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梅州好故事:走马客关注的五多

梅州好故事:走马客关注的五多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始建于南北朝梁普通三年, 距今已有1400 多年的历史。2000 年8 月14 日, 大觉寺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定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最具神秘色彩的寺庙祥云庵, 坐落于梅县城东镇书坑村的深山之中, 人称“小阴那”, 始建时间不详。岩左有石, 击之有声, 人称“石鼓”, 乃梅州八景之一。五华县双华镇的英烈庙相传始建于宋, 明代重建, 祭祀被封为英烈相女的谢圣仙娘。明清两代古塔多为风水塔, 全市共有20 多座。

梅州好故事:走马客关注的五多

其一, 古窑址众多: 远古文明细细看。

梅州市的古窑址除了前面说到的梅县水车镇、 平远县水口古窑址之外,还有很多, 如在兴宁县永和镇板子岗、 梅县畲江镇凹峰里山、 牛轭岭、 合子里等处, 均曾发现新石器时代末期与春秋时期的窑址。

梅县瑶上镇的瑶上村, 已发现五座宋代龙窑, 其中一座长约24 米, 宽约2.68 米。 出土的印花白瓷碟和四耳罐等, 碟上有双凤花草、 双鲤跃水、 双鹅飞舞等图案, 全部器物皆芒口, 其瓷质洁白, 印花流畅, 为仿定窑的佳作。明清时期梅州的瓷器也是远销国外, 以高陂瓷最为著名。 现全市已发现数十座这个时期的窑址, 几乎分布全市, 其中大埔就有30 多座。

其二, 古寺庙众多: 草堂名刹岁年深。

佛教传入梅州始于南北朝。 鼎盛时期, 全境佛庵寺庙达603 间之多。 年代久远的著名寺庙有梅县城西的大觉寺、 广东四大名寺之一的阴那山灵光寺、兴宁的神光寺、 大埔英雅的万福寺、 梅城的千佛塔等。

梅州市最古老的寺庙是大觉寺, 原名“祝圣大觉寺”, 坐落在梅城城西。始建于南北朝梁普通三年(522), 距今已有1400 多年的历史。 元至正十三年(1354), 大觉寺毁于兵火,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 僧法庆募款重建殿宇,此后多次修建、 续建、 扩建(最近一次维修是1993 年), 至今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清光绪三十年(1904), 寺庙改为学校, 但仍有僧人在寺内, 校寺并存。 新中国成立后, 设城西学校于寺内, 再无僧人住于寺中。 城西学校改为梅州师范附属小学。 大觉寺现存中、 后两座大殿, 中殿亦经多次维修, 但原貌仍依稀可辨, 从外表看, 仍是古色古香的寺庙特色。 中殿正门门墙石柱上镌刻的上款是“道光辛丑春月谷旦”, 下款是“翰林院编修宰广西道监察御史弟子黄仲容敬提并书”, 说明落款已撰有167 年之久。 中殿为硬山顶, 面阔进深各三间, 后殿为重携歇山顶两层楼阁式建筑, 殿前有轩廊, 艺术构件精美,是研究客家地区古代建筑史的珍贵文物。 2000 年8 月14 日, 大觉寺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定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具神秘色彩的寺庙祥云庵, 坐落于梅县城东镇书坑村的深山之中, 人称“小阴那”, 始建时间不详。 该寺墙上碑文记载明嘉靖年间已有善信施田给该寺, 说明此寺在明代已存在。 祥云寺因两件事而闻名于世: 一是清初, 该寺住持为明末崇祯太子“奯山和尚” 朱慈烺, 他圆寂后修有墓塔供人朝瞻;二是民国初年, 该寺是梅州两大比丘尼庵之一。 关于太子和尚住庵之说, 见于该寺大殿右侧墙上镶嵌的《真愧比丘记略碑》, 其碑主要是为保障祖宗坟墓尝田所立。 发人深省的是, 历代志书均未提及祥云庵这座如此重要的古刹,甚至清初顺治朝程乡县令葛三阳主持、 李二何参与修撰并终审定稿的《程乡县志》 都未提及。 原来, 崇祯太子削发为僧后隐居该庵, 李二何是当事人及知情者, 他在修志时避而不提祥云庵, 是为了保守秘密, 不暴露太子的隐居地, 以更好地保护太子的安全。 祥云庵在民国初转住尼众, 新中国成立之初又再住僧众, 并一直维持到现在。 祥云庵占地约2000 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600 平方米, 主体建筑由香港余捷庆、 陈梅冰夫妇捐巨资重修。 “奯山和尚”的佛塔重建在庵顶左上方, 常有游人慕名而来凭吊这位明朝末代太子。

