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光复和军政分府建立

宁波光复和军政分府建立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重新举行会议,一直到深夜,决议成立宁波军政分府。并且连夜赶制“中华民国宁波军政分府都督印”。辛亥宁波光复,海关、炮台换去龙旗,满城到处挂着庆祝光复的白旗,宁波人民扬眉吐气,社会秩序显得安定。根据《军政分府之决议》,1911年11月6日,革命党人在小校场召开誓师大会,正式宣布宁波独立。[9]12月26日,宁波军政分府举行新年招待会,招待在宁波的外国领事、副领事,主教、神父、牧师和外籍医生、船长等。

宁波光复和军政分府建立

武昌起义爆发后,影响遍及全国,民气激昂,人心大振,随之响应。

起义的消息传到宁波后,“甬市骚然,若大难之将至也”。[1]同盟会宁波支部策划响应起事。当时赵家艺跟随陈英士上海从事革命工作,他每天给宁波送来信息。他们以《武风鼓吹》为阵地,连续刊载湖北革命军胜利的消息,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同时筹划组织“民团”、“商团”。陈训正、范贤方、魏炯、林端辅、章述□、赵家荪等经常筹谋,决定用“保地方治安名义”,成立民团这个合法组织,借以掌握武装

1911年10月14日(宣统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魏炯对范贤方说:“我闻你天天为了城镇乡自治工作,忙得席不暇暖,但对国家大事也有所谋划么?”范贤方被问得很突然,反问魏炯“你有什么谋划?”魏炯对当时的宇波形势作了分析,认为新军统领常荣清刚到任,与宁绍道台文溥意见不和,矛盾重重,主张利用矛盾,创办民团,作好起义准备。“鄙意你可利用自治会筹备会长地位召集地方父老,商讨地方治安问题,我们终以先办民团为人手办法。”[2]范贤方当即表示赞同。

10月17日(八月二十六日),在宁波城北报德观召开了各界会议学政夏启瑞、总商会会长费缅冠、和丰纱厂总经理顾元琛、宁波府教育会长冯丙然、鄞县教育会长张传保、宁波地方自治会长范贤方、副会长郭景汾、城自治委员赵家荪,以及地方绅商数十人参加了会议。另有百来人到会。范贤方首先在会上发言,他说:武昌事变使宁波市面发生影响,逃难的有数千人,”须知宁波是我们宁波人的宁波,逃难是下策,共谋地主治安是上策”,只有宁波人自己来办民团方足以保地方之治安。而组建民团需要经费和枪械。范贤方认为,解决困难的办法是两项:一是“经费应由省出,宁波房捐应向省方争回,拨充民团之用,不足再用富绅劝募”。二是拨借军械,“军械局的军械堆积如山,也可电省转令宁波军械局拨借,当无问题”。[3]到会绅商发言踊跃,当场捐认银元5000余元为经费,并推夏启瑞为“宁波民团”团委,范贤方、赵家菰为副团委,魏炯为团长,林端辅协助团长工作。为使民团组织合法,当即拟电报省请示,第二天浙抚复电同意。10月22日(九月一日),宁波民团正式成立,招募团员480余人,以新军的陆军编制,编成8个分团,募集经费,朝夕练兵。他们还以宁波商会名义,筹组了商团,吸收广大店员参加。

与此同时,范贤方、魏炯等人,对驻宁波的第42协协统刘恂、巡防营统领常荣清做了工作。刘恂、常荣清“鉴于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不得不看风使舵,倾向革命”[4],池们给民团提供了后膛枪40支,子弹4万发。

10月29日(九月七日),清政府宁绍道台文溥得知宁波革命党人组织保安会消息后,多次指使宁波知府摄鄞县知县江畲经逮捕范贤方、魏炯、章述□等。但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宁波人民革命情绪的高涨,使科举出身的江畲经看到了清廷已岌岌可危,民心倾向革命,不愿再为清政府卖命。加之幕僚章述□的种种说服,使江畲经倾向革命。他对文溥说:“满城皆党人,何以捕,公其自为计。”[5]文溥见势不妙,当天晚上就弃印携眷逃往上海。

