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教科书中人物性别呈现问题的影响与解决

历史教科书中人物性别呈现问题的影响与解决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造成历史教科书选材的基础历史资料中就存在着严重的性别问题;同时,历史教科书编辑群内男多女少,他们集体性别无意识,在教科书编纂过程中也不注重规避性别问题;再加上教科书的审定主管部门对性别问题的忽视。尤其是历史教科书是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文化归属感的重要阵地。现行的历史教科书中男性人物、女性人物基本上都是按照中国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进行选择的。

历史教科书中人物性别呈现问题的影响与解决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造成历史教科书选材的基础历史资料中就存在着严重的性别问题;同时,历史教科书编辑群内男多女少,他们集体性别无意识,在教科书编纂过程中也不注重规避性别问题;再加上教科书的审定主管部门对性别问题的忽视。这一系列因素综合起来使得现行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中存在着男女比例失衡、偏差忽略、刻板印象、男性专属语言等性别问题。学生是历史教科书的主要读者,那么教科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会给他们造成什么影响呢?

1.加深和固化了传统父权体制下的性别观念

对于什么是教科书这个问题,历来有不同的看法。结构功能学派认为教科书是一种工具、媒介物,适用于教学中精选的知识等,具有生产性功能;批判理论则把教科书定义为统治者用以操纵被统治者的工具,兼具有经验与规范的陈述,是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浓缩体[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对教科书的概念有不同看法,但是都承认教科书是一种工具,承载、传播意识形态的媒介物。

教科书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承载体,是学生接受主流信息的首要来源。尤其是历史教科书是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文化归属感的重要阵地。我们的学生身处21世纪的新时代,成长在社会主义新制度下,他们接受的是男女平等的思想。我们今天的教育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希望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教育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现行的历史教科书在传播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的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在不自觉地渗透着中华文化中的不合理的成分,特别是传统父权体制下的性别观念。现行的历史教科书呈现给学生的依旧是男性精英史,王侯将相史。一个个建立丰功伟业,对历史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男性充斥着历史教科书,而“有幸”出现的女性仍然闪耀着“贤妻良母”的光辉,要不然就是祸国殃民的慈禧之流。学生在日常的学校学习中,历史教科书中所携带的父权体制下的性别观念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形无声中让学生接受了这种性别意识,并形成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

所以,由于现行教科书中存在的性别问题,学生通过学习,非但没有形成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性别观念,反而在无形中加深和固化了传统父权体系下的性别观念。

2.影响学生的自我性别角色期待和成就动机

性别角色期待,是指社会文化将人群以性别为划分标准进行划分,对不同人群给予不同的角色扮演预期。这样的预期在个人成长接受文化濡化的过程中被内化到个人的心理层面,个人努力通过自身塑造以符合社会的预期,社会也依照这一预期对个人作出评判。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

性别角色期待以一种观念的形式——刻板印象,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且深入人心,被人们内化,接受成为一种普遍的准则,无形中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影响体现个人自身追求的成就动机。刻板印象鼓励男性积极主动地走出家庭,闯出一片天地;将女性被动地束缚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活动范围内。在这样的环境中,男性成功被认为是天经地义,女性成功是不可能和不能接受的。女性的成就动机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中国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影响之下,社会普遍认为男人应该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拥有博大的胸怀和坚强的毅力;女人应该在家相夫教子,性格温顺柔弱。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通过教科书向学生传播了隐形的性别行为规则。现行的历史教科书中男性人物、女性人物基本上都是按照中国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进行选择的。而历史教科书的主要读者——学生,正处在青春成长期,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性别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的性别观念特别是对自我的性别期待,是以榜样作为参照标准而树立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榜样被划分为互动性榜样和偶像性榜样,互动性榜样是指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学生认同的人,这样的榜样可以是学校的老师或是同学;偶像性榜样是指被学生视为楷模的榜样,这样榜样一般会被学生作为终生的目标[7]。我们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科书中所提倡和宣传的榜样给予青春期学生无穷的力量。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教科书会不自觉地把历史教科书中的人物当作参考标准,同时无意识地接受传统性别的刻板印象。现行历史教科书中所呈现的男性人物还是传统的英雄、精英,女性人物还是传统的贤妻良母,在这样的榜样作用下形成的自我角色期待,使得男性学生的自我性别期待是男人就应该有男人样,敢作敢为,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业,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能轻易“掉眼泪”;女性学生则认为自己将来应该循规蹈矩、温柔贤惠,做一个贤妻良母,如果有事业,也应该是家庭和事业兼顾。

