很少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纪录片讲述的是关乎人物命运的故事,如果影片的拍摄对象没有代表性,就承载不起这样一个社会历史命题。因此,在选题宏观调研阶段,笔者查阅了各类相关资料,分析了西藏的经济状况与产业结构,发现老百姓的职业构成为农牧民、少数盐民及城市里的工人与干部三大块。这样,在去西藏现场调研之前,创作方向就已明确。纪录片将要拍摄的三个考上西藏班的小孩,他们的家庭背景必须体现出西藏的这种社会结构。同时,最好是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女孩是拍摄的重点。三个人物中,纪录片将对农牧民家庭的小孩进行深入挖掘,安排较重的戏份。正是宏观调研帮助笔者确立了这样的选人标准,在西藏各地奔波两千多公里,终于拍摄到了前期构想的人物与真实的故事。

在完成最初的宏观调研工作并形成起始概念之后,调研团队要进一步掌握相关的背景资料,一般有以下几种途径:(1)去大型的图书馆,查阅地方志及相关资料。(2)与拍摄地的宣传部门联系,恳请对方提供有关拍摄选题的资料。即使对方只提供一份地方宣传部的年度工作总结,你也不要气馁。一方面,认识当地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可以建立感情联系,在未来的拍摄中肯定会更加便利;另一方面,在工作总结中,根据文献出处可以找到一些相关问题的研究专家,通过各种途径与他们展开交流对纪录片的拍摄也大有裨益。专家高素质的学养及跨学科的思维能够帮助调研者落实之前查找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背景信息,并对其中涉及的重要文物古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当地人民特殊的生活习惯、性格气质还有赖以生存的经济生态等诸多方面展开超链接式的解读,为之后的微观调研作出更精准的定位导向。例如纪录片选题涉及的地域在特定时期的气象条件,气温、雨季或冰期等特定的气候特征。这些细节信息将直接帮助调研者完成对创作的可行性论证,例如拍摄地区适逢雨季,那么必须提前准备好摄影机的防雨罩,而雨天独有的忧郁气质,也有可能被塑造成纪录片某种重要的影像风格。另外,在处理民族、种族题材的选题时,关于当地的民俗风情、艺术表现形式、特殊的节日以及民族禁忌等调查,调研团队一定要在专家的指引下完成。这些文化叙事元素既可以结构故事,又能丰富画面信息;但一旦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制造媒介传播的意识形态风险。

借助专家资源,调研团队还可以创建一个叙事年表,将选题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制成表格,并在相应的备注栏中对基本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做一些简单解释。如果创作者调研的是历史题材类纪录片,那么还需要在叙事年表旁加入更广泛的世界大事年表。这两份年表之间是否会产生蝴蝶效应并不一定,但伴随着调研工作的深入,创作者在寻找历史逻辑相关性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灵感。对于历史题材类纪录片来说,叙事年表为之后的拍摄与剪辑工作建立了一条明确的时间线索;对于现实题材类纪录片来说,完成前期工作之后,创作者根据场记单再列出一张拍摄叙事时间表,后期剪辑时,参考拍摄叙事时间表、选题叙事年表与世界大事年表这三份时间轴表格,可以确立影片叙事剪辑的蒙太奇结构。

纪录片运用连续的运动影像来表达思想,帮助创作者建立对选题的形象概念。比较有效的做法就是创作者观摩前人创作的同类型题材影片,使自己对要拍摄的事物、场景、行为等有切实的感性认识。一方面,观摩他人同类型题材纪录片,可以了解他人认知这类题材的独特角度,以及采用何种影像结构方式表达这种认识。在获得思想与情感启迪的同时,对前人创作中遇见的问题有所警惕并提前规避。另一方面,他人捕捉到的现场影像能够带来某种美学上的刺激与联想,创作者可能对其未曾突出表现的部分抱有好奇,甚至还可能因为他人作品中表现出的某种独特的自然景观而改变计划选题的走向。在《西藏班的新学生》中,笔者为什么要选择在西藏拍摄一户盐民的子女考上西藏班的故事,就是因为之前看过段锦川导演拍摄的一部反映盐民生活的纪录片《加达村的男人和女人》。当时笔者深深痴迷于当地独有的井盐制作方式、民俗风情与壮美景色,尽管西藏只有芒康盐井地区还有少数盐民从事井盐的采制工作,但笔者依然毫不犹豫地选择在这里找到一位考上西藏班的盐民家庭的孩子,拍摄其离开故乡千里求学的故事。

