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70多人分配来宾,300多人分配亭亮,200多人分配工棚

270多人分配来宾,300多人分配亭亮,200多人分配工棚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上级侨务部门同意进行调整安置,浦瓜居民点的华侨大队第五生产队整体,第二、三、四生产队部分归侨,共270多人,调整安置到来宾华侨农场,以第四生产队为主,第二生产队部分归侨,共300多人,调整安置到亭亮分场,以第二生产队为主,第二、四生产队部分归侨,共300多人,调整安置到工棚分场,以第一生产队为主,第二、四生产队部分归侨,共200多人,调整安置到中站分场;另有100多人调整到农场淀粉厂、修配厂。

270多人分配来宾,300多人分配亭亮,200多人分配工棚

1991年,全自治区有华侨农场17个,归属自治区侨务办公室领导和管理。共安置越南难侨(难民)近3万人。1991年,大部分华侨农林场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发展加工业。改革经营方式,实行财务包干,在生产管理上推行各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场自产罐头、成品茶、柑橙、果脯服装、白棕绳、麻袋和生猪等,出口总额达5681万元,畜牧业、渔业交通运输、农业机械等也有较大的发展。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为5.4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92亿元,工业总产值3.56亿元。2003年,农场办社会职能剥离,启动金融债务处置,实施侨居工程。至2005年,华侨农场全部下放交由所在地(市)、县政府领导和管理。

宁明华侨农场

1991年土地面积为4846公顷。另有林地176公顷。总场部设在驮龙,位于宁明县火车站东面1公里处。2005年农场总面积为3308.8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907.6公顷,林地面积34.8公顷。1814户5308人,其中非农业2017人,农业3291人,职工2877人,其中离退休职工1128人,有归(难)侨2533人(其中归侨1791人,难侨742人),占全场人口47.7%。总场部设科室10余个,下辖中站、亭亮、院景、双龙、馗塘、工棚、苗圃、中新、安农、那漂和渠阳等11个分场,以及罐头、味精、淀粉、机修等工厂5个,有中小学以及职工医院、招待所和敬老院等。该场主要种菠萝、柑橙和甘蔗。另有林地176公顷。工业主要生产罐头、淀粉和味精。

归(难)侨安置 主要接收安置20世纪60年代印度尼西亚回国的归侨和1978年越南回国的难侨(难民)。

浦瓜归侨居民点,位于华侨大队内,共安置1300多名归侨,下设5个生产队,将附近的浦瓜、干逢、红寨、寨密等4个农村大队并入农场管理,享受农场待遇,浦瓜、干逢、红密等大队同意将大片土地划给浦瓜华侨大队作为住宅地和生产用地,归城中管理区领导。生产队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蔬菜水稻,护理橡胶等。

1962年国家不同意农场并队入场转为全民性质管理,将浦瓜、干逢、红寨、寨密等4个大队连同土地退回去。1300多名归侨面临失去生产、生活用地的危机。经上级侨务部门同意进行调整安置,浦瓜居民点的华侨大队第五生产队整体,第二、三、四生产队部分归侨,共270多人,调整安置到来宾华侨农场,以第四生产队为主,第二生产队部分归侨,共300多人,调整安置到亭亮分场,以第二生产队为主,第二、四生产队部分归侨,共300多人,调整安置到工棚分场,以第一生产队为主,第二、四生产队部分归侨,共200多人,调整安置到中站分场;另有100多人调整到农场淀粉厂、修配厂。临时入住县木材采购站的归侨,先后安置到浦昔、高岭分场和场部。

房屋设施建设 1960年4月动工,建浦瓜归侨居民点,11月建成,共7301.5平方米,1300多名归侨搬进了新居。12月建成柴油机发电房,发电、抽水,解决侨民的用电用水问题,同时建成大食堂2个。1976年建职工宿舍8栋;1978—1980年底,接待安置越南难侨3506人,上级拨安置经费2680460元。其中,安家费和衣物被子费385660元,建房费2294800元。1981年底,竣工住房21828平方米,渠阳、中新分场难侨住进了新房。建公共设施(含猪舍、晒场、学校厕所)10869平方米。1991年以前,接侨建的房屋大多是砖木结构简易住房。高岭分场,砖木结构住房13栋。工棚分场,砖木结构职工宿舍13栋。馗塘分场,砖木结构职工宿舍12栋。苗圃分场,砖木结构职工宿舍14栋,钢混结构职工宿舍4栋。渠阳分场,砖木结构宿舍2栋。中站分场,砖木结构职工宿舍20栋,建混凝土结构职工宿舍1栋。亭亮分场,砖木结构职工宿舍10栋,混凝土结构职工宿舍6栋。那标分场,先后建混凝土结构职工宿舍2栋750平方米,平顶楼宿舍2栋780平方米,平顶楼宿舍3栋2257平方米,平顶楼宿舍2栋380平方米。中新分场,建砖木结构职工宿舍12栋;钢凝结构职工宿舍楼4栋。院景分场,砖木结构职工宿舍11栋;仓库改宿舍1栋。双龙分场,砖木结构职工宿舍12栋。1995年后,总场建钢凝结构职工宿舍楼10栋;修建旧招待所改造为职工宿舍楼1栋。高岭分场,建混凝土结构平顶房3栋。工棚分场,职工宿舍1栋。中站分场,建钢混职工宿舍1栋。双龙分场,混凝土结构职工宿舍2栋。实施“侨居工程”。接侨时建的房屋大多成为危旧房。至2002年底,拆除已属危房的场部平房8栋及乱搭乱建杂物房、厨房共8900平方米,在原地建“侨怡花园”“侨怡广场”和“侨怡运动场”等职工群众休闲娱乐场所共4950平方米。改造二层仓库1栋、旧食堂1栋、平房仓库1栋为职工住房,面积共2300平方米,原居住在危房的困难户48户住上安全新居。2003年11月,全自治区华侨企业“侨居工程”座谈会及华侨企业协会年会在该场召开。

2005年,新建场部七层三房一厅集资楼4栋共48套4928平方米。总场旧商店改建为职工宿舍1082平方米,安排18户入住。将原味精厂办公楼、包装车间改造成职工住宅楼共48套2285平方米,安排48户入住。渠阳分场华侨新村建2层结构楼房28套共3556平方米。中新分场建14套平顶房共1680平方米。2001年实施侨居工程起,至2005年,新建住房面积10164平方米,改造住房5667平方米,共安排入住222户(其中132户为改造房)。建职工休闲娱乐活动场所6152平方米。拆除危旧房及乱搭盖面积10730平方米。

2003年11月,全自治区华侨企业“侨居工程”座谈会、华侨企业协会2003年年会召开。图为参会人员留影

文教卫生设施建设 1960年组建宁明华侨农场电影队,经常到各分场进行巡回放映,各分场的职工每月能看上两场电影。在浦瓜兴建完全小学一所,幼儿园托儿所8个,归侨的年幼子女也能入园入托。小学生能全部入学读书。建立农场职工医院,在各居民点设有医疗卫生所。还在归侨中组织了一个业余文工队,参加了南宁地区首届归侨体育运动会演出。1962年前,农场职工的子弟小学、初高中均在宁明县附近的乡镇中小学就读。1962年起,由农场投资,陆续创办幼儿园、小学。总场设有幼儿园、小学,先后投入资金13万多元,建教学楼1栋,建筑面积为446平方米,幼儿园配有专职教师6人,教师中有教师资格的4人(小教二、三级职称各1人,获教师资格证书2人)。总场幼儿园各种设备齐全,通过县教育局验收,获县幼儿园达标单位称号。工棚、亭亮、中站、双龙、院景、渠阳、那标7个分场设有小学。1966年农场创办中学,开始只设初中部,归侨的中、小学生共760人全部入学读书。1969年,总场建立广播站,购买广播设备1套,广播用房1间。各分场设有广播室,购置直流三用机,广播线接通总场的线路。1973年,总场购买黑白电视机一部。1977年以后,各分场也有了电视机。1981年,联合国难民署援助10万美元兴办渠阳、工棚2所小学。农场投资数万元建电影院1座,建筑面积2164平方米,设1060个座位。有移动式35毫米皮包松花江牌座机1套。

1981年和1982年在校小学生达到1418人,为在校小学生最多的年份。1988年农场中学加设高中部。1998年高中部撤销。是年经县教育局验收,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年巩固率达100%,合格率100%,普及率达99.8%,农场所属的几所小学办校40年间,共毕业学生9016人,基本实现了普及小学教育。农场职工家庭有了彩色电视机,还购置了DVD音响设备家庭影院等。2002年,农场小学在册教职工48人,其中专职教师46人。教师中,获教师资格证书的有26人,有大专学历2人,中师(含中专)学历26人,高中学历14人,初中学历4人。获小教高级的12人,小教一级12人,小教二级4人,小教三级4人。

宁明华侨中学,1969年搬迁到浦昔(地名),改名为宁明华侨中学,1987年搬迁到总场的汽车队附近。总建筑面积497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1480平方米,18间教室,学生宿舍楼1960平方米,63间宿舍,教工宿舍30间,1530平方米。还有实验室、办公室、图书室、阅览室、学生饭堂等。有体育场地666.7平方米,理、化仪器总值20万元,图书7000册。1984—1991年每年在校中学生400~660人,最多为1986年,658人。至2002年,学校共培养初中毕业生74个班1273人,高中毕业生27个班约500人。

宁明华侨农场职工医院有门诊所和留医部,门诊所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留医部占地面积为726.69平方米。有业务用楼房2栋,有X线室、心电图、化验室以及内科外科牙科、中医科、妇产科等8个科室。医院建立初期,有医务人员26人。2002年增至56人。

2002年7月1日起,农场办社会职能中学及小学、职工医院、派出所剥离,移交宁明县人民政府教育局、卫生局、公安局归口领导和管理。共剥离移交161人(其中离退休54人)。原派出所5人,其中退休2人没有正式入编,至2005年仍由农场承担他们的工资。

生产、生活设施 1987年,联合国难民署援助11.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25213.85元)建“饮水工程”。在院景、亭亮、苗圃、中站分场等4个难民安置点打水井4口,水塔2座,为4个难民点3000多名难民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

1984年2月,西部分场自来水管道工程开工建设,全长6.8公里,投资26万元。是年7月,高岭分场接通部队自来水,1987年6月,其他分场接通宁明水厂自来水。至此,西部分场全部用上自来水。

2003年5月,在总场部建造无塔供水工程。总造价63万元,由广西华侨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包工包料建造,工程内容包括500立方米清水池、供水设备安装、管道铺设等,2005年4月竣工验收,12月投入使用。农场投入80万元建配套设施建设。新的供水系统使场部职工告别饮水难的状况,近2000人可以用上符合卫生标准的生活用水。

工业设施建设 宁明华侨农场建立后,先后建有淀粉加工厂、石灰厂、木工厂、粮油加工厂、机械修配厂、酿酒厂、小型橡胶加工车间等,1961年成立综合加工厂,辖淀粉厂、修造厂、木工厂、大米厂、酒厂、养猪场、农业组等7个单位。1964年兴建淀粉厂。1971年建菠萝罐头厂。1977年建成味精厂。

生产经营 建场初期,该场以粮食、油料生产和饲养生猪为主,并种植菠萝、木薯和橡胶。生产经营方针是:以粮为纲,农、林、牧结合,多种经营。但由于抓了粮油生产而忽视了原来各种经济作物的抚育管理,出现了严重的荒芜现象。后改为农业、加工业相结合的方针,着重发展菠萝和木薯,兴建农副产品加工厂,同时,种植适量的谷物和薯类作物作为饲料,积极发展畜牧业,做到多种经营,全面发展。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80万多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8万元,盈利达23万多元,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1985年,农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工农业总产值增到1983.57万元。人均产值达3035元。1965—1989年,农场连续25年盈利,盈利总额达1100多万元。1991年以后,由于经营不善,加上罐头工业产品滞销等多种因素,又变盈为亏。1997年农场共亏损153.92万元。2005年,农业总产值1197.4万元,工业亏损。

农业 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红薯、花生等粮食、油料作物,同时种植部分菠萝和木薯。1960年,水稻播种面积62.5公顷,亩产70公斤,总产量65500公斤;玉米种植面积16.2公顷,亩产21公斤,总产量5000公斤;杂粮(红薯)种植面积70公顷,总产量17000公斤;花生种植面积2.9公顷,总产量13000公斤,菠萝年末种植面积64.7公顷,总产量124550公斤。养猪603头,存栏573头,出栏30头;牛存栏549头,其中役牛163头;家禽1046只,总产值1.3万元。1963年,在管理上实行总承包。水稻播种面积12.2公顷,总产量43000公斤;玉米种植面积33.9公顷,总产6000公斤;红薯种植面积81.3公顷,总产量52500公斤;花生种植面积58.4公顷,总产量14000公斤;芝麻种植面积4.5公顷,总产量50公斤。菠萝年末面积91.2公顷,当年种植面积69.4公顷,收获面积12.1公顷,总产量22000公斤;甘蔗种植面积6.7公顷,总产量8600公斤。1964年,以粮为纲变为农业、加工业相结合的方针,调整种植,着重发展菠萝和木薯,适量种植谷物和薯类作物作为饲料,发展畜牧业。1965年,菠萝年末面积184.6公顷,当年种植面积46.4公顷,收获面积70公顷,总产量344100公斤;木薯种植面积12.5公顷,总产量37000公斤;玉米播种面积6.8公顷,总产量18500公斤;水稻播种面积12.5公顷,总产量37000公斤;红薯种植面积1.7公顷,总产量3000公斤;甘蔗种植4.3公顷,总产量129000公斤。养猪848头,存栏506头,出栏342头,重量1.99万公斤;养牛535头,其中役牛150头;总产值2.7万元。1970年养猪2620头,存栏1780头,出栏840头,重量5.51万公斤;养牛765头,其中役牛214头;总产值6.4万元。1975年养猪2095头,存栏2002头,出栏1057头,重量5.535万公斤;养牛780头,其中役牛215头;家禽237只;总产值6.1万元。1978年,农场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总产值达114.3万元。从1979年起,农场经营方针是以菠萝种植为主,木薯为二线作物,稳步发展柑橙。菠萝年末面积510.8公顷,当年种植127.5公顷,收获面积250.8公顷,总产量4715458.5公斤;木薯种植面积324.4公顷,总产量2756968.5公斤,花生种植面积64.1公顷,总产量9399公斤;玉米种植26.9公顷,总产量52404.5公斤。当年农业总产值155.76万元。1980年养猪5051头,存栏2826头,出栏2225头,重量21.05万公斤;牛611头,其中役牛203头;家禽92只;总产值18.35万元。1985年,农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菠萝年末面积619.3公顷,当年种植150.7公顷,收获面积412.1公顷,总产量1690吨;木薯种植面积93.6公顷,总产量155.55吨;花生种植面积13.7公顷,总产量2.575万公斤。柑橙年末面积84.9公顷,当年种植28.7公顷,收获面积32.5公顷,总产量16.50吨。养猪存栏2618头,出栏1763头,重量16.825万公斤;养牛415头,其中役牛154头,出售25头;家禽存栏12250只,出售672只;总产值35.01万元。当年生猪、家禽开始参加市场销售,养牛逐步淘汰,家禽也开始转入家庭饲养。1989年以后,农场对农作物产业结构又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压缩了木薯、粮油作物的种植面积,大面积种植甘蔗和菠萝,并推广一系列先进技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甘蔗当年种植128.3公顷,总产量5138.03吨;菠萝年末面积566公顷,当年种植79.5公顷,收获面积447.7公顷,总产量1528.3吨。1990年生猪存栏1181头,出售肥猪1937头,重量191.7吨;1991年,农场的养猪场(设在工棚),由职工出资承包,每年上缴一定租金。1988—1996年的9年中,农场向外贸部门上交一定数量的生猪,支援国家。当时农场畜牧公司成为广西生产出口创汇的骨干基地企业。1997年,甘蔗年末面积359.3公顷,当年种植160.7公顷,总产量19900吨;菠萝年末面积70.3公顷,当年种植7.5公顷,收获面积62.8公顷,总产量950吨;木薯种植145.7公顷,当年种植16.6公顷,收获面积90.7公顷,总产量3.64万公斤;荔枝13.4公顷,总产量1.2万公斤,农业总产值626.4万元。2001年,甘蔗种植面积374.7公顷,总产量17000吨;菠萝年末面积97.1公顷,收获面积66.8公顷,总产量750吨;木薯种植面积177.9公顷,总产量4003.5吨;龙眼年末面积231.3公顷,当年种植58.3公顷,收获面积11.1公顷,总产量5.2吨;荔枝年末面积64.5公顷,收获面积5.8公顷,总产量1.85吨;芒果28.1公顷,当年种植1.8公顷;柑橙年末面积26.7公顷,当年种植2.2公顷。全年农业总产值527万元。2002年,对农业产业结构又进行大调整。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职工收入为指导。农场11个分场大力种植龙眼、荔枝、菠萝、甘蔗、木薯等作物。院景分场、馗塘分场连片种植优质红江橙450亩,配套建设地头水柜50座,果树成活率达到98%,亩产值约3000元。2004年,苗卜、中站分场种植优质高产黑皮西瓜70亩,亩产高达6000斤,按市场价0.4元/斤计,两分场职工可增收16.8万元。2005年,农场甘蔗面积414.3公顷,总产量26434吨;木薯种植面积210公顷,总产量3400吨;菠萝年末面积25.1公顷;龙眼年末面积138.1公顷,总产量750吨;荔枝种植面积37.1公顷,总产量375吨;养猪出栏2563头,产值190万元。全年农业总产值1197.4万元。

工业 场属企业有罐头厂、淀粉厂、工业供销公司。1960年建场后,先后建有淀粉加工厂、石灰厂、木工厂、粮油加工厂、机械修配厂、酿酒厂、小型橡胶加工车间等。1961年成立综合加工厂,辖淀粉厂、修造厂、木工厂、大米厂、酒厂、养猪场、农业组等7个单位。1963年,6个厂共盈利46334.92元,扭转了3年来的亏损局面。后来,先后建立淀粉厂、味精厂、罐头厂、修配厂、汽车运输队、基建队、预制厂、砖厂、纸箱厂、石灰厂、酒厂、水电厂(站)等。至1978年,全场工业利润242.7万元,税收206万元。在“七五”计划期间,工业得到长足发展。1991年工业产值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2935.86万元,占农场总产值3507.79万元的83.69%。以后,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工厂效益开始下降,连年亏损。至1997年,农场共亏损153.92万元,其中工业亏损129.78万元。2002年,开发研制出变性淀粉,生产淀粉6000多吨,创产值1000多万元,上缴税利100多万元。是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168.7万元,比上年同期1128.91万元增长371.24%。2005年,由于农场缺资金,又无法贷款,工厂生产逐步下滑,结果停产,甚至倒闭。

