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创业与实现机制

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创业与实现机制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书开 指出大学分类的作用是为了使高校定位明确、发展方向清晰、人才培养格局明了,以便合理使用学校资源。这些大学是指成立于1900年之前或1900年左右的大学,共33所。美国的大学分成四类: 国立大学、州立大学、私立大学、营利性大学。美国的公立大学,主要为州立大学。与此同时,这种营利大学和企业一样向政府纳税,不享受非营利组织的待遇。美国的保守派经济学家,比如弗里德曼等力挺营利性大学,认为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创业与实现机制

《辞海》中把分类定义为“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事物划分为不同种类的逻辑方法”,分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以某种异同点作为标准把事物加以区分的方法。对于大学分类的内涵与作用,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潘懋元等 (2006) 认为大学分类是人们为了更好地认识、研究和引导高等教育发展而将高等教育系统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和层次,从而确定高等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种属关系、并列关系、层次关系)的过程。陈书开 (2009) 指出大学分类的作用是为了使高校定位明确、发展方向清晰、人才培养格局明了,以便合理使用学校资源。

1. 大学分类的方法

由于不同的高校处于不同的时空之中,对高校有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因素千差万别,人们难以用“一把尺子”去定量分析和研究大学分类。纵观大学的发展历史高等学校分类的主要维度有以下几种:

(1) 传统的或历史性的高等学校分类

高等学校的类别分化是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尤其是在一些历史性的变革过程中,新型大学的出现和原有大学的重大变化是导致高等学校分化的最直接原因。

英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源于11世纪,早期的大学是名门望族的聚集地,人们来到大学仅仅是出于对学习渴望; 没有考试,也从没有将学习和求职关联在一起; 早期的科目也大多和宗教及神学相关,发展也非常缓慢。至19世纪初,英格兰仅有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 苏格兰有阿伯丁爱丁堡格拉斯哥和圣安德鲁四所大学; 北爱尔兰和威尔士还没有大学。19世纪工业革命之后,大学的功能有了巨大的改变,大学成为培养科学家、工程师、经理和教师的摇篮,之后英国大学经过三次扩张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因而英国大学按照其成立的年代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①19世纪的大学(也称传统大学、红砖大学或文明大学)。这些大学是指成立于1900年之前或1900年左右的大学,共33所。②20世纪60年代的当代大学。英国大学数量扩张的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中叶,其中包括12所技术大学和9所绿地校园大学,以满足当时英国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的技术大学,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时日益提高的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这些技术大学在升格为大学之前多为高等技术学院,它们在此基础上扩建为大学。真正的全新建立的大学,即所谓的绿地校园大学为这些大学沿用了传统大学的结构,但同时又以倡导新理念,满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生代的教育需求而自居。③90年代初的新大学。英国大学数量扩张的第三个时期是90年代初,多为1992年,共计56所。大多新大学的历史并不新,甚至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其成立之初并非大学,而是大专、技术学院等。90年代初英国政府为满足国内及海外日益上升的教育需求而将它们升格为大学。

德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综合性大学、高等专业学院、高等师范学院音乐艺术学院等。综合性大学,通常称为Universität,以教学和科研为主。这类学校可授予Diplom,Magister Artium 及Doctor学位。高等专业学院,通常称为Fachhochschule,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学生经4至5年的专业学习,可取得高等专业学院毕业文凭 (Diplom FH)。一些高等专业学院还设置使用英语授课的继续研修阶段课程 (Aufbaustudium),学制1年半至2年,毕业后可获得Master学位。

(2) 按隶属关系和性质分类

在私立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按大学的隶属关系和性质对大学进行分类的情况也经常出现。美国的大学分成四类: 国立大学、州立大学、私立大学、营利性大学。国立大学,顾名思义是联邦政府掏钱办的大学。一般而言,美国是一个没有国立大学的国家。其原因是,美国的国立大学,主要是几所军校,普通院校确实没有国立的。美国的公立大学,主要为州立大学。州立大学靠纳税人的钱支持,但仍然“公立”得不够彻底,这主要是因为州立大学需要州政府拨款,依赖的是本州老百姓的税金。本州的纳税人子弟进这些大学,自然享受公立的低廉价格,实际上是因为接受了纳税人的大量补贴。但是,外州学生前来就读,就必须支付全额的费用,其学费经常翻一倍还不止,和私立大学的学费没有本质区别。

