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环保报道教学设计

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环保报道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6.22“环保报道——我编环保报”的教学内容框架续表6.3.1步骤一:报纸的故事1.报纸是什么?表6.23“报纸”的基本构成要素6.3.2步骤二:理解新闻报道1.新闻的概念所谓新闻,就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环保报道教学设计

6.3 有关“环保报道——我编环保报”模块的教学设计

报纸是人们熟悉的大众传播媒介,走在大街小巷上,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就经常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报刊亭,出售着各式各样的报刊。很多人都喜欢在旅途中看报纸打发时间,也因此,在我们的火车站,汽车站以及飞机上,我们经常能看到报纸的身影。报纸因为它的价廉物美、信息量大深受老百姓的喜欢。可是,熟悉报纸的我们了解报纸的历史吗?知道各式各样的报纸都有着哪些共同的基本构成要素吗?作为报纸中最重要的内容,新闻报道是如何挑选和制作出来的?编制报纸和书写新闻报道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模块介绍有关“环保报道——我编环保报”的教学设计内容。表6.22描述了本模块的教学内容框架

表6.22 “环保报道——我编环保报”的教学内容框架

img101

续 表

img102

6.3.1 步骤一:报纸的故事

1.报纸是什么?

报纸(Newspaper),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按照其英文名称的字面意思,报纸就是和新闻有关的“纸”。按照传媒领域的专业定义而言,报纸是以刊载新闻、评论、副刊以及广告等内容为主的面向大众、定期发行的出版物,一般以不装订的散页印刷的方式出现。报纸的种类很多,依据其内容取材和服务对象,报纸可以分为政府机关报、都市生活报、专业报、行业报、对象性报纸、和文摘报等类型。举例来说,人们熟悉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是典型的政府机关报;《北京晨报》、《钱江晚报》、《羊城晚报》等属于都市生活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属于专业报;《中国税务报》等属于行业报;《中国儿童报》、《中国少年报》等属于对象性报纸;《报刊文摘》、《老年文摘报》等属于文摘报。

报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公元前1世纪,在罗马出现的“每日纪闻”被认为是欧洲近代报纸的鼻祖。它是一种手抄布告,公布于罗马和各省公共场所,内容为公民投票、官吏任命、政府命令、条约、战争宗教新闻等。14~16世纪,手抄和印刷的新闻传单先后在欧洲诞生,它们被认为是近代报纸的雏形。17世纪的欧洲见证了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报纸的出现。根据《大英百科全书详编》(1980年版,第15卷,236页)的记载,欧洲诸多国家在17世纪推出了定期和不定期的印刷报纸,比如,当时有影响力的报纸包括荷兰的《新闻报》(Nieuwe Tijdinghen,1609年)、德国的《通告报》(Relationoder Zeitung,1609年)、英国的《每周新闻》(其全名为《来自意大利、德意志、匈牙利、波希米亚、莱茵河西岸地区、法兰西与荷兰的每周新闻》,1621年),以及法国的《报纸》(La Gazette,1631年)。也因此,一般而言,1609年被认为是世界印刷报纸的发明年。

1833年,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了《纽约太阳报》,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的大众化报纸。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富有本国特色的报纸产业,在19世纪和20世纪,尤其是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出现之前,报纸凭借着其信息容量大、成本低廉、获得方便等绝对优势成为当时传媒领域的“大哥大”,形形色色的报纸在世界各地发挥着重要的信息和知识传播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在电子媒体出现之前,报纸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它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

在中国,最早的报纸可以追溯到唐代的封建官报——“开元杂报”。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之后,各种版式、不同功能的报纸层出不穷。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报纸行业经历了三个时代:(1)“党报时代”(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初),其特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机关报一统天下;(2)“晚报时代”(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其特征是报业市场上出现了党报和晚报并存的二元格局;(3)“都市报时代”(9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现在),其特征是作为“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读者、具有市民化、城市化色彩的报纸”的都市报异军突起,报业市场进入了党报、晚报和都市报三元并存的格局(吕尚彬,2009)。

