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探讨,以鸦片战争为例

改革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探讨,以鸦片战争为例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探讨——以“鸦片战争”为例的教材和教学设计用“十七大”提出的“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的要求,审视中学历史课程内容,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本文以“鸦片战争”为例,探讨改革课程内容方式的途径,希望能引起教师们的兴趣。鸦片战争是一场战争,背景、影响等是后人的认识。英国报纸将战争称之为“鸦片战争”。

改革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探讨,以鸦片战争为例

改革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探讨——以“鸦片战争”为例的教材和教学设计

用“十七大”提出的“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的要求,审视中学历史课程内容,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教学内容方式不改革,学生的课业负担就减不下来,素质教育就变成一句空话。本文以“鸦片战争”为例,探讨改革课程内容方式的途径,希望能引起教师们的兴趣。

历史课程提倡的教育观念并不落后。2002年颁布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已经提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2];新的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反复强调“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3]。要求“注重探究式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4]等等。新的教育观念经过几年的宣传大多数人都能认同。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被看成是根本性的问题,对此我们也深信不疑。但是,如果实事求是地看效果,历史课程的变化并不大。常规课主要由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儿呢?教育观念是指导思想,对每个学科都适用。具体到学科则依赖课程内容和教师实现。如果课程内容是旧的,教育观念再新也容易走老路。我们经常比喻新课程中的一些教学现象是“新瓶装旧酒”,为什么会这样呢?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课程内容与新的教育理念并不匹配,换言之,我们提供给教师的一套东西就是“新瓶装旧酒”。

鸦片战争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学历史课程无论怎样改革都应将此它作为重点。现在高中新课程将此内容大大压缩,以为初中已经学习过了,而实际上初中仅用一课时了解鸦片战争,内容只有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原因和结果。高中新课程内容设置的利弊姑且不论。原来的高中教学(现在仍在部分地区实行),先是介绍战前的中国与世界,然后是鸦片走私与中国禁烟,战争经过高度概述,牺牲的清军将领列在表中,再用一课时说结果:条约的内容和影响。这是典型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模式——背景、原因、过程、结果、意义。生动的历史在这样的模式中变成了枯燥、概括的句式。鸦片战争是一场战争,背景、影响等是后人的认识。如果只知道战争发生的原因,不了解战争过程,就无法产生历史的想象力,感知鸦片战争就无从谈起,理解鸦片战争的结局就变成了死记硬背。传统课程内容的模式抽掉了最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部分,将重心放在理解既定的结论方面,这样的课程内容怎么可能进行探究学习呢?

学习历史的兴趣首先源于对历史过程的了解和思考,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带着明确的目标考察各种历史记载。历史学科要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必须让学生体验当时人的眼光和价值观,然后才能作出比较客观的分析,从而认识这一事件和前后事件的因果关系,探究历史的走向。因此,对鸦片战争的课程内容,我们应当考虑换一种方式,将学生带入历史情景中去,使他们对史事产生兴趣,理解当时人的行为及其环境,进而思考问题。历史思维的对象是史实,思维的过程不是建立在别人的解释和既定结论基础上的。历史课程内容如果跳不出传统的窠臼,课程改革的理想很难实现。

中学历史限于课时只能精心选择典型史实。鸦片战争历时两年,用一课时了解这场战争,只能选择一个典型战例。而且前一课时的内容应该以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为中心。在学生了解了鸦片输入、白银外流、林则徐禁烟的基础上,再进入战争。所选择战例还必须有足够的历史信息,让学生能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思考分析。有关鸦片战争的学术研究已经很充分,选择虎门大战作为中学课程内容有足够的理由。笔者综合相关著作,提供一个学生阅读的文本,试图深入研究教学的可行性。

虎门大战

向中国输入鸦片给英国带来巨额税收,因此,英国政府公开庇护走私商人,报复中国禁烟。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华战争。英国报纸将战争称之为“鸦片战争”。

1840年6月,英国战舰16艘、武装轮船和运输船32艘,运载陆战部队4000人,加之海军,总兵力六七千人,沿中国东南沿海北上,7月攻陷浙江定海,而后陈兵海河入海的大沽口,经谈判又转回广东。由于清政府不接受英国关于割让香港岛、增加通商口岸等要求,战事又起,英军准备攻打广州城。