大东岩寺位于梅江区东郊乡, 与千佛塔寺毗邻, 斋庵倚岩而筑, 供奉诸佛。 宋朝辅佐司马光实现元祐之治而累立殊勋的蓝奎, 青年时在岩洞内读书,后考中进士。 蓝奎曾在岩洞内题“石釜灵响” 四字, 横书, 字体笔画圆润,结构严谨, 每字约0.3 米见方, 凿于岩额。 岩左有石, 击之有声, 人称“石鼓”, 乃梅州八景之一。 明代文人李以贞曾以《东岩石鼓》 题诗: “顽石都堪作警人, 唤回尘梦一场春, 风波道路豺狼恶, 合向名山老此身。” 而今, 此地依然是典型的香花佛教场所。

五华县双华镇的英烈庙相传始建于宋, 明代重建, 祭祀被封为英烈相女的谢圣仙娘。 有正殿和拜亭, 全庙用石柱、 石砖、 石板等花岗岩石构筑而成,结构奇特, 工艺精巧, 造型简朴洗练, 是一处难得的明代石质建筑珍品, 是五华传统石雕艺术的集中体现。

其三, 古塔众多: 刺破青天锷未残。

梅州古塔历史最悠久的当推千佛塔, 南汉后主刘建于大宝八年(965),与广州光孝寺的东西铁塔是同一历史年代的遗物。 塔底边长1.6 米, 为生铁铸成, 铁塔分为七层, 塔平面为四角形, 七层仿楼阁式铁塔, 塔高4.2 米。 造型别致, 外观呈纺锤形。 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 个, 四面合计为1000 个, 故名千佛塔。 原塔建于修慧寺, 因寺毁, 清乾隆初年嘉应州官王者辅将铁塔移于梅城东岩山顶, 上面盖亭宇, 周围筑栏杆, 并砌石阶, 以供游览者登临观赏。 千佛塔第二层有77 尊佛、 第三层有67 尊佛、 第四层有57 尊佛、 第五层有37 尊佛、 第六层有12 尊佛, 合为250 尊佛, 四面共计满千佛。 第四层的佛像中, 四面各有一尊大佛坐在莲花池座上, 它们是东方善德佛、 南方施坛德佛、 西方无量寿佛、 北方相德佛。 第七层是合尖顶, 塔旁建有黄遵宪的《南汉修慧寺千佛塔歌》、 丘逢甲的《南汉敬州修慧寺千佛塔歌》 等碑刻。 千佛塔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两代古塔多为风水塔, 全市共有20 多座。 耸立在梅县松东镇梅江河畔的元魁塔, 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 动工兴建, 崇祯二年(1629) 竣工,初名为松口塔。 该塔为八角九层楼阁式砖石塔, 高42 米。 梅江是唯一的潮梅通道, 但这一段江水曲折险恶, 常有沉舟之灾。 因此, 邑人李士淳(号二何)倡议并募资在此建塔, 以弥补山川形胜之缺陷。 碰巧的是, 塔建成后的次年,李二何“登科会魁”, 后官至翰林学士、 吏部侍郎, 于是人们将该塔改名为元魁塔。