根据2010年发布的《中国媒体发展报告》,截止2009年,我国共出版报纸1926种,其中,按报纸级别来分,中央级报纸218种,省级报纸806种,地市级报纸848种,县市级报纸54种,按报纸类别来分,各级机关报438种,都市生活报285种,生活服务类报纸245种,行业、专业及其他类报纸958种。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大力发展及在社会上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选择了通过互联网来查看各类新闻报道、各种专业知识,以及各行各业的社会服务信息,为了顺应这一趋势,传统的以印刷为主的报纸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数字化发展时代,除了印刷纸质版的报纸,各类报纸都纷纷推出了其网络版,并在各国的主流门户网站上都建立了链接。图7.1展示的就是在线版的《中国儿童报》,其中所有版面的内容都被制作成pdf格式的文档,青少年朋友们既可以在线阅读报纸内容,也可以将感兴趣的版面内容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再阅读。

2.报纸的基本构成要素

综观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各类报纸,虽然其使用的语言、服务的对象、版面的大小及风格设计,以及内容的取向等方面很不一样,不过,它们都有一些基本要素,比如报头、报眼、头版头条等(详细的描述请见表6.23),这些基本构成要素是报纸在经历了几百年发展之后存留下来的特质的表现,它带着深深的“印刷技术”的烙印。

表6.23 “报纸”的基本构成要素

img103

6.3.2 步骤二:理解新闻报道

1.新闻的概念

所谓新闻,就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概念突出了新闻信息的两个本质属性,即真实性和及时性。其中,“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它的本质特征。与小说散文文学剧本等截然不同的一点是,新闻作品描述的应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包括当事人的言语和态度,不允许新闻报道者“虚构”其中的内容。新闻的“及时性”体现的是对新闻报道时效性的要求,即新闻报道的是应是最新、最近发生的事件。如果某事件在发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被报道,等大家通过口耳相授的方式了解之后才见诸报端或其他媒体之上,新闻早已经不是新闻,成了“旧闻”了,读者和听众对它早已没有阅读或观看的兴趣了。

同一则新闻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媒体来报道,比如,它既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在报纸和杂志上出现,也可以通过音频或视频的方式经在广播和电视节目中出现,在如今的网络社会,更多的新闻可能第一时间出现在网络上,它通常是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有时还并配有相应的视频。不过,在不同媒体类型中出现的新闻报道其写作特点会有不同,例如,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强调的是时效性,杂志强调的是可读性,广播强调的可听性,电视强调的是可看性,而网络强调的是文本、图片和视频的结合。表6.24总结了不同媒体的新闻写作特点。

表6.24 不同媒体的新闻写作特点

img104

2.新闻报道的制作流程

新闻报道的制作流程通常包括五个步骤:(1)新闻采访:(2)新闻写作;(3)新闻编辑;(4)新闻评论;和(5)新闻发布。传统的新闻报道是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媒体人来完成的,他们包括新闻记者、新闻编辑、新闻发布人员以及媒体技术支持人员组成。其中,新闻记者的主要活动是采写最新的新闻信息,反映社会问题,并联系广大群众;新闻编辑的主要活动是在新闻报道之前对所新闻作品进行整理、加工和审核;新闻报道发布人员的主要活动是将新闻报道通过正规渠道发布出去;而媒体技术支持人员的主要活动是在新闻采访、编辑和发布等环节中作媒体技术支持,比如录音、录像、剪辑等。

(1)新闻采访

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新闻记者就是“千里眼”和“顺风耳”,他们对“新闻”的嗅觉非常灵敏,哪里有新闻,记者们总能很快地发现它们,记录它们,并报道它们。那么,新闻记者的这些新闻线索是如何获得的呢?一般而言,新闻记者都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他们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很多,包括:(1)从上级机关和领导部门那里获得新闻线索;(2)从各种类型的会议中获得新闻线索;(3)从编辑部那里获得新闻线索;(4)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报道中获得线索;(5)从查询、急救电话中获取新闻线索;(6)从与他人的闲聊中获取新闻线索;(7)从新闻热线中获得新闻线索;(8)从互联网的各种公共论坛、个人空间(博客、微博)中获取新闻线索。

在有一定的新闻线索之后,新闻记者一般会尽快赶到新闻发生的现场,通过新闻采访的方式收集新闻报道内容。新闻采访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常用的方式包括人们熟悉的面对面采访、电话采访、书面采访或在线采访,如果记者想获取更深入、更真实的报道信息,他们还可以采用隐性采访或者体验式采访等方式。

