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河名城淮北:捅破大运河历史的窗口

运河名城淮北:捅破大运河历史的窗口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运河通济渠淮北段,现在被沿线百姓称为“隋堤”。这便是珍藏于隋堤以内的大运河遗存被完好佑护至今的原因。淮北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位于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柳孜村。此次活动由淮北市文广新局、淮北市文联、淮北师范大学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淮北市隋唐大运河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启动仪式在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办公区二楼会议室举行。

运河名城淮北:捅破大运河历史的窗口

Section Five Opening a Window of the History of the Grand Canal ——Classic Rhyme of Famous Canal City Huaibei

淮北市,是安徽省省辖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之交、淮海经济区腹心,北接萧县,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毗邻,西连涡阳县和河南永城市。南北长150公里,东西宽50公里,总面积2802平方公里。

早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淮北地区的早期文明。约4000年前原始社会末期,中国“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在现淮北市市政府所在地相山建城。早在夏朝,商族部落领袖商汤十一世祖相土率领其部落驾驶着自己发明的马车,一路风尘向东行进,定居于淮北相山脚下,组成氏族方国,并聚落成邑,古名“相国”,国都相邑,邑之主山名曰“相山”。在相山建城后的数千年间,淮北市基本上是历代附近州府的治所,如秦朝泗水郡兼两汉之沛国、沛郡,其郡治国都设在淮北市。蹇叔、桓谭、嵇康与刘伶等先贤圣哲或生于斯,或长于斯;临涣古城、楼顶山的古岩画群、汉画像石,传递着久远的历史文化信息。

隋唐大运河从淮北市域中部,呈西北、东南方向斜穿而过,长度约40.8公里。两岸因河而建的铁佛、柳孜、百善、三铺、四铺、五铺六个集镇,自隋唐兴盛至今,成为市域中部密集而又重要的城镇经济带,是淮北市三条经济发展轴线的重要依托之一。

大运河通济渠淮北段,现在被沿线百姓称为“隋堤”。以黄河水为水源的隋唐大运河,由黄河的水性决定,汴渠段早已成为地上悬河;通济渠湮塞后,自元以来近700年,只见堤,未见河。后人眼里,河便成了“隋堤”。沿汴百姓,辈辈相传:“自古黄水不过隋堤。”于是在黄水肆虐的隋至民国的1000多年间,隋堤就成了百姓祈求平安的“圣堤”,没人敢动它一锨一土。这便是珍藏于隋堤以内的大运河遗存被完好佑护至今的原因。

1999年淮北柳孜考古发掘,以不争的事实了断了通济渠(汴渠)南线、北线的千年之争,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淮北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位于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柳孜村。柳孜运河遗址是我国隋唐大运河建筑遗址的首次发现,清理出石构建筑、木质沉船瓷器铜钱等一批重要的遗迹遗物,为了解、研究运河的形成、使用、淤塞、废弃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柳孜镇是隋、唐、宋代通济渠岸边的重镇,《宿州志》载:“柳孜为巨镇,有庙宇七十九座,井百眼。”此次发掘证明了柳孜镇不仅是一个运漕中转码头,也是一个很大的商旅集散中心。发掘获得的大量唐宋以来8个朝代、20多个窑口的精美瓷器尤为珍贵。史载,唐咸通九年(868年),藩镇割据,庞勋叛乱,派部将姚周屯兵柳孜,控扼漕运,以断京师粮路。朝廷派康承训率兵马7万围困柳孜。宋时,杨存保曾与金兵战于柳孜,亦为控扼漕运,以供京师。柳孜虽为小镇,但地当要冲,控扼漕渠,商旅要会,百货转承,能屡见史载。在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历史图集》中,唐宋时期淮北的版图上就仅标有临涣、柳孜两个地名。

位于濉溪县百善镇百善行政村肖淮路以西、泗永路以北、濉临大沟以东的百善老街遗址,属隋至清时期遗存,遗址面积7.1万平方米。1962年开挖百善集西头的百善沟,深4~5米,发现运河的断面底宽约15米,口宽35~40米。后来,两堤断面上绿草如茵,而中间河床的断面上光秃不毛。这是因为河床内系淤积沙土,结构很松,下雨时易流失,长不出草。

今四铺镇的石圩子村,过去曾长年烧砖取土,切开了隋堤(通济渠)北堤及河床,那时,可以清晰地看出汴河断面的情况、通济渠堤逐年加高的夯土分界和河床中淤积泥沙的土层分界。河槽上口宽40米,底宽15米。堤为黑色原状土,坡度1∶2—1∶3。河床上半部分为黄沙土,下半部分是黑壤土。淤积厚度地表层2~3米,向下依次为87厘米、60厘米、107厘米、70厘米、100厘米、80厘米,大致与隋、唐、五代、北宋、金、元文化层对应。淤积层中,蚌、蜗牛等动物的残骸比比皆是,朽掉的古钱、破碎的陶瓷片俯拾即得。

淮北市为展示大运河出土的遗存,彰显大运河在唐宋时的盛况,斥资3500万元,建设了占地40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博物馆。2004年开馆的淮北市博物馆(现更名为“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展现了宋代柳孜口的石码头,出土并修复了唐代沉船,用黄杨木雕的巨幅组图刻画出“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富,并山泽百货,悉由此路而进”的繁忙景象,用80%以上的展厅面积,展示了700余件“地下大运河”出土的精美完整的陶瓷器。馆藏“大运河出土瓷”,囊括了隋、唐、五代、宋、辽、金、西夏、元8个朝代上百个窑口的作品,如唐代,除代表南青北白的越、邢窑外,尚有瓯窑、婺州窑、寿州窑、岳州窑、洪州窑、巩县窑、曲阳窑、黄堡窑、井陉窑、邛崃窑、鲁山窑、长沙窑、浑源窑的器皿。宋代更是六大窑系琳琅满目。青釉、白釉、黄釉、黑釉、褐釉、绿釉、钧釉、紫釉、青白釉、三彩、辽彩、红绿彩、玳瑁釉、虎皮釉一应俱全,丝毫无愧于“八朝荟萃、百窑纷呈”的褒奖,对高古瓷爱好者来说,真正美不胜收。

隋唐大运河淮北段,是再现隋唐大运河的一个“窗口”,它折射出隋、唐、宋、元的漕运繁盛,让我们窥见唐宋盛世的一斑,这个窗口,如同阿里巴巴用“芝麻开门”打开的宝藏一样,让中国人骄傲,让淮北人骄傲。

淮北市是运河故里,也是能源之都,中国酒乡。近年来,她已获“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隋唐大运河淮北段遗存

柳孜运河遗址

刘开渠纪念馆

运河名城淮北胜迹

相山显通寺

淮北市区风貌

口子酒窖藏

运河名城淮北采风

◇“行走隋唐大运河”启动仪式侧记

昨天夜间淅沥细雨把空气漂洗得格外清新,雨后天晴的日子凉风习习,今天又恰逢教师节,我们举行了“行走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活动的启动仪式。

此次活动由淮北市文广新局、淮北市文联、淮北师范大学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淮北市隋唐大运河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启动仪式在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办公区二楼会议室举行。市政协原主席、市隋唐大运河研究会会长郭云修,市文广新局、市文联、淮北日报社、淮北广播电视台、淮北师大人文社科处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了活动。

启动仪式由淮北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治江主持,本次活动的发起人和策划者、淮北师范大学的张秉政教授介绍了活动实施方案,淮北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陈辉向活动赠送书法作品,淮北市政协原主席、淮北市隋唐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郭云修先生向活动组成员授旗,本次活动的负责人、淮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淮北市委主委、淮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余敏辉教授做了主题报告。

随后郭云修先生宣布“行走隋唐大运河”大型文化考察活动正式启动。

淮北濉河风光

在随后的考察组成员碰头会上,总领队余敏辉先生又就有关问题和情况做了说明和要求。他指出,开展这次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同心协力,尽心尽责,把活动从头到尾都做好,做成一项花费不多、人员不多、收获极大、成果丰厚的活动。他还就人员分工做出具体安排:余敏辉作为总负责人将全程参与整个活动,主要负责领导组织、任务分工以及淮北市内外部门的协调工作,张秉政作为活动的发起人承担整个活动的策划和实施工作,张云波主要负责文字工作,仇菁主要负责后勤服务和资料整理工作。他接着要求,大家要在分工的基础上合作,合作的基础上分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学习、互相包容,使这次考察变成一次科学考察、和谐考察。要注意记录、保留好文字、录音、录像、实物等原始性资料,要做好全景式、行进时、原生态、纪实性的各项工作,为成果运用做好基础准备,为“申遗”发挥推动作用,为以后的运河古镇旅游项目的建设积聚原始材料。这些支持,是对精致淮北建设的支持,助推淮北真正成为运河故里、运河名城。我们要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把这件实事做成好事。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淮北)参观记

启动仪式之后,我们的第一站就是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淮北),也就是原来的淮北市博物馆,始建于1976年,著名考古学家、文学家、诗人郭沫若先生题写了“淮北市博物馆”馆名。新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新城区中心,与市政府遥遥相对,毗邻世纪广场、体育中心;占地40余亩,于2004年9月竣工开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祁康先生主持设计;地域特色浓厚,造型别致。我国著名古建专家、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题写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馆名。目前,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为国家3A级景区。

行走隋唐大运河启动仪式会场

行走隋唐大运河授旗仪式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前合影

柳孜出土的唐代白釉双龙耳瓶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馆藏柳孜出土的沉船

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组总策划张秉政教授采访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闫馆长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馆藏文物数万件,陈列面积8000余平方米,设有序言厅、运河遗韵厅、隋唐五代瓷器厅、宋金元瓷器厅、汉画像石厅、历史名人厅、古相遗珍厅、淮海战役厅、城市规划厅等固定展厅,另外还设有两个临时展厅,收藏春秋战国秦汉时期该市的出土文物,从不同侧面再现了相城作为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有过的辉煌。

隋唐大运河淮北柳孜遗址的考古发掘,给这座博物馆增加了众多的高古瓷珍品,它以其精致的陈列、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中外宾客纷至沓来,已成为传播中国运河文化的重要窗口。柳孜运河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古陶瓷器,揭示了隋唐大运河当年陶瓷器贸易与交流的盛况,囊括的高古瓷历史久远,数量巨大,不愧是中国高古瓷遗存的宝库。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还将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经技术处理完好保存下的四条唐代沉船,以及复原的宋代柳孜码头,在运河遗韵厅予以展示;唐代拖舵船的拖舵,是这种古代船舶操纵器在实物上的首次发现,印证了拖舵在船舶操纵器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拖舵又被称为“淮北舵”。通过宋代码头复原及唐船的展出,再现了隋唐运河文化遗韵,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的丰富馆藏,对研究大运河水运史、黄河水利史、商贸流通史、陶瓷发展史、造船史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除了陶瓷和古船收藏以外,博物馆的另一大特色收藏就是淮北汉画像石。淮北汉画像石是中国汉画像石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陆续出土发现。淮北汉画像石产生时间较早,延续时间长,种类、形制较为多样,雕刻技法独具特点。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车马巡行图》,表现的是官员出巡的主题,全图主要采用线条勾勒。图中一辆车轮很大的车,上有伞盖,两匹高头大马,正奋蹄疾行。车上坐两人,一人头戴乌纱,手摇圆扇,神态安详。另一个结绾,一手扣缰绳,一手执鞭,车前有两个执长戟的士兵,急急前行。上端云图中有一展翅飞人,人在逐赶着一群(三匹)带翅的天马,在云丛中奋腾,象征着灵魂升天,天人合一的愿望。

最为有趣的是《龙虎争斗图》,用浮雕的方法,雕刻着龙和虎,两头相对,张口怒目。左边龙翘尾弓腰,有双角,似怒吼状。右边虎下腰欲扑,尾微卷,作咆哮状。构图新颖旷达,一幅拼搏状,显示出极强的力量。

最为优美的是《歌舞娱乐图》,同样采用浮雕,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以一棵状如芭蕉的树为中心,树下有一只温顺的梅花鹿,两侧有男女各一人,翩翩起舞,舞姿优美。下部有四人在鼓乐,四人排列整齐,其中一人敲击,一人鼓筝,一人吹箫,一人吹笛,显得祥和、欢快。构图古朴典雅。

最有特色的是《后羿射日图》,取材于民间传说。构图奇特,把线条嵌刻和凸现浮雕相结合,线条流畅、鲜明。图中以两棵大树为主体,一棵为扶桑树,采用细线条勾勒出枝干,无叶,左边一棵伞形松柏,采用浮雕式。两棵树上有12只太阳鸟(传说古时有12个太阳)。右边的扶桑树下后羿正拉弓仰射,树上拴一头很大的五色神牛,左边树上拴一只神犬。人和树、鸟、牛等的比例相差很大,人显得很渺小,显示出自然力的强大,人类斗争精神的顽强。上端的云图中有一只展翅舞动的天鸡,象征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整个图形是半个倒挂金钟式。

这些汉画像石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是伟大的史诗、无声的音乐、不朽的画卷,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既反映了灵魂升天的黄老哲学思想,又显示了秦汉王朝的金声玉振、浩然之气,使人有鲁殿灵光之感,填补了我国美学史、文学史、哲学史图卷方面的空白和不足。

石刻画构图手法多样,既有线条勾勒,又有浮雕凸现,还采用了象征、夸张、变形等手法,以及纯漫画式的画法,新颖、大胆、泼辣,想象力丰富,线条优美流畅,是我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的珍品,观后使人耳目一新。

这是一座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研究、展览、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在这里,历史的积淀、文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组成员都不由地从内心生发出对历史的敬畏和尊重、对现实的淡定和从容以及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运河名城 古韵悠扬

缘煤而建、因煤而兴,闸河煤田托起一座能源新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淮北是一座年轻的城市;秦泗水郡治,汉沛国治所,发现柳孜遗址,亮出运河名城名片,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淮北是一座古韵悠扬的城市。2013年9月10日是教师节启动仪式结束后,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就开始了在相城大地的行走,用脚丈量这片热土,用心感受文化脉动。第一站,考察组就驱车来到万世师表孔子弟子颛孙子张的墓园。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盘点淮北的文化历史名人,不得不说颛孙师。颛孙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十二大贤之一,与子游、子夏等并列为孔门七十二贤人,是儒家八派之首——“子张之儒”的创始人。21岁时,颛孙子张跟着孔子叙写《春秋》、编写《礼记》,后移居杜集区石台镇学田村西。颛孙子张作为春秋时代文化名人,古代思想家,一生追随孔子,研习儒学,宣扬仁义道德,建立了孔子儒学思想体系。

嵇康、刘伶、桓谭虽然也是淮北的历史名人,不过最后魂归何处、后人何名都是谜团。颛孙子张则不同,他的后代今天仍居住的杜集区石台镇学田村,颛孙子张墓园位于距离学田村不远的朔里镇刘村东南300米。

如果不是博物馆工作人员谢华顶的介绍,考察团成员很难相信眼前这片被金黄色豆秧包围的杨树林下,长眠着这位光耀春秋的先哲。没有墓碑,没有建筑,甚至找不到丝毫的残垣断壁,杨树林下荒草萋萋,一代先贤落寞无声。

“其实颛孙子张墓园,并不是大家看到的这个样子。”谢华顶的一句话,让考察组成员暂时从伤感中走了出来。“子张墓,在萧县南三十里掘坊村,墓高丈余,广圆120弓(直径约60米);其子申祥墓,在子张墓东南数武(即数步)。《嘉庆萧县志》所附《子张子墓图》对墓园景物描绘非常细致,墓园四周砌有围墙,南墙中间有房屋三间,乃子张祠堂,墓园内古树环列,有汉、唐、宋以来的石碣、子张墓断碑、供案等物品。”

昔日的胜景早已成为后人说古的谈资,墓址残存的直径约60米的封土堆及院落、院内尚存古树数株和子张墓石碑,也在那个狂热的年代被毁坏殆尽,现仅保存地下部分。

“哎,真是太可惜了,如果不破坏,现在的子张墓园该是何等的气派。”张秉政教授的一声感慨回荡在杨树林中。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捧黄土埋葬了颛孙子张,来不及感叹岁月的无情、历史的沧桑,仅存的尚未挖掘的陵墓仍处在塌陷区,如何保护修复墓园成为现场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结束了在颛孙子张墓园的考察活动,考察团一行向下一个目的地——楼顶山古岩画进发。

◇刻在石头上的岁月

“仰观俯察代结绳,万古犹记羲圣名。楼顶残雪暖初化,寒崖冻草欣欲荣。神话眩世诳黎庶,科学兴邦辨视听。不妨有巢窟中觅,巅上岩画透真容。”这是形容淮北十景楼顶岩画的诗句,充满神奇色彩的楼顶山古岩画让考察团成员为之向往。

据了解,古岩画位于杜集区东部的楼顶山山顶上,因此得名“楼顶山古岩画”。楼顶山脚下的石台镇程村,三面环山,松柏、银杏苍翠。

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考察组一行开始攀登楼顶山。古岩画是美丽和神秘的,可是上山之路是曲折和艰辛的。没有上山的道路,每个人只能手脚并用,沿着陡峭的山坡,在荆棘和齐腰的荒草丛中艰难行进。

“你们不能往上爬了,上山不容易下山更不容易,山坡还这么陡,一不小心可都是大事啊!”行至半山腰,在村民的劝阻下,张秉政和张云波两位考察团成员因为年龄和身体问题被迫停止向上攀登,原地休息。

淮北楼顶山岩画

“我是没有机会一睹楼顶山岩画的真容了,一定要多拍几张照片。”张秉政教授嘱咐继续登山的队员。

半个小时之后终于登上山顶,无限风光在险峰,站在楼顶山山顶极目远眺,连绵起伏的高山峰峦雄伟,山下村庄的瓦房、楼房、田地尽收眼底。一阵山风吹过,让人顿感神清气爽,登山的劳累随风而散。

来不及欣赏眼前的美景,在谢华顶的带领下大家直奔岩画。

在几块灰褐色的石板上,考察组见到了魂牵梦萦的古岩画。呈现在眼前的古岩画,构图简单而奇特,线条流畅,粗犷有力。它们有的如结绳状,有的似鸟形,有的像一些莫名其妙的符号,与岩画混杂在一起的还有古生物化石。

“这些岩画带有明显人工雕琢的痕迹,绝非自然形成,而且距今年代久远,楼顶山岩画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淮北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可以说楼顶山古岩画发淮北文明之滥觞。”谢华顶的介绍让大家对于楼顶山古岩画平添敬仰之情。

岩画西侧有一块向外伸出的巨大石块,犹如屋檐。“石块的下方现在还可以躲避风雨,能容下20多人,这是古人类理想的栖息场所,下山就有平原和水源,能够孕育文明,佐证了楼顶山古岩画应为古人所画。”谢华顶介绍。

◇留给后人的未解之谜

楼顶山古岩画不但雕刻技法奇特,而且内容怪异。它的画面尺寸不一,留给后人不少未解之谜。

“楼顶山岩画的雕刻技法,与我国其他省区所发现的古岩画大不相同。其雕刻技法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阴刻线,即在岩面上直接深凿,雕出某种物体的形状,画面的线条均由较深的刻痕形成;第二种形式比较特殊,就像我们在沙滩上用手指画出的印痕,也有点像农民犁地后留下的犁痕,线条的两边涌现出挤压式的边缘隆起,非常显著地高出岩面,而刻痕却较浅。以上两种雕凿方法,第一种形式可基本认为是人工雕凿;第二种形式究竟是怎么形成的,目前还很难确认。”谢华顶向考察组介绍道,因为在坚硬的岩面上刻画后边缘能够如此隆起,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也根本无法做到,以现代科学也无法解释——这的确是一个难解之谜。

下山的途中,谢顶华向考察组讲述楼顶山古岩画的发现过程。据悉,1992年,热爱本地文化的朱庄煤矿青年尹明义在楼顶山顶偶然看见奇怪的线条。尹明义去年去世,他还有个笔名,叫作“无心樵”,他的无心发现将淮北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几千年。他还和谢华顶一起整理出淮北十景,生前一直专心研究淮北历史文化。