私立大学,顾名思义是依靠私人经费办的大学。因为不靠政府,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格局也比较纷繁复杂,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美国最好的大学,基本上是私立大学。比如常青藤盟校、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这些学校的“小金库”,即“捐助资金”,往往富可敌国,比一个小国家的GDP都多。它们教育学生不惜成本,即使是三四万美元的学费,也难支付其教育成本,而且还有大量的学生领取奖学金。还有一种则是完全靠学生的学费过日子的私立大学。当然,这种学费并非仅仅来自学生的腰包,还有些是从联邦或州政府拿的奖学金、助学金。因为没有纳税人的钱做直接的后盾,这些学校的经营有时难免风雨飘摇。

除此之外,最近20年还兴起了一种新型大学,叫营利性大学。美国一般的学校,不管是国立、州立还是私立,都属于非营利组织,一般不纳税,但也不能营利。所谓不营利并非不能从事经营活动,而是必须将所得收入投入学校的运营经费或捐助资金,不得用于教育之外的目的。营利性大学则不同,它往往就是一个上市公司,经营的原则和超市、工厂并无区别,那就是营利。与此同时,这种营利大学和企业一样向政府纳税,不享受非营利组织的待遇。美国的保守派经济学家,比如弗里德曼等力挺营利性大学,认为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3) 按学位授予的层次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目前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采用,以两个权威机构的分类为代表,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二是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促进基金会的分类。

为方便不同国家间的高等教育交往,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修订稿) 将第三级教育 (高等教育) 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序数5) 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分为5A、5B两类: 5A类是理论型的,学习年限较长,一般为4年以上,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计划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 5B类是实用技术型的,学习年限较短,一般为2~3年,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至于第二阶段 (序数6) 则是专指可获得高级研究文凭 (博士学位) 的教育,旨在进行高级研究和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联合国国际教育标准分类见图1.1。

图1.1 联合国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资料来源: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教育参考资料,1998 (18) .

将全美大学加以分类的卡内基分类法被美国各级政府使用,作为决定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教育者从事研究的参考,更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年度大学排行表的分类依据,其对高等教育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以及各高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970年,卡内基高等教育促进基金会开发了高等教育机构分类表 (The Carnegie Classific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用来支持其研究和政策分析。1973年卡内基分类法出版并被其他研究者使用。其后随着美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为了更好地反映美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基金会不断修改和完善分类,先后在1976年、1987年、1994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出版了修订版。

2000年版的卡内基分类法[1]把美国高等学校分为6类18种:(a) 博士学位授予∕研究型大学 (细分为广博型和集中型2种);(b) 硕士学位授予∕综合型学院和大学 (细分为2种); (c) 学士学位授予学院 (细分为3种); (d) 副学士学位授予学院; (e) 专门学院 (细分为9种); (f) 部落学院。

2005年卡内基分类法又有了新的改变和规定,比如,基础分类部分保留了卡内基原有分类的框架,即按照学位授予的层次分为博士型、硕士型、学士型、副学士型以及专业院校和部落院校共6大类。但是,对副学士型、博士型、硕士型院校的细分与以往相比有很大变化。对研究型大学的细分不再按照联邦总经费和博士学位授予总数进行简易的划分,而是累加能够衡量大学科研活动的7项指标得分,并计算师均得分,根据大学在总得分和师均得分上的综合表现,博士型大学被归入3小类。

2010年的修订版沿用了2005年版的结构——六种平行的分类模式。新的分类体系多维度地展现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同质性与多样化,有助于避免简单地将分类指标作为层级划分、优劣衡量标准的做法。六种平行分类模式如下:

①本科生培养项目分类 (Undergraduate Instructional Program Classification)。该分类主要考虑高等教育机构三个方面的指标: 一是学位授予水平 (副学士或学士学位),二是文理学科和职业学科授予的学士学位比例,三是授予大学生研究生的学位在同一学科领域所占的比例。

②研究生培养项目分类 ( Graduate Instructional Program Classification)。该分类基于研究生学位授予水平 (硕士或博士学位),首先根据高等教育机构在研究生学位中是否授予博士学位进行划分,然后按照学位授予的学科数量和布局 (包括授予学位在学科领域的集中性,或者各学科领域的组合情况) 进行归类。

③招生结构分类 (Enrollment Profile Classification)。该分类按照高等教育机构各层次学生构成和各级学位授予比例进行划分。它可以反映出关于教育目标、大学文化与氛围的重要差异,而这些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高等教育机构的基建设施、服务和资源配置情况。

④本科生特征分类 (Undergraduate Profile Classification)。该分类主要考虑大学生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不同性质大学生 (全日制、非全日制) 的比例; 二是初次入学大一学生的学业成就特征;三是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转入的学生的比例。卡内基高等教育促进基金会认为,这些指标虽然不显示大学教育的质量,却能体现出高等教育机构对学生的服务情况。

⑤规模与设置分类 (Size & Setting Classification)。该分类按照高等教育机构的规模和住宿特征进行划分。卡内基高等教育促进基金会认为,“规模”与机构的结构、复杂度、文化、财政情况等因素相关; “住宿”或“非住宿”特征反映了校园环境、高等教育机构所服务的学生规模以及培养项目和服务的融合。

⑥基本分类 (Basic Classification)。该分类即1970年以来传统的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它保留了原有分类的框架,即按照学位授予层次进行划分,并自2005年开始对副学士型院校进行细分,对博士型高等教育机构采用多维度评价的研究指标进行分类。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见表1.1。

表1.1 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

续表

注:4项科研指标为:(1)理工学科的研发经费;(2)其他学科的研发经费;(3)理工研究人员数(博士后数量、其他非教职但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数量);(4)人文社会、理工科技和数学以及其他学科(如商科、教育、公共政策社会工作)博士学位授予量。[2]

2. 研究型大学的特征(www.xing528.com)

按照卡内基分类法,年授予博士学位不少于20个,4项科研指标总得分和师均得分在一般以上即可认为是研究型大学。这是一个相当量化和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以上标准,能提供一定数量的博士学位和科学硕士学位的大学就具有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条件,但4项科研指标水平是一个相对指标,必须高于一般水平以上才符合研究型大学的条件。

美国研究型大学协会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简称AAU) 是北美著名的由研究型大学构成的组织,致力于一个良好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体系。它包括60所美国的著名大学 (公立大学35所,私立大学25所) 和2所加拿大的大学。

美国研究型大学协会成立于1900年,最初由美国的14所博士型大学组成,其目标是加强并标准化美国的博士级别的教育。今天,它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讨论学术研究和教育的发展及实现的论坛。

美国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制度严格规范,协会的成员只能被邀请,并扩展到那些被认为有突出的研究生教育和研究水平的大学。

根据维基百科的统计,2012年美国有4495所符合“1965年《高等教育法》第四条款”的高等教育机构能授予学位,其中, 2774所提供四年制教育,1721所大学提供二年制教育。[3]

对比中国的数据,截至2009年12月,中国内地一共有1079所本科及以上大学,其中710所为公办大学 (教育部直属73所), 369所为民办。其中,“985工程”大学,共39所,定位为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或者世界知名大学,即所谓的名牌大学; “211工程”大学,共112所 (包含39所“985工程”高校),定位为国内一流本科大学,即所谓的一本大学; 普通本科大学,共640所,即所谓的二本; 独立本科学院,共322所,即所谓的三本。需要说明的是,美国的大学统计数中包括专科大学的数量。