11月1日(九月十一日),范贤方邀集当地的清军官员和各界代表开会,以保护地方安全为名,建立保安会。江畲经由于“同情光复”,被推选为保安会会长,陈训正为副会长,新军协统刘恂、标统马志勋、巡防营统领常荣清以及范贤方、赵家荪、魏烟、励延豫、顾元琛、林钟崃、费绍冠、余承谊、屠用锡等12人为干事,由保安会掌管一切军政事务

1911年11月5日(宣统三年九月十五日)上午,保安会举行第一次会议,范贤方建议“即日宣告独立”,赵家荪坚持要等上海的消息后再行动,双方意见不一,最后“不决而散”。刚从上海来甬的同盟会会员、英国留学生卢成章遵照同盟会上海支部“不为他人先’入,防前功尽弃”的意见,采取果断行动,到西城育德学校,召集100多名学生,缠着白布,手中拿“保商安民”的旗子,从东门进城,沿街高呼“革命军来了”口号,过一会儿民团出城,也参加了游行。“市民仓卒莫辨,咸相率缠白臂,树白旗,夹道欢迎。一时间全城白旗林立。”[6]卢成章假称“杭州光复”来电,要保安会加以新的发动。民团团长魏炯当即指挥尚武会会员及商团会等千余人,树起白旗,直接攻入道台衙门,并且以保安会的名义,发出安民告示。同时重新举行会议,一直到深夜,决议成立宁波军政分府。“保安会名义取消,准用军政分府名义,公推刘统领恂为都督,常统领荣清为副都督”。[7]同时发布军政府决议:议决军政地址在道署,用民军旗号;应推部长1员,部员20人;明日以军政府名义出示晓谕,[9]时在小校场合新军、巡防队、民团、团防,由都督宣布命令,白布2寸缠于左手;新关(海关)张旗由外交部交涉,嘱其改易。并且连夜赶制“中华民国宁波军政分府都督印”。

辛亥宁波光复,海关、炮台换去龙旗,满城到处挂着庆祝光复的白旗,宁波人民扬眉吐气,社会秩序显得安定。当时曾有人描绘说:

“九月望日好音传,街衢遍处白旗悬。

鸡犬不惊大事定,人人始得高枕眠。”[8]

这首诗从一定程序上反映了辛亥光复以后,人民推翻清政府在宁波统治后的喜悦心情。根据《军政分府之决议》,1911年11月6日(宣统三年九月十六日),革命党人在小校场召开誓师大会,正式宣布宁波独立。都督刘恂发布了《宣告宁波军政分府成立文》,阐述了宁波辛亥光复的背景、宗旨和意义,指出:“鄂兵举义,不匝月而长江上下游克期光复,义师所指,箪壶争迎,天心人事,盖可知矣。本郡地滨海角,形势险要,人文声物,久称望色,尤应早日规复,以慰先灵,此则光复大汉为本军政府不易之宗旨也。”他揭露清政府吏治腐败、倒行逆施罪行:“最近数岁,非伪朝所号为预备立宪之时代乎,而吾父老子弟所受之困虐何如?名为永不加赋,而苛税特捐,百倍增赋”,“大江南北,连岁饥馑水厄,本郡各属之灾荒,亦屡见告,伪(清)朝则目.修葺颐和园,酣歌恒舞于大内矣。嗟嗟!脂膏有限,卅求何魇,解同胞于倒悬,尚容片刻缓乎!此则拯救同胞为本军政府不易之宗旨者二也”。[9]