“从颛孙子张墓园到楼顶山岩画,从狂热年代到行走运河,不难看出人在文化上扮演着多重角色,我们是文化的创造者,是文化的发现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告别了印有历史痕迹的岩画,张秉政教授感慨地说道,而车子已经驶向了下一个目的地。

柳孜,捅开了大运河历史的一扇窗

2013年9月11日,当人们还在晨练和享受早餐的时候,行走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组就踏上了前往柳孜运河遗址的道路。这一站,考察组走进淮北柳孜镇柳孜码头遗址,拨开运河的神秘面纱。

◇追溯运河曾经的辉煌

穿街而过的宿永公路上,华贵的宝马轿车与质朴的农家板车擦肩而过,车辆喷出的尾气与老汉喷吐的烟雾融合在一起。公路上的喧闹声使这个北方偏远集镇显得愈加幽静。抬起头来,一座粉墙黛瓦的院落就出现在了眼前,考察组就从这里走进深隧的历史长廊,去聆听大运河昔日的声音,去追溯柳孜集曾经的辉煌。

“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柳孜运河遗址安详地静卧在泥土柔软的怀抱里,脸上满布着历史风霜留下的印痕。”车子还未到达目的地,张秉政教授就兴奋地向随行成员谈起了柳孜运河遗址。

柳孜运河遗址考古工地

濉溪县文化委周金华主任、文管所仲继元所长在这里迎接了考察组,并安排了专门的讲解员给我们讲解柳孜运河遗址的发掘过程和发掘成果。

“遗址内最大的构物便是南北两个石筑桥墩,东西长南北窄,四周界限分明,临水石面为陡直的立壁。桥墩地基叠压在唐代文化层之上,砌体中是大小、厚薄不一,形状、色度各异的石灰石。”听着讲解员的讲解,考察组成员都兴奋起来。一块块很不显眼的石头堆砌在一起,就有了冲击力和震撼力,让人肃然起敬。这种积聚成体、团结合一的特性也就是柳孜运河遗址传达给世人的一种运河精神。

恰逢淮北电视台在这里录制节目,考察组也就从主持人的叙述中了解了遗址出土的两大宝:瓷器和沉船。

柳孜考古发掘平面图

据了解,该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瓷器、铁器、铜钱、石器、骨器等文化遗物,其中瓷器数量最多,有碗、盘、钵、罐等20多种器物,制作时代涵盖了隋、唐、五代、宋、辽、金、西夏、元八个朝代,源自全国南北方寿州窑、越窑、钧窑、定窑等20多个著名窑口。出土陶瓷数量之多、窑口之众、品种之丰,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各种式样的瓷器,含着“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处女羞涩,从泥土中缓缓走来,一下子在阳光下变成了光彩照人的美丽少妇,让人既惊羡又敬畏。

柳孜遗址的重大发现远不在这些瓷器上。在石筑构体之下及其周围,前后两期发掘共出土了9条唐代及其以前的沉船。这些沉船相互挤靠、叠压在一起,就像玩累了的孩子,裸躺在地上歇息。沉船如此密集地分布在柳孜遗址的探方内,定格了一幅“半天下财富,悉有此路而进”的“繁忙漕运图”,三维地记载了历史上通济渠的静止瞬间。这些黝黑的船只,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紧张地卸货。站在遗址之上,我们仿佛听到了长河落日下熙来攘往的喧嚣,水流不息的涛声;宛若看到了一根根勒在船夫背上的纤绳在牵引蓝天下飘动的帆影,一群蹦跳的鱼虾在奏着九曲回肠的渔歌。一叶小舟就是一只深邃的眼睛,就是在今天的平原上能让人看出一池清澈碧水、一段云雾升腾的运河。

◇蕴藏在历史尘埃里的岁月

与瓷器和沉船有着类似故事但永远无法打捞的是曾经的隋堤杨柳。当年隋堤之上杨柳依依,叠翠成行,风吹柳絮,腾起似烟,在任何春风可以抵达的地方,都留下一行行生动的诗句。清晨,晓雾蒙蒙,翠柳被笼罩在淡淡烟雾之中,苍翠欲滴,仿佛半含烟雾半含愁,曾醉了多少墨客文人的心怀。

据了解,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隋堤柳》诗中写道:“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这诱人的风光、诗意的朦胧和超然的韵味,似乎让人们看到,在那“春光荡城市,满耳是笙歌”的年代,那些富贾豪绅寻欢作乐的情景。

“淮北人对运河的怀念和向往将伴随着整个生命历程,因为我们的生命之根在运河里,我们的本性和运河是相融的。随着运河水的流淌,南北文化的精髓浸润着淮北这块古老的土地,从而滋生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风俗与民情。”领队余敏辉教授感叹道。

我们了解到,淮北地区广泛流传着隋炀帝与大运河的艳史趣话,诸如“隋堤植柳护娇娃”“赐柳姓杨推皇恩”“木鹅试水知深浅”“治吏惩贪平民愤”。淮北人至今还把柳树叫作“杨柳”。淮北人还从杨广旱船出游中得到启示,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狮子龙灯、竹马旱船等民间游乐性舞蹈。

在考察遗址时,最让考察组感到震撼的就是东部的河床截面墙体。以黄河水为水源的隋唐大运河,也像黄河一样,河床在年复一年的淤淀与增高中,不知不觉地隆出地面,成了中间微凹的悬渠。遗址中这个共有16层清晰的叠压的河床遗存堆积,让我们一眼就领略了数代风情。一堵运河河床截面,就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文明大典。站在断面面前,考察组总策划张秉政教授惊叹不已。

柳孜遗址东部河床截面墙体

考察组采访了这里的村长陈淮北。经过他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得益于大运河这个黄金水道而兴盛起来的柳孜集,原为柳江口,唐宋时期隶属宿州临涣县。关于柳江口名字的由来,这里有一个故事。隋炀帝巡历淮海,在龙舟之上观看殿脚佳丽持楫划船,即兴赋诗一首:“旧曲歌桃叶,新歌唱柳眉。将身伴轻楫,疑是渡江来。”当地官员为讨好皇帝,就依此诗把这段运河命名为“柳江”,因柳孜码头又是大运河上的重要口岸,于是柳孜就被叫作了“柳江口”。

当年的柳孜镇人口众多,客流如织,既是漕运中转码头,又是商品集散地。在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历史图集》中,唐宋时期淮北的版图上就仅标有临涣、柳孜两个地名。出土文物和历代史料也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它的繁华历史。柳孜存有宋代天圣十年(1032年)塔碑一块,标刻“大宋国保静军临涣县柳孜镇”。碑文记载,柳孜当时既设监押、巡检,又有税务官,建有七级宝塔一座。清(光绪)《宿州志》记载,天圣十年,柳孜巨镇有水井百眼,庙宇99座。

◇小镇重新焕发光彩

随着运河涛声的消逝,柳孜成了淮海大地上一个幽静的集镇,然而其繁华虽落,历史没有断失;其河道虽湮,文明没有消失。就在不经意中,漫漫尘沙所湮没的运河遗址被发掘,让当年小桥流水和集市繁华的柳孜重新散发出耀眼的光辉,成为世人瞩目的一个焦点。

有专家认为,柳孜集考古发现,是我国大运河遗址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考古发现,它为研究中国运河史、交通航运史、水利史和隋唐宋三代历史增添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为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商贸旅游、瓷器的出口外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考古新资料。考古学家刘庆柱委员说:“如果说大运河是一条项链,这里就是项链上最为璀璨的一颗珍珠。”

周金华主任和仲继元所长也结合自己的了解和认识从不同的侧面向考察组描述了柳孜运河遗址开发利用的美好前景。“一座遗址公园、一条运河老街,连同这里的风土民情将以青春焕发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离开柳孜镇,回头望去,当年的隋堤烟柳似乎还在风中婆娑起舞,喧嚣的漕运似乎还在熙来攘往,挥汗如雨的纤夫们口中的号子也似乎越来越响。“希望这些刻在残破沉船上、刻在传世古瓷上、刻在青石桥墩上、刻在老百姓口口相传故事里的记忆永远不会被人遗忘。当变幻的天象或者万物的启示渐渐清晰,淮北人认清了走向大地深处的一条路!”张秉政教授感叹地说道。

神奇的石山孜遗址

张教授把石山孜选作我们必访的地点,是有一定道理的。石山孜遗址是淮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是真正的淮北文化之根,揭示了7000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在这里渔猎耕织的历史。它文化层厚,面积大,时代早,内涵较为丰富,受中原和长江流域诸文化因素影响较小,有其自身显著特点。尽管该遗址的文化性质还有待进一步发掘考证,但基本上可以肯定它代表了淮北地区一种新的文化类型。

石山孜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山孜遗址位于原烈山区古饶镇石山孜村,也就是现在的淮北经济开发区新区建设区域内,西北距离濉溪县城东南7.5公里。遗址紧傍石山西北。该遗址是在1984年文物普查的时候被首次发现的。遗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160米,文化层厚约2米。中间有一条宽4米、东西向的村路穿过。地势略高于四周,由于历年黄河泛滥,表面覆盖沙土层厚约1米。村路北沟内切面处文化层暴露明显,厚约1.5米,上距地表1米。五花土层呈不规则状,内含大量的颗粒状红烧土和各种陶片,陶片均无纹饰。路南沟内有大量贝壳堆积层,间有少量陶片和手制纺轮,质地多为泥质红陶,也有少数的蛋壳红陶和黑陶,以及加贝砂灰陶。普查中发现了大量锥形鼎足、鬲足,质松火候低,大小长短不一,其中鼎足最长者为11.8厘米,直径4.3厘米。

198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淮北市、濉溪县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复查,确定遗址东西长370米,南北宽350米,实际面积近12万平方米。

1988年,安徽省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开探方4个,揭露面积100平方米,除出土大量陶片、器足外,还出土了陶拍、陶饼、陶质器座、器底、器耳、器把、石斧、石斫、石器坯料、角锥、角叉、蚌刀、骨质靴形器等。可辨别的陶器有钵、鼎、罐、盒、杯、盅等,其中有一完整炊器。陶质多为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红皮陶,少量黑陶及宽带纹彩陶,陶器纹饰多为附加堆纹(用泥系盘贴法),其次为划纹、戳纹、刺点纹、手掐纹、凹弦纹、指甲纹等。陶器最显著特点为手制,器形不规整,器壁较厚、较粗糙,甚至当时制作时留下的手纹尚清晰可辨。

1992年、1993年又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50平方米。考古发掘共清理灰坑395个,墓葬16座,房屋遗址15处,出土陶、石、骨、角器等文物近500件。陶器以夹砂含蚌末的红褐陶为主,常见纹饰有指窝纹、指甲纹、划纹、弦纹、堆纹、戳印纹等,器型有釜、鼎、罐、钵、盆、器盖、柱形支座等。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铲、石凿、石杵、石磨盘、石磨棒、蚌器、陶拍和鹿角靴形器等。该遗址主要文化遗存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以釜、罐为主,晚期以鼎、釜、罐为主。

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特别耐人寻味。外侧是红色,内侧是黑色,这是先民的特殊制作,运用了窑外渗炭法。在陶器刚出炉还保持高温的时候,把草木屑放到容器内,使之产生浓烟,炭渗入胎体,成黑色,胎体内部的细小空隙被炭粒充塞,这样可以提高陶器的防渗水性。

经过对出土文物进行碳十四年代测定,石山孜遗址所处时代距今约7000年,是目前淮北地区发现时代较早的史前文化遗存之一。结合考古发掘各类出土文物、遗存综合判断,石山孜遗址具有面积大、堆积厚、文化内涵丰富、出土器物特征明显的特点,时代明显早于邻近区域所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同中国早时期的新石器文化代表裴里岗文化遗址时代相近,但是文化内涵与裴里岗文化遗址又相互独立。因此,石山孜遗址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作为皖北区域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对深入研究淮北地区及苏、鲁、豫、皖交界地区史前文化的面貌和源流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作为一类文化遗存,被称为“石山孜类型文化”。

为进一步做好“石山孜遗址”保护工作,淮北市委托安徽省建筑工程学院规划设计院进行了《淮北市“石山孜遗址”保护及遗址公园》方案编制,以做好遗址保护为主旨,规划建设一座集文化观光、考古体验和休闲游憩为主题的文化遗址公园。

遗址的典型标志就是石山孜了。这是一座50多米高的石山,矗立在平原上,显得很突兀。当地村民称该山为“飞来峰”,传说是二郎神杨戬搬来的。在一些村民眼里,这山的“风水”好。

石山孜是一座奇山,奇在它的特、净、小、硬上。“特”是石山孜的最大特点。这里的石头很特别,是那种青沙石,与周围所有的山石都不一样,其他山石大多是常见的石灰石。一座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巨石嶙峋的石山突兀在平原上,其形成就成了至今不解的一个谜。有人说是第四纪冰川搬运形成,但经不起推敲。有人分析是中国东部郯庐火山带的一部分,地下岩浆上涌形成,也找不到证据。有人根据石山孜山石的形、质特征,推测可能是天体运动飞落下来的陨石,这也有待考证。《宿州志》曾载传说:“为山东峄山飞来之石。”当地人也据此把石山孜称作“飞来峰”。“石山会飞”,当然没有人会信。民间相传此山为杨二郎担山时掉下的扁担楔子。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锐先生曾欣然题写“飞来峰”三字,嵌刻石上。神话也只能是神话。这种种推测与传说不仅没有解开石山孜形成之谜,反而为之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气氛。

石山孜的第二大特点就是“净”。块块青石累堆在一起,不沾任何泥土,不染一点尘埃,干干净净,如同水洗过一般。零星点缀其上的植物清亮的绿色也如同刚刚经过雨水冲刷过似的。据清《(光绪)凤阳府志》记载:“宿州西北50余里有石山,周围上一里许,纯石无土,介然独峙,层层迭起,嵌空玲珑,如雕如画。”纯净而又漂亮的石山,和园林中的假山并无二致。更为壮观的是,大雨过后,石山周围的洼地积水如河,远远望去,不像一座真山,倒像一幅美丽的水墨山水图。山峰上有一座庙宇,让这座山在净中又多了几分灵气和韵致。解主任告诉我们,山下原有一块断碑,上书“天地君亲师”,如今已不知去向了。

石山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小”了,说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山绝对没有错。石山孜小在它本身模样上,直径不到30米,高度不到50米。人们站在山前,总觉得它是那么秀气、可爱,和人是那么的亲近,仿佛一伸手就能把它捧起来似的。关于石山孜的小,一个在山下捡柴的大娘给我们讲了一个传说。很久以前,石山孜从地里冒出来后,是一天天往上长的。有一天,有个穿白衣服的仙女从这儿经过,在山上尿了一泡尿,山就不长了。山虽然停止了生长,但沾了仙气,所以才这么干净和俊美。

石头是人们盖房子常用的建筑材料,然而周围十里八村没有一家用山上的石头盖房子的。面对如此规整大气的石头不用,我们感到了奇怪,便向留守在山旁的一位老汉打听。他告诉我们,这里的石头太过坚硬,再好的石匠都无法进行加工。那么“硬”也是这座山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了。

石山孜连同石山孜遗址无疑成了人们探访的一处景点。还在这里搭着窝棚住着的老年妇女说:“经常有人到这里来,有开着车来的,有开着摩托车组团来的。来了就往山上爬,山上的石头都被爬山人的脚板磨得锃亮,滑滑的。20多年前,有一位贾先生,在山脚下的一个旧房子里住了一段时间,天天往山上爬,一块一块地捡拾山上的破玩意儿,最后装了满满几麻袋,雇了几个人帮他抬出了村子。都说贾先生发财了。”妇女说的这个贾先生就是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考古领队贾庆元,贾先生有没有“发财”我们不知道,但他对文物考古的执着堪比盛开的芙蓉,热烈奔放,不顾一切,着实让我们感动。

石山孜优雅地站立着,村庄已不复存在了,这里变成了淮北市开发区。拆迁留下的废墟上长满了茂盛的蒿藤,周边村民们曾经种过的菜地也杂草没膝了。与疯长的杂草相比,残留的庄稼就消瘦多了。树木被砍伐掉了,有的在渐渐地枯萎死去,有的老根上又长出了新芽。腐朽和新生,肥绿与瘦红,既相互映衬,也相互支撑。

考察组在现场

水门向早茶市闹 古色古香临涣城

◇漫步临涣古城墙

临涣是淮北地区的一座标志性古城,自春秋战国到解放战争,这里涌现出了一位位可歌可泣的人物,发生了一件件可赞可叹的事件,形成了一样样有滋有味的民俗。要决定在一天之内看什么、访什么,确实需要动一番脑筋。我们行走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组的发起人和策划人张秉政教授整个晚上都在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他把资料翻来覆去,在纸上这圈那点,终于把目标确定了下来。

早晨7点半,车子从淮北出发,第一站是临涣古城墙遗址。再一次站在这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面前,在绿树撑冠与青蔓舒姿的景致中,靠近大运河不远处的古城墙托起了临涣这方土地义薄云天的豪情壮志。

中华域内的古代城墙至今大多遗落在历史的旧梦中,留存较少的城墙也都残缺不堪。临涣古城墙是我国延续时代较长、跨越朝代较多、没有发生过大变迁的古城垣,使我们能由这幸存的壮美、雄浑的遗存段落中去感知历史,去推想一代代繁华与落寞。罗马哲人奥古斯都曾说过:“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临涣古城墙已成为一种不可复得的古老文明的象征,它将遥远年代的信息带入现代,使现代人在寻觅精神故园时有了一个方向。古城墙体表每一个纹理都写满了历史的沧桑,墙体上挺起的每一个枝条都迎着阳光摇晃着期盼。

地方文史专家张云波站在高高的东北角楼遗址上,动情地向我们叙说着这里曾经的磨难和辉煌。

临涣土城系两次筑成,第一次采用平夯法叠筑,土质为黄土、杂土,夯层规整,每层厚15厘米不等,夯窝深2~3厘米。主城墙呈梯形,两腰经铲削修整,并用圆木棒横向拍打,表面十分平整、光滑、坚硬。第二次采用覆土堆筑,输送的沙土杂以砂浆和汉代遗物。完好时期的临涣古城,环临涣集一周,呈东西若长的正方形。城内径东西长1490米,南北宽1394米,周长5818米,上宽5~8米,高7~15米不等,城基部宽30~50米,内坡度22.3~26.5米,外坡度22.9~26.5米,总面积2.7平方公里。

临涣古城墙作为古时的一项大型军事防御工事,除高大坚固的墙体外,还有众多配套的军事设施和各种建筑。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城门,四角有角楼。西城有6座烽火台,东城有3座烽火台。台距100米,台长25~50米,台宽15~30米,高出城墙约5米。城墙上还有作瞭望、射击之用的垛口。古城与战争总是分不开的。她舒展宽广的胸怀,收拢起一道道刀光剑影和一声声人喊马嘶……

公元前209年7月,一无所有的登封农民陈胜,率领被逼上绝路的900名戍卒,在安徽宿县的滂沱大雨中,扯起了起义的大旗。为了牵制秦军,陈胜、吴广亲自率领队伍沿浍水西上,进攻战略要地铚城。起义军与铚人董、宋留、伍徐等里应外合,攻破城池,吓走县令。他们打开府库,开仓放粮,又砸开监狱,释放囚犯。东城门见证了中国一代农民所独有的勇气与果敢,古城墙的土质里映射着正气、凛然、向上的中国农民的缩影。

为讨伐董卓,曹操散尽家财,到处招兵买马。从扬州返程的路上,曹操又在铚城一带招募兵士千余人。铚城成了曹操屯粮练兵的重要基地,临涣西南的黄土岗就是曹操当年屯粮、养马和操练士兵的场所。曹操站在临涣西城墙之上的声声呐喊犹在耳边响起。

528年,北魏的北海王元颢于涣水边上迫不及待地即位称帝,任命陈庆之为前军大都督。529年5月的一天夜间,陈庆之率7000之众,奇袭临涣郡。城内梁兵遭北魏军士的冲杀,死亡惨重,守将仓皇逃遁。从铚县出发到达洛阳,14个月内陈庆之攻陷32座城池,经大小47战,奇迹般地全部获得胜利,并且在3日内陷落要塞虎牢关,进入洛阳,他那只仅仅7000人的“白袍队”几乎毫发无损,这是自东晋以来任何发动北伐的人都无法创造的伟业,陈庆之以自己不屈的毅力和不凡的才能缔造了一个不是神话的神话!铚城也就成了他走向人生最大辉煌的起点。陈庆之的故事也在激励着一代代临涣后人:不屈不挠、不弃不馁,在困境中一样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1232年2月,蒙古3000铁骑猛攻临涣城,县令张若愚以城墙为依托,带领全城军民誓死坚守。身形巨大、体格强悍、皮肤黝黑的蒙古兵,以其悍勇不惧死的拼斗血性,在城内横冲直撞,一个个守城将士倒在血泊之中。县令张若愚手中长枪挥扫飞舞,每一枪都至少终结一名蒙古兵的性命。最后,蒙古兵将张若愚团团围住。蒙古将领看到张若愚是条汉子,劝其投降。真正的志士仁人,怎么会因为贪生怕死而苟且偷生。张若愚举起手中的剑,自刎身亡了。张若愚的脊梁也该是临涣城墙的脊梁吧!