目前的教科书没有给学生尤其是女性学生提供太多值得效法和学习的人物典范,一味地将人物按生理性别进行分类,女性学生消极、被动、为他人提供服务的妻母特质被不断强化,自身可能具有的多元特质被不断弱化。教科书传递的性别价值观与现代社会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培养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公共领域生存所需的能力,即使是私人领域的生存环境也与教科书所传递的知识严重不符。

在教科书传递的性别角色期待的暗示之下,男性学生自然而然会向历史中的那些英雄人物靠拢,渴望成功,干一番事业;女性学生则会按照历史中的贤妻良母来塑造自己,希望自己出得厅堂,下得厨房。这种情况下,男性有着较高的成就动机,女性的成就动机相对较低。这种意识会一直影响男性和女性的职业选择,女性在选择职业时会选择符合自己女性气质的职业,如语言、教育、服务等行业,男性则会挑选能够体现男性气质的职业,如政治、经济、科技等行业。择业观念的差异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出现性别分化,如在师范类院校女生多男生少,理工科院校是男生多女生少;在语言文学、教育、医护等专业女多男少,在工程、物理、计算机等专业是男多女少。我国的高等院校建设历来是理工科类院校偏多,文科类院校和文科类专业偏少,于是在高等人才就业市场中,女性竞争压力大,就业机会少。有学者研究指出:学科专业的性别分化以及女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的根源在基础教育阶段[8],现行历史教科书存在的性别问题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之一。

成就动机直接影响着个人的成就以及成就大小,女性的低成就动机使得女性对职业成就的渴望与努力低于男性,从而影响着女性的社会成就和社会地位。这在无形之中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父权体制下男尊女卑的性别角色期待通过教科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性别观念和成就动机,使得女性职业成就和社会地位低于男性。男性取得社会掌控权,尤其是话语权,他们通过自身掌握的话语权把这种维护父权体制的性别观念渗透到教科书中。这样周而复始,男性的社会地位永远高于女性,男性永远是人类社会的主导者,而女性作为第二性的处境永远无从改善,只能依靠男性而活。(www.xing528.com)

3.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性别意识或者性别角色不是一出生就有的,它是在后天的教育中逐步分化形成的,而人的性别意识对其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人的性别角色的形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性别身份的确认时期(3岁—8岁)。在这一时期,人类个体能够辨认和识别自己和他人属于哪种性别并且形成了牢固的关于自身性别身份的确认和性别恒常性概念。第二阶段,性别角色的发展时期(9岁—13岁)。这一时期的人类个体在确认自己和他人的性别后,就会产生使自己向着社会所公认的行为规范和方式进行发展的要求和期望。第三阶段,性别角色社会化时期(14岁—18岁)。这一时期,人类个体把习得的社会的性别文化规范、性别价值标准和性别行为模式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活动准则。心理学家认为,人类个体的性别角色社会化主要受到文化背景、传播媒介、父母和其他成人,以及学校教育四个因素的影响。

高中历史教科书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是学校开展教育的重要手段,它的受众主要是14岁—18岁的学生。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在性别社会化的时期,性别意识易受到教科书的影响。