12月26日,宁波军政分府举行新年招待会,招待在宁波的外国领事、副领事,主教、神父、牧师和外籍医生、船长等。整个会议大厅布置着图画、圣诞松柏、鲜花和丝绸的装饰品。军政分府的外交部长卢成章在招待会上作了讲话,再次抨击清政府的腐败和宁波辛亥光复的必然性。“我们中国人决不为战争而战争,因为我们向来被公认为爱好和平的人民。我们希望竭尽可能维护这一原则。但是,现在的形势,实在是旧满王朝的恶政和根深蒂固的腐败所造成的。”革命党人的任务,就是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去砸碎旧的枷锁,为自由和美好的政府而斗争”。[10]

1912年(民国元年)1月13日至15日,宁波各界群众举行了盛大的提灯会,庆祝民国成立暨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有上万群众聚集在小校场阅兵场,许多外国人出席了庆典。光复后的宁波人民兴高采烈,十分喜悦。会场的人群“发出巨大的欢呼声”,简直是“欣喜欲狂”。[11]

1912年1月26日,在各县代表会议基础上成立了参议部,经过选举,推赵家艺为参议部成员,余镜清为副部长,冯贞群、陈训正等10多人为参议员,从而形成了立法机关。至此,宁波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经过曲折的斗争终于诞生。

宁波光复以后,所属各县都纷纷行动,表示响应。

当杭州光复以后,镇海的商会收到电报,当即飞告各公团,邀其负责人商议。当时由劝学所总董沈世京、教育会副会长金伟庠、城议会议长刘郇等至县衙紧急议事。众人一致认为“推翻满清,创建共和”是大势所趋,决定响应,并分头赴驻镇各部征求意见。炮台统领刘继泉表示以民意为归,水师统领冯英华却迟疑不决,只有陆军标统张载阳既具有实力,又积极开明,表示负责地方治安,但对于起事,“虽有同情,以事出仓促,力主慎重”。11月5日,当宁波军政分府成立的通电传到镇海后,军政当局和各界代表才下决心改易旗帜。“次晨,即由张标统整队游行于城厢,内外宣布光复,一时商民等惊喜交集,各裂帛为旗,悬诸竿头以示倾向,于是吾镇二百余年受清政府统治之下,至是遂告脱离矣”。[12]11月7日,宁波军政分府委派镇海人李镜第到家乡宣慰。

由于代理知县彭玉辰力辟不胜重任地方政府,于是由公团邀集军政各界协同商议,为与省军政府相衔接,决议建立镇海军政支部。不久又议定组织大纲,分军政民政两部分,隶属于支部,分别负责军队、财政、教育。同时设民议会为议事机关。推举张载阳为支部长,冯英华、刘继泉为副支部长。公推李善祥任民事、沈世京任财政、金伟痒任教育。民议会由各乡推选,选举王嘉榕为议长。镇海军政支部成立以后,支部长张载阳率领军队在大校场举行誓师大会。陆军、水师、炮队都穿着整齐的衣服,军容十分庄严,显示了光复以后新政府的力量,围观的百姓欢呼不停。

由于张载阳军务繁忙,很难兼顾民政,适好省府也有公文要各县设民事长,经民议会的决议,取消军政支部,推举刘崇照为民政部长,并且依照新颁布的官制,设民政、财政、教育3种,基本上由原来军政支部的人员担任职务。

1912年(民国元年),废清制,设县公署,知县改称知事,综理县政。下设第一、二、三科,分别管理内务、财政、教育事宜。

武昌起义后,定海人民也准备光复。11月8日,宁波军政分府的代表范贤祁、张晋等到达定海,受到各届人士的欢迎。“民军代表经过处,居民都臂缠白布,表示欢庆。警务公所施即张贴安民告示,命令居民铺户,照常安居乐业,毋相惊忧。”[15]晚上7点多,各届代表200多人,在定海厅署会议厅集会,宣布宁波军政分府代表到达定海,宣告定海光复。人民群众欢欣鼓舞,兴高采烈。由于定海同知杨世瑚早已闻风逃窜,经各界代表的议决,于11月成立军政支部,下设民政、财政、执法、交通、总务、参谋6股,分别推举丁中立为民政股长、吴修章为财政股长、苏开勋为执法股长、方乐俊为交通股长、许锡钧为参谋股长,并把定海直隶厅改为定海县。

