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酒店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成果展示

酒店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成果展示

时间:2023-10-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产业、教育双方都意识到要沉下心来沟通商量,如何破局时,新时代的“产教融合”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笔者因公务来到广州南沙大酒店,参观体验其十余年酒店专业的产教融合教学成果。2017年、2018年分别荣获广东省、国家教育教学成果系列产教融合的奖项。广州南沙大酒店16年来与院校共同培育旅游人才的成果展示,也是我国旅游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创新路上的一个缩影。

酒店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成果展示

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工学一体与产教融合是国内职业教育近30年来在不同发展时期,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表达,是职业教育发展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形式。追溯其发展历史,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及其他相关职业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引进,国内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也由抽象到具体、由宏观到微观逐渐深入,在概念的使用上表现为由产学研合作、产教结合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变化,因此,校企合作正是职业教育在探索产教结合过程中需要充实更多实质性内涵的概念。

从相关政策当中的概念使用可以看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些概念的使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它们不是彼此完全相同的概念,在使用时是有一定区别的,不加区别地将这些概念相互通用或替换使用都是不恰当的。

国内旅游业发展40年历程,无论是产业还是教育与近代职业教育相伴相生,其教育属性最具职业性。从1979年中国第一所旅游学校上海旅行游览专科学校”的诞生开始,旅游教育发展的时间轴上离不开校企合作,工学一体与产教融合,尤其以酒店专业较为典型。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内涵可表述如下:校企合作是指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形式,把学习与工作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培养适合不同用人企业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人才的教育活动。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式”、日本的“产学合作”和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工学一体”“产教融合”都是合作教育在各国的具体体现。

旅游类专业中颇具代表性的酒店管理与服务专业,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旅馆与宾馆业、饭店与酒店以及大住宿业一路发展走到今天。从与中职、高职到本科院校的合作,逐渐摸索出一套相对完整的职业实践育人体系。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按时间轴可分为如下3个时期:

(1)认知期:校企合作,相互了解。20世纪90年代初,饭店就业门槛高,院校每年都会派专人四处张罗校企基地,安排学生实习就业问题。那时的院校毕业生与行业需求有些错位,属于粗放型。大部分国内高星级酒店占据行业市场,少量外资品牌总量占比不超过10%。硬件环境、利润回报、人员收入等均属酒店产业发展鼎盛期。建国饭店、北京中国大饭店、广州白天鹅宾馆、上海静安希尔顿酒店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30多年过去了,大多饭店的建筑已基于文物保护而利用。

(2)磨合期:产学研合作,携手同行。2000年以后,随着国内一批批高职高专院校的诞生,旅游职业教育逐渐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同时,外资酒店品牌的不断进入,院校毕业生与酒店数量、职数供求趋于平衡。伴随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大量外资品牌或以投资或以冠名或以委托管理等方式进入,如希尔顿HILTON INTERNATIONAL及希尔顿酒店集团。内资品牌酒店也逐渐生长,如家、7天、莫泰168、杭州开元名都等。酒店集团开始风起云涌,如上海锦江酒店集团与首都旅游国际酒店集团。这是酒店业星光璀璨最好的时代,也是酒店教育体系逐渐完善发展的时期。

(3)修正期:工学一体,彼此成就。2010年后,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外资品牌与国内品牌的并肩发展,市场越来越大。万豪Marriott、洲际Inter-Continental与希尔顿Hilton International三足鼎立。内资品牌、业态迅速野蛮生长,形成单体星级酒店、民宿、度假村、城市客栈等多元化的大住宿业,酒店数量、职数供大于求。需要长期且深情投入的教育发展远远赶不上市场的速度与激情。院校毕业生一边是供不应求,另一边是供需错位。酒店“招人难”持续数十年。院校毕业生选择面扩大,选择酒店住宿业就业综合评分呈下降趋势,出现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供需错位造成长达十余年的行业“用工难”,酒店业服务质量堪忧。

当产业、教育双方都意识到要沉下心来沟通商量,如何破局时,新时代的“产教融合”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2019年3月旅游行指委工作会上,获悉教育部批复旅游类校企合作三家企业: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宋城演艺集团、广州南沙大酒店。

笔者因公务来到广州南沙大酒店,参观体验其十余年酒店专业的产教融合教学成果。酒店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广州南沙海滨花园新城,面临碧波荡漾的伶仃洋,背靠苍翠欲滴的蒲州山,2005年开业,于2009年被评为五星级酒店。酒店自2003年筹备之日起,便已开始探索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全国旅游行指委的指导下,与超过100所院校开展基层管理培训生计划、顶岗实习、见习主管、研究型实习、校企合编教材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其中包括2346名学生参与了顶岗实习,与4所本科高校开展应用型研究课题65项,提拔见习主管80名。形成了一批校企合作的成果,如《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岗位实践学习指南》《客房部实习生:从生手到能手》等。获得一系列荣誉,如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旅游院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2017年、2018年分别荣获广东省、国家教育教学成果系列产教融合的奖项。广州南沙大酒店16年来与院校共同培育旅游人才的成果展示,也是我国旅游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创新路上的一个缩影。

