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电视艺术美育功能:提升受众审美能力

中国电视艺术美育功能:提升受众审美能力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看电影是封闭性的,看电视是开放性的,这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审美心境。在这种介入和参与之中,获得了特殊的接受美学的审美情趣。20世纪80年代中期,接受美学被引入中国,给中国的理论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接受美学确立了与以往文学理论截然不同的文学作品的概念。

中国电视艺术美育功能:提升受众审美能力

第二节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受众审美能力的提升

电视观众在观赏电视艺术作品时,与欣赏其他艺术作品时的接受心境有所不同。欣赏电视艺术,受众具有一种较强的参与感或介入感,能在与创作者的沟通、交流中共同建构新的主体结构。这也构成了电视艺术所独具的接受美学特征。

影视艺术是姊妹艺术,但是影视艺术的审美心理却并不相同。看电影是封闭性的,看电视是开放性的,这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审美心境。电影观众几百人云集在一个黑暗的大厅,凝神屏息,彼此似乎从事一种仪式化的、神秘的艺术活动,并且还可以从周围观众那里得到感染,获取独自观看时得不到的审美感受。观众仿佛沉浸在电影梦幻般的世界中。电视机摆放在自己家里,天长日久,它就像家里的家具一样,具有一种亲切感,感兴趣时看一下,不感兴趣时可以不看;有争议时家庭成员间争得面红耳赤,看到高兴时全家一起捧腹大笑;甚至有时候,你可以边看电视边聊天或者不断更换频道,似乎电视节目的内容并不重要,“看”本身就是快乐的源泉。因此,我们可以说,观赏电视艺术“不是欣赏的欣赏,不是审美的审美,不是艺术享受的艺术享受”。[2]这种特殊的审美心境,使得受众在欣赏电视艺术时有着“参与者”的身份,而不像电影观众那样“无能”、被动。电视连续剧渴望》的播出曾引发中国电视的收视狂潮,观众同情主人公刘慧芳的遭际,看完电视剧后纷纷写信、打电话给电视台,要求不要让刘慧芳变残疾,应该让她重新站起来;有些老年观众还要求让刘慧芳做自己的儿媳妇。观众把剧情当“真”了,“介入”了剧情。在这种介入和参与之中,获得了特殊的接受美学的审美情趣

一、接受美学的缘起及其主要内容

接受美学肇始于20世纪中期的联邦德国,70年代影响日渐扩大,逐步发展成为德国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流派和文学理论学派。在其后十多年的时间内,接受美学异军突起,影响到美国、日本以及西欧诸国。前苏联及东欧诸国也对接受美学的挑战做出了迅速的反应,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研究读者接受的热潮。20世纪80年代中期,接受美学被引入中国,给中国的理论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这种新兴的理论与中国传统的文艺批评观念相融合,推动了创作与欣赏活动的开展。

接受美学确立了与以往文学理论截然不同的文学作品的概念。接受美学认为,作品在未被读者阅读的时候只是束之高阁的文本,只有进入读者视阈,成为把玩和欣赏的对象,由读者填补留下的空白才产生意义。文学作品和文学文本是两个必须严格区分的概念。任何文学文本都具有未定性,都是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文本不可能成为文学作品的全部,只是文学作品的一部分,构成文学作品的“一极”。读者的阅读,将文本所展示的开放的图式结构完成,使其未定性得以确定,从而实现意义的表达。文本在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化,构成文学作品的“另一极”。正如伊瑟尔所说,“作品本身显然既不能等同于文本,也不能等同于具体化,而必定处于两者之间的某个地方。”[3]由于不同读者的社会阅历、艺术修养、期待视野方面等的差异,同一作品具有了不同的阐释意义。作品通过影响读者,进而影响了世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接受与解读都是以文字为中介。作者们将自己对社会与人生的理解与把握以文字为载体传达出来,社会这一接受整体同样以文字为中介对其进行阐释与再创作。