1912年,定海县成立议会,当时由苏开勋担任议长,军政支部名随之取消。

时属绍兴府的余姚也于11月8日宣布光复。县城各界悬挂白旗志庆,旗上书写着“光复大汉”四字[16],随即组成临时政府机构,由原知县傅燮和任民政部长,王国治任军事部长,张其光任经济部长。各部设参议2人。第二年元旦,余姚县公署正式成立,临时机构撤销,陈时夏担任民事长。县公署设置政务、财政、教育等科。与此同时,成立县立法机构,全县44个乡镇推选议员。余姚进入民国时期。

宁海是革命党人势力比较活跃的地方。时在省城的童保暄、华巨熔、叶颂清等宁海籍人士经常商讨革命事宜,关心家乡革命。当宁波光复的消息传到杭州后,当时刚卸下临时都督改任省政府参谋的童保暄,立即委派宁海籍军官华巨熔、华嘉祺、华嘉效等6人来到宁海,响应光复。11月10日,华巨熔联络本县一些土绅,扣押了知县,清算钱粮,接管县署,废除清制,宁海宣告光复。众人推举华巨熔主治县政。他却婉言谢绝。华巨熔解释说:“此行是为光复大业,不是为做官而来。我乃一介武夫,武人不从政。”[17]经与众人商议后,一致推举管带花春廷为代理知事。随之,县署改称为县公署,下设科、所。

由于陶成章等人的联络,昌国的秦英鉴,石浦的王保诚,以及张乃文、许乃泰等人都发展为光复会会员。象山有了革命力量,为光复作了准备。宁波光复后,石浦敬业小学老师张田(字指南)与石浦防营管带杨万泰,一同商议光复象山的大计,他们联络各界,增办民团,树白旗作为响应,一致推举杨万泰为军事主任,张田为民事主任,收缴了清廷颁发的石浦海防同知以及巡检司等印绶,宣布石浦光复。

1911年11月10日(宣统三年九月二十日),象山县城成立保安,编练民团50人,汇合巡防守县署。11月11日(九月二十一日),张田、李焕华、蔡传珑等同石浦驻防的贾哨书,率领石浦巡防兵、水师90名并石浦、昌国、田洋湖民团130名,于中午到达县城,满城已挂起白旗,知县周传义早于前夕逃去。第二天,县城成立保安会,民团50名,合老营兵数十名,巡防兵40名防守县署。象山光复了。[18]

革命气势锐不可挡。在宁波军政分府帮助下,在一星期的时间里,宁波所属各县及余姚、宁海全部光复。《鄞县通志》对此有过记载:“命李镜第(霞城),绚镇海;周骏彦(枕琴),绚奉化;范贤祁(叔云)、张景(珵伯),绚定海;而慈溪胡良箴,钱保杭已于是夕收缴县印,奉杨敏曾为知事。十七日镜第自镇海,十八日骏彦自奉化,十九日范贤祁自定海均以光复告。象山地稍偏,闻各县反正,变踵之而起,六县遂大定矣。”[19]

宁波军政分府自1911年11月5日成立,到次年5月底结束,仅半年多时间,宁波军政分府是什么性质?从目前的史料看,不难看出宁波军政分府,是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政权。

首先,宁波军政分府,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产物。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不仅是宁波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目的,也是共同反对清王朝斗争的迫切要求。同盟会员卢成章说:“在满清王朝统治下,中国不可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我们怎么能够期望一座建立在腐朽基础之上楼房持久呢?特别是当这座房子须经受猛烈的风暴呢?中国人民饱受了清王朝的压迫,因此,我们现在竭尽热情与力量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去砸碎旧的枷锁,为自由和美好的政府而斗争,以期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并肩前进。”[22]这就非常明确,宁波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目的是推翻“清王朝的压迫”、“砸碎旧的枷锁”,为建立“自由和美好的政府”,即资产阶级革命政权而斗争。正是在这样崇高目标下,他们积极参加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建立革命武装国民尚武会和同盟会宁波支部进行反清起义,光复宁波,组建宁波军政分府。这是宁波革命党人反对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有益尝试。上述情况已充分表明,宁波军政分府,是在资产阶级领导下的民主革命的产物。

