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经济学:学科特性简介

教育经济学:学科特性简介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中的问题或者现象,其具有的教育学性质也不容忽视。综合各种观点,可以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由教育学与经济学两门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学科。这在世界各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均有所体现。

教育经济学:学科特性简介

一门学科必然有其独立的学科特性,包括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等。只有通过对学科特性的思考与追问,才能进一步解决诸如学科边界的确立、内容体系的构建以及研究空间的扩展和深化等重大问题,使这个学科走向成熟和完善。教育经济学也不例外

一、学科性质

教育经济学自产生之日起,人们对于其学科性质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不同的学者因学术背景和研究角度不同对其学科性质有着不同的认识。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多认为,它采用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属于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具有经济学的性质;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大多认为,它属于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具有教育学的性质;还有些学者选择了“中间道路”,即认为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和经济学交叉融合的新学科,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这一观点也通常为前两派所接受。

(一)经济学性质

教育经济学的产生源于西方经济学家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时至今日,其依然秉持着经济学的传统。首先,从教育经济学的产生来看,它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发端于经济学中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等美国经济学家根据发达国家的经济统计,在探讨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谜的过程中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教育经济学。其次,教育经济学主要运用经济学中的假设、理论、分析工具和方法,研究教育中的经济现象和活动。此外,很多学者承认教育经济学具有经济学性质,不仅是因为它采用了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和方法,还因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在资源稀缺条件下,有效利用资源并将资源在个人和团体中进行合理分配和使用的学科,而这是典型的经济学问题。因此,教育经济学就其性质来说,应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明确教育经济学学科所具有的经济学性质,对该学科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育学性质

教育经济学应用了经济学的方法,但不能就此断然确定教育经济学的经济学性质,因为任何研究方法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公器”。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中的问题或者现象,其具有的教育学性质也不容忽视。瞿葆奎先生在《教育科学分类:问题与框架》中把教育经济学归入了“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方式运用其他学科”并“把被运用学科作为理论分析框架”进而“分析教育中的社会现象”的学科,[1]强调了教育经济学的教育学性质。同时,很多教育学家表达了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在教育中无节制使用的不满,“全世界几乎所有研究教育的教育学家都希望经济学家从教育研究的领域中走开”,[2]这样的言辞虽然激烈,却也反映出学者们对教育经济学研究领域中过分强调经济学性质的担忧。明确教育经济学的教育学性质,可以使教育经济学吸取教育学理论的有益成分,能使教育经济学围绕教育本身的特点来组织知识体系并选择研究方法。

(三)交叉学科性质

在确定教育经济学学科性质的时候,虽然很多学者在它的经济学性质这一点上取得了一致,但是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对于其教育学属性又不能视而不见,这就决定了教育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性质。“社会科学的创新不是通过跨科际规训制度,而是通过分裂与杂交的双重过程,学科间交汇自然产生的。”[3]教育经济学就是社会科学不断分裂和杂交的结果,当下流行的观点将教育经济学的经济学性质和教育学性质融而合之,认为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厉以宁在我国教育经济学发展初期就曾指出:“教育经济学研究必然越来越走向多科性的研究,在教育经济学研究较高的第三个层次上,它是经济学、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4]王善迈教授也认为,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由经济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而成的新兴学科,它运用经济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问题,揭示教育领域中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的规律,为政府、学校、企业、家庭教育决策及教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5]以上两位学者的观点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教育经济学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和边缘性特征。

综合各种观点,可以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由教育学与经济学两门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学科。同时,教育经济学交叉学科的特性不仅反映教育学与经济学两个母体学科的交叉,还渗透着其母体学科本身与其他学科特别是社会科学相交叉的复杂特性。

二、研究对象

科学分类是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次序的分类和排列。[6]因此,学科是以某一类相互关联的运动形式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并以此划分类别的。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一门科学的对象。[7]根据学者们对研究对象的不同表述所勾画的教育经济学轮廓及其特点,可以将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分为相对宏观和相对微观两大类。