历史教科书中宣扬的男性多是在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的公共领域作出卓越成就的人,而这些人一般具有果敢、勇猛、独当一面的阳刚气质,没有呈现男性柔弱、感性的方面。历史教科书中出现的女性形象本来就凤毛麟角,给予称赞的多是温柔、贤淑的妻子、母亲、女儿等形象,偶尔出现在政治层面的女性也有的是反面角色。教科书在人物形象的选择上高度重视男性的角色和男性的品质,同时也深度刻画了女性特有的形象和品质,将男性人物和女性人物高度刻板化。教科书刻板化的形象坚定地告诉男性:男人应该坚强,具有男子汉的气概,尤其不能软弱。女性则在无形中被告知自己和男性不一样,要温柔似水,不要抛头露面,不能在政治、经济、科学等领域有所成就。

教科书中这种两性两极化的刻板印象,会使得处在青春期的男女学生极力向代表各自性别的“标准”靠拢,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这一时期的男性学生为了使自己像一个男生,很可能出现过分“男性化”的行为,如攻击性、粗鲁、轻视女人等,他们刻意地回避与女生交往。女生则会觉得漂亮美丽、性格安静柔弱才会获得别人的称赞,于是她们极力追求自身外貌和形象的完美,如节食减肥等现象在高中女生中很流行。

教科书中存在的性别问题,除了会影响学生当下身心的成长,还会对他们将来的人际交往和婚姻家庭观念造成重大影响。

青春期是一个年龄的过渡阶段。在这期间,青少年男女的情感关注点开始转移到他们同龄人的身上,他们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开始变得丰富起来,对友情、爱情有了强烈的需求。青少年男女希望自己与同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遇到知心的朋友,拥有浪漫的爱情。学生青春期这种心理的敏感变化,需要正确引导,否则会产生心理问题,严重时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历史教科书仍然在传播千年的谬论“女人是祸水”,教科书中贪图美色的君主都落得国破家亡的下场,而那些不留恋美色的君主则励精图治从而名垂青史。这一隐形的理念告诉学生男性要有所成就,必须远离女性。教科书的受众学生本身处在青春期,对异性十分敏感,再加上教科书的隐形理念,男生和女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会刻意回避异性,这样不利于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男生和女生受教科书性别刻板印象的暗示,易出现过度“男性化”和“女性化”的行为心理,极其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历史教科书告诉学生:男性有男性的社会角色,女性有女性的社会角色,他们应该努力去实现他们自身应该体现的行为模式和要求。“男强女弱”的行为模式和要求是符合社会期待的。在这种隐形意识的影响下,男生觉得自己就应该比女生能干,比女生赚钱多,自己的另一半不能比自己优秀;女生在寻找另一半时也期望对方各方面都优于自己,只有这样才会有安全感。这种意识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就是择偶观追求“郎才女貌”的倾向。当今社会“三高”和“白骨精”女性较容易成为“剩女”,男性一般对这种女性望而却步,宁愿找一个各方面都不如自己的女性,而这类“三高”女性也不愿下嫁低于自己的男性。这种择偶观的普遍形成与教科书中宣扬的“男强女弱”的刻板印象有一定的关系。

教科书传递的性别意识除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择偶观,同时还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家庭观念。历史教科书中呈现的男性人物极少以家庭角色出现,即使出现时与家庭有关,也多是为了事业放弃家庭的例子。例如,教科书中讲到大禹治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张图片中日本军人在入侵中国前与家人在一起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将家搬到工地上。这些基本上都在传达一个概念:对于男人来说,事业最为重要,家庭是次要的。历史教科书中的女性人物绝大多数是以母亲和妻子这两种身份出现,这又在无形中告诉学生:女人应该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即使有事业,也要把家庭兼顾好。教科书传播的隐形行为规则再次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劳动分工,无形中影响学生的家庭观,认为女性照顾家庭是天经地义的,男性不顾家是正常现象。这样的家庭观念会影响男性学生将来参与家庭生活的积极性,从而势必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家庭婚姻生活

综上所述,现行历史教科书中存在的性别问题,会潜在地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观念,以及成长过程中所需的择偶观念、家庭婚姻观念,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