二、接受美学视阈下的电视艺术

当我们将电视艺术置于接受美学视阈之中,我们就会发现,观众不只是接受者,同时也是创作者。其欣赏过程中的具体化构成了电视艺术的重要一环。文学、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的创作带有一定的自娱性质;电视艺术则像戏剧、电影一样,没有观众,自身便难以存在。离开了接受,其存在毫无价值和意义。电视艺术创作必须考虑观众的接受,创作者的情感冲动必须以符合观众的审美期待为前提。可以说,没有观众就没有电视艺术。创作者忽视了观众,对观众缺乏必要的了解,即使作品制作精良,也不会受到观众的欢迎。现实越来越清楚地显示,真正能客观反映电视艺术文本是否适应观众的要求,是否符合观众的期待视野,是否为观众所喜爱的标准,不是编导们的一厢情愿,而是冷冰冰、真切切的收视率

从某种程度上说,有资格评判一个电视节目、一部电视作品是否有价值的是观众这一群体。观众不是一个被动的、消极的接受群体,而是一个能动的、活生生的群体。而且,观众群体因职业、年龄、文化素养、社会阶层、个人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对同一电视节目或作品产生了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在收视率冰冷的数字背后,隐藏着观众的兴趣热点和收视趋向。观众总是以自己的“期待视野”被“融合”的程度来评价电视艺术文本。“理解其实总是这样一些被误认为是独立自在的视阈的融合过程。”[4]

科技的发展、电视技术的进步,增加了观众收视的自由空间遥控器掌握在观众的手中,电视艺术文本的生命也只能由观众这一庞大的群体所左右。当电视艺术文本符合观众既有的期待视野和审美需求时,就会使观众获得满足,由认同而产生共鸣,由共鸣而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收视率就高。如《新闻调查》、《焦点访谈》、《今日说法》、《东方时空》、《实话实说》、《讲述》等一大批电视节目之所以妇孺皆知,是因为在这里,广大的观众能从中了解百姓的疾苦,了解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找到自己的对应位置;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一代廉吏于成龙》、《天下粮仓》等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观众整顿吏治、反腐倡廉的现实要求和情感需要被艺术而真实地展现了出来,人们对于现实与政治的关心与关注得到了放大与再现。与之相反,当电视艺术文本落后于观众既有的期待视野时,观众就会感到失望。他们当然不会在这些频道上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收视率也必定随之下降。如央视制作的电视连续剧《笑傲江湖》,事先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把观众的胃口吊得太高,而实际播出时离观众的审美期待相去甚远,播出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少量的观众或钟情于金庸先生的作品或出于个人的其他原因还在苦苦支撑。收视率低这一现象,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即当电视艺术文本超前于观众既有的期待视野时,不一定能为观众所接受,也会出现如凡·高等大艺术家那样曲高和寡、不被理解的情况,收视率也会平平,没有产生相应的接受效果。例如电视连续剧《围城》,钱钟书先生的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就很高,用电视镜头进行图像化解读后,艺术上同样非常精致,充分体现出电视剧的本质特点,但收视率却很低。因此,决定电视艺术接受效果的不仅仅是文本,更主要的是观众的期待视野,收视率有时也只是相对地而不是绝对地反映了电视艺术文本的水平。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电视艺术创作应有其明确、准确的受众观,应充分考虑到观众的需求,争取更高的收视率。

三、提高观众的审美水平,升华观众的审美趣味

但是,在我国,电视作为重要的宣传和传媒机构,是国家的上层建筑,不能仅仅着眼于眼前的短期效益,不能仅仅是顺应,甚至是迎合某些甚或是大多数观众的需求,更肩负有重要的使命。它不仅要吸引观众、满足观众,更要创造观众。高质量的电视艺术文本在使观众产生审美愉悦的同时,更会升华其审美趣味,使之转化为一种新的阅读经验,融入观众的思维定向,从而拓展观众的期待视野,提高其审美水平。电视观众的期待视野越来越广阔,对电视艺术文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反过来又推动了电视艺术创作的发展,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

中央电视台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的历程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从第一届电视春节联欢晚会举办至今,每年央视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全国最好、最强大的演出阵容,打造一台最盛大的文艺晚会。春节联欢晚会早已成为中华民族除夕之夜的精神大餐,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收视率很高。观众在享受精美文化大餐的同时,欣赏品味也得到了培养与提高,眼光变得越来越挑剔,对晚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这正说明观众对春节联欢晚会投入的热情和关爱,也是晚会不断创新求变的压力和动力。多年来,中央电视台拥有着最广泛的观众,观众关注着电视台的发展和变化,电视台也不断地培养和提高了观众的审美品味。只有选题新、观念新、题材新、方法新、语言新的电视艺术文本,才会赢得观众的好评,抄袭、重复、人云亦云的文本肯定难以唤起受众的接受欲望。

