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选文中的美育内容解读

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选文中的美育内容解读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祖国名胜风光的篇目,这些选文使师生赏心悦目,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在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选文是体现传统美德的。

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选文中的美育内容解读

(一)内容美

1.自然美

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自然美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全球人民共同追求的对象。从古至今,人们不断从自然之美中获得启发与感悟,并不断实现超越与延伸。对于令人喜爱的自然之美,万千文学家用文字描摹它,用心灵感受和拥抱它,由此创作了无数不朽的名篇,令后人瞻仰感慨。自然美是人类最初的美感来源,追求自然美是人的天性使然。将自然之美带入语文教材之中,让学生感受最初的、远在千里之外的自然之美,对于提升他们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

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祖国名胜风光的篇目,这些选文使师生赏心悦目,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有生命的自然事物之所以美,既不是为它本身,也不是由它本身为了要显现美而创造出来的。自然美只是为其他对象而美,这就是说,为我们、为审美的意识而美。”

例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开篇第一课《鼎湖山听泉》,作者是著名散文家谢大光。鼎湖山可写的事物很多,作者却唯独抓住泉声,将白天和黑夜听见的泉声用优美的笔调描绘出来,既是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也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父母之于子女的爱不言而喻,而将山泉比作娇儿,更加体现出作者对于鼎湖山泉水的喜爱之情。文中对于声音一段的描写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小溪声比作提琴声,将溪流声比作弹拨声,将细流声比作贝司声,将激流声比作铜管声,生动形象,给人以真切的审美感受。

除此之外,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表现自然美的选文还有很多,如《荷塘月色》,散文家朱自清借荷塘月色的美景,抒发渴望自由、欲超脱现实却不能的复杂情感,既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又表达了作者向往未来的政治理想;再如《江南的冬景》,此文为作者郁达夫妙手偶得,当时他生活舒适,赏景之余,写作此文。文章境界百出,自然明丽,清新隽永,表达的是“自然之美是心灵与自然的融合”这一道理。

关注自然美,是因为人首先通过自己物质性的生产活动与这些自然物产生联系,这些事物才成为人的对象。而这些不同的事物由于在人的生活世界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实际地渗透到了人的命运中,从而对人才具有不同的意义。通过自然之美来表达作者的某一情感,正是自然美的审美价值所在。

2.社会

社会美与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优美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密不可分的。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悠长历史与社会美也是无法分离的。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收纳了众多体现社会美的选文,将这些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表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优秀篇章选入语文教材,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感悟人性真善美,思考事物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的历史变迁,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人格修养。这就是社会美带给人的审美价值。

(1)人格美

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思想、意志和情感这三个方面,而美育对于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以美育德”的教学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并且在古代的教学实践中就已经得以运用。中国的父母都十分重视对子女社会美的教育,不图他们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少能够成为心地善良的社会栋梁之材。一个心灵健康的人才能具备一个健康的大脑,才能有信心去拼搏与创造。

爱国主义

爱国是心灵美最基础的表现,也是社会美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同时,爱国也是中华民族千万年来永恒的主题。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他们高尚的爱国情操,不仅有利于提升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还有利于鼓舞人们保卫祖国、乐于奉献的精神力量。

可以说,学生从小开始就接受着爱国主义的教育,一直挂在嘴边吟诵的诗句里就有相当一部分是表现爱国情感的。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杜甫,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到“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的于谦,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再看萧乾的《枣核》、刘敬智的《始终眷恋着祖国》以及《泊秦淮》《过零丁洋》等,所有这些爱国诗句和篇章至今仍给国人以深深的震撼与激励。

②劳动美

劳动不仅产生美,劳动本身就是美的一种体现。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人能够按照自己的目的改造自然。人类在辛勤劳动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丰富灿烂的精神财富。