相关数据显示,国内星级酒店、精品酒店与国外万豪集团、希尔顿集团与洲际集团构成当前住宿业的主流市场。校企合作企业大致分为内资(含港澳台)与外资两类品牌,南沙属于前者,且在众多校企合作院校里拔得头筹。同时,在诸多国际大牌前,洲际集团与院校建立洲际英才学院(班),接着是万豪集团的万里豪程项目,再接下来希尔顿集团与院校建立希尔顿酒店学院。合作模式是一波又一波,各领风骚六七年。南沙现象与万里豪程是这一领域中的典型案例。

万里豪程项目是2012年11月,The J. Willard and Alice S. Marriott万豪家族基金会宣布决定在接下来的5年资助万里豪程项目,旨在提高中国酒店业的教育水平,通过与全球学术界和业界精英们的紧密合作,使青年人在中国酒店业一展抱负。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为万礼豪程的初创合作伙伴,项目致力于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项目,从而使得中国教育者和学生能够获得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巧,包括教师挂职培训、嘉宾讲座、酒店参观、教学资源、区域教学研讨会、教学研讨年会、院校拜访及国际教师项目。时至今日,万豪项目牵手旅游院校合作在国内遍地开花。

今天的职业教育已经由规模增长转换为内涵发展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提出要用约10年时间,总体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解决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使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

职业教育下一个10年将进入第4阶段——成熟期(品牌期):产教融合,共生共赢。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全服务酒店,一线业务部门基层员工实习生的比例可以占到部门总人数的30%左右,所有实习生占到酒店员工总数的10%左右,有的甚至更高。现在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期通常是半年到一年,而本科生的实习期大都不超过半年。但不容否认,高校酒店专业实习的学生已成为高星级酒店一线部门基层员工的主要来源。酒店教育与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实现了量的增长与质的跨越,市场一片繁荣。如何转向内涵式发展高质量生存?让酒店职业教育模式逐渐走向成熟,向高品质迈进,形成中国品牌向外传播,或许是这一时期的历史使命。

站在酒店露台远眺伶仃洋,虎门大桥,细嗅潮湿的海风迎面。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林则徐虎门销烟记录了是这里曾经的历史。进入21世纪20年代,人类将进入新的竞争游戏中,这种竞争所要求的是对更加细分的生存定位的认知能力(Niche Market),即细分市场。在一个生态系统当中,你找到一块真正属于你的地盘,不去盲目地扩大战线,不去与本来是你的合作伙伴的人去争利。酒店住宿业亦然,行业的边界在逐渐消失,跨界融合比比皆是,非专业出身也能拔得头筹。行业的竞争总归是人才的竞争,或许溯回职业教育的源头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此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院校制度。酒店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的办学实践,践行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办学宗旨。以工学交替为主要形式,形成多元化的经费保障机制。

(2)建立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制度。学习借鉴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

(3)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法,让校企合作的实施有法可依。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工作,在提升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法律地位的同时,明确界定企业的法律主体地位,强化企业的责任,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的法律体系明确界定学校、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降低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的成本。

万里豪程项目与南沙的校企融合是迄今国内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比较典型的校企合作范本。一边是本土品牌的高星级酒店,一边是外国酒店集团品牌,各有所长,有十余年的校企合作经历。教育者与实践者的磨合十余年,打破了企业用人和学校育人之间的壁垒,已经成为培养新时代旅游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回顾中国近代的职业教育历史,从2000年左右教育部批复各省成立高职高专院校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及强的艰辛历程。面对客观贫瘠,环境复杂的育人环境,政府、院校与企业各方一直努力携手前行,校企合作育人的初心从未改变,方式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到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功不可没。未来期望有更多的南沙现象出现在行业里和教育中。(www.xing528.com)

【注释】

[1]论文来源:邱萍.礼仪培训的方法探究[J].职教论坛,2004年8期:50.

[2]论文来源:邱萍,文晓璋.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7(3):35-36.

[3]论文来源:邱萍,周卓华.高职高专院校生源质量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09(9):86-87.

[4]论文来源:邱萍,赵瑞斌.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现状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1(27):54-56.

[5]论文来源:邱萍,李智,周媛媛.项目课程下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全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2010.

[6]论文来源:邱萍.基于“能力本位”模式的课程改革体系的构建[J].高校教育研究,2008(15).

[7]论文来源:黄维兵,邱萍,宗平.餐饮连锁经营人才培养环境研究[J].经济理论研究,2009(6):5-7.

[8]论文来源:冯贤贤,邱萍.产学研模式下的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考核评价研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70-74.

[9]论文来源:邱萍,冉杰.中国旅游职业教育2013年度热点·趋势·展望[C].2013中国旅游职业教育年度报告,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71-80.

[10]论文来源:邱萍,冉杰,等.中国旅游职业教育2014年度热点.趋势.展望[C].2014中国旅游职业教育年度报告,旅游教育出版社.2014:71-82.

[11]论文来源:《2015中国旅游职业教育年度报告》,161-173页,作者:邱萍,冉杰,等。

[12]中国旅游教育网.第二十四届全国旅游职业院校校长协作会年会在北京召开[EB/OL].http://www.cteweb.cn.

[13]论文来源:邱萍,昌孟霖.境内外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面面观.迈点,https://www.meadin.com/zl/215085.html.

[14]论文来源:邱萍.新酒店人来了,酒店教育该怎么做?.迈点,https://www.meadin.com/zl/182449.html.

[15]论文来源:邱萍.酒店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之路.迈点,https://www.meadin.com/zl/202994.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