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术创业:研究型大学第三使命的认知与实现

学术创业:研究型大学第三使命的认知与实现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政府通过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鼓励大学教师应用自己的独创性科研成果设立风险企业。比较美国、日本和中国三个国家的学者创业情况,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的特点: 政府采取的立法支持、政策倾斜、建立科技园等方法,母体大学提供的研究成果、合理的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支持以及人们对创业的积极态度都极大地促进了学者的科研成果市场化活动。由此可见,学者创业活动的兴起与创业环境的改善是密切相关的。

学术创业:研究型大学第三使命的认知与实现

1. 世界范围内的学者创业

20世纪80年代,一些国家的政府和研究型大学普遍开始接受科研成果商品化的观念,并积极探索合理的创业模式。

1980年,美国政府颁布贝多法案,旨在通过激励国家资助的大学科研成果向产业部门的转移,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和国家经济发展。美国大学在早期通过建立科技园和孵化器的方式培育新产业,并通过掌握这些新创企业的一部分股权来参与企业的运营。后来,为了鼓励更多的科学家们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学开始从利益分配上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 将发放专利、实施许可所得净收入的30%分配给发明人,给予研究人员相当份额的技术转化收入。同时,允许大学内部的科研人员暂时离开自己的职位,到科技园区从事创业活动。这些科研人员一般从事某一领域核心技术的研究,他们创办的高新科技公司便植根于这些核心技术。其中的一些小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这个发展壮大的过程通常是与该领域核心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步进行的。美国政府和大学的一系列举措大大提高了大学教师商业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而美国模式也成为各国在鼓励学者创业的活动中争相效仿的对象。

日本就是这些国家之一。日本政府通过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鼓励大学教师应用自己的独创性科研成果设立风险企业。1998年8月日本政府通过并实施《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支持大学成立技术转化的中介机构,允许大学教师从事技术转移工作和进行技术入股或投资; 1999年出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制度》,进一步扩大了可以获得补助费、委托费和特定补助费的中小技术创新型企业的范围; 1999年还通过了《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这项法规规定大学拥有利用国家经费进行研究取得的专利的所有权。得益于政府的鼓励,东京大学拨款100亿日元来帮助大学教师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早稻田大学在1998年制订了三年内培育100家风险企业的计划。截至2001年年底,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信息化技术和环境技术等高新科技领域,由大学教授创立的衍生企业已有128家。大学的科技成果直接实现了产业化,成就十分显著。

中国大学学者创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中国的科技体制开始实施改革。自此以后,大学教师,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和一些应用学科的教学人员开始积极地与产业建立紧密的联系。这些联系的方式包括大学的科研人员给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进行专利的转让授权、提供技术服务、进行研究开发合作、创办衍生企业等。

然而学者创业活动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大学更多地定位于从事基础研究,大学与产业之间的联系非常薄弱,(Kroll,2009)。因此,学者创办衍生企业面临着很大的障碍。1995年中国政府开始推动国有的科学技术企业的发展,旨在引导大学的人力和财力资本的充分利用。大学开始积极为自己的科技企业寻找人才。对于那些对独立的应用研究感兴趣的学者来说,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创办衍生企业成为可能。虽然严格地来说这算不上是创业,但是当这些研究人员在这样一所大学拥有的科技企业里面工作时,很可能意味着他们不得不充当企业家努力保持和发展公司的业务。这些科技型企业的国有性质,确保了健全的基础设施,较小的创业风险,良好的工作保障,因此吸引了大批学者投入衍生企业的创办中。2000年后,人们对待创业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创业活动也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在有一些地方创业甚至能提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随着专利制度的日趋成熟,学者参与衍生企业的方式开始多元化起来,除了直接到企业就职这种方式之外,咨询、技术转移等方式为更多学者所选用,因为这让他们既可以继续在学校工作,同时也能参与企业的运作。与此同时,中国的大学科技园开始有了长足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出现,也涌现了一大批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和学术型创业家。

比较美国、日本和中国三个国家的学者创业情况,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的特点: 政府采取的立法支持、政策倾斜、建立科技园等方法,母体大学提供的研究成果、合理的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支持以及人们对创业的积极态度都极大地促进了学者的科研成果市场化活动。由此可见,学者创业活动的兴起与创业环境的改善是密切相关的。

2. 学术创业与学者创业

对于学者参与创业这一过程的界定,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从外国学者的研究中所选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集中在学者创业,学术创业,教师创业,科学家创业这几个方面。

从定义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创业为主导的定义,包括以下几种:

Wright等 (2004) 认为学术创业是一种商业化的开发过程,它超越了传统的技术创新和许可,意味着创建一项新的事业,包括起源于大学的技术和知识的衍生。

Shane (2004) 将学术创业定义为,为了开发产生于学术机构的一套智力资本而创建新企业的过程。

二是以学者为主导的定义,包括以下几种:

Louis等 (1989) 在研究生物科学家时,将学术创业定义为,科学家通过对与研究相关的产品进行开发并推向市场,从而增加个体或机构的利润、影响力或声誉的活动。

Klofsten (2000) 给出的定义是,学术创业是指在大学传统的基础教学和科研任务之外的所有商业化活动。

Colyvas (2003) 认为,学术创业是把研究者的资源和全新角色融入现有组织背景下的整合过程,它反映了研究者从事工作的一种全新模型。

李华晶 (2008) 在综合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学术创业(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是由大学学者 (包括教授、研究员博士生等) 设立商业企业使自身研究成果商业化的过程,即学术研究者和学术组织所参与的商业上的创业活动,如产学合作、设立以大学为基础的风险投资基金、建立与大学紧密相关的孵化器组织、学者组建新企业、研究者在企业和学术部门担任双重职务等。本研究认同李华晶提出的关于学术创业的界定。

关于学术创业的主体的界定也有很多种,最普遍使用的是学术型企业家。1965年的Atlantic Monthly第216期中首次出现了学术型企业家 (Academic Entrepreneur) 这一概念,它最初是专指大学中那些有别于传统教授的人,他们通常借助自己的学术声望或专业特长参与公共事务或企业经营活动等学术以外的事业。

1994年,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德国应造就“企业家型的科学家”和“科学家型的企业家”,即学术型企业家,他们一般都属于顶尖级学术专家,能够通过对最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使其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并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此外,他们还保留了一流专家的学术高度、科研强度和成果密度。在中国,很多研究者直接采用大学教师来界定这类来自大学校园的从事创业的群体。

3. 学者创业决策

最初对学者创业者特质的分析主要是评价学者的个性特征对创业的影响。如Roberts (1991) 研究发现MIT的技术创业家通常会表现出高度的独立性需求,中度的成就需求和低度的关系需求。在学者、大学新创企业、大企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内在联系。通常一个学者要在相同类型的企业中处理多样化的同产业间的关系。实际上,这些早期的很多关键行为就成为学术创业(Powell,1996)。Zucker(1998)和Torero(2001)则证实大学衍生企业的产生是由于“明星科学家”(star scientists)的出现。Shane(2004b)提出了“学者生命周期模型”(Academic life cycle models),认为学者创业一般在职业发展后期,先前他们已进行了人力资本开发,创业时他们拥有较高学术地位。

Fini等 (2008) 实证研究了学者创业的激励机制,结果显示,具有商业开发潜力的技术的可得性、获得大学基础设施支持和个人利益的可能性是学者创业的最重要的激励因素。(www.xing528.com)

Lacetera (2009) 提出了一个学者创业者的选择和商业化研究时机的决策模型,分析了这些行为的收益与成本,比较了学者创业者和产业创业者的绩效。模型指出,在有些情况下,学者科学家不愿意将其研究商业化,因为放弃研究的机会成本太高,这些研究能使他获得科学界的最高认可。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学者科学家可能比追求盈利的企业更快地将研究成果商业化,减少基础研究。因此,在进入时机和成本效率之间存在权衡,这样一个自我选择机制就被提出来了。平均而言,大学研究者只有当潜在价值很好的时候才去将研究成果商业化 (Lacetera,2009)。这一结论与早前Fini (2008) 的研究结论不谋而合。

Clarysse (2007) 分析了科学家个人的创业导向、创业经历、社会资本对创建新企业的影响。通过对英国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创业导向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从前的创业经历。尽管如此,科学家在从事商业活动时一般不愿意放弃现有的学术身份 (Jain等, 2009) .

4. 学者创业动机

关于创业动机的定义,本研究列举以下有代表性的几种:

Olson和Bosserma (2001) 指出创业动机是创业行为背后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促进具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条件的个体进行创业。创业者和潜在创业者的这种驱动力的强弱是有很大区别的。

Shane (2003) 把创业动机看做个体的一种意愿。人们在这些动机上的差别影响了人们发现创业机会,获取有利资源以及执行整个创业活动的过程。

王重鸣,曾照英 (2009) 指出,创业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们从事创业活动,是引导创业活动向某一目标发展的内在动力或内部心理过程,它是创业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是深入研究创业行为的前提和基础。

在Robichaud (2001) 的研究中,企业家创业动机被看做企业家通过获得企业的所有权来寻求的目标或达到的愿望,企业家的目标和愿望决定了企业家的行为模式,并且间接地决定了企业的成功与否。

由此看来,学者们研究中的动机的定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动机是创业行为背后的驱动力,能够激励创业者去寻找机会,把握机会,并实现创业成功; 二是动机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个体行动前所拥有的目标或愿景。为了研究需要,本研究将创业动机定义为企业家由于个体内在或外在的需要而在创业时所表现出来的目标或愿景,它在创业的过程中驱动着创业者的行为,并影响创业者的创业决策。