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叙述的是一个老北京的人力车夫祥子的真实生活,深刻地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帝国主义军阀压迫之下的悲惨命运,表现的是作者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吃人制度的抗议;白居易的《观刈麦》描写的是麦子收割时节的农忙景象,“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更加繁忙……又见一位贫苦农妇,抱着孩子跟在人旁。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听她回头述说家境,听的人都为她悲伤”,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无功无德却丰衣足食的愧疚之情;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为后人描绘了豪奢的秦国宫殿,“高低冥迷,不知东西”,这伟大的建筑是出自劳动人民之手。

虽然大部分描写劳动的选文表现的是下层劳动人民的悲苦遭遇,表达的是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但劳动本身却是美的。没有劳动者,就没有现代发达的科技,没有现代人富足的生活。美的劳动使人热爱劳动。正因为如此,劳动美成为美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劳动也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劳动美因素的熏陶影响,在生活中可以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同时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改正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偏见,提升审美素养。

③其他传统美德要素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绵延千年,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博大精深,璀璨丰富。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说,有诚实守信、志向高远等;从家庭美德的角度来说,有尊老爱幼、兄友弟恭、勤俭持家等;从为人处世的角度来说,有爱岗敬业、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谦让礼貌等。在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选文是体现传统美德的。学生接受传统美德的文化熏陶,有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内心世界,树立正确的三观,进一步向美的境界靠拢。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敬业与乐业》一文,作者梁启超围绕着“敬业”与“乐业”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来展开论述。这里的“业”并不是狭隘地仅指职业,而是指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再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热爱生命》一文,作者杰克·伦敦用粗狂雄健的笔触描绘出一个无比悲壮的故事,在主人公与饥饿和寒冷的对抗之中,充分展现了人性的伟大,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又如,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中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作者雨果生动地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在美与丑的形象对比中塑造了人性的善与恶。

(2)人情美

情感是人的本质的重要内容,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情感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社会性的人类精神需要。情感既是人的内在需要,也是人与这个世界相处的基本方式。情感同时也是理性的,亲情爱情、友情,这些传载了美好情感的语言文字应当留在学生心间,代代流传,世世飘香。

①亲情

每个人都有父母,所以默认每个人都拥有亲情。但实际上,拥有血缘关系并不等于拥有亲情,而没有血缘关系也并不代表没有亲情,所有的感情得到升华都将成为亲情。亲情无比深沉厚重,可以这么说,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感情,文字中流露出来的最朴实无华却最感人肺腑的感情,也是亲情。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单元中的《陈情表》一课为例,这是西晋时期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了祖母在艰难环境下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和自己应当竭尽全力报养祖母的大孝之义。既感激朝廷知遇之恩,又真情倾吐恕难从命的苦处。全篇真情实感,委婉畅达,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更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②爱情

真爱之美,亦能感天动地。西汉卓文君“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唐有温庭筠“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北宋有晏殊“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清有纳兰性德“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等,爱情的一往情深跃然纸上。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一篇散文,虽描绘的是日常琐事,表现的却是母子、父子和兄弟之间的感情。文末最后一段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为无数文学热爱者追捧,原因是无一字言情却情意无限,意味无穷,不着痕迹地表现出作者对亡妻的一往情深与深切怀念。

③友情

友情厚重,包含着宽广的胸襟和无价的真情。曹植的“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自古以来的万千名句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对友情的重视。不仅仅是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渴望真挚的友谊。在国外,马克思恩格斯的友谊可谓楷模。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的第一篇选文便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最为亲密的朋友、战友,代表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他们的友情成就了最伟大的英明与事业。从文字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恩格斯内心深处的惋惜之情,他不愿相信自己的挚友已然离开人世,宁愿相信他只是“永远地睡着了”。(www.xing528.com)

如果说,亲情是基于自然伦理人际关系,那么友情就是基于社会伦理的人际关系,而爱情既具备社会层面的性质,也具备道德层面的性质。无论何种情,都是美的,具有审美价值。学生跟随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分析,渐渐对情感有了一定的认知与感悟,能够学会珍惜友情和亲情,追求纯真的爱情,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从长远的角度看,人情美的教育不仅能促进对学生的情感美育,对社会关系的和谐和稳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哲理