职工社会保障 2001年12月,农场参加自治区职工养老保险统筹。1000多名离退休干部职工领到养老金

2003年11月,原南宁地区社会劳动保险事业管理所下发通知,农场实行养老金差额缴拨结算方式,即农场自筹资金解决应上缴参保费不足部分。至2005年,农场拖欠历年参保费337万元。农场无力承担这笔经费。有近20%的中青年职工因没有工作,无钱参保,没有参保的职工共437人。

农场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人数多,主要是农场总场的几大工厂下岗失业人员,由于名额有限,相当一部分职工群众未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有不少职工手中的医疗费无法报销。2004年,农场筹集资金参加宁明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该项工作在申报办理中。

海渊华侨农场

1979年2月成立,前身为国营海渊农场。该场地处宁明县海渊镇东北面,场部设在海渊。总面积206公顷,耕地面积140公顷。1991年底,该场人口有866人,其中越南难侨(难民)及其子女共有791人,占总人数的91.3%;有职工505人,其中难侨(难民)职工181人,占职工总数35.8%。总场部设科室4个,下辖分场和工厂各1个,生产队5个,由农业分场管理,还有卫生室、小学和幼儿园。归国华侨联合会、机务队、基建队等。中共国营海渊华侨农场委员会设在场部,各队设支书、队长。该场农业主要种甘蔗、菠萝、水稻、龙眼、柑橙等。工业主要生产水果罐头等。2005年末人口有839人,其中归侨、侨眷636人,占总人口72%,在职职工216人、退休110人、离休1人、管理人员15人。下属5个生产队,场部设一办三科一站(党政办公室、财务科、经营管理科、政法科和计生站),有工会、侨联和共青团等群体组织。农场总面积4700多亩,其中可耕地面积2500亩。

归(难)侨安置 主要是接收安置越南归(难)侨。1978年11月—1979年6月,接收安置443人,至1984年接收调整安置及调入归侨36人。

越南归(难)侨主要居住在越南的广宁省和谅山省,一部分靠近海边,一部分在山区,基本上来自农村,主要从事农业、渔业。有汉族壮族瑶族。祖籍部分在广西的防城、钦州博白、合浦和宁明等地。

设施建设 1967年,农场开设小学1所,1974年兴建能容纳200多人的农场电影院(礼堂)1间,1979年接侨后,建安置房,各个生产队建立有幼儿园,人口较多的三队成立初小分校(只开办一至三年级),从四年级起进入场部小学就读。1980年在场部建篮球场、露天电影院和工会楼于一体的职工活动场所,工会楼有藏书近千本的图书馆和娱乐器械。各个生产队设立了群众性的阅览室。1984年,建食品罐头厂。1987年,职工医院大楼建成,更新添置了部分医疗器械,医院职工5人。1997年,初小分校、各队的幼儿园撒销,只留有场部的幼儿园和小学;2001年7月,场部小学的教师随农场社会职能剥离移交县教育局管理,教师11人转到乡镇其他小学,场部小学撒销。职工医院转交县卫生局管理,医务人员2人转岗到附近的海渊医院,2人退休。2002年后,职工子女分散到附近海渊镇的幼儿园和其他小学就读。

2003年,在农场旧办公楼旁兴建篮球场和职工文化娱乐室。2005年,农场完成安全人畜饮用水工程、电网改造、土地确权工作。开始进行危旧房改造,实施侨居工程。

生产经营 1984年,农场推行联产计酬责任制(即把作物面积按劳动力平均承包到职工个人,按承包的不同作物规定额上交产品,完成定额上交,发足基本工资,超产部分归个人,欠产扣罚的管理模式)。当年第一产业产值为24.84万元,第二产业1.44万元,第三产业3.76万元,固定资产195.4万元。1994年,农场的经济发展走到最低谷。食品罐头厂倒闭,负担沉重,单靠农业生产和上级补助来支撑农场的运转。农场的农业生产以发展柑橙、龙眼及甘蔗作物为主。1998年10月农场下放到宁明县由县委、县人民政府管理;2000年底,第一产业产值211.23万元,第二产业为0,第三产业16万元,全场固定资产475.3万元。

第二产业发展到了4家工厂。2001年11月,农场卖掉在海渊镇的海侨商场,筹资帮助300多名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确保离退休人员工资的发放。

2002年,经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缩水打包,把建场以来拖欠农行贷款的金融债务本息500多万元压缩到只需偿还27万元,把华侨农场从沉重的债务负担中解脱出来。农场的经济发展逐渐恢复,第二产业发展到了4家工厂,第三产业逐渐有了起色。

2004年2月,农场与时俱进,全面实施“富侨兴场”战略,实现“四个一”的奋斗目标。九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了《海渊华侨农场经营管理方案》,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农业经营实施职工家庭承包管理责任制,“两费”自理(生产费、生活费自理)、“两费”自缴(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自缴)、“四到户”(土地作物、核算、风险、盈亏等到户)和定额上缴土地资源使用费的经营管理模式。

2005年,种植有龙眼800亩,甘蔗1000亩,柑橙600亩,鱼塘100亩。

天西华侨农场

天西华侨农场成立于1978年5月,前身为国营天西农场。该场地处左江上游,地跨宁明、龙州两县。交通便利,湘桂铁路、南友高速公路穿越农场,高速公路在总场开设路口,总场距离崇左市20公里,距宁明县城20公里,距天西火车站3公里,距南宁国际机场96公里。场部在宁明县天西,全场面积为2171公顷。地形多为缓坡丘陵地,少数为山间带状谷地。土壤肥沃,以黏质红壤土为主。年降雨量为1200毫米,平均温度22℃,属南亚热带气候,适种亚热带作物。1991年底,该场共有2796人,其中难侨(难民)及其子女1695人,占总人数的60.6%;职工有1443人,其中难侨(难民)职工707人,占职工总数的49%。总场部设科室8个,下辖3个分场共10个生产队、3个工厂,还有职工医院和8所中小学。有归国华侨联合会、工业公司和农业公司(后合并组建产业发展公司)。该场主要种菠萝和剑麻等,另有200多公顷林地。工业主要生产淀粉和罐头等。2005年,全场共有2850人,其中,归(难)侨1710人,占总人口的60.4%,归(难)侨侨居国为越南。职工811人,离退休人员420人。全场有权属土地面积53508亩,其中,农作物用地8856亩,林业用地13870亩,养殖水面积256亩,工厂区用地110亩,职工生活区用地640亩,交通道路用地790亩。有荒山土地28986亩。其中,被周边村民侵占15447亩。

归(难)侨安置 农场主要安置越南归(难)侨,原侨居地主要是越南的广宁、谅山、黄连山、海防等省市,少数归(难)侨来自高平、太原、河北、西贡、清化、春禄等省市。先后接待安置共2253人。其中,1978年接收安置2110人,1979年96人,1980年18人,1981年7人,1982年5人,1983年14人,1985年3人。为了发挥归(难)侨的专长和积极性,农场在教师、医务、司机、司法等岗位都安置有归(难)侨。20世纪80年代初,安排进工厂工作的归(难)侨子女共44名。1987年,调整安置72户432人,其中,宁明县城15户86人,崇左县城16户88人,凭祥市15户72人,龙州县城4户18人,南宁市4户12人,扶绥县城7户34人,武鸣县城1户6人,邕宁县城1户9人,钦州市1户3人,防城港市2户11人,福建1户6人,广东1户8人,柳州化纤厂23人,柳州纱厂17人,重新安置的归(难)侨占全场归(难)侨总数22.5%。多数是自谋职业、投亲靠友,政府给予安置费补贴。根据国家关于华侨事业费使用规定确定该场华侨事业费使用范围:一是对家庭收入达不到最低生活费标准的归(难)侨定期给予生活困难补助及临时补助;二是对考上华侨中专和各类大专院校的归(难)侨及其子女给予补助,用于集体福利事业,包括文教卫生事业补助、过冬补助;三是在保证基本生活条件下,无息贷款给归(难)侨职工用于购买种子、种苗、肥料,扶持困难归(难)侨发展农业生产。另外,根据“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侨务政策,农场在生活、工作、参军、入学、转干、就业、困难补助等方面给予归(难)侨适当照顾。

设施建设 生产、生活设施 1978年接收安置归(难)侨以前,农场有链轨式东方红拖拉机2台、运输拖拉机3台、大卡车1台、汽车2台。1978年以后,各种农业机械迅速增加,到1987年,载重大卡车增加到23台,拖拉机从20台增加到32台。有旧式木薯淀粉厂1个,麻绳厂、刮麻厂各1个。1990年,联合国难民署援建淀粉厂2个。援助11万美元用于淀粉厂技改。1992年,农场建罐头厂1个。2005年,罐头厂整体转让给私营企业。2个淀粉厂,1个整体转让给私营企业,1个承包给私营企业。引进广东岛门市建饲料加工厂1个。

文教卫生设施 1978年以前,自办初中1所、小学1所。1978年接侨以后,小学增加到8所,中学1所(设高中部、初中部),分场都有小学。职工医院1栋,20个床位,配备医科大学毕业生5名、中专医学专业毕业生5名。1979年,成立天西华侨农场派出所,配备干警5名。2000年,农场派出所撤销。到2002年,用于文教卫生的拨款共824万元,有中小学老师、医务人员共77人。是年7月1日,文教卫生的人、财、物全部移交宁明县人民政府归口管理,享受财政工资,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问题彻底解决,减轻了农场负担。

房屋建设 到1991年,国家投资农场建设的生活住房面积达到30944平方米,个人自建房面积20000平方米。到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生活住房及公共福利设施基本可以满足归(难)侨生活需要。2003年,实施“侨居工程”。2004年3月,崇左市国土资源局批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3.3公顷。侨居工程分三部分实施。一是新开发建设高规格的华侨新村,规划建设300栋。前期已规划建设60栋。二是建设集资楼,改善部分经济较富裕职工的住房条件。三是危房改造,对部分经济困难的职工,农场给予危房改造补贴,使职工都能享受侨居工程优惠政策。2005年,华侨新村“三通一平”工程已全部完成。建成楼房7栋。农场生产用房达到19677平方米,实用房屋总面积83512平方米。

生产经营 建场初期,该场农业主要种菠萝和剑麻等。后以种植甘蔗为主产业,个别分场种植少量地菠萝、木薯。工业主要生产淀粉、罐头和纤维等。2001年,三产总产值1226万元,人均纯收入1945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821元多124元。

农业 1981年,剑麻种植面积2054亩,纤维总产量123吨。地菠萝827亩,到1984年,菠萝种植已发展到2883亩。1985年,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把土地分到家庭,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打破传统计划经济模式,把土地分到家庭,兴办家庭农场,实行生产投资费用自理、生活费用自理的经营体制,简称为“两费自理”。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1986年菠萝总产量达到659万斤。1991年,菠萝罐头滞销,县政府为了增加糖厂的产量,扩大制糖生产线,号召全县农民大力发展甘蔗种植。是年,农场种植甘蔗800亩。1998年10月,农场下放到原南宁地区,并委托宁明县人民政府管理。2000年10月,宁明县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农场。2002年,继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行生产投资费用、生活费用自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甘蔗基地灌溉技术以提高亩产量,每亩增产2吨,增加收入320元。扩大地菠萝种植面积,菠萝亩产值达到1200元。实施“菜篮子”工程,种植无公害、反季节蔬菜。2003年投入20万元建设现代农业大棚25个。2005年,引进扶绥木材公司改造低产林3000亩,前期投入资金280万元。引进台湾维德国际林业集团种植名贵柚林1000亩,前期投入资金150万元。农业作物主要以种植甘蔗为主产业,个别分场种植地菠萝、木薯、龙眼。甘蔗种植面积3718亩,产值355万元。地菠萝面积1750亩,产值65万元。龙眼果园面积1075亩,产值7.3万元。木薯面积1000亩,产值40万元。农场人均收入1945元。

工业生产 1970年淀粉厂产量为154吨,1980年改造后年产量增加到400吨,到1990年,剑麻纤维年产量保持120吨。新建的2个淀粉厂,每个年生产淀粉达到2000吨,是旧式淀粉厂生产能力的6倍。1992年,农场罐头厂年生产能力2000吨。2001年两个淀粉厂淀粉产量达到3760吨,当年产值526万元。之后,由于菠萝罐头没有市场,罐头厂生产的菠萝罐头滞销。2005年,百色、南宁私营业主承包的2个淀粉厂,年产值500万元。天等私营老板建设中成药制药厂,年产值110万元。2个淀粉厂,每年收取承包费20万元。至2005年,上级下拨到县财政的农场各项专款累计130万元未兑现。

职工社会保险 2001年10月,农场加入自治区职工养老保险统筹。离退休人员共420人,每月按时、足额领到养老金200万元。医疗保障,由农场实行内部医疗统筹,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大病住院准予核报70%。农场已列入县民政局城镇居民生活最低保障救助单位。农场每年需要上缴保险所110万元。支付职工医疗费用20万元。全场职工每年上缴农场的土地承包费为60万元。而农场每年还要支付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5万元,各项业务开支约30万元,年缺口资金达125万元。从2003年1月起,农场把土地收费标准降低到当地农民收费标准,实行“两费”(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自缴的管理体制。退休人员医疗费用准予报销60%,在职职工医疗费用全部自理。职工理解和支持这种改革。

2005年,农场593名退休职工全部参加全自治区职工养老保险统筹。享受低保的困难户有70户125人。此项保障已进入规范化管理。医疗保障未参加当地县的医疗统筹。

新和华侨农场

1978年5月成立,前身为国营新和农场,场部设在崇左县(今崇左市江州区)新和,位于崇左市江州区西北部,东经107°13′23″,北纬22°37′18″,大新、龙州和崇左县交界地带,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总面积339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85公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水稻、花生、甘蔗、菠萝等作物。1991年底共有3377人。其中越南难侨(难民)及其子女2631人,占总人口的77.9%;职工1593人,其中难侨(难民)职工941人,占职工总数的59.07%。农场设中共新和华侨农场委员会,总场部设科室10余个,辖分场13个、工厂2个,还有供销公司、职工医院和5所中小学。农场主要种菠萝、甘蔗、剑麻和木薯等。工业主要生产罐头和淀粉等。2005年末,全场共有3485人,其中归侨2791人。在职职工935人,其中归侨职工781人。土地面积59668亩,其中耕地面积42000多亩(其中被周边群众侵占27000多亩)。农场设大桥农业管理区、河东农业管理区、独山农业管理区。3个管理区下辖10个农业分场。

归(难)侨安置 归(难)侨主要来自越南。1978年,全场干部职工全部投入接待安置工作。从凭祥难民站和崇左县(现崇左市江州区)临时难民安置站接收安置2310人,从防城县(现防城港市防城区)罗浮山接收安置301人。1980年从宁明县难民站接回安置归(难)侨8人。至1980年底,共接收安置2619人。分别安置在直属、大桥、通康、沿井、岜内、庆合、新村、狮子山、独山、新和等10个分场。归(难)侨来自越南,谅山省132人、高平省85人、北太省161人、河江省33人、河北省439人、海洋省129人、广宁省1395人、清化省6人、河内市3人、海防市41人、越南南方37人,其他158人。1978年调整安置到崇左县城1户5人,从事钟表修理工作。1982年调整安置到钦州市赤江瓷器厂工作17人;1987—1988年,调整安排到工厂工作97人,自谋职业283人。

在农场,大批优秀归(难)侨得到重用,1979—2005年,任农场党委副书记1人,副场长3人,场部科级干部14人,分场支书、主任18人。中小学学校校长2人、教师16人、医务人员5人、司机5人、大中型拖拉机手5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41人,一大批优秀归(难)侨青年加入共青团组织,归(难)侨职工转为国家干部的有32人,选送到广西华侨学校学习培训的归(难)侨134人。归侨陈碧美等2人被评为自治区华侨企业先进个人;汤贵权等3人在边境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荣立三等功,3人被评为自治区归侨、侨眷、侨务工作先进个人;217人被评为场先进工作者,61人被选为农场职代会代表。

设施建设 建场后,该场抓紧房屋、生产、生活、卫生等设施的建设。至1991年,国家共投入安置经费2037万元,其中基建投资341万元、生产生活补助补款420万元、流动基金拨款89万元、亏损补贴拨款636万元、其他拨款551万元。

房屋建设 1978年,农场组织11个施工队伍699人、汽车6辆、中型拖拉机12台、马车21架,在7个分场搭建木柱、木架子,屋面为草席和沥青油毡的简单住房43栋10844平方米。每户另建简单厨房1间。投入安置费80多万元。1983年起,在场部修建职工楼房10栋5000多平方米,80户职工居住。2002年,农场总户数1466户,住房面积53149平方米,大多是简易砖木结构,由于年久失修,基本成为危房,危房面积48000多平方米。2003年,农场开始实施危旧房改造,进行侨居工程建设。至2004年,由南宁市城乡规划设计院规划的华侨商住小区;由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具有东南亚民俗风情,集居住、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侨居小区;由崇左县乡镇建设规划室规划的独山分场侨居工程已开工建设。侨居工程占地33公顷,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华侨新街,占地4.46公顷,建成可住150户,已交费建房138户,其中已建成入住97户。第二期工程为商住小区、居住小区和华侨新村,占地28.54公顷。3个小区建成后可入住903户,已于2003年9月29日奠基。2005年,侨居工程在加快推进。

生产、生活设施 1978年,投资11万元建年产150吨麻绳厂1个,1981年建设刮麻厂1个。2001年10月,由南宁市交通勘测设计院规划的华侨大道开工建设。2003年11月21日,由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和广西农科院规划设计的新和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园开工建设。2005年,农场建有糖厂、淀粉厂、酒精厂各1个,畜牧养殖场1个,花木基地100亩,已种大皇椰、三角梅、鸭脚木、黄素梅、榕树、扁桃、盆景榕树等品种。

文教卫生设施 建场时有初级小学1所,1980年,发展为中心小学,7个教学点,有中学1所,在校小学生561人、中学生124人。在各个分场设立幼儿园和托儿所,学生入学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5%以上。中学办了一届高中班。在场部修建带有舞台、围墙、可容纳观众1500人的露天电影场1座。1981年10月,兴建农场职工医院,占地1600多平方米。1986年,中小学有教职员工71人,中学有6个教学班,学生273人;小学5个教学点,25个班,学生853人。1986—1990年,投入资金38万多元,新建校舍2000多平方米,维修校舍450平方米,建电影院1座,550个座位,职工娱乐场所532平方米。建场部中小学围墙,安装中小学校铁门等。

1991年,农场小学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8.1%,毕业率99.1%,普及率100%。