(2)新闻写作

新闻报道的写作内容一般包含时间(何时)、地点(何地)、人物(何人)、事件(何事)、原因(为何)和结果(如何)等基本要素。具体而言,它包含以下内容:(a)新闻标题:消息内容的概括;(b)消息头:在新闻开头冠以“本报讯”等字样;(c)新闻导语:指消息的开头将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提供给读者;(d)新闻躯干:新闻的正文部分;(e)新闻背景:交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的部分;(f)新闻结尾:新闻报道的结束句;(g)署名:新闻作者及单位信息。

(3)新闻编辑

新闻编辑是新闻报道正式发布之前的把关人,他们的作用很大,具体而言,(a)他们具有选择权,决定什么内容适合发表,何时发表,以何种方式发表等;(b)他们具有引导力,编辑的选择往往会引导人们新闻关注点的变化;(c)他们具有信息精加工能力,选择、组织、修改和完善新闻稿件。此外,新闻编辑还负责拟定报纸的编辑方针;设计报纸的整体框架;确定报纸的规模和风格特色;设计报纸的各个版及专栏;策划和组织新闻报道;分析、选择和修改稿件;制作标题、配置版的内容、设计版面;校对和签发。

对于新闻编辑而言,以上工作都重要,但他们的工作重点一般放在以下方面:(a)抓头条新闻:报纸最吸引眼球的亮点;(b)重评论文章:报纸的灵魂;(c)选新闻图片:研究表明,一般的读者在一个版面上是先看图片,再看标题,然后再看里面的文字;(d)设新闻专栏:同一主题/题材或相同体裁的稿件一起可产生强大的集合效果;(e)制出色版式:确定版面头条新闻的位置和强度、进行版面内部区域的功能划分、形成其他稿件的合理布局、利用版面编排手段美化版面。(www.xing528.com)

(4)新闻评论

从新闻的任务和表现内容上看,新闻作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新闻报道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及时报道,提供的是新闻要素中的何事(what)、何时(when)、何人(who)、何处(where);而新闻评论是对这些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发表看法和意见,提供的是新闻要素中的为何(why),目的在于揭示事实的真相和意义。

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新闻评论为读者提供专家、学者的观点;新闻评论为读者、社区和国家提供一个自由交换观点的论坛和平台;新闻评论维护新闻报道行业的公正、监督社会舆论,做社会道德正义的守望者;新闻评论为读者提供信息并引导他们去促进积极的社会变革。

新闻评论的文体有很多,人们比较熟悉的如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随感、随笔或者按语(又称为“编者按”)。其中,社论是新闻评论的最高形式,它是代表媒体对重大文体表明立场、态度和观点的权威性评论。评论员文章的重要性仅次于社论,它一般都带有个人的看法和风格特色。短评分署名和不署名的短评,其特点是短小精悍。随感(又称杂感杂谈):话题广泛、写作灵活。随笔:随感式的新闻小品,侧重评论和抒情。按语(编者按):编辑在新闻稿和文章前后所加的说明和评注。分为编前按和编后按。好的按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新闻发布

新闻发布就是将新闻作品通过不同的媒介、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方式和受众见面的过程。在网络出现之前,新闻发布的主要平台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其中,报纸是最廉价、最大众化的传播渠道,根据新闻事件的影响力和潜在阅读人群的分析,新闻编辑们会有选择地发布新闻报道。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可以在不同类型的报纸上发布,如全国性报纸或地方性报纸上发布;日报(早报/晚报)或周报;综合性报纸或专业性较强的报纸上发布。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同一个新闻,不同的记者、编辑和评论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和剖析,然后将主题相似但报道各异的新闻发布在不同的媒体上,或者一个媒体转载另一个媒体上的新闻报道,这些都是经常发生的媒体传播行为。

网络技术出现之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新闻发布的阵地逐渐转向了网络平台,绝大部分的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如今都建立有网络平台,在出版纸质版内容的同时,大部分报纸、杂志都会推出其网络版本,尤其是新闻报道。因此,新闻报道的网络化趋势已经成为十分明显。