虎门是广州的门户,今属广东东莞市,位于珠江入海口。它不是指一个点位,泛指外临伶仃洋、内连狮子洋,全长约8公里的水面及武山等陆地。从海路进入珠江的其他水道,军舰难以航行。由陆路绕行攻击广州,火炮很难搬运。英军的优势在战舰火炮,因此,攻打广州的最佳途径就是突破虎门。

关天培

虎门防御体系原有6座炮台,共151门火炮。但是,1834年,英国两艘军舰仅受轻伤就轻易闯过虎门,威逼广州。为了加强虎门要塞,这年底,道光皇帝任命关天培为广东水师提督(相当于广东海防总司令)。

关天培行伍出身,这年53岁。他到任后详细考察了虎门的地理形势,吸取1834年的教训,历时5年,修建了“三重门”的防御体系。大战爆发前,虎门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海防要塞。

“三重门”的第一道在虎门口端,海面宽约3500米。东西两岸原有沙角炮台(炮11门)和大角炮台(炮16门),但是炮台上1吨半重的火炮至多能打到1200米,再添新炮也不能保证有效射程。因此,两炮台只能起报警作用,一旦敌舰入侵,即发射信炮,通知第二、三道防线准备迎敌。(见“三重门”防御体系示意图)

“三重门”防御体系示意图

第二道防线在江心的上横档岛一线,是虎门防御的重点。上横档岛西的江面宽约1500米,水浅滩多,外国船只很少航行。关天培在西岸上建“巩固”炮台,安炮20门,在上横档岛西侧建“永安”炮台,安炮40门,以此封锁西水道。上横档岛东的江面宽约800米,水深利于航行。东水道是第二道防线的重心。关天培加强了武山一侧的防御能力,在“镇远”“靖远”“威远”三炮台,先后安置了147门火炮,临战还建了两座沙袋炮台,安设小型火炮30门;加固上横档岛东侧的“横档”炮台和横档山上的炮台,战时又在岛的南北两端建沙袋炮台,使全岛共设大小火炮160门。第二道防线总共有火炮377门,其中新铸成的2吨至4吨重的56门火炮,有55门安置在这一带。在第二道防线守卫的兵勇总共约8500人,关天培在武山炮台坐镇指挥。为了阻滞敌船,水道下还设置了铁链等障碍

虎门要塞图(当年英国人绘制的油画)

第三道防线在大虎山岛。大虎炮台安炮32门。

战前,关天培多次操练演习。假设敌舰闯入虎门,沙角、大角炮台施放信炮,通知后路;当敌舰进入东水道时,镇远、靖远、威远和横档四炮台轰击;若敌舰驶入西水道,永安、巩固两炮台轰击;同时,埋伏在第二道防线后的水师舰船从水上拦截敌舰。如果敌舰闯过第二道防线,大虎炮台和水师舰船再阻敌深入。然而,战事的发生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情景。

1841年1月7日上午8时,停泊在虎门口外的英国战舰14艘,武装轮船、运输船运载陆军2000人,开始发动进攻。

英舰三艘共载炮52门炮击沙角炮台,四艘共载炮106门炮击大角炮台。与此同时,陆战部队1400多人在清军未设防的穿鼻湾登陆,抄袭炮台后路。10时,英登陆部队占领制高点,迅速架起3门火炮,轰击清军军营。清军拼死抵抗,无奈敌军炮火凶猛,沙角炮台被前后夹击,兵丁死伤过半,副将陈连升战死,炮台失陷。攻击大角炮台的英军舰炮是清军火炮的4倍,炮台工事被成片成片的摧毁,守军虽奋力还击,但无济于事,英军登陆,守军无心再战,向后山溃退,炮台失守。此役清军战死282人,伤462人,而英军仅受伤38人,无死亡。