1940年春节后的一天,彭雪枫司令员向丹城集驻防的新四军六支队第二团第二营杨营长和刘营长下达袭击临涣集日伪军据点的命令。二连从南门攻入,迅速包围日军营房,掩护四连从北门突入,歼灭散居街上的伪军,五连作预备队并担任警戒任务。新四军活捉了敌人哨兵,把一班伪军堵在屋里,缴获长枪13支,俘虏14人。在和另一班伪军的交战中,打死伪军7人。接下来,新四军对日军营房发起进攻。新四军夜袭临涣日伪据点,大大地挫伤了日本人的锐气,从此他们躲在圩子里轻易不敢出来。认真地联想起来,我觉得,一个人只要敢于抬起头,敢于挺起胸,敢于迈开步子,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是可怕的了。

古城墙用那残破不堪的身躯,向世界讲述着曾经的惊心动魄,曾经的你死我活;用那早就斑驳陆离的面庞,向世界诉说着往昔的荣耀辉煌,往昔的哀痛悲伤!古城墙记录了一段段渐渐被历史遗忘的过往,也镌刻着一个个久久都难以释怀的心殇!

古城的衰落与昌盛、灾难与幸福、消沉与斗志交织在一起,串连成临涣曲折迂回、或沉重或轻快的脚步。临涣古城地上地下、城内城外,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足迹,在这里随手都可以捡到2000多年前的瓦片、陶片及瓦片、陶片映射出的璀璨光辉。人们对于造化的鬼斧神工,总爱赋予其无比美好的神话含义,长久以来,临涣人民流传下来许许多多或美丽动人、或忧伤感人、或离奇惊人的故事与传说。神话和故事是人类美好梦想的寄托。它历久弥新,一头牵着远古,一头牵着现代;一头牵着自然,一头牵着人文,将永远把人类热爱生活、追求完美的心愿系在一起。一个人一旦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用了心,那么他最终一定会找到他所要的东西。我们在古城墙上找到了心中最美的感受。

历史的烟云常与青砖古道、黄土冈丘相叠,眼前的古城墙时常幻化为远年的图景,眼中所见,已是一个古今交织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一种为悠远、凝重所笼罩的意境。风刀霜剑,岁月无情,当古城墙失去了最直接的军事效用以后,便自然而然地演绎成一道神秘而秀美的风景,像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卸下沉重的铁甲,换上了飘扬的裙裳。

南阁是临涣古城墙的南门,面朝泡河和浍河,也有人把它叫作“泡浍门”,作为正门的南门是这个城墙里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城门。

当年的南阁是两层建筑,高15米,长12米,南北宽9米。阁的底层是一扇由砖石错缝砌成的拱券形城门,城门的通道用长条石砌成。东侧两层上有大门,门下有石阶,游人拾级而上,倚楼远眺,城光水色与碧野村落尽收眼底。阁的中层正面自东向西并列着一排齐整的雕花栏杆,栏杆五光十色,远远望去放射着奇光异彩。在栏杆后,是12扇彩门,门的上方有千余个方形、圆形对称的窗口,门的下方木板上画着各种构思奇特的油漆画,在阳光的照耀下,给人一种光彩迷人而又肃穆威严的感觉。在栏杆上层有10多个对称的窗口,用油漆木板连接起来,涂以各色彩绘。阁顶为琉璃小瓦,分五脊六兽,阁顶两端雕刻着各种不同形态的飞禽走兽,鳞次栉比,惟妙惟肖。阁内正殿中央供奉着一尊雕塑的玉皇大帝,所以南阁又有“玉皇阁”之称。南阁飞檐翘角,高耸平原,每当夕阳或朝阳照耀之时,云霭缭绕,金碧辉煌,宛如一座美丽无比的蓬莱仙宫,让人又有一番心旷神怡、飘飘欲仙的美妙感觉。

更为奇妙的是,在玉皇阁琉璃瓦的屋脊中间,建造了一座袖珍型小庙——姜太公庙,高1.5米,长宽各1米,真是形态别致,匠心独具。庙内有姜太公的独特造像。这“庙上庙”与“神上神”成了临涣的一处绝妙佳境。

南阁的南北墙外各有一块石额,分别刻着“光增浍泡”和“永固山河”,字体皆苍劲有力。更引人注目的是,阁上镌刻着许多珍贵的石雕,诸如栩栩如生的《狮子衔鲤图》《禹王锁蛟龙》等。

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为南阁香火会,远近香客云集,整个阁寺烟雾缭绕,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在拥挤的陌生人群里,谁都有可能踩了他人的脚。没了身份之别、没了名誉之争的地方,人才是自由的,也才真正是属于自己的。

城墙的东面与北面,有一条长约4公里、宽约10米、深约4米的一条护城河,南与浍河相通,西与仓沟相连,组成一个既有利于防旱灌溉和防洪排灾,又有利于防护御敌和交通运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河水清澈,倒映着河边的树木和房屋,水流平缓,衬托着一片碧野的宁静与安详。时常可以见到在古城墙上玩累了的孩子们纵身入河,惊起锦鳞翻飞,野鸭四散。傍晚是护城河热闹欢跃的时刻,夕阳余晖中,河中的许多小青蛙会相继跳上河岸,像举行联欢会,呱呱地唱起来,交织成一幅夕阳斜照图,一支黄昏协奏曲,令人感怀至深,流连忘返。

古城墙犹如知性小女子手中的一支笔,把临涣的美与临涣的好,记成历练后的从容文字,读起来会有芳香与甜美从文中穿尘而来。

古城墙青色的手臂紧紧拥抱着这座沐风栉雨的小城,宛如一个慈爱的父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女不受侵害而挺起的脊梁。古城墙是古代人守土御侮的一种屏障,也是现代人心中的一种慰藉。绿荫掩映下墙体仿佛在告诉我:站着,并不一定高大;躺着,并不一定矮小。我们也从风雨剥蚀遗下的凸凹的痕迹上明白了,伤痕不是痛苦,而是资本。有些时候,只有伤痕才能保护自己,才能给自己一份安全感。

城墙依旧,安详淡定地看着红尘里熙来攘往的人们。我伸出手,试图擦去岁月的灰尘,让古城墙能以更鲜亮的面容走向热爱它的人们。此刻,我也沾染上了城墙的豪情。我本属于古城墙深蕴的底色,或者属于城墙之上那一刻的张望。风来,雨来,我们都不用害怕。因为,城墙就在那里,在我们的目光可以抵达的距离内,肃然不语。

从古城墙上下来,生活为我们敞开了另外一种风景。

◇水门向早茶市闹

在离开城墙前往茶馆的途中,巧遇文昌街上一户人家在操办喜事。房前张灯结彩,路口摆着大红的充气狮子,过道上扎着花拱门,腰鼓队在喧天的锣鼓和唢呐声中挥舞彩绸,舞动身姿。上前打听,原来主人在为自己的儿子举办“剪鸭尾”酒宴。给小男孩“留鸭尾”的习俗,在淮北农村由来已久。小男孩从一出生开始,就将后脑勺那部分头发留着,长到6周岁或12周岁的时候,选个吉日,举行专门的仪式,由小男孩的舅舅用剪子把那一撮头发剪掉。“留鸭尾”是小男孩“万分娇贵、备受疼爱”的寓意,“剪鸭尾”是对小男孩“福禄前程”的美好祝愿。张教授是研究民俗的专家,遇到这样的巧事,不容分说拿出相机“咔嚓”“咔嚓”地拍个不停。

考察组张秉政教授到临涣茶馆来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再一次走进怡心茶楼,无疑又见到了许多老朋友、老茶客。临涣人下茶馆的习俗在全国都是独特的。常来饮茶者大都是当地上了年纪的人,这些满脸皱纹、关节粗大的茶客,一大早从家里出来,来到青砖黛瓦、重梁飞椽的茶馆里,从裤袋的深处掏出几毛钱来交给店主,然后端起茶壶、拿起茶盅,来到一张陈年古董般的木茶桌前,坐在长条木凳子上,便开始慢慢地喝,细细地品,时不时地“吧嗒”着烟袋。就这样喝下去,直到晚上茶馆打烊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临涣人饮茶不仅仅停留在止渴的生理满足上,而是作为生活方式和文化情调揉进了每一个日子。在临涣,不管时光流转,不管社会变迁,不管政权更替,不管人事代谢,乡土观念早已化成深深的情结,植入了茶客的骨髓之中。

自娱自乐,茶馆就是他们的生活世界

一股浓郁的面食香气随风飘来,循着香气的方向望去,只见炉子前的生意人正用一根火钳把热腾腾的烧饼从炉壁内夹出来。在辽阔的淮北平原,可以说临涣天生就是一个情调浓郁的小吃之地,饱满的煎包,厚实的油饼,浓艳的辣汤,红润的糖糕……各式各样、琳琅满目。

有着“皖北第一饼”之誉的临涣烧饼自然是一种“未说先馋、闻味流涎”的地方传统美食。“皮酥瓤柔芝麻多,一口咬出半边月。”一个香喷喷、热腾腾的烧饼放进嘴里,那个酥与香啊,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吃完后咂咂嘴,滋味仍在齿颊间回荡。

据了解,临涣茶馆烧茶用的水不是一般的水,而是取自古运河支流浍河岸边的千年回龙泉。也正是这种泉水与廉价的红茶棒实现了不可代替的完美结合,才有了少啜享口福、多饮不撑腹、饭前增食欲、饭后助消化、闲暇舒神心、劳累解疲乏的功效。于是我们便有了一览古泉“尊容”的好奇。

站在浍河大桥上西望,有一个突出的四方形水泥构筑物宛在近岸水中,这便是蓄着圣水的井了。古泉的水是靠着一根细长的管子从这里引到岸上的。“倘得一滴泉入口,便有五载香盈怀!”考察组真真切切地欣赏到了地方民俗的一抹蓝天。

临涣古城墙遗址处野草丛生

◇探寻蹇叔墓遗址

按照考察的行程,考察组把考察的重点放在蹇叔墓遗址上。

根据史料记载,蹇叔是春秋时期宋国铚邑鸣鹿村(今临涣周庄)人,在好友百里奚的推荐下,出任秦国的右相。他向秦穆公阐述了“德为本,威济之”的治国之道,指出了“毋贪,毋忿,毋急”的霸者三戒。蹇叔依靠出众的才智和超群的谋略,辅助秦穆公教化民众,实施变革,兴利除害,使僻处一隅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可以说,蹇叔的智慧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秦穆公正是因着蹇叔的辅佐才最终成就了霸业,从此一个落后的弱小国家开始领跑中华文明。于是历史上有了“秦无蹇不成霸”之说。

“这真是一块宝地啊!”考察组的车子刚驶上周庄村前的小道,张教授就情不自禁地惊叹起来。万顷碧野之中,两边的村庄掩映在颀杨茂桐之中,隐隐约约传来鸡鸣犬吠之声,近前芳馥缀满衣衫,远处氤氲笼罩着高低错落的农家房舍。

车子行至通往村里的“丁”字路口时,考察组看到了竖立在路边的“蹇叔墓”石牌,在标牌的周围四处打量,却看不到任何陵墓的影子。

一位中年妇女走过来,指着右前方一处布满荒草、略高于地面的土堆告诉我们:“就是这儿!”按照妇女的说法,这里还应有一块墓碑,考察成员在草丛中摸索着,终于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两位赶集回来的老汉路过这里,很热情地帮着扒开荒草,清理墓碑上面的枯叶和泥土。

蹇叔墓考察

经过采访当地村民,考察人员了解到,这是地方名人李萼亭等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立的“重修蹇叔墓碑”,上面的刻文清晰可见:“涣镇古铚城,蹇叔故里也。城东里许,其墓在焉。蹇叔仕秦,相穆公,丰功伟烈,详于史册……”

详于史册的东西在现实中很难找到了。看着近于平地的遗存、横躺的墓碑和疯长的野草,张教授唏嘘不已,不停地向两位老汉讲着蹇叔的故事,反复地叮嘱他们要好好保护这片墓地。

也许没有了坟冢陵院、远离了人群喧嚣的灵魂,才是最自由自在的吧!太多的人和事,都在无惊无扰的岁月里过去了,有花香相伴的日子过去了,没有花香相伴的日子也过去了。

◇走进江淮老字号

结束了蹇叔墓的考察,考察人员又驱车来到临涣蒋家酱品厂。这里的酱包瓜是世上独一无二的酱品名菜,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有着150多年的历史。

酱包瓜生产线

据悉,酱包瓜,又称“菜中菜”,外壳是圆、嫩、鲜、脆的酱包瓜,内瓤为“倾馅十样锦,颜色有五六”的八宝酱菜。清末有诗人这样赞美酱包瓜:“瓜风送香气,蜂蝶乱飞云。食之包瓜后,忘却故乡人。”传承人蒋化清先生带着我们领略了整个生产流程,从生瓜采摘,到漂洗剖切,到入缸浸淹,到充填包扎,到装袋密封。张教授看到“江淮老字号”“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荣誉称号竟没有出现在外包装上,就为蒋先生出谋划策起来。他建议蒋先生改用“大运河”的牌子,把酱菜与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起来,让地道的酱品名菜走遍大江南北。

“酱包瓜可说是朝夕相处之后才能完全体验得到的,就像娶来的不太中看的媳妇,过起家常日子之后,她的温润、体贴、贤惠才慢慢地在丈夫的眼中开出花来。浓郁的酱香十分缠绵,人都走出好远了,它还追着你不舍不放。”看到这,张秉政教授感慨地说道。

古城临涣就是一位朴实的土著诗人,穿越岁月的风云,吟诵着千种万种情韵,那一个个青绿黄白的段点,从地方历史文化的泉流中汩汩而出。地地道道的临涣人以平和的心态和亲切的笑容诠释着正在过着和即将到来的日子。

一天的考察结束了,可临涣留在考察组心中的好,就如同收藏家淘到的一件稀世青铜器皿。在这里历练了眼光,就再也没有看不清的沟沟坎坎。

走进淮北相山庙会

领队张秉政教授把相山庙会作为行走考察的对象,是非常有道理的。淮北是隋、唐、宋代通济渠岸边的文化重镇,十多年前在这里的发掘证明了运河淮北柳孜镇段不仅是一个运漕中转码头,也是一个很大的商旅之地。现在看起来不起眼,可在隋唐时期因运河而被称为“柳江口”,“庙宇九十九座,井百眼”。可想见规模之大,人众之盛,庙会文化之灿烂。

“对于运河名城淮北来说,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的考古发掘是中国运河考古的重大成果,证明了大运河的流经路线,填补了中国运河考古的空白,值得一提的是在淮北市运河开发后还发现了酒具、茶几、吹奏的小乐器、玩耍的小动物、人物瓷塑,还意外地发现晚唐时期白釉‘相扑’玩具,对研究当年运河民俗文化也有一定的价值。”面对着自己脚下的这片热土,张秉政教授激动地说道。

运河两岸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作为淮北相城的人们来说,相山已经伴随他们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峥嵘岁月,相山留给淮北人的是永恒的记忆,更是城市的象征。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至二十,淮北相山便热闹起来了,在这里有为期三天的相山庙会,对淮北地区周边群众来说,是一个比过年还热闹的节日,庙会上减价的服装,淮北土特产,便宜又实惠;“农”味十足的小吃,令人垂涎;让人乐不够的民俗表演;平时难得买到的布老虎、小面人,以及一些乡下人用泥制作的鸟、兽等小玩意更是让人爱不释手。对于淮北市民来说,相山庙会是增添家乡情感的时节。庙会上,人们熙熙攘攘,穿梭其中,能感到少有的温馨和从容。

阳春三月,春风习习,伴随着微微的春风,来自淮北及周边的人们来到相山庙会,准备为2016年迎春纳福。“今年的农历三月十八相山古庙会相山风景区内摩肩接踵,人潮如织。为了能烧头炷香,有的游客更是4月24日凌晨便早早守候在显通寺门口。”考察组还未到达相山庙会相山公园内,在路途上就听到有路人给大家介绍了庙会的盛况。

相山显通寺

显通寺香客云集,由于道路交通管制,通往相山风景区的相山路已是人山人海,成为名副其实的“步行街”。跟随人流进入相山风景区,只见景区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已经到了人与人贴身向前行进的程度。景区道路两边有不少流动摊位,在这里人们依然能找到庙会的感觉,说书摊前围满了人,套圈、打靶让不少游客跃跃欲试,香包、首饰、虎头鞋等民间手工艺品激起了游客的购物欲,但最让人们关注的还是那一家家的小吃摊,什么面皮、烤肉串、娃娃鱼等,在这里你都可以找得到。

“好吃的淮北特产面皮,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大家快来尝一尝。”在吆喝声中,淮北面皮摊前人头攒动,这里已经被前来逛庙会的人围得水泄不通。

“好久没吃过这么正宗的面皮了,味道正宗,我要带回家里给家人尝尝……”作为濉溪县的一名教师,常德厚先生已经是第二次来到相山庙会了。他告诉我们,来庙会主要是奔着这个氛围和热闹场面来的,不为别的,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民间传统,对于周末休息的他来说也是一次新的体验。

顺着相山北路向上走,穿过拥挤的人群,便到了相山公园的正门,门上“爱护环境、文明游园,遵守秩序、防止踩踏”的字样格外醒目。艳阳高照,阳光穿过门前的松树照到游人的脸上,温暖而舒适,好像是春风抚摸过脸庞一样。通过主干道向上走,便是淮北动物园与历史长河景观,在动物园旁,淮北市法制局和司法办举办的“送法进庙会·惠及千万家”法制宣传活动,执法人员通过发放小扇子、宣传手册、手提袋等印有法制宣传内容的小物品,再配上自己的讲解,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到法治社会的重要作用。

“让每一个公民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其实真的很重要,我们这些老百姓也就想了解一些知识,想不到逛庙会也能够学习到很多的知识。”市民王友天高兴地说道,他表示也要将法律知识告诉身边的人,做一个法律的使者。

通过历史长河景点到奏鸣台,在一处空旷地带,传来了锣鼓的声音,考察组循着声音走过去,在一群人中间,一位中年男子正和几只小猴子玩耍着。

“给大家鞠个躬,给香蕉吃,表演一个恭喜发财……”表演中,耍猴人好像与猴子融为一体,猴子在耍猴人的指导下为大家表演着各种搞笑的动作,引得在场市民哈哈大笑。

在考察过程中,考察团也看到了许多不文明现象,在梅兰芳雕塑前,很多市民站在雕像上拍照,对文物和公共设施不管不顾;而在主干道上,有的游人随手扔果、皮纸屑,让人不舒服。

走到显通寺广场上时,广场上的几辆特警车和救护车非常显眼,我们了解到,为了确保风景区庙会期间秩序井然,景区管理人员对景区内的山林防火、游乐设施、安全、卫生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

“节前多次开展安全检查,对儿童乐园、动物园、人工湖、溜冰场等处的游乐设施、动物笼舍、水面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并及时劝阻和清理携带高香、占道经营、乞讨算命、折枝摘花等不文明行为。”相山园林局的杨书记介绍道,为了这次庙会的安保工作,园林局和管理办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就是要让广大市民平安出入。

