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永生的口述天桥生平

刘永生的口述天桥生平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叫刘永生,老家虎坊桥。我大哥叫刘长贵,1931年生人。后来拜师我姑父贾多才又改名叫刘永贵。我二哥叫刘承斌,1934年生人,关顺鹏的徒弟,唱竹板书的。我父亲原名叫刘续铭,1901年生人。刘鹤云说评书的分为两种,一种是道儿活,还有一种叫墨壳儿。在博鳌论坛期间,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与国家领导人一起参加活动,汇报演出等等。说的内容大致上就是《永庆生平》这部书的节选。

刘永生的口述天桥生平

我叫刘永生,老家虎坊桥。我是1954年出生的,老天桥我只是赶上一个尾巴。好多老天桥的事情都是听我父亲、我哥哥和天桥的长辈们说的。我的父兄都是老天桥的艺人。我父亲是说评书的,叫刘鹤云,仙鹤的鹤字,北京人念“豪”的音。我大哥叫刘长贵,1931年生人。荣春社科班儿毕业的文武丑。后来拜师我姑父贾多才又改名叫刘永贵。因为我姑父贾多才的徒弟都是永字辈儿的名字。在天桥益鸣戏班儿唱戏。我二哥叫刘承斌,1934年生人,关顺鹏的徒弟,唱竹板书的。所以,老天桥的事情就成了我们家的家常话儿,听得多,知道的就多。

我父亲原名叫刘续铭,1901年生人。16岁齐鲁中学(山东人在北京办的义学)毕业,在天桥福海居茶馆拜师学艺。拜的谁呢?是说评书的蒋平芳,蒋平芳给我父亲起个艺名儿,叫刘鹤云。我父亲是评书门儿里“鹤”字辈的掌门大师兄。学说评书要“跟书”,就是反复听师傅的书。北京的评书,俩月“一转儿”。在一个茶馆说满俩月再换下一个茶馆儿。学徒三年零一节。我父亲最擅长的书是《后部水浒》。现在这部评书已经失传了。六十年代初,宣武说唱团抢救传统书目,北京文化局的干部曾经笔录过我父亲的这套《后部水浒》。可惜的是,在文革中全部书稿都灭失了。好多京剧剧目都出自这部《后部水浒》,如:《打渔杀家》《白水滩》《艳阳楼》《蔡家庄》等等。《后部水浒》这部书叫道儿活。说书的道儿活,没有脚本,全凭师徒之间口传心授。我父亲的书路比较宽,会说好几部。三国、七国、说唐聊斋等等的道儿活。一辈子就指着说评书养家糊口。

刘鹤云

说评书的分为两种,一种是道儿活,还有一种叫墨壳儿。墨壳儿就是照本宣科。书上是怎么写的就怎么说,背诵原文加白话注解。这种评书不怎么受欢迎,不挣钱。说评书的安身立命养家糊口还要靠道儿活。

北京解放前夕兵荒马乱,人心惶惶。天桥小图书馆儿里听书的越来越少。我们家十几口人的嚼谷儿全凭我爸爸说书挣钱。生活越来越困难。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一天一位书坐儿(听书的客人)请我父亲吃饭,和我父亲聊起了好多革命道理。什么穷人翻身解放,什么土地改革等等。这位自我介绍说:“我叫胡泽志,我是共产党解放军。你要想翻身解放,要想吃饭养家,你就听我的,跟着我干革命。”

人挪活,树挪死。从这开始,我父亲离开了天桥茶馆,带着全家人搬到城外,参加了土地改革。我父亲当时的公开身份就是木匠,所以,乡亲们都叫他刘木匠。

左至右:刘鹤云、付阔增、关顺鹏、连阔如、徐文珍。前排蹲者陈荫荣

我父亲中学毕业,识文断字能写会算。土地改革工作正需要。全家被安排住在姜子门儿(左安门)外的忠佑寺附近的园子房,也就是现在的方庄小区方群园那个地方。经过了几年的土地改革工作,解放后,要成立初级社,成立行政村。当时左安门外有好多小自然村,马回甸、龙禧寺、黄土坑、榆树村、康家园、焦家花园、高庙、小辛庄、蒲庄等等十几个小自然村。那么行政村叫什么名字呢?我父亲是家业合作社筹备委员会(农筹会)的主任。解放军老胡提议让我父亲起名。大家一致赞成。我父亲就给这个地方起了个名字叫蒲黄榆。后来才有了蒲黄榆合作社、蒲黄榆生产大队、蒲黄榆路、蒲黄榆小区、蒲黄榆地铁站。2015年6月8号的《北京晚报》登载了蒲黄榆派出所退休老所长谷建华的一篇文章,其中就有刘木匠定名蒲黄榆一节。