其次,宁波军政分府是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基本精神建立的,领导成员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欧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一个重要原则是主张行政、立法和司法的“三权分立”,宁波军政分府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建立的,它是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政权。军政府下设参谋、民政、财政、外交、执法、总务六个部和军事委员会,其人选由都督提出。刘恂、常荣清为正副都督兼任正副会长,赵家艺参谋部长、江畲经民政部长、陈训正财政部长、卢成章外交部长、范贤方执法部长、魏炯总务部长,并都兼军事委员会委员。同时,组成立法机构参议部和司法机构执法部。

宁波军政分府的领导成员,包括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旧官僚在内,但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多数成员是革命党人,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军政分府的领导成员中,有同盟会会员5人,即参谋部长赵家艺、财政部长陈训正、执法部长范贤方、总务部长魏炯、外交部长卢成章。这些人都是同盟会宁波支部的骨干,先后到日本、欧洲留过学,在那里考察过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攻读法律。有的亲聆孙中山的革命演讲,接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民主革命纲领。旧官僚仅为3人,他们是都督刘恂,副都督常荣清和民政部长江畲经。但两者相比,资产阶级革命派依然占了主导地位,掌握着实权。且作为当时军政分府的立法机关参议员基本上也是革命党人。

再次,颁布了不少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教育的法规。在当时军政分府存在的短短几月中,颁布了一系列法规。主要有:

第一,规定了一些民主权利。诸如民主享有参政、选举等“公权”和居住、言论等“私权”。当时通过投票选举了赵家艺、陈训正等10多人为参议员。由议员们进行参政、议政。第二,颁布了发展贸易、金融、财政等措施。新政府废除了清代的经济政策和苛捐杂税,新政府派员渝令,“不庸惊扰,照常贸易”[23],把大清银行收归新政府所有,改名为宁波中华银行,照常办公,接收400余万元现洋,并由宁波中华银行对进出口货物关税“暂为代收”[24]

由于省政府成立后宣布全省免田赋一年,废除厘卡,致使宁波军政分府财源一时断绝。为解决财政困难,宁波军政分府还不得不向各界人民募捐。城乡人民踊跃捐献,共捐款达11.86余万元。另外,标卖官营产业,也得款10万元,合计21.86万元,其中郭县富商袁仁友承购数字最多。此外,宁波市场流通使用军用券借以周转资金,解决现金周转困难。宁波军政分府执政期间,总计开支鹰洋7637元,存余30元。但经费主要来自殷富大户的捐款和标卖官营产业。

第三,进行军事改革,增强军事力量。宁波军政分府成立后,进行了军事改革。一方面,建立军政分府军政部,由原清军新军第42协协统刘恂任军政分府军政部都督,原清军巡防军统领常荣清任副都督,统领新军巡防军,后隶省防军。1912年2-3月,撤消都督。另一方面,宁波军政分府颁布《征募民国军之简章》,“宁波兵力仍须添厚,昨日军政分府制订章程,决议征募民国军”[25],号召市民参加民国军。简章分通则、经费、办法、奖励、格式五个部分,计18条,同时发起组织青年军,日则操练,夜则巡防,“道路军乐声悠扬,队伍整齐赴操场,入夜梭巡防盗贼,雨雪不避矧风霜。”[26]

第四,加强法制,整顿治安。军政分府成立后,发布了《军律五条》:一、拆毁教堂及洋人住屋者斩。二、损伤外国人及本国人民者斩。三、拆毁公共局所及学堂者斩。四、纵火图枪者押。五、奸淫掳掠者押。设置执法部,分设民、刑二庭,任命留日学生、法政学堂教习徐家光为民庭庭长,宁波法政学堂毕业生周骏声为刑庭庭长。为维持治安,发布安民告示:一、聚众违抗军政分府命令为首者处死;二、杀人者处死;三、用暴力抢劫他人财物者处死[27]。废除清律规定的斩刑和绞刑,一律改为对犯人实行枪决。(www.xing528.com)

