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初文化遗民研究:诗文创作的文化遗产

民初文化遗民研究:诗文创作的文化遗产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章梫跋对唐晏文集的高度评价,立足点就在于唐晏的创作带有明显的学术经世和学术续命的成分,唐晏这种“文化遗民”的特性也正好是章梫的夫子自道。

民初文化遗民研究:诗文创作的文化遗产

第四节 诗文创作的文化遗民倾向

章梫诗文成果收录在《一山文存》和《王章诗存合刻》中,前者全为章梫的文集,后者是王舟瑶和章梫诗歌合集。

《一山文存》收录章梫的经、史、杂文骈文等内容,史部、杂文中关涉史论的内容在上文多有论及,杂文部分还有更多是友朋的诗文叙序、跋语,间有部分墓志、书信、人物传记

《一山文存》中被同辈遗民及后世研究者引用最多的是《答金雪荪前辈同年》,信中有一段描述上海的遗民诗社——超社——的话语:“上海壬子以来,故有超社十人,轮流诗酒;甲寅一年,出山者半。王子展观察存善戏谓:‘超’字形义,本属闻召即走,此社遂散。”嘲讽部分民初遗民在民国时,经不起功名利禄的诱惑,纷纷脱下遗民袍笏,出任民国官员。一般认为,王子展嘲讽的人是樊增祥、周树模,这一年,樊增祥入都供职,兼参议顾问两官,又兼清史馆。

金兆丰(1870—1934)字瑞六、号雪荪,浙江金华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进士,入翰林院,历任京师大学堂二品提调,京师督学局视学,国子监师范学堂监督,国史馆实录编修、武英殿校对等职。民国后,参与修纂《清史稿》。

同辈遗民征引此信的有唐元素、郑孝胥等,1915年8月6日的《郑孝胥日记》全文摘录了此信,郑孝胥是从唐元素处得到的,“(元素)昨从一山处索得文稿,呈阅,或者足为解颐乎”。郑孝胥看完信后,也回复唐元素:“一山所论极平允。惟名节久而后定,非标榜一时之事。律人宜恕,自律宜严。抱不屈之志者,岂必区区求谅于世耶!天下乱犹未定,似不可以易代论。”(20)

细品章梫书信,章氏似有为流连诗酒的上海遗老辩解的成分,事实上,章梫认为,遗老们流连诗酒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从陶渊明、宋代的月泉吟社到明代遗民顾亭林、黄宗羲、孙奇逢、祁六公子(即祁班孙)等无一不是如此,他认为“亡国之恨,有形诸外者,又蕴于中者”,只要能做到“稍知廉耻,不敢自欺欺人”则无可厚非了,不必以《春秋》责备贤者之笔责之。

章梫散文中能体现“文化遗民”意蕴的以《唐元素大令文集跋》、《吴莲溪秘书郎〈借浇集〉叙》、《钱德邠观察封松渍泪图叙》、《陈弢庵师傅七十双寿叙》等文章为代表。

《唐元素大令文集跋》是章梫为好友唐晏(震在廷)文集出版时而作的序言。

章梫首先肯定唐晏的著述有王伯厚(应麟)、顾炎武之遗风,以《困学纪闻》、《日知录》名世的王、顾二人在遭逢国变后,“抱亡国之恨,其于政学是非得失,剖析豪芒,无一卷不隐括当时情事,与夫万世人道之大防”。接着肯定唐晏著述的价值可与王伯厚、顾炎武媲美:“鉴于历代儒学之得失,示后世以康庄之途者,伯厚、亭林之用意也……其手定文集,识议坚卓,又皆《困学纪闻》、《日知录》之尤精要者。”进而评述唐晏的学术精神,“大凡贤人君子之用心,惟在经世,时无可为而又值非常之变,孤臣琐尾,困心横率,托文字以立教,其孤怀遐想,故非常人能测也”。文章最后总称唐晏为“北儒而兼南宗学者”(21)

章梫跋对唐晏文集的高度评价,立足点就在于唐晏的创作带有明显的学术经世和学术续命的成分,唐晏这种“文化遗民”的特性也正好是章梫的夫子自道。此外,《吴莲溪秘书郎〈借浇集〉叙》也表达了相同的意蕴。