五华县的狮雄山塔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 为平面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式塔, 各层置有假平座, 高35.5 米, 造型雄伟稳重, 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梅县隆文镇的清代水口二塔, 位于河边, 一在山顶, 一在水边, 一高一矮,相距150 米, 高者平面八角, 七层高, 35 米, 矮者平面六角, 两层楼阁式砖式塔, 遥遥相对, 甚为壮观。(www.xing528.com)

大埔县三河镇的清代凤西塔又名凤西亭, 为平面六角形、 土木构筑的楼阁式塔, 塔底独具匠心地开设两门, 使村道从塔的左右两门穿过, 形制、 结构别具一格。 兴宁市宁新镇文峰塔, 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 是当时县令仲振履应民众之请为振兴文风多出人才而建。 文峰塔为十层楼阁式砖塔, 高38.6 米。 每一层都有窗户, 整座塔有各式各样的窗户, 其中八至十层楼的窗户, 为翡翠绿色, 形状各不相同, 非常精美别致。 文峰塔周围是红色的土,土堆成山坡型, 塔竖立在山坡正中间, 拔地凌空, 雄伟壮观。

丰顺县丰良文塔, 因塔身倾斜俗称“斜塔”, 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丰顺知县王奇云倡建。 斜塔高七层, 呈八角形, 是以青砖砌成的空心塔。 塔高32.3 米, 底层周长20.4 米, 内直径3.2 米, 墙厚1.5 米。 1982 年, 中国科学院派员前来考察丰良文塔时, 测定塔身倾斜5 度, 倾斜原因主要是西南角(塔门方向) 直径约10 米范围黏土质地面断裂下陷, 塔门顶石梁断裂。 2001年4 月, 丰顺县电视台记者前往复测后发现倾斜10 度, 想不到在短短20 年间竟然又倾斜5 度之多, 这说明斜塔之斜是自然外力影响而形成的。 丰良文塔经历百年来的地震山洪和风吹雨打, 斜而不倒, 堪称奇观。

其四, 古桥众多: 长虹卧波见机巧。

梅州最有名的古桥要算嘉应桥, 因为此桥虽与嘉应州同名, 但比嘉应州的命名还早了500 多年。 嘉应桥是一座双孔拱桥, 位于现梅城江北文化公园内, 是古时候市民出城东门往东校场的必经之路、 必过之桥。 桥长约12米, 宽约4 米, 至今保存完好。 据《乾隆嘉应州志》 载, 嘉应桥于“宋淳熙时创建, 元至顺时、 弘治间俱重修。 本朝雍正十一年升程乡为直隶州, 钦定州名嘉应, 此桥若先兆焉”, 可知“未有嘉应州先有嘉应桥” 一说之不虚。

寓意最美好的古桥要算状元桥。 状元桥坐落于梅城下市东山书院前, 是双孔拱形之石桥, 始建于宋代。 而后于明永乐年间、 弘治年间、 正德年间几次修建或者改建。 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 嘉应州知州王者辅创办东山书院、 往书院视察时经过, 发觉这座200 多年前改建的木桥已是危桥, 于是主持重建成石桥, 下辟两洞, 上筑石栏, 取名为灵济桥, 并请城内翰林李象元为之作《重建状元桥题名簿序》, 此后复名为状元桥。

最具美学价值的古桥是桃尧镇的砥柱桥。 由于河面宽阔且两岸高低不同,清末建桥时只能依山势从墟场那边由高至低建了四拱的石桥, 最妙的是河中间有个大岩石, 第三个石拱就跨在其中, 两个拱紧紧镶在岩石上, 形成一个有力的中流砥柱, 然后再一拱跨到对岸, 故名砥柱桥。 利用河中岩石作桥桩,实属一大发明。 但整座桥也因此向北拐弯, 然后再拐回来, 整座桥成S 型,且西高东低, 中间桥孔很高, 从上游看有点像长颈鹿的样子, 真是别具风格。