1996年,职工医院设住院部和综合门诊部,住院部包括留医科、妇产科、防保科、附属门诊、放射科、药房等科室。医院设党支部书记、院长、副院长3名,住院部医护人员12人,其中医师3名、护士3名,药剂师、放射医师、清洁工、财务、司机各1名。年投入资金共16万元,扩建改建综合门诊部,购买心电图、B超机等医疗设备。

1999年,农场派出所撤销,派出所原有的3位离退休干部留在农场,地方政府未接收。2002年8月,农场中小学移交崇左市江州区教育部门归口管理。农场小学更名为江州区新和镇新华小学。农场中学并入新和镇中学。中小学教职工共63人(其中退休6人),移交61人(不属于移交范围2人)。2003年7月,农场职工医院移交崇左市江州区卫生部门归口管理,改名江州区新侨卫生院,继续承担农场职工群众基本医疗卫生工作。医院职工24人,移交22人(不属于移交范围2人)。2005年,旅居美国华人刘距兴、江秋弟夫妇捐资15万元,建门诊楼400平方米。

生产经营 农业,种植水稻、红薯、玉米、剑麻、甘蔗、黄麻、花生等;工业,生产淀粉、水果罐头、白棕绳等。

农业生产 1977年,5个农业分场共种植双季水稻608亩,稻谷总产615800斤;剑麻1255亩,剑麻纤维64.7吨,花生种植面积456亩,产量17400斤;甘蔗56亩,产甘蔗168吨;出栏肉猪873头,存栏黄牛195头、水牛126头,农场经济发展缓慢。1981年,推行“包、定、奖(罚)”责任制,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至1991年,菠萝种植面积达5847亩,年产菠萝鲜果5097吨,农业产值达285.73万,农场一跃成为国内主要菠萝产地之一。

1994年,受市场影响,菠萝鲜果及剑麻纤维销售价格低迷,发展种植龙眼、芒果、荔枝、柑橘等热带水果,大力种植甘蔗,形成多种经营格局。1996年是国家“九五”计划的第一年,承包户与农场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书”,把农场1065.28亩的果树经营权向职工转让,其中芒果575.7亩、龙眼489.58亩。至1998年,1065.28亩果树经营权成功转让,经营权转让所得偿还农业银行贷款692.79万,减轻了农场还贷压力。

2000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三高”农业,走农林(果)、畜牧、渔业等全面发展道路。加大“吨糖田”建设,推广优良新品种。2002年,甘蔗种植面积3700亩。引进“绿宇特”“木薯王”“华南205”等优良木薯品种,木薯种植面积2600亩,良种面积达78%,产量达4000吨。龙眼、荔枝和芒果等水果年产量达581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业产值490.63万元。2003年职工人均收入3212元,比上一年增收了174元。

2005年,农业作物主要以种植甘蔗、水果、木薯为主。甘蔗种植8300亩,产量约4.5万吨。龙眼、芒果、荔枝、柑橙、李果、枇杷等水果2722亩。龙眼、荔枝和芒果已进入投产盛期。发展水产、畜牧养殖业。有黑水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兴侨畜牧养殖有限公司、新侨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侨兴后勤服务有限公司、花木公司等。在黑水河边调整土地120亩,作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已经开发100亩。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解决。种有巨峰、黑提、红龙果、早熟桃、山黄皮、东魁杨梅、四季蜜芒、夏橙、脐蜜、早熟温州柑、贡柑、南丰蜜橘、台湾珍珠番石榴、水果木瓜等36个水果品种系列。30亩中草药示范园种植有莪术、郁金、天冬、砂仁、板蓝根、栀子、丹参等品种。计划建水产养殖场100亩。已建设高标准鱼塘和育苗池各1个,总面积12亩。标准网箱20个,面积800平方米,已放养青竹鱼、美国叉尾鮰、星洲鱼、鲶鱼、山坚鱼等质优价高且具有市场潜力的品种,同时培育珍贵鱼种沉香鱼和岩鲮(木录鱼)。畜牧养殖场1个,占地面积50亩。第一期工程,氨化养牛和菜牛基地已建设完成,总面积5亩,建有100立方米氨化池1个,水、电、路直通养殖场,已引进母水牛8头、水奶牛17头、尼利拉菲种公牛1头。第二期工程,年产万头瘦肉型猪场在筹建中。

农场职工实行“两费”自理(生产费用、生活费用自理)、“两费”自缴(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自缴)。

工业生产 1978年,生产白棕绳56吨,1981年62.6吨。1982年淀粉产量352吨,产值49.2万元,盈利6.24万元,税金1.3万元。1991年,生产淀粉2114吨,产值443.9万元。1997年起,淀粉厂分别租赁给明阳淀粉厂和崇左环宇淀粉有限公司经营。

1991年,水果罐头产量1637吨,畅销北京、武汉、西安、昆明等地。罐头产品获自治区优质产品称号。1992年,由于市场罐头销售下滑等原因,生产水果罐头1581吨,工厂效益开始下降,连年亏损,1996年水果罐头厂停产。2005年,除年生产能力达2000吨水果罐头的罐头厂停产外,农场工业有新和华侨制糖有限公司,日榨2500吨原料蔗的糖厂1个、年生产能力5000吨木薯淀粉的淀粉厂1个、年产2万升(5000吨)酒精的酒精厂1个。有水电服务公司1个。

职工社会保障 1999年,农场职工加入崇左县养老保险,2002年4月,划入崇左市管理。全场离退休人员525人(其中离休5人),占在职职工56.1%。应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职工935人,已参保职工占应参保人数的74%。未参保243人,原因主要是职工个人不积极,不交纳个人部分的养老保险费。部分职工认为自己还年轻,没必要参加;部分职工确因经济困难,不愿参加。生活困难的职工,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的有87人,已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每人每月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40~80元。

农场参加全自治区养老保险统筹,养老保险缴费是职工缴纳个人部分,农场为职工缴纳单位部分。但是,农场上交单位部分养老保险费主要从职工承包费中提取,而相当一部分职工拖欠土地承包费,农场无法按时足额缴纳单位部分养老保险费。2005年,农场共欠缴单位部分养老保险费383万元。农场进行该项制度改革,向职工收取少量土地承包费(每亩50元),单位和个人部分养老保险费由参保职工自行向社保机构缴纳。

农场职工的公费医疗,主要以单位保障为主。至2005年,由于农场经济困难,负担重,职工医疗费不能报销,职工意见大。医疗制度进行改革:在农场未进入当地医疗保险统筹之前,按照双方负担、分散风险、统筹兼顾的原则,根据自治区、地、县有关医疗改革文件精神,建立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实行个人缴纳、单位统筹、大病全场统筹等健全医疗保险运行机制,解决职工医疗保障问题。

华侨经济管理区建设 2003年5月,经崇左县(现崇左市江州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农场成立崇左华侨经济管理区,规划总面积12.9平方公里,与农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至2004年,落户华侨工业园区的企业有新和湘桂糖业有限公司日榨4000吨原料蔗糖厂、南宁怀诺糖酒有限公司日产2万升酒精丰益酒精厂、广西新泽生物农业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特级乙醇、广西维源农业生物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生物肥料厂、崇左环宇淀粉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木薯淀粉厂,还有明球塑胶制品厂等。200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402万元,实现税收968万元。

左江华侨农场

1978年5月成立,前身为国营左江农场。场部设在崇左县驮卢。位于崇左县北部,东经107°34′34″,北纬22°41′。1982年11月将成立于1979年2月的左州华侨农场并入该场后,总面积达4014公顷。东邻雷州乡崇王村,南至雷州乡渠拔村,西至左州乡渠西村,北至那隆乡岜王村。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土壤为红壤土,属南亚热带气候,宜种亚热带经济作物。该场境内有左江贯穿中间,通航无阻。由南宁经扶绥公路至场部,场部往西北至大新县,往东直抵南宁市,往南达崇左县(现江州区),交通便利。1991年底共有6136人,其中难侨(难民)及其子女3557人,占总人数的58%,职工有3587人,其中越南难侨(难民)职工1447人,占职工总数的40.3%。农场设中共国营左江华侨农场委员会,总场部设科室14个,下辖农里、里鱼山、渌旺、龙塘、那隆、立新、新院、区扶、渠西、岜王、渠拔11个分场,以及农科所、养殖场与罐头、淀粉、剑麻制品厂和水电厂,还有职工医院和中小学、侨联、公安派出所、人民武装部等。固定资产2314.93万元。该场主要种菠萝、剑麻、柑橙、龙眼、三华李和荔枝等。还有林地707公顷。工业主要生产罐头和淀粉等。2005年共有6312人,其中归侨3857人,侨眷1235人。

归(难)侨安置 1978年5月—8月,该场接收安置越南难侨3批254户1527人,其中,第一批89户594人,第二批90户607人,第三批户326人。至1979年10月,接待安置归(难)侨共1679人。此后,调整安置到该场投靠亲人、家庭团聚的100多人。该场调整到防城港、东兴、北海等县市投亲靠友,自谋职业100多人。部分到港澳或出国投靠亲友,还有的选择自主创业。

该场归(难)侨大部分来自越南广宁省平辽县、先安县、八者县、东潮县,主要是农民、小商贩或手工业者。少部分来自越南河内、海防等大城市,主要从事工厂工人、技术工、教师、小商贩、体力劳动者等职业。祖籍大多是广西防城港市。母语是广西白话或广西客家话。

设施建设 1978年以前,农场主要开展居民点建设、围垦造田、农田水利建设等工作。开垦面积共3100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6500亩。修建水利有效灌溉面积1260亩,其中水轮泵灌150亩,自流灌1110亩。大小排水沟76条,总长25.6公里,田间拖拉机道54公里。1982年5月,联合国难民署划拨专项资金,创办罐头厂。1983年1月,建华侨农场医疗卫生所,有医务人员8名。1983年底,建成农场医院门诊大楼,建筑面积800平方米,60张床位,添置更新医疗器械,医院更名为左江华侨医院。

农场建立有中心小学、中学,每个管区均建立幼儿园和初小分校(只开办一至二年级),小学生从三年级起便进入农场中心学校就读。小学毕业后除了个别成绩优异进入(县)市中学外,大部分在农场华侨中学就读。1989年9月,农场实施普及初级初等义务教育(即小学六年义务教育)。儿童入学率、在校生巩固率、毕业班毕业率、12周岁至15周岁少儿入学普及率等4项指标均达98%以上。1991年,医院有职工85人。其中医生30人,护士40人,其他工作人员15人。各分场设医疗室,配备保健员(称赤脚医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私人诊所、药店进入生产管理区。1993年12月25日,农场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

是年,在校小学生1500余人,中学生800多人。场部兴建职工之家书院,有藏书近千本。在各个生产管理区设立群众性的阅览室,可供阅读的书报达20余种,每个分场都成立文艺小分队,每逢重大节日都举办文艺会演。1996年,投资200多万元,建左江水电站(前身为国营驮卢农场二级电站),装机容量32.5千瓦,是年10月投产发电。2001年,国家投入400多万元,对农场电网进行改造,增加设备,提高负荷,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2004年后,场部每年开展各种小型单项体育运动比赛。

生产经营 1978年以前是农场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以建设居民点、开展围垦造田等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工作,大部分时间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生产经营方针主要是以粮食为纲,粮食作物以种水稻为主,兼种剑麻、甘蔗、木薯等作物。1978年,生猪饲养量1250头,年末存栏906头。全场工农业总产值380万元,企业亏损25万元。职工年人均收入275元。1979年,农场实行财务核算盈亏包干,三级管理二级核算,“三定一奖”(定产量、产值,定成本、工资总额,定利润,超产奖励,减产赔)制度。是年,粮食总产110万斤,比1978年的95万斤增加15万斤,工农业总产值430万元,比1978年的370万元增长16.2%。

从1982年起,农场全面推行联产承包制,进行企业整顿。

允许农业职工以户为单位,组成责任户,也可以户为基础组成互助组或对。1983年,粮食产量达160万斤,超包产指标12%,比1982年同期增产13万斤。1984年,主要作物种植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水稻总产量11.57万斤,职工人均收入564元,比1982年增长5%,全场人均收入165元,比1982年增长3.5%。1985年,根据海南会议精神,调整农场经济结构,走贸、工、农综合经营的道路。全场种植菠萝1万多亩,当年产量500多万斤;龙眼4800亩;柑橙1200亩和剑麻2000多亩。当年,人均收入195元,比上年增长15%。职工年人均收入680元,比上年增长17%。1986年,职工家庭养殖业和其他副业的收入共达165万元,比1985年增长82万元。农场人均收入295元,增长23%。职工年人均收入达920元,比上年增长26%。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120万元,比1986年增长22%,其中工副业产值2150万元,增长31%。全年职工人均收入1320元,比上年增长30%,全场人均收入420元,增长29%。1988年,自治区华侨企业管理局与农场签订承包合同书,实行以核定盈亏及递增基数为形式的场长任期目标承包责任制。是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850万元,比1987年增长19%,脱掉了建场30多年来亏损帽子。职工年人均收入超1650元,全场人均收入550元。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4650万元,增长17.2%,职工年人均收入2642元,比上年增长37.5%,全场人均收入880元,增长37%。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5120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比1989年增长9.2%,财务结算盈利45万元,职工年人均收入3100元,增长14.8%,全场年人均收入968元,增长13.8%。1991年,在保证粮食自给有余的前提下,进行经营管理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先后调整8000亩耕地发展水果生产。引进“新、特、优”品种,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种植西瓜、哈密瓜、柑橘、龙眼、香蕉等亚热带水果,形成了甘蔗、剑麻、特色水果等多种经营、共同发展的农业生产布局。注重招商引资,强化工业建设。是年,工农业总产值5620万元,比1990年增长9.0%,职工人均收入3250元,人均收入1015元。1992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050万元,增长62万元,职工人均收入3520元,人均收入1105元。1993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720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3780元,人均年收入1210元。1994年,农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310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3890元,人均1310元。1995年末,全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380万元,财政收入315万元,职工人均收入4060元,人均1350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9.5%、11%、4.1%、10.3%。1996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260万元,同比增长10.6%,财务收入360万元,同比增长12.5%,上缴税金75万元,职工收入持续稳步提高,人均收入1580元。自合署办公以来,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使得经济获得较快发展。1998年2月,农场移交广西南宁地区管理。2001年2月,移交广西崇左县(现江州区)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2003年6月,经崇左县(现江州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左江华侨经济管理区,与农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桃城华侨农场

1978年5月成立,前身为国营桃城农场,场部设在大新县城。该场地处大新县城北郊,面积为4597公顷,属亚热带气候,适宜种植水果和经济作物。有公路直通南宁市,交通方便。1991年底共有4342人,其中越南难侨(难民)及其子女2632人,占总人数的60.6%;职工有1950人,其中难侨(难民)职工1230人,占职工总数的63%。领导机构为中共桃城华侨农场委员会。总场部设科室10余个,下辖分场10个、工厂2个,还有职工医院和8所中小学。该场主要种剑麻、甘蔗、茶叶和柑橙。工业主要生产淀粉和成品茶等。1995年,总场部设办公室、生产科、工业基建科、财务科、群团工作部、派出所、治安队、武装部,下辖分场10个、工厂3个,还有农工商公司,城侨技术开发公司,以及中小学校和职工医院等。全场有党支部14个,党员139人。共有4479人,其中归(难)侨及其子女3062人,归(难)侨职工1423人。土地面积68349亩,已开发利用22535亩。2005年全场共有4300人,其中越南难侨占71%,在职职工1900人,退休职工730人。职工年均收入13100元。全场土地面积6.8万亩,其中,已开发利用2.2万亩,被占3.5万亩。是年中央首长及中央五侨领导、自治区政府和市、县领导到农场慰问。

归(难)侨安置 1978年5月—1979年11月,桃城华侨农场先后接收安置越南归(难)侨8批,466户2793人。

难侨回国伊始,农场抽出人力、财力,腾旧房,搭简易住房,增设集体食堂,使难侨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对难侨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做到无病预防,有病及时治疗。部分难侨回国时衣不裹体,面黄肌瘦,由于住得好,吃得饱,有病治得快,身体很快恢复健康。一年后,全部难侨都住进了一栋栋新建的砖瓦房。农场根据“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侨务政策,以及难侨职工本人的特点,先后选拔14人为农场管理干部,安排到农场学校任教10多人,医务人员5人,汽车司机7人,部分人进了场办工厂。有的调整安置到十万山林场、崇左麻制品厂、扶绥麻纺厂、赤江陶器厂、柳州化纤厂当工人等。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侨务政策,1982年10月,农场成立归国华侨联合会,各分场建立了侨联小组。

难侨回国之初,在部分难侨中,曾一度出现对党的计划生育政策、劳动生产安排制度等不了解,有的有抵触情绪,出现不安心定居现象。先后外流港澳和国外700多人。经开导教育,大部分难侨已回到农场安居乐业,有少数到第三国定居。农场重视对难侨的教育工作,关心其生活。每年为特困职工家庭发放困难补助7万多元。举办扫盲班2期,选送难侨职工或子弟到中等专业学校深造26人。难侨职工被评为先进工作(生产)者达400多人次。到1995年,到场办工厂当工人的有270人,教师66人,医护人员12人,干部(含以工代干)99人,司机5人。

设施建设 从接侨到1995年底,上级下拨难侨生产流动资金67万元。难侨安置费171万元,难侨事业费235万元,难侨生活补助费265万元。国家下拨到桃城华侨农场的生产建设资金共236万元,其中完成农业生产建设51万元,园林建设29万元,畜牧业建设19万元,水利建设45万元,交通电讯建设30万元,工业建设31万元。农场每年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房屋建设 1981年,新建职工宿舍1899平方米,仓库2栋400平方米,更新职工宿舍2038平方米。至1995年底,建生产用房14874平方米,非生产用房51516平方米,其中职工宿舍35314平方米,难侨住房面积24000平方米,招待所585平方米,仓库5593平方米,办公室3849平方米,商店1400平方米,农工商贸公司300平方米。在总建筑面积中,场部(含一分场)12722平方米,二分场6378平方米,三分场4428平方米,四分场1505平方米,松洞分场5663平方米,松洞坪分场3932平方米,灵熬分场4545平方米,新民分场6467平方米,左安分场6298平方米,排屯分场4117平方米。

2003年,桃城华侨农场旧房改造前的职工宿舍

2004年,侨居工程在全场铺开,截至2005年12月,职工报名建房共250户,动工兴建220户,搬入新居80户,完成建房投资1750万元,相比2003年,全场增加住房面积35000平方米。场部江滨别墅二区、新民分场、二分场等单位的职工都已动工兴建楼房。

2005年,桃城华侨农场旧房改造后职工进住的新宿舍

生活设施 1981年,建食堂2栋339平方米水池1个200立方米,厕所92平方米,至1995年底,饮水工程4处。水井12口,水塔5座,浴室96平方米,厕所741平方米。2005年,大新广电局有线电视线路村村通工程启动,农场职工群众看上了有线电视节目。食堂480平方米,小伙房7359平方米。