思想是人的灵魂,是人类在实践生活中的指导。拥有正确的、美的思想的人,才会积极生活、乐观向上,才会成为自己的主人,获得成功,创造辉煌。如果说感情真挚的选文能够打开学生内心的情感之门,那么富有哲理美的选文则能够打开学生头脑中的智慧之门,使他们得到思想的升华和人生的启示。学生还处于小学阶段时,由于年龄与思想的限制,面对形形色色的选择无法抉择,无法判断何为真善美,何为假恶丑。中学生则不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思维的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高涨,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体会语言、体会情感,他们更加渴望获得智慧的火花,树立对这个世界的正确认识,从而产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时就需要教师抓住机会,引导学生感知思想、体会哲理、思考人生。

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众多体现哲理美的选文。例如,七年级下册“童年趣事”单元中的《三颗枸杞豆》,作者程海教育青少年要珍惜光阴与生命、努力学习、奋勇向前。通过三叔失败的一生,告诉人们应在有限的时间中做无限有意义的事,不能怕吃苦,须为理想艰苦奋斗。再如,必修一“向青春举杯”单元中的《相信未来》,诗人食指用丰富的意象、优美的意境向人们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即要在逆境中鼓励自我、恪守承诺、好好生活。又如,必修五“科技之光”单元中的众多说明文和议论文,都在其特定的领域向学生传授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凭借某种思想美实现人类社会对下一代的文化期待,这是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改善人类”和“最高目的”的价值期待,文学作品中具有人类积淀下来的丰富思想内涵和社会主流的审美品位,语文美育通过这种特殊的形式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完美的人,文学作品中的美育内容,将对学生的审美素养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思想的影响力只限于在文学美育中发挥作用。

哲理美不仅仅透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生活中也时刻需要哲理美。人们时常抱怨生活:工作环境不够好,活动不够自由,工资不够高,生活太不完美等。然而万事万物都具有两面性,譬如落叶令人伤感,但它却也“化作春泥更护花”。无论生活有多么不堪,都不应该忘记互助,忘记感恩,忘记善良。相反,应当在这种不完美中创造一个完满的自己,至少是一个令自我满意的自己。而这正是美的思想能够激励学生美的心灵的地方,完善自我,美化自我,创造自我,超越自我。

3.艺术美

艺术美包含用文字描绘出来的意境美、音乐美、绘画美、雕塑美、工艺美、建筑美、科学技术美等。中学生或许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有初步的想法与规划,但这并不是板上钉钉、不可改变的。语文教材选文中的艺术美可以引发学生对某一领域的兴趣,未来进行深入研究,或许会在该领域有所建树。

(1)意境美

中国文学作品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美就是意境美。意境,又可称为“境界”。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是这样对意境进行定义的:“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既写真景物又抒真感情,把逼真传神的写景和诚挚深切的抒情统一结合起来,这就是境界的基本含义和基本要求。这是对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意境论的继承和发展。“意”是作者根据主观思想自主创造出来的一种虚构,而“境”则是客观社会现象的映射。一般来说,意境的创造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求之不得从而虚构出来的一种美好情境。意境中的一事一物都被赋予了作者的感情,因而显得生机勃勃。优秀的、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令读者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美化灵魂,原因之一就在于其文中创造的优美的意境。一篇作品精妙与否,全在意境创设的功夫。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只能靠读者自身去感受和领悟,学生在体会意境美方面如果遇到困难,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展示意境美的选文,一般来说,古诗词中的意境更加丰富,也更加深邃,最难以琢磨。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笔落惊风雨”单元中的诗词:李商隐的《锦瑟》辞藻华美,含蓄深沉,意境朦胧。虽然这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诗作之一,不同读者也有不同的理解,但诗中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良田生烟的典故,运用联想与想象的表现手法,把听觉转化为视觉,将片段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幽渺的画卷。通过这样意境的创设,传达给读者浓烈却又深沉,真挚而又深幽的思想感情。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开头十四个叠词就点明了作者的心境,前后对照。全词通过描绘残秋景象,着重渲染内心愁苦之情,字字悲戚,感人肺腑,一字一泪,极富感染力。