最为壮观的古桥系列坐落在梅县松源河上。 松源河全长59.2 千米, 河上21 座古桥, 仿佛是前人留在大自然中的一座清代石桥博物馆。 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二渡溪桥(2 座)、 九姑陂桥、 径口桥(2 座)、 五星桥、 二龙桥、 普济桥、 福寿桥、 南熏桥、 光俗桥、 桌板岗桥、 赤坑桥、 聚奎桥、 渡船桥、 红宝桥、 廖屋石板桥、 木棉桥、 天成桥、 砥柱桥、 磐安桥, 这些桥均建于清朝中后期, 桥龄在百年以上, 非常坚固, 至今保存完好, 其中11 座仍在通行货车。 这些古桥都有美好的传说或者来历。 据传, 明朝举人何南凤(兴宁人)出家后, 云游四方, 有一次经过此地, 有感于此地一条河隔断闽粤赣三省,行人不便, 于是写募捐序文: “天有缺, 女娲炼石而补之; 地有缺, 造桥而通之; 人有缺, 修德而补之。 斯桥而造也, 上通江西, 下达福建, 唯望仁人君子, 慷慨解囊, 共襄美举, 是为序。” 何南凤并当即把自己身上的银钱捐上,作为第一笔捐款。 四方君子闻讯, 踊跃捐钱捐粮, 当年就建起了第一座石拱桥。 有文字记载可考的是五星桥: 为建设五星桥, 当时的松源乡专门成立了桥渡社集资, 从乾隆己亥年(1779) 开始, 至嘉庆乙丑(1805), 经历了乾隆、 嘉庆两朝, 用了26 年时间才筹足建桥资金, 而建桥只用了3 年时间。 如今200 年过去了, 屹立在松源镇老街口的五星桥每天依然车水马龙, 热闹非凡。 而天成桥更堪称广东古桥之最。 该桥长达54 米, 桥高15 米, 比《广东古桥初探》 一书所载最长单拱桥紫金安贞桥还长20.4 米。 而地处松源镇桥背村悬崖峭壁上的单拱聚奎桥, 地势险峻, 桥高19.3 米, 跨径达47.6 米, 比现有记载单拱最大跨径为17.8 米的博罗通济桥跨径还要长29.8 米, 长了1.7 倍。

说到雄浑美观的古桥, 还有平远五县五指石风景区内的松溪桥(建于道光九年, 1829), 平远老县城仁居镇东门外的驾虹桥和青云桥(一座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一座建于明朝崇祯年间), 梅县下坪乡悬崖峭壁处的云车古桥和天祐桥(均建于清代乾隆年间, 两桥桥孔一圆一方, 相映成趣, 故雅称为云车夜月, 是松口古八景之一), 兴宁市叶塘镇汤湖村的石板桥(明代名士祝枝山从江西到兴宁上任县令时, 从此桥经过, 见紫气奔来, 岚翠扑怀, 叹为观止,至今桥侧仍留有当时的上马石), 五华县的董源桥, 蕉岭县的滩头桥、 八仙桥, 大埔县的勋裕桥、 七星桥, 丰顺县的华南桥、 普济桥等。

从梅州城乡众多的古桥, 可以窥见客家迁徙文化对当地桥文化的影响,可以感受到客家先人的勤劳与智慧。

其五, 古村镇众多: 历史故事依旧在。

梅州的古村镇甚多, 著名的有大埔百侯镇、 茶阳镇、 三河镇、 大东镇、西河镇, 梅县的松口镇、 侨乡村、 桥溪村、 茶山村, 丰顺的黄花村、 平远的仁居镇、 梅江区的玉水村, 兴宁的刁田村等。 其中三河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百侯镇是广东历史名镇, 刁田村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这些古村镇,以其悠久的历史、 丰富的文化遗存, 诠释着梅州灿烂的文明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