农业设施 1987年,农场有大中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机动水稻耕作机等耕作机械总动力2236千瓦;农田水泵、水轮泵、水锤泵、潜水泵、喷灌机等排灌机械总动力863千瓦;水稻联合收割机、脱粒机、谷物烘干机等收割机械总动力91千瓦;碾米机、磨面机、刮麻机等农产品加工机械总动力568千瓦;载重汽车等农资运输机械总动力1315千瓦;植保机械总动力22千瓦;其他农用机械总动力288千瓦,总共5383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8台,1328千瓦;手扶拖拉机74台906千瓦;各类水泵、喷淋机32台863千瓦;农产品加工机械39台568千瓦;农资运输汽车13辆。其他农业机械17台。至1995年底,全场机械总动力5924千瓦。其中农业机械总动力3467千瓦,非农业机械总动力2457千瓦。在农业机械中,耕作机械1622千瓦;排灌机械586千瓦,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99千瓦,农资运输机械760千瓦。水利防渗2处1670米,晒场580平方米,牛栏160平方米。

工业设施 1958年创办淀粉厂,1983年建左安茶厂,基建面积为4248平方米。1983年和1993年,淀粉厂技改,日产淀粉达30吨。1995年,经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后,淀粉厂建筑总面积2840平方米,职工总数97人,制绳厂3810平方米,茶厂4248平方米。2005年,做好现有家具厂和鲜姜加工厂项目扩建工程服务工作,职工积极配合,扩建工程得到顺利进行。

交通、通信设施 至1995年底,完成电话线架设16公里,桥梁1座,柏油路3公里(18万元),石碴路12公里(投资18万元),高压线路29.5公里。

文教卫生设施建设 1972年农场办初中1所,在校学生45人。1976年开办高中班。1980年下半年高中班停办。1990年,农场投资14.5万元,建职工培训中心楼630平方米。至1995年底,建难侨子弟校舍2693平方米,场部中小学3140平方米,农场医院998平方米,文化室1288平方米。幼儿园1所,280平方米,在园幼儿89人,幼儿教师6人。小学8所,在校小学生501人,小学教师35人。中学1所,在校学生248人,教师18人。农场医院开展群众性的中草药防病治病工作,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组织发动群众利用工余时间广采草药,制成药剂备用。采草药250多公斤,自制内服药剂1500多瓶、针剂3029支、药丸1479粒。1995年底,二分场发现痢疾病流行,人数达232人,农场医院及时治疗,使患者很快恢复健康,控制了传染病的蔓延。

生产经营 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红薯、木薯、剑麻、玉米等,后发展茶叶、甘蔗、花生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场实行“四定一奖”(定任务、定人员、定收入、定支出、超收奖励)。1980年木薯种植面积达2468亩,产淀粉221.24吨。1983年是农场种植水稻的最后一年,当年水稻播种面积474亩,亩产267.5公斤,总产12.68万公斤。1984年后,没有再种植水稻。由于管理方法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至1984年,农场累计亏损达686万多元。1985年后,农场开始全面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化改革,把产量、产值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鼓励职工开发农场的荒山荒地。对新开荒的土地,上交费第一年全免,第二年免70%,第三年免40%,开荒面积纳入分场计划。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1985年全场养猪达2812头(不含职工家庭饲养部分)。1989年农场开始扭亏为盈,全年利润28.1万元。1991年,生产经营坚持“五统一”:作物布局统一规划,种子种苗、商品肥料及农药统一调配,农业技术、大型机械作业统一服务,水利设施统一规划管理,主要作物产品统一加工和销售。1992年,开展劳动竞赛。涌现大批劳动能手。1993年,实行农场同上级主管部门承包,各分场(厂)与公司承包,工人与分场(厂)承包的生产管理方案。1995年底,剑麻园面积6194亩,果园面积4935亩,蔗园面积2605亩,茶园面积708亩,粮食播种面积427亩,花生97亩,木薯452亩,其他经济作物(如红瓜子、黄豆等)776亩。收鲜木薯8500吨,产淀粉2358吨。全场柑橙有鲜果975吨,产值153.12万元。龙眼种植面积2545亩,年内收获650亩,总产70.4吨,销售收入77.1万元;甘蔗2650亩,产原料蔗1.68万吨,产值336万元;茶叶面积708亩,产茶青40.84万公斤,平均亩产576.8公斤。1995年实现税利75万元。剑麻种植为农场发展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其加工半成品纤维销往上海、广东以及区内的扶绥、崇左等地,“桃侨牌”剑麻绳质量上乘,产品销往全国各地。1995年剑麻面积达到6194亩,总产纤维1456.41吨,产值364.1万元。2003年,全场实现社会总产值2002.3万元,职工人均收入3300元。企业亏损139万元。2005年,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农场下辖8个农业分场,主要作物有剑麻、龙眼、柑橙、甘蔗等。调整后主要经济作物为剑麻5762亩、龙眼2585亩、甘蔗4237亩、柑橙(含橘类)2884亩、其他作物2324亩。当年新植剑麻553亩,柑橙157亩。农场决定搞第二代高产麻园试验示范工作,把剑麻麻片产量从一般为3500~4000公斤提高到亩产10000公斤以上。已确定试验基地,6月组织有关分场领导、技术员、职工代表到农垦局山圩农场参观取经。举办“大新优果工程栽培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来农场提供技术指导。完成2004年度土地费收费137.16万元,完成任务的69.1%。收取历年欠交土地费9.5万元,收取历年欠费5万元,完成上交场部现金27.3万元。

工业 场办工业有日产30吨的淀粉厂、年产1200吨白棕绳的制绳厂以及年产100吨绿茶的茶厂。还先后办过酒厂、大米加工厂、糖厂(土榨)、榨油厂、红砖厂、青瓦厂、石灰厂、刮麻厂等加工工业。1989年,制绳厂生产“桃侨牌”剑麻绳1250吨。1992年8月8日成立农工商贸公司,1993年成立城侨技术开发公司,1995年公司生产钛微肥10.32万瓶,产值22万多元。农工商贸公司销售化肥549吨,农药3.048吨,水果0.86吨,石油368.69吨,销售总额287万元。1995年,制绳厂职工140人,生产剑麻绳1215.71吨,产值449.81万元(现行价)。其产品畅销全国。左安茶味香,产品走俏市场。到1995年,该厂共生产绿茶794.11吨。全年产淀粉2358吨。全场从事第二产业的职工275人,其中长期工256人。第三产业有农工商贸公司、运输、商店、饮食业等。从业人员62人,年总产值69.68万元,其中农工商贸公司28.68万元,运输业26万元,商饮业15万元。1995年末,农场国民生产总值2378.93万元,工业总产值1212.07万元(现行价),比上年增长23%,农业销售收入1680万元,其中剑麻绳销售1350吨,收入495.4万元,比上年增加104.3万元;淀粉销售1697吨,收入427.4万元,比上年增加10.3万元;茶叶销售比上年减少18.07吨,收入减少7.5万元;剑麻纤维销售1709吨,收入475.1万元,职工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1995年末,全场1153个家庭,有货运汽车8辆,客运汽车(含微型客运车)8辆,中型拖拉机22台,手扶拖拉机93台,摩托车60辆,电视机950台(其中彩电300台,黑白电视机650台)。到2005年,农场下辖两家工厂,淀粉厂生产淀粉9797.71吨。产品主要销往南宁、上海、大连等地。制绳厂共生产剑麻绳8542.15吨,创利润111.79万元,税金117.99万元。2005年,农场国内生产总值1200万元,比2004年的1178万元增加22万元,其中工业生产总值680万元,农业460万元。国有固定资产投资95.1万元,人均收入达4548元。

土地管理 1995年,桃城华侨农场土地总面积68349亩(含山岭),其中可开发利用45000亩,已开发利用20526亩(不含基建面积),已开发未种植1605亩,可开垦未开垦11365.5亩,牧地2299.5亩,其他面积32553亩。被农民侵占土地面积34449亩。

百色华侨农场

1960年9月成立,是由百色地区三塘畜牧场、四塘果木园艺场、五塘农场等合并而成,场部设在百色市四塘。该场地处右江盆地,东起田阳县头塘,西至百色市六塘,沿南宁至百色公路两侧,首尾相距16公里,土地面积为1061公顷,其中耕地面积有367公顷。年均温度为23℃~25℃,适宜南亚热带植物生长。该场交通便利,即将建成的邕色二级公路及南昆铁路平行穿越全场,铁路车站设在离场部3公里处。右江河码头设在该场二塘工业区。1991年底共有2696人,其中归侨、难侨(难民)及其子女1775人,占总人数的65.8%,职工有1308人,其中归侨、难侨(难民)及其子女职工627人,占职工总数的47.9%。场部设科室18个,下辖分场4个,13个生产队。2005年共有2718人,其中离退休职工569人。土地面积2.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200亩,人均耕地2.7亩。下辖四塘、头塘农业分公司、水电分公司、汽运分公司、淀粉厂、果汁厂、机修厂、油脂厂、职工医院等。主营甘蔗、芒果、荔枝、龙眼、菠萝、水稻等农作物。有木薯、芒果、桐果等农副产品加工。

归(难)侨安置 农场共安置归(难)侨2107人,其中印度尼西亚归侨1452人(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苏门达拉岛)。1960年10月5日,接收安置印度尼西亚归侨30户123人。1961年4月,从广西宁明华侨农场调整安置来该场印度尼西亚归侨88户420人。1962年春,接收从田阳县那坡镇临时安置的印度尼西亚归侨56户276人。1964年春,田东县公康农场撤销,安置在该场的印度尼西亚归侨和干部迁并到百色华侨农场108户607人。1965年,接收安置印度尼西亚归侨4户26人。1991年,农场有归侨干部72名,占农场干部(166名)43%;处级归侨干部占62%,中层归侨干部占50%,基层归侨领导干部占60%。

设施建设 文教卫生设施 建场初期,农场建茅栅办起卫生所,各分场、生产队设立卫生室。1965年,农场医院落成,是年,设立五保院,孤寡老人有了新居并有人照顾。农场成立业余文工团,经常下队、到其他农场慰问演出,应邀参加百色地区文艺会演,多次获奖。1966年,农场办农业技术学校,1969年转为普通中学。农场有完小2所、教学点5个、中学1所(原农业技术学校,可容纳400名学生)、幼儿园9所,场部和各分场都办有小学及幼儿园。从幼儿、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生都在农场就读。农场小学、中学、职工医院等社会机构总人数近百人。1989年,重建农场医院面积1500多平方米。此后,医院每年门诊和留医治疗的病人达5万~6万人次。农场筹措大量资金,建校舍,改善学校环境。1992年,农场有校舍面积7337平方米,新建校舍和医院面积3885平方米、仓库860平方米,新建卫生所面积400平方米。1998年,中学停办。幼儿园转为民办,小学教学点由7个缩减至4个。2001年,马来西亚陈水俊先生捐资援建小学教学楼360平方米。2002年,香港同胞苏金碧先生捐资20万元,援建、扩建医院大楼和卫生所。2004年,农场小学校(包括资产和教师)移交地方县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在右江区境内的交右江区,在田阳县境内的移交田阳县)。剥离教职工35人(含退休教师8名)。场办医院继续由农场管理,医护人员44人(含退休14人)工资及其他费用由农场负担。2006年,农场医院划归地方政府领导和管理。

房屋建设 建场初期,列入自治区基建专项拨款。原百色县百货公司在农场开办有商店,农场接管后到分场开设分店。到1991年,新建职工住房4564平方米,更新维修住房5970平方米,基本上消除建场初期的危房。1999年,农场开始启动“侨居工程”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集资建房和职工自建危房改造的形式,改善职工住房条件。2005年,建设四塘、头塘两个新区。有办公楼2栋,文化宫1栋,集资公寓楼2栋,职工自建二层以上钢筋混凝土小楼189栋,总建筑面积超过50000平方米。有休闲广场、文化舞台、篮球场、门球场、儿童乐园、文化长廊各1个,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

生产、生活设施建设 1964年,农场4个分场改为8个生产队,开垦荒地达7713亩。20世纪70年代,大部分生产队打井解决饮用水。四塘镇片区属贫水区,多个生产队在水塘边搞过滤井解决饮用水。1982年,联合国难民署援助20万美元,从相距22公里的百色市水厂调水,解决四塘镇片区农场的饮用水供给。打机井4口解决头塘片区的饮用水需求。20世纪90年代,硬化居民点道路,新建农场办公大楼、文体广场、篮球场、文化室等文体生活设施。新架设横跨农场专供电线12公里。每个生产队、农场场部球场每晚灯火通明,赛事连连。此后,农场增加农业基础工程建设,对原有工厂进行技术改造,扩大规模,开发新品种。完善农场水电设施建设。2003年,农场与田阳县水厂合作,装修供水管道15公里,解决头塘镇片区农场的饮用水供给。2005年,百色市政府重修加大农场与田阳县水厂供水管道,使四塘镇区沿途的居民和工业生产同时受益。农场新开和硬化道路8条,总长度4800米。新建休闲广场、儿童乐园、门球场各1个,篮球场2个,建筑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配合百色市政府美化右江河谷工作,对农场辖区内沿南百二级公路、四塘及头塘两镇沿街、农场机关周边等地200多栋建筑物进行穿衣戴帽改造,在南百二级公路四塘段农场辖区内的路与房之间地带进行靓化工程建设,硬化路面,种植花草,安装新路灯。至2005年,农场新投资设施建设超过3000万元。农场有大型汽车45辆,半数以上家庭有手扶拖拉机或摩托车,电视机、冰箱等耐用电器在侨区内基本普及。

生产经营 1985年,中央颁发《深化华侨农场改革》26号文件,农场进行了改革探索,提出“发展甘蔗,稳定粮麻”和“技改老厂,开办新厂”的经营思路。

1990年,甘蔗总产量达2.2万吨、剑麻纤维419吨、大米120吨、水果56万斤。农业增收60万元,职工获超产奖78万元。年产淀粉3200吨、罐头500吨、凉果蜜饯70吨、砖400万块。车辆运输队和沙场经营良好。工付运输业盈利7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达869万元,盈利120万元。工付运输业占总产值70.4%。农业职工人均收入1813元,工厂职工人均收入1653元,管理干部和文教卫生人员人均收入1758元。

1991年后,农业签订劳动合同,巩固和完善家庭经济承包经营制;对现有工厂进行技术改造,扩大规模,开发新品种。20世纪90年代中期,“土地承包到户,按土地等级上缴土地承包费,职工生产生活费自理”。职工自觉增加农业投入,按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改良品种,从事多种经营活动,农业经营效益成倍增长。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1997年,农场下放交由百色市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

2002年,社会生产总值4321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44万元,工业产值2537万元,占总产值的58.7%,第三产业产值940万元,占总产值的20.34%;职工年人均收入6360元。

2003年,社会总产值4726万元,其中,农业923万元,工业2664万元,服务业等第三产业1139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80万元。全场营业利润487万元,职工年人均收入5500元。2003年,全场应收的土地费为81.82万元,实收62.09万元,而农场为农工负担的养老保险费为106.04万元,亏损43.95万元。农场只能利用工业和其他收入来填补农业亏空,用工业和其他产业来反哺农业。

20世纪90年代,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甘幼玶(前左二)在百色华侨农场考察

2004年全场社会总产值4900万元,其中,农业920万元,工业2690万元,第三产业129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150万元。全场营业利润430万元,职工年人均收入5600元。

2005年,全场社会总产值5205万元,其中,农业945万元,工业2890万元,第三产业137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200万元。全场营业利润443万元,职工年人均收入6919元。

华侨经济开发区建设 20世纪90年代后期,百色华侨农场改制为“一区一公司”。即将百色华侨农场改为百色华侨经济开发区,为正处级事业单位,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人事劳资科、生产经营科、计财科、综合科等,原农场11个生产队改为11个生产区。经济上实行自收自支。同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百色华侨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公司下设四塘农业分公司、头塘农业分公司、将农场水电服务机构整合为水电分公司,将原来车队整合为汽车运输分公司,工业企业有淀粉厂、果计厂。开发区和公司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和公司董事长同为一人,其他副职及机关工作人员也是身兼两职。开发区和公司的关系是:开发区是百色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市人民政府行使出资人的职责,管理百色华侨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百色华侨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原农场所有的国有资产。这一改革主要体现农场进行公司化管理,企业化经营,农场有了经营自主权。这时期是农场发展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时期。不足是改革不彻底,政企事企不分,社会管理与企业经营交织一起。

职工社会保障 2001年1月,农场参加自治区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入保的基数,按全自治区平均工资的60%,参保职工974人,占职工总数89%。有110名职工自动放弃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其中年轻者居多,有的是由于经济困难,无力缴纳1987—2001年个人应缴纳的劳动保险金。根据农场与百色市社会保险所签订的协议,农场需向社会保险所补交1987—2001年的养老保险金380.26万元。分3年缴清。该场土地承包到户后,每个劳动岗位为6亩,平均每亩缴纳土地承包费150元左右。一年向农场缴纳土地承包费为900元,而农场为职工负担的劳动保险金为1080元。2003年,农场应收土地承包费81.82万元,实收62.09万元,为农工负担养老保险费为106.04万元,农场需另拿出43.95万元缴纳养老保险费。是年,农场再减免职工承包土地费24%,一次性缴清当年土地费的,再减免6%。基本养老费和医保费缴纳比例分别从原来13%和4%降低到7%和2%。农场用工业和其他产业来反哺农业。到2003年12月,入保时需补交的养老保险金380.26万元已全部缴清。

2005年,农场有职工1643人,其中在职1074人,离退休569人。百色市社会保障局在农场设立社保养老所办事处,专门管理职工退休和养老金的发放,解决了农场职工的后顾之忧。

浪湾华侨农场

1978年5月成立,前身为国营浪湾农场,场部设在隆安县那桐。地处隆安县东南部,居右江下游北岸,跨那桐、叮当乡2个乡镇。东邻叮当乡森岭村,北至叮当乡英敏村,西靠右江,与那桐镇隔河相望,南至那桐镇浪湾村。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属于平原低丘为主的丘陵区。南北宽6.5公里,东西长13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2′~108°,北纬23°02′~23°08′。总面积3700公顷。微酸性土壤,南亚热带气候,适合种植亚热带作物。距离首府南宁市37公里,公路直通南宁,南百高速公路纵贯场部,南昆跌路、南昆高铁在西部5公里外通过,交通便利。1991年底,共有4925人,其中越南难侨(难民)及其子女2986人,占总人口的60.6%;职工有2257人,其中难侨(难民)职工832人,占职工总数的36.9%。总场部设科室16个,下辖分场16个、工厂3个,生产、畜牧队和机务队各1个,还有中小学、职工医院、侨联、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分社和商店等。该场主要种柑橙、菠萝、甘蔗和剑麻。工业主要出产罐头、淀粉和纸箱等。2005年,农场共有8237人,其中归侨及侨眷3203人,外来流动人员3200人。国有土地5.6万亩。

