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内御苑及北海公园-中外园林史最具代表性

大内御苑及北海公园-中外园林史最具代表性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内御苑有西苑、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和宁寿宫花园。万寿山、太液池一带是元帝在大都城内游兴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皇家典礼、接见朝臣及外国使臣等重大皇室活动、政治活动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图7-8今北海公园位置清乾隆时期对西苑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才奠定了如今北海的整体格局与建设规模。全园总面积68.2 公顷,其中陆地面积29.3 公顷,水域面积38.9 公顷。

大内御苑及北海公园-中外园林史最具代表性

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内御苑有西苑、慈宁宫花园(见图7-4)、建福宫花园(见图7-5)和宁寿宫花园(见图7-6)。紫禁城四大花园为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和御花园(见图7-7)。

图7-4 慈宁宫花园

图7-5 建福宫花园旧址

图7-6 宁寿宫花园

1.西苑

西苑(今北海)经历了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域,在故宫的西北面(见图7-8)。从金代起,这里就成为帝后消暑游赏、处理朝政、举行佛事活动的皇家御苑。金大定六年(1166年)开始兴建,时称“太宁宫”。“太宁宫”是金帝游幸避暑的离宫,位于金中都东北郊湖泊地区,是在辽代初创的基础上兴建的。北海园林的形成,与历史上这一地区的水况有直接的关系。历史上,北海一带为永定河故道,后积水成湖,被辽代人称为金海,又有发源于今紫竹院湖泊的高粱河经今什刹海分流其中。居住在这一带的人民便利用这一片湖泊,辟治水田,种稻植荷。天长日久,遂形成环湖水草成片、绿柳成荫,湖面菱荷吐艳,飞禽走兽栖息的一派江南景色。辽帝对这片野趣盎然的自然景区情有独钟,遂把金海一带开辟创建为其巡幸南京(今北京)时狩猎、游玩的园林。辽南京中有“瑶屿”,后人又称为“瑶岛”,即为今北海琼华岛。

图7-7 御花园

元、明时期各有不同规模的添建和修葺,元大都以太液池为中心布置宫殿,以水的位置和形态决定大都的城市格局,反映了游牧民族传统的“逐水草而居”的深层意识和生活上的实际需要。万寿山、太液池一带是元帝在大都城内游兴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皇家典礼、接见朝臣及外国使臣等重大皇室活动、政治活动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明朝建立不久后,明成祖朱棣即将京城从南京迁至北京,在元代建筑布局的基础上,对万寿山、太液池一带御苑进行修缮与扩建,并因其位于紫禁城的西侧,所以改称其为“西苑”,其范围包括万寿山苑和苑西隆福宫、兴圣宫以及新建的南台(今南海瀛台)。西苑万岁山的扩建始于明永乐年间,共用了三年时间(1417—1420年)。

图7-8 今北海公园位置

乾隆时期(1736—1796年)对西苑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才奠定了如今北海的整体格局与建设规模。据清内务府档案载,自乾隆七年(1742年)起至四十四年(1779年),北海进行了连续37年的施工营建。乾隆皇帝先后在白塔山及其东、北沿岸以及团城新建各式殿宇、门座及坛庙建筑共126 座,包括先蚕坛、镜清斋(今静心斋)、濠濮间、画舫斋、极乐世界殿、万佛楼、阅古楼、快雪堂等;亭子35 座、桥25 座、碑石16 座;重修或改建旧有各类建筑12 座,包括大西天、阐福寺、五龙亭等。此外,还疏浚湖池,增砌湖岸,修建码头,用清挖湖池的泥土堆成点景土山,铺种草皮,广植花木,且堆砌假山石及添建人工水景。经过此番庞大的工程,北海这座皇家御苑已终臻完美,这时的北海苑界和现今的北海苑界已没有多大的区别。乾隆皇帝对北海皇家御苑这一杰作喜爱有加,不但亲自题了大量的匾额楹联,更是御笔《白塔山总记》与《塔山四面记》,其文不但说明了白塔的修建历史,还生动地描绘了琼岛及四岸的绝美景色。这一时期,修葺一新的北海,不仅是清帝驻跸休憩、赐饮宴游、处理政务的场所,更是进行皇室活动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如皇帝阅兵观箭、拈香祈福,皇太后赏荷灯、观冰嬉,皇后及嫔妃祭礼先蚕,永安寺喇嘛唪经等。