“相山庙又叫‘显通寺’,距今已经有1725年的历史。显通寺位于相山龙山、虎山两峰之峪,俗称‘相山庙’,又称‘显济王庙’,三面环山,周围林木葱茏,环境幽美。登寺山门奎楼眺望,市区尽收眼底。寺内至今犹存宋、元、明、清碑刻22方,其中以乾隆皇帝的御书‘惠我南黎’恭摹碑和高晋书‘渗水崖’碑刻最引人注目。”未进入显通寺前,门外的一位老者已经向考察组讲起了显通寺的历史。

显通寺是庙会的主场地,为迎接庙会,显通寺整体装饰一新。进入显通寺,考察组在相王庙前的四颗古树前停了下来,树上系满了各种祈福的红丝带,与绿色的树叶相呼应,显得格外耀眼。

相王殿前香火鼎盛,各地的香客纷至沓来,祭拜这位建立淮北的大英雄,想当年相土东来的历史如在眼前。

显通寺有4进大院,穿过由108块大石圈砌而成的拱形门洞,越过前院,可直接进入正殿庭院。院内按四个方位挺立着4株两人合抱有余的千年松或柏,现存3棵,东北角一棵新中国成立前遭雷击而死,后补种一颗泡桐,到现在已90余岁。在这里,考察组看到了一些老年人在这里闭着眼睛摸树。一问才知道,很久之前,当地百姓就有进庙闭目摸树的习俗。据说如果哪位能蒙上眼睛按方位依次摸到4株古树,即可健康长寿。

相山庙里的千年古松

正殿殿廊东侧有小门可进入碑廊,碑廊陈列着宋、元、明、清的碑刻22方,其中厢房内清乾隆帝亲书的“惠我南黎”碑刻,最为引人注目。

走进大雄宝殿,正面供奉着释伽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祖等三佛,均高7.2米。东西两侧塑有18罗汉及普贤、文殊两菩萨。殿后部分塑有9米多高的观音菩萨像和观音53参图。200多平方米的走廊由54根红柱支撑。整个建筑以红色为主色调,并绘有龙、狮、跑兽等吉祥物。殿面层檐八角,全由琉璃瓦装饰。宝殿前左侧为两层重檐式钟楼,内置3吨重大钟,右侧有同样规格的鼓楼。钟、鼓楼之间东西横立着一座2人多高的5层宝鼎及三座平鼎、两座烛鼎,为游客供奉香火之用。

在大雄宝殿前,有两尊石麒麟,麒麟身上挤满了祈福的红丝带,不时还会有人向麒麟身上投掷硬币,祈愿自己能够发财如意。在东侧麒麟旁,一位老年人正摸着狮子的腿脚,摸完之后向自己身上摸一摸。这“是祈求自己的身体部位能够健康,哪个部位如果有炎症的话摸完之后也会康复”。民间相传的庙会习俗已经深深影响了相山脚下的淮北人民。

大雄宝殿南侧是地藏殿,地势稍低。建筑面积及规模略逊于大雄宝殿,其高度、建筑风格及主色调,与宝殿基本一致。在殿前的香火更为鼎盛,善男信女们带着香、携着自己的儿女或者亲戚爱人到殿前烧香祈福,香烟袅袅,直通云霄,久久不能散去,祥瑞般笼罩着整个相山。

在殿前,我们看到了一名来自河南的王先生,他携带着妻儿老小一共4人专程到显通寺祈福。王先生老家在淮北,然后几经周转在河南定居,但是还是怀念着这片故土,每年农历三月,都会带着儿女们来这里祈福,并且看一看故乡的发展。“人虽然在异地他乡,心还是地地道道的淮北人。”说到这,王先生笑了起来。

山上的香火非常旺盛,而山下的庙会活动更是热闹非凡,民间杂技和美食数不胜数,让我们真正看到了地地道道淮北民俗风貌,也让隋唐大运河流经的这片土地更加生机勃勃。

“由于今年庙会期间天气晴好,又赶上是双休日,到相山风景区游玩、祈福的游客将会超过20万人次,为历史新高。”工作人员向我们讲着今年的人气之盛,而我们的心也已经早早地融入了整个庙会之中,祈福着,欣赏着,回味着。

古琴,铸就蔚为大观的淮北风骨

作为“楚河汉界”所在地,荥阳成了象棋的发源地,其名声也随着中国象棋走向了世界。书圣王羲之,心摹手追,备精诸体,其“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书法遗韵使临沂成了名副其实的书法之乡。画祖顾恺之,以“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独特技法,成就了“苍生以来未之有”的不朽画作,让风光旖旎的太湖明珠无锡更多了几分韵致、几分飘逸。那么,传统四艺“琴棋书画”的琴把缠绵的眸光又投在了哪里呢?

中国有十大古典名曲,其中三首与淮北有关。让我们翻开载文传史的典籍、走进乡里坊间的传说,去领略古琴之于淮北的那份渊源与神韵。

淮北杜集区东部的村落梧桐,是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高山流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春秋时期,楚国大臣俞伯牙沿鸿沟一路游览而来,看到梧桐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就在山上住了下来。夜里,面对清风明月,他灵感涌动,悠然自得地弹起琴来。悠扬的琴声引来隐居山下的钟子期。一个痴迷地弹着,一个沉醉地听着。第一首曲子时而雄壮高亢,激荡着生命的厚度与张力;时而沉重激越,洋溢着生机的葳蕤与浓郁。钟子期禁不住惊叹:“巍巍乎若泰山!”第二首曲子淙淙铮铮,似幽涧之细流;猛滚慢拂,犹余波之激石;钟子期又赞道:“洋洋乎若流水!”当两个躲开时光追赶的智者,目光和脚步同时落在同一个点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一场千载一遇的灵通与缘分。俞伯牙和钟子期一起切磋琴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并相约来年中秋再来此地相会。令人痛心的是,当俞伯牙如约返回时,钟子期却因病亡故了。俞伯牙来到钟子期墓前,取出古琴,最后一次弹奏起“高山流水”来。哭成泪人的俞伯牙奏完后感慨:“君已西归,吾鼓琴为谁?”说罢毅然摔碎了钟爱的器物,从此不复抚琴。也许一棵落光了叶子的树,不把一点绿色带进冬日里,才是对春天最纯粹的纪念。后来,人们把俞伯牙住的山上村称为“上聚贤村”,把钟子期住的山下村称为“下聚贤村”,直到现在梧桐村里还有上下聚贤村之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www.xing528.com)

古琴清音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魏晋时期铚(今濉溪县临涣)人、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以善弹此曲而著称。“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的嵇康不只是一位才智过人的文学大家,还是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大师。他精于笛,妙于琴,长于音律,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足见其影响之大、成就之高。《晋书》记载:“嵇康尝游会稽,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忽客至,自称古人,与谈音律,辞致清辨,索琴而弹曰:‘此《广陵散》也。’声调绝伦,遂授于康。”《广陵散》“纷披灿烂,戈矛纵横”,全曲贯注着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或许嵇康正是看中了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对它产生了极其深厚的感情。《世说新语·雅量》记载:“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我想,只有嵇康才能有着这样视死如归的淡定和赴死而去的从容,他一直走在一条独自开辟的小径上,因为他清楚所有现成的路都会偏离他行走的意趣。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明代朱权《神奇秘谱》解题云:“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东晋时期铚(今濉溪县临涣)人桓伊,“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他的《挽歌》与袁山松的《行路难》、羊昙的《唱乐》并称“三绝”。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乘船赴京师,中途泊舟溪侧,巧遇慕名已久的桓伊从岸上走来,于是使人邀之吹奏。桓伊“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桓伊的洒脱,像黑夜里点燃的一盏油灯,照亮你的四周而又不刺痛你的眼睛。桓伊还喜欢听别人鼓乐唱歌,每每沉醉于此,就会情不自禁地击节赞叹。当时的宰相谢安见桓伊沉迷音乐到了如此地步,便惊叹道:“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成语“一往情深”便由此而来。明清琴曲《梅花三弄》淋漓尽致地传达了梅花凌霜傲雪的气质与高洁不屈的节操:梅花一弄,弄清风;梅花二弄,弄飞雪;梅花三弄,弄光影。另外,梅开三度,每度都含有不同的韵味:一度开花稀少,欲露还藏;二度开花成片绽放,满树飘白;三度开花绿芽相伴,象征着冬去春来。暗香浮动的梅花犹如桓伊不媚不谄的品性。

在淮北的历史上,痴恋古琴的人物比比皆是。东汉相(今淮北相山区)人、著名的哲学家和经学家桓谭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琴师,自幼“好音律,善鼓琴”,对民间音乐很有研究,弹奏的琴曲也大都是根据民间曲调编创的新曲。宫廷举行宴会,刘秀往往命他弹琴助兴,听惯了宫中乐曲的皇帝,对桓谭的新曲赞叹不已。

东晋铚(今濉溪县临涣)人、著名美术家和隐士戴逵,因擅长雕刻及铸造佛像而著称于世,同时也是一位擅长鼓琴的高人。《晋书》记载:(戴逵)“性不乐当世,常以琴书自娱。”王徽之曾雪夜造访戴逵,到门未入,留下了“兴起而来,兴尽而归”的美谈。戴逵的长子戴勃与次子戴颙继承并发展了父亲的琴艺,“各造新弄,勃五部,颙十五部。颙又制长弄一部,并传于世。”戴颙把《何尝》《白鹄》两部乐曲融合起来,谱成一个曲调《清旷》,其三调《游弦》《广陵》《止息》“皆与世异”。

淮北人不仅琴艺高超,还留下了一段段惜琴爱琴的佳话。嵇康有一张非常名贵的琴。为了这张琴,他卖去了东阳旧业,还向尚书令讨了一块河轮佩玉,截成薄片镶嵌在琴面上作琴徽,琴囊则是用玉帘巾单缩丝制成。有一次,朋友山涛乘醉想剖开此琴,嵇康以生命相威胁,才使此琴免遭大祸。

古有四大名琴,它们分别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蔡邕的“焦尾”。其中“绕梁”,是春秋时期相(今淮北市相山区)人、宋国右师华元作为礼物献给楚庄王的。“绕梁”本是周朝韩国一个著名歌女韩娥使用的,其优美音质世所罕见。华元留楚期间,了解到楚庄王爱琴如痴,就千方百计将“绕梁”琴弄到手,献给了他。华元送琴可谓用心良苦,通过亲近楚庄王,增进了楚宋关系,稳固了一方的安定与和平。

“世有嘉木,心自灵通;可以为琴,春秋和声。”流传至今的很多古代名琴大都是桐木琴。梧桐木材质轻柔、绵韧,利于导声;不曲、不翘,利于成形;带有绢丝般优美、细腻的纹理和光亮,均匀的色泽,美观大气;耐腐、耐磨,干燥后不易吸收水分和潮气,易于长久保存。尤其是历时久远的梧桐木,木性殆尽,其声愈清。古琴之于“凤凰非此不栖”的神灵之木梧桐,亦如书画之于宣纸,乃是天合之作。

说到古琴的材质,我们的话题又自然而然地回到梧桐村上。史学界认定,梧桐村及其周边地区就是秦置梧县的旧址。根据《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等记载: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四月乙酉,跟随高祖起义的阳城延,因修建长安宫、未央宫及长安新都有功,被高后吕雉封为梧侯,梧县成了侯国,其子阳去疾、其孙阳偃、曾孙阳戎奴继为梧侯。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30年),阳戎奴因谋杀季父被处以死刑,侯国除为县。王莽篡汉时改梧县为吾治。东汉后梧县被废,此后为镇为村。古时的梧县因遍生梧桐树而得名,院内院外,房前房后,道左道右,坡上坡下,河堤河沿,到处都是,“叶若碧云,伟仪出众”,成了这里的一道最美的风景线。梧人就地取材,琴坊林立,古琴工艺世代相沿。

“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修身养性的至上载体。“对棋不若观棋,观棋不若弹瑟,弹瑟不若听琴。”四艺之中居于首位的琴,成了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成了他们人格修炼和精神升华的重要手段,成了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表达形式。琴乐,喜而不骄,悦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体现了琴家修身悟道的德行,蕴涵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是刘禹锡为我们勾勒出的一种审美情趣与淡泊境界;“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其情其景让人顿生隔世之感,这是白居易的自得其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是王维高雅绝俗的生活姿态;“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一把千金不换的好琴,只待有情有意的知音人;“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在潇潇竹雨、阵阵松风的环境中读书赏月,煮茗调琴,的确是无比风光的雅事。

嵇康在《琴赋》中写道:“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弹琴者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融会贯通,达到了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虚静高雅境界。“琴遇知音始可调,卓非善听亦徒劳。”一向被视作“华夏正声”“元音雅乐”的古琴,因其独特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与凌风傲骨的刚强品性。

“戴逵破琴”的故事便是这种“弦外之音”的典型体现。时任太宰的武陵王司马晞,听说戴逵有着妙绝的琴艺,就派人召他前来演奏。戴逵深切地痛恨那些奢侈放纵、故作风雅的官僚贵族,便当着使者的面将琴砸碎,并愤然说道:“戴逵不为王门伶人也!”戴逵用琴乐把自己滋养成了一朵莲,毅然独立于流俗之外,从来不会为了顺从一季的色彩而污损了自己的光洁。

齐王司马冏与董艾等人于中宫之中宴会群臣、畅议国事,铚(今濉溪县临涣)人、侍中郎嵇绍穿着朝服求见,司马冏叫嵇绍弹琴助兴。古时,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都有严格的规制。面对这种失体之命,嵇绍严正质问:“您是主持政事的君王,更应讲究礼仪,端正秩序。我今天穿着整整齐齐的礼服前来见您,您怎能让我做些乐工的事呢?”嵇绍的恪尽职守、奋发而为,是受了山涛处事思想的深刻影响,他的坚定立场和果敢行为,无疑承继了父亲嵇康的遗风。

淝水战后谢安功名日盛,奸佞之徒因嫉生恨,常于晋孝武帝前诋毁他,君臣之间遂生嫌隙。一日孝武帝于宫中设宴,桓伊奏罢笛曲,便扶筝吟歌起来:“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事有见疑患。周王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这是曹植的《怨歌行》,销魂绝代的曹子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却在胞兄魏文帝曹丕的猜疑迫害中了却残生。桓伊不以己身荣辱及家门盛衰为念,通过管弦丝竹,用曹植的故事巧谏孝武帝,为贤相谢安辩诬。

太过熟悉,其实就是一种似有若无的陌生。当我们回视自身的时候,才蓦然发现,每一个淮北人的骨子里都涌动着这样刚强正直的血性。

一种精神开启一片天地。在打造中国碳谷、探索转型新路的今天,淮北亮出自己的古琴品牌,就像一位深谙命理的女子,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穿上长久珍藏的心爱服饰,这服饰衬托的不只是美丽姿容,更是一种魅力神韵和奇伟风骨。濉水多像一架古琴,相山多像一位端坐的琴家,当他挥起双手,温柔而有力度地游走在琴弦上时,悠扬迷离的琴音,宛若初为人母的少妇脸上荡漾的笑意,恣意绽放开来。琴声中我听到了,宋都沛地的汹涌,汉画像石的嘹唳,临涣古城的呢喃,濉溪老街的啁啾,柳孜运河的澎湃,双堆热土的轰隆……琴声中我看到了,一条条宽阔通畅的街道在延伸中拉大城市的框架,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楼厦在高耸中触摸快速发展的强劲脉搏,一座座绿意盎然的文化公园演绎着五彩缤纷的生活图景,一位位行色匆匆的路人诉说着心中无限的幸福……在传统人文、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交融中,淮北充分凭借古琴所赋予的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一定会走向经济繁荣与文化昌盛的大美春天。

我们便有了这样一种期待:在一马平川的淮北大地上,上至白发老翁,下至童子少年,或庭院案几之上,或柳下石桌之前,或街头一隅,或草房檐下,修长、纤细的一双双手优雅地抚过琴弦,抚起我们骄傲与自豪的记忆与向往。一架架古琴幻化成一艘艘温馨浪漫的画舫,淮北人的心跳脉搏随着层叠起伏的呼吸漂流到理想的彼岸。

◇口子酒: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

口子酒“清澈似玉露,浓馨胜芝兰,甘美沁心脾,入口味绵延”。古往今来,商贾行旅、墨客文人路过濉溪,无不“闻香下马,知味停车”。“口子美酒出濉溪,香溢皖北三千里。疑是瑶池王母酿,不愧金杯味无比。”有着“江淮第一窖”之称的濉溪口子酒当之无愧地跻身于国家名酒之列,在白酒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酒板块文化。在两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几十年的稳健发展之中,口子酒愈酿愈醇。

早在殷商时期,酒就融入了相濉大地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春秋时期的宋襄公修行仁义,重视传承,令大夫正考父整理殷商时期当地颂祖乐歌,写成了《商颂》(见《史记·宋世家》)。孔子在编纂《诗经》时,收录了《商颂·烈祖》篇,其中记载:“既载清酤,赉我思成。”“酤”为古代稀薄之酒,说明此地殷商时期不但有酒,而且有了以酒祭祖祈福的习俗。春秋时期,鲁桓公十五年(公元前697年),宋、鲁、陈、卫各国国君曾于濉溪近郊袲歃血饮酒,结为盟国。楚庄王六年(公元前608年),庄王率兵攻克宋国国都相城,发现宫廷中“厨有臭肉,樽有败酒”。庄王举酒欲饮,将军子重连忙劝道:“厨肉臭而不可食,樽酒败而不可饮!”身为国君的楚庄王,对此败酒如此垂涎,表明此酒必为佳品。

口子酒包装流水线

口子酒原粮仓库

口子酒地窖酒库

口子酒以优质高粱、小麦、大麦、豌豆为原料。粮食从地里变成香浆到罐里,要经过很多能工巧匠之手。窖池是其经历的第一个炼场,也是它们转变最大的地方。人们常说稼耕之事“粒粒皆辛苦”,而醇酿之事,多少程序始成琼浆,则鲜有人知。

口子酒人采用完全传统的酿酒工艺,以粮食为原料,经粉碎后加入曲料,在泥池或陶缸中自然发酵一定时间,最后再经高温蒸馏。这种固态发酵生产出来的白酒,与新工艺白酒即非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有着本质的不同。生产纯粮发酵白酒,对选料、生产用水、制曲过程、窖池数量、入窖固态发酵、蒸馏、贮藏、勾兑、灌装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其原料是颗粒均匀饱满的上等粮食。上等的天然纯粮,独特的工艺体系……一个纯粮固态发酵的金字招牌背后,是一个精益求精的酝酿过程。也正是这数以千计日夜的窖蕴,才让纯粮固态发酵标志认证成为中国高档白酒身份的象征。

世世代代的濉溪人一直能酿出如此好酒,是因为濉溪独一无二的天然酿酒环境。千百年来,河流将上游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源源不断地送到濉溪,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濉溪优越的地理环境,温湿的自然气候和适中的降水量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濉溪是酿酒微生物的天堂。每年春季,正是微生物苏醒代谢的季节,古老的曲房上空、老窖池的黑色窖泥中、酒窖外,无不弥漫着成千上万的微生物群体,形成了一个个肉眼看不见的奇妙微观生态圈。老窖泥中含有1000多种微生物,以及多种有益的神秘物质。三伏天,濉溪气温较高,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旺盛,生成众多酿酒微生物种群和酶系,是制曲师们制造口子酒独有的菊花红心曲的绝佳时机。嗜热的微生物在高温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它们“拼命”分解蛋白质,为口子窖酒创造出各种独特而丰富的香味。濉溪天赋的自然环境不仅利于微生物繁衍,而且有利于五谷的生长。濉溪四季分明,年平均无霜期203天,年平均降水量83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1%,年日照时数2315.8小时,无公害有机小麦、水稻等五谷原粮,在淮北平原阳光的照耀下自由生长。濉溪人从不干涉它们的自然生长周期,也不需要农药保护,各种五谷原粮天然限产,颗粒饱满,蕴含着大自然最原始的味道,作为酿造口子窖酒的天然原料,弥足珍贵。高粱和小麦是酿造口子窖酒的主料,大米增加酒的甜味,豌豆添香,金黄的长稻壳用于疏松拌料。

在吸取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口子酒又采用现代技术酿造,经长期陈储,精心勾兑而成,以其“无色透明,芳香浓郁,入口柔绵,清澈甘爽,余香甘甜”的独特风格,被誉为酒中珍品。