英军火炮与清军火炮的样式、机制原理大体相同。但是,英国已经有了近代工业,冶炼技术保证了铁水提纯,镗床切削使炮膛光洁,加强了射击精度;用先进的工业设备提纯硝、硫、碳等原料,根据化学方程式配比的火药,保证了爆炸性能。英军炮弹有内装火药的,爆炸后杀伤力很大。当时中国的火炮仍用传统工艺制造,冶炼铁水不能提纯,炮身杂质和气孔多,不得不以加厚炮壁防止炸裂,因此形体笨重,机动性很差,有的只能做单向发射;火药配方全凭经验,炮弹又都是实心的,内装火药的炮弹只用于京城的防御。因此,在战斗中英军屡占上风。

清军火炮

沙角之战英军迂回包抄的战术也暴露出虎门防御的弱点。沙角、大角炮台陷落后,关天培一方面与侵略者虚与尾蛇,同意和谈;另一方面加强第二道防线各炮台的侧翼和后方防卫。为了鼓舞士气,关天培变卖所有衣物,犒赏士兵。

虎门大战示意图(www.xing528.com)

2月25日,规模空前的大战在虎门的第二道防线展开。英军首先占领了没有清军把守的下横档岛,在该岛制高点架设了3门重炮。下横档岛距上横档岛只有600多米,而英军火炮的射程最远能打到2000米。关天培没有在下横档岛布防,是因为他还不懂得抢占制高点和运用炮兵的近代军事战术。清政府长期坚持闭关自守,使当时的人们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关天培现在要面对英国舰队的强大攻势,他能有别的选择吗?

清军使用的圆形炮弹

26日清晨,英军在下横档岛轰击上横档岛的清军及其炮台。清军炮台设在该岛的东西两端,无法还击,只能被动挨打。岛上清军逐渐混乱。10时左右,两艘各载炮74门的英舰和一艘武装轮船,为了避开威远等炮台的正面,沿武山一侧航行,在距威远炮台西南侧360米、540米处下锚,以猛烈的炮火轰击武山三炮台。靖远、镇远两炮台因射击夹角的限制,不能发挥作用,横档炮台又被压制,只有威远炮台和沙袋炮台还击。沙袋炮台火炮太小,无济于事;威远炮台火炮笨重,无法转向西南偏角射击,打出去的炮弹对敌舰没有威胁。清军炮台只有正面垛墙掩护,顶部露天,没有任何防护,垛墙很容易被炮火摧毁,敌炮曲射,由上至下,炮弹频频落入炮台。在长时间的炮击下,清军炮台丧失了还击能力,英军乘势登陆,关天培战死。下午2时,武山一带炮台全部失陷,驻守清军溃散。(见威远炮台鸟瞰图)

威远炮台鸟瞰图

在上午开战的同时,两艘英舰分别攻击西水道两岸的永安和巩固炮台,4艘轻型舰穿过西水道,绕到上横档岛西北,炮轰岛上清军。从清晨开始,岛上清军已遭受连续几个小时的炮击,此时已很难有效抵抗登陆敌军,岛上炮台陆续被占领。由于岛上清军无路可逃,除250人战死,其余1100多人均被俘虏。

至下午5时,战斗全部结束。英军仅有5人受轻伤,无死亡。大虎山炮台清军见大势已去,主动撤退。

虎门大战后,侵略军全数开进到广州城下,5月控制广州。而后,英军再度北上,连续攻陷定海、镇海,进入长江,攻占镇江,兵临南京城下。清政府在军事上毫无出路,被迫按照侵略者的条件,于1842年8月签订中英和约,后人称之为《南京条约》。从此,中国结束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南京条约》的简要内容和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略。参看现行教材。)

此文大约2700字,基本描绘了虎门大战的经过,并提供了主要信息。鸦片战争中的其他战役与虎门之战大体相似,因此,了解这场战役可窥视全局。这样设计鸦片战争的课程内容,笔者有如下想法供大家讨论。

1.学习历史需要从阅读文字、图片中产生想象力,最忌用现在的观念,主观臆断地裁判过去。文本开篇一段为承接上一课,接着勾画了鸦片战争在1840年的战事,告诉读者“清政府不接受英国关于割让香港岛、增加通商口岸等要求,战事又起”;然后又介绍了虎门要塞的备战,意在说明清政府并非倾心卖国。尽管清王朝政治腐败,但面对外敌入侵还是有准备的。关天培从1835年就开始改造虎门的防御工程,并得到卢坤、林则徐、琦善等几任总督的支持。正如茅海建先生在《虎门之战研究》中指出的:“毫无疑问,关天培等人已经竭尽了他们的全部的智力、能力和权力。”[5]如果教师再补充一些细节,充分利用示意图展示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距离、方向等等,这样就使学生进入具体的历史环境,从当时的历史条件考虑问题;同时也将爱国将领的行为具体化,让学生不是仅从“战死”来理解他们。

