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的教育梦:开放课堂探寻和谐班级发展

我的教育梦:开放课堂探寻和谐班级发展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是新教材人教版高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课的第二框题,属于必修课内容。其主要内容是阐明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举措。这能让学生获得美好社会、美好人生的体验,进而加深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观念。

我的教育梦:开放课堂探寻和谐班级发展

1.教学实施的背景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能描绘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阐明科学发展观的含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是新教材人教版高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课的第二框题,属于必修课内容。本框题由两个题目构成: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主要内容是阐明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举措。在内容编排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是根据党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进行编写的,对我们的经济生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和教育意义。同时对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此框题在教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教材的教育目的和归宿。

重点:阐明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明确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强调经济建设要自主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难点:全面深入、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学生分析

(1)学生学习基础分析

①学生已经学习了本课题的第一框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了解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是什么,而本框题则是进一步学习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小康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的内容。因此,学生已经有相应的知识铺垫,具备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

②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生活常识,有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活阅历,通过近一个学期的经济生活知识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了解了一定经济发展运行的常识,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经济常识和知识的基础。

(2)学生能力分析

高一学生拥有一定经济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能力;具备初步的现代信息技术

(3)学生心理分析

学生的心理包括情感、意志、注意、思维、能力、气质与性格等。高一的学生生活中已经遇到了我们经济的发展与能源高消耗、资源缺乏、环境的恶化相伴的社会问题。因此,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疑惑。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我们社会的发展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和观点,学生已经有了思考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高一的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我们的经济发展,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具有希望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情感和态度。高一的学生存在鲜明的个性差异,有性格外向型,喜欢发言和合作的;有性格内向型,喜欢独自思考的。高一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思维、能力差异,但也存在着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的特点,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基本要求:①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②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能用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知识对生活中的具体经济发展现象进行分析。③进一步明确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五个措施,能举例说明这些举措;培养学生归纳、演绎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

2)发展目标: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感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提高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加强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伙伴合作能力;提高主动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价值与态度目标

通过生活感悟、生活报告、县长模拟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价值观;引导关注社会经济、生存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在感悟经济生活的过程中树立社会责任感,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设计思想

本框题的教学设计理念是以生为本,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使他们在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要为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让课堂与社会连接,让生活与教材对接,拓宽教材视角,拓展课堂空间。本框题的教学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与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通过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获得经济生活知识,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生态价值观。基于新课程新理念,把此框题设计为探究讨论相结合的课型。

●教学思路

下面按四个环节推进教学生成。

环节一:谈谈在我县建县30年活动中学生了解到的我县的发展情况,导入课题(这样自然能吸引学生)。

环节二:聚焦我县传统行业——再生纤维产业,谈谈它的发展历程、当前发展出现的负面情况、今后如何更好地发展,意在突破“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学习。

环节三:对比分析同一行业不同的发展方式、不同的结果,分析政府的不同政策;模拟活动——“假如我是县长……”,引导学生领会“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

环节四:通过学生畅想“描绘又好又快发展的我县二十年后的面貌”。该环节延伸课堂教学,留有韵味。这能让学生获得美好社会、美好人生的体验,进而加深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观念。

2.教学实施观察与分析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本县城漂亮的夜景和高楼林立的两张图片)这是什么地方?图中反映了什么?

学生:见到如此漂亮的生活照片,似曾相识,很兴奋,一起猜测。

教师:此时你有何想法?

学生1:苍南建县30年来,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学生2:期望家乡更好发展。

……

教师:点出课题——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板书)

观察分析一:以当地的发展情况导入,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又能点出本课课题,简洁、有趣、有效。

环节二:科学发展观内涵突破。

教师:(展示我县传统产业——再生纤维产业的生产图片情景)你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吗?

学生:(发言2人,教师帮助小结)早在清末,苍南就有居民从事该行业,经过近百年的演变发展,现已形成从布角料收购、挑拣、分色、开花、气流纺或土纺、织毯等分工合作生产的再加工纤维区域化生产体系,该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教师:当前发展出现了哪些负面现象?