关于学者创业动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Doutriaux和Peterman (1982) 通过对10位加拿大衍生企业的创立者进行访谈后发现,职业路径,对自由以及独立性的追求促使这些学者开创自己的企业。Vancini和Paula (1988) 对22位美国学者的研究则表明,维持科学研究是其创业的主要动机,另外,对现有工作的不满意,发现商业机会以及他人的鼓励都会让学者们考虑创业。紧接着,Samsom和Gurdon (1990) 研究了美国学者和加拿大学者的创业动机,并得出结论,应用科学于实践,成为创业者的机遇以及获取财富的机会是学者创业的主要动机。

在这一时期,对学者创业动机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不同的学者得出的结论并不相同,且内容非常分散。学者们开始考虑将这些分散的研究归类,从而出现了对创业动机的维度划分的研究。

Doutriaux和Dew (1992) 根据学者将创办企业作为技术转移方式的态度,将学术创业者划分为三类: 真正的创业者、偶然创业者和被迫创业者。真正的创业者青睐建立技术转让机制是因为其能带来投资回报; 偶然创业者则将创办企业作为追求其目标的一种方式,例如为科学研究获取资源; 被迫创业者是相当反感建立企业的,他们被“迫”作出抉择,因为这是完成一个前景广阔的产品开发的唯一方式。

Weatherston (1995) 在研究英国的26位学术创业者的动机以及风险观念时发现,他们同时被推动驱动力和拉动驱动力所激励。拉动驱动力包括对独立性的需求,对由他人商业化自己的研究成果的不信任,对控制自己的发明的需要以及对财富的渴望。推动驱动力则主要与对现有工作的不满意有关。Chiesa和Piccaluga (2000)在对48位意大利衍生企业的创立者的创业动机的研究中也运用了推动驱动力和拉动驱动力进行划分,他认为,拉动驱动力中应该排除诸如市场机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需求等因素,同时推动驱动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改变现有生活环境的需要。

Shane (2004) 的研究则更为全面,他对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的创业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将创业动机划分为两个维度: 心理学以及职业导向维度。其中,心理学维度包括应用技术于实践,财富动机,独立动机; 职业导向维度包括,在学术圈中的地位,在大学里的地位,成为“明星科学家”以及先前创业经验。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对创业动机的维度的划分更加详细。

Morales等 (2009) 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在对152名西班牙学者的创业动机进行研究时发现,学者的创业动机可以划分为五个维度: 个人动机,包括成就需要和对独立需求; 科研动机,包括运用知识于实践和技术转移; 获取资源的动机,包括财政支持,社交网络,生产设备; 社会环境影响,包括社会对创业的态度以及榜样作用; 孵化器的支持。

D’Este和Perkmann (2010) 的研究发现,学者创业的动机由四个方面组成,商业化动机 (对研究成果进行商业化开发的动机),获得更多经费支持,学习动机 (在产学研的结合中促进科学研究的动机),获取更多有利资源的动机。其中,商业化动机相对其他几种动机而言最为微弱。同时,研究还发现,持有不同动机的学者创办的公司类型也不相同,持有学习动机的学者更多偏向于参与企业的合作研究,而持有商业化动机的学者则倾向于建立衍生企业。

在国内,大学衍生企业近年内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衍生企业本身的研究上,而以学者为主导的研究很少。

冯玲和陈奋林 (2001) 对衍生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包括56个学术型衍生企业创业者样本和49个商业型衍生企业创业者样本,研究发现,学者的创业动机包括内在激励因素和外在激励因素。内在激励因素包括创业的抱负及成就感,发现某项技术成果的商业机会; 外在激励因素则包括对现有工作的不满,商业化技术成果的障碍。显而易见,国内在学者创业动机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欠缺的。

对学者创业动机的研究是建立在对一般创业者的研究之上的,并且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这些研究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在研究进展上,对学者创业动机的研究过程是从单一维度到多维度的过程,最初的探索是进行访谈,后面的研究则采用大量的实证分析,将创业动机分为两个到多个维度。②在研究对象上,不同学者的研究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群体,但也得出了一些有共性的结论。③在创业动机维度的测量上,研究者们使用的变量存在差别,但也有所重叠,很多量表已经非常完善,但是在学术界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④研究者们对创业动机的衡量既包括驱动力又包括目标。

现有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出于研究目的不同,学者们对衡量创业动机的维度的选取各不相同,并且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这使得创业动机的研究不够全面。此外,许多文献虽然指出了影响学者创业动机的因素,但是没有提出加强这些动机的方法,没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现有的文献大多针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研究,由于缺乏对不同国家的学者创业动机的比较,学者们难以找出影响创业动机的制度与环境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