归(难)侨安置 1978年,越南排华,农场接收安置越南难侨(难民)3000多人。1978—1983年,从越南入关被安置到农场的难侨(难民)有2403人,其中初中以上文化只有200多人,高中及以上文化不到20人,文盲率达到90%以上。归侨回国后,符合工作年龄的人员,按工人安排工作,职工个个有工资领,家庭生活稳定,残疾人员,农场按国家政策给予生活困难补助。1992年,归侨从事专业养殖业的有15人,专业运输队2个,在农场发展公司经营的2家,从事个体经营的有36家。到1994年,有一半以上归侨家庭年纯收入超万元,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万元户,绝大部分家庭走上了富裕的道路,生活越来越好。农场重视对归侨子女的文化教育工作,回国时年龄未达到16周岁的少年儿童,动员他们全部进入小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归侨子女入学率达100%,文化程度全部在初中以上。1995年以后,归侨子女一年级小学在校生每年200人左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率100%,高中生65%左右,大学生每年有8~16人。至2000年,对成年人归侨的扫盲率达到95%以上。2005年以后,随着工业园开发扩大,约1/3的归侨不同程度让地给政府做工业开发,政府给予青苗、拆迁及生活的安置补偿。没有开发的个人承包土地,向外流转发包,每亩地承包金在1000元左右,归侨职工进厂工作。外地经商,到东兴创办公司、工厂的有10家,在广州办工厂的有2家。其中,资产千万元的有6家,超亿元的有1家。归侨及归侨子女参政议政,任东兴市副市长的1人,任农场副科级以上的有12人,当选自治区人大代表1人、市人大代表1人、县人大代表1人、县政协委员2人。

设施建设 国家投资约3000万元,用于建设砖瓦平房、饭堂、校舍、供水、供电等。

房屋建设 1978年,农场接收安置越南归(难)侨,国家无偿拨款统一建砖瓦平房,每间面积28.8平方米,另配套厨房约9平方米,一户一间套,平均每人住房面积约8平方米,人口多的住户人均不到4平方米。1990年,建农场货运站,1992年建加油站,2002年农场货运站倒闭。2003—2005年,完成9栋300套职工安置楼建设,实施场部一期27亩旧城改造并着手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规划用地约20亩,建设11栋384套2万平方米的廉租房;推进归(难)侨危房改造工作,在完成717户的归(难)侨职工危旧房改造和63户非归(难)侨职工危旧房改造基础上,实施剩余912户职工危旧房改造,在3~5年内完成。建设职工娱乐活动中心、职工图书室、篮球场、老年门球场等文体卫生设施。开发建设65亩的亿利达商业广场以及3个商住楼盘。完成2栋共30套职工集资楼建设和21间职工自建住宅楼建设。在场部大道两旁和工业基地中心大道两旁划地69间给职工建私宅楼房,鼓励职工集资建设楼房2栋共40套。

农业设施 投资上百万元修建定洪3队、5队约3000亩的水利灌溉系统。1985年,农场把各生产队的猪场集中统一养殖,猪场达到2000多平方米。

工业设施 兴建年产800吨的淀粉厂1个,年产5000吨的食品罐头厂1个。1990年兴建年产70万只纸箱厂和亿侨饮料厂。1994年兴建制衣厂、木炭厂、工交基建公司、房地综合服务公司。1995年兴建酒精厂。2003年,引进投资1.3亿元、年产10万吨的高纯度酒精项目和投资2000万元的华侨商业街项目,并完成了工业基地2.4公里的大道建设。

生活设施 修建可供3000人饮用水的自来水厂1个。

文教卫生设施 1979年设立农场职工子弟中学,与小学分开办学。安置越南归(难)侨以后,生源成倍增长,上级拨款约200万元,建新校园占地120多亩。中学占地95亩,其中4层14间教室、7间办公室的教学楼1栋,3层12间的教学楼1栋,3层24套的教师宿舍楼1栋,教师学生砖瓦宿舍房6栋,大礼堂1座,饭堂1座,有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标准的12跑道田径运动场等。小学占地约30亩,其中2层教学楼2栋,师生砖瓦宿舍房6栋,篮球场2个,排球场2个。中小学生达到1600人。这一阶段,中小学统一管理,校名改为“广西国营浪湾华侨农场职工子弟学校”。先后建科竹、定忠、定洪、那飞、广收、长岭、定志等7个分校,容纳36个班级。成立农场电影组,到各生产队巡回放电影。1980年成立广西国营浪湾华侨农场职工卫生院,设口腔科、妇产科、儿科、X光科、观察室等,医生护士30多人。购置了心电图机、X光机、B超机等设备。1984年潘文生获全自治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三级跳远比赛第一名;经自治区教委综合考评,浪侨中学被命名为“田径传统体育项目学校”。20世纪90年代,在工会建设溜冰场和舞厅。1992年,浪侨中学教师53人,学生达到650多人,教室全部满员,大礼堂用作学生宿舍,还有150多个学生到外面租宿舍住。法国、中国政府合资120万元,农场划地约50亩,援建新建2层数千平方米的卫生院,设备先进、配套齐全,周边农民纷纷到这里看病住院治疗。1995年,分场的7个分校撤销,并到中心校办学。1998年以后,生源逐步减少,高中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人数在30人左右。

2002年8月,场办中小学、卫生院的人、财、物整体移交隆安县人民政府管理,中学因生源减少被解散,小学更名为“隆安县浪侨小学”。2004年以后,建职工娱乐活动中心,内设图书室、篮球场、气排球场、老年门球场等设施。2004年,农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规划,卫生院被拆除。

交通、通信设施 1992年,农场设立邮政分局,2003年,制作20平方公里的工业化城镇化总体规划设计图,在农场开始修建浪湾大道,2005年以后已经完成约6平方公里的工业城镇开发,累计引进工业项目105个,投产项目64个,其中亿元企业1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浪湾大道、龙华路、侨兴路、侨康路、侨友路、富华路、富侨大道、伏龙大道等13条共约15公里的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工程先后完成。还完成8公里6条道路的路基及石砂层建设,铺设排水排污管道、电力管线25公里,移动通信光缆线缆、闭路线网全部到达工厂企业。完成芦仙、定忠、科竹、广收、定志分场道路沥青路面建设,德清、定洪水泥硬化道路共约15公里。

生产经营 农业 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花生、芝麻、剑麻、甘蔗、橡胶树等。

1984年,利用世界银行低息贷款100万元,开发种植柑橘300公顷,菠萝270公顷。1985—1991年,农场年出栏肉猪达3000头,饲养的瘦肉型猪销香港等地。养牛场逐步淘汰。1994年起,推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每个农业职工岗位承包责任地15亩,实行生产费用、生活费用“两费”自理,鼓励职工开荒种地,前3年免收地租,3年以后每年征收作物产量的10%作地租。成立农业服务公司、供销贸易公司、畜牧水产公司,以及桂隆、华银,侨银、桂侨隆、利侨等5个农业公司。种植龙眼、荔枝,总面积超过9000亩。1996年,与香港客商合资成立广西富侨牧业有限公司,猪场发展到年出栏万头生猪的规模。1998年,农业服务公司等先后解散和倒闭。1998年2月,农场下放到南宁地区行政公署管理,地区行政公署委托隆安县人民政府管理。至1999年,农场资不抵债,连续3年欠发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稳定和发展进入低谷。2000年,农场每月发管理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生活费150元。2001年2月,南宁地区行政公署将农场正式下放隆安县人民政府管理。农场机关机构12个科室压缩为6个科室,分场16个并成11个,机关、分场、学校、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减掉2/3。每月发管理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档案工资的50%。2002年每月发管理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档案工资的100%。农场开始调整产业结构,红光橙种植面积由原来4000多亩扩种到了10000多亩,其他几种主导产品甘蔗、木薯,香蕉也分别形成产业带、产业区。同时农场采取引资办法,发展农业经济,2003年,吸引农业致富带头人到农场投资开发种植红光橙和香蕉等名优水果,带领职工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并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养殖业,兴办牛品种改良养殖场和万羽养鸡场,增加职工收入。2003年,全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76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921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784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9万元。其他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场人均纯收入2912元,生活逐步得到改善。2005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461公顷。其中甘蔗面积121公顷,总产量5970吨;木薯130公顷,总产量960吨;果园面积932公顷,水果总产量32370吨;蔬菜面积278公顷,总产量4707吨;粮食作物面积71公顷,总产量297吨,其中,玉米71公顷,总产量297吨。

2005年,浪湾华侨农场香蕉生产基地

工业 主要发展水果加工业,农工商全面发展。工业产品主要有淀粉、罐头。1989年,淀粉厂进行更新改造后,年产量达到3500吨。至1998年,纸箱厂、制衣厂、木炭厂、罐头厂、饮料厂相继倒闭。2000年,罐头厂、酒精厂、淀粉厂进行体制改革,相继租赁给台湾客商和外地客商。2004年,酒精厂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全部产权转让广西海盈有限公司。该公司相继投资2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线。2005年年产酒精达7000多吨。

社会保障 全场职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1081人(不含离退休),其中归侨及侨眷509人,参保率75%(不含离退休)。为2001年未参保的151名职工补办补缴社会养老保险(因农场欠保费和档案等暂未补完)。农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约1700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约1900人,另有数百人参加新农合。

华侨经济区建设 2004年9月,农场设立隆安华侨经济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农场土地总面积46194.3亩。

县委、县政府把南宁市编委同意成立的那桐工业发展办公室放在农场,经济区、工业办“三块牌子”合署办公,对外使用经济区牌子。

武鸣华侨农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

1960年2月成立,由国营广西华侨农场、正安和宁武农场合并而成,并将在该场之间的里建、宁武和锣圩公社共18个大队一起并入,使该场土地连成一片。总面积17333公顷。总场部设在里建,离武鸣县城13公里,离南宁市57公里。该场地处武鸣县盆地内,东接城厢,西界锣圩,南接宁武,北邻府城乡。南北宽11公里,东西长30公里。地形以缓坡平地为主,部分为喀斯特地貌。土壤以黏质红壤土为主。属南亚热带,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大,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为21.6℃,年降雨量为1200~1300毫米,霜期3~5天,宜种亚热带经济作物。1991年人口3.39万,其中归(难)侨及其子女8813人,占总人口的26%;职工1.53万人,其中归(难)侨及子女2934人,占职工总数的19.2%。总场部机构设中共武鸣华侨农场委员会和企业管理两套班子以及人民团体基层组织。中共农场委员会设党委办公室以及组织部、宣传部、纪律检查委员会和武装部,企业管理设有行政、经营、科技、工业、农业、侨务、司法、经济开发、土地环保等办公室;另设城市建设委员会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还设劳资、审计、卫生、教育、林业、保卫、畜牧水产等科,以及监察室和档案室等。还有工会、妇女联合会、共青团委、归国华侨联合会和科学技术协会等。总场下辖团结、正安、武帽、里建、宁武、民涵和林业等7个分场,175个生产队。直属单位有:粮油公司、供销公司、畜牧公司、水产公司、基建工程公司和农工商联合公司等6个专业公司;糖厂、淀粉厂、罐头厂、农械厂、茶叶加工厂、玩具厂、纸袋厂、纸箱厂、制衣厂、制药厂、味精厂、食品厂、石灰厂、编织袋厂、砖厂、饮料厂、快餐面厂、卫生制品厂、竹制品厂、纤维板厂、膨化雪糕厂、油漆化工厂等20多个工厂。并有养猪场、汽车队、供电所、派出所、医院、高中、初中、职业高中、小学、农业科学实验所、宾馆和招待所。该场农业主要种甘蔗、菠萝、柑橙、茶叶等。工业主要生产机制糖、酒精、淀粉、罐头、果脯、味精、成品茶、卫生巾、纤维板、塑料编织袋、纸箱、服装、红砖、混合饲料、复合肥和松香、木材等。至1991年底,国家投资和拨款共1.043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894万元,流动资金拨款180万元,生产、生活建设投资999万元,亏损拨款3274万元,其他拨款2088万元。2005年,总人口3.5万,职工1.6万多人,归侨、侨眷近7000人。辖区面积179平方公里。(www.xing528.com)

1992年,武鸣华侨农场生产的“超甜43号”甜玉米

1992年,“超甜43号”甜玉米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归(难)侨安置 1960—1978年,先后接待、安置了印度尼西亚、越南等9个国家的归(难)侨8925人。1960年,接待、安置印度尼西亚等归国华侨9批983户4125人。其中,第一批13户79人安置于团结分场居民点和加工厂,第二批282户1539人安置于正安分场的正安平地和武帽工区的雷花、杏花、门臆等生产队,第三批40户229人安置于武帽工区的庆福点,第四批32户213人安置于班桂工区,第五批21户92人安置于正安分场平地工区,第六批75户309人安置于宁武分场旧圩队,第七批34户104人安置于团结分场居民点,第八批80户304人安置于团结分场居民点,第九批350户1024人安置于团结分场居民点。安置在里建分场居民点56户232人。1964年8月,安置来自城市的归侨青年66人于宁武分场,成立青年队。1965年5月,从缅甸回国的归侨22户113人,安置在宁武分场永兴一队旧居民点。场内调整安置。1965年在班桂的33户218人归侨安置到宁武分场红兴生产队。1970年,正安、武帽分场45户210人归侨安置到里建分场平良二队。1974年11月将武帽的归侨迁入茶厂巴循生产队19户51人。1978年4月起,接待、安置越南难侨(难民)9批917户4621人。其中,第一批31户205人安置在宁武新兴点,第二批40户196人安置在武帽分场雷马点,第三批75户364人安置在正安分场和武帽分场班桂点,第四批270户1193人安置在正安分场的定西、正安、青年队3个点,第五批7户25人安置在宁武分场永兴点,第六批173户1050人安置于宁武分场上平点,第七批65户360人安置在宁武分场永兴、新兴点;第八批69户423人安置在正安分场平地新点,第九批187户800人安置在茶厂六队、七队。

农场在招收新工人时,优先招收归(难)侨。至1987年底,招收归(难)侨进农场工厂当工人的共566人,占工厂工人总数的31%,场外调整安置;至1991年底,调整安置到南宁市137人、武鸣县204人、凭祥市46人、龙州县13人、防城港8人、钦州市20人、柳州市11人,以及广东6人、昆明2人、郑州1人。经批准赴港澳和第三国安置的达4000多人,其中香港2100人、澳门284人。

2005年,武鸣华侨农场辖区面积179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职工1.6万多人,归侨、侨眷近7000人。

2005年1月4日—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率中央“五侨”春节慰问团赴广西慰问。图为1月6日,罗豪才一行到武鸣华侨农场看望和慰问归侨、侨眷贫困户

设施建设 从1960年起,该场逐年投资进行建房筑路、开荒垦地兴修水利、增添各种生产生活设备等。至1978年,累计投入1011.74万元,其中,安置费743.37万元。

房屋建设 1960年,投资62.97万元,建归侨住宅34665.5平方米,投资2.6683万元兴建伙房、厕所781.7平方米,投资5.1957万元安装照明电灯。1991年底,建成职工生活住宅楼3栋,还建有一批商品房,1座集舞厅、餐厅、宾馆“三位一体”的“华侨园”和家具商场。2003年,农场华侨新区、团结农场、大帽新村等10多处侨居工程动工,已经建成或在建的有437套(户),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其中已经建成191套。一栋投资135万元,24套职工集资住房楼是年1月建成。与“侨居工程”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有:投资130万元的侨兴半园广场;投资28.5万元,长1400多米、宽4.5米的宁武农场柏油道路,1月31日建成投入使用;投资72万元,新建保育院,10月底基本完成;投资160万元,长8.7千米、宽6米的正安农场至团结农场道路,10月29日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

2005年,农场中心区已建成20多栋以标准厂房为主体,配套设施完备的综合工业小区和以30多栋商住楼为主体,配以宾馆、舞厅、娱乐城、商场、敬老院、金融等服务设施的生活小区。

文教卫生设施 1960年2月原武鸣县18大队所在公社小学和初中并入农场,当年有学校30所(小学29所,中学1所),在校生1595人,其中小学生1568人,中学生27人。1967—1971年,中学停止招生。1969—1976年,里建中心小学及6个分场相继办起初中。至1978年,全场中小学发展到52所,其中,小学44所、中学8所;在校中小学生8723人,其中,小学5183人、中学3540人。1998年,有公办小学7所、中学2所(公办完全中学1所,民办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在99%以上,初中毛入学率达98%,毕业升学率70%以上。2000年以后,农场(开发区)引进南宁嘉宁职业高中、广西希望高中、广西经济职业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南宁市第二中学东盟分校等,以及民办幼儿园12所,给开发区注入了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002年中学毕业升学率达95%。2003年顺利通过自治区普通高级中学一级学校评估验收。

2004年11月18日,由马来西亚华侨柯来发(前左五)夫妇捐赠20万元援建的南宁华侨投资区武帽侨心小学徳衍来教学楼举行落成典礼

生产、生活设施 1961年建立修配厂,1963年建淀粉厂,1964年建成投产,是年生产木薯淀粉136吨;1965年5月筹建糖厂,1966年2月建成投产,是年生产机制糖2723吨,产值211.92万元。1970年完成工业产值424.59万元,生产机制糖3422吨,木薯淀粉1202吨,白酒(65°)297吨,酒精(96°)224吨。1974年修配厂改造为农械厂。至1980年,先后建设茶叶加工厂、罐头食品厂、宁武砖厂、石灰厂等。

1981—1990年,农场先后建设味精厂、制药厂、正安罐头厂、民涵砖厂、复合肥厂、纤维板场、侨光制衣厂。1985年农场和香港王氏胶片公司合资兴建侨凤卫生巾制品有限公司。1989年建立侨英制袋厂。1990年宁武砖厂改造为宁武食品厂,主要生产各种果脯。1991年年底建成侨玉纸袋厂等标准厂房8栋,1座集舞厅、餐厅、宾馆“三位一体”的“华侨园”和家具商场。工业生产工人2063人,为农场生产工人9385人的21.98%。1992年农械厂改造为机械厂。2000—2003年,农场(开发区)年均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道路建设和改造、旧城改造、工业园区的“五通一平”建设。2004年,投资7200多万元进一步完善农场中心区工业园区的路网、供水供电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合自治区交通厅做好从华侨中心区到水南高速路武鸣县城出口处11.5公里市政一级道路建设征地补偿等各项工作,春节后,全线投入紧张施工,至3月底完成土方工程。2005年已建成通车。