口子酒最显著的特点是浓香。清香细腻、纯正,完全是自然发酵的香气,没有任何人为的添加因素;酒体醇厚、丰满,那种绵软、圆润、回味悠长的香气,如同一首美妙的歌,听罢许久仍有余音绕梁之感。

凡有口子酒者,不论是探亲访友经于途,还是留待佳宾藏于室,尽管包装完好,它的香气仍能荡溢出来,因此被人誉为“透瓶香”。正如濉溪老话所说,“口子酒瞒不住人”。“透瓶香”从前俗称“出篓香”,那时运酒多由竹篓盛装,用猪尿巴(膀胱)扎紧封口,再用猪血糊严,即使翻转也不渗漏。车载船装,所经之处酒香阵阵。明清时期,南京盛传着“濉溪名酒到浦口,南京全城皆飘香”的说法。凡从外地来濉溪的人,都以品尝口子酒为快事,即使不会饮酒者,也总会买上两瓶,置于案头,储于箱内。闲暇凝坐之时,领略口子酒那拂面而来的缕缕苹果香,消疲解劳,益精提神。

饮用口子酒的人普遍反映,口子酒溢香远,留香长,隔宿不断。用后的箱子仍余香袅袅,沁人心脾;喝过酒后将酒杯倒置,香气可数日不绝,萦绕于杯。更为神妙的是饮者隔宿起床,伸伸懒腰,做个深呼吸,仍有缕缕香气从口而出。以舌润唇,还有一种黏糊糊、甜丝丝的感觉。这个特点被誉为酒林中独具一格的“隔宿香”。

口子酒,质醇味正。它虽是由酸、甜、苦、辣等不同风味酒与不同发酵期的基础酒掺兑而成,但匠心独运,掺兑得恰到好处——香而不厌,甜而不腻,入口柔绵,落口净爽,余香回甜。同时在醇度上,醇厚延绵,堆盅不溢,黏稠挂杯,人称“喝不净”。正如1984年在轻工部评酒会上专家们所称誉的那样:“窖香浓郁,入口绵甜,甘洌净爽,醇和协调,细腻纯正,回味悠长。”

水,是酒的“血液”,水质好坏对酒的质量、品味影响很大。没有优质的水源,很难造出高质量、高档次的酒来,而口子酒厂却有得天独厚的水源条件。

苏、鲁、豫、皖地域交界的淮北市,同时汇聚了淮河、汴渠、古濉河、沱河、浍河、包河等十多条水系,形成一个总长378公里的水路网络。加之4000公顷的永久性水面,这座城池乍一见人,便透射出波光盈盈、百媚粉黛。口子酒厂位于素有“酒乡”“煤城”“书苑”“画邦”之称的濉溪县,这里的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澈纯净,入口微甘,杯满不溢,硬度适中,是很理想的酿酒原料。人们对它有“清泉先含三分味,掘地三尺可闻香”的美誉。

濉溪地质构造特殊,主要由寒武、奥陶系石灰岩出露组成的萧相背斜和闸河向斜共同组成淮北深层承压水构造体系。深层承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靠向背斜裸露基岩接受降水入渗,以及受第四系潜水影响,土壤渗水性很好,多种微量元素被溶解,经过层层渗透过滤,形成清洌甘泉。口子镇上,老井星罗棋布,大旱不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水色清鉴影,冷透骨,堆杯不流,沸不溢锅,被当地人称为“神水”。后经科学分析,老井泉水无色,口感纯正,爽口微甜,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硬度小,PH值为中性,正是酿造美酒的绝佳好水。为保护口子窖酒酿造用水,当地人民政府规定:在酿酒取水20公里范围内不准建造化工厂,以确保酿造口子窖酒的生态用水。

淮北位于北纬33度,这是一个神秘的地带。同样的纬度一直往西,是法国波尔多——葡萄酒的天堂。这一气候带,温度、湿度适宜,特别适合酿酒作物生长。口子酒厂位于黄淮冲积平原上,土质松软肥活、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这里盛产优质小麦、大麦、高粱、豌豆等,为口子酒厂提供了独特的优质酿酒原料。沉甸甸的高粱,酿出的口子酒特别醇和绵甜。每一滴,都饱含着这一天赐福地的日月精华。世界上只有一个淮北平原,也只有一种口子窖。口子窖的血液里,流淌着淮北平原阳光的味道。

独一无二的酿酒地理气候环境、博大精深的传统工艺、悠久凝郁的酿酒文化及卓越品质,成就了口子酒这一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其质量、特色或声誉在本质上具有原产地域特征。口子窖酒产地淮北濉溪,山丘、湖洼密布,物产丰富,地理气候独特,酒业兴盛。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环境适宜制作中、高温曲,生成酿酒微生物种群和酶系,赋予口子窖酒特殊妙味。传统濉溪酿酒工艺,施之现代生物技术,老窖固态以酵,缓火蒸馏,掐头去尾,取其精华,充分利用濉溪特有的储藏条件,长期密封,适温贮存,陈酿老熟,并应用计算机与气、液相色谱仪等先进的检测手段对酒体成分进行全面分析,定性、定量化地了解酒中各种微生物成分的含量和相互关系,辅之人的感官品尝进行调味,成就独特的香型、口味,形成口子窖酒特殊的理化、感官风格和质量特征。

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是采用完全传统的酿酒工艺,以粮食为原料,经粉碎后加入曲料,在泥池或陶缸中自然发酵一定时间,经高温蒸馏后生产出来的白酒,这与新工艺白酒,即非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有着本质的不同。纯粮固态发酵认证是高档白酒的身份证,口子窖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殊荣,与其一直坚持的真藏实窖体系密不可分。从地域、制曲、酵池、蒸酒、封酒、实窖、真藏、调酒、评酒到质检,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无可争辩地奠定了口子窖高档白酒的身份基础。

俗语说“好酒有命”,口子窖的生命是濉溪的青山秀水、灵窖杰人所赋予的,多年的窖藏孕育滋养,让口子窖酒有了灵气,有了生命,它看着晶莹动人,喝起来如幽兰入喉,唇齿留香,入口时酒在舌尖上流淌,让人感到越来越浓烈的幽兰之香,入喉之后更是荡气回肠,第二天还有余香绕舌。

濉溪自古以酒乡闻名,可谓无处不酿酒,处处闻酒香。漫长的岁月也使濉溪人的乡情习俗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酒成了濉溪人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生活必需之物,从而形成了濉溪独特的酒文化。翻开濉溪的历史你会发现,濉溪的礼乐典章、历史大事、世俗风情,无处不洋溢着“酒”的芬芳。

濉溪酒俗主要包括人生酒俗、节令酒俗、生活酒俗三大类。

人生酒俗包括一个人从出生到寿终的酒俗。

孩子出生以后有多种酒俗。首先要喝满月酒。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淮北家庭结构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添丁进口意味着血缘关系得到继承,家族延续得到保证。婴儿一朝降生,接着就有相当隆重的祝愿仪式。孩子满月时,亲朋好友携带诸如衣服、布匹、面粉、大米之类的礼物前来道贺,这时家里摆酒宴请,还要向邻里亲友赠送染成红色的红鸡蛋。在此之后,还要喝百日酒和周岁酒。

在淮北还有其独特的酒俗:喝剃鸭尾或剪满发酒。在淮北一带的广大农村,生了个儿子特别娇贵,就时兴一种“留鸭尾”的风俗;同样生了女儿也十分娇贵,就时兴一种“留满发”的风俗。举行“剃鸭尾”和“剪满发”仪式时,设酒招待前来道贺的亲朋好友。

到了成年论婚嫁的时候,也有多种酒俗。首先有“定亲酒”。濉溪是酒乡,以酒作彩礼,以酒作陪嫁,就成了濉溪男婚女嫁中的习俗。经过一番准备,选定吉日良辰,男女双方举行婚礼,俗称“拜堂”,这时要喝喜酒。女儿出嫁之日和儿子娶妻之日,用上等的好酒,是宴飨亲朋好友的必备之物。喜堂上的仪式完毕之后,众亲友及贺客纷纷入座尽兴喝喜酒。办喜事是用酒最多的时候。濉溪有“闹洞房”的习俗,因为是酒乡,闹洞房的人都会向新人敬酒、灌酒,新人须来者不拒,并回敬。婚礼进行到最后一个项目,便是新郎新娘喝“交杯酒”。过去交杯酒称为“合卺”,即用瓠(葫芦)分两半,当作酒杯,婚礼时用彩线连接卺的柄端,两人饮酒后,合成一体,象征夫妇相亲相爱,风雨同舟。现在改用两只杯子,仍用红线连接,新夫妇各饮一杯,以示合欢。新夫妇这天必定是既兴奋又羞涩,一切行动听凭亲友支配。有的地方对交杯酒的杯子的处置非常有趣,要将杯子掷于床下,验其俯仰,如杯子一俯一仰,就意味着天覆地载,阴阳和谐,是大吉大利之兆,亲友们会热烈祝贺。但这一俯一仰不可能每次都是,后来干脆一俯一仰预先安于床下,取大吉大利之兆,亲友们当然照样祝贺。结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回门”,即回到娘家探望长辈,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称“回门酒”。回门酒只设午餐一顿,酒后夫妻双双回家。

上了一定年岁要喝寿酒。淮北地区,一般在一个人66岁、71岁、73岁和80岁时都要喝寿酒。

在淮北,丧事俗称“白事”或“白喜事”,它是相对“红喜事(婚嫁)”而言的。能称上白喜事的丧事有个前提,即死者必须高寿而亡,一般讲在70岁以上。旧时习俗,老人仙逝后,在治丧过程中,丧家必办酒席,这桌酒菜肴以素斋为主,赴席者还在丧事的悲痛中,所以,按例不能猜拳、行令及大声喧闹戏哗,当然也不能劝酒。

节令酒俗分布在各个传统节日上。一年之中,节日很多,这些节日一般都要办酒席。一年到头,濉溪人的老酒真是喝不完,三月里喝清明酒;五月初五吃端午酒;七月半俗称“鬼节”,家里要给死去的祖宗亲人办酒;冬至,要用酒祭奠死者;年三十夜要喝分岁酒。酒使节日的喜庆色彩更加浓郁,更添情趣,更富神韵。逢年过节走亲戚,首要的礼品还是酒。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濉溪人天天忙着请人吃年酒的时候。至爱亲朋之间拜年,往往要携带一些礼品相馈赠,称为“送年礼”,年礼品种繁多,酒是最常见的首选之物。尤其是到了现代,每到春节,濉溪的大街两旁,大店小铺都要把品种繁多、档次各异的酒堆放到大门外,大张旗鼓搞“展销”。买酒的人自然络绎不绝,而且大多是成双成对地买,因为送礼一定要讨个吉利,叫“好事成双”。送一瓶酒的事是不会有人去做的。节日美酒的醇香一直要飘荡到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一过,春节就算过完了。人们不愿意轻易放过春耕大忙前这最后一次吃喝玩乐的机会,春节以来频频高高举起的酒杯这天最后一次举起,节日空气中四处飘荡的酒香此时才渐渐消散。中秋之夜,花好月圆,一般老百姓也不会冷落了酒的芬芳。当冰清玉洁般的一轮明月高挂夜空,家家户户摆案焚香祀月。中秋之夜,玉兔东升,良辰美景,更会激起人们别样的激情和意趣,或借月幽会,或托月寄情,或月下欢聚,或月下静思,此时此景,人们怎能不把酒临风,以遣情怀!

人生活在社会中,必定要与社会产生联系,既有帮助别人的时候,也有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既有欢乐希望朋友来共享的时候,也有悲伤希望朋友来劝慰的时候。酒维持友情和人际关系的作用,是其他物品代替不了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产生了许多酒俗。

在淮北农村盖房子是要喝酒的。在旧社会造一幢房子对一个农民来说,既是必不可少的,又是苦不堪言的大事。一个农民,其一生积蓄顶多只能造一次房,有的人一生没造过房。因此在农村造房是件大事,于是特别郑重其事。旧时习俗,造房前,择一个吉利日子奠基开工,免不了要请工匠,乡邻们也会主动来帮忙。造房子的主人,既为庆祝自己能了却多年心愿,也为答谢乡邻的热情帮忙,同时也是为了新房能早日竣工,图个吉利,在整个造房过程中会多次置办酒席,如奠基酒、上梁酒、落成酒等。盖房过程中,上梁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故在上梁这天,要办上梁酒,有的地方还流行用酒浇梁的习俗。新房造好要搬进去住了,搬新居俗称“乔迁之喜”,亲朋好友前来道贺,当地人称“燎锅底”,照理也要办酒款待。

人与人之间有了纠纷,有人出面劝之和解,以酒为“中介”之物,于是出现了和解酒。人与人之间,店铺与店铺之间,作坊与作坊之间,难免会因某些事情产生矛盾和纠纷,双方不希望矛盾、纠纷激化,或者请人出面调停,或者有人主动出面调解。等双方都冷静下来,矛盾和纠纷基本上化解了,理输的一方往往会主动办桌酒席,邀请对方和调解人赴宴,这酒就称“和解酒”。喝过和解酒后,表示以前的矛盾和纠纷一笔勾销。人际间有时纠纷过大,例如致人伤残或毁人房产,吃亏的一方往往不肯罢休,而占便宜的一方在纠纷过后又心中有愧,希望息事宁人,往往会请人居中调停。调停人必须公正有威望,而且能言善辩。经过调停人的说合,判明是非曲直,定出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补救措施,纠纷往往能化解。但因纠纷过大,占便宜的一方为避免日后对方节外生枝,就会主动办罚酒一桌,席间郑重其事地向对方认错道歉,调停人当坐首席。有时还请当地德高望重的人和族中长辈作陪,并作见证。

在淮北,有着名目各异的宴宾酒,为远方来客或返家亲人置接风酒,为远行亲友置办饯行酒。一户人家或一个人遭到不测后,得到众亲友和乡邻帮助,终于脱险,就得办一桌酒以表谢意,这便是“谢情酒”。这一类宴宾酒,因为事先有思想准备,往往是提前几天相互约定好日子,置办好酒菜,所以一般较为隆重。这种场合,往往有说不完的话题,喝酒时间就拖得相当长。醇厚的美酒,丰盛的菜肴,更增进席间主客双方的浓烈友情。另外,店面商铺开业要喝“开业酒”。在农村里,还有许多有关庄稼生长收成的酒俗。以酒为礼,以酒表意,构成了酒乡濉溪一幅多姿多彩的民风习俗图。

淮北人饮酒是远近出了名的。人们盛传“在濉溪天空中飞的麻雀也能喝三两”,足见濉溪人的酒量。濉溪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也往往在劝酒时得到升华。濉溪人性格耿直淳厚,无论大人小孩,是男是女,既能喝酒,又能劝酒,往往把客人劝得酩酊大醉,他们才心满意足。

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无酒没有话,无酒没有“味”。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口子酒更是濉溪人个性的体现。白酒发之于空桑,用之于礼仪,它具有水的外形、火的性格,它阴柔而又不失阳刚之气,它是从儒家文化里走出来的中庸,是借着中国正统礼仪外衣悄然渗达的一种旷达。它处庙堂之高,肃穆端立;落江湖之间,飘逸豁达。

对于市民百姓而言,饭桌酒局上的变化是整个社会进步的缩影。人们在举杯同庆、把盏言欢、畅想美好的生活之际,也深刻感悟着时代变迁中无数值得回味的印迹。

临涣茶馆,皖北民俗的一抹蓝天

当地被称为通济渠的隋唐大运河悄然在这里流淌过,直到1999年被列入“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后(1999年在皖北淮北市千年古镇——临涣身边的柳孜集开挖出了宋代码头遗址、唐代多艘沉船等稀世历史文物),古老湮灭的黄金水道因而身价百倍。因水而立,簇拥着上百家茶铺的江淮历史名镇临涣更加闻名遐迩。临涣地处苏、鲁、豫、皖贸易往来交通要埠,历史悠久,孕育了秦相骞叔、“竹林七贤”之首嵇康等历史名人,世俗至今仍有东晋旷达闲适淳厚之风,古镇边有众多名泉,又兼水陆交通之便,商贾云集,饮茶之风渐趋形成。

临涣茶馆

早在东晋、南北朝时期,临涣的茶馆是以茶摊的形式出现的。进入唐代,临涣地区水路运输便利,对外交流频繁,商业交往发达。为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临涣古城出现了茶馆。可以说,临涣茶馆是临涣地区商业经济活动发展的产物。从发展阶段上看,东晋、南北朝时期是临涣茶馆的发轫、雏形阶段,唐代是临涣茶馆的正式形成期。初期,临涣茶馆或茶坊的基本业务是卖茶水给顾客喝,这时的茶馆或茶坊,总体上说仍属于经济基础领域。

宋、元时期,以卖茶为业的茶馆,在临涣古镇上已很普遍。据《宿州清代志》,早在宋代,临涣的回龙水就常作为礼物,被商人带往汴梁等一些重要城池。

明、清时期,临涣茶馆日趋发达,成为临涣地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一大景观。茶馆对择水、选器、沏泡等,都有一定的讲究。据《通志·载记》,明、清时期的临涣茶馆就以独有的水源优势而远近闻名。茶馆的经营规模、茶馆的社会功能与影响也越来越大。清末,临涣茶馆数目就已有十几家,并延续至今,临涣人的饮茶习惯也自此沿袭下来,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现存的临涣老茶馆多是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青砖粉墙、重梁飞椽、小样黛瓦。在大梁的内侧下面置一拱梁,与大梁的走向并行,穿过墙壁,伸出墙外。内侧用一圆柱形立柱撑住主梁。伸出墙外的部分,下有马腿作为撑柱,撑柱的上端连接拱梁,下端插入墙体。为稳固起见,有的在马腿下边的前面伸入墙体的平面放一木板作为支点,叫作“稳梁板”,外侧拱梁子上面为出厦和挡风板。临涣茶馆的门面简陋陈朴,有旧式的三开或多开门页,褐色、厚重的木板门,古旧的铜门环,精细的透窗雕棂,刚劲的黄旧横梁。室内经年烟熏火燎,黑乎乎的。房舍内的地面凹凸不平,乡土气很浓。

茶馆的营业时间,从清早五六时起,直到晚上10点钟才打烊(即关闭店门)。有说书艺人演出时,往往持续到夜里12点以后。

临涣的茶馆很多。沿南阁遗址向北的大街两侧,茶铺林立,茶香四溢。最鼎盛的时候,临涣有大小茶馆20多家,每天接待茶客6000多人,如逢集赶场,茶客更是摩肩接踵,穿梭不断。

长时期的文化积淀赋予了临涣茶馆不可替代的商业和文化地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茶对于茶客已由解渴这一生理上的满足到了心理上的依赖。茶馆是临涣这一特定区域乡土文化的载体,它浓缩着一方百姓的精神,标志着一方百姓的生活风格,凸显着一个相对独立人群的价值。茶馆蕴涵的茶饮文化,是基于农民对健康长寿最朴实的追求;茶馆蕴涵的娱乐文化,是农闲时光和晚年余生最基本的精神满足;茶馆蕴涵的社会功能,是农民劳作以外自身价值的又一种真实体现。临涣茶馆的所有文化形态,几乎都是这一区域文化的典型表现。在临涣,不管时光流转,不管社会变迁,不管政权更替,不管人事代谢,乡土观念和亲情观念早已化成深深的情结,植根于茶客的骨髓之中。

和全国其他地方的茶馆一样,临涣茶馆具有一般茶馆的共性,也蕴涵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特点。

以家为店。临涣老茶馆的最大特点是以家为店。临涣集镇坐落在浍河北岸,老茶馆大都近水临街,多依家舍而设。

独特水质。临涣城下四大古泉各具特色,它们是回龙泉、金珠泉、饮马泉和龙须泉,四泉沿浍河之水“┗”形排开。临涣得天独厚的古泉资源,是临涣茶馆名扬四方的一大优势。

独特茶料。临涣茶馆的茶有着鲜明的特色和唯一性,茶叶的唯一性是临涣茶馆的精髓。临涣当地不产茶,临涣茶馆使用的茶也并非一般的茶叶,而是100公里以外的六安的茶梗。临涣人把这种低廉的茶梗叫作“红茶棒”。说来也怪,在六安本地很少有人用这种棒棒茶,在其他地方用棒棒茶的几乎没有。最令人惊异的是,这种茶梗经临涣泉水的沏泡,雾气结顶,色艳味香,入口绵甜,回味无穷。