学生1:由于前期走的是粗放发展、数量扩张模式,多数企业分布分散,不规范。

学生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粉尘污染严重。

学生3:再生纤维纺织装备技术相对落后,开花效率较低,能耗偏高。

学生4:职工中高级技术工少,大部分是外来农民工,很少正常参加民主政治生活。

学生5:农村土地资源、历史古迹遭大量破坏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教师:(根据学生谈话的内归类,追问

面对上述现状,我县再生纤维产业该何去何从?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略(学生依据就近原则,前后桌为一小组共同讨论这一问题,参阅课本中的相关知识。要求小组内先轮流发言,然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第二步:师生共同探究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3~5位学生谈看法。(www.xing528.com)

教师:(教师引导性问题1)大家刚才谈了这么多新颖的想法,这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观?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师生交流归纳如下:

1)强调发展——要遵循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2)全面协调可持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生产力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3)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教师:(教师引导性问题2)原来旧的发展方式,企业“低、小、散”等做法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

学生:略(根据刚才归纳的发展观分析)。

教师:第三步,总结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实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

观察分析二:用发展中出现两种相反的情境,造成矛盾冲突,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悬念和矛盾冲突进行讨论、参阅课本,再让学生运用基础知识来分析问题。这样既落实了基础,联系了实际,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坚持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同时突出教学重点。

环节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教师:第一步,从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中发现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可以做得更好的问题。

(出示材料)如今,再生纤维行业很多企业生存艰难,甚至倒闭。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也有几家企业订单不减反增,生意火爆。经了解,原来这几家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加强管理,培训职工,对产品深加工,降低成本,开发适销高质量的新产品。

问题1:同是再生纤维纺织企业命运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学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教师:(点拨升华)——张瑞敏曾说:“未来只有两种企业:一是创名牌的企业;二是为名牌企业打工的企业。”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学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教师:小结提升——经济增长必须实行三个转变,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教师:(问题2)民工“多”反映了什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农民观念改变,农村很难赚到钱……

教师:政府这样做的原因?

师生讨论归纳如下:

统筹城乡发展——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同其他优势企业进行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二是采取一些措施带动周边企业的发展;三是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

教师:(出示材料)2011年1月,某气流纺企业,看当时再生棉价格高有利可图,就在自己承包的农田上搭建厂房,购进二手设备,决心大力发展。由于技术不高,不仅企业效益不佳,还衍生出了环境污染、耗能多、耕地被破坏、浪费资源等问题。

问题3:如此对待发展行不行?讲讲理由。

学生:技术不好、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经济其实也搞不好……

教师:第二步:总结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一个企业或政府要获取经济利益,一要靠创新,二要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为社会创造财富。但是不能单一地追求GDP,作为政府或企业,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特别是环境保护方面还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实现发展经济与回报社会的统一。

(让我们通过一段“十七大报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来了解一下,如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请同学们边听看边做好笔记。)

学生:边听看边做好笔记。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如下: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关键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任务。

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中之重。

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环保,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基本国策。

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总体战略。

第三步:学生模拟活动“假如我是苍南县县长……”,着重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说明选取这个问题的理由及主要对策。

(学生依据就近原则,前后桌为一小组共同讨论一这问题,做好记录,推举一位同学代表发言。)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代表发言。学生比较好的就“身边水污染、耕地破坏、农村经济发展、城镇规划、农民医疗”等问题改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四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内涵,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举措。

观察分析三: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发现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能力。同时突破难点,落实重点(如第3问,引导学生既进一步理解科学发展观,又明白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环保的举措)。

学习科学发展观对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义;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现实;在知识层面突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环节四:学生畅想。

今天通过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我们的苍南,认识了苍南再生纤维传统产业……课后,请大家描绘“又好又快发展的苍南县二十年后的面貌”。(课后作业)

第一步:先用简要的语言写好;第二步:与同学交流、共享。

用《二十年后再相会》歌声,(同时展示苍南风貌精美图片)结束。

通过畅想实践,延伸课堂教学,留有韵味,让学生获得美好社会美好人生的体验,进而加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观念与信念

●我的反思

今天这堂课的教学活动,真正对话生活,给政治课堂教学注入了兴奋剂,力求做到教教材变用教材,给课堂赋予了更宽泛的内容和意义,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社会生活是知识的来源,也是能力的平台,教学活动的空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与更新,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得到提升,使政治课既有地位又有实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应是我们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和追求的教育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