(一)宏观角度的研究对象

从宏观角度认识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把教育放置在整个经济社会背景中进行研究,强调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强调教育投资与收益问题。这在世界各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均有所体现。

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科恩(Elchanan Cohn)指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是在不管使用货币与否的情况下,人和社会是如何选择使用稀缺的生产资源及在社会各种成员和集团中进行(特别是通过正规教育)各种训练、发展知识、技能、智力和品德等等。”[8]这种表述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在教育经济学中的移植。西方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9]厉以宁教授认为:“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教育和经济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杨葆焜先生也曾认为:“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主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10]中国大百科全书》和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在教育经济学的词条释文中也做出基本相同的表述,二者都提出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是双向的,既包括教育对经济的作用,也包括经济对教育的作用。国外的研究,如苏联、东欧和日本,也侧重于将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位于宏观层面,主张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邱渊先生也倾向于从宏观角度研究教育经济学,认为其研究对象的范围是教育与经济交叉领域中以教育的社会功效为主的这个侧面的经济特征,它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是教育经济性能的特点。[11]

(二)微观角度的研究对象

除了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很多学者也把教育经济学的眼光投射到了教育活动的内部微观层面,认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从相对微观的角度定位,由此提出了教育经济学微观角度的研究对象,这些关于研究对象的表述具体到了教育活动内部甚至学校的投入产出过程。有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的学科。这种观点反映了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将经济学,尤其是投资经济学移植到教育经济学中的表现。同人类其他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一样,教育也是将投入到其中的人、财、物等资源转化为受教育者知识、技力的增进及价值观的形成等无形产出的活动,这种资源投入与产出也就是教育的成本与效益。马克·布劳格(M. Blaug)在《教育经济学导论》中认为,学校成本和财政问题构成了教育经济学主题的各个方面,侧重地表达了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微观倾向。

以上关于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种种看法,都从不同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表述,指出了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只是各有重点,不一而足。很多教育经济学家在讨论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时候综合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粗线条地勾画了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王善迈教授对教育经济学的对象做出如下的判断:“教育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研究教育领域中经济投入和产出规律的科学。”[12]范先佐教授在界定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时指出,教育经济学要从宏观角度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的规律,也要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同时还要研究教育领域发生的教育现象及其规律。[13]靳希斌教授则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学科”。[14]

关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必须结合教育活动和经济活动的特性来确定。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发展活动,教育活动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并且,经济和教育在现代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相互影响和联系也更加广泛而深入。作为人类社会两种重要的活动,经济为教育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形式和速度;而教育为经济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活动更好地发展。经济活动逐步渗透、深入教育领域内部,教育中更多的活动成为经济活动,承担教育功能的基本单位和过程也成为具有特殊“教育经济”意义的单位和过程,如学校成为市场主体,教学过程具有生产性等。因此,我们认为教育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问题与经济现象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一个包括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外部到内部、从静态到动态的整体。具体而言,教育经济学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研究教育资源的投入以及资源投入主体间的关系,研究学校经营中投入与产出、效率与质量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际上应该是一个包括了方法论在内的方法体系。因此,在讨论具体的研究方法之前,必须反思教育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也只有对方法论基础进行深入思考和辨析,才能合理运用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教育经济学的方法论思考

方法是人们用来理解或解释事物时所运用的程序,方法论是关于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由于存在多种方法,方法论的性质必然是一般性的,于是方法论通常不给研究人员提供具体的步骤。因此,所谓方法论,即是一种根本的方法,是比相对于方法而更上位的概念,是关于方法的“哲学”或一种“思维的原则”。[15]对方法论的追求“反映了一个不成熟学科的发育性痛苦(Growing Pains)。正如一个学习新技能的学徒,自觉检查这些技能的每个方面,而他的师傅却似乎对这些技能的规则漫不经心,只是习惯性地行使上述技能。除此之外,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史还证明,较为适当的方法论要求,将会较快地缩小方法论的抱负和实际社会学成就之间的鸿沟,使其日趋平伏,不再那样令人生厌”。[16]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所有方法都可以为教育经济学所用,这其中包括定性的与定量的、实证的与规范的等。而如何选择这些方法,并指导这些方法准确应用于学科的研究,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学科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上的选择与应用,同样首先需要辨清方法论问题。

