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形势下党群关系的现状探析

新形势下党群关系的现状探析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形势下党群关系的现状探析高兴国党群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我们党把营造和谐党群干群关系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应该看到,在新的形势和新的环境下,党群之间的关系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二是党群关系的目标指向出现模糊倾向。

新形势下党群关系的现状探析

新形势下党群关系的现状探析

高兴国

党群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但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随着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执政条件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随着群众对党先进性的衡量标准、对党执政能力的期待的新的要求,党群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在党的建设中引起高度重视。对此,全党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紧迫感,努力为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工作。

一、党的历史和实践表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光荣、正确,不是因为他能夺得政权,而是因为他能为广大人民谋福利,能给中国带来勃勃生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群众骨肉相连、生死相依,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保持着血肉联系。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就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问题”。其实,真正事关党生死存亡的就一条: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共产党继续执政!战争年代,人民群众自觉自愿,无怨无悔地跟着党走,因为这个党代表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给老百姓带来无限希望。执政后,党拥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最大优势,能够通过手中的权力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期盼变成现实。而我们这个党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我们党把营造和谐党群干群关系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的概念及要求,党的十七大在首次确立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明确了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总结我党执政60年经验时,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党在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不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之一。这是具有鲜明现实针对性和重大战略意义的。它不仅标志着我们党对党群关系认识的深化,也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战略把握。

党的89年的历史就是党同人民群众生死与共的奋斗史,就是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发展史。89年的历史经验证明: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什么时候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89年来,人民拥护党的领导,始终对党怀着深厚的感情,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总体上是好的;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是党群关系和谐发展的根本标志。

二、必须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充分认识新的形势下党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忧患使人警醒、使人清醒、使人奋进。我们应该看到,在新的形势和新的环境下,党群之间的关系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的表现有:(www.xing528.com)

1.少数党员干部和组织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存在着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一是党员干部队伍素质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侵犯了群众的合法权利。有的党员干部没有落实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只有当官思想。更有甚者为了个人升迁,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根本不关心群众疾苦。作决策、定规章、上项目根本不走群众路线,而是热衷于搞行政命令。有些干部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公肥私,在拆迁、征地、建房、企业改制中插手,直接侵犯群众的利益。这样的做法激化了政府与群众的矛盾,损害和谐的党群关系。二是党群关系的目标指向出现模糊倾向。战争时期,党群关系呈现极强的目标指向性,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融合发展。而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群关系的目标指向变得不那么强烈和清晰了,甚至出现目标的偏差。这种目标偏差主要表现在少数党员干部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上的淡漠,甚至丧失。少数干部“一切向钱看”,共产主义信仰从淡漠走向放弃。这与大多数信仰共产主义理想的干部群众产生了目标的不一致。群众中也有一部分人对共产主义信仰和理想产生动摇,极少数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一些群众与党不再同心同德。由于党内有些干部不注意倾听群众呼声,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一些地方的单位和组织在某一阶段制定的目标也脱离实际,与群众的利益要求产生距离,结果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是作风飘忽。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但一个时期以来,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种种不良风气在滋长蔓延。突出的表现有: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等。在风气不好的地方和单位,读书、看报、学习理论、钻研政策的人少了,忙于庸俗的交际应酬的人却多了,有的甚至不信马列信鬼神;脚踏实地、埋头干事的干部得不到关注,投机钻营、能送会跑的人却步步升迁;群众的困难、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和回应,有限的财力物力却用在专给上级看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上;正直清廉、洁身自好成了“落伍者”,胆大妄为、生活糜烂却成了“流行风”;极少数干部甚至堕落到横行霸道、欺压百姓、贪污受贿、腐败犯罪的地步。应当承认,在当今我国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能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党的优良作风,但在某些党员干部那里,却存在着严重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蔓延,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的作风粗暴问题,严重影响党群关系。据中组部的调查显示,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是当前影响党群关系的重要因素。有些被调查者甚至认为腐败问题是改善党群关系的最大威胁,它不仅降低了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信任,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权威,而且损害了社会公平与公正,直接引发党群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当前党群矛盾激化的主导诱因。四是群众工作不扎实。在一些党员干部的工作中,说得多、做得少,抓落实不够的问题,还相当程度地存在着。有的高高在上,脱离实际,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有的热衷于路边工程、献礼工程、形象工程,表面风风光光,实则劳民伤财。一些事情,往往就是在一片表态的声音中走了样,在一片落实的声音中落了空。

2.部分党员干部的群众观淡漠,对群众缺乏感情,存在着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的现象。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存在不正当的物质利益观,伤害了群众的感情。一些地方和单位在发展经济中,过于注重发挥专业户、个体户的能人作用,特别是招商引资中更是大张旗鼓地欢迎“大亨”、“大款”、“富翁”来本地投资兴业,这些做法为帮助群众脱贫、加快经济发展,基层群众还能理解。可是有些党员干部奉行“有奶便是娘”的庸俗实用哲学,总喜欢“傍大款”,患上了“嫌贫爱富”病,就是不愿与群众接触,对群众的生活疾苦不闻不问,对群众的正当要求不理不睬,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建议认为是找麻烦、惹是非。这种以贫富取向对待群众的做法实在令群众寒心,在感情上没法接受,使党群、干群关系趋于紧张。二是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丧失了群众的信赖。有些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工作中不能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不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而是好大喜功、不干实事、报喜不报忧。为了个人名利,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为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不惜民力、不计成本。不仅破坏了党群关系,而且直接危害和谐社会建设。三是对群众的信访和意见视而不见,对群众所反映问题的态度冷漠甚至置之不理。四是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