第五,禁止蓄辫、缠足、赌博等,革除陈规陋习。军政分府一成立,奉中央临时政府命令即刻下令剪辫子。明确规定官员、学生、士兵、民团团员在3日内剪除辫子,市民限阴历年底内剪除。“凡不服从命令者,剥夺其公民权及诉讼权”。并且在各个城门由警察执勤,碰见出人的人有辫子的,就当场迫他剪去。时人曾有记载:“乡人垂辫者,时呼豚尾奴,城市少年见之,强迫剪去。”[28]尤其是许多学生更是热烈响应。他们“手捻剪下的辫子,戴上一顶鸭舌帽,兴高采烈地参加游行,欢呼打倒满清,拥护革命,声势浩大,犹如雷动”[29]

第六,安抚外国侨民,进行经济合作。宁波是近代对外贸易重要口岸,鉴于这一点,宁波军政分府一成立,就十分注意安抚外国侨民,继续进行经济合作。在军政分府《军律五条》中,就有损伤外国人斩的条款。1911年12月26日举行的茶话会中,外交部长卢成章,代表宁波军政分府,表明宁波地方政府对外国侨民的政策,要求他们听从地方政府照会,采取友好合作政策,继续实行经济合作。“宁波革命政府首脑充分认识到,保护居留或旅行在本地区的外国朋友的生命和财产,是自己的职责,并竭尽所能把这件事情做好。”[30]为了宁波对外贸易进行,对于外国进出口货物,宁波军政分府指定由中华银行收税,做好与外商经贸合作。

所属各县光复后,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诸如废胥吏,改革行政机关,严禁缠足蓄辫等,镇海、奉化等县就设有民议会、民政部等,下设民政、财政、教育三科。易冠服(废清冠服,以西装、常礼服代替),废跪拜,剪辫,放足等。象山县就颁发《缠足布告》:“缠足束胸,残害肢体,妨碍发育,弱种增虞,切实劝禁”,“当今除旧布新之际,易风移俗,刻不容缓,此等恶习,尢宜先事革除,藉挽颓风,而培国本。”[31]余姚按大总统《开放堕民令》,解放了数以千计的堕民,使堕民挣脱了几百年来受岐视、受欺凌的桎梏,享受平等权利。田赋税收改庄主私有为政府所有,以利增加农民收入。废除厘卡改由省政府征统税,即只收一次落地税,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32]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宁波军政分府的体制是属于资产阶级政权性质的。

辛亥宁波光复和军政分府的建立,尽管只有6个月时间,时间较为短暂,但毕竟是宁波近代史上一件大事。它结束了清王朝在宁波的统治,使宁波人民受到了一次资产阶级共和思想的教育,在思想上得到一次解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变革”[33]

辛亥宁波的光复是宁波历史上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光复时期,宁波资产阶级革命派正式步入政治斗争的舞台,它建立了宁波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同盟会宁波支部,接受了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并领导宁波人民进行了艰苦曲折的斗争,实行了宁波光复,按照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本精神建立了具有资产阶级政权性质的宁波军政分府。宁波的光复和军政分府的建立,是宁波革命党人的一个重大胜利。从太平天国在宁波建立农民政权到宁波军政分府的建立,相距半个世纪,它从农民革命发展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就把宁波的历史大踏步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辛亥宁波光复,结束了清王朝在宁波的专制统治,从而宣告了在宁波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统治时代的最后终结。第一次在宁波确立资产阶级共和体制,确认了公民的选举、言论集会结社的自由,在宁波人民心中播下了民主革命的种子,使资产阶级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促进了宁波人民民主革命思想觉悟的提高。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正如外电所报导:“11月5日,宁波城从开始到结束两个小时之内,中国两千年来的传统被抛在一边了,大清国旗被降下来,代之以白色的共和之旗,一场精心策划的不流血革命,已按部就班地作成了。”[34]