6.3.3 步骤三:编制电子环保报

1.活动前准备

教师和同学们可以根据电子报制作活动的预计时间长短来协商确定版面大小和数量。处于方便打印的考虑,教师可以建议学生们选择A4纸大小的版面,也可以选择A3纸大小的版面,而版面的数量可以选择2个、4个、6个或者更多。

根据电子报主题、电子报版面大小和数量,以及学生群体的特征(比如,哪些同学擅长写作、图画、摄影、信息搜索、口头表达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考虑到电子报内容的丰富性,教师可以建议3—5人组成一组,这样,组员们可以体验新闻制作和报纸编辑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及分工,如新闻记者、受访对象、美工、新闻编辑等。

2.电子报制作活动

基于前期准备,教师组织学生按小组开展电子报制作活动。步骤如下:

首先,每个小组的组员们围绕环境保护的主题协商确定新闻报道素材的选取范围(如反映本地、本校还是某个省份或某个区域的新闻事件)。之后,小组成员们可以在草稿纸上先草拟一个电子报的构思图,其中明确电子报的整体风格和布局,比如报头、报眼等报纸要素的放置位置和样式;新闻报道和评论文的数量与篇幅;是否选用图片或照片做辅助说明,如果用,具体的数量和大小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一点是,一旦电子报的整体风格与布局确定下来,要尽量保持所有版面的统一。

其次,在word文档里,教师引导学生们巧妙地运用各式各样的文本框和图形的组合来个性化地设计电子报的版面样式,文本框的四边以及图形的线条可以是实线,虚线,或者不用线条,最终实现草拟的电子报构思图的样子。教师鼓励学生们参考自己熟悉报纸的版面进行设计,力求设计时不单一地去模仿他人,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再次,电子报的内容最好多元化,既有新闻报道,又有新闻评论,新闻报道的编写要体现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即小组内要有分工,不同的同学可以尝试着去扮演新闻记者、受访对象和新闻编辑等不同角色,从中去体会专业记者和编辑们在选择、整理、编辑新闻报道过程中的感受和心路历程。此外,学生们可以体验用短评、随笔等形式描写自己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看法,以此提高自身的批判性阅读和写作能力

最后,小组成员将收集或书写好的报纸素材(文字、照片、图表等)进行编排,编排过程应尽量考虑空间上的紧凑和美观。与传统的手写报纸不同,电子报的图文有更多的修改和调整空间,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力求制作出精美、大方但又不失实际阅读价值的电子报来。

3.电子报分享活动

当学生们完成电子报创作后,教师可以在班级或年级里组织电子报作品分享的活动,教师可以将各组的电子报作品张贴至班级内外的公共空间中,或者将每个作品拍照或扫描后上传至相应的网站,共享给每位同学。之后,作为电子报创作很重要的内容,教师别忘了提醒学生们完成评价电子报作品的活动。

6.3.4 步骤四:评价电子报

在电子报的分享活动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以小组的方式思考并讨论评价报纸(电子报)的好坏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标准,教师鼓励学生们结合本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尤其是从报纸的特点和新闻报道的特点出发考虑问题。思考活动结束后,教师鼓励每个小组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分享他们对于报纸(电子报)评价标准的思考结果,教师做点评和总结归纳。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可以训练学生们的批判性阅读能力以及他们对媒体内容的评价能力。

然后,教师呈现表6.25所示的评价工具,解释为什么报纸(电子报)的评价内容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内容准确性、内容新颖性、内容相关性、图文搭配效果以及色彩搭配效果。教师可以和学生们一起比较学生们建议的评价内容和表6.25所呈现的评价内容的异同点及其缘由。

之后,教师安排每个学生利用指定的电子报作品评价工具来尽量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所在小组的电子报作品和其他小组的电子报作品。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统计和点评。

表6.25 电子报作品评价工具

img105

6.3.5 步骤五:模块活动反思

本模块的主要教学活动包括:(1)介绍“报纸的故事”;(2)解读新闻报道;(3)制作电子报纸;(4)评价电子报。学生们在学习完本模块内容后请根据表6.26提示的问题反思学习过程。

表6.26 模块学习活动反思工具(请在选择项前打“√”)

img106

续 表

img1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