意境美并非古诗词的专利,现代诗与现代文中也少不了意境美的渲染。例如,必修一“向青春举杯”单元中的《雨巷》,作者戴望舒通过描写一系列意象,如细雨朦胧中悠长寂寥的雨巷,幽暗湿漉漉的青石板,美丽丁香般的姑娘,神秘朦胧的油纸伞,营造出一种晦涩阴沉的意境。又如,“月是故乡明”单元中的《想北平》一文,老舍先生将北平看成母亲,把对北平的感情上升到了爱母亲的地位,通过对“我的北平”的事物描写和意境创设,表现自己与北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交融的感情。“我的每一个思念中有个北平”,引发了无数读者的共鸣,通俗质朴,催人泪下。

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能将学生引入艺术意境,通过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体会作者通过一花一木、一事一物传达出来的真情实感,在思想上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达到美育的效果。

(2)建筑美

例如,八年级上册“人与环境”单元中的《苏州园林》,作者是中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通过多方面的说明,概括出了苏州园林独具匠心的共同特点,认为苏州园林可作为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3)科学技术美

例如,八年级上册的“高新科技”单元,本单元虽为自由读写单元,但该单元中的几篇选文都较为具体集中地展示了科学技术美。例如,《奇妙的克隆》一文,本篇选文的作者是我国中科院院士、著名教育家谈家桢先生。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先后说明了克隆的含义、试验、发展和对克隆的思考。

(4)工艺美

例如,必修五“科技之光”单元中的“美丽的创造”专题中的《景泰蓝的制作》,作者是叶圣陶。本文用精准通俗的语言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景泰蓝制作的先后顺序,意在启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艺术。

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关艺术美的选文很多,但传递艺术美并不意味着把语文课上成艺术课,不可以本末倒置,不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例如,有的教师在讲解《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时,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多媒体展示大量景泰蓝工艺品的图片;第二步,详细向学生介绍有关景泰蓝的发展历史和制作过程;第三步,展望景泰蓝制作工艺的发展前景。课堂资料十分丰富,而教师却完全忽略了对这篇说明文文本最基本的解读,忽略了对说明方法和写作特点的分析,忽略了文章本身的精炼语言和文化熏陶的作用,忽略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样一节课下来,教者海阔天空,听者一头雾水。花哨的形式消融了学生对课本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没有时间关注课文本身,没有时间去理解和体悟语言文字,留在学生知识库里的是被教师“咀嚼过了的面包”或似是而非的所谓的个性解读。

(二)形式美

1.语言美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汉民族的语言精练、准确、优美、典范,将人的观点、情感、心境合宜地表达出来。无论在语音、词组、修辞、语调、韵律、节奏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准确细腻的特点。语言既是人类最基本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语文教材选文的第一要素。语言美体现为选文中遣词造句的美。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的选文都立意丰富、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并且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时而含蓄蕴藉,时而不拘一格;时而优美华丽,时而自然朴实;时而单刀直入,时而迂回曲折……学生在阅读和学习这样的优秀文学作品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古典文学具有音韵美。音律的和谐是诗歌音乐性的完美体现。譬如,唐诗一般平仄相间,宋词讲究句式长短参差,文言文有时也押韵对仗。例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琵琶琴声的几句描写尤为出色,粗弦发出的声音厚重迫切,如夏季暴雨骤至;细弦发出的声音细腻轻柔,似女儿家窃窃私语。这两弦交错弹拨起来的声音极似大小不均的珠子连续不断地落入玉盘之中。作者巧设比喻,将琵琶声形象具体地描写了出来,拟声叠词的使用,增加了听觉上美的享受。这几句既有文字美,也有音乐美,既展现了琵琶这种乐器的音色与力度,也将乐声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2.结构美