《一山诗存》中有大量的为遗民同人题诗、赋诗诗、唱和诗、赠答诗、寄别诗,也有一部分咏史诗,此处选择最著名的《明季杂事诗感赋十四首》和《咏雁》诗加以阐述。

上文在论及民初遗民文学时提到淞社遗民,他们的历史记忆集中在晚明,如汪洵的《明季小乐府》、恽毓龄的《杂咏宏光朝野事》(39首),此外,吴俊卿、缪荃孙、刘炳照、朱焜、施赞唐、周庆云等都撰有诗歌。章梫没有加入淞社,但一样将晚明历史融入到诗文中,如用淞社“明季杂咏”和“咏近事”二题合赋而成的《明季杂事感赋十四首》。

章梫寓居青岛期间,与刘廷琛、魏元旷、卢扶常(字兆蓉,民国时改字为黑庵,改名为耿,号草夫)等关系密切,遁迹上海后与友朋有诗歌往来,其诗也常被好友转引,魏元旷《蕉庵诗话》卷二载,草夫(卢扶常)将《明季杂事感赋十四首》及自注寄示给魏元旷,草夫亦有《次韵一山却聘青岛》诗歌:“浮生跼蹐人世间,犹羡鹪鹩转徙宽。”“避乱身全与乱亲。”(22)以表达他们的颠沛流离和对时局的不满。

《明季杂事感赋十四首》涉及南宋遗民谢翱,郑思肖的“铁函心史”,李自成称帝,营葬明思陵(崇祯帝)的昌平州吏赵一桂和诸生王政行等,梁鼎芬营葬崇陵,民国新剧“燕子笺”、“鄂州血”等历史故事,洪承畴张之洞、李世雄等历史人物。

如,第一首:

平则门前驻闯兵,内家潜语请行成。当时若亦循尧让,早以共和继大明(23)

据《明史·李自成传》载,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贼攻益急,自成驻彰义门外,遣降贼太监杜勋缒入见帝,求禅位。帝怒,叱之下,诏亲征”(24)

第二首:

崧淓继序建行朝,雪满江南枝未凋,毕竟残棋留短局,胜于春腊可怜宵。

辛亥十月间,京、津起“大清有春无年”之谣,是岁十二月二十三日立春,二十五日下逊位之诏。

第三首:

武英殿上拜官家,异代衣冠礼有加。十二万金门额重,明清阅尽出中华。

李自成首次入宫,先上武英殿。袁世凯任正式大总统,亦先赴该殿演习礼节。壬子年(1912)八月,改大清门为中华门,取下大清门旧额时发现背面“大明门”三字犹存,系青晶石为之,西人欲以十二万金易去,不果,存内务府库中。中华门额改用铜版刻字。

第四首:

万孙遇顺运重更,群道青田数学精。岂意崇文与宣武,纪元两代更分明。

据刘伯温的《烧饼歌》载,明太祖曾以国祚问刘伯温,刘答以“万子万孙层叠层,祖宗山上贝衣行”,“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万子万孙即万历子孙,祖宗山上贝衣行即崇祯,后人以“万子万孙,遇顺而止”视为谶语,顺即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建立的“大顺”国,明朝国运遇顺(大顺政权)即结束了。崇文门、宣武门是明北京城南东西两大门,崇祯、宣统正好又是明清两位末代皇帝年号,它们又应验了崇、宣二字之谶。

第五首:

昌平王赵义声高,不减唐林与谢翱。景庙山陵今永奠,节庵忠爱冠词曹。

王政行、赵一桂,都是营葬明思陵者。光绪崇陵工程久停,梁星海(鼎芬)廉访每诣德宗殡宫前奠祭,号哭不去。当事感之,始复督修。

第十一首:

娼优合队入梨园,舞罢更阑笑语喧。《燕子笺》和《鄂州血》,兴亡都付白昆仑

京师戏园,男女合对演戏始于壬子年春间。陆士谔撰的上海新剧《鄂州血》又名《血泪黄花》,主要讲清帝逊位之事。

第十四首:

惨明社局萃东南,心史沉沉在铁函。今日吾曹聊复尔,眼中沧海指弹三。

以郑思肖“铁函心史”作喻。

孔子编《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以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等手段,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的做法被人誉为“春秋笔法”。章梫的诗歌也蕴含明显的“春秋笔法”,上述诗歌合历史与现实为一体,熔褒贬善恶于一炉。