独特茶客。常来饮茶者,大都是当地有些年纪的人,六七十岁的老人占了茶客的一大部分。这些茶客满脸皱纹,手指关节尤其粗大,吸着劣质的烟。茶馆的主人拿来一把茶壶和一个茶盅,从地面放着的一个塑料袋子里抓一撮棒棒茶梗,放在茶壶里,从熊熊炉火上提起一把正烧得翻滚的铝壶,往茶壶里倒水冲泡,然后端起茶壶、拿起茶盅,送到茶客选定的桌子或台子上。茶客便开始慢慢地喝,细细地品。

独特底蕴。棒棒茶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万千农家茶客,个中原委不仅仅因为它的价廉,很大程度上也归属于数百年来老茶馆的文化积淀:那厚重淳朴的乡土文化,绵绵延续着棒棒茶的历史。临涣人饮茶不是仅仅停留在止渴的生理满足上,而是作为生活方式和文化情调糅进了每一个日子。

茶馆之所以引人注目并得以延续下来,不仅仅是它的商业特点和经营之道,更多地表现在它所具有的丰富的社会功能上。我们都习惯于把茶馆仅仅看作一个休闲的地方,但实际上,茶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公共空间。茶馆是高谈阔论的好去处。临涣人爱进茶馆,与面熟又不太相干的茶客聊农事、聊生计、聊百姓中的奇闻轶事,大家各自都在这里有说不完的话题。

茶馆是较劲竞技的好去处。茶馆里打牌、下棋、搓麻将、读书看报、赏花遛鸟,自有其独特的乐趣。

茶馆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有人说“戏曲是用茶水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下茶馆的人可以边饮茶,边欣赏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曲艺节目。最常见的是评书、大鼓书、坠子。时常也有莲花唠子、清音、金钱板等客串。

茶馆是接客待友的好去处。以茶待友、以茶会友,促膝谈心,既体面又方便。

茶馆是洽谈生意的好去处。商人在茶馆隔着袖子互掰手指头,扭捏比划,论质讨价,发出的声音或震耳欲聋,或低声细语。几盅红茶,也就促成了一笔生意。

茶馆是调解纠纷的好去处。亲朋邻里之间若出现了纠纷,双方约定到某茶馆“评理”。凡上茶馆调解纠纷者,由双方当事人出面,请茶客调解。茶客们一边品茶,一边倾听双方诉说。根据理法、人情秉公评议,最后说得双方心服口服。大多是盛怒而来,低头含笑而去。

茶客到茶馆并不是简单地品茗,更多的是享受一种文化,感受一种氛围。早年的茶馆就是因为有了这种文化氛围,才使茶馆成为人气旺盛的场所,才有更多的回头客和固定客捧场聚人气。

临涣的茶文化誉满全国,名扬海外。《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华文化画报》《安徽日报》等多家报纸对临涣的茶文化进行过专门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也连篇报道。中央电视台等多家电台进行过专门采访和详细报道。在1999年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民风民俗摄影展上,一组临涣茶文化的照片荣获金奖。临涣把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定为“棒棒茶”节,届时举行盛大的庆祝和文化展示活动。

临涣茶馆作为临涣茶文化里重要的一部分,其立足点和吸引人的是其文化底蕴和内涵,失去这一内涵,茶馆也就失去了特色和本色,失去了格调与情趣,也就失去了其生命的活力。茶馆得以幸存,并且仍然是这个城镇日常生活中最活跃的部分,充分显示了它的本色和极其旺盛的生命力。生命在重复的形式中才显出它的坚韧,这就是临涣茶馆。

唱响运河文化赞歌,打造运河淮北城市名片——“行走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活动组淮北地区专访之一

“行走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组在考察仪式启动后,采访了我市两位大运河文化的积极推动者、模范践行者,正是像他们那样的人的不懈努力,在“申遗”保护大运河遗产工作中,淮北市弘扬运河文化得到了有效的展现。

采访人:“行走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活动总策划、淮北师大教授张秉政

受访人:淮北市政协原主席、淮北市隋唐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会长郭云修

采访郭会长现场

张秉政(以下简称“张”):郭会长,您较早地接触、解读和研究了柳孜运河遗址的挖掘,为淮北运河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投入了饱满的热情和智慧。有句诗“老树逢春又著花”,用在您身上是非常恰当的。作为研究会的一名成员,作为一位高校关注地域文化的学人,我向您表示诚挚的敬意。想请您说一下,研究会近年来,基础研究或理论研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这些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打造运河名城淮北发挥了怎么样的作用?我们的话题就从柳孜遗址和大运河的历史地位开始吧。

郭云修(以下简称“郭”):张教授是我们淮北难得的也是著名的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多年来对淮北的民俗文化做了深入的工作,这一次又倡导、并身体力行来行走大运河,来考察、研究、解密运河文化的底蕴、风土人情以及运河文化在古今对人类文明的突出贡献。你们这一次的行走活动,应该说是一个空前的壮举,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文化活动,而且这个活动呢,恰恰就在运河遗产进行申报世界遗产的关键时候启动的,它有着特别的时代意义。在今天呢,张教授说要采访我,实际呢,我没有多少要说的,因为比起教授来讲,比起我们张老师,你们都是专家,我是个门外汉,但是由于我的爱好、兴趣关注于这方面的解读,使我对运河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增加了这方面的感情和认识。张教授刚才说做了哪几项工作,我没有很好地归纳,因为研究会成立也比较晚,是2009年12月29日正式宣布成立的,至今还不够4年,是3年多。但是呢,在成立研究会之前,因为我在政协工作的原因,因为我当年在市委工作的原因,我还是较早地熟悉和掌握运河文化、柳孜运河挖掘以及这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1998年修建宿永路,发现了柳孜遗址,然后市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国家文物部门的支持,使我们得以改造它、挖掘它。到了1999年,作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把它这样定位,1998年、1999年我任市委常委、秘书长,参与了这个挖掘过程中一些接待及活动安排工作。那个时候专家们就说,这一发现,解开了一个千年之谜。什么迷呢?就是隋唐大运河有历史记载,但是它的走向,不能够确定。而我们这个柳孜挖掘以后呢,对这一问题做了个科学的解答。这样专家们在当时的新闻发布会上就说大运河可以和长城相媲美,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当时我们对长城比较仰慕,因为觉得中国有这样一个长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个贡献,是中国的一个标志。我们一说万里长城,就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就觉得很神秘,很豪迈。后来说运河堪与长城媲美,一下提升了我们对运河的一种新的认识。随着解读呢,我感觉到,运河同样是古代文明,但是它比长城更伟大。说它更伟大,是说它的价值更伟大,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经济效益、对国家的贡献、对国家形象的价值,那是长城无法比拟的。大家都说长城很伟大,但它只是当年的防御工程,防止外来侵略。那我们现在来说还是我们国内的事,就是垒一堵墙来御敌,起这个作用。可是呢,长城在历史上发生所有的战争中,包括中国的各个、各种格局或分裂到统一的过程中,都没有通过长城来发挥防御的作用。长城干什么呢?现在就是起了一个象征作用,起了一个旅游景点的作用,起到一个我们对古代文化、文明一种敬仰的作用,它是一种精神财富。运河不一样,运河沟通南北,沟通了南北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促成中国的统一。它在军事上、漕运上、文化上、风土民情上、南北联络上、文化交流上都有重要价值。它甚至包括中国对外的交流上都有重要价值。它有“水上丝绸之路”之称,那是非常伟大的一个工程。比起长城来,它的价值更丰富、更广泛,更值得我们敬仰和崇尚。专家们提出运河文化和长城文化相媲美的时候,那时我们对运河文化了解甚少,解读甚少,当年看到的柳孜一期挖掘的,说是柳孜码头,也就是一片石砌。那么经过1998年、1999年挖掘之后,到了2005年、2006年的时候,这个地方仍是一个垃圾坑。为什么?在它北岸的15米就是村民居住的地方,那里的村民,他们的生活垃圾就倒在这个小坑里面,随着风刮日晒雨淋、土方的淤积、垃圾的填埋,这个地方的样子就无法观看了,更难说是个文物,很难作为遗址得到应有的保护。在2005年12月15日,古建专家罗哲文,当年是国家文物学会的会长,他与另外两个人联名向政协、向政府建言说,京杭大运河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就拉开了运河“申遗”的序幕。当时说的是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什么要申报呢?就因为我们的故宫、我们的长城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也是古文明啊,应该申报,所以从2005年到现在,“申遗”已8年了。过去我们8年抗战取得了胜利,那中华民族也是扬眉吐气啊。那“申遗”呢,8年之后,今年就有望结出硕果,这个月的20号,联合国的遗产委员会的官员、专家将来淮北实地考察、评估柳孜的世界遗产的价值和它的评估资本。正好是8年了,而在这个8年里呢,我是经历者、亲历者,有时候也是一个参与者,还是一个参谋者。那这些年我们做一些什么事情呢?我归纳起来做了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推动工作,推动运河遗产的申报。比如说,我在政协的时候,那时候我任市政协主席,2007年全国政协在河北沧州召开运河遗产座谈会,我们获得这个信息后,马上派市政协秘书长杨登孝到沧州与会,介绍淮北柳孜的挖掘情况,希望我们淮北在这样一个节点上能编入运河“申遗”的一个城市。

1999年,柳孜运河遗址发掘现场。该遗址的发现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07年,大运河“申遗”工作展开之后,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率专家专程来淮北市视察隋唐大运河遗址以及出土的各类文物。图为徐匡迪副主席在柳孜码头遗址接受中央电视台等有关媒体的采访。(李博摄)

著名文物专家罗哲文先生为淮北市隋唐大运河文化研究会题字

根据2005年罗老的一个倡议,2006年的时候国家就把运河列入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单。2005年12月15号罗老三个人倡导的,2006年开始启动,200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单。那时讲运河是一个大概念,大运河流过中国的8个省份、35个市,淮北市也是其流经地之一,而且淮北当时是被忽略的一个地方,因为那个时候呢说淮北市有运河经过,多数淮北人也不知道、不了解,那国家文物部门呢,甚至包括省文物部门也不了解。我们到国家文物部门的时候,他们说淮北在哪?那是一个地域呢,还是一个地方呢。不知道,淮北市小,我们在沧州会议上的发言和介绍,使他们很震撼,他们心中才有淮北,而且淮北是隋唐大运河的一个重要节点,过去不了解这个运河的走向,由于柳孜的发现给它定了位,所以淮北成了隋唐大运河一个重要节点。

而且淮北首期挖掘的时候有三大法宝,在专家里面引起了一个很大的震动和共鸣。第一,就是古船,7艘古船(现在加上二期开掘,已经增加到8艘)。第二呢,当时是叫码头,二次挖掘确定是一个桥墩,现在对外称“柳孜大运河遗址”。第三呢,就是隋、唐、宋、元20余家窑口的瓷器,非常丰富。所以就是通过这个介绍,大会把我们作为一个重要的点。2007年12月15日到17日,中国工程院的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院士,率领国家文物考古方面的学者60多人,省政协的副主席陈德文带着省内的文化学者、文物专家三四十人,这100多人云集淮北考察柳孜遗址。这在淮北是一次空前的文化盛事,因为淮北很小,虽然有很悠久的历史,但是现代呢,是一个小市,建市很晚,大家对淮北文化的底蕴、历史最叫得响的是淮海战役、双堆集,再叫得响的亦说不清,说一些古汉画像石可能徐州研究得更早。所以我说,这应该算是一个很重大的文化盛事。我任市政协主席时就成立了一个工作班子,由我任这样一个领导小组长,好在我也任过市委秘书长,所以对这一方面并不生疏,但是我对文化的了解还是很少,但我知道它的分量,全国政协来了代表团,在淮北未曾接触过这样国家级的庞大代表团。第二,60多名专家事先把名单传来了,我一看,惊人啊。我们闻所未闻,听所未听,都不知道,这些人是干啥的,但是有几个人说了,这是董必武的女儿,这是老舍的儿子,这是周恩来的侄女,那是航天专家,一个个的,还有人民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可都不得了。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他们来的时候,也是我负责到临涣的石弓山去迎接他们。我对徐匡迪早有耳闻,也很敬仰,他是我们当时中国第一位院士市长,上海的市长嘛,当时在车上,我感到他非常平易近人。后来呢,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汇报。徐匡迪听了、专家们看了后非常高兴。就当时的条件,就为了迎接这个代表团,我刚才说的这个垃圾坑啊,市县联动,我连续开了7次会议协调,就跟文明创建一样,重新整理,重新清理,重新规范,按照第一次挖掘的那个现场重新恢复了原貌,那这个是花了代价的,不然不值得看,不然专家还骂我们了:你看你们把文物糟蹋成这样还得了吗?这就失了我们淮北的形象,也显得我们淮北人那么没有文化,那么不识货,就这么一个过程。这次来,他们就觉得这个点很好,而且保护得很好,这个点应该进入“申遗”的节点,所以这次会议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申报工作,希望这个考察团来我们这里。我们到北京,到政协,到国家文物局,去请他们来,来淮北考察,但是他们真的来了以后,我们又感觉到压力很大。但他们考察后还很满意。现在更感觉到当年我们做的这个争取,我们前期做的这个迎检工作非常值得,为我们进一步开展“申遗”工作打下了基础。这是一个推动。第二个推动呢,还是这个申遗点的推动,全国政协和国家文物局在淮安召开了第四届运河文化节和高峰论坛,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高峰论坛。我们得到这个信息,就向市委和政府报告,我们要参加这个会,而且争取第五届高峰论坛在淮北召开,我们要借助这个东风,促成淮北运河遗址的保护和“申遗”工作。事物的变化要靠内因,主要靠内因,但他的外力的推动是不可缺少的,就像我们创建文明城市一样。每一个重要的节点,都是全国政协在做全国的评估的时候给我们推向前进,我们平时也做,那是基础工作,要想提升得快,发生质的变化,就要有一个重要的外力的一种推动。我们想把全国的会议搬到淮北来开,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在联合国发言一样,我们要有充分的准备。你要说服人家到你那里去,不然我到你那里去看什么?不是旅游点,也不是大城市,人家看得多了,我都看得多了,你这里有什么好看的。要说研究,对运河文化的研究,那无论是扬州、淮安、杭州,值得研究的东西多,人家起步早,研究的成果大。所以我们跟他们的领导、专家介绍我们的情况,要求他们到我们这地方来。在淮安会议上,我们接了这块牌子,跟奥运会一样,承办城市要进行演说、申述,争取嘛。后来牌子给我们了,本来说两年一届,我有点心切,那时已经是2007年了,2008年我就要交班了,2006年的时候我们说明年来办,2007年我们来举办,改为一年一次,后来他们同意了。到了淮北会议可以说是空前的。为什么呢?“申遗”以前都是指京杭大运河,到我们第五届的时候,改为中国大运河“申遗”,原来我们和京杭大运河不沾边啊,从此开始,运河的“申遗”,不叫“京杭申遗”,而叫作“中国运河的申遗”(已包含了隋唐大运河在内)。

柳孜遗址采风

张:从这时候开始的?

郭:对,就从这开始,从我们这个会议开始,我到北京,到全国政协,到省文物局的专家那儿去走访,我们主办这个会议的主题应是什么呢,请专家指点,最后确定是世界遗产视野下的中国大运河。这个题目就大了,世界遗产视野下的中国大运河,不仅说了京杭,也说了隋唐,甚至还说了浙东,中国整体的大运河。第二个呢,他说世界遗产视野下的,使我们这样一个论坛,就发展为世界性的、国际性的,所以我们这里举办的就是第五届中国大运河文化节暨大运河保护与申遗高峰论坛。我们把名字可说用到了极致,即是中国大运河,又是高峰论坛,邀请沿河的8个省市35个运河沿线城市和中央的8个相关的部委的领导专家来参加这样一个会议。由于35个市都来了,所以我们这次淮北市积极倡导也得到组织者的认可,增加了一个城市论坛,以前都叫高峰论坛,现在大运河保护与申遗高峰论坛继续用,后面还有一个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的城市论坛。我们多了这个呢,因为前面参加会议感觉到这个高峰论坛,都是中央来的专家说话,不过专家是专家,他和基层了解的情况又不一样。不妨说你也是民俗专家,你不深入到民间去,民俗在你那是空空荡荡的,不是实实在在的,所以他们专家的论坛很高深,那我们与会者各个城市的代表就洗耳恭听。拿个材料,这个材料有时候还看不懂,参加会议的时候就开幕式参加,后面的会就各自东奔西走,看看老友,看看城市风貌,便不辞而别了。我们这个会又增加了一个城市论坛,35个沿河市都在会上进行交流,那你们要进行交流,交流你们运河节点,运河文化在你那个地方的遗存、历史价值,保护的情况和开发利用的情况,以及“申遗”上的意见和建议,应该说调动了沿河35个城市的积极性。

我们在会议的筹备上,也是空前的,干了几件大事。第一,出版了一个论文集,只有到我们这里才汇集出版了这本书。第二个,沿河城市的一本书,它也是一本运河论文集。这两本书,一本是高峰论坛论文集,一本是沿河城市的论文集。

第三本书,我们出了一本《运河名城淮北》,运河名城淮北,也包括我们张教授的科研成果,它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我们淮北的历史、民俗、文化、政治、经济、人物,包括运河柳孜遗址的情况。这是第三本。第四本,我们还搞了一个运河35市的书画展征集活动,我们在市博物馆办了展,然后出了一本集子。第五个是,办了摄影展,35个城市运河遗址的经典摄影,这个在全国是唯一的。书画的可能交流很多,但是像运河城市,35个城市汇集的这也是没有的,这个图片征集也是唯一的,现在在我们博物馆已经作为一个长期馆存的资料。这样一个推动,淮北这样一个节点,不仅专家知道、认可,全国35个沿河城市对淮北皆有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后来我们出版的这个研究会的会刊啊,对这35个市都要进行交流的,寄发给他们呢,让他们知道,实际上就是扩大影响。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推动,如果说没有这个推动,有可能我们这个重要的节点可能会被忽视,我们重新把它拾起来,而且把它派上用场。第二个推动呢,就是二次挖掘,柳孜遗址的二次挖掘丰富了柳孜遗址运河文化的内涵,从现在来看内容比较丰富。第二,在审议上,这个点更可研,可看。第三,丰富了博物馆的内容。第四,促成了我们对这个遗址的有效保护。二次挖掘,我们进行了5年,我在政协的时候就觉得我们一期挖掘成果很大,但是许多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答,二次挖掘我们可以了解运河在断面地层结构的情况。我们可以弄清楚,它是码头,是桥墩,还是其他东西。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图示

张:昨天在柳孜,我们看到了那里头土层的变化,剖面是从现代、民国、清代,然后一直到元、宋、唐、隋……土层边上已经有符号性的东西,我们在那个地方第一次所见,就像大树的年轮一样,一层一层,非常清晰,沧海桑田,令人震撼。

郭:是的,它非常清晰,每个掩埋层都是经一个朝代一个朝代淤积起来的,文化层清晰可见,这是很难得的,在原来一期挖掘的基础上就无法解读这一问题,现在我们再解读运河的文化层、运河的断面、运河的石结构的构成,它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那都是清晰可见的,它里面发现的一些文物,弥补和丰富了我们一期挖掘的内容,所以很值得我们挖掘。那么,这个挖掘这么大一个场面,为了“申遗”,我们要时时进行保护。三年前,我就提出,这个地方要建一个大棚,因为这个地方风刮日晒,塌方、掩埋,人们在里面要扔垃圾啊,所以要保护,建棚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迟迟不能建。还有一个就是希望遗址边上的居民能够迁出,迁出我们才能够很好地挖掘,很好地保护,这是这几年的呼吁很难解决的。为什么呢?有这么几个问题:第一,老百姓的工作难做;第二,关键的问题,经费问题;第三,实际上还是机制问题,原住地居民的工作难做,如拆迁、经费难解决,这是老大难问题。老大难,老大出面就不难,所以运河遗址的“申遗”和保护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来领导它、推动它。所以我们就向市委建言,二次挖掘,我们提出十条建议来推动这项工作。在这十条里面就包括建立相应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相应的经费解决办法,还有与保护相关的法制环境和环境治理的建议。解决这个问题,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推动县里解决这个问题。最后问题这么解决,今年“申遗”,去年初,实际上是2011年的12月就把这个村拆掉了,拆掉才能进行第二次挖掘,今年才有“申遗”的条件。但这件事确实不容易,老百姓故土难离,你叫他走就走了吗,现在拆迁那么贵,还有个土地政策问题、安置政策问题,所以这个问题最后是花了2000万,解决这一块地方的征迁问题,光买地2000万。解决这个一期二期挖掘的地,筹集8000万,用来解决1000多人的安置问题。但就这些,前后这两年已经花1个多亿了,你还看不着,这是要花代价的。所以说,你叫市委市政府突然解决这个问题也确实不容易,但是我们得积极推动,加上“申遗”的临近、外力的推动,使这项工作取得了成绩,让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省政府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比方说,土地指标的征用问题,那是遗址保护区的使用问题,它有政策支撑;那钱的问题,用国家政策、省里政策、市县投资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安置解决了,拆迁也很顺利。

张:我昨天走访了当地的居民,有老村民,还有村支书。我向老村民发问时,让村书记避开,那个老村民叫王支梅,他对这个拆迁基本满意。但从中也发现了几个问题,因为拆迁时遇上村民故土难离情结。

郭:所以百善镇政府、柳孜村的干部们,他们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甚至是顶着压力,忍辱负重地开展了这项工作。应该感谢他们,他们做了一个功德无量的工作,感谢县、镇、村的领导者、决策者、执行者。我更要感谢的是百善的、柳孜的老百姓,他们这种淳朴的心情、顾全大局的心情,对运河文化支持的态度可敬。我为什么说他们可敬呢?就在徐匡迪主席带领专家第一次来考察临走的时候,我们当时在这里搞接待工作充分考虑了治安问题,这么多专家来了,学者来了,领导来了,老百姓如对这个问题想不通,若围住了,就很尴尬。为了解围,多种预案都考虑了。但我们去的时候,那个地方的老百姓闻讯而来,就像过节一样,成群结队,路两边、房子上,到处都是人。看了这种情景,我心里非常害怕,因为我当时是接待领导小组组长。这么多人,万一要有事,怎么解决。

张:你当时是任政协主席吗?