自乾隆年间兴建北海以后,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几朝对北海没有较大的修建工程。百年之中,北海苑内多数建筑年久失修。光绪一年至十四年(1875—1888年),慈禧太后出于“颐养”的需要,用海军军费对“三海”进行了重修,自中海瀛秀园至北海镜清斋沿湖铺设了一条铁路,供慈禧乘小火车来园游宴。然而,北海修葺工程持续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也没有真正完工。因为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又于七月进驻北海,所以北海的修葺工程被迫停止。据《义和团史料》记载:“庚子之役……三海子为各国分据。北海子仙人掌(指铜仙承露盘)下之北园廊一带(指漪澜堂院落)为法兵据守;其东、北各处(指东岸及北岸)则为英据。”其间,北海苑内历朝皇帝收藏的宝座、陈设、字画等被搜刮一空,万佛楼内一万余尊金佛全部被抢走。次年,八国联军撤出北海。

乾隆时期,随着皇城范围内的居民增多,西苑的范围缩小至三海西岸,并加筑宫墙,北海与中海之间亦加筑宫墙,西苑更明确地划分为北海、中海、南海三个相对独立的苑林区。而北海的东岸、北岸及西北留下来的古迹,以及地处金中都城东北郊的太宁宫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幸得较完整的保存,成为金代故都胜迹的代表。

北海是我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以风景点、建筑群、园中园为基本要素组成的“集锦式”皇家御苑,至今仍基本保持着乾隆时期的规模与原貌。北海位于北京中心地区,它东邻故宫、景山,南濒中南海,西接元代兴圣宫和隆福宫(今为遗址),北连什刹海。全园总面积68.2 公顷,其中陆地面积29.3 公顷,水域面积38.9 公顷。太液池是西苑三海中最大的湖,辽阔的水面包围着琼华岛,琼华岛之巅的白塔是全园的最高点。作为北海的视觉中心,白塔能够俯瞰全园,从园的四面八方又能够清晰地看到白塔。历史上,北海曾环园建有16 个园门,由西南隅的阳泽门逆时针计起,分别有阳泽门、承光右门、承光左门、桑园门、陟山门、冰窖门、濠濮间闸口北随墙门、蚕坛南院随墙门、蚕坛北门、北海北门、北海北门西大门、静心斋北门、天王殿北门、北海体育场北门和西门、万佛楼院西随墙门和水西门(北海公园目前仅保留使用阳泽门(北海西门)、承光左门(北海南门)、陟山门(北海东门)、北海北门和静心斋北门5 个园门)。北海的建筑景物按照地域分布可以分为琼华岛、团城、北海北岸和北海东岸四个部分。(www.xing528.com)

琼华岛是北海的中心景区,四面临水,南有永安桥连接团城,东有陟山桥接北海东岸,全岛面积6.6 公顷。从立体的角度来看,以白塔为中心,琼华岛四面的景致是截然不同的,沿着“永安寺山门——白塔——漪澜堂”这一南北中轴线,可将琼华岛分为南坡、西坡、北坡、东坡四部分景区。琼岛南坡在顺治年间建成的永安寺,其景观特点是布局规整;琼岛西坡地势陡峭,建筑物布置依山就势,配以局部的叠石显示其高下错落的变化趣味,主要表现山地园林的气氛;琼岛北坡地势下缓上陡,建筑按地形特点分上下两部分;琼岛东坡以植物景观为主,建筑密度最小。东坡主要建筑物是建在半月形高台“半月城”上的智珠殿(见图7-9)。