生产经营 1990年,农场有工业企业1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880.49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完成机制糖21594吨、酒精(96°)838吨、淀粉6139吨、罐头5639吨、味精220吨、精制茶叶285.05吨、服装17.68万件、妇女卫生巾672.86万盒、红砖801万块、纸箱154吨、复合肥3555吨、塑料编织袋300万平方米、大米2097吨、食用植物油48吨、果脯156.7吨、饲料379吨、松香200吨。1991年,农场社会总产值17182万元。GDP(国内生产总值)6993万元。1995年,农场(投资区)拥有各类企业65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企业3家。GDP从1991年的6993万元升至24074万元,增长247.12%。企业从业人员1.55万人;1996年起,农场(开发区)各项经济指标出现下滑。1997年9月,农场(开发区)下放移交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1998年9月,市委、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南宁华侨投资区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对农场(开发区)领导体制及机构、财政管理体制等作出规定,明确农场(开发区)设立一级财政,归口市财政局直接管理。2002年,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引进和启动项目有:建设无公害生态茶园4500亩,首期开发种植300亩;奶牛饲养示范基地,2001年底开始分批引进种牛;投资50多万元建成果蔬大棚85个,其中宁武农场下豆队种植的59个大棚甜瓜获得好收成,平均每个大棚产值4000~5000元。加快推进雷马坡万亩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发展生态农业。在团结农场建立万亩优质水果示范基地及优质水果品种示范园,已种植5200多亩。工商企业改制,2002年6月和10月,农场(开发区)药厂和淀粉厂分别实现产权整体出让。糖厂由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托管。广西舒雅护理用品有限公司(原侨凤公司)实现资产重组。2003年,南宁商贸公司、供电公司完成改制。农场(开发区)面貌发生较大变化,主要经济指标均以两位数速度增长。社会总产值(不变价)为4.4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11.72%。国内生产总值(现价)2.405亿元,同比增长17.78%。固定资产投资2.75亿元,同比增长349.13%。财政总收入5043万元,同比增长17.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3851万元,同比增长39.28%。外贸出口交货值完成280万美元,同比增长19.06%。完成技改投资2.5亿元,同比增长4.68倍。个体、私营工商业增加值4800万元,同比增长16.22%。12月12日,年产1万吨SAP复合纤维超级吸水材料(无尘纸)项目南宁侨虹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年产20亿包湿纸巾、1.44亿条婴儿纸尿裤生产线项目舒雅护理用品有限公司竣工投产。投入技改项目资金2500万元,广明制药厂GMP改造和扩建工程在加快推进。2005年,农场(投资区)引进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20多家。全年外资到位615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内资到位11315万元人民币,完成目标任务113.15%,合同内资1.2亿元。累计引进内资3.7亿元,引进外资1600多万美元,进区企业年产值超亿元的有3家,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和发展模式。目前,有工业企业近40家,农业企业17家。工业以制糖、制药、生活用纸、卫生护理用品生产、机械、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农业有甘蔗、水果经济作物和畜牧养殖等。

2005年,武鸣华侨农场现代农业基地大棚瓜园

华侨投资区建设 1990年12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南宁华侨投资区,设南宁华侨投资区管理委员会,与武鸣华侨农场合为一体,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投资区以市场为导向,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重点,商贸旅游服务业并逐步建立外向型、高效型的产业结构,形成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三资”企业、内联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发展格局。为改善投资环境,1991年,投资区以里建为中心兴建基础设施。到年底,已建成侨玉纸袋厂等标准厂房8栋。

至1998年8月,投资区实行的是企业性质事业管理的管理体制。1998年9月起,投资区由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南宁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南宁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投资区建立一级财政,财政关系归口南宁市财政局直接管理。投资区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华侨投资区所征税收属于地方财政收入部分,全部属于华侨投资区的固定收入。2001年12月,市委、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华侨投资区发展的54号、55号文件,对华侨投资区实行特区式封闭管理,授予市级党务、行政、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给予国家级开发区各项政策和扶持优惠政策。市直各部门对口授予投资区相应的管理职能。

2002年1月,投资区推行中层以下职位全员竞聘上岗,内设机构由原来的18个减至10个,分别是党政办公室、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部)、监察局(审计局)、经济贸易发展局、招商局、农林局、财政局、国土资源与建设局、侨务办公室、社会管理局等,核定编制80人。2003年1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以南宁华侨投资区为基础成立中国—东盟经济园区,并建立广东工业园。2004年3月8日,中国—东盟经济园区挂牌,共设12个部门,核定编制90人。是年4月,南宁市政府对华侨投资区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期满后,继续维持市对南宁华侨投资区(东盟经济园区)的财政管理体制5年内不变,除中央、自治区规定的上缴外,地方财政收入全部留给南宁华侨投资区。”投资区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享比例是6∶4,即中央六成,地方四成。2005年12月,国家发改委将中国—东盟经济园区更名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行使市级管理权限。内设机构13个,核定行政编制80名,党政领导10人(含助理调研员3人),在岗79人。事业单位10个,核定事业编制61人。自治区对市、县(区)财政体制进行改革,自当年起,在保持上一年的中央和地方6∶4分享的财政体制上,又增加对增值税(25%部分)、营业税、企业所得税(40%部分)、个人所得税(40%部分)实行上划自治区与市、县(区)按比例分享,即增值税25%部分中自治区分享8%,征管属地市或县分享17%;营业税的40%上划自治区;企业所得税40%部分中自治区分享10%;个人所得税的40%部分中自治区分享15%,征管属地市或县分享25%。华侨投资区有工业企业40家,“三资”企业18家,联营、私营企业20家。

2001年以来,通过改制、重组、产权整体转让等方式恢复生机活力的企业和新进区企业安排就业和再就业人员900多人。同时,多渠道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和“三条保障线”工作,确保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力度。该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均低于190元)的职工620户10903人。

百合华侨农场

1982年3月成立,前身,为国营朝燕林场的白鹤分场,场部设在武鸣县府城乡百合。该场地处武鸣县北部。东北与府城乡接壤,西南与仙湖乡毗邻。武鸣—府城—仙湖公路穿场而过。距水南公路高速公路府城出口处6公里,交通方便。总面积为27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106.6公顷。水域面积6.7公顷。土壤多为高酸膨胀的黄壤土质,保水能力差,常年雨量偏少,水资源较缺乏,适种耐旱作物。1991年底,共有935人。其中越南难侨(难民)及其子女815人,占总人数的87.2%;职工有429人,其中难侨(难民)职工235人,占职工总数的54.8%。场部设科室4个,下辖生产队2个、工厂1个,还有中小学、幼儿园和卫生室。该场主要种柑橙、菠萝、木薯和甘蔗等。工业主要生产木薯淀粉等。2005年,共有1047人,其中归侨405人,侨眷417人。在册职工527人,退休干部、职工195人。

归(难)侨安置 1978年7月,该场越南归(难)侨安置在朝燕林场727名。1980年7月,归(难)侨提出“不习惯丛林生产生活,要从林场分出来成立华侨农场”要求。1981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文件,同意将安置在朝燕林场的归侨从林场分出,在林场的白鹤分场划出300公顷土地,成立百合华侨农场。农场党组织始终把培养归(难)侨当作一项重大工作来抓,把政治可靠、思想进步、工作能力强、在归(难)侨中威信较高的积极分子提拔到农场领导岗位。

设施建设 1991—2005年,国家对该场拨款共888.36万元,进行房屋、文教、生产、生活等设施建设。其中,1991—1996年中央、自治区拨款198.4万元,1997—2004年中央、自治区及市、县共拨款589.01万元,2005年中央、自治区及市、县拨款96万元。

房屋建设 安置归(难)侨,国家拨专款建归(难)侨住房面积7270平方米。1991—2001年,建设归(难)侨安置住房面积5649平方米。2002年,农场启动“侨居工程”建设。农场负责“三通一平”,出台购地建房优惠政策。至2003年,建二层以上楼房有62户,居住面积1.2万平方米。

生产、生活设施 1987年,农场向银行贷款160万元建年生产能力3000吨的木薯淀粉厂。至1990年,自治区华侨企业管理局下拨资金打水井3口,建设水塔1座。投入资金31万元,建果园灌溉设施(包括小水塔、输水管和蓄水池)。1996年,自治区华侨企业管理局下拨45万元,农场自筹资金5万元,增加果园用水灌溉设施(蓄水池2个、容积93立方米、输水管道892米),建排洪管道等。1999年,农场城镇化建设,自筹资金40万元,建设钢筋水泥结构圩亭800平方米,形成乡镇规模的农贸市场。2001年,为解决农场生活用水水井受到污染问题,自治区人民政府李兆焯作指示,自治区、市、县各级政府共拨款40万元建设农场水厂。2002年,武鸣县将农场纳入电网改造范围,至2003年实现农场用电同网同价。2003年,自治区华侨企业管理局下拨40万元,农场年收入摊位费1.6万元,建设花园式广场1个,硬化、亮化通道等。

文教设施建设 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助8万美元,建设三层教学楼,988平方米,更新了全部教学设备。1990年,建设校舍688平方米,开办小学、中学合一的华侨职工子弟学校。完善一批教学设备。至2002年,农场共投入教育经费130万元。2002年10月,农场职工子弟学校交由武鸣县教育局归口管理。撤销初中部,更名为百合华侨小学。学校归县教育局管理后,武鸣县加大对学校建设投入,2005年投资20万元进行教学楼装修,投资5万元建设学校公厕。

生产经营 农业主要种植甘蔗和菠萝。1986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国际银行引入50万元贴息贷款,淘汰部分菠萝,建柑橙园50公顷。1990年,柑橙全面投产,农场分配职工生产岗位,定额上缴产品,超产发奖,欠产挂账,产品由农场统管统销,农场发岗位职工工资。1995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经营权下放给职工。实行“两费”(生活费、生产投资费)自理,“四到户”(土地到户、投资到户、产品销售到户、风险到户)。1990—1995年,农场共投资425万元,获总产值580万元,有盈利。1997年,50公顷柑橙因患黄龙病全部淘汰。1997年11月,农场下放武鸣县管理。

1997年11月,武鸣、百合、五合华侨农场下放南宁市政府领导和管理。图为交接签字仪式

至1998年,农场生产投资360万元,总产值186万元,亏损254万元。2001年6月,武鸣县人民政府将百合华侨农场定性为县直属企业,归口县农业局管理。2002年,因霜灾,农场大部分果树受灾而淘汰。生产经营体制改革,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积极性。1995—2003年,职工自我投入590万元,种植龙眼、荔枝、柑橙共1500亩。农场推广种植甘蔗。至2003年,农场实现总产值973万元,盈利388万元。2003年10月,为减轻职工负担,农场召开职代会决定,“取消职工上缴综合管理费,土地使用费由每亩80元减至15元”。2005年,农场总产值360万元,盈利180万元。

工业 1988年,淀粉厂投产,有工人50名,至1990年,淀粉厂盈利6.83万元。1991—1996年,由于淀粉市场不景气,管理不善,成本上升等因素,淀粉厂亏损300万元,欠银行贷款339万元(不含利息),银行停止贷款。1997年,淀粉厂停产,至今已对外发包。

债务处置 1982—1995年,农场的生产经营投资大部分从农行贷款,因生产亏损严重,无力偿还。至2003年,农场所欠农行本息已达1340万元。为处理华侨企业债务,2003年初,自治区侨办与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多轮谈判,确定按5%偿还比率缩水“打包”,农场应偿还总额67万元,分3年期还清。当年已偿还40万元。2005年偿还27万元,摆脱了历史遗留的沉重债务包袱。

职工社会保障 2001年底,农场参加社会统筹养老保险128人,农场共投入48万元,补交1992年11月至2002年在职人员社会养老统筹费。从2002年1月起,120名退休干部、职工按月足额领取养老金。2003年起,农场生活困难职工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线,平均每年80户250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线,做到应保尽保,贫困家庭职工的生活困难得到解决。

华侨投资区建设 2003年7月,武鸣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成立武鸣百合华侨投资区的通知》(武政发〔2003〕56号),百合华侨投资区在百合华侨农场挂牌成立。投资区与农场合为一体,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投资区成立管委会,内设机构4个,编制15人。

丽光华侨农场

1979年5月成立,前身为国营丽光水果场。该场地处钦州市那丽镇和那彭镇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1′32″~109°01′03″;北纬21°51′25″~22°03′42″。场部设在那丽,东至水井冲,南界榕树江,西邻五指峰,北抵白马岭。东西宽10公里,南北长20公里。东西北三面均为高山环绕,南面为平缓低丘陵地带,中部六湖江横贯全场。该场交通便利,场部到那丽有7.8公里砼路面连接南宁、北海的兰海高速公路,与省道二级公路南岽线相接。距南北铁路那丽站10公里。总面积为7792公顷,种植面积360多公顷,另有林地115公顷。土壤以红壤土为主。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宜种亚热带水果等。该场交通便利,1991年底,共有5207人,其中越南难侨(难民)及其子女4502人,占总人数的86.5%;有职工2142人,其中难侨(难民)职工1649人,占职工总数的77%;还管辖1980年并场的集体所有制农民6000多人。场部设科室11个,下辖生产队18个,工厂7个及机务队、基建队、柑橘研究所各1个,有职工医院、工会、侨联、派出所和中、小学13所。该场农业主要种水稻、甘蔗、菠萝、龙眼、柑橙和荔枝等。工业主要产品有罐头、饼干和茶叶等。2005年,农场共有17096人,其中归(难)侨2312人,侨眷3232人。职工2238人。土地总面积98056亩,其中耕地58000亩,林地38000亩。

归(难)侨安置 1978年5月22日和5月24日,接待安置越南难民、难侨两批4133人,其中男2103人、女2030人。到1983年,接待安置归(难)侨共5900多人。1982—1984年,先后接收那彭煤矿、上思昌墩煤矿、渠黎华侨林场调整安置的归(难)侨744人。到1983年,接待安置归(难)侨1985人,重新调整安置难侨395人。1986—1988年,调整安置归(难)侨494人,其中场内300人、场外194人。

设施建设 至1991年,国家共投到农场资金3280万元,其中基建建设578万元,流动基金拨款165万元,生产、生活建设拨款639万元,亏损拨款793万元,其他拨款1105万元。还向银行贷款933万元。建生活、生产设施面积6.26万平方米。

房屋建设 归(难)侨安置房按人均10平方米建设。每人一次性发给安置费1100元人民币。

工业设施 1981年,联合国难民署援助100万美元,建设年产2000吨罐头厂。

文教卫生设施建设 至1991年,每个侨民安置点建有篮球场,配发20寸的彩色电视机1台。建立了影剧院,有专职放映队,每年到各居民点、村屯巡回放电影。建丽光华侨中心小学,有小学教学点14所,完小6所,分校8所,有教学班67个,在校学生2045人,教职员工115人,校舍面积5164平方米。1997年建立丽光场广播电视站,全场有闭路电视用户260户。2005年,农场有网吧1间。

丽光华侨完全中学,校舍2450平方米。有初中8个班,高中3个班,在校学生400余人,教职工45人,学校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丽光华侨农场医院,建筑面积1375平方米,有B超机、X光机、心电图机、A超机等各种化验设备和手术器械以及急救车1辆等。有医务人员45人,床位20张,国有生产单位和管理区设医疗室共19间。2000年,中小学校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有学生1900名,教职工106人。2002年11月,场办中小学交由钦南区教育局管理,移交公办教师、工勤人员共130人。2004年11月,丽光华侨中心小学与丽光华侨中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改称钦南区丽光学校。

1997年农场医院处于半停业状态,1998年停业。2000年10月1日,经市宗教局批准登记,农场动工建农场基督教教堂,2001年竣工。

生活设施 场内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良好,投资474.8万元,建“丽光水厂”,实施人饮水工程项目5个,使11059人喝上安全的自来水。修建“村村通”砼道路7条共37公里。场部有农贸市场、餐馆、商场、旅社。

生产经营 农业以种植柑橙为主,发展茶叶。还种有菠萝、水稻、糖蔗、龙眼、荔枝、粉葛、木薯等,轻工产品有各种罐头、饼干、糖果、饮料、凉果、茶叶、纸箱等。

农业 1985年,菠萝种植面积485公顷、柑橙86公顷。生产连年盈利。到1988年,菠萝受台风和霜冻灾害影响,面积达80%。柑橙染上黄龙病,近200公顷的果树废弃,转种龙眼、荔枝。农场年亏损205.53万元。

工业生产 1983年,菠萝丰收,罐头厂投产,盈利5.36万元。

1993年10月—1997年9月,拖欠管理人员399人次工资199.88万元。

1997年9月,丽光华侨农场交由钦州市人民政府直接领导。1997年12月22日,钦州市人民政府将农场交由钦州市钦南区人民政府管理。2005年,年均人收入16500元。

1998年1月—2001年2月,拖欠管理人员287人次工资206.77万元。

2005年,仍拖欠管理人员工资。

职工社会保障 2005年7月,农场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当年参保达700多人。

迁江华侨农场

1979年5月成立,前身为国营迁江农场,场部设在迁江。位于北纬23°40′~23°45′,东经108°50′~108°53′,地处来宾县迁江镇、石陵乡与大里乡之间,东边沿清水河顺流而下,直至红水河边均为丘陵小土山坡,西南则为石山环绕,北临红水河。总面积800公顷,耕地面积为436公顷。土壤属于黏红性、黄斑状结构,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气候属亚热带气候,适宜发展水果生产。该场的北面为珠江流域的红水河,航运可直达梧州、广州。有柏油路通过场内,北往柳州市、南至南宁市均为130公里,农场距来宾火车站54公里。国道322线穿场而过。1991年底,共有2185人,其中越南难侨(难民)及其子女1422人,占总人口的65%;职工有904人,其中难侨(难民)职工487人,占职工总数的53.9%。场部设行政办、政工科、农牧科、公交科、供销科、财务科、劳资科、保卫科等科室8个,下辖生产队7个,工厂1个,还有职工医院和中、小学。设水电站、粮站、武装部、侨联、工会、共青团等。该场主要种柑橙、甘蔗和木薯等。工业主要生产淀粉。2005年底,该场共有3600多人,在职职工573人,其中归(难)侨职工332人,离退休职工405人;耕地面积7595亩。

归(难)侨安置 至1979年5月,农场共接收安置越南难侨(难民)1409人,占全场人口的62.6%。难侨安置在4个安置点和农科站。大部分归(难)侨侨居于越南广宁省的平辽县、先安县、八者县,在越南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小商贩或手工业者。祖籍大多是广西博白、防城。母语是广西白话或客家话。

设施建设 至1991年,国家投入资金1422万元,其中基建投资259万元,流动基金拨款24万元,生产、生活建设拨款203万元,亏损拨款565万元,其他拨款371万元。

