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庆贺节日—传统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节日

庆贺节日—传统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节日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节谈到庆贺节日,最有代表性的要数春节了。元宵节在传统的庆贺节日中,元宵节是颇具特色的。古人常把夜称为“宵”,正月又称元月,故而称“元宵”,据文献记载,元宵节起源于西汉,吕后死后,周勃、陈平等人于公元前180年正月十五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所以此后每到这天晚上,刘恒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相庆贺,并将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

庆贺节日—传统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节日

春节 谈到庆贺节日,最有代表性的要数春节了。春节又叫“年节”,除了藏族白族傣族等有本民族的年节外,其他各民族都在农历正月初一欢度新春佳节。

关于春节的由来,民间有个传说,相传在商朝第十四代天子祖乙时,节令很乱,影响农牧业生产,节令官阿衡不学无术,将责任推委与他人得罪了天神,并说只有祭祀天神才能使节令准确,于是祖乙率百官祭天,且诏令全国设台祭天。当时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通过测日影和漏水计时等方法定准了“二分”“二至”四个节令,他认为靠祭天而使节令准确是枉然的,于是求见天子,讲清节令不准的道理,祖乙听后觉得有理,就把他留下,并筑日月阁以备测验。阿衡听说后,生怕万年制历成功,自己被遭贬罚,于是收买刺客,射伤万年。祖乙获悉此事,将阿衡处刑。事后的一天夜晚,祖乙登上日月阁,万年奏曰:“现在夜交子时,旧岁已尽,新春伊始,望天子亲定节名。”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后来人们把春节称为“年”,据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

围绕春节,几千年来形成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春节有扫尘的习俗。有人认为,早在尧舜时代,古人就有了“扫年”的习俗。扫年大概起源于古人驱除病疫的宗教仪式,《吕氏春秋》注曰:“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据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载:“十二月尽……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春节有贴春联的习俗,春联古称“桃符”“门帖”,是贴于门框、墙壁或楹柱上的吉祥联语。

相传很久以前,在东海秀丽的度朔山有一大片桃林,林内石屋住着神荼、郁垒兄弟俩,二人力大无比,狮见低头,豹见瘫地,老虎为之守林。在二人辛勤栽培下,桃林硕果累累,尤其是挨石屋的那棵高大桃树结的桃子,分外大,格外甜,人们说它是仙桃,吃了可以延年益寿成为神仙。在山东北面的野牛岭上,有一个毒如蛇蝎、占山为王的野王子,他听说后派人喝令神荼兄弟献仙桃,兄弟俩冷笑说:“这桃只送穷人不贡王。”于是野王子亲自带300人抢桃,神荼兄弟带着守林的虎迎战,结果是野王子大败而逃。后来,野王子又想了个坏主意,一天晚上,他让手下人装扮成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上山抢桃,神荼兄弟俩毫不畏惧,不多时把几十个鬼怪全捆起来喂了老虎。在神荼兄弟去世后,人们传说他俩上天被封为专管惩治恶鬼的神仙,那片桃林也能驱鬼避邪。因此,之后逢年过节,人们纷纷削制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和老虎,挂在门两边,用来驱灾压邪,谓之“桃符”。到了五代,桃符上以联语代替了图画。《宋史·蜀世家》载:“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早的春联。春联由木板改为纸张是宋代之后的事,宋朝王安石还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据考,春联的正式命名和改用红色纸张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此后过年贴春联蔚然成风,清《燕京岁时记·春联》曰:“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春节还有挂年画、放爆竹的习俗,年画也是由桃符发展而来的,到唐代由秦叔宝、尉迟敬德二门神的画像取代了神荼兄弟。据传说:“唐太宗不豫,寝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呼号,太宗惧之,以告群臣。秦叔保出班奏曰:‘愿同胡敬德戎装立门以伺。’太宗可其奏,夜果无警,命画工固二人之形像于宫掖之左右门,邪祟以息。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在民间,还有以钟馗作为门神贴于门首的习俗。门画作为年画,到宋代演化成为木板年画,现存最早的是画着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的宋版《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年画。传统的年画,题材多以五谷丰登、春牛婴儿风景花鸟等作为内容,色彩鲜明,画面热闹,到后来,郑曼陀把月历和年画合而为一,至今风靡全国。

