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竹园区规划与建设的创新研究

新竹园区规划与建设的创新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各地兴办高科技园区的热潮,引起了台湾当局的密切关注,效仿美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台湾决定建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三是制定园区相关条例。

新竹园区规划与建设的创新研究

4.2.1 新竹园区的规划与建设

1)设立背景

20世纪70年代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台湾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台湾当局在总结和吸取加工出口区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认识到发展高科技产业是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因此,决定设立高科技园区,以其带动台湾的工业升级,促进经济继续发展。

(1)台湾经济转型的需要

历史来看,台湾的经济有过多次调整。在20世纪6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经历了由农业到工业、由轻工业到重化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到资金密集型的路程,特别是通过进口替代工业和出口导向工业的发展阶段,台湾以其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先期发展了轻工、纺织家用电器等轻型工业。其后则推行“化纤塑料—石化”及“金属制品机械—钢铁”两大系列为主的重化工业,使台湾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一些日用产品如雨伞、鞋类、箱包自行车等产量成为世界第一,使台湾在国际经济上争取到了一席之地,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进入70年代后,世界经济发展条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方面是台湾资源短缺、岛内市场基本饱和、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另一方面是西方国家经济陷入“滞胀”、国际市场急剧萎缩、美国等国制定了贸易和技术保护壁垒政策,使得台湾依赖“加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和“出口扩张”策略遭遇挑战。同时,台湾曾试图采用资本替代日益短缺的劳动力,重点发展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业策略,但台湾资源贫乏,80%以上的能源依赖进口,而且,其工业技术较落后,基本停留在模仿和抄袭国外的阶段,故其发展重化工业的策略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因此,台湾当局认识到必须改变其工业化策略,转向发展能源资源消耗少、劳动力占用少,而增值率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为主的“策略性工业”。

(2)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如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等正在形成一个崭新的科学技术群。这些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和扩散,既改造了传统工业,又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社会经济面貌发生巨变。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不仅影响着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因此,这场起源于美、日、西欧的世界新技术革命,对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台湾当局通过对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形势的分析及岛内经济的剖析,意识到只有加快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才是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而科学工业园区正是世界新技术革命时代出现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区域经济发展手段,能实现产业、科技、教育三位一体共同发展,在促进园区所在地区和国家的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起着先导作用。因此,设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是台湾迎接和利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一个重要对策。

(3)国外园区快速发展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时,硅谷和北卡罗来纳三角园区都取得了以科技为导向的经济高速增长,它们的发展不仅是在某些特定的领域,而且波及广泛的经济、社会领域,成为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强大动力,由此产生了广泛的示范效应,引发了美国各州兴建高科技园区。如路易斯安那州拉菲特附近的硅沼、佛罗里达州的硅湖、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安东尼奥之间的硅沟、犹他州盐湖城的仿生谷以及田纳西州技术走廊等形形色色的研究园、科学园、技术园、工业园、硅山、硅岛等名称出现的高新区(表4-5),这些高科技园正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象征和经济起飞的助推器。

表4-5 美国高新区建设年代

img62

美国建立高科技园的热潮也引起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纷纷效仿。1957年,前苏联决定在西伯利亚兴建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阿卡德姆戈洛多克高科技园区;1961年,前苏联开始兴建普希诺生物科学城;1963年,日本开始兴建筑波科学城;1969年,法国在南方城市尼斯附近开始筹建索菲亚·安蒂玻利斯科学城;197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圣三学院效仿斯坦福大学建立了剑桥科学园;1979年德国开始筹建西柏林革新与创业者中心。可以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范围内的科学技术革命浪潮和美国硅谷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世界高科技园区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时期。

世界各地兴办高科技园区的热潮,引起了台湾当局的密切关注,效仿美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台湾决定建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曾任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第一任局长的何宜慈先生指出:“当初园区设立时,主要是参考美国的硅谷、波士顿128公路、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园区三个成功的科学园区。波士顿128号公路(Route 128)以微电脑及国防工业为主,大多数是大型跨国企业;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园区以研究机构为主;硅谷则是提供良好的环境给创业型公司发展。我们考虑到台湾如引进跨国公司,对技术生根发展较难落实;而以研究发展为主的环境尚未形成,但台湾教育水准高,且具创业精神,因此决定采取较有可能在台湾生根的硅谷模式为开发蓝本。如今证明这个策略是正确的。”[6]

2)筹建过程

从1976年6月台湾当局决定设立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到1980年12月园区开工建设,筹集过程历时4年多,其主要标志有以下三条:

一是提出设置园区的报告。1968年,时任台湾经济部部长,后被称为“台湾经济之父”“台湾科技之父”的李国鼎先生,在考察新竹地区时,结合新竹地区的发展条件提出设立科学研究园区的设想。1973年,李国鼎先生创办台湾的斯坦福大学——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1975年,李国鼎先生、徐修贤先生(时任中国台湾“国科会”主任)和孙运旋先生(时任台湾“教育部”部长)在多次到美国硅谷取经后,完成了“关于设置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报告”,得到时任台湾“行政院”院长的蒋经国先生的认可。

二是决定设立园区。1976年6月,台湾“行政院”组织召开了“科学工业园区第一次筹备会”,正式决定设置新竹科学工业园区。1976年9月,蒋经国指示台湾“经济部、国科会、教育部”共同筹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并将设置科学工业园区工作纳入“台湾六年经济建设计划(1976—1981)”。

三是制定园区相关条例。1977年3月,台湾“国科会、教育部、经济部”联合成立科学工业园区筹备小组,徐修贤先生任组长,筹备小组成立后的重点工作是草拟条例和规划。1977年12月,筹备小组参考台湾《奖励投资条例》、《加工出口区设置管理条例》、《外国人投资条例》和《华侨回国投资条例》等规则,制定了《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草案)。1978年,蒋经国先生接任“中华民国总统”后,出台了“台湾科学技术发展方案”,选定能源、材料、资讯及生产自动化四大重点科技发展方向。1979年7月,台湾《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正式通过并颁布实施。1980年9月,台湾“国科会”正式成立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1980年12月,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建设正式揭幕。

3)园区规划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科学规划主要体现良好的区位选择和合理的空间布局。

(1)良好的区位选择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选址于台湾新竹市东南侧,这里地势平坦、林木茂盛、四季常青、气候宜人、风光秀丽,有青草湖、中山公园香山牧场等台湾著名的风景旅游休闲胜地。新竹是台湾地区政府开发较早的一个地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拥有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距台北只有75km,离桃园国际机场仅55km,往北到基隆港、往南到台中港两大国际海港都不远(均需约两小时)的车程,而且岛上的纵贯铁路和南北高速公路都经过此地。新竹区内有中国台湾“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华工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国科会”精密仪器发展中心等著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近邻有中央大学中原大学、中正理工学院和“交通部”电信研究所等。附近还有许多机械、电子、石化等企业,可以与园区的工业相互配合(图4-4)。因此,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智力支撑和产业基础都相当优越,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高尚居住的理想场所。

img63

图4-4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区位图

(2)合理的空间布局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规划目标是建设一个集工业、商业、住宅、文化教育、娱乐设施为一体的综合的相对独立的高科技新城,规划理念是“高科技化、学院化、社区化、国际化”。“高科技化”就是精选高新技术和科学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学院化”就是充分利用台湾交通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工研院等高校院所的智力优势,发展高层次教育,培养科技人才,形成产、学、研相结合,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社区化”就是园区的规划建设依据幽雅、洁净、美观、实用的原则,使人们在园区工作生活感觉舒适、清净、方便;“国际化”就是园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按照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并注重国际合作。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初期规划面积约为21km2,其中可开发的土地面积约为6km2,按工业区、服务区、居住区等功能区组团布局(图4-5)。运用“两先两后”(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和“分期建设、商业运作”的科学开发模式。其规划布局采用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以功能合理的组团式用地组合适应园区的动态发展,使园区的分组团有效推进。每个组团在功能上规划有工业区、住宅区、商业服务区以及休闲娱乐区,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综合性社区。通过对组团内工业、居住、商业等各种城市功能用地需求和安排使各种城市功能相对集中,并使各功能的用地在不同发展时期依据既定规划延续拓展空间,使得园区在快速推进过程中不失区域空间的有序性,同时使组团内超前的基础设施得到充分利用。(www.xing528.com)

img64

图4-5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功能区组团式布局示意图

新竹科学工业园管理局第一任局长何宜慈先生曾指出“新竹园区的规划必须以斯坦福研究园区(硅谷)为蓝本。在硬件方面必须提供公园化的环境,保留30%以上的绿地。在第一期的规划尤其要强调社区化、公园化”。因此在1983年就规划建设高档次的实验高级中学,该校设有高中部、“国”中部、“国”小部、幼儿园双语部。双语部以英文为主要教学语言,旨在解决外国学生以及园区外籍员工子女就学问题。