郭:政协主席啊,当时“申遗”,书记、市长任顾问,政协主席任领导小组组长。徐匡迪率领全国政协考察团,所以市政协出面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他是全国政协的考察团,所以叫我任组长。结果呢,我们去考察的时候秩序井然,专家进去考察,等到两个多小时出来以后,徐匡迪临上车前给大家招招手,所有的老百姓都哗哗哗鼓掌。我那时候心里石头落地了。徐匡迪也很称赞,哇,你们淮北的老百姓真好,柳孜的老百姓真好,人们的觉悟很高,姿态很高,对我们的考察这么欢迎。我那时候的担心就一下落地了。徐匡迪回到北京专门发来一封慰问信,明确写给书记、市长、政协主席的,感谢一是说我们这里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机制,叫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推动,社会参与这样一个遗产保护的领导工作机制。柳孜运河遗址的保护是一个典范,当时遗址保护得很好,老百姓又这么样地热情欢迎他们,我们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的接待安排汇报也非常认真。他非常感慨,他是院长,又是专家,这种经历十分丰富,他特地给我们写了信。通过这个过程我也感觉事在人为,没有文化就没有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没有文化的记载你能有历史吗,所以对文化的研究,对文化的弘扬、传承,事在人为。你想做,你去做,你认真地做,肯定有成果,越做得多成果越丰富,你不去做可能它就石沉大海了,被人忽略了、遗忘了。

下面我来讲一下研究问题,运河文化的研究对我来说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门外汉,由于工作的原因,接触这一问题,使我逐渐对它有了兴趣,有了收获,最终还是受益匪浅。古文专家罗哲文给我们的题词里面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运河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应当很好地进行研究,为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做更多的贡献,祝贺淮北市隋唐大运河研究会成立。”他给我们的这个题词,是对我们研究会的鼓励和肯定,也是对运河文化研究的一种重视、一种支持、一种推崇,更是一种推动,所以他老人家写的,可以作为我们研究会的一个宗旨。除此之外他还非常重视,给我们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题了词,还给我们的会刊《隋唐大运河文化研究》题了词,所以我们把罗老聘为我们研究会的顾问。有这样一个精神领袖做榜样,我们的研究就有了魂,有了根基。所以我们在研究中间很受益。

张:上次来访听到,得知罗哲文先生去世,您还发表了一篇悼念罗哲文先生的文章。

郭:是的。先生的敬业精神很令人感动,很难忘却。

研究工作呢,我想,研究会有一个章程,我们也有一个工作机制、领导机制,我也提出过一些要求,比如宗旨,研究会它的宗旨就是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深入广泛地研究探讨挖掘论证隋唐大运河文化,着重内涵,推动世界遗产视野下的保护与申遗,丰富淮北文化底蕴,大力宣传淮北,促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我市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那么成立以后,从工作需要出发,我们成立了四个工作组,一个叫课题研究组,一个叫宣传咨询部,一个叫产业推进部,一个叫综合保障部。

张:过去咱们研究会发的文件,有一个很好的选题计划,是您主持的,搞了52个课题。我刚才看了一下,很好,基本上来讲有漕运、水利、政治、经济、文化、交通、运输、人文、民俗,包罗万象。

郭:52个题目是一个做不完的文章,是一个长期的文章,不仅淮北可做文章,包括你们这次出去考察那些市在这些问题上都可以去做文章,它包括很多方面,只要研究运河文化就可以去做。这个课题面比较宽,我们要研究,一个是普遍研究和重点研究相结合。普遍研究主要还是研究运河史啊,运河文化史啊,运河的开凿啊,运河的兴衰啊。第二个重点研究里面,实际上是一种对里面节点和重点的专门研究,比如王红五搞运河瓷的研究,他就命名为“运河瓷”,实际上它不是运河生成的,而是在运河挖掘中发现的,是运河里面集聚的。就是说有运河才能发现保护这么多丰富的瓷器,精品故宫博物馆里可能有,但不一定有我这里全,因为运河保护了它,因为它封存在下面,它没有遭到历史的破坏和大自然的侵蚀。他做这个研究,这就是重点研究。比如二次挖掘里面发现它是个桥墩,所以它就有可能像是《清明上河图》里面表达的虹桥的一段那样,这就是重点的研究。第二个就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所谓基础研究我认为是,比方说你们这次行走就是基础研究的一种做法、一种举措,就是从最现场的最原始的地方去搜集资料,对一些遗存进行观察、分析、考证,这些我觉得是基础研究。只要把这个资料拿过来,把这个遗存的东西展现给大家,可以让大家各有所见。但是这个东西,这个资料,这个遗存,这个文物是固定的,你想怎么说怎么说,最后大家认可才行。符合历史规律才行,这是你研究的成果,但是这些资料,这些文物,这些遗存,这些传说,是基础的东西。只有这些东西才能引起专家们的共鸣、争鸣,一种诠释。我的想法就是这样,要有基础研究,要大量地占有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柳孜遗址古运河段面

还有就是说你们这次出行,张教授发起,余主任积极呼应,我也算是积极支持。你们做的是大文章,非常有意义,过去想做没有条件做,你们开了这个头去做了,非常有意义,也算是我们研究会的重要活动,我们要有这样一个参与。对运河文化的研究,我认为有6个方面的特性:一是它是文化要素和自然要素构成的混合遗产,实际我们的运河是天工人为的大工程,我们的运河不是全部人挖的,它有借助我们原有水系,取直再挖构成的,所以它是混合工程,所以我们在这些要素里要动动脑筋。第二点,它是由静态和动态共同构成的活态的文化遗产。我们淮北这一段埋在地下,是静态的,是最原始最真实的,没有人为的破坏;但是它又是动态的,你跑到扬州,跑到淮安,跑到开封那就是动态的了。第三个,它是点线面共同构成的廊道,这个运河“申遗”有这个特色,它不像其他的“申遗”,就是一个整体,就是一个建筑,它的线最长,点最多,面最广,而且这个点与点之间没有相互连接,很难构成一个综合文化的遗产,那么我们就在廊道里面走马观花也好,细细品味也好,我们就要在线上找兴奋点,找关注点,找亮点,然后把它纺成线,织成布,做成衣,再加一些装饰,这就是华丽的衣裳。第四点,运河遗产是由古代遗产、近代遗产、当代遗产共同构成的文化遗产,我们这次行走活动不是考古挖掘,也不是对考古点的印证,而是对古代遗产,近代、当代遗产进行挖掘、收集、整理,形成一个系统的、有连续性的文化遗产。这第五点,我觉得是反映与普通民众生产生活相关的工业遗产、乡土建筑等特点,我们这次考察要认识运河,不是看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而是深入乡村、民舍、普通民众中间,了解普通民众生产生活的发展,体验乡土风情反映的文化遗产,很原始,很现实,没有惊天动地,但它是我们挖掘的重要价值。第六点就是运河文化遗产包括了我们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的文化空间,这是不要解释的,所以我们现在既要看物质的遗产点、建筑,更重要的是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言传身教的、人们体现的,哪怕是故事典故里面的,哪怕是人们议论的,他不成形、不成定论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去关注。所以,对运河文化的研究,要按照文化特性去研究、去挖掘,那么我们行走活动也本着这些特性去寻找、去探寻、去研读,这是我不成熟的想法。我们这一次的行走人员虽不多,条件很艰苦,时间很紧,解读的面那么广,点那么多,而且各地的情况不相同,可能有许多麻烦、困难。我们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吃苦不怕,就怕工作受影响,受干扰。第二点我觉得我们到各地不讲好坏,不讲大小,不讲有用没有用,捡到篮子里就是菜,我们怎么样加工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我们尽量全方位地收集资料,我们既是调查研究,又是考察,又是信息收集,又是情报工作,像搞情报工作的一样,穷追不舍。比方说,我本来计划三天在这,但有些问题我没有拿到手,那再蹲5天我都蹲,时间服从资料,时间服从内容,有些点不一定要花很多工夫。这些就要求我们在考察调研中去积累,搞一些资料,这个行走之后关键是及时地利用媒体,向家里通报情况,使我们的行为有舆论氛围,得到广泛的支持,第二个为下一步成果的形成、成果的利用奠定一个群众基础、社会基础,所以,要有舆论支持、舆论氛围,大家恐怕得辛苦点,白天工作,晚上还要消化,阶段性地消化,这样不至于到12月底才重新整理。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一时的兴奋点,那种激动及时固化,及时消化,对资料加工形成后就能丰富地体现出来。人家说着无意,你听着有心,在后期的加工里面就是亮点。我想呢,在年底的时候我们几件事都要超前做,年底要有个说法,一旦出了成果,明年“申遗”成功的时候,我们要搞几个轰动性的事情,比如我们行走隋唐大运河成果展、大型研讨会。这就是说,一旦“申遗”成功,我们今后推动运河文化旅游线路的促成,组织社会各界有组织地到运河遗址点、运河博物馆、运河旅游设施去游览,这就是教育,这就是运河文化的教育。这个教育活动,学校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柳孜去,让孩子感悟去。那个时候,我们有书籍、图片、影像资料、各种文艺作品,要让运河文化活起来。精致淮北,精在哪些?运河文化就是画龙点睛,就是精致淮北的画龙点睛,这个才有韵味,有文化品味,叫得响,值得看,让人流连忘返,淮北人为此而骄傲。你们辛苦,谢谢你们。

张:今天采访老会长,老领导,我们如沐春风,我也很激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采访,电话您多次停掉,始终专注地给我们行走隋唐大运河提出非常宝贵的指导性意见。另外,也加深了对我们老领导的了解,特别是2009年以来,您主持的研究会工作出了大量成果。还有在这个以前,您作为政协老主席、市委副书记,也一直在关注隋唐大运河。从访谈的4个问题当中,我感觉到郭会长政治视野开阔,学术视野开阔。第二个我感觉到您使命感、责任感非常强,就这点来讲我跟在座的这些后生,都很受教育和启发。第三个呢,这些年来您做的工作,市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积极推动,群众参与,我们大运河文化研究会在这几年当中,可以说影响力真不小,特别是当初我们当地百姓,包括一些文化人好讲,“运河运河,我们经常提,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润物细无声,通过多次强力地推动,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脚踏实地,现在对运河文化的认识,很多人从冷漠到支持,再到积极地参与。现在正好联合国专家要到柳孜来,您谈了这些我们发展的规划,以后要做的那些事,我觉得对我们淮北市来说,打运河文化这张牌,以运河文化为城市的灵魂,构建这样一个东西,非常有指导意义,非常值得推广,应向外积极传播。最后一点,多年来您从事运河文化的研究,上下求索,建言献策,通过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对我们这次行走运河提出了很高的希望,我们感觉到是非常有分量的,有指导意义的,也是对我们这次行走隋唐大运河全方位的支撑。作为发起人,我表示衷心感谢。

话运河瓷器神韵,溯淮北历史渊源——行走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组专访王红五先生

采访人:行走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活动总策划、淮北师大教授张秉政

受访人:中共淮北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淮北市博物馆名誉馆长王红五

张秉政(以下简称“张”):王红五先生,近年来您一直从事隋唐大运河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运河瓷器研究方面,好学深思,颇有造诣,为打造“运河名城淮北”这个名片做出了贡献。首先请问一下:很多学者把大运河称为“帝国的生命线”,从您的研究和理解上,是不是赞同这种说法?

王红五(以下简称“王”):我很赞同。过去的交通主要以水运为主。隋唐大运河的末端就是西安、洛阳和开封三大古都,他们分别是不同朝代的政治核心和经济核心。大量的官员、军队、居民生活在这里,粮食供应主要靠从东南方漕运过来。当时的运河要比今天的高速、高铁还要重要。另一点体现在“政令畅通”上,官文的陆路传递往往几个月才能送达,水上传递大大缩短了所用的时间。第三点,五条水系连在一起,把整个中国市场联在一起,内贸、外贸形成了大的格局。

话运河瓷器神韵

张:过去陆路确实不便,隋炀帝看到了水路的便利。自隋开河以后,两岸集市贸易繁荣起来,我看过一个外国人有“盛唐、富宋”的表述。大运河两岸出土了大量的瓷器,特别是柳孜遗址出土了20多个窑口的瓷器。您作为运河瓷的研究者,提出了“运河瓷”这一概念,请您谈谈它的文物价值和作用。

王:大运河频发漫溢、决堤、干涸事故。船只遭到洪浪袭击,粮食沉底没有了,茶叶下水不见了,丝绸入河没了影,历经千百年,能保留下来的只有瓷器、石器、铜器、骨器。其中瓷器最多。这为研究历代瓷器的生产、运输和销售提供了素材。

张:有一篇文章上说运河出土的瓷器特别亮,有这种情况吗?

王:关于运河瓷的书我出了三本,其中一本是关于瓷器出土途径及特点的。运河出土的瓷器仅次于窖藏的。“亮”指因地下大运河弱碱性的水土环境,瓷器釉表接触不到有腐蚀或污染的物质,故而器表很亮。

张:出土瓷器窑口当中记载有烈山窑,是不是?

王:确实有。发现的最早窑址在淮选厂往北、铁路专用线西边那个位置,一直没有挖掘。

张:这里头我们想请您谈谈濉水、涣水,也是流经我们这里的,当年的水系还真是多得不得了。我老家在运河边上,在古符离集,在老濉河边。咱们淮北历史上可不缺水,水系非常丰富,它们和咱们运河之间有怎样的关联?

王:我刚才介绍了运河,主要是沟通了五大水系,五大水系基本上覆盖了中国当时最发达的中东部地区。中部和东部,中部和东部从西安哪里开始,北到幽州,南到杭州,后来发展到宁波,发展到泉州,发展到广州,整个这一带就是中国最发达的中东部地区,而隋唐大运河本身把这五大水系给沟通了,所以呢,它就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命脉,经济命脉,黄金水道。自古以来,因为这个隋唐大运河是从隋代开始开的,沟通这几大水系,就有几条人工运河,长江和淮河之间是邗沟,这是都知道的,是吴王夫差开的;淮河和黄河之间就是通济渠,通济渠没有开之前,有这么几条水系沟通淮河到黄河,从东向西,依次是泗水,然后就是濉水、涣水。

张:泗水这个地方,我想请你讲讲,是从哪个地方流到哪个地方?

王:泗水是从曲阜那边,它的上游,过去叫汴水,通到河南荥阳,汴水呢,再早又叫丹水,而这水名和地名一样经常变化,泗水没有变化。

张:泗水流到哪儿呢?

王:到洪泽湖,进淮河,所以这条河到洪泽湖就是入了淮了,沟通淮河和黄河,然后过了是濉水、涣水、涡水、颍水。

张:那就是入淮了。

王:那就是入淮了,我讲的就是黄河沟通淮河的这几条水系。

张:涣水这条河是到哪里入淮的呢?

王:涣水是到五河就结束了。过去在开隋唐大运河的时候,咱们这一段205公里,全部用的是涣水古河道。所以我们这一带呢,隋唐大运河的河道就是古涣水的水道。

再谈谈这个并列的五大水系。为什么要说这五大水系,在历史上淮北多次被黄河夺道,黄河夺泗入淮,就是徐州那个黄河故道,夺濉入淮就是夺濉水入淮,夺涡入淮,夺颖入淮,自然灾害频发。

张:一直到现在,前几年还在夺荥水入淮。

王:它从东林这个地方扭头往北去,一种倒流水,咱们水系是从西北向东南走的,所以我猜测,就是远古时期,黄河应该是入黄海的,就是苏北这一带入海的,咱们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苏北这一带海口为什么叫黄海,它应该原来是黄河的入海口。

张:您说得有道理,我来给你证实一个小问题,到了蓬莱以后,山东的胶州湾也好,有黄海和东海交界的地方。海水明显的这边是黄色,那边是青荡荡的。

话运河瓷器神韵

王:黄河多次夺这个河夺那个河都要入淮。为什么最后要入淮,黄河它往北走,本身是违背规律的,它多次往东南,夺濉,夺涡,夺泗,夺颖水,历史上记载太多了。这几条水系连接黄河和淮河,黄河在远古时期也像淮河一样,到了下游、中游之后他就淤积成大泽了,这一带呢叫豫东大泽,就是整个商丘这一带,包括阜阳那些县,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云梦泽,在远古叫豫东大泽。它在这就没有了,没有地方了,河流没有地方,也不一定非要有入海口,漫到哪是哪。然后这个豫东大泽呢,按照自然流向开始往淮河走,往东南走,这里面就自然而然产生了泗水、濉水、涣水和颍水这几条河。这个古代呢,我们这一带的先人是商部落,为什么现在从事商业的叫商人,就是因为我们这一带交通最发达、最便利,从事流通交换的人口最多,所以后来中古时期所有国家的人见到会买卖的人就叫商人。

张:有一个有矛盾的问题,司马迁在《史记》里写道,淮北这带的人不善贾。

王:是啊,那是后期的啊,司马迁那是什么时候的了。这几条河还有个什么问题呢?荥水和涡水从上游就进入淮河了,那么在连接邗沟的时候它就这样走,往正南再往东,荥水、涡水都是这样走的,绕道,濉水、涣水比较近,就好像勾股定理一样,这是一条直线,那是一个角,所以人工自然选择就走泗水和濉水。我算了下就在淮北市这一片,沿着古濉水当时有4座城,都在秦汉时期:辅阳、相城、梧县、竹邑。所以濉水流域经济非常发达,我刚才不讲了嘛,泗水和濉水是到黄河最近的两条水,而泗水呢有一个天然的缺陷,在徐州的地方有3个险滩,叫徐州洪、吕梁洪,还有一个叫什么洪,记不清了,就是3个险滩,都叫“洪”。这个吕梁洪是最险的一个,它的河道上下落差一丈三。高差3米,你要是顺水船就颠断了,逆水上不去,除了大水的时候硬拉纤能过,水位小点就过不去了,所以说呢,这个泗水呢慢慢就被淘汰了。只有濉水不通的情况下,才选择泗水,所以这个是船家自然选择,现在和过去就不能比了。你想想当时就在相山跟前这一小弯子就有四座县城,这个在汉代的时候,从春秋战国就有了。

张:请问,现在临涣边上那个涣水,前面还有条浍河,浍河是从哪来的呢?