章梫乙卯年(1915)有《咏雁》诗:

文能作篆武能阵,经纬云端未易才。今日南来无北信,茫茫天意费人猜。

章梫《一山诗存》,刘承干民国15年(1926)刻本

第一联赞雁,第二联企盼鸿雁传书。诗意本身平平,并无特别之处,但此诗却为众多的遗民朋友所传诵,以至唱和诗、赠答诗较多,如止庵(瞿鸿)、庸庵(陈夔龙)、节庵(梁鼎芬)、乙庵(沈曾植)、刘翰怡、王病山、洪鹭汀、周庆云、曹东寅、杨钟羲、金蓉镜、宁愚(叶鹤巢)、陈夔龙等均与其有诗往来。

细思其中缘由,约与寓居青岛的遗民谋划复辟有关,大雁成了他们寄托的道具和信使的象征。

尔雅翼》载:“雉,耿介之禽,应义气……士执雉,取其守介而死,不失节也。”(25)雉、雁同为飞禽,性情相投,雉的耿介、不失节正好成为吟咏的对象,不与民国合作,偏处青岛的民初遗民不就像雉一样守节吗?再者,传书的大雁脚上的帛书将苏武尚存的信息传递给了大汉天子,导出了苏武最终返回汉朝的生机。

中华民国建立后,清朝孤臣孽子们伺机“恢复祖业”、“光复旧物”,以“宗社党”成员善耆、溥伟为代表的王公贵族势力,以劳乃宣、刘廷琛等为代表的逊清遗老以及张勋等人在癸丑年(1913)、丙辰年(1916)、丁巳年(1917)年一波接一波地进行复辟活动。上海、青岛各地的复辟势力奉恭亲王溥伟为领袖,青岛成为复辟大本营

惟其如此,大雁成为复辟信息的传递者,章梫这首平平诗意的诗歌,恰切地将民初遗民翘首以盼复辟信息的心境表达出来,于是乎,唱和者、赠答者众多。

如沈曾植《和一山雁诗并呈陈诒重》(二首):

野无青草关塞黑,奈此介禽不贰何?万古长空一潭影,从他凫乙几淆伪。(www.xing528.com)

一卷书应到上林,孤臣海上不眠心。冰天莫讶寒如此,安静微阳养息深。(26)

第一首,起联化用《春秋左传》齐侯语:“室如悬罊,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赞叹在既穷又旱的困境中却忠贞不二的“此介禽”,比喻那些不背叛大清的遗民。第二联,用《南史》中的典故,“昔有鸿飞天首,积远难亮。越人以为凫,楚人以为乙,人自楚、越,鸿常一耳。”(27)嘲讽那些将鸿雁误作燕子和野鸭的人,是非不清。

第二首用苏武牧羊北海故事,以赞其在严寒、困苦中永葆孤臣之心。

作为回赠,章梫有《酬沈乙庵布政和咏雁兼柬刘翰怡京卿》诗:

老僧听鸡不闻雁,一诗白雪印青泥。严夜失群飞不起,尺寸霜坂仍孤栖。去年嗷嗷满大野,辗转沟壑颜色黧。昂首叫天天不语,隆准王孙苏遗黎。今岁麦禾嗟油秀,书来隐约无缄题。佛空诸有君子佩,汉官品服行跄跻。寒消春到毛羽长,故国关山途未迷。

三联写严冬来临,失群的大雁孤栖在尺寸霜坂上,以致辗转沟壑颜色黧黑,它们喻指谋求复辟的各位同仁避居穷乡荒野。寒消春到,麦禾油秀,大雁的羽毛重新丰满,预示着新的希望到来,远看故国关山,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不能迷失前途。暗指着恢复清王朝的江山需要各位遗民的努力。

此种意境和决心,在《酬周梦坡学博和咏雁》中再一次呈现:

历尽三关与九边,抱贞不二与天然。琴心更有兴亡感,一曲平沙落夜弦。

另据魏元旷《蕉庵诗话》载,宁愚(叶鹤巢)也有《和一山咏雁》四首:

暮天荒影断江洲,铩羽芦中又几秋。辛苦风霜南北共,随阳犹说稻粱谋。

零落江湖尚主宾,湘弦矰缴那相因。生成孤介难为偶,不向冥冥怨弋人。

浮沉音羽印痕虚,嘹唳声嘶侣渐疏。一阵未成风转急,上林方阻北来书。

云霄目断羽毛丰,缈缈前途万里风。日影乱随鸦阵黑,问天欲借字书空。

“刘廷琛(幼云)避居青岛。诸旧人尝同事者,亦多遁荒穷野。宁愚、一山、商云汀辈辄相依岛上。‘零落江湖尚主宾’,身世犹可少慰,未若云表孤冥,益增寂寞耳。”(28)

联系章梫诗歌、叶鹤巢和诗,可看出青岛遗民的矛盾状况,一方面是现实生活的困境,另一方面是对志向的坚守,导致他们对趋炎附势者的不满。

总之,作为一位遗民,章梫与刘声木一样用自己的史籍撰述、诗文唱和、赴青岛任尊孔文社编辑之聘等行为,表达了他作为一位文化遗民的道统担当、学统承续与文化整理等自觉追求,尽管其中含有对中华民国的不满,但他追求文化命运延续的精神和赤诚不应该否定。

【注释】

(1)沈曾植《章一山文集后序》,钱仲联《沈曾植海日楼佚序》(中),《文献》1991年第3期,第179页。

(2)陈夔龙《花近楼诗存》(六编卷一),王伟勇《民国诗集丛编》(第一编37册),台中:文听阁图书有限公司2009年9月,第970页。

(3)《拟请增辑四库全书折》,章梫《一山文存》,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第378~381页。

(4)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5月,第231页。

(5)章梫《续修章氏族谱序》,章梫《一山文存》,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第465~466页。

(6)章梫《重刻〈阆风集〉叙》,章梫《一山文存》,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第475~477页。

(7)章梫《上朱师座》,章梫《一山文存》,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第529~530页。

(8)章梫《上陆相国》,章梫《一山文存》,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第427~429页。

(9)章梫《〈纶旅金鉴〉后序》,章梫《一山文存》,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第558~561页。

(10)章梫《答政事堂》,章梫《一山文存》,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第451页。

(11)章梫《答呈徐太保》,章梫《一山文存》,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第489页。

(12)章梫《明史义例汇编序》,章梫《一山文存》,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第486~487页。

(13)章梫《答杨子权明经》,章梫《一山文存》,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第490~491页。

(14)《左传·哀公十六年》,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10月,第2177页。

(15)章梫《圣诞日约往曲阜展谒庙林启叙》,章梫《一山文存》,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第626~630页。

(16)缪荃孙《章君一山之青岛应尊孔文社编辑之聘诗以送之》,《淞滨吟社集》(乙集),晨风庐1915年刻本。

(17)潘飞声《送章一山赴青岛应尊孔学堂编辑之聘》,《希社丛编》第三册,民国2年(1913)10月刊本,第5~6页。

(18)章梫《予将移居青岛留别淞社诸同志兼谢赠行之作》,《淞滨吟社集》(乙集)。中华文史论丛增刊《艺风堂友朋书札》“敢负初心作美新”一句则为“肯使田横客笑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036页)。《王张诗存合刻·一山诗存》(浙江刘承干1926年刻本)与《淞滨吟社集》(乙集)同。

(19)唐晏《送章一山至青岛序》,《涉江先生文钞》,民国铅印本,第29~31页。

(20)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0月,第1572~1573页。

(21)章梫《元素先生文集跋》,见唐晏《涉江先生文钞》,民国铅印本。

(22)魏元旷《蕉庵诗话》,张寅彭《民国诗话丛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1~12页。

(23)《王章诗存合存·一山诗存》,浙江刘承干民国15年(1926年)刻本,下同。

(24)张廷玉《明史·李自成传》(卷309),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7964~7965页。

(25)罗愿《尔雅翼》(卷13),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排印本,第144页。

(26)钱仲联校注《沈曾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2月,第955~956页。

(27)李延寿《南史》(卷75),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1879页。

(28)魏元旷《蕉庵诗话》,张寅彭《民国诗话丛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