2.虎门的防御体系集中了那么多火炮,部署的兵力超过1万人,是中国当时最强大的海防要塞,但是却被敌军轻易摧毁。整个战役英军无死亡,伤者仅43人。清军有记载的死亡人数是532人,伤者无数。现在初高中的教科书讲战争失败的原因只是一句话:“清政府组织抵抗很不力”;或“清王朝政治腐败”;或“中国封建落后”等。这样空泛的结论并不能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鸦片战争是落后的清军与西方近代化军队之间的第一次较量。从战争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他们才能真正感知当时中国落后的状况以及战败的原因,而不是记忆抽象的结论。

3.在描述战役过程中,介绍敌我主要武器的差距及其战术,其中包括了背景信息——英国已经有了近代工业。这样比生硬地罗列背景更能产生感知效果。如果学生能注意到这些具体战术问题,对于思想观念方面的落后也自然能够认识理解了。整个战役清军都是被动防守,战役的进程完全在关天培的预想之外。文中提示:“清政府长期坚持闭关自守,使当时的人们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这样就能使学生具体地理解闭关自守的危害,结论由他们自己感悟。

4.火炮在鸦片战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近代以来的战争,武器的作用不能忽视。在提倡以人为本的时代,我们不能再片面地向学生灌输“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武器”的观点。武器的背后是科学技术,是国力。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只能以游击战为主,很大程度上也是武器决定的。我们应该让学生一层一层地认识历史。鸦片战争充分说明西方侵略者的船坚炮利,于是有了洋务运动;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有了先进武器却仍然打了败仗,才说明不推翻封建制度就不能救亡图存。这是历史的逻辑。课程内容应当遵循历史发展的逻辑,让学生通过基本史实逐渐感知、自我认识,过早的交代“社会主要矛盾”“社会性质的变化”,不啻于拔苗助长。既不符合认知规律,也不符合教育规律。

5.这样设计鸦片战争的课程内容,《南京条约》就处于次要地位。《南京条约》是必须了解的重点知识,但可以放在下一课。假如下一课以“火烧圆明园”这一事件为中心,开篇就应介绍西方国家从《南京条约》中得到的权利,但不必分析,而是为了叙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然后围绕公使进京展现矛盾和差距,大可不必隐讳清朝统治者的落后和愚昧,要让学生了解火烧圆明园发生前的史实,这并不影响对侵略者暴行的谴责,反而有利于树立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中学历史的课程内容能否每节课都这样以事件或人物为中心,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为了连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可能有些课的内容必须采取叙述概况的形式,只有近现代史似乎可以多采用这样的形式,充分展现历史的细节,既减轻课业负担,又能使学生乐于学习。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笔者不敢妄言,但是,假若如此,“教教材”的教学方式肯定走不通。因为这样的课程内容不大容易归纳出几条让学生去背,考试命题也可以跳出“知识点”的概念,使历史笔试的传统方式有较大的改观。

毋庸讳言,这样教历史对中学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因为学生发现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更具体、更针对史实,教师就必须知道得更多、更详细,对历史的理解也应更深入。也正因如此,这样的构想距现实太远,实行起来难度更大。此文只不过是笔者的理想,仅供业内人士闲读。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5]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292

后记:我参加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后,建议初中历史课以“讲故事”为主,尽可能用一个一个故事和历史细节把通史串联起来,让学生既感兴趣,又能思考,留下深刻印象,不断反思。这样的方式被齐世荣先生比喻为“糖葫芦”体。但在讨论中也有不同意见,于是齐先生命我写一个样张,反对者写一个样张。我写成后,除上交外,前后加上我的设想写成此文,发表在《历史教学》2008年6月上半月刊。我的设想并没有实现。但我坚持认为这样的历史课才有味道,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教学也有积极性。我希望有同仁继续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