总之,宏观调研应充分收集前人的影像与文字资料,以供实际调研与拍摄工作参考。如果是历史类、科学类、文献类大型纪录片,更应该建立相关资料库。调研团队可以分门别类地录入各类资料及专家信息,以备各组导演对文献资料进行高效、合理、有序的利用。表4-1是大型纪录片制作机构在制作特别节目时,在宏观调研后经常使用的一种文史资料表,供大家参考。

表4-1 宏观调研文史资料表

在使用表格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对每一类资料的出处都要标注清晰,方便后续查找使用;资料排序可以按照拼音或字母顺序来组织索引。需要指出的是,此表仅为简表,其中涉及的相关专著、论文及影像资料必须完整地附在电子文件夹内。切记建立文献数据包的三个核心要素:资料完整、方便检索;在阐述资料的重要性时言简意赅,多参考专业人士的意见,少个人化的主观评述;认真核实、严谨对待所有文献资料,尤其是对网络来源的材料更要抱有质疑精神,做好充分的考证工作。(www.xing528.com)

宏观调研基本完成后,还要进行微观调研,如去现场了解具体的人物、主题事件、时间跨度、空间场景、个性细节等,挖掘这些要素在表现纪录片主题叙事上的各种可能性。

纪录片微观调研的首要目标是发现人物。在纪录片的叙事中,人物分为驱动叙事的主次要人物及表达观点的功能性人物。微观调研的主要工作是去现场发现驱动叙事的主次要人物,这些人在纪录片中分量较重,对选题的成败有直接影响;而表达观点的功能性人物大多为专业人士,纪录片无须对他们展开叙事,只要依靠宏观调研的资料就能找到合适人选。

人物个性的呈现不仅依靠外表,更重要的是看其如何应对各种事件、压力与矛盾。人物的动作与语言,往往能真实反映其心智情商与成长阅历。只有具备复杂心理层次的个性人物才更富魅力,所驱动的行为事件才会曲折动人,所理解与顿悟的外部世界才能引人深思。在微观调研中发现主次要人物,首先是确定主要人物。在调研现场,他们往往很快就能吸引调研者的目光,调研者应以其为坐标,在围绕他的各种人物关系链条中再去发现新线索,或找到担当主要人物的更好人选,或发展一些次要角色。这样历经不同调研地点的访问搜集工作,反复综合权衡之后,就能基本确定人物。

纪录片的核心竞争力是故事。故事,顾名思义是过去发生的事件,但更深层的意思是人物在遭遇错综复杂的情况时,展开的一系列行动。事件即人物行动,主要人物一旦确定下来,在人物身上寻找戏剧事件就成为纪录片最重要的调研工作。调研者需要明确的是,人物展开的这些行动不是无序的,而是针对现实问题所做的应对,具有符合情节结构要求的因果逻辑。纪录片故事正是依靠人物的一系列行动事件,建构起一个有因果逻辑的结构。人物的行动事件有时间顺序,纪录片影像同样有时间结构。因此,微观调研要落实或预测这个事件的时间结构,并找到可能的有关人物行为动机的解释。确定哪些是可操作、能跟踪、记录性的人物行动事件,哪些是过去发生的事件,最终对人物驱动事件的时间周期做到心中有数,由此来制订拍摄计划。

微观调研主要是和人打交道,调研者要去挖掘人物,发现行动,但在实际的工作现场往往会遇到心存疑虑、冷淡疏远的拍摄对象。他们可能只是个性使然,也可能因为题材敏感而有所顾忌;另外,还有一些故意接近调研者,试图扩大自身利益的拍摄对象,例如许多地方宣传部门就特别希望多点当地的正面报道。对于这些,调研者在心理上要有所准备:对冷漠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拉近与调研对象的距离;对故意接近者,应该在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尽量客观公正地记录。当然,不论是哪种拍摄对象,调研者都应该发自内心地关注他们,“诚于中而形于外”,用真诚的态度打开受访者的心扉,获得真实的记录。