在琼华岛南面景区,从永安寺山门进入,沿着中轴线可依次登上法轮殿、正觉殿、普安殿、善因殿,最后到达白塔(见图7-10)。法轮殿东西两侧分别有钟楼鼓楼,殿后石阶之上的“龙光紫照”牌楼两侧分别有引胜亭和涤霭亭,亭内分别有镌刻乾隆御制《白塔山总记》和《白塔山四面记》石幢。引胜亭、涤蔼亭前为太湖石堆砌的石洞——楞伽窟。穿过“龙光紫照”牌楼拾级而上可到达正觉殿,正觉殿之后则是普安殿。普安殿东西配殿为圣果殿和宗镜殿。宗镜殿以西为静憩轩,静憩轩之西为一进较大的院落,前殿为悦心殿,后殿为庆霄楼。庆霄楼之后为撷秀亭,其西有揖山亭和妙鬉亭遗址。悦心殿前月台宽敞,视野开阔,可俯瞰琼华岛以南之三海全景。穿过普安殿继续向上攀登便到达位于琼华岛顶部的善因殿与白塔。此外,在琼华岛西南隅建有双虹榭,东南隅则有文艺厅与南厅。整个琼华岛南坡建筑的空间布局轴线对称、结构严谨,永安寺所有殿堂都是彩色琉璃瓦顶,充分显示出宫苑的皇家气派。

图7-9 智珠殿

图7-10 北海白塔

琼华岛西面景区以“甘露殿一琳光殿一临水码头”为中轴线。琳光殿坐东朝西,面临太液池,甘露殿位于琳光殿之东的山坡上,甘露殿后的台基上又有小型水景区水精域。这组建筑俗称琳光三殿,上下殿宇中有游廊串联,琳光殿之南的平台上建有蟠青室与一房山,以北为两层的阅古楼,左右围抱相合,平面近似椭圆形。琼华岛西面的建筑布置着重表现山地园林的清幽气氛。琼华岛北坡地势下缓上陡,其建筑布局自上而下分成三层相对独立的景区。上层景区大部分是用人工叠石构成的山林景观,包括崖、岫、岗、嶂、壑、谷、洞、穴的丰富形象,建筑隐蔽其中。白塔正北面为民国年间所建的揽翠轩,揽翠轩之西北为酣古堂,以东为写妙石室、看画廊、古遗堂,及见春亭、峦影亭和交翠亭。从交翠亭下面的山洞,可通到中层景区。中层的建筑从西至东依次为得性楼和抱冲楼及邻山书屋、铜仙承露、小昆邱、延南熏、盘岚精舍与一壶天地、环碧楼、嵌岩室。中层景区的建筑体量最小,分散于山林坡地之上,十分清幽。另有西起酣古堂,东至盘岚精舍的琼华古洞。琼华岛北坡下层景区则是由背依琼华岛、面临太液池的延楼游廊及被其包围的三套相对独立的院落组成。延楼游廊沿琼华岛北山麓而建,东起倚晴楼,西止分凉阁,分两层,共60 间,长300 米。道宁斋、漪澜堂、晴栏花韵分列延楼游廊的左、中、右三个院内,坐南朝北,成一字排开。远帆阁、碧照楼、戏台分别位于道宁斋、漪澜堂、晴栏花韵的正北。琼华岛北面景区建筑不同于南面景区建筑的宏大与严整,反而以小厅殿宇创造山地园林的景致,体现高低错落的变化趣味。琼华岛东面的景色亦有所不同,以植物景观为主,建筑比重最小。主要有白塔正东山坡上的半月城及城上的智珠殿,以及山脚下的“琼岛春阴”碑。半月城是一个半圆形砖城,智珠殿居于半月城上,坐西朝东。琼华岛西面的景观布局追求自然清幽,参天的古树和烂漫的山花使这里极富山林野趣,所以才有了这“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综上所述,琼华岛的总体形象婉约而又端庄,尤其从北海的西岸、北岸一带观赏,整个岛屿由汉白玉石栏杆镶嵌衬托而浮现在水面上,岛的顶部以小白塔收尾,使景观达到高潮。琼华岛不愧为北京皇家园林造景的一个杰出作品。