王:古代叫“涣水”,现在叫“浍河”,古濉水的“睢”没有三点水。咱们这一代,“涣”改成“浍”可能跟这个隋唐大运河有关,把它阶段化了,一下子掐断205公里,它把涣水截走205公里,濉水在商丘那边截走了210公里,就是濉水改道。由于泗水三个洪大都选了汇入濉水,所以古濉水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沟通黄淮的重要通道,在开隋唐大运河的时候上面截了210公里,咱们这边截了205公里,这个关系就体现在这里。上游截的是濉水,我们这边是中游,截的是涣水。当时隋唐大运河开的时候650公里的大运河,150天完成,这个土方量大,平地挖,所以只能把原来的河道接上,这个接上本身也是很有学问的,这个海拔能不能接上,它的高差能不能接上,这个就是学问了,它不是一个水系就接不到一起去。隋唐大运河不是在咱们这里走一家伙,它应该在我们这里是贯通的。还一个,隋唐大运河当它满溢和干涸的时候,黄线快要到了,不能停在这里,就得换其他河道绕道走,往涡水,往泗水,甚至往这个濉水过。在我们这一带的地图上,我发现了4条运粮沟,过去发现运粮沟是不可思议的,为什么都叫运粮沟呢?你看,从临涣这个地方,到蒙城有一条运粮沟31公里,所以这个运粮沟啊,名称一致保存到现在。蒙城的运粮沟是沟通涡水的,从泗水出来,就是从涣水到了蒙城的北濉河这就是一个沟通,宿州城南一条运粮沟,城北一条运粮沟,城南的一条运粮沟是通到濉水的,城北呢通到这里,还有条呢就是闸河,闸河自古是古濉水通往泗水的河道,过去不叫河,要想往泗水去就得走现在的闸河这条路。闸河的水往泗水那边过,所以在隋唐大运河通的时候我们的水路是四通八达的,所有的附近的水系全部沟通。在历史上濉溪还有个记载,就是临涣三沟,当时就记在《宋史·蒋之奇传》里面。蒋之奇当时是淮东转运副使,搞以工代赈,天长县当时属淮南东路扬州,有个三十六坡,他在那里开荒种地。还一个呢,就是宿州至临涣横斜三沟,这个横斜三沟以后,用工百万,灌溉9000顷,活民8.4万人,使8.4万人能够定居下来,在水利史上还是有地位的,这是用汴河灌溉,安置农民。蒋之奇正好生活在王安石变法时期,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就提出来开源节流的措施,而漕运呢,是当时财政支出的最大一项,维护隋唐大运河的经费还有运输经费应该是最大的开支。他利用废地,两河之间的废地,黄河和淮河之间这个隋唐大运河两边的废地,用以工代赈的形式养活一部分流民。

隋唐大运河柳孜遗址出土珍品

张:您讲的这一段很出彩,能把淮北运河往上提升。

王:那是啊,过去光叫我们研究隋唐大运河,到底跟淮北的经济有什么关系,过去是什么样的规模,大家都不知道,就光知道隋唐大运河是隋炀帝开的,在淮北有41.5公里长。这个就是说它以前的历史,包括考证隋唐大运河期间,我们这一带还发生了哪些故事,当时我们在博物馆里讲了蕲泽镇。蕲泽镇就是四铺,运粮城,这些东西都是相互关联的,除了隋唐大运河之外还有几个驿站,几个镇,四铺、柳孜、百善,这些都是沿河而行的,有这几个镇,有这几个驿站,有柳孜大桥,还有这么多运粮沟,还有与涡水、濉水、泗水相沟通的这些水系,这个东西它就丰富了,就活了。

张:大运河让我们这里四通八达,形成了一个网络,而且呢沿着古濉水还有4座城市,太棒了。秦的时候泗水郡郡治设在相城,这里好多人是不知道的,汉代沛郡郡治又设在相城,这里好多人也是不知道的。一讲沛,沛县,实际上那是小沛,我们这是大沛。刘邦家乡是沛县的,我们在秦设泗水郡,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把沛提出来,由泗水郡改成沛郡,但是呢,叫沛郡郡治还是在淮北在相城,就是那边有个沛县,就是把他的家乡迁到大的行政区划分里面,升格了。研究秦汉时期的历史,我们这个地方是非常富足、经济非常发达的文化重镇,这是个很重要的地方。

今天您的谈兴正浓,我们听得也很入神,感觉到时间不够,哪天我们还要专程拜访。这一块是很难拿捏的,不好写,你调出那么多资料真是不容易。

王:也是好几年了,你看成寻的日记,400多篇,就是那个日本僧人,从宁波上岸,用中文写的日记,记录了云游这块土地,在隋唐时期运河变化的历史,收录在日本的史料里面,叫《参五台山、天台山记》。

用雕刀服务人民——对谈运河著名文化人物“人民艺术家”刘开渠

对谈人:纵横,《淮北日报》原副总编、美术理论家、美术家;

张秉政,淮北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学者,行走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组领队

记者:今天有幸邀请到了淮北市美术家协会原主席、著名美术理论家、美术家、诗人,《淮北日报》原副总编纵横先生。我们今天先请他来谈一谈近现代运河著名文化人物、雕塑大师刘开渠。纵横老师对刘开渠有过亲密的接触,又是同乡,还为刘开渠著传立说,有《开渠图传》面世。下面先请纵横先生简要谈一谈自己心目中的刘开渠。也有幸邀请到了行走隋唐大运河文化考察组领队文化学者淮北师范大学张秉政教授与我们一起做一个很好的交流。

纵横:对刘开渠的研究初衷一个是因为是老乡,另外一个是缘分。在刘开渠晚年,地方当时要筹建刘开渠纪念馆,就把我从报社抽调来整理相关资料。在开渠去世前几年的时间里,我有幸接触到了刘开渠大师,听他讲自己青春的故事,也能够看到他的一些作品,对他有所了解,特别是他对家乡浓厚的乡情有所了解。现在看来,刘开渠纪念馆的筹建,为家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化资源。这无疑对雕塑大师,以及对雕塑大师的家人、家乡都做了一份贡献,尽了一份力量。

张秉政:我们一路行走在隋唐大运河,这条流淌千年的大运河边,目睹了漫野桑麻、遍地粟麦、城市林立、道路如织、贸易炽盛的繁荣景象。这里生产出好庄稼和美酒,在这片沃土上也走出了很多文艺大家。在淮北地区,在萧县,著名的书画之乡,出现了龙城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上有显著的地位,因为人才荟萃,出了很多大师大家。可以说有王子云、朱德群、王照民、肖龙士等。在徐淮地区,也出现了像李可染等大家。在当、现代,在淮北地区,出现了一批佼佼者,个个都龙藏虎卧,传承了龙城画派。作为刘开渠大师的同乡,纵横先生也是在画坛辛勤耕耘,令人刮目相看的。

左为张秉政,右为纵横。

刘开渠是著名的文化人物,我们淮北为什么能够出现这样的一个雕塑大家呢?在这里面,既能把握文化人的共性,也能表现出来差异性,能够把本土的艺术家的人文性格、艺术修养、艺术特色、艺术主张上升到审美的层面,还是请纵先生先谈一谈高见。

纵横:行走隋唐大运河活动已经收官,在这里谈大运河这样一个活动,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因为大运河遗址的发现和进一步的研究,越来越能够认识大运河对中原文化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印象中,在大运河两岸,到处都是珍珠,像大运河一样串起来,到处都是方方面面有特色的东西,经过研究,经过汇总,出好这样一本书,会给后代带来一定的价值。

大运河的开凿,从历史书上说有得有失,现在不管怎么说,大运河对于沿途的物质文化生活都起着特定的历史作用。如果把大运河两岸的文化历史汇总起来,是非常丰富多彩的,非常有个性和特色的。

两位对谈人在开渠纪念馆里亲切交流

说到大运河,我们不得不说淮北,不得不说到淮北和相关地域萧县。刘开渠是淮北人。刘开渠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我们作为家乡人应该充分认识。刘开渠的定位是人民艺术家,这个定位是不多的、崇高的,新中国成立后以人民艺术家冠名的并不多。“人民艺术家”这一称呼表明,既是艺术家,作品当体现了人民性。

刘开渠是中国雕塑界的第一人,“第一人”这个独特的角色有特殊的分量。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刘开渠一生的活动和一生创作的作品来说,都体现了人民性。

对刘开渠的定位第一个就是刘开渠之前和之后,中国雕塑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雕塑非常丰富。刘开渠之前中国也有雕塑,但都是民间雕塑,都是石窟雕塑,塑造的形象都是神话形象,有宗教色彩的雕塑作品。刘开渠之后,中国的雕塑转向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塑造了人。刘开渠之前的雕塑源远流长,都是在塑造神,刘开渠之后塑造人。所以说刘开渠是现代雕塑的第一人,“现代”二字就体现在这里。

刘开渠也学过民间雕塑,但是他塑造的对象是人,是真正的人。这一点他受蔡元培和鲁迅等人的影响很大,是蔡元培送他出国学习雕塑。刘开渠并不是第一个出国学习雕塑的,他之前还有李金发,他是自费去的,刘开渠是公费去的。但是李金发、刘开渠回来之后,他们改变了中国雕塑的方向,他们把雕刀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群众,赋予群众创造艺术的生命力,这一点是前无古人的,所以他是现代雕塑第一人,所以他才能够取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这是一点。

谈刘开渠不得不谈刘开渠之前的雕塑,不得不谈刘开渠之后的雕塑。刘开渠前后由塑造神转向塑造人。再看刘开渠的作品,刘开渠的作品是中国纪念碑雕塑的第一人,刘开渠之后,中国的雕塑有了纪念碑雕塑。纪念碑的雕塑还都与抗日战争有关系。

刘开渠是1928年出国,1933年回国,这段时间在法国巴黎学习雕塑,回国之后就进入杭州艺专,进入雕塑教学生涯。刘开渠第一个雕塑作品就是《一·二八淞沪抗战纪念碑》。它立在中国美院对门,西子湖畔的第六公园里,就是纪念上海一·二八抗战牺牲的英雄的纪念碑,也是刘开渠第一个正式的雕塑作品。雕塑内容是抗日,是纪念碑的形式,这就体现了刘开渠作品的抗日性。

1939年在成都承建了王明章骑马铜像,王明章也是一位抗日阵亡的将领,这是刘开渠第二个纪念碑。1943年又承建了《无名英雄纪念碑》,在成都东门。1945年,又塑了抗日名将李家钰的骑马像。这样在抗日战争的前后,刘开渠一共建造了4座纪念碑,都是与抗日战争有关。

刘开渠在外国留学时,老师希望他留下来,但是刘开渠婉言谢绝了。他认为国家正在遭难,一定要回去。从而从事了这些工作,这些工作形成了他一生雕塑的第一个主题。

为抗日战争的烈士们塑像,而且是以纪念碑的形式,这一点在以往任何时候都没有过。他是一个开创者。

第二个主题也是在抗战时期,在重庆,塑造了一个名为《农工之家》的雕塑,主题与童年生活有关。在重庆时,居住在下层人民的中间,都是底层民众生活的反映,《农工之家》真实反映了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民的状态。这就是刘开渠雕塑的第二个主题,下层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这个也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个主题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是表现人民的,这个大家都有印象,就是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胜利渡长江,正面的3块雕塑都是刘开渠的作品。解放战争依然表现的是劳苦大众,以人民为主题,这是他的第三个类型。

第四个主题是文化名人的雕像,比如梅兰芳、鲁迅、李吉仁、肖永梅、丁玲、郁达夫等文化名人。文化名人也是中国人民中的文化精英,雕塑就这样四个主题。这四个主题都没有离开人民。

四个大主题就能够看到刘开渠雕塑的方向,是引领现代雕塑的方向。那就是从人民大众、精英文化、爱国爱民出发。

刘开渠的美学特征,我用一副对联来赞,就是:“青铜排战阵,白石纪风流。”除此之外,刘开渠先生还有很多贡献,比如说是美术教育,刘开渠在大学中教学,第二个是雕塑创作。他的徒弟常说,刘开渠担任的工作太多,在整个雕塑界、美术界,他是领导者。如果不是领导者,单单搞雕塑,作品会更多。

他在浙江美术学院当过院长,调到中央美术学院当副院长,又培养了几届雕塑学研究生。现在全国一流的雕塑大家基本上都是刘开渠的研究生。

第二个是他组织了全国的美术雕塑界,包括城市雕塑界就是刘开渠发起的,后来还收藏新中国的美术作品,起了一个很主导的作用。

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他的工作,他的主张,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都是拓荒、走在前面的第一人。

刘开渠是淮北人,是我们的骄傲,淮北又发掘了大运河。谈到大运河就不得不谈大运河流域的刘开渠,作为文化名人,作为雕塑家,是绝对绕不过的,绕过就是一个缺口。在运河流淌的城市中,刘开渠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现当代运河人物。

谈到刘开渠,还可以谈到王子云先生。王子云也是美术界的开拓者。可以说,没有王子云就没有刘开渠。因为刘开渠去北京上学就是王子云推荐并资助的,可以说王子云是刘开渠的伯乐,发现人才并举荐人才。刘开渠经常讲到自己的老师王子云,而且继承了这种优点,在帮助人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的。他的家里因此聚集了一大批美术和雕塑方面的人才。

刘开渠包括他的老师王子云都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是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在美术界中的中坚力量。王子云也是雕塑界的前辈,后来他没有搞雕塑。王子云画油画。中国民间雕塑系统进行考察研究是从王子云开始的。

在这里谈一谈萧县现象。1979年,全国开文代会,会上发现,一个县走出的4位文代会代表的只有萧县。第一个是王子云,然后是刘开渠、王兆民、肖龙士。后人都说是萧县现象。

还有,《中国美术五十年》大画集中,安徽入选5件作品,萧县占了3件,一件是刘开渠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二个是卢然的《积水》,还有王兆民的景物水彩。新文化运动百年,王子云和刘开渠是雕塑界,王兆民是水彩画界,朱德群是油画界,王庆芳是古画界。在徐州举办的百年百人画展,里面有8个顶级人物,萧县占5个,分别是王子云、刘开渠、朱德群、王兆民、王庆芳。后来评萧县为“书画之乡”。

这里面是有历史渊源的,萧县是一个性格比较显露的地方,侠义精神比较多,文化比较好,比如说1936年,徐州一中招生100人,萧县56人考取,这与萧县的文化教育有关。谈到运河,谈到大运河的风土人情,也绕不过萧县。

张秉政:谈到了刘开渠作品的人民性,想和纵先生多交流一点。刘先生体现在作品上都是关于抗日救亡的,体现了当时的大艺术家为人民大众奉献的精神,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良心。刘开渠生活在大运河的黄泛区,家乡的附近就是黄河故道。从中国的整个历史来说,到了南宋,整个流域社会发展出现了停滞状态。黄河经常夺淮入海,大面积的水灾泛滥,战争、洪灾、旱灾、匪患,淮北地区可以说是多灾多难。人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刘开渠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内,这里民风民性,从隐忍发展到坚韧,苦中作乐。虽然遭难很多,生活中的大不幸造就了艺术上的大幸,出了些大艺术家,这种生态环境制约着这个地域,制约着人的精神状态。

刘开渠高高的个子,性格比较木讷,而且不修边幅,但是作品非常有生命力,通过作品就能够体现出来。刘开渠是一个很苦闷的人,精神文明之花带上了悲怆色彩,这皆与大运河有关系。浩瀚且桀骜不驯之水养成了这一片地域人的侠气和傻气,艺术家有这种气息,才有灵气,才能出大作品。性格决定命运,沉闷久了就会有大爆发。

地域文化对人物的性格起到了决定性的塑造,一是说对刘大师本人性格的塑造,二是说刘大师善于塑造人,塑造人的品格,成为了雕塑界塑造人物的奠基人物。这是运河文化的传承。这条运河给了淮北方域特殊的生存能力和教育修养。来源就是这条大河,由于这条河的水来自黄河,黄河的土、黄河的风都带给了这里的艺术家的品性:粗粝、豪迈、刚健、阔大、坚实、厚重、深沉。所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一方画家。

记者:下面请纵横老师谈一谈刘开渠的艺术主张和艺术特色。

纵横:你讲得很好,有见地。刘开渠虽然学习了西方的雕塑,他把西方的雕塑和中国的人民形体结合了起来。刘开渠最大的主张就是“不同”两个字,艺术就是不同,和古代不同、老师不同,和同时代的人不同,要有个性。模仿是学习的手段,但还要有个性。现在看来刘开渠的雕塑作品是很有个性的,但还是大部分特点都是西方的,讲究结构,讲究形体等,这与中国古代的雕塑有差别。古代的雕塑往往是意念性的,刘开渠还是更趋向于现代雕塑,最大的主张就是不同,创作的艺术特色就是人民性。与时代同步,体现当代性、人民性和个性,他做雕塑很认真,很仔细,对生活很重视,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中国再也出不了这样的大家了,因为没有苦难造就了。

张秉政:郁达夫对刘开渠作品进行过评价,说:“他的雕刻的遒劲、猛实,粗枝大叶的趣味,疏疏落落的几笔之中,真孕育着多少的力量,多少的生意!他的雕刻,完全是他的整个人格的再现;力量是充足的,线条是遒劲的,表情是苦闷的;若硬要指出他的不足之处来,或者是欠缺一点生动罢?”

他的作品为什么是粗枝大叶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作品有点粗枝大叶,而是代表这个地域的人民的品性,可以说是粗枝大叶的趣味都是具备的。

这个地域的人,从哲学的角度上思考,追求天人合一的观点,讲究安详和谐,但往往又违背天人合一,我本人赞同这种认识,往往做事就过于大而化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其中的养是气血之养,这种养伴随着粗犷、自强不息的性格和地域的地形或者岩石结构、气候环境给地域人的再造皆有连接。从审美的角度来讲,造成这里人的心理图示,是粗犷的,是厚重的,是坚实的,是质朴的,所以说才能表现出作品的力量和遒劲。

为什么刘开渠的作品具有人民性,就是因为根在这里,扎的根很深,再一方面是运河流域的人的品性所造成的。我们强调的审美观点都是强调美,但是这个美必须与善结合起来,讲究品质。作品美就是美与善的结合,美与善的统一。在某种意义上善就是美,不善就是不美。作为一个雕塑的表现力,是和生命力与人民结合在一起有关系的。

刘开渠这一代画家非常讲究人品,作品有劝善戒恶的思想在里面。这个流域的人都有真、善、美这种审美观念在里面,这是美与善相结合的产物,是讲究人格力量的。刘开渠把绘画性和意向性高度地结合了起来,然后就是人民性。

记者:两位先生关于刘开渠作品的评析非常深刻,十分有见地。关于刘开渠雕塑作品的影响和传播情况,以及对后人的启示,还想请纵先生谈一谈。

纵横:中国所有的艺术都是人文艺术,都是人性艺术。刘开渠的第一个纪念碑作品《一·二八革命英雄纪念碑》表现出来粗犷、有力量,大而化之,甚至有点粗糙,但是有力度。刘开渠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人生是可以雕塑的,可以上升到哲学的境界”,一定程度上不仅仅是在谈艺术,而是在谈人生了。

刘开渠早期的很多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已经损坏了,比如《农工之家》,后来战乱损坏了。但也有雕塑作品被保存下来了。“文革”之后刘开渠就不愿意回到杭州,就到了中央美院做了中央美院的副院长。

说说对我们的启示,我想干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执着的精神,没有执着的精神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刘开渠的条件这么差,后来条件好也没有动摇他,始终执着地追求雕塑艺术。我觉得另外一个启示就是,除了自己的专业外,还不能忘掉自己的国家。如果刘开渠当年没有那么多的职务,肯定会有另外一番成就,这就给当代的艺术界人士一个很好的启示,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专业方面,深入下去,才能出精品,才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工作者。

记者:刘开渠大师致力于传统雕塑与西洋美术雕塑的结合,用美术雕塑表现和反映人民大众的作法值得肯定和弘扬。两位先生眼光独到,谢谢你们!

(采访人李华锡现为中国青年网记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