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个没有进行教学实践的菜鸟,只能以“了解、学习、欣赏”的眼光初步感受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所产生的魅力,同时也对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有了新的思考。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正因为思维导图的特点,更适合中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实践。另外,思维导图还体现出教学效率优势。所以作为“思维导图”的执行者,语文教师的专业角色转变显得任重而道远。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今年暑假,在校长的引导与督促下,笔者学习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思维导图》一书,对思维导图产生了兴趣,也对思维导图应用教学产生了兴趣。作为一个没有进行教学实践的菜鸟,只能以“了解、学习、欣赏”的眼光初步感受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所产生的魅力,同时也对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有了新的思考。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是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能钥匙。根据它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的特征:一是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像上;二是各个次主题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像向四周放射;三是分支由一个关键图像或者印在相关线条上的关键词构成,一般性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四是各分支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节点结构。(引用《思维导图》一书)

思维导图可以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来加以修饰,增强效果,以便使其显得更有趣味,更美,更有特性。这些东西反过来会增强创造力记忆力,特别是有利于回忆信息。正因为思维导图的特点,更适合中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实践。

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不难产生这样的魅力:

在预习时,可要求学生寻找课文的知识点和问题,梳理文章结构、要点等;课堂上师生互动、探究学习后,让学生运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图形画思维导图,复习和巩固课堂知识。对学习上较困难的同学,可指定学业上有梯度的几个同学组成小组合作完成,鼓励学困生参与和上台讲解。

学生的思维导图画好后,可鼓励孩子到讲台上对自己创作的思维导图进行分享、讲解、展示,教师和同学共同进行点评分析,取长补短。同时教师提出新的要求,鼓励学生向更深、更多的主题层次发展,逐步训练学生画出完整的、有个性的思维导图。

当孩子们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那满怀激情、信心、活力的脸庞,立刻深深感染了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孩子们会非常喜欢这种方式,经常得意地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如果要问孩子们画思维导图的感受,他们会自豪地告诉你:虽然画思维导图要花很多时间,甚至占用了休息时间,非常辛苦,但在讲台上讲解思维导图,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获得热烈的掌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为使用更易于接受和记忆,有视觉刺激、多重色彩、多维度的思维导图,而不是单调烦人的线性笔记,更加符合大脑的运作模式和初中生的思维记忆特点。在学科教学和记忆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大脑不断地被利用,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清醒,越来越愿意接受新事物。因此,较传统的学习更容易掌握所学内容。另外,思维导图还体现出教学效率优势。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相对于线性笔记所带来的效益,更是有效: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过去忙于记录烦琐的长句,或记了上句忘了听下句,现在只需要记录课程中相关的知识关键词,节约50%到95%的时间;在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时,因为只读相关的词可以节约90%以上的时间。在查阅笔记的过程中,因为不必在不需要的词汇里面寻找关键词而可以节约90%的时间。笔记中重要的关键词更为显眼,可以保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精力于真正的学习主题。学生的笔记也从过去密密麻麻的蚂蚁排队,变成了色彩斑斓的“思维导图”。效果一目了然。

语文课堂因此而将活跃起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得以充分发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参与者和引领者,体现“主导”的作用,而不是满堂灌的“教授”。实践证明:我们所教的学生并不是智力有问题,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缺乏正确的方法和引导。思维导图的运用,将很好地解决学生学科学习的问题,也是学习态度、兴趣和方法的解决之道,同时也给予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个性发展的良好机会。(www.xing528.com)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下,教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可谓高尚,却淡漠了教师劳动的自身快乐;教师是园丁,培育着祖国花朵的发育与成长,却忽略了园丁的工作有永远不可修复的季节性和只能按照园丁的意愿来修剪花朵的强制性;人们还津津乐道地信奉着“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要有一桶水”的信条,却忽视了学生不是简单的承载容器的简单道理,也放弃了教学活动本身该具有的创造成分。

在思维导图指导下,主动、探究、合作将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特征。学生的学习,可能是独立自主地学习,也可能是与同伴的合作进行学习,而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和新课程的建设者。所以作为“思维导图”的执行者,语文教师的专业角色转变显得任重而道远。

首先,语文教师是知识文化的建构者。过去教师角色定位为“知识的传播者”,韩愈师说》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典型的观点。教师当然要传授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知识,但是更应该懂得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重要性。随着科学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知识以不可预计的速度开始膨胀,我们的时代成了真正“知识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得上时代,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知识传播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树立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跟上本专业学术的进展,占据时代的学术前沿,主动建构文化知识。过去、现在、将来,不学无术的教师永远无法立足于讲台。

其次,语文教师是教材文本的研究者。由于受到传统教育学的影响,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认为课程是由专门部门的教育行政官员、教育专家、学科专家等制定的,教材、教科书是教育权威编写的,教师只是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这一观念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教师是教材文本的研究者。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有权选择教材、使用教材、解读教材与处理教材。教师不但要知道教什么、怎样教,更要思考“为什么教”的问题。教师不应成为“教科书”的奴隶、“参考书”的传话筒,教师应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独特理解、自己的审美情趣、自己的教学个性。

再次,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里,“新课标”明确了教师的地位和角色,教师不再是书本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伙伴,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再次,语文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我国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课程意识”,特别是缺乏 “课程资源意识”,把教材当作“唯一”资源,只“教教材”而不知“用教材教”,不知利用“教材”以外的其他资源实现自己的教育目标。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成为一位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教师要打破“教科书”是唯一资源的观念,积极倡导“大课程”观,开发包括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素材性资源与条件性资源、学科资源与活动资源、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在内的所有资源,走“开放性”的大语文教育道路。

最后,语文教师是学生人格的影响者。我们的教育,不但要传授知识、培养智能,而且还要进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我们的教育,不但要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还要发展他们的“非智力”;我们的教育不但要完成认知目标,而且还要达成情意目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更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有特殊的育人功能,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因此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个性,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简而化之,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教师要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一个是他们自己来练习,一个是他们互相来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享受学习,收获学习。语文生本教学是智慧和美的化身,而这正是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体现。语文教师在这片富有特殊意味的田野上耕耘、播种,收获,让语文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发动机和助推器——这正是初读《思维导图》一书给我最深切的体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