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夏交往史与交往观:探析与研究

华夏交往史与交往观:探析与研究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与交往史,就是回答“各文化系统之间如何交往、如何化解矛盾”这个交往问题的历史。简言之,即多元、共存、接纳、欣赏,这既是华夏交往观的优秀品质,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为今人、为世界贡献的优秀价值。华夏交往观具有历久弥新的当代意义,提出了重大的传播问题。华夏交往观认为,文化之间的交往之道就是“和而不同”“交而遂通”,用当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多元、共存、接纳、欣赏。

华夏交往史与交往观:探析与研究

一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与交往史,就是回答“各文化系统之间如何交往、如何化解矛盾”这个交往问题的历史。自石器时代以来,华夏大地上就存在多个文化系统,几千年来往来不绝,彼此互渗,“和而不同”“交而遂通”。在思想文化发展上,春秋时期经历了百家的内部争鸣,儒道两家脱颖而出;两汉之际佛教传入,兴盛于南北朝,至唐代已成儒释道三教并立之势。经两宋期间进一步互通消融,终于形成宋明理学的儒学新高峰,泽被邻邦。近代西学东渐,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又涌现现代新儒家等硕果。中华文化之所以“亘古亘今”,绵延不断,就在于有着“和而不同”“交而遂通”的品质。一方面,“和而不同”,既保持自身独立性,亦尊重他者合理性;另一方面,“交而遂通”,积极对话与沟通,互相学习,互为滋养。简言之,即多元、共存、接纳、欣赏,这既是华夏交往观的优秀品质,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为今人、为世界贡献的优秀价值。

华夏交往观具有历久弥新的当代意义,提出了重大的传播问题。华夏交往观认为,文化之间的交往之道就是“和而不同”“交而遂通”,用当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多元、共存、接纳、欣赏。“和而不同”是“交而遂通”的前提,即只有率先承认多元与共存,才能进一步接纳与欣赏,而接纳与欣赏又能促进各自的多元与共存。这是一种具有当代价值、面向当代问题的传播观,并具备理论的雏形,可以称之为“传播的交往观”(an interaction view of communication)。

【注释】

[1]〔美〕约翰·R.麦克尼尔、〔美〕威廉·H.麦克尼尔:《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王晋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页。

[2]〔法〕多米尼克·吴尔敦:《信息不等于传播》,宋嘉宁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8页。

[3]黄旦:《问题的“中国”与中国的“问题”——对于中国大陆传播研究“本土化”讨论的思考》,见黄旦、沈国麟编:《理论与经验——中国传播研究的问题及路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55页。

[4]〔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106页。

[5][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152页。

[6][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152页。

[7]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4年,第199页。

[8]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4年,第199页。

[9][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375—376页。

[10]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41页。

[11]姚锦云:《〈周易〉作为华莱坞电影分析的新框架:以“经”解“影”之〈一代宗师〉》,《中国传媒报告》2015年第1期。

[12]韩焕忠:《佛教对中国和文化的贡献》,《中国宗教》2009年第12期。

[13]印顺:《佛法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页。

[14]能海:《六和合的意义》,《法音》1992年第5期。

[15]吴之清:《“六和敬”:佛教僧团的建制原则》,《人民论坛》2011年第5期。

[16]佟柱臣:《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中心发展论和发展不平衡论: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规律和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1986年第2期。

[17]徐杰令:《春秋会盟礼考》,《求是学刊》2004年第2期。

[18]莫金山:《春秋列国盟会之演变》,《史学月刊》1996年第1期。

[19]尹伟先:《唐蕃长庆会盟辨考三题》,《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5期。

[20]李锡厚:《论“澶渊之盟”非“城下之盟”》,见张希清等主编:《澶渊之盟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页。

[21]桑丁才仁:《论清政府在玉树地区推行的会盟制度》,《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22]邵培仁:《中国古代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循环思想》,《嘉兴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3]张岱年:《漫谈和合》,《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5期。

[24][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唐]陆德明音义:《周易注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第369页。

[25][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唐]陆德明音义:《周易注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第381页。

[26][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唐]陆德明音义:《周易注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第382页。

[27]杨海文:《“互文”与“互动”:儒道关系新论》,《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8]刘笑敢:《孔子之仁与老子之自然——关于儒道关系的一个新考察》,《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1期。

[29]实际上这一过程从孔子就开始了。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礼记·乐记》亦言:“德者,得也。”德即得自于天,正如孔子说的“天生德于予”(《论语·述而》)。后来的《礼记·中庸》也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30]李镜池:《周易探源》,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310页。

[31]陈鼓应:《易传道家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8—15页。

[32]周建刚、张利文:《化自然以归人文——论周敦颐融道入儒的宇宙论思想》,《哲学研究》2012年第11期。

[33][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2册)》,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643页。

[34]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118—120页。(www.xing528.com)

[3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2册)》,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15页。

[36]洪修平:《儒学、中国文化与世界多元文明——以儒佛道三教关系为视角》,《孔子研究》2010年第4期。

[37]钱穆:《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北京:九州出版社,1998年,第81—83页。

[38]陈少明:《“孔子厄于陈蔡”之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39]陆建华:《庄子视界中的儒家》,《孔子研究》2010年第4期。

[40]洪修平:《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41]史冰川、潘显一:《有无相生,和而不同——试析宋代道教与儒、佛的文化互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5期。

[42]洪修平:《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43]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74页。

[44]陈寅恪:《论韩愈》,《历史研究》1954年第2期。

[45]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4页。

[46]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史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2页。

[47]洪修平:《儒学、中国文化与世界多元文明——以儒佛道三教关系为视角》,《孔子研究》2010年第4期。

[48]邵培仁:《增强中国文化国际竞争力的几点思考》,《新闻记者》2010年第11期。

[49]冯友兰:《重刊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50]洪修平:《儒学、中国文化与世界多元文明——以儒佛道三教关系为视角》,《孔子研究》2010年第4期。

[51]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3页。

[52]许倬云:《接触、冲击与调适:文化群之间的互动》,见许倬云:《献曝集:许倬云自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2页。

[53]许倬云:《接触、冲击与调适:文化群之间的互动》,见许倬云:《献曝集:许倬云自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7页。

[54]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2页。

[55]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3—24页。

[56]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3—24页。

[57]佟柱臣:《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中心发展论和发展不平衡论: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规律和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1986年第2期。

[58]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59]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60]邵培仁、夏源:《媒介尺度论:对传播本土性和全球性的考察与度量》,《中国传媒报告》2010年第3期。

[61]李建军:《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力建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62]关于“西方中心主义”的详细论述请参见本书第三章“返本与开新:大视野中的传播学本土化”。

[63]邵培仁、夏源:《媒介尺度论:对传播本土性和全球性的考察与度量》,《中国传媒报告》2010年第3期。

[64]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见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84—285页。

[65]钱穆:《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北京:九州出版社,1998年,“序二”第4页。

[66]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67]〔美〕安乐哲:《和而不同:中西哲学的会通》,温海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新版序言”第4页。

[68]邵培仁:《增强中国文化国际竞争力的几点思考》,《新闻记者》2010年第11期。

[69]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建构》,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5页。

[70]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建构》,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