解放了,蒲黄榆成立了合作社。我父亲急流勇退,找到上级组织,要求再回天桥说书。天桥人和天桥有感情,说书的和评书不忍割舍。五十年代初,我父亲参加了北京曲艺工作者联合会,参加了北京宣武说唱团。继续自己安身立命的行业——说评书。

天桥宣武说唱团,阵容强大,集中了北京所有的说评书的,唱西河大鼓的,唱竹板书名家大腕儿。说书的有连阔如、陈荣启、刘鹤云、李存源、付阔增、李鑫全等。唱西河的有刘田利、贾莲仿等。唱竹板书的有关顺鹏、关顺贵、宋相臣、宋香林等。后备人才也是十分强大。学员班里有连丽如,绳宝珍等等。

五十年代开始,提倡说新书。我父亲率先说了《吕梁英雄传》。宣武说唱团所有人都开始说新书。成绩最好的是李鑫全说的《平原枪声》。

到了六十年代,文革开始了,老艺人都退休了,年轻的下放工矿,宣武说唱团解散了。从此北京评书、西河大鼓、竹板书一蹶不振。现在回想起来,实在太可惜了。现在已经走进了新的时代,老的、旧的终究要被历史淘汰。发展规律,谁也没辙。老天桥留在我们这代人的心里的只是酸酸的回忆了。

有人说老天桥是北方曲艺杂技民间艺术的发源地。说唱练变,许多民间绝技都是从天桥传出去的。虽然老天桥没有了,可是天桥的艺术、天桥的精髓还在。

我虽然在中学里教书,但是,业余时间还是喜欢天桥的艺术。说评书我是门里出身。我又拜师学了相声,学了戏法儿。参加北京工人文化宫的工人艺术团。说相声,我获得过大奖。变戏法。我参加过中国民间艺术团,访问过新加坡,去非洲慰问过维和部队和石油工人。

俗话说,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我儿子叫刘畅。他拜师常贵田说相声,拜师张文甫学唱快板儿,拜师荣化技学习魔术,拜师许国立学了口技。拜了这么多师傅,说明他喜欢天桥艺术。现在他是全总文工团的相声演员。抽空就去老舍茶馆儿演出口技。

我有个学生叫张呈,是个聪明可爱的女孩儿。她是咱们天桥民间艺术的小传人,在天桥办过自己的专场演出。相声快板儿,魔术戏法儿,单弦儿大鼓,川剧变脸儿,无所不精。她曾多次参加中国青联组织的出国访问,随国务院侨办去过美国,随国务院台办赴我国台湾参加两岸文化交流访问,受邀随团中央去泰国孔子学院进行交流访问。在博鳌论坛期间,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与国家领导人一起参加活动,汇报演出等等。现在她是北京小学的优秀语文教师。

老天桥的民间艺术可以概括四个字,说唱练变。天桥的艺人属于江湖人,分为八大门儿,金、皮、彩、挂、评、团、调、柳。咱们后面一样一样的挨着说。

书茶馆(民国年间)

先说,说的唱的练的变的。说的有评书,相声,八大棍儿。说评书的基本上是在茶馆儿里说。说相声的在露天,支个棚子,一圈儿板凳弄个场子。说八大棍的在路边画锅。画锅可不是在地上画个圆圈儿,地上画圆圈儿那是烧纸。画什么呢?画一口刀或者画一宝剑。说的内容大致上就是《永庆生平》这部书的节选。什么张广泰回家,什么大瓦刀马成龙、马寿出世等等吧。有人说,数来宝的也算说的。这不对。数来宝属于唱,它虽然没有音乐旋律,但是数来宝有节奏,有板有眼又有字儿,有辙有韵又有味儿。数来宝、快板书都是数唱。唱歌唱曲儿,有节奏有旋律那叫歌唱。所以数来宝不能算说的。

其实,天桥的各种艺人都离不开说。练把式的,摔跤的,变戏法儿,练杂技的,拉洋片的都有“说口”。唱大鼓的刘宝全,唱单弦儿的荣剑尘,演唱之前都有铺纲。铺纲就是先说,起码要说半个小时。话不说不明,木不钻不透,砂锅不打一辈子不漏。哈哈哈——天桥把式光说不练,这句话就这么来的。天桥还有一句话,叫“万相归春”。万相指的是各种艺人,归春,指的是都要使使相声里的包袱。江湖人管说相声的叫团春的。说的唱的练的变的都离不开使包袱儿。使包袱儿就是说笑话儿,“抓哏”搞笑

再说天桥唱的。天桥唱的太多了,茶馆里有唱大鼓的唱单弦儿的。戏园子里有唱京剧的有唱河北梆子的。地上还有唱小戏儿的,唱滑稽二簧的,唱小曲儿的。关于唱大鼓的好多话题,咱们后天单论。