文教卫生设施 至1991年,联合国难民署拨款4万美元援建小学教学楼1座,农场有小学教室21间,17个班。学生483人,其中归侨学生362人,教师29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75%。建迁江华侨农场初级中学,建筑面积为1600平方米。有4个班,教室6间,阅览室、试验室、办公室、食堂各1间,学生190人,其中归侨学生59人,教师15人。基层单位建幼儿班6个,学生133人。建立农场职工医院,病房5间,病床20张,救护车1辆。设中医、西医、X光、超声波、心电图、化验、妇产科等科室,医务人员19人,其中医师4人,妇产科2人,心电图1人,X光1人,化验员1人,护士3人。

1992年,中学搬回到小学部,建设教室6间,教职工宿舍2栋,1080平方米。

2001年7月,按照人、财、物整体移交的原则,农场自办的中小学校、医院、派出所等社会职能机构,分别移交兴宾区(原来宾县)归口部门领导和管理,移交人员56人,其中在职教师28人,离退休教师3人,在职医务人员20人,离退休医务人员5人。

2003年5月,迁江华侨农场移交当地政府领导和管理。图为移交签字仪式

生产、生活设施 至1991年,上级拨款15万元,在场部、二队、四队、六队打机井4口。农场在九龙水库一级装机1台10千瓦,1台7.5千瓦,二级站装机2台7.5千瓦;场部深水井泵站1台15千瓦。解决场部、一队、汽车队、商店、医院、中小学等723人饮用水。在河边泵站1台7.5千瓦,深井泵站1台5.5千瓦,共13千瓦,解决二队401人饮用水。清水河泵站1台15千瓦,解决三队154人饮用水。河边泵站1台7.5千瓦,深井泵站1台5.5千瓦,共13千瓦,解决四队325人饮用水。河边泵站1台10千瓦,解决五队374人饮用水。深水泵站1台15千瓦,解决六队163人饮用水。全场共装机12台113.5千瓦,解决全场2140人饮用水。

由于河边水和水库水不同程度受到污染,机井水枯竭,2002—2003年,农场多方筹措资金80万元,与来宾市迁江镇水厂联系,铺设自来水管,农场全部用上了自来水,并解决了二队、六队部分龙眼果树用水。农场有淀粉厂、酿酒厂1间,机修厂有车床、钻床、氧焊、电焊等设备。至2005年底,落户农场的企业有:年生产淀粉3万吨的迁江荟力淀粉厂1个、年出栏肉猪1万头的迁江永和养猪场1个、永添红砖厂1个、木片加工厂1个、来宾市大长今饲料有限公司1个。

房屋建设 至1992年底,全场房屋建设总面积54201平方米。其中仓库、厂房、办公室、车库、猪牛栏等生产性用房共12586平方米,职工宿舍、学校、医院、食堂等非生产性用房41615平方米。农场为了解决职工住宿条件,每年除完成上级下达的基建任务外,利用自筹资金改建用泥砖砌的老宿舍3栋,共600平方米,盖职工伙房200多平方米。农场有综合性小商店1间,1993年,根据中央关于国营华侨农场职工住房改革办法文件规定,迁江华侨农场实行住房制度改革,农场不再统一安排建设公房,鼓励职工自建住房。2005年,来宾市政府启动农场安置小区建设,占地186亩,总投资2.95亿元,拟建单元式住宅楼43栋1470套。总建筑面积18.5万平方米。住房标准按照职工30平方米、非职工20平方米进行安置,多出部分按成本价自购。农场职工及其家属3600多人全住进安置小区。

职工养老保险 自2002年1月开始,农场职工养老保险全部纳入自治区统筹,农场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至2005年底,农场参加养老保险统筹人数880人,其中在职职工473人,离退休职工407人。从2005年7月起,农场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了社会化发放。

生产经营 至1993年底,农业主要种植甘蔗、柑橙,发展养牛、养猪业。1994年,重新调整产业结构,以水果(龙眼、大肉梅)生产为主,巩固提高甘蔗单位面积产量,加快发展畜牧业,扩大现有工业规模,开拓第三产业,农工商全面发展。实行“两费”(生产、生活费)包干和自理方式联合经营。

1998年,甘蔗总产量18000吨,养猪业总产量160.83吨,木薯淀粉总产量1164.4吨。农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12.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825.18万元,工业总产值为196.92万元。各行业盈亏相抵后负149.2万元,比1997年亏损的108.2万元增亏41万元,亏损增长率为38%。从2001年起,农场负责提供土地,职工承包经营,每个职工8亩。土地规划及品种布局由农场负责。生产所需化肥、农药,由农场服务公司组织购进,以贸易的形式供应,也可由土地承包者自行解决。职工每年每亩上交管理费130元。

2005年底,甘蔗种植面积5500亩,水果类面积1700亩(龙眼1630亩,其他395亩)。农场总资产为1448万元(不含土地资产),负债总额为1067万元。

凤凰华侨农场

1979年2月成立,前身为国营凤凰农场,场部设在来宾县凤凰。该场与来宾、柳江两县交界,北临柳江县穿山乡,南与来宾县接壤,东连柳江县六额村,西北靠来宾县北王乡。全场东西最大横距约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约12公里,面积1506公顷。耕地10032亩,宜林地12863亩。湘桂铁路、柳南高速公路及省道凤覃二级公路贯场而过。交通便利。土质为黄沙红壤土,场内地下蕴藏有丰富的锰矿和地下水资源。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气候温和,宜种植水果。1991年底,共有3438人,其中越南难侨(难民)及其子女1847人,占总人口的53.7%;职工有1326人,其中难侨(难民)职工655人,占职工总数的49.4%。场部设科室15个,下辖生产队10个,矿业队1个,机务队1个、汽车运输队1个,有职工医院、侨联、派出所、武装部、商店和中、小学7所。该场主要种柑橙和开采锰矿石。2005年,该场共有3448人,其中归(难)侨1848人,职工总数1162人,干部47人,工人713人,离退休人员402人。

归(难)侨安置 1978年5月—1979年,农场先后从广西东兴、凭祥、宁明接收安置越南归(难)侨342户1412人。归(难)侨来自越南河内、海防及广宁省的高平、凉山,多数居于乡村,从事农业生产,少部分居于城郊,从事工商业、手工业等。祖籍多是广西防城港、博白等地,少部分属广东、潮州等。母语有客家话、白话和普通话。

做好接收安置归(难)侨工作,农场成立接侨工作组,出动大批人力,采购建筑材料,抢搭油毛毡房,发放夏衣、冬衣、蚊帐、床铺、桌椅和炊具、食具等生活用品,及生活补助费等。腾出房屋59间作临时安置。农场对归(难)侨安置,做到量才录用、对口安排。

设施建设 至1991年,国家投入资金1805万元,进行归(难)侨安置房、生产、生活等设施建设。

房屋建设 接收安置越南归(难)侨,农场采购建筑材料,抢搭临时油毛毡房23幢共230间,建砖木结构住宅2.78万平方米。

文教卫生设施 至1991年,农场华侨职工子弟学校,设有小学部、中学部。场部设中心小学,队设小学分校。生产1~8队设幼儿园8个。农场有教师82人,在校学生1284人。农场有图书馆和电影队,每星期到各生产队巡回放映电影。图书馆藏书近千册。职工医院1所,有职工21人,其中医生6名,护士8人,其他工作人员7人。各生产队设有卫生室。

1999年,农场公安派出所撤销。2001年,场办学校、医院从农场剥离,归来宾市兴宾区教育局、卫生局管理。2005年9月,凤凰华侨农场中学与八一中学合并办学。

生产设施 1995年,利用原有闲置库房改造成茶叶加工厂。1998年8月,茶厂改造,改建,购进设备。至1999年,茶叶加工厂改造成年产300吨干茶的中型茶厂,占地面积7992平方米,车间建筑面积1910平方米,设有贮青间、杀青间、揉捻间、烘干间、精制间、消毒包装间。全场有养猪场9个。

生产经营 农业种植有玉米、花生、黄豆、水稻、柑橘、茶叶、甘蔗、蔬菜、葡萄等多种作物。

1990年,柑橘种植总面积达5500亩,其中开始结果的有220亩。至1991年,农场生产经营的模式有:统一作物种植计划,统一投资标准,统一栽培管理措施,统一管理产品,统一支付工资报酬。家庭承包,联产计酬。农场将作物(每人1亩)交由职工承包管理。农场根据承包者完成的工作量,预借生活费,超产分成,欠产扣发生活费,个人承担欠产金额。1992年,柑橘丰收,平均亩产3000公斤。水果销往佳木斯、海拉尔、锦州、包头、北京、平顶山、太原、西安、遵义、湛江等地。越南是农场水果销售的大市场,1993年农场销往越南的水果170万公斤,占全场总产量的1/3。1993年,农场矿业队撤销,改称第11生产队,经营茶叶种植及管理。1994年柑橘总产量高达734.1万公斤,工农业总产值1470万元,职工年人均收入9723元。许多职工家庭添置了摩托车、影碟机、彩电、微型面包车等中高档家电。至1995年,茶叶种植面积达1500亩。1996年,农场柑橘盛产,平均亩产3000公斤,最高单产5000公斤,年总产量达600万公斤。1998年4月1日,农场下放由柳州地区管理,柳州行署委托来宾县代管。至1999年,茶厂生产毛峰、毛尖、松针、曲毫等中高档干茶10万公斤,年产值约150万元。2000年12月,农场移交给来宾县管理。农场调整农业结构,开发种植杂交柑。2001年,农场经营管理实行“四到户”(土地承包到户、经济核算到户、经营风险到户和盈利亏损到户)、“两费自理”(生产费、生活费自理)的管理体制。2003年,出现一批规模养殖户。饲养生猪年出栏180~200头的家庭有2家。养鸡场养鸡5000只的家庭有1家。

2005年,农场有温州蜜柑果园面积2145亩,茶园面积1050亩,甘蔗地面积4000亩。因受黄龙病影响,柳南高速路建设用地,柑橘种植面积、产量逐年递减。柑橘果树逐步淘汰,转蔬菜生产,发展种植杂交柑2000亩。2005年实现总产值1296万元,职工年人均收入7200元。

2005年,凤凰华侨农场甘蔗、玉米基地。图为技术培训现场

华侨投资区建设 2004年4月26日,设立来宾华侨投资区,管辖来宾市3个华侨农场,即迁江华侨农场、来宾华侨农场、凤凰华侨农场。凤凰华侨农场隶属于来宾华侨投资区,按企业进行管理,自收自支。农场的发展定位是农工贸综合发展。

来宾华侨农场

1960年成立,前身为国营古瓦农场。场部设在来宾县城西郊古瓦。位于来宾县红水河北岸,东经109°08~109°15′,北纬23°45′~23°49′。东与来宾镇毗邻,西连来宾县桥巩乡,南濒红水河,北傍铁路沿线的彩村。东北至西南16公里,面积为36平方公里。中心地段是红水河与其支流清水河的交汇区,清水河从西北向东南流经场区中心地带2公里,将该场土地分为河东、河西两大片。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2318公顷,已开发利用面积1063公顷。另有林地292公顷。该场地处低山丘陵地带和小谷地平原。地质以第四世纪沉积物石灰岩区红土层为主,成土为铁锰结核的黏土、砂土或壤土。耕作土壤多属黏土及重黏土。该场交通方便,有公路过场部,往北直达柳州市,往南直达南宁市,场部离来宾火车站5公里。距桂海高速公路出口处2公里,来(宾)合(山)铁路从场部中心东西贯通。1991年底,共有4745人,其中归侨、难侨(难民)及其子女4269人,占总人口的90%;有职工2016人,其中归侨、难侨(难民)职工共1463人,占职工总数的72.6%。总场部设党委办公室、场长办公室(暨引进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生产办公室、纪检会(暨监察科)、劳动人事科、计财科、保卫科、资产资源管理站、计划生产办公室、武装部、团委、工会、侨联等科室14个,下辖5个分场13个生产队。另有新村和博白两个农民并场生产队。还有砖厂、基建队、职工医院、粮所、水电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等。该场主要种柑橙、水稻和甘蔗等。工业主要生产红砖。2005年,农场常住户口2028户5588人,其中归(难)侨1566户2441人,并场区共有578人,在职职工785人,其中归(难)侨667人。有土地面积36600亩,设6个机关职能科室、5个农业生产工区和2个并场生产队,干部83人,场领导6人,中层领导23人,其他工作人员34人。职工2009人,农民436人,生产经营主要以农业为主,有各类水果2434.6亩,甘蔗9128.6亩,工业有日产60吨木薯淀粉厂1座和年产1500万块红砖厂1座,10家外资、独资企业。

归(难)侨安置 1960年,印度尼西亚排华,11月28日,第一批印尼归侨到达农场第一生产队。

1961—1963年先后接收安置印度尼西亚、印度归侨1821人,并建立农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知青队)、第八生产队和工管队(直属队)。1978年4月,越南排华,来宾县接待安置越南归(难)侨7866人,其中,安置在来宾华侨农场3495人。来宾县抽出11名干部职工参加接待安置工作。搭建临时工棚,前往凭祥中越边境接运归(难)侨,从县城送往安置点等。来宾县人民医院派出医务人员负责卫生保健工作。归(难)侨回到来宾受到各界群众欢迎。安置印支难侨,政府按人口平均每人拨给安置费110元,每个劳力每月领工资18~20元,家属和儿童定期发生活补助费12~15元。归(难)侨老少全部享受公费医疗。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都安排为农场职工,月工资27~37元。至1996年,该场接待安置归(难)侨共5398人,其中1960—1961年安置印度尼西亚归侨816人,1963年安置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归侨1005人(其中印度尼西亚595人、印度410人)。

调整安置 1963年6月28日,从湛江调整到该场安家落户的印度尼西亚归侨298名。1977年,由柳城华侨农场调整安置到该场的归侨职工200多名。

1996年2月,从十万山华侨林场调整安置到该场定居的归(难)侨17户82人。2000年,从农场移民到中国港澳台及第三国定居的达1200多人。归(难)侨亲属与海外有联系的国家和地区达34个。

设施建设 至1990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达87.94万元。2005年以后,农场中心区11平方公里土地已纳入来宾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农场城镇化进程提速,辖区内路网、供水、供电、排水、排污、绿化、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全部纳入来宾市城市规划,农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的改善。路网建设和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桂中大道(来华段)、华侨大道、之江路、新桥路等道路建设基本完成,中心商贸区、高新产业园区和教育园区初见规模,金龟岛综合开发及民族风情文化博览园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来宾高中、来华中学、宁柳小学及2所大专院校已招生。

文教卫生设施 至1991年,来宾华侨农场有完中1所,14个班级,学生650人,教师40人;小学7所,40个班级,学生1166人,教师91人;幼儿园8所,18个班,学生393人,教师24人。教学楼、职工宿舍、实验室、图书室、体育场等基础设施俱全。农场普及小学6年制义务教育,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毕业率均达98%以上。农场有电影队1个,有33mm影机大小各1套,在场部及各居民点轮流放映电影。场部设图书馆,藏书2000册。有功率千瓦广播站,工人俱乐部(内设有滑冰场、台球、乒乓球、象棋、麻将等)。文艺舞台1个,灯光篮球场2个。职工医院,医务用房1200平方米,门诊大楼800平方米,病床30~50张,设X光室、化验室,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牙科、放射科、化验室等科室。救护车1辆,电冰箱1台。医师6人,医士2人,药师1人,护士6人,助产士1人,牙科技工1人,化验员、防疫员各1人,药剂员3人,其他勤杂人员25人。1993年,农场普及9年义务教育。2001年7月1日,农场中小学校、医院人、财、物整体移交来宾县人民政府归口部门领导和管理。剥离移交人数153人。2005年,来宾高中、来华中学、宁柳小学及2所大专院校招生。

生活设施 农业机械总动力47358马力。

生产经营 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花生、木薯、剑麻等。至1990年,产业结构调整。以种植水果、甘蔗为主,桃形李、枇杷、芒果、酸梅、龙眼、柑橘等名优水果面积达7205亩,甘蔗面积7985亩,农场实行“三定一奖”“联产计酬”的承包制。是年,实现工农业产业达246.5万元。以后,实行集体或个人承包,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利润分成的生产责任制。出台《关于成立分场的决定》《关于推行聘用制的暂行办法》。把原有的13个生产队并分为5个分场;在干部和各级管理人员任用和二、三产业工人的选择任用上,除要经选举产生和上级任命的人员外,全部推行聘用制。

1995年,农场出台《关于实施两费自理开发农业生产项目的规定》,规定农业职工自行解决生产投资、生活费用。对不愿进行“两费”自理经营的职工,允许申办停薪留职手续。

1998年3月31日,来宾华侨农场交柳州地区行署领导和管理。1998年4月1日,柳州地区行署委托来宾县人民政府代管。2000年12月7日,来宾华侨农场正式由来宾县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2003年5月12日,来宾华侨农场交地级来宾市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2004年4月26日,来宾华侨投资区成立,来宾华侨农场由投资区直接领导和管理,农场3.7万多亩国有土地整体回收,统一规划,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来宾华侨投资区的南区工业园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先后引进30多家企业,年总产值达457多亿元。农场走上了城市化、工业化改革发展道路。

债务处置 长期以来,农场经济发展缓慢,养老保险统筹负担过重,造成资产债务300多万元。2003年,得到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缩水打包处置农场300多万元的银行贷款。

柳城华侨农场

1960年4月建立,前身为国营东泉农场。场部设在柳城县东泉,该场地处柳城县东部,与鹿寨县西部交界。东邻鹿寨县平山乡九简村,北至平山乡中村,西至柳城县东泉镇高田村铁路线,南至东泉镇雷塘,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于平原低丘为主的丘陵区。南北宽6公里,东西长8公里,总面积为3146公顷。有公路直通柳州市,距鹿寨北站3公里;距柳州北环高速路洛埠出口23公里,交通便利。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呈酸碱度偏低的微酸性,适宜种茶树和果树。1991年底,共有4686人,其中归侨、难侨及其子女4353人,占总人口的92.9%,职工2304人,其中归侨、难侨及其子女职工1352人,占职工总数的58.7%,另有并场农民634人。场部设科室14个。下辖生产队13个,其中茶叶队11个,水果队2个。还有机修装配厂、第一茶厂、第二茶厂、饮料厂和纸箱厂等工厂5个,并有职工医院,中、小学,工会、侨联、派出所、妇联、共青团等。该场主要种茶叶和柑橙,工业主要出产成品茶等。2005年,农场管理机构为华侨经济管理区,分5个作业区,13个分场,有茶厂1个。场部设科室14个。共有6212人,其中归(难)侨及侨眷4047人,印度尼西亚归侨648人,越南难侨1784人,侨眷1615人。在职职工1299人,离退休职工874人。