4)初建阶段(1980—1990年)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创建阶段从时间上来分是1981年至1990年这十年的规划建设,根据当时的“园区十年三期发展规划”,创建阶段分三期推进(图4-6)。

img65

图4-6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第一期是1981—1983年,计划开发310公顷土地,以“多目标,多功能”的原则规划建设,使园区具有“学院化、公园化、新区化”特色,重点在于“科技引进、人才培训”,以引进高科技工业的整体技术、人才、制造经验,并以产品能进入市场为主,计划引进45家企业。早在1977年3月,科学工业园筹备小组成立后,即由政府公告购置了210公顷土地,1979年4月完成土地征收,1979年12月新竹开始正式动工兴建,1980年12月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第一期的建设目标是园区公共设施的建设如住宅区、休闲区、标准厂房、双语学校等。

第二期是1984—1986年,重点是“科技生根,市场拓展”,以培养研发人才及专业人才为主,与学术及研发单位相配合,增加就业机会,确立园区发展方向。1983年4月,园区第二期第一批土地57公顷由新竹县政府公告征收;1985年11月,园区第二期第二批土地110公顷由新竹县、市政府分别公告征收。

第三期是1987—1990年,计划征收530公顷土地,重点发展方向是:“科技突破、产品创新”,主要鼓励岛内企业将资本投资于更高级、更专门的产业类别,建立自有品牌及生产网络,使科学技术有所突破,使产量、质量达到国际一流。1987年,由新竹县、市政府分别公告征收科学工业园区第三期土地530公顷,但在征收过程中因新竹县部分地主抗争,只征收到新竹市辖范围内192公顷的土地进行开发。

这一阶段的发展,“仿真”导向应是这一时期园区建设的最大特点。所谓“仿真”就是整个园区的建设是以美国硅谷为模板,采取模仿跟进的建设路径,体现在“园区架构”和“内涵能力”两个方面:

在“园区架构”的设计与建设上,不仅限于生产空间“量”的扩张,而且以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为指向,致力于花园式的研发、生产与生活空间的塑造。在这一架构下,这一时期的园区建设可分为两大脉络:一是自然资源开发(土地、水、电);二是园区公共设施建设(工业园、住宅区、休闲区、标准厂房、高级公寓、娱乐中心、实验室、双语学校、污水处理环保设施)。至1990年底,园区作为一个创业与创新的平台已初显规模。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尽管园区多个时期的建设内容与重点不相同,但上述目标、模式始终没有变。从园区的生产用地、生活用地和绿化用地的比例来看,园区绿化园地一直有较大的空间预留。从可比性看,日本筑波科学城有花园式园区之称,其绿化用地占园区总面积的比例为3.7%,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绿化用地比例与筑波的水平相近。

在“内涵能力”建设上,与美国硅谷建立了多元的互动关系,从人才、技术、项目等方面促进园区“质”的提升。其表现:(1)采取“优势导入”政策,包括人才引进、技术引进、项目引进等,与硅谷联姻、互动。李国鼎先生曾说,“我对斯坦福大学和硅谷之间互动的关系感兴趣”,“我们认为他山之石,台湾可以攻错”[7]。因此,如果从园区对高级人才引进与延揽情况看,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是一个典型。从该院与硅谷的关系来看,该院的主要班底和技术团队都是来自硅谷的华裔工程师,他们从美国留学返回,带着技术与经验,甚至工作伙伴。从“工研院”与园区的关系看,它是园区技术转移的重镇,是“新竹—硅谷”联系与合作的桥梁。从“工研院”成立至1990年末,有1 000多个员工离开工研院,进入产业界,成了园区产业界领导或中坚阶层。(2)园区以OEM的角色,与硅谷联姻、互动。在产业层面上,电脑及周边设备、IC业较为突出。1981年在园区成立的联华电子公司是台湾IC产业的第一家IC企业,至80年代末,IC产业集群开始在园区形成。1993年,园区IC产业的产值首次超过电脑及周边设备成为园区最大的产业。目前,台湾IC产业的产值约占世界产值的8.5%,居世界第四位。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是新竹科学工业园写下了台湾IC产业的发展史。台湾IC产业的发展,不是以“上游”做起而是依靠OEM建立了与美国IC产业的跟进机制,加强了新竹与硅谷的各种联系,同时也是依靠OEM的规模优势,使园区成为美国IC产业的支援和加工体系。如园区的联电、台积电等台湾地区一流的IC厂家就是依赖于美国的英特尔、AMD、英特尔等公司的OEM订单而成长起来的。

5)发展阶段(1991—2000年)