复旦大学林荣日教授参照卡内基分类标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情况,将我国研究型大学初步界定为: 凡在中国大陆的大学,如果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点授予权数占全校一级学科总数的50%以上,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授予权数占全校二级学科总数的80%以上,且其年度科研用经费相当于或超过年度教学用经费的大学,都属中国研究型大学。[4]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研究员武书连发表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第11期上的《再探大学分类》的学术论文,对研究型大学的界定是: “将全国所有大学的科研得分按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至得分累计超过全国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 各个被加的大学是研究型大学。”此外他还对研究Ⅰ型大学进行了界定,即“科研得分列全国大学前10名; 或者研究生创新环境高于研究型大学平均水平,且每年授予博士学位不少于100人”。

陈书开等在2009年以高等教育职能分化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构建了我国大学分类架构,将高等学校按隶属关系、学科类别、学校职能进行分类。隶属关系表明高等学校是公立或是私立,公立包括教育部直属大学和地方高等学校。地方高等学校又分为省属高等学校、市属高等学校和县属高等学校等。学科类别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将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管理类、军事学类、民族学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6个门类。所谓综合类大学,其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开设有10个以上一级学科,主要学科是文 (史) 学、理学、工学 (农学)、经济、法学的大学。介于综合类大学与单科类大学之间的则为多科类大学。学校职能最根本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将“职能”和“能力”结合在一起作为分类的导向,即“双能导向”。它分纵横两个维度,横向分类是以高等教育职能分化理论为依据,结合未来化人才知识类型将大学分为学术类和技术类两类; 纵向分层是以学校职能的分化与其培养的主要未来化人才能力状况相结合将大学分为创造型或创新型、研究型、研究应用型 (复合Ⅰ型)、应用研究型 (复合Ⅱ型)、应用型、职业型等6个类型层次。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一书列出了高等学校分类及其标准的两种主要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根据21世纪初的中国国情,中国高等院校的分类结构以三级为宜:①研究教学型大学: 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研究能力,教学与研究并重,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这一类大学应在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工程”和“211工程”建设的范围之列。②本科教学型大学: 主要以教学和培养本科层次人才为主,同时也承担一定的研究任务,承担少量的硕士生教学和少量的普通专科教学任务。③专科教学型大学: 主要以教学为主,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专科人才。其中大量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同时也有少量的普通专科学校。

美国全国工程科学院院士丹莫特教授对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和氛围作了如下描述: 知识的传播和创造——教学和科研是研究型大学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研究型大学的教授用自己的研究向学生传授最新的成果,学生感到学知识是一种创造行为。在研究型大学就读的学生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他们在一种研究型的文化中成长,有强烈的求知愿望和探知精神。

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战军教授认为,[5]从概念上来讲,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显然,这样的定义是从三个方面来界定研究型大学的基本内涵。从社会职能方面看,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的大学。从组织目标方面看,研究型大学是“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的大学。任何社会机构的特性,都明晰地表征于其所追求的目标之中,并以此引导、激励、规约自身的各种活动。研究型大学也是如此,其目标中蕴藏着自己的特有性质与独特价值,它们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宗旨,开展着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力争产生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释放支撑效能的研究成果,并培养出具有高尚品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从办学水平方面看,研究型大学是“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因而不同于发挥“一般”作用的普通大学; 反过来说,研究型大学不是自封的。

综合以上分析,本书对研究型大学的界定是: 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中的重点大学,培养高层次的学术人才,从事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吸引大量科研经费,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教育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具体来讲,研究型大学通过其卓越的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成果,能够体现以下方面的特征。

(1) 内生性特征

以科学研究为核心,以研究生培养为主体。研究型大学承担国家级重大研究课题的能力强、课题多、经费充足,科研中创新能力强,各主要学科的研究处于本学科、本专业的前沿,研究成果显著,有力地推动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换。“研究”在研究型大学诸事务中占据了突出位置,研究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点,科研工作和研究生培养处于较为优先的地位,大学的多项社会功能通过科学研究来实现。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比例较高,如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中,研究生占全校学生的比例一般在30% ~60%,博士后的数量一般为数百名,甚至上千名。这不仅是研究型大学从事大量科研活动的客观要求,也是研究在大学中的优先地位的表现。