过去天桥画锅摆摊的艺人

天桥练的有,练把式的,练杂技的。练绝活儿的,练腥活的,摔跤的等等。练把式的就是练武术的,举大刀拉大弓。练杂技的包括很多,盘杠子,爬杆儿的,耍飞叉的,抖空竹的,车技等等。练绝活儿的,像什么撸铁条的,开石头的等等。练腥活的要解释一下什么叫“腥活”。江湖黑话管假的叫“腥”的。“腥活”就是假的。当然,假的里边也有真的。江湖上有一句话,叫腥加尖赛神仙。腥的是假的尖的是真的。意思就是真真假假才能挣钱。光是假的也不行。腥活包括:大刀剁腹,七窍分珠,鼻青子,眼渣子等等。

天桥绝活吞宝剑

天桥变的就是变戏法的变魔术的。分为多少种,后边咱们详细单论。分别说说江湖八大门儿,金皮彩挂评团调柳。(www.xing528.com)

金门儿买卖就是算卦的。算卦的分为好多种,有相面的,有批八字儿的,有马前课,有奇门遁甲,有抽签测字的,黄雀叼签等等十几种常见的形式。算卦的基本理论和中医差不多,都是依据易经八卦阴阳五行学说。有人说,算卦纯粹是瞎蒙,有人说,算卦是统计学。见仁见智。都有一定道理。我把算卦的分为两种,一种是挣钱的,一种是不挣钱的。

什么是挣钱的呢?江湖老和有师傅传授,懂得十三道簧,明白“玄关”的,就是挣钱的。老和就是江湖人,口传心受,得过真传。讲究“对面审贼,平地抠饼”。打个比方,卦摊儿上来了客人,算卦的首先要想办法套对方的话。他们叫“要簧”其中有地理簧、水火簧等十三道簧。水火簧最重要,就是看你是“火点”(有钱人叫火点)还是“水码子”(穷人)。“要簧”就是一点一点的套出你的实情,这就是对面审贼。然后,就要平地抠饼子,就是“使纲口儿”让你掏钱。这个过程江湖上也叫“杵门子”使出一道一道的杵门子,让你一次又一次的掏钱。其中有一个手法叫“迷魂掌”,先把你拍晕。多明白的人也有犯糊涂的时候。一个迷魂掌,你就糊涂了,糊里糊涂的就把钱交给算卦的了。这种算卦的,掌握的这些技巧,这些套路就是玄关的内容。

算卦还有一种不挣钱的。这种人,识文断字,读了好多书。像易经、渊海子平、麻衣神相等等,真才实学,没少下功夫。就是不挣钱。因为他不是江湖人,不懂玄关。遇到多有钱的人,遇到多好的挣钱机会也挣不到钱。

皮门儿的买卖就是江湖卖药的。有卖切糕丸的、卖山药的、卖大力丸的、卖膏药的、卖药糖的、卖刀伤药的等等。江湖上皮门儿里的老和,也叫“挑汉儿”的。江湖黑话里管卖叫“挑”管药叫“汉儿”。大力丸叫“将汉儿”,咳嗽药叫“顿子汉儿”,眼药叫“招喽汉儿”,在天桥儿做这种“挑汉儿”买卖的假的多。他们的各种推销手法和各式药口基本上都是假的。所以后来好多“挑汉儿”的都改行练“腥活”了。

彩门儿的买卖就是变戏法儿的。这也分为多少种。

有单包立子小戏法儿,什么金杯入地、旱地拔杯、月下传丹、三仙归洞、破扇还原、翻囊子、线棒子等等。单包立子在使活的时候,大多要“扣腥”,扣腥也叫使上“栓马桩儿”,就是想方设法把观众拢住。

有落活(古彩戏法)用一块毯子(行家叫挖垫)遮着,从大褂儿里变出鱼缸、火盆、大掸瓶里边插着三个戟,借一句吉祥话儿叫平升三级。打锣的时候念锣套子:“毯子一抖大吉祥,三尺宽五尺长……”有签字活讲究四个字:剑、丹、豆、环儿。剑就是吞宝剑,丹就是吞铁球,豆是仙人摘豆,环儿就是千变万化六连环。

天桥艺人

有挑厨供的(卖魔术道具的)。唱戏的道具叫“切末儿”,变戏法儿的道具叫“厨供”。变戏法儿的道具为什么叫厨供呢?我听天桥的老前辈讲过。变戏法儿的祖师爷是吕洞宾。祖师爷的神位又叫神厨。变戏法儿的道具就像供品一样都放在神厨前供着的,所以叫厨供。