归(难)侨安置 20世纪70年代末至1989年底,接待安置印支难侨599户2847人。设立分场8个。柳城华侨农场是广西6个老华侨农场之一,2005年,居住有归(难)侨及侨眷4047人(其中,印度尼西亚归侨648人、越南难侨1784人、侨眷1615人),占农场总人口的72%,他们大多数是来自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的归侨,与全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有亲缘关系,是柳州市最大、最多、最集中的归侨、侨眷居住地。

设施建设 生产生活设施至1991年,农场有茶厂2个,投资15984元,建公共厕所37处,建筑面积304.59平方米。2003年,原二茶厂厂房,租赁浙江“华祥塑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塑料编织袋。2005年,农场有35千伏变电1座,1条35千伏输电线路经柳城东泉与柳州电网连接,有日产3000立方米供水系统,1家纸箱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3家通信公司和中国邮政公司都在农场设有办事机构,并开设有国际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邮政快递等业务。年内,新建沼气池69座,总数达209座。

房屋建设 接待安置归(难)侨,农场拨款55.34万元,兴建扩建住房面积4042.20平方米。2005年,启动“侨居工程”建设,年内竣工楼房27套,2450平方米,建筑面积8900平方米,在建13套,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交通、通信设施 2005年,申报“一事一议”项目,五区六分场通过群众和社会自筹资金26000元,安排道路建设。

文教卫生设施 1991年,农场职工医院有门诊楼1座1000平方米,门诊室4个,有X光检查室、检验室、心电图室、超声波室、产房、急救室、救护车房以及救护车1辆。病床25张,观察床2张。医院的固定资产总值为13万多元。下属各个分场(厂、校)的医疗室共14间,面积217.6平方米,卫生员14名。柳城华侨学校坐落在场部南面,占地面积56095平方米,建筑面积3120平方米,在校学生以印度尼西亚、越南归侨子弟为主。2001年6月,农场派出所(含干警2名)划归柳城县公安局管理。派出所的费用,第一年由农场负担80%,第二年负担50%。至2002年,学校名称为柳城东泉华侨农场子弟学校。2003年1月,农场自办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整体剥离移交柳城县教育局、柳城县卫生局归口管理。剥离移交人数,中小学在职60人,离退休17人;幼儿园在职16人,离退休7人;医院在职25人,离退休4人。农场职工医院,更名为“柳城东华卫生院”,为差额拨款医疗事业单位。农场学校为财政全额拨款教育事业单位,并纳入国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场办中小学、幼儿园、医院整体剥离,每年为农场减负120万元。2005年,学校有教学楼3栋,教师办公楼1栋,篮球场3个和足球场1个,一整套远程教育设备电脑33台,理化实验室1个,图书室1个,图书3500册。在职教职工49人,小学9个班,初中4个班,在校生385人,其中归侨子弟215人,占学生总数的56%。

农场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100%。完善球场设施,添足球门3副,投入3万元添设老年活动中心设备。投入10多万元修缮场部礼堂。职工医院占地面积扩展到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

生产经营 农业主要种植水果柑橘、茶叶和甘蔗等经济作物。“以茶为主,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种茶叶。1991—1993年,农场实行以家庭承包为主,多种形式生产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的经营管理体制,生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根据所聘职称职务领取相应的岗位工资。易岗易薪。水果生产采取联产承包与家庭农场相结合。1994年,实行场长负责制。1997年,实行“家庭经营,经费自理,自负盈亏,主产品由茶厂统一收购”的管理办法。以6、8、12分场为改制试点。1998年9月,农场交由柳州市人民政府管理,为市直属企业。2002年,农场改由柳城县人民政府管理。农场推行以土地租赁经营为主要生产形式,取消水果联产承包办法,实行果园果树产权转让,“两费”(生产费、生活费)自理,土地有偿使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茶园生产实行联产承包,农场承担生产投资费,单位应出部分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2003年5月,农场果树产权已全部转让给职工,茶叶实行“两费自理”的经营方式;甘蔗实行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方式。从浙江引进“华祥塑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塑料编织袋,从业人员100人,2005年,公司产值580万元,利税15万元。农场大力发展茶叶、水果和甘蔗。有茶园3461亩、水果3650亩、甘蔗4170亩。茶叶主要以云南大叶种和福云六号为主。干茶生产以烘青、炒青绿茶为主,有绿茶、红茶、银杏茶3种产品,注册商标为“柳侨”牌。2005年完成干茶产量51万斤,实现销售收入350万元。水果种植户500多户,主要以蜜橘为主。有部分温州柑、砂糖橘。年产量5500吨,产值1100万元。产品销往广东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有汽车、摩托车、修理、商贸交易、饮食等服务行业。农场已成为农工商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2005年,完成社会总产值3309.2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115万元,工业总产值1119.28万元,其他产值75万元。职工人均收入4085元,农场人均收入2605元。农场出台管理人员内退方案,对符合条件的中层管理人员实行内退,分流11人。

华侨经济管理区建设 2003年5月,柳城县政府批准以柳城华侨农场为基础,成立柳城华侨经济管理区,赋予相当于乡(镇)一级的管理职能;管理区和农场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并按社会化、企业化运作。县委、县政府从县直机关和乡镇抽调了2名综合素质好的优秀青年干部到农场担任第一把手职务。2004年8月,明确了管理区机构设置和主要职能,通过在原有农场管理人员中公开竞聘,落实了管理区的10个事业编制。管理区除10个事业编制人员全额由财政供养外,农场完全按照企业化运作。

农场的现行体制是管理区和农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柳城华侨经济管理区为参照正科级单位管理的事业单位,管理区编制人员、经费由县财政承担,负责管理辖区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务,同时,保留广西国营柳城华侨农场的牌子,农场按企业化方式运作管理。

2005年,管理区核定事业编制12名,在编8人。管理区下设党政办公室和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等2个机构。

伏虎华侨农场

1979年2月成立,前身为国营伏虎农场,场部设在柳城县龙头。该场地处柳城县西北,与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交界。地理位置,东经109°12′12″、北纬24°48′58″。场部距柳州市86公里,距柳城县27公里,均有公路相通,交通便利。总面积4352公顷。属丘陵山地地形,气候温和,适宜种茶和柑橙。1991年底,共有2541人,其中越南难侨(难民)及其子女1756人,占总人口的69.1%;职工有1112人,其中难侨(难民)职工601人,占职工总数的54%。总场部设科室12个,下辖分场1个,生产队6个,还有茶厂,商店、机务队、职工医院、工会、侨联、妇联、共青团和中、小学等。该场主要种植作物是茶叶、甘蔗、水果柑橙等。2005年,农场共有2452人,其中归侨、侨眷1652人,占总人口的71%;在职职工675人;离退休人员404人。

归(难)侨安置 1978年,越南排华,农场接待安置越南归(难)侨1700多人。

设施建设 生产、生活设施 至1991年,农场建储水池引用山泉水,用柴油机抽水。联合国难民署捐助资金建造锅底谭抽水站,提高水塔位置,供场部、四队和二队职工用水。全场通高压电,改善了农场职工照明用电条件。有茶叶加工厂2个。到1997年,全场各队都建有高位置的水塔、钻水井改用深井泵抽水供职工用水。2004年,国家投资进行农网改造,电力资源升级。农场用电得到保障。有茶叶加工厂2个。

房屋建设 至1991年,农场职工住房以泥巴墙盖小青瓦、茅草为主,后取消茅草盖顶,改盖小青瓦。2002年以后,职工住房从原来的“连排平房”模式改为“小区”模式。建房资金以职工投入为主、农场帮扶为辅。至2005年,农场住房总面积38323平方米,共900户,人均11平方米。这些房屋有80%是1978—1979年农场接收归(难)侨时突击建造,大部分是毛石墙瓦面结构,有些还是泥砖房,至今已达26年,椽条、挑手、瓦角多已变性朽坏,成为危房,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已完成危房改造518户。

文教卫生设施 至1991年,农场职工子弟学校,占地面积80亩,其中马场垌分校20亩,场部学校60亩(含20亩的勤俭学基地)。建筑面积3836平方米。学校开设小学1~6年级共6个班、学前班1个、幼儿园1所,在校生276人,在职教职工17人。

农场职工医院综合门诊房1幢400多平方米,设有X光检查室、检验室和心电图、超声波、监护仪等设施。观察床2张,医务人员13人。各生产队(1至9队)设有医院分院,2003年1月1日,农场学校、幼儿园交由柳城县人民政府教育局管理,有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41名。教师工资及办公费用均由县财政局全额拨款。2003年2月,农场职工医院交由柳城县卫生局管理,更名为龙头卫生院伏虎分院,为差额拨款医疗事业单位。农场学校、幼儿园、医院等社会职能剥离,为农场年减负47万元。

生产经营 农业主要种植茶叶、甘蔗、水果。

1991年至1993年,农场实行以家庭承包为主,多种形式生产责任制,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根据所聘职称职务领取相应的岗位工资。1994年,实行场长负责制。1997年,推行以土地租赁经营为主要生产形式,取消水果联产承包办法,实行果园果树产权转让,“两费自理”(生产费、生活费)土地有偿使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茶园生产实行联产承包,农场承担生产投资费,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单位应出部分),职工定额缴,超产全留。到1998年,水果种植面积3500多亩,产量7000多吨。2000年,大面积种植甘蔗。是年,农场下放到柳州市政府农委管理,2001年,由柳州市农业局管理。2002年柳州市政府将农场下放给柳城县管理。2003年,实行家庭经营,以三分场为改制试点。农场果树产权全部转让给职工,实行两费(生产费、生活费)自理、自负盈亏,和土地承包的经营方式。茶叶实行“两费自理”经营方式,主品由茶厂统一收购。甘蔗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方式。2003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为104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58万元、工业(茶厂)总产值549万元。劳均纯收入4620.23元;人均纯收入2354.51元。2004年,农场将原来的8个基层单位(队)缩编为4个分场,岗位定编人员9人,转岗分流25人,精简73%。全场管理人员实行岗位工资制。2005年,农场茶叶种植面积3500亩,品种以云南大叶种和福云六号为主。干茶生产以烘青、炒青绿茶为主,有绿茶、红茶、两种产品,注册商标为伏侨牌。是年,完成干茶产量51万斤,销售收入350万元。甘蔗面积达到3500多亩,以高产高糖的品种为主。水果面积1000亩。两个茶叶加工厂年产茶叶约30万公斤,产值约500万元。生产伏侨牌茗珍、绿雪、毛峰等系列绿茶,质量达到“NY5017-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2005年3月,“伏虎茗珍”绿茶获广西茶叶学会举办的“广西第二届名优茶‘斗茶’擂台赛”擂主称号,2005年7月,伏虎绿雪获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第六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伏虎茗珍获一等奖。产品销全国各地,2005年,农场完成社会总产值170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025万元,工业总产值680万元,职工劳动人均收入4085元,农场人均收入2605元。茶厂获“柳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土地管理 农场被周边村民侵占土地面积约12984亩。其中:被县内周边群众侵种面积为7733亩,被县外群众侵种面积为5251亩。

债务 农场在银行贷款共278万元,贷款利息都能按时还,本金由于农场资金困难暂时无力还付。

职工社会保障 从1992年开始,农场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005年,农场在职职工547人,离退休职工526人。退休职工的离退休生活费由县养老保险机构实行社会化发放,离退休职工每月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从2002年开始,农场职工参加社会医疗保险,职工看病的医疗费用享受医保政策。农场有70户120人享受到社会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归侨、侨眷57户99人。

华侨经济管理区建设 2003年5月,柳城县人民政府在伏虎华侨农场,成立华侨经济管理区,赋予乡(镇)一级的管理职能,落实事业编制11个,由财政全额供养。管理区和农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农场国有企业性质未改变,按社会化、企业化运作。县委、县政府从县直机关和乡镇抽调两名综合素质好的优秀青年干部到农场担任第一把手职务。2004年8月,管理区人员在农场管理人员中公开竞聘上岗。

桂林华侨农场

1960年底成立,前身为临桂县大圩农场,场部设在桂林市郊。地处桂林市东郊的漓江两岸,与灵川县大圩镇相邻,东北临黄沙河,东界大圩乡的石家村上杨梅、宝盖山和下杨梅等村,东南靠漓江,西临大圩镇的石门和敢兴等村,北达海洋山铁路基。总面积为1487公顷。还有林地13公顷。场内地势平坦,有许多石灰岩形成的石峰。年平均气温18℃,适合种植果树,特别是柑橙类。该场交通方便,水路有桂林到阳朔通航客、货轮的漓江航道;陆路有桂竹三级旅游公路横贯场境至竹江外事码头;场内水泥公路四通八达。1991年底,共有1701人,其中归侨、难侨(难民)及其子女1328人,占总人口的78.1%;职工有800人,其中归难侨(难民)职工510人,占职工总数的63.8%;另有并场农民1980人。场部设科室13个,下辖生产队5个,工厂1个,有桂林竹江花木公司、华侨农业服务公司、华侨综合服务公司。还有职工医院、中小学、基建队和绿玉居酒店、桂侨饭店等。另外,辖竹江、马家坊2个并场队(行政村)。该场主要种柑橙和水稻,工业主要生产罐头。2005年,共有4153人,其中归侨670人,侨眷498人。在职职工271人,离退休人员553人。农场可利用土地面积11195亩,其中国有土地7275亩。

归(难)侨安置 1960年3月,安置印度尼西亚回国的归侨1980人,1978年安置越南回国难侨808人,泰国、新加坡、柬埔寨回国的侨民3人。

设施建设 生产、生活设施至1991年,农场生活、生产用水靠柴油机、电动机在漓江直接取水使用,既不方便又不卫生。供电线路年久失修,供电不正常。至1998年,农场用水从漓江直接取。1999年以来,农场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建设饮水工程,自筹资金36.7万元,修建华侨农贸市场1座,3500平方米,门面50个。2000年,自筹资金30.5万元,进行有线电视信号网络改造,从市区直接引进电视信号,丰富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2001年,自来水水厂建成投入使用,华侨新城小区,二、三、四、五分场及竹江部分自然村、马家坊村已接通水厂自来水。是年,农场争取上级支持投资700多万元,进行电网改造,解决了农场职工用电难问题,给职工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5年,桂林华侨农场职工家庭均已用上自来水

房屋建设 至1991年,投资88.44万元,兴建安置印度尼西亚归侨住宅16080平方米。安置越南难侨(难民),兴建住宅等共1万多平方米。住房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安置平房,因年久失修,许多地基下沉、墙面批灰脱落,已成为危房。至1997年,农场自筹资金222.52万元,兴建职工住宅楼4栋,建筑面积5317.6平方米,解决了72户职工住房问题,其中归(难)侨44户。从1998年起,农场采取“拆旧建新、集中居住、职工集资、农场补贴、上级补助”的办法实施危旧房改造建设。1998年至2001年,采取“三个一点”(职工出一点、单位出一点、上级拨一点)的办法,自筹资金301.18万元,兴建第一期“侨居工程”3栋,建筑面积4553.25平方米,解决了40户职工住房问题[其中归(难)侨14户]。

文教卫生设施 至1991年,农场投资2.5万元,兴建职工医院门诊楼350平方米,投资6.8万元增建职工医院住院楼350平方米。农场职工医院占地总面积约3600平方米。医院设内科、外科、中医科、妇产科、预防保健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开设病床23张。主要辅助检查设备有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B超机、X光机等医疗设备和急救设备。场部有石门小学。联合国难民署支援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4.85万元)兴建鸡冠山小学。在鸡冠山上、黄沙桥、马家坊和竹江办分校4个,面积2580平方米。在鸡冠山办中学1所。农场投资10万多元,建教学楼2栋共1420平方米,建篮球场和羽毛球场。1998年,投资105万元,在竹江村口兴建1栋3层综合性小学教学楼,总面积1055平方米,配有较完善功能室。2002年2月,学校由鸡冠山迁址桂竹公路19公里处,桂林华侨农场鸡冠山小学更名为桂林华侨农场竹江小学。农场有中学1所,小学2所。

2003年5月,农场学校、医院移交桂林市七星区政府归口管理。七星区政府共投入约50万元,对门诊和住院部大楼进行维修,购买医疗器械等基础设备,改善了职工看病就医的条件。华侨农场子弟中学,更名为桂林市华侨中学。校园占地面积462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49平方米。是目前七星区唯一的一所公办寄宿制初级中学。2005年9月,建立华侨农场卫生服务站。

2002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郭东坡(左三)到广西调研,图为由自治区副主席张文学(左二)、自治区侨办主任李汉金(右一)陪同到桂林华侨农场归侨职工家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生产经营 农业以种植果树为主,有板栗、温州柑、橙子、南丰柑橘、沙田柚和灌阳梨,发展农牧业,实行多种经营。至1991年,农场种植柑橙果树193公顷。以柑橘为主。由于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为主,经营管理不善,加上果树老化和黄龙病影响,大部分果树死亡。1991年,农场亏损145.92万元。1992年以后,农场发展旅游业,引进漓江高尔夫球场乡村俱乐部、桂林漓江奥林苑、水果深加工等“三资”企业。成立桂林市竹江花木有限公司,原为桂林华侨农场花木分场,位于农场三分场,注册资本135万元,主要经营花草、苗木种植以及工程绿化施工等。后更名为桂林市竹江花木有限公司。1997年6月,农场移交桂林市人民政府管理。1998年,农场发展花木苗木生产。竹江花木有限公司培育桂花、海桐、棕榈、塔柏、苏铁等苗木80多个品种,开发生产用地40公顷,有大、小规格苗木近100万株,资产总值达200多万元,年平均苗木销售收入达80多万元。发展“三高”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引进新品种,农场种植南方优质梨、枇杷等优质果树27公顷。2003年5月,桂林市委、市政府将农场移交七星区政府管理。

华侨旅游经济区建设 1997年7月,桂林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华侨农场地域范围内设立桂林华侨旅游经济区(简称经济区),直属市政府管理,采取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经济区,设有党政办公室、财政局、劳动人事局、社会发展局、投资促进商局、项目开发办公室、建设规划局、土地房产管理局、农村工作办公室、调处维稳办公室、计生办、工会侨联等12个部门。

职工社会保障 1991—2000年,农场职工医疗、养老保险,均由农场自行承担。2001年开始,农场特困职工,扶贫、救灾和民政低保正式纳入政府范畴。2002年,农场有离退休职工460人,农场需承担职工医疗及退休金费用达384.35万元,2003年,农场筹集资金310多万元,补交社会养老保险费用,解决了离退休干部职工社会养老保险问题。2004年9月,农场离退休干部职工全部实现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2004年10月起,农场每年支付100多万元,解决全部职工医疗保险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