如果说一篇文章的“灵魂”是它的主题思想,那么它的“骨架”就是形式结构。结构作为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了作者在创作时的思维和认知图式,记录了作家的审美过程。一个优秀的作家,既要追求作品内容的新颖独特,也要考虑文体结构的选择。一部优秀的作品,是内容美与结构美的和谐平衡。文章的形式多由内容决定,内容又通过形式体现出来。

中国古典诗词的形式美不言而喻,在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较多的是唐诗和宋词。唐诗不仅继承了五言诗、七言诗的形式,还创造出了整齐优美的近体诗。近体诗包括两种,一种是绝句,一种是律诗。刊印成铅字,都是规规矩矩的方块。诗人在创作时严格遵守押韵和字数的规定。宋词虽每句字数不一,但上阕与下阕也是严格对应的。诗歌有这样的形式特点,主要也是为内容服务的。汉语诗歌的语言形式最为整饬,却也最为自由,这在世界语言中都是最为奇特的。有时为了达到形式上的整饬,会打破一般性的语言规范。譬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讲解这首诗时,教师会提醒学生这里有一种修辞叫作互文,不能翻译为秦时的明月和汉时的关隘,而应翻译为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又如,杜甫的《秋兴八首》:“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正确的语序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作者为了适应平仄的要求,巧设倒置,句法新奇,构思独特。

众所周知,散文形式结构上的一大突出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结构具有一种流动的美,这是一种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学境界。作者内在情绪的书写、外在形象的创造和语言文字的变化呈现出一种发展的状态,这就是散文流动的美感。例如,七年级上册中的《繁星》一文,作者巴金描绘了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繁星,抒发了对繁星由温馨到亲密再到信赖的一种层递式的情感,繁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如,《往事依依》一文是于漪老师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富有文学情趣。往事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作者从不同层面回忆童年的往事,特别是两位国文老师上课时的情景,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及文学的思想感情,体现出作者的爱国情怀。

小说最主要的任务是刻画人物形象,通过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有折射的意味。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这也可看成小说的结构特点。例如,八年级下册“小说之林”单元的《孔乙己》一文,1—3段介绍社会环境,4—9段写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言行,是小说情节的开端;10—11段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是小说的高潮;12—13段描写孔乙己的悲惨结局。这样一来,作者刻画出了一个迂腐、善良、穷困潦倒的“士”阶级的孔乙己的形象,刻画了芸芸众生的生活百态,暗示旧中国旧社会下广大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揭示了世态炎凉、人性冷漠的社会现状,表达了对不幸者的同情。又如,必修二中“永远新的旧故事”单元中的《祝福》一文,作者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而是采用倒叙的方式,利用主人公“我”,讲述直接发生的、所见的和听来的故事。丰富多彩的叙述方式,使文章富有跳跃感和可读性。

非文学类文本则更能体现出文章的结构美。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结构美常常体现为古人所提倡的“凤头、猪肚、豹尾”的结构模式,它们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能够突显一种严谨完整、自然统一的结构美感。例如,必修五“科技之光”单元中一篇名为《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说明文,1—8段采用由表及里的顺序,分三个层次说明荔枝的形态和果实;9—12段主要介绍荔枝生产的相关情况。从全篇来看,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由主到次。这样一来,文章的结构一览无余,说明条理清晰,简单易懂。又如,必修三“语言,存在的家园”单元中一篇名为《简笔与繁笔》的议论文,文章篇幅短小、议论集中,充满辩论思想。中心论点突出,但立论却有所偏重,反对“冗长拖沓”,提倡“简练为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选文都同时融合了多种审美因素,以此来达到语文教材教书育人的目的。例如,散文一般包含语言美、结构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小说一般包含社会美、结构美。通过不同选文中多种审美因素的多重感染,既潜移默化又相对明晰地对中学生进行语文美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