3.党群关系中利益冲突凸显。党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党群关系的核心是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革命战争时期,广大群众之所以能够不畏惧危险跟党走,一个重要原因是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在建设时期,人民群众从党的领导干部和身边的党员身上也感受到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看到了党的利益,党员、干部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即使党在政策上出现了失误,也能党群一条心。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正处于彻底改变原有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的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过去,党群之间,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感情关系成分相对多一些,尽管这种关系的背后也有利益关系,但毕竟是间接的、隐性的。而目前党群关系中,利益矛盾已经开始由“幕后”走向“台前”,变得直接化、表面化。党群关系呈现利益失衡性,党群之间的某种利益平衡被打破和利益关系不断分化。首先,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经不住权力的考验,以权谋私。这些问题虽然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严重地损害了党的形象,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任。其次,一些特殊利益部门通过合法的手段,即通过政策、法律、法规、各种内部规定,谋取了单位和部门自身、尤其是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特殊利益,并通过一系列制度、政策法规、习惯做法,使党政领导干部的利益和特权固定化、制度化、合法化,并认为理所当然。一方面,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制定程序上缺乏足够的透明度,出现一些暗箱操作的现象;另一方面,政策的执行上由于利益的个人化、部门化、地方化,出现了一些曲解政策,与民争利的现象。这种做法本身拉大了党员领导干部和一般群众的利益差距,疏远了党群关系。第三,一些党员干部通过不合法手段,谋取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的获得是在严重侵犯群众利益的基础上的,所以它对党群关系的伤害很大。第四,少数部门和单位违法党的群众纪律,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违法党的群众纪律,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教育医疗收费、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企业安全生产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突出,一些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腐败;看病贵、上学难、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补偿、拖欠农民工工资、执法不公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广大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有其新特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不正之风有时呈现出从个人行为向部门和集体行为演化的趋势;呈现出损害群众利益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腐败问题的趋势。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增大了社会危害性,也增大了纠正的难度。

4.党群关系的矛盾趋向复杂化。我国现在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同时也处在矛盾凸显期,在伴随社会巨大进步的同时,各种矛盾都开始迸发出来,党群关系的矛盾也趋向复杂化。一是表现为矛盾参与主体的外延十分庞大。从农民、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逐步扩大到在职职工、私营个体业主、退伍军人,甚至还有干部、教师、学生、新闻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二是表现为矛盾发生领域广大。不仅经济领域的矛盾越来越多,而且政治、思想、文化农村、企业、城市社区等领域的矛盾也逐年上升,还存在由农村向城市社区扩展的趋势也在增加。三是表现为矛盾成因十分复杂。往往既有历史原因、利益原因,也有处理不当的原因;既有群众要求合理的一面,也有群众对党的政策不了解、不理解的一面;既有传统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冲突的一面,也有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思维定式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建设不相适应的一面。四是表现为矛盾的性质越来越复杂。甚至有些黑恶势力也在里面兴风作浪;各种各样的矛盾相互纠结在一起,使党群关系的矛盾处理起来愈加困难。

5.基层党组织影响群众的能力下降。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广大基层党员是党做群众工作的主要力量,基层组织的状况和能力,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党群关系的走向。当前我国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给基层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但是,也有部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党的基层组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足。一是认识上的滞后。部分党员干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对群众工作存在认识偏差,不知道群众的需要到底是什么。有的党员干部以为群众工作就是到基层办几件实事、好事;有的误解为群众工作就是到群众中走一走、看一看,向群众宣传一下党的政策主张;有的以为群众工作就是将一些具体任务或决策交由群众讨论,收集意见后向上级汇报一下,等等。二是在实际处理和群众关系上的能力有欠缺。群众工作存在手段落后、形式单一的问题,不能适应群众思想多元化、宣传手段多样化的需要;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在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中,一些干部缺乏洞察民意的敏锐性,不善于捕捉民情民意,把握矛盾运动的规律,往往使小矛盾演化成大矛盾。三是少数基层党组织缺乏统筹兼顾,统领全局的能力,制定的政策不符合实际,有些政策超出了群众的承受能力,给群众造成很多负担。四是少数基层组织的工作作风存在着臃、懒、散的现象。面对群众的利益诉求,或者漠视,或者拖延,或者以错误的方式解决。这些现象让广大群众对党员干部产生了反感,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五是少数组织建设本身出现一些失误。大量流动党员和“口袋”党员出现,但党员管理的方式还比较滞后,造成了“党员找不到组织,组织找不到党员”的现象。这样,使得党组织自身无法深入到群众之中去,更无法和群众进行有效沟通;群众也无处申诉自己的利益需求。

对于新形势下的党群关系存在的问题,全党首先必须要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要正视这些问题,重视这些问题,思考这些问题。充分估计这些问题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对其中的惨痛教训必须牢牢记取;对存在的问题抓紧解决,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

(作者系甘肃省委党校党建研究所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