老北京绝活天桥大刀张举刀拉弓

天桥还有色唐立子(洋戏法儿)节目大多来自东洋。

挂子行就是练武术的。有清挂子混挂子之分,打把式卖艺的就叫混挂子。在天桥儿真正的挂子行不多,就是有也不怎么挣钱,所以咱们一带而过。

“评”就是说评书的。这里,咱们重点说说。一来天桥说书的比较多,二来我父亲就是说书的。所以话题比较多。过去评书有袍带书,短打书,剑侠书,公案书,神怪书等。俗话说,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说书的也一样。三等说书的说事。把故事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会设置悬念,行话叫会栓扣子。二等说书的说人。把人物刻画描写的活灵活现,把人说活了。一等说书的说情。把观众带进书中的情感世界。把观众说乐喽,说哭喽,说的观众对这部书到一种痴迷的程度。行话就叫勾住腮帮子了。有几位北京的京剧名家是我父亲的忠实观众。唱花脸的名家金少山最爱听父亲说的后部水浒。每天晚上金少山唱戏,赶不上我父亲说书的时间。散了戏他要赶到茶馆,请我父亲到他家里去说“家档子”。天天如此,每天一块钱现大洋的书钱。一连两个月。肖长华老先生也请我父亲去说“家档子”。金少山先生说我父亲的书传神,所以特别爱听。北京评书有好多行内的术语。这和春典黑话是有区别的。一部书的故事主线,叫“大梁子”。主要章节中的精彩核心故事叫“坨子”。故事转折的关键情节叫“关子”。书中的主要人物叫“书胆”。书中主要的喜剧人物叫“书筋”。描写人物叫“开脸儿”。描写景物叫“摆切末儿”。说评书每天开书的时候要念几句引场词。也有叫定场诗的。比如“白马红缨彩色新,不是亲来强求亲。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这种引场词很多,常用的几十首。说书的熟记于心。还有就是各种赞赋:盔甲赞、刀枪赞、旗赞、马赞、战场赞、山赞、水赞、美人赞、动物赞等等太多了。风花雪月都有赞赋。这些都是比较显功夫的地方。

朱国良与刘永生

有人说,评书一定会被电视剧等新的艺术形式所代替。依我看不会的。因为评书的魅力在于,观众可以参加二度创作。评书演员对人物景物的抽象描写,可以引发观众的充分想象。可以更完美更生活,更理想化。比如,评书演员念一段美人赞“一阵阵香风扑面,一声声燕语莺啼,娇滴滴柳眉杏眼,嫩生生粉面桃腮……真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观众就可以充分想象理想中的美人模样。

电视剧等艺术形式是直观的。导演认为美的,观众不一定就觉得美。所以,评书这种艺术形式是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作为说评书的后人,衷心祝愿评书艺术,有传承,有发展。在新时代里继续辉煌。

“团”这个字读音是三声。“团”就是“团春的”。江湖人管说叫“团”,管相声叫“春口”。“团春口”也就是说相声的。

老天桥是相声艺术的发源地。相声鼻祖朱绍文就是老天桥的艺人。候宝林、白全福、高德明等相声大家都是北京天桥的艺人出身。

相声讲究四个字“说学逗唱”。

相声源于一种叫“暗春”的表演形式。清朝顺治年间有一位进士叫林嗣环,他写了一篇文章叫《口技》,现在初中语文书里有这篇古文。所描写的“口技”就是“暗春”。相声段子里常说“学都能学什么?学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凫的草棵儿蹦的”您瞧这里说的就是口技。过去天桥有一位说相声的老先生叫汤金城,外号叫“汤瞎子”。口技最好。解放后汤先生加入了北京曲艺团。口技作为相声演员的一种苦基本功可以说是最难学的功夫。

江湖八大门儿中的“调”,又叫“调脚门”,说白了就是各种骗子。有“风麻雁雀”之分。这个行当与江湖人的忠厚仁义善良勤奋精神相驳。所以不必多论。

“柳”指的是“柳海轰”。江湖人管唱叫“柳”,管大叫“海”,(海字读一声)管鼓叫“轰”。“柳海轰”就是唱大鼓的意思。老天桥出现过多少种北方的大鼓书。有西河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单琴大鼓(就是后来的北京琴书)、梨花大鼓、梅花大鼓等。都各有特点,各有魅力。西河大鼓和其他大鼓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西河大鼓偏重于长篇大书。常见的书目《杨家将》《呼家将》《薛家将》戏称“三碗酱”。

回忆起老天桥,感慨万分。老天桥的东西,有的要被历史淘汰,有的还是需要发扬光大的。时代在进步,艺术在发展。祝愿老天桥的艺术能力能为祖国的新时代提供更多正能量。祝愿老天桥的后代继续勤奋努力,让咱们天桥的艺术与时俱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