北海北岸的景观建筑较多,主要为佛宇寺庙建筑,自东而西分为六组建筑群,即静心斋(镜清斋)、大西天(西天梵境)、澄观堂、阐福寺、五龙亭和小西天(极乐世界)。静心斋(镜清斋)是北海最精巧的一处“园中园”,其正门朝南,园内主要建筑有镜清斋、韵琴斋、抱素书屋、焙茶坞、碧鲜亭、罨画轩、沁泉廊、枕峦亭、石桥等。静心斋东枕山,西倚寺,南面沧波,园内有亭、榭、廊、轩、石桥、水池、叠石、假山以及楼台。大西天是一座大型的宫廷佛寺,坐北朝南,东邻镜清斋,为三进院落。山门前有琉璃牌楼,第一进为天王殿,第二进为大慈真如宝殿,第三进为华严清界殿(现被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占用)。大西天西侧有跨院,正殿为大圆镜智宝殿(今为遗址),殿前正对九龙壁。九龙壁前建有仿膳饭庄,其西侧为澄观堂、浴兰轩和快雪堂三进院落,院门前有铁影壁。澄观堂建筑组以西为阐福寺,坐北朝南,原为三进院落。阐福寺山门内有天王殿,其后为正殿大佛殿(今为遗址)。阐福寺以南为五龙亭(见图7-11),沿太液池西北隅而建,其形宛若游龙。五龙亭以西为小西天,包括极乐世界殿与万佛楼(今为遗址),是一组“坛城”式建筑。这些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寺庙建筑群,构成了北海北岸独特的园林风光。

图7-11 北海五龙亭

北海东岸的景观建筑主要集中在北海北门至北海东门一带,从北向南分为四组主要景区。先蚕坛位于北海公园东北隅,原为明代雷霆洪应殿旧址。先蚕坛内有亲蚕台、观桑台、亲蚕殿、浴蚕池、蚕神殿等建筑,宫内东部有浴香河自北向南流过。先蚕坛之南为画舫斋,宫门朝南,其形似停泊在水边的一条大船,实为掩映在山林中的一处独立院落,是北海公园中的一处“园中园”,包括春雨林塘殿、镜香室、观妙室等殿宇和亭廊。画舫斋之南为濠濮间,宫门朝西,为北海公园中又一处“园中园”,有西宫门、云岫厂、崇椒室、濠濮间四处点景房。濠濮间以南则为筑土为山形成的大片园林绿地,西宫门以西,沿湖建有高大的藏舟蒲,是一处皇家船坞式建筑。陟山桥以南至北海南门以北的东侧水域为荷花池,永安桥以东至南门一带在冬季为天然冰场。北海东岸建筑景观少了庄严肃穆的寺庙,而多了适于休憩游赏的景点与建筑。

2.慈宁宫花园

慈宁宫为历朝太皇太后、皇太后、太妃、太嫔们居住的地方。景观布局为规整式布局,建筑布局按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来安排;建筑密度较低,大小十一幢占全园不到五分之一的面积;园内古树参天,显示出一种严肃、清雅的气氛,另有松柏、槐、玉兰、海棠等。

3.建福宫花园

建福宫花园(又称西花园),面积约0.4 公顷。建福宫花园布局以一个高大建筑——延春阁为中心,周围分布着楼、堂、馆、亭、台等园林建筑,曲折环绕、高低错落、变化有致。全部楼房均沿宫墙建置,目的是掩障宫墙,以减少园林的封闭感。其建筑密度高,没有水景,是以山石取胜的旱园。建福宫花园已全部毁于1922年的一场火灾

4.宁寿宫花园

宁寿宫花园(又称乾隆花园),是乾隆预为其做满60年皇帝之后归政做太上皇时颐养休憩而建。地形狭长,花园布局总体规划采取横向分割为院落的办法,弥补了地段过于狭长的缺陷。建筑布局共分五进院落,每进院落的布局各不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