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是过程方式论。第二个层级是各高校所倡导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先进大学的经验告诉我们,随着现代大学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发展的中心,大学必须建构起科学与人文有机融合的现代教育理念,在多元性社会中找准自身发展定位,继而建构起具有务实精神和独特风格的人才培养模式。这里仅阐释狭义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件。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一般而言,模式是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的和简洁的描述,是位于经验与理论之间、目标与实践之间的知识系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界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威表述首先出现在1998年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文件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学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别:一是目标方式论。认为教育的基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二是结构方式论。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三是过程方式论。认为人才培养模式表现为一种过程范畴,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一定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过程和运行方式。这些论点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界定是一致的,其分歧只是视角的切入点不同。总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为受教育者构建一定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并为实现这种结构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这一界定包含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两层含义:从确立原则看,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必须坚持理念引领与教育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静态结构样式与动态运行机制的统一;从构成要件看,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培养制度和教育评价。

(二)人才培养模式确立的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原则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方针指导下,为实现特定培养目标而选择的培养路径、培养方式、培养目标,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规格和特征,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一所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包含对时代背景、任务环境,以及自身办学积淀、优势特色和历史方位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度量,是相对明晰的。

2.理念引领与教育实践相统一原则

人才培养渗透着人类文化和价值观念,具有明显的思维特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现代大学理念和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由理念到实践是一个从价值引导到价值实现的内在统一过程。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三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主导整个教育系统的模式。从世界历史长河来看,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在不同理念引导下生发出素质教育模式、通才教育模式和专才教育模式。例如,以传授普遍知识、发展理性为大学之目的的自由教育理念使纽曼时代的英国采取了通才教育模式,但与此同时,在洛克赫胥黎等另一些教育家的主张下,英国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日益突出,实用人才培养模式在英国同样落地生根;德国大学有重研究的传统,但今日的德国不乏应用科技类大学;当代美国的大学既继承了德国大学重研究的传统,也继承了英国大学重教学的传统,还发展出独特的服务社会的理念,如同克尔所说的“是一座五光十色的‘城市’……是许多个不同的社会,或者说是一个具有多种目的的多元性社会”。可见,高等教育没有普适性的模式,其所体现的共同规律是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模式。第二个层级是各高校所倡导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先进大学的经验告诉我们,随着现代大学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发展的中心,大学必须建构起科学与人文有机融合的现代教育理念,在多元性社会中找准自身发展定位,继而建构起具有务实精神和独特风格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个层级是指某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所体现的则是高校自身办学指导思想和专业实践的统一。

3.静态结构样式与动态运行机制相统一原则

一方面,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所要架构的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框架是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具有的内在机制具有规范性和制度约束性,也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稳定性保证了人才培养活动的延续性和连贯性;但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模式又是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组织、教育评估等教育各要素的结合,这个结合不是一成不变的组织样式,而是一个随着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自身认识和实践的深化而不断优化、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动态运行过程。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件

人才培养模式是由诸多元素有机组合而成的体系或系统。广义而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件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评价;狭义而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件指为达到培养目标而为受教育者建构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为达成这种结构而采用的运行机制和方式,具体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这里仅阐释狭义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件。

1.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顶层设计,是在教育理念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以课程序列规划和教学进程设计为主线,围绕培养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围绕课程体系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一份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详细包括以下方面: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定位、基本要求)、培养规格(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说明)、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课程模块结构、各课程在整个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训实践安排(专业实训项目、实践教学环节及其比重)、学位论文(论文要求及学分)、毕业要求(学分要求和各类等级和资格证书要求)、教学进程表(按学期计划开设的课程)、设计思路(制定依据、教学理念、教学改革思路、主要特色等)。

2.课程体系(www.xing528.com)

课程体系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由相关学科知识和实践环节按一定比例的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是在学校教育这个大系统下的次系统。课程体系的核心是课程结构,即各类课程之间的组织和配合。顾明远认为,课程结构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结构是指学校课程中各组成部分的组织、排列、配合的形式,它要解决的是根据培养目标应开设哪些门类的课程及课程的编排,重点要考虑不同内容、类型、形态的课程的整体优化,具体体现为教学计划;狭义的课程结构是指一门课程中各组成部分的组织、排列、配合的形式,它要解决的是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具体体现为教材(主要是指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部分,课程质量及结构的合理性决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质量和水平,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受不同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课程设置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主义的课程价值取向、知识本位主义的课程价值取向和人本位主义的课程价值取向。不同课程价值取向使主体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以及实施课程计划时表现出特定的倾向性,从而规定着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模式。新时期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关键在于根据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课程设置的整体性、层次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融合平衡好三种价值取向,关注几个方面的和谐统一:课程政治价值、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和谐统一,课程设置综合性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人才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的和谐统一,人才综合素质培育与创新力、个性化发展的和谐统一。

3.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是指人才培养的具体组织形式,既涉及教学组织过程,又涉及教育运行过程。组织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方式,高校人才培养通用的教学组织方式包括课程教学、学术活动和科学实验、实践教学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区别在于不同层次、不同定位的高校在课程教学、学术活动和科学实验实践教学的教育投入、资源配置及教育实施的学分比例、教学侧重不同。除组织教学外,高校还采取非教学的形式培养学生。非教学形式包括一切被称为“隐性课程”的教育环境和产学研结合的教育运行过程,如校园文化、学科竞赛、国际研学、名师沙龙、学术讲座、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教学组织和教育运行的诸多要素、诸多环节相互交织、有机融合,共同组成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

4.培养制度

培养制度是指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证与前提。培养制度包括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个层次。基本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学年制是以学年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以读满规定的学习时数和学年、考试合格为学业标准,课程有严密的层次划分及先后顺序,结构化程度高。学年制由来已久,各国大学多数实行学年制。其优点是计划性强,便于管理,有利于保证一定的培养规格和质量;缺点是统得过死,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调动学生和教师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分制则是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以选修制为前提,以选课为核心,以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的质和量。其优点是弹性教学计划和学制能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缺点是强制性差,不利于教学组织管理和学生集体行为意识的培养。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进入中国后,形成了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绩点学分制、加权学分制四种变式。组合制度指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额外组合的培养制度,如双学位制、主辅修制等。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正常运转而制定的各种规章、规则等制度体系,包括教学建设管理制度、教学运行相关制度、考试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

5.培养评价

培养评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培养评价指教育评估,即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总体评价,包括合格评估、办学水平评估、选优评估及学校内部评估等形式;狭义的培养评价是指学校内部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培养过程及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效益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的一种方式。培养评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它对指向特定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制度和教育教学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评估课程体系能否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和学习效果,并及时进行反馈,从而促进教育主体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调整、修正与优化,以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科学的培养评价的关键在于坚持现状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是多样化、多类型的,已基本形成包括学术性、专业性、职业性三个基本类别,各自发展目标清晰、比例协调的架构体系。与这一体系相对应,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多层次的,学术性高等教育以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专业性高等教育以培养各行各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职业性高等教育以培养技术型和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不同目标决定了人才的不同规格和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只有以特定的培养目标为指向,与人才培养客观存在的层次、结构、类型相适应,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多样化需求、凸显院校自身特色的人才。

[1]陈理飞.基于产业集群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博弈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08, 24: 44-46.

[2]陈年友, 周常青, 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 2014(8) :40-42.

[3]王丹中.基点·形态·本质: 产教融合的内涵分析[J].职教论坛,2014(35):79-82.

[4]杨善江.“产教融合”的院校、企业、政府角色新探—基于“三重螺旋”理论框架[J].高等农业教育,2014(12): 2.

[5]李光红.校企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7(8): 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