在虚构的故事叙事中,场景是非常重要的叙事要素。经典戏剧结构理论“三一律”,就是指时间、地点与情节的统一,其中地点就是场景。许多剧作家甚至会按照头脑中的场景来创建剧本,而纪录片中的场景都是真实存在的,它是由创作者通过用心观察生活进行的电影化呈现。只有富有影像魅力与真实质感的场景,才能传达意义、建构主题,为纪录片增加戏剧性与情感力量,吸引受众的注意。在纪录片中,人物驱动场景,场景同样能创造人物。一般来说,好的场景具有几个关键要素:首先,场景必须真实且有质感,符合人物性格及其所处的环境。其中的任何细节都要准确记录下来,以传递出更多的背景信息。其次,场景要有气氛。这种气氛是由现场的声音、气味、温度、情绪共同碰撞形成的,不一定是美的,但一定是可感的,具有某种“物质现实复原”般的电影感。然后是构建某些功能性场景,以表达创作者某种抽象的观点。例如许多环保类纪录片以上帝视角来表现伤痕累累的地球,或者是用转场的空间镜头铺垫之后的影像叙事。在微观调研过程中,调研者一定要明确:好的场景一方面是由强大的被欲望与需求所驱动的人物行动创建形成的,能够展现人物的个性,体现其为解决困境所作出的系列努力,并展现出其独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另一方面,好的场景还能导致下一个场景的产生,创造稳定的因果关系与情节结构,包括引出人物选择的转折点、导向全片结尾的行动事件等。调研者只有理解人物,理解故事,才能发现并选择好场景。最后,场景影像能够传递出比任何文字解释都更感性而有效的信息,具有更复杂的视觉表现力。因此,当调研者在现场被某种或神秘、或壮美的环境空间震撼时,这样的场景一定是具备叙事潜力的。调研者只要发现其与人物之间合理的关系,就能完成对场景的拓展。

在微观调研中,除了确定人物、事件与场景这些“硬性材料”之外,还需要挖掘大量细节,为叙事架构赋予血肉般的肌理,传递出生动的信息。纪录片采用客观真实的笔调来书写历史,超越事实的细节能够还原人类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内心情感,揭示出更真实的过去。因此,纪录片的影像细节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它能为冷冰冰的历史提供感性的温度。在拍摄《西藏班的新学生》时,笔者严格按照宏观调研向微观调研递进的步骤展开工作。首先,在图书馆翻阅了大量关于西藏教育的历史资料,尤其是西藏班教育历史的文字材料,并结合西藏地区的政教体制、民俗风情、历史地理演变过程等相关知识,建立起拍摄的起始概念:关注在寺庙教育走向现代教育的背景下,考上西藏班的小学生改变命运的故事。然后在北京、成都、天津三地的西藏中学对西藏班往届及在校学生、老师分别进行实地采访,确定了主次要人物、事件流程、行动场景等基本结构,保证了在开机之前,自己对西藏班的历史背景及意义,考试及录取的全过程,孩子们上学可能遇到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心态变化都有所了解和预判,极大地拓展了创作视野与思路,并激发了拍摄灵感,对现场许多突发事件有了思想准备,提高了拍摄效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无论是在微观调研还是具体拍摄中,细节都应该在现场有意识地被发现。但高质量的微观调研有可能为创作者前置性地植入细节概念,放大细节在塑造人物上的功效。比如在《西藏班的新学生》着意描述的三个孩子中,家境最贫寒的牧民子女阿旺,她的奶奶执意要将自己辛苦捡垃圾赚来的一百多元钱送给孙女,作为上学的零花钱。在拍摄之前,笔者从成都西藏班的孩子们那里了解到,以前,大多数贫困家庭孩子的零用钱都由家长缝在他们的内衣裤中,防止上学途中遗失。于是,笔者就有一个先验的意识:如果这次拍摄中又发现了缝钱的细节,那一定是出现在最贫困的家庭中。在拍摄中,笔者跟踪纪实阿旺与她奶奶在昌都郊外垃圾山捡垃圾的场景,并通过采访,知道了阿旺奶奶将要把这么一笔钱送给孙女,但如果不主动问,老奶奶是绝对不会主动告诉我们她要把钱藏在何处的。而正是在之前的调研工作中掌握了这个极具代表性的细节,当我们向老奶奶询问如何藏钱的问题时,老人家果然要亲手给孙女缝上自己的这笔融入了万千爱意的血汗钱。于是,纪录片中才出现了那感人的一幕。

在微观调研过程中,发现能承载主题的人物、事件、场景及细节是调研团队的主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微观调研往往分成两种:一种是直接接触计划拍摄的对象及其生活场景,无中介环节,效率最高;另一种是由于交通、经费、周期等客观原因,当调研团队无法直接抵达现场时,只有尽可能多了解一些计划拍摄领域的情况,以获取更多信息。为提高微观调研效率,我们可以聘请一位当地的向导,专门负责交通后勤,与当地人沟通感情,方便未来拍摄。如果是去少数民族地区,向导还可以充当翻译,甚至成为一名纪录片剧组的外联制片人。

总之,调研工作是一项不断探索的“冒险活动”,在进入后期剪辑之前,纪录片的调研工作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同时,随着纪录片拍摄的进展,“进行时的现实生活”可能会不断带给创作者惊喜,甚至使其先验性的认知与概念产生动摇,形成新的观点与结论,并由此对纪录片的拍摄作出方向性的调整。这种渐进的创作方式可以修正前期拍摄中偏离主题的情况,最大限度地保证纪录片以最真实的影像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