20世纪90年代是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有两个:(1)1991年,台湾开始实施“台湾科技发展12年长期计划”(1991—2002年)。1993年8月,台湾“行政院经建会”批准“新竹科学城发展计划”。该计划将新竹科学园区构建成为科学城,进而成为亚太科技研发及制造中心,成为台岛科技重镇。新竹科学城计划推动时间为25年,以1996年为近期目标年(1991—1996年),2016年为远期目标年(1996—2016年)。(2)园区第四期扩建计划的提出与实施。这主要基于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园区创建阶段开发的区域,仅能满足5年左右项目进园区开发需求,园区扩建势在必行。二是20世纪90年代初,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全球的理想,互联网迅速发展,园区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成为园区基础设施改造建设的重要内容。三是“921”震灾造成台湾大停电,仅因水电供应的不正常而使园区晶圆半导体产业产生的损失超过100亿元,园区的供水、供电体系急需调整与升级。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园区的建设处于“以扩张求调整”和“以调整求升级”的发展阶段。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为了构建一流的区域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园区图书馆数据库、技术标准等建设,许多台湾顶尖的研究机构先后创设了。如1991年9月,开工建设台湾“国家调整电脑中心”;1993年2月,正式运转“国家毫微米元件实验室”;1986年,成立“行政院同步辐射研究中心”;1993年,加速器试车成功,成为亚洲第一座第三代同步辐射设施;1991年,成立“国家太空计划实验室”;1993年,设立“芯片设计制作中心”,1997年更名为“国家芯片系统设计中心”。这六个“国家级”实验室都是台湾顶尖的科研机构,不仅对园区的技术创新,还是对吸引岛外高层次的科技人才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1991年7月,台湾电讯总局正式开办园区ISDN试用业务;1992年11月,园区实施通关自动化;1993年10月,园区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功能包括电脑导引系统、电子布告栏、公告电话和解说服务等;1994年10月,台湾“交通电信总局”计划建立“大新竹园区网络应用实验系统”,作为“国家”资讯基础建设(NII)和先导实验计划,该计划使园区的资讯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飞跃式的发展。目前,台湾数字化建设的四大支柱,即台湾“国科会”的“台湾科技资讯网络”(STIC net)、台湾“资策会”的“台湾种子网络”(SEED net)、台湾“教育部”的“台湾学术网络”(TA net),台湾“电信总局”的“高速数位交换网络”(HI net),这四大支柱的前两个就是以园区为基地的。随着这些重大的资讯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园区原有资讯的通讯模式与结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一般升级和更新,而且是将园区的功能与结构挂靠于全球互联网,由此带来了园区厂商的营运方式的变革。

在园区空间扩张方面,为了加强园区创新基础和产业化基础的建设,1998年2月,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第四期扩建用地评审委员会决定选择苗栗县竹南及铜锣两地作为园区新的发展空间,两基地分别距离新竹40km和110km。竹南基地面积为118公顷,铜锣基地为353公顷,新竹园区的总面积达到1 073公顷(图4-6)。竹南基地规划建设约65公顷的生物产业园区,32公顷的“国家卫生研究院”、8公顷的“养猪科学以及医学中心”等研发与产业空间。铜锣基地位于苗栗县铜锣乡,计划开发面积350公顷,规划成为国防产业为主的高科技研究园区(图4-7)。

img66

图4-7 新竹园区竹南、铜锣基地区位图

6)转型阶段(2001年至今)

经过20年的发展,新竹园区内的空间使用已趋于饱和,为配合厂商需求及台湾未来发展所需,园区管理局积极进行扩建,采用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在扩建竹南、铜锣基地后又规划了龙潭、宜兰、新竹生物医学园区等基地(表4-6)。

表4-6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空间分布表

img67

续表4-6

img68

龙潭基地位于桃园县西南方,占地200公顷,分两期开发:一期76公顷,于2004年开始开发,已提供厂商进驻;二期124公顷,于2006年开始开发建设,预计园区可提供1万个就业机会。新竹生物医学园区占地38公顷,位于竹北高铁站区,其中19公顷作为产业专用区,另外19公顷作为医学专业,由台湾大学负责规划与设计。新竹生物医学园区于2005年开始进行公共设施的开发和医学中心、育成中心的建设。基于台湾地区政府推动绿色硅岛的目标,台湾“行政院”将宜兰作为新竹科学园区新扩建的备选基地。2004年10月完成了基地选址论证,规划将宜兰城南基地、五结中兴基地作为通讯知识服务园区用地,三星红柴林基地作为第一期生产用地、三星天送埤及员山内城基地作为第二期生产用地。经台湾“行政院”批准,于2005年开始宜兰基地的实质性开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