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普通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作用及内容

普通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作用及内容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格美可以大致分成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三个方面,它在人的美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美育作用。普通高校美育课程要依托本校相关学科优势和当地教育资源优势,拓展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戏曲、书法、篆刻、剪纸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重点,形成本地本校的特色和传统。

普通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作用及内容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在净化学生心灵,激励学生热爱生活和追求美好事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美学上把形形色色的审美对象分成两大类:现实美与艺术美。与此相适应,美育的内容也可以归于这两个方面。现实美是指现实事物中存在的美。现实事物一般又分为自然事物与社会事物两类,因此相应地,现实美又可分为自然美与社会美两类。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的美,是美育的重要对象。自人类从自然界中站立起来,就开始脱离自然界母亲的怀抱。但是,人毕竟来自自然,他也需要返归自然,返璞归真。欣赏自然美实际上就是为人回归自然提供了一种方式,人通过欣赏自然美走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从这一角度看,自然美的美育作用十分重要。[3]社会美亦称社会生活美,它是指社会领域中的事物和现象的美。社会美主要包括人的美(人体美、服饰美和人格美)和生产劳动的美。人体美充分表现了人的生命力,健美的人体应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惜。人体美的美育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欣赏有关人体美的各种艺术作品,有助于人们肯定和发现人的生命价值,从而关心和爱惜个体生命。服饰是美化人自身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美化人的生活和美化环境的重要手段。服饰美的美育有助于提高人对服饰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人格美可以大致分成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三个方面,它在人的美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美育作用。生产劳动的美是指劳动者按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产品。生活劳动美的美育作用在于,使学生认识生产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美,了解生产劳动的审美因素和审美价值,从而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并积极参加生产劳动,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美,创造美好生活。[4]在美育内容中,艺术美具有独特的作用,可以说是美育的基本手段与中心环节。从审美感官的角度,可以将艺术分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和语言艺术等四大类。视觉艺术包括工艺、建筑雕塑、绘画、书法等,听觉艺术主要是指音乐,视听艺术包括戏剧舞蹈电影电视等,语言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艺术的审美作用,就在于它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并以其审美情感直接影响着人的内在心理和气质。所以,愈是具有深刻艺术性的作品,愈能够冲破时代与地域的局限,其教育功能也愈强,能成为整个人类的宝贵的精神财富。[5]

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

1.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课程综合性,加强实践活动环节。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

幼儿园美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懂得珍惜美好事物,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使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美育课程要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传授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发展艺术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和爱好,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普通高中美育课程要满足学生不同艺术爱好和特长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特殊教育学校美育课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注重潜能发展,将艺术技能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为学生融入社会、创业就业和健康快乐生活奠定基础。职业院校美育课程要强化艺术实践,注重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普通高校美育课程要依托本校相关学科优势和当地教育资源优势,拓展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www.xing528.com)

2.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逐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普通高中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职业院校要在开好与基础教育相衔接的美育课程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好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和学生特点的拓展课程。普通高校要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基础上,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方面的任意性选修课程。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和加强艺术经典教育,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美育课程。

3.实施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化管理。美育实践活动是学校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纳入教学计划,实施课程化管理。建立学生课外活动记录制度,学生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文艺演出、参观美术展览等情况与表现要作为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内容。各级各类学校要贴近校园生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美育活动形式。要以戏曲、书法、篆刻、剪纸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重点,形成本地本校的特色和传统。中小学校应以班级为基础,开展合唱、校园集体舞、儿童歌舞剧等群体性活动。

[资料来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09-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