在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问题上,首先应当坚持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是教育经济学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科学与经济科学的根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的根本方法。[17]除此之外,在选择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具体的教育科学与经济科学的方法论,并将二者融合成指导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

教育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又由于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最终要落到通过对人的教育而促进人的发展问题上,因此,它的方法论问题必须围绕人和人的发展来思考。尽管教育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特性十分复杂,其理论基础并非是教育学和经济学的简单叠加与机械组合。然而,无论怎样交叉、融汇和复杂,究其实质,教育经济学研究仍然可以还原到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这两种人类认知世界、实践行为和意义追求的最基本方法及其方法论上来。科学主义方法论的支持者认为教育经济学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应该对教育经济研究领域的现象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要通过具体而客观的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人文主义方法论的支持者认为在研究教育活动中的现象和行为时,要充分考虑“人”的特性,考虑到教育现象和活动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差异。教育现象和活动不是与价值无涉的,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者需要投入主观性,投入理解,从而实现一种人对人的理解,达到一种“为人”的目的。教育经济学作为交叉学科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研究必须具备科学与人文双重特质,其方法论必须坚持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原则。正是科学与人文特质的有机结合,才使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功利性和意义性更加趋于和谐统一。

(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由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和逻辑思维方式决定的。作为社会科学,教育经济学研究中运用的方法不能只是单纯的经济学方法,教育学的方法也要参与研究。两种方法在研究中不能只是简单的线性叠加关系,而是要实现非线性的交叉。这种交叉并不是要求五十对五十的对等关系,对教育经济学来说,研究方法的主体和基本框架是经济学方法,而教育学方法将以价值观的提供与导向、参与概念体系建构等方式渗透、融汇到学科研究方法之中。在坚持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逻辑思维方式,教育经济学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归纳分析与演绎分析

归纳分析是对经验事实的概括,从经验升华为结论,从个别、表面和缺乏普遍性的经验中抽象出一般原理。演绎分析则是对一般性原理的应用,对已有知识加以组织并推演出新的关系。这两种思维方式把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划分为归纳分析的方法和演绎分析的方法。教育经济学中关于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的研究,是对教育中的个别和一般活动与现象的总结提炼和升华,往往采用归纳分析方法。而另外一些研究是对教育经济学一般原理的应用,是对理论、观点和知识的推演,这些研究活动常常采用演绎分析的研究方法。

基于两种思维方法而形成的两类研究方法是研究教育经济现实活动中个别的和一般的关系的方法,二者应当结合起来,归纳以演绎为指导,演绎以归纳为基础,从归纳到演绎,再到归纳,然后再到演绎。(www.xing528.com)

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分析教育中的经济现象和活动的社会科学,在其研究中不可避免地要为教育经济活动提供某些行为的选择。依据“是-应该是”的二分法原则,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成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是研究教育经济现象和活动“是什么”的方法,侧重于认识教育经济现象和活动,研究教育经济的内在规律,从而使教育经济学研究公理化、体系化和逻辑化。规范分析方法是研究教育经济现象和活动“应该是什么”的方法,倡导掺揉价值判断的规范分析,旨在告诉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两种研究方法应该在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实际中有效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着眼于对客观事实的描述,而如果不能达到指导认识教育经济现象和教育经济活动实践的目的,这样的结果没有任何意义,这就需要规范研究方法,将包括经济政策建议在内的教育经济研究成果用于指导教育实践。譬如对教育经费投入状况的研究,实证的研究方法得出的是对教育经费的数量、分配和使用的描述,而关于如何改善投入不足、促进合理分配和使用的研究就要依赖于规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得出的结果为规范研究方法的使用提供依据,规范研究方法为实证研究指出了方向。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现象和活动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以数学逻辑语言描述教育经济现象和活动的成分、存在、发展和变化;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以抽象的方法研究现象和活动的本质或者质的规定性,这两种方法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偏废。当前教育经济学中大量采用数学方法就是定量研究的方法,是经济学中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对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影响。数理经济学中的变量分析、统计分析、模型分析和边际分析等教育经济学定量分析方法推动了教育经济学的科学化。而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法作为当前定性分析的重要代表也被广泛介绍到了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中,它对教育产权、教育制度变迁和交易费用等的分析也促进了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结合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反映,更是对教育经济学科学与人文特质的有机融合。

