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作文指导教程:借助综合性学习提升写作教学设计

小学作文指导教程:借助综合性学习提升写作教学设计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综合性学习恰好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所以完全可将综合性学习引入作文教学中,将作文教学引向综合性实践活动,将其有机整合,达到提高写作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在开展小学综合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准它的性质来促进写作教学的综合性效果,突出语文性,体现综合性,重视实践性,注意学习主体参与的广泛性,重视资源开发利用的多样性。

小学作文指导教程:借助综合性学习提升写作教学设计

《标准(2011年版)》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对写作的要求:“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从课标对写作的这一要求,可以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写作教学的一块沃土,可以充分利用其独有的特点来进行写作与写作教学,解决写作这一老大难问题。因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综合性学习恰好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所以完全可将综合性学习引入作文教学中,将作文教学引向综合性实践活动,将其有机整合,达到提高写作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例如人教版教材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就将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到综合性学习之中。在开展小学综合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准它的性质来促进写作教学的综合性效果,突出语文性,体现综合性,重视实践性,注意学习主体参与的广泛性,重视资源开发利用的多样性。

(一)利用综合性学习贴近生活的特点来为学生写作储备生活积累

综合性学习要求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贴近生活的这一重要特点来为学生写作储备生活积累,以打开写作之门。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那么习作也严格来源于生活。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接触五彩斑斓的大自然,还要广泛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认识事物。贴近生活的文章才真实鲜活,才富有生命的气息,如果学生脱离生活而习作,写出来的文章就缺少人文气息,读来生硬。教学生写景写物写生活这一类文章时,教师就应该结合综合性学习这一形式,提前给他们布置好习作任务,让他们课前课后仔细认真地观察习作的对象。还要告诉孩子们,观察并不是简单地用眼睛去看,应该用身上的一切器官进行立体的、全面的感受体会,这样得到的景物才是生动、形象、有条理的,才能给读者清晰的印象美的享受。

评析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命题或是半命题的作文,其内容老化、枯燥、脱离生活。所以作文一般拘泥于课本,从句式到文章结构,模仿的居多,雷同的居多。在传统课堂上,写作被限制在课堂里,大多属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思维阶段,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二是书面表达阶段,包括起草和修改。教学中,又由于一些教师思维定式,致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可言。在长时间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以致“谈写色变”。下面这个案例讲述的作文教学体现了课改后的新作文教学观。从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看,新课标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倡导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从写作教学的过程看,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写作前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恰恰体现了教师可以利用综合性学习贴近生活的特点来为学生写作储备生活积累的教学设计。

【对点案例】《学烧菜》习作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

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

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

学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

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不过,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

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两天后的作文课上)

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

生(大声齐答):学会了!

师:呀,这么快?跟谁学的?

学生:我跟爸爸学的

……

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一定很好吧?

(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

老师请了几位同学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

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

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得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

生:好!

师:好就快写吧!

【案例导引】案例中的教师抓住了写作教学的规律,选用了“学烧菜”为写作内容,素材直接来自生活。教学时,教师先以“老师要到菜烧得最好的同学家过端午节”为由,不知不觉中给学生布置了学烧菜的任务。这是引导学生在写作前先对生活实践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到了写作课上,教师先通过充满智慧的谈话引导学生说说做菜的过程,然后借口方便老师比较,让学生书面写作。因为每个学生都想请老师做客,所以整堂课上,虽然教师只字未提“作文”二字,可学生们却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写作。从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个个都充满了表达的欲望。可以说这则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这个案例,让语文教师明白了:写作来源于生活,写作描写生活;学生只有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基础上才能表现生活,只有在像生活一样的环境中才“易于表达,乐于表达”。总之一句话:文无定法。

(二)利用综合性学习突出自主性的特点来培养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实践性(www.xing528.com)

综合性学习特别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综合性学习还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还是动态的实践过程。叶圣陶曾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语文的综合问题,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还要通过策划活动、专题研究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综合听、说、读、写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合理运用综合性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表达,创意地表达,享受到写作的快乐。而且善于利用综合性学习自主性、合作性和实践性高的特点来点燃学生创作的激情和火花,加大对作文教学的促进。

要使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写作学习方式,就需要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提供全新的课程组织形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出发点的,它创造了一个自然、轻松、不受拘束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实践中,真切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写作学习方式。利用综合性学习突出自主性的特点来培养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实践性,最好的途径就是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辅以作文教学的开展,将活动与写作两者有机结合,找准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它打破了一贯以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命题——作前指导——教师评改”的作文训练模式,尊重了作文中学生主体性和个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给予学生在作文时间、空间,作文的命题、选材,立意及表述方面充分的自由,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能够消解学生对作文的厌倦及恐惧心理,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乃至语文综合素质。