辛亥宁波光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势力。军政分府也颁布了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宁波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宁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碶邑自从光复后,风鹤不惊安桑梓。春夏之交草帽昂,妇女谋利日夜忙;一人工值日数百,比月勤作寝食忘。”[35]“甬上营业日繁密,列肆创立如比栉,阛阑金碧竞辉煌,歌吹沸天夜继日”[36]。实业团体纷纷建立,开设工厂、银行蔚然成风。随着宁波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宁波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增长,无产阶级也日益壮大。

总之,辛亥宁波光复反映了宁波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的要求,也反映了宁波人民要求民主权利的愿望。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光复并不等于民主革命的真正取得彻底胜利。宁波的独立虽然由革命党人所发动,可是他们并没有认识到掌握政权的重要性,新建立的资产阶级政权尽管有革命党人参力口,但主要的职务依然由封建官吏所把持,军政分府的正副都督由清军协统(旅长)刘恂、巡防军统领常荣清所掌握。参谋长、民政部长也是清军标统(团长)马志勋、宁波知府江畲经担任。

宁波革命党人也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他们在《青年军简章》中,提出“以光复汉族驱逐群奴为宗旨”[37],这也不够全面。这里既表现了强烈的反清思想,但也反映了一种狭隘的“排满”情绪。清朝的统治并不是满族的统治,而是代表满汉大地主的联合统治。尽管他们之间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倾轧,但绞杀革命这一点完全是一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要推翻整个封建剥削制度。不触动这个基础,也就不可能取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全胜利的。

在光复过程中,宁波革命党人还没有明确地正面反对帝国主义,甚至还幻想帝国主义支持中国革命;不敢发动革命主力军农民,也没有提出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这恰好是民族资产阶段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所在。

辛亥宁波光复,建立了军政分府,这虽然是革命的一个胜利,但帝国主义在宁波的特权丝毫没有触动,宁波人民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过着悲惨的生活。

注:

[1][19]《鄞县通志》,《文献志·辛亥革命纪略》

[2][3][5][27]魏伯祯:《辛亥宁波光复回忆》,《浙江辛亥革命回忆录》第205、206、206、218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4]林端辅:《宁波光复亲历记》,《辛亥革命回忆录》(四),第178页

[6]赵志勤:《宁波光复前的陈屺怀》,《浙江辛亥革命回忆录续辑》,第101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版

[7]《宁波之宣告独立》,《辛亥革命》(七),第178页

[8]陈炳翰:《洁庵吟稿》,《鄞县通志》丁编《故实》

[9]《刘都督宣告宁波军政分府成立文》,《国风日报》1911年11月7日

[10][22][30][31]《卢成章先生的讲话》,见《宁波文史资料》第11辑,第159、60页

[11]《宁波大庆纪实》,见《宁波文史资料》第11辑,第161页

[12][13]《民国镇海新志备稿》卷上,《辛亥改革纪略》;《镇海县志》第6章《起义革命》

[14]《慈溪县志·大事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

[15][17][21]《宁属各邑光复记》,《宇波文史资料》第11辑,第225、24页

[16]《余姚市志·大事记》

[18]《象山近百年史事胜录》,《象山文史资料》第3辑;《象山县志》第38章《重要兵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0]《象山县志》附录《诗文辑存》,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3][24]《申报》1911年11月8日

[25][35]《宁波国民尚武分会旬报片断》,《辛亥革命资料》第546、547页,中华书局1961年版

[26][28][33][34]《辛亥革命纪事诗》,《辛亥革命浙江史料续辑》第441、441、440、444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9]顾生霖:《辛亥革命宁波光复概述》,《宁波文史资料》第11辑,第12页

[32]牧作霖:《光复中的宁波》,《宁波文史资料》第11辑,第15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