4.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

教育经济学的总量分析方法和个量分析方法,也可以表述为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方法,都属于广义上教育经济学定量研究方法的范畴。“教育经济学应用宏观分析方法,是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角度对教育经济现象进行考察分析,或将一国发生的经济活动和教育活动总量的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考察分析,如教育活动与经济相互制约的研究、教育投资总量与社会经济收益的研究等。微观分析是对所研究的单个事物或者事物内部进行分析。教育经济学运用微观分析法在于对教育内部的经济现象,或某一教育单位、教育者、受教育者发生的经济现象,经济条件的变化进行考察,如受教育者的个人成本与收益的研究,学校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研究等。教育活动都是通过微观教育单位(学校)进行的,微观教育单位的教育活动又是在宏观教育经济条件下进行并受其制约的。因此,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在很多情况下,是用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二者也是互为前提和相互补充。”[18]

5.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与非均衡的分析方法在经济学上被广泛应用,这两者也与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有着共通之处。教育经济学采用均衡与非均衡、静态与动态的分析方法受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直接影响。均衡分析法在经济学研究中强调行为的确定和变量相对均等,而非均衡的分析法则指出了信息不完备、研究对象的不稳定状态。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现象和活动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很多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如教育与就业的关系、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等都需要建立关于信息、价格、充分就业等的均衡假设,实际上也是采用了静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均衡的时间点或者时期的一些教育现象和活动进行研究。同时,由于信息不完备和外部性等因素的影响,非均衡也是教育经济现象和活动的常态,需要对其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变化及运动情况进行分析,这就是非均衡和动态的研究方法。[19]这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可以在服务于教育经济现实中实现整合与统一。

以上是根据方法论指导下的逻辑思维方式对研究方法进行的划分,相对来说较为宏观。具体到教育经济学的实际研究中,还有很多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被采用。譬如,调查研究,经常被用来探索和证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其基本要素包括抽样、问卷等;实地研究,在深入理解社会现实以及提炼和构建理论方面发挥作用,包括参与观察、研究者的角色、投入理解、扎根理论等;文献研究,常常被用于帮助研究者去探讨那些既不会引起研究对象的任何反应、又是其他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无法达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比较研究,是通过对大量的整体之间和个体之间、不同的时间点和时间区间之间进行比较,找出现象和运动的规律;等等。比较而言,研究方法更加具体和直接的是技术性的方法,这些具体的方法和技术包括了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量表法、抽样方法、测量方法、统计分析方法以及部分计算机应用技术。还有研究者从不同的维度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划分,认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经济分析法、教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20]

[1]唐莹,瞿葆奎.教育科学分类:问题与框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3(2).

[2]克里夫·R.贝尔菲尔德.教育经济学——理论与实证[M].曹淑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

[3]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力[M].刘健芝,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3 -34.

[4]厉以宁.经济研究的新课题和教育经济学的动向[A].教育经济论集[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9-24.

[5]王善迈.教育与经济的交叉、理论与应用的结合——国内领先的北师大教育经济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93.

[7]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9.

[8] E.科恩.教育经济学[M].王玉崑,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9]王善迈.关于教育经济学对象与方法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10] 杨葆焜. 教育经济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4.

[11] 邱渊.教育经济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9.

[12]王善迈.关于教育经济学对象与方法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13]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9.

[14]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4.

[15] 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62.

[16]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M].何凡兴,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82-183.

[17]王善迈.投入与产出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2.

[18]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6.

[19]曹均伟,李凌.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39.

[20]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