燃放爆竹,是春节最盛行的活动。《诗经·小雅》有“庭燎晣晣”之句,“庭燎”是当时以松枝和竹子做成的用作照明的火把,“晣晣”是模仿竹竿的爆裂声,爆竹即源于此。燃放爆竹是为了惊吓和驱逐鬼怪,南北朝时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相传到唐初出现了装硝爆竹,宋代“始卷纸裹火药、燃之发声”,南宋时又出现了烟花鞭炮;再到后来,爆竹的品种越来越多,样式也不断翻新,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而燃放爆竹也不仅仅是为了驱鬼避邪、图取吉利,更主要的是为了增添热闹的气氛。

此外,春节期间有贴剪纸、守岁、拜年等习俗,合家欢聚一堂,除旧布新,恭贺新春。还有敲起欢乐的锣鼓舞狮子等娱乐活动,北方有包饺子的习俗,广州等地有逛花市等习俗。少数民族中,蒙古族有串包赛马的习俗,东乡族有打土块仗的习俗,满族有挂旗的习俗,彝族有摔跤、赛马的习俗,怒族有转秋、歌舞等风俗,土家族有问树、摆手堂等习俗,哈尼族有打鼓榔的活动,侗族有打侗车(芦笙会)的活动,瑶族有演耕作戏和斗牛等活动。

元宵节 在传统的庆贺节日中,元宵节是颇具特色的。古人常把夜称为“宵”,正月又称元月,故而称“元宵”,据文献记载,元宵节起源于西汉,吕后死后,周勃、陈平等人于公元前180年正月十五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所以此后每到这天晚上,刘恒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相庆贺,并将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到隋代,元宵庆典颇为盛大,《隋书·音乐志》载:“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其歌舞者,多为妇人服,鸣环佩,饰以花眊者,殆三万人。”(www.xing528.com)

元宵节又称灯节。放灯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之一,相传汉武帝时实行宵禁制度,但在正月十五这一天解除禁制,让百姓通宵燃灯,以祭祀太乙神。东汉明帝刘庄提倡佛法敕令这天“烧灯”(燃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祭神。南北朝时,元宵放灯蔚然成风,到唐代更是盛况空前,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元宵节,在宫外立20丈高的灯轮,上结彩灯50 000盏,下有千余少女歌舞升平。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载,杨贵妃的二姐“置百枝灯树,高80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难怪诗人崔液要吟“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来看?”的诗句。宋代将元宵放灯著入法令,朝廷鼓励士民纵乐,放灯时间规定为五夜,京都一刀:封,火树银花,热闹非凡,灯市长达40余里,时人称“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浸楼台”。为了吸引人们到御街观灯,朝廷还规定“凡来观灯者赐酒一杯”。到了明代,灯节活动又有发展,增设了戏曲表演,诗人何景明在《元夕怀都下之游》描述到:“忆昨长安元夕来,五侯弦管上楼台。已见炬如千树列,更看灯似百花开。”明成祖迁都北京,沿袭金陵之风,灯节长达十天,王府井大街灯市口,白天列市,入夜张灯,规模盛大,彻夜喧闹。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道教文化崇奉天官、地官、水官三位神仙,据《岁时杂记》记载,道教认为正月十五是天官的生日,七月十五是地官的生日,十月十五是水官的生日,因此道教把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传说这三位神仙都在自己生日这天下凡人间来完成自己的职责,由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天官全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所以民间会在这一天欢庆天官的生日,同时祈求好运,迎接赐福。

元宵节吃元宵也是各地的共同风俗,据传说吃元宵始于春秋时。合家吃元宵,象征着吉祥,是大团圆的标志。此外,在欢度元宵佳节中,各地还有猜灯谜、赏冰灯、踩高跷、扭秧歌等习俗。

中秋节 时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成为赏月和庆祝团圆的节日。

关于中秋节,流传最广的传说是“嫦娥奔月”。相传在远古时候,有个英雄名叫后羿,他拉开神弓射下九个太阳,并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他曾向王母娘娘求得一颗长生不老、升天成仙的仙药,交给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珍藏。后羿的门下有个人名叫逢蒙,为人奸诈贪婪,一心想得到仙药,于是在八月十五这一天,趁后羿率众外出狩猎,持剑闯入后羿的内宅,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在危急之时将仙药一口吞了下去,结果立刻飘离地面,飞进月宫,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之中。嫦娥到了月宫后,异常思念丈夫,而后羿也日思夜想,期望能再见到妻子。后羿在一位仙人的指点下,于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摆下香案,放上嫦娥喜欢的蜜食鲜果和圆月的形状面饼,连续不断呼唤嫦娥的名字,嫦娥听到呼唤,在三更时分从月亮中飞回家中,与夫君团圆。

中秋节有两项主要习俗,一是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二是吃月饼。月圆、饼圆、人团圆,人们在赏皓月和吃月饼的同时,欢庆家人的团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