汇聚大师大家,教师队伍一流。“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实乃大师之谓也。”拥有高水平的师资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征。研究型大学无不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其中很多教师是公认的学术权威和知名学者,世界一流大学更不乏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世界级杰出科学家和发明家。迄今为止,获得过诺贝尔奖的400多名大学教授基本上出自研究型大学。中国两院院士、学术大师也基本上出自“211工程”重点大学。[6]

学科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结构合理,不仅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而且各学科之间能协调发展。研究型大学可分为综合性大学和非综合性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门类齐全,学科和课程设置比较广泛,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便于学科群协同运作,为发展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奠定了基础。如耶鲁大学拥有学科门类、学历层次齐全的12大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60多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实验室和研究所。非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虽然学科门类相对较少,但它们能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学科,并在若干优势学科中保持较长时期的领先地位。如普林斯顿大学虽然规模不大,但在数学、哲学、理论物理、天文学和化学等学科上享有盛誉。

(2) 外生性特征

具有强大的财政实力和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研究型大学充裕的办学经费,不仅来自政府拨款,还来自其他渠道的科研资金、社会捐赠和自身服务所得。其中通过公开竞争而获得的研究基金在学校的总收入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全美排名前100名的研究型大学的联邦科研经费占到全美大学80%以上。中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从“985工程”等建设项目中也获得了数亿元的政府投资。有了充足的经费做保障,研究型大学就有能力为师生提供优越的学习和科研环境。尤其是,充足的科研经费能为研究型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校内科研机构配备先进的研究设施,使其产出具有高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的开发又能引进更多的社会科研资金,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财政实力。现代化的实验平台、精良的教学设备、丰富的图书馆藏书、发达的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化文献资料,无一不是研究型大学良好的物资技术基础的体现。

生源质量高,人才培养硕果累累。研究型大学生源广泛,入学考核严格,能吸引国内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就读。如每年全国高考状元几乎全部进入北大、清华、复旦等排名前列的研究型大学。优秀的生源保证了学生具有一流的素质。研究型大学通过让他们参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培养出大批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精英人才。

高水平科研成果卓著。由于研究型大学能汇聚一大批视野开阔、造诣高深的学术大师,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和一流的实验室作保障,因而能在多个领域尤其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产出具有前瞻性、原创性的科研成果。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能够产生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在基础研究方面能够对人类知识大厦的构筑作出重大的贡献。

具备较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研究型大学能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以知识服务于社会。一方面他们与众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长期保持合作关系甚至结成战略联盟,另一方面为政府提供良好的技术和知识服务以及充当高级咨询顾问。越来越多的研究型大学直接进行校办产业建设,为社会提供大了大量的高科技产品,直接把教学、科研和产业结合起来,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研究型大学所造就的精英人物和创造的科研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国际化特征明显。研究型大学实行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方针,除了拥有众多的外国学生、访问学者,还设有国际研究中心,开展许多国际性、地区性的研究课题,这使其培养的人才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也为解决国际性和地区性的问题做出了贡献。研究型大学中,留学生比例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目前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留学生的比例一般在20%以上。除吸引众多外国学生和访问学者外,研究型大学还经常开展许多国际性、地区性的研究课题和学术活动,与国外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科技交流和合作关系。研究型大学日益成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国际教育、文化、科技交流的桥梁。

[1] McCormick.A.C.The Carnegie Classific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Menlo Park,CA: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2000.

[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0151030100r4lx.html.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gher_education_in_the_United_States.

[4] 林荣日. 中国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 (2): 17-20.

[5] 王战军,翟亚军. 中国研究型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 (5): 5-8.

[6] 高福廷. 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几点认识.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 (1): 69-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