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自信:优质社会文化场

文化自信:优质社会文化场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要不断优化社会文化场,要让社会文化场体现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民族的价值追求。这里我们主要阐述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生态文化三个宏观领域来营造形成民族精神培育的优质社会文化场。在很大程度上,政治文化主导着社会文化场的核心要素和内在特征,政治文化可以说是社会文化场的缩影。因此,在营造形成民族精神培育的优质社会文化场中,必须始终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的力量。

文化自信:优质社会文化场

每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都有一种不可替代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涵盖着本民族的生活习俗、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理想信仰,等等。这种凝聚力更需要通过以“场”作为中介来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作用。文化与文化场相辅相成,互相作用。文化决定着文化场,每一种文化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文化场;文化依赖于文化场这种特殊的形态而存在。每一种文化场都处于特定的社会之中,社会是文化场中最广泛的因素,因此,我们考察文化场就不能不立足于社会因素。社会文化场是在特定的社会中形成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代表着特定时期的文化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要不断优化社会文化场,要让社会文化场体现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民族的价值追求。这里我们主要阐述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生态文化三个宏观领域来营造形成民族精神培育的优质社会文化场。

(一)优化政治文化,树立民族精神培育的精神支柱

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16]。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场中一个重要部分,是社会文化场中鲜明的主导力量,引领社会文化场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政治文化主导着社会文化场的核心要素和内在特征,政治文化可以说是社会文化场的缩影。我国的政治文化在发展进程中总体、主流和本质是先进的,但也不能忽视政治文化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与矛盾,有一些糟粕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文化的落后残余、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西方文化的消极影响,在社会、社会成员之间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渗透并蔓延着,冲击着人们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认同。这正体现出我们优化政治文化的必要性、紧迫性。因此,想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营造优质的社会文化场,就必须要优化政治文化。

首先,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优化政治文化、营造优质社会文化场的根本保证。拥护党的领导,是爱国主义的根本体现。因此,在营造形成民族精神培育的优质社会文化场中,必须始终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的力量。一方面,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引领政治文化的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指导党的政治态度、政治立场,引领党的政治方向、政治行为,全党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自始至终坚持将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来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自始至终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指南针来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素养,不因利益而摇摆,在执政过程中不断激发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打铁必须自身硬,在新时期,要全面协调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这六大建设。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其凝聚力、影响力与生命力,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克难关的进程中,使中华民族精神永葆青春活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辐射出先进的执政理念,焕发出独特的执政能力,以先进的政治文化突出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人民是历史伟业的创造主体,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突出要领。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治国理政的价值引领,重点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来规范政治文化。一方面,要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和政府必须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关键要把以人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始终铭记于心,把党永葆青春活力的源泉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深入开展工作的钥匙;深入群众要有真感情,用真诚的服务意识获得群众的认同和肯定,善于倾听意见、寻找问题;对群众所提出的意见能够真正重视,对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能够妥善处理,对群众中存在的利益矛盾能够有效化解,形成亲切真挚的、以民为友的优质社会政治文化场。另一方面,更新人民群众的政治理念。更新群众参与政治的态度和观点,很多群众关注政治的理念很淡薄,认为自己离政治很远,其实政治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鼓励在人民群众中形成积极表达民意和合理利益诉求的氛围,广大群众不仅应该有强烈的政治意识,而且要积极去表达自己或某个团体的意见和诉求;拓宽人民群众的监督渠道,在互联网时代,群众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使其成为新式有力的、覆盖面广的监督渠道,以此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主动性、维权意识的积极性。

最后,进一步完善政治文化中的规章制度建设。规章制度是优质社会文化场的有力后盾。在建设优质社会政治文化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来有力彰显政治文化的价值取向。在政治文化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的制定。在具体形式、基本原则上进一步完善,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要以史为鉴,研究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有效利用我国历史智慧牵引规章制度的制定,让当今制度建设有根可寻、有源可溯;同时,我们要借鉴西方制度建设的经验和成效,吸取西方政治制度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必须与我国党史、国史相结合,要认真研读中国共产党史、中国历史,注重党史、国史的因素对制度建设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领导干部必须严格按党章办事,发挥其示范作用和引领力量,提升道德感召力;各级政府人员要相互监督,发挥好组织内部相互监督的作用,使成员之间和而不同、团结统一,提升凝聚力;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优势,把规章制度执行的堡垒落实到人民群众的监督中。完善政治文化中的制度建设是个道阻且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靠全党全社会永不懈怠的共同努力。

(二)优化经济文化,筑牢民族精神培育的物质根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崇高的价值观念、合理的制度安排、规范的行为准则指导人们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先进文化[17]。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时代,人变成了既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又是需要通过利他来实现利己的“道德人”,每个人都是“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结合体。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过分追求“经济人”带来的利益,而忽视了“道德人”对我们提出的伦理要求,出现恶性竞争、造假等现象,与民族精神所要求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等优良传统背道而驰。为民族精神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文化氛围刻不容缓。