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小学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在理念,目标和内容上相通之处比较多,而且综合实践活动往往也具有许多“语文”因素。教师在实施综合性学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种相通之处,紧紧把握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总体目标,强调“基于语文”的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进而为写作的主动性和实践性打下基础,做好铺垫。譬如制作贴画比较像综合实践活动,而制作贺卡具有书面表达等语文因素,比较像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作贺卡的教学过程中就得充分挖掘“语文因素”来培养学生写作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的意识和能力。新课程标准在综合性学习目标中,处处体现了“基于语文”和“突出实践”的精神。以春游活动为例,如果单纯组织一次春游,那就仅仅是综合实践活动,如果春游之后,让学生写一篇作文,那就是综合性教学与写作教学在实践性、参与性上的有机结合了。

【对点案例】“春游”综合性学习教学与写作教学在主动性和实践性上的设计体现

一所学校按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来组织学生春游活动,采用了如下教学设计方案:

(1)让学生搜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春游地点的资料,然后在班上进行介绍或演讲,再讨论确定春游的地点和路线

(2)让学生自主策划春游活动,讨论制订活动计划,明确春游活动的任务、活动的安排、每个同学的分工等等。

(3)分工做好春游准备工作,包括经费预算,联系交通工具,准备要带的用品(如照相机、写生用具、食品、餐具雨具等),分组讨论制定春游注意事项。

(4)出游。在春游过程中,可以拍照,可以写生,可以调查了解春游地点的有关情况,通过现场搜集资料或咨询获取有关知识。

(5)总结、交流、展示。可以写日记或游记,还可为自己的作品配画;可以写景点介绍,编辑小报;可以编辑含有说明文字的影集或写生画册;可以用电脑制作演示文稿。这些成果都可以班为单位汇编成册,由学生自己写前言、后记,在学校展出,邀请家长参观。还要进行经费结算,并进行活动总结。

【案例导引】学校安排的春游活动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实践活动,本案例中学校没有为实践而实践,而是充分挖掘春游活动组织过程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实践性等有利因素来进行全校性的综合性学习教学。在最后阶段通过“总结、交流、展示”等教学安排,进一步将综合性学习教学延伸到了写作教学,将实践性、主动性的成果提升成学生的写作成果。学校和教师非常自然地完成了春游实践活动组织——春游综合性学习教学——春游写作教学的整体延伸设计。

(三)利用综合性学习促进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特点来提升学生写作综合素质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需要创设一个丰富的语文学习环境,既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以发挥,又让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得以提升。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是开放的、多元的,并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和跨学科学习。教师要利用综合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特点来训练学生写作综合素质。

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过程绝不是一个单一素质和能力的训练过程,而是一个多项素质和能力的渐进训练过程。写作教学也是一个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训练和积累的复杂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和发展的这一高度契合的特点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写作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鼓励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大胆而细心地走进生活,积累个人必要的生活情感体验;还要鼓励学生行文先“说”文,以口言心,以笔写口;还要多方设计好各类主题活动,拓宽学生习作训练的时空;还要注重运用多媒体平台,创设写作互动的良好空间,等等。通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涉及有利于学生情感积累、想说一体、说写结合、活动体验、多媒体应用等多项与写作相关的素养和能力全面发展,使学生形成具有当代特质的综合写作素质。

例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读报剪报”,即为内容丰富、意义深远、锻炼全面素质的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读报,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手段,而剪报是一种有效搜集信息的方法。两者的结合,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同时这也是一种语文运用与实践生活的有效方式。借助“读报剪报”,可以将语文学习方法、习惯、态度、情感、实践综合在一起。教材以活动为载体,诱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了解天下大事,提升文化素养,可谓一举多得。在此,教师要顺势借机利用读报剪报的过程来培养学生多读多写的情感,倚靠“读报剪报”来养成日常写作积累的习惯,借助和同学间的阅报心得交流来训练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写读报感想来强化日记和随想的训练,甚至鼓励学生尝试对自己所“读”和所“剪”之报进行合理的整理,可以对主题和题材进行纵向归类,对体裁和特点进行横向归类。凡此种种,都是对学生写作归纳和提炼能力的训练,甚至是写作思维能力的训练,最后达到对学生综合写作素养和能力的训练。

【注释】

[1]刘永康.中西合璧的语文教育观[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2]刘永康.语文创新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3]王宁.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0(3):170.

[4]刘永康.中西合璧的语文教育观[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5]王建峰.语言的人文性:语文阅读教学的抓手[J].语文学刊,2005(10):49.

[6]王建峰.语言的人文性:语文阅读教学的抓手[J].语文学刊,2005(10):49.

[7]王士平.浅谈阅读教学中对小学生语感的培养[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4):191-194.

[8]若林,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9]高兵,何慧.浅谈习作入门教学[J].科学咨询,2013(12).

[10]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