首先,推进我国的生产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新突破。第一,深入转变生产方式。重点领域的改革力度要有新突破,破除阻碍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政府加大自主创新能力的扶植力度,生产方式向发展质量、发展效益倾斜。第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是确保我国民族精神培育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不会偏离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的内在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化应有的主导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不能唯利是图、不能损人利己;特别是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不断在共享发展上有新作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贡献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其次,我们要坚持公平公正的经济文化发展观。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公平公正的经济文化发展观。一方面,始终以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的目的。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增进人民福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加大财政支出在民生领域投入的比例,保证人民的获得感,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另一方面,党和政府要肩负起促进社会公平的责任。政府以及各企业管理层要加强经济发展的监督、监管机制,确保经济利益双方能够在公平公正的竞争下实现双赢,确保每个“经济人”能够通过自身自强不息的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从而为社会文化场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

最后,推动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要力争有力地回馈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力所能及地做出贡献,使公平公正的发展理念在全社会范围内、在最大程度上有所彰显。另一方面,规划以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的部门。规划重点部门以保证为民服务的效率,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标准和服务水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求我们党和政府要深入推进乡镇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推进乡镇惠民工程的完善;鼓励群众自觉、经常参加丰富的文化活动,并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文化交流活动,形成城乡之间双向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氛围。

(三)优化生态文化,稳固民族精神培育的发展保障

生态文化是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能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文化的形成,标志着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价值取向的过渡。在生态文化层面建成美丽的国家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坚定不移地走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人民幸福、国家复兴的基本保证。国家的复兴与发展是人民幸福的基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源远流长的重要保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有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与弘扬,从而为民族精神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首先,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新理念。一方面,我们要挖掘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理念的时代价值。从“天人合一”思想观念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力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社会生态文化坚持和谐共存的价值追求提供精神指引,为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凝人心、聚民力,为建设美丽中国立根铸魂。另一方面,加大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推广力度。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大力弘扬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理念,让社会成员对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理念耳濡目染,使每个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直接联系,甚至可以认识深层次的间接联系。

其次,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不是以破坏我们生存环境为代价的乱开发,我们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一方面,在生产中践行节约资源的发展观念。生产者不能只从短期经济利益出发,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形成“节约成本,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生产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政府要加强保护自然的政策引导,保护不是简单的不开发,更不是回归原始状态,而是对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开发;坚决落实淘汰高污染、高消耗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提高产业能源附加值。另一方面,践行合理的消费观念。消费在推进商品经济发展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过度消费、浪费资源成为普遍现象。解决生态问题,不能单单只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更应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要保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政府要加强宣传教育,积极推动绿色消费的政策导向,提倡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使全社会形成崇尚绿色消费的新风尚。

最后,齐心协力解决生态问题。我国已出现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森林覆盖面积剧减、土地沙漠化、物种减少等严重生态问题,解决这些突出的生态问题要依靠政府、企业、个人共同的努力,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都难以成事,要动员全社会共同、积极参与。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提升社会成员环保意识;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人人有责的意识,使其真正明白保护环境、解决生态问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而自觉保护自己的家园。在破解生态恶化难题的进程中,政府与人民群众要齐心协力,团结一心,让环保的责任感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法律建设和制度引导,约束和规范社会成员行为。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严厉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同时加强社会成员的法制观念培养;要进一步完善补偿机制,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要维护好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切实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要求,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坚强有力的后盾;推进奖惩机制建设,大力惩处那些使生态环境恶化、使自然调节失灵的行为,奖励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在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中,中华民族精神中所蕴含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内涵是民族精神得以升华的坚实有力的精神支柱,使生态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释放出巨大的精神力量。

要以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和生态文化这三者为主要领域,营造形成民族精神培育的优质社会文化场。社会文化场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要让伟大的民族精神展现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价值追求和民族力量,就得使这三个文化领域协调一致、共同发展,这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团结一致、不懈努力。

【注释】
(www.xing528.com)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修订本全一册.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50.

[2]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3]希克.第三条道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现代工业社会[M].张斌,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55.

[4]毛泽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M]∥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7.

[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9.

[6]刘建军.领导学原理:科学与艺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83.

[7]张曙光.民族信念与文化特征: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21.

[8]刘刚,王文鹏,陆俊杰.多维大学校园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22.

[9]钟晓雪.从校训看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精神追求[J].江苏高教,2003(6):90.

[10]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9.

[1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5-16.

[1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M]∥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709.

[13]赵兴胜.中国意识·实践意识·当下意识:全球化趋势下民族精神研究与培育的三个关键点[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9.

[14]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M]∥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5.

[15]国家旅游局.宣传贯彻《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电视电话会议在京顺利召开[EB/OL].https:∥www.ndrc.gov.cn/fzggw/jgsj/shs/sjdt/201703/t2017033l_1121338.html?code=&state=123,2017-03-31

[16]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31.

[17]张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J].前沿,2012(11):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