电视艺术文本的传播,首先应该是一种先进文化的传播,要多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观众接受文本,也是一种文化价值实现、增值的过程。文化学认为,先进文本易被受众接受,落后文本易被受众拒斥。电视艺术的传播应选择易被观众接受的先进文本,才能实现先进文化的有效传播,实现文化增值。如果选择的文本是低级庸俗、愚昧落后甚至是反科学、反人类的,那么,尽管这些文本有一定的市场,能够迎合某些人的低层次需求,但在整个文明进程中,这类文本只能是一个负值,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只有电视艺术精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历久不衰。接受美学认为,一部作品的潜在意义不会也不可能为某一时代的读者所穷尽,只有在不断延伸的接受链条中才能被读者所发掘出来。精品文本所包含的信息量大,解读空间大,往往具有较广泛的受众面,能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审美需要,并能升华受众的精神境界。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精品文本的意义会被受众重新解读,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从而使原有文本的意义越来越丰富。

四、加强艺术教育,提高观众艺术欣赏的能力

电视艺术创作是建立在观众的电视艺术鉴赏水平基础之上的,只有普及了电视艺术教育,提高了观众的电视艺术鉴赏水平,那么相应的,高质量的、具有优秀文化内涵的影视艺术作品就会源源不断地被创作出来,反过来又会对广大观众进行优秀文化的传播和艺术熏陶,形成良性循环。观众和市场一样,是需要去“培育”的,高质量的精神产品会逐渐培育出高水准的受众,而低俗的作品,只能培育低俗的观众群。它所诱发的,正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应该克服、抛弃的东西。(www.xing528.com)

艺术欣赏、艺术创造和艺术批评都是人们进行艺术实践的活动。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培养艺术精神,了解相关的艺术知识,从而提高人们自身的艺术修养水平。

艺术欣赏不同于科学认识,它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在审美需要驱动下、审美意识调控下,调动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对艺术作品进行观照、体验和悟解的活动,遵循的也是一种情感逻辑,更突出情感和理解。审美能力是艺术修养的组成因素之一。通过艺术欣赏来提高审美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体会作品中的艺术美;二是通过欣赏艺术作品,通感艺术家的审美情趣。

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艺术作品格调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高雅的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低俗的作品则会给人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在欣赏时,除了要多听、多看、多比较之外,还需注意质量,也就是要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歌德认为,鉴赏力不是靠欣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欣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如果整天沉浸在普通的流行歌曲中,欣赏水平是很难提高的,更谈不上艺术修养的提高了。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客观因素,已不同于自然形态的生活原型,它集中了生活形象中的精粹,越是优秀的作品,其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越鲜明。因此,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快速提高。

(一)达到审美共鸣

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观照和体验。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由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而形成的审美意识及审美情感的物化形态。艺术作品中饱含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在欣赏时人们就会感受到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趣。但是如何感受呢?这就涉及艺术欣赏中的共鸣问题。所谓共鸣,本来是物理学上的一个名词,两种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其中一种振动,也会带着靠近它的另外一种振动起来。这种现象就是共鸣。艺术欣赏的共鸣是指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受到感染而激发出的情感变化。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思想感情借助于艺术作品实现共鸣,创作者的心底最深处的一种震动,一直传达到欣赏者的心底最深处。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与创作者建立心灵沟通,通感创作者的思想情绪,从而使内心的情绪、思想、精神、情调得到触动。

(二)培养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是艺术修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指某种艺术理想、气质、态度、追求等人文精神。艺术作品对于人的影响很大,欣赏高尚的艺术作品能使人潜移默化中养成健全的人格。越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它的艺术描写越生动、越深刻,艺术形象越鲜明、越典型,就越能引起人们的欣赏兴趣。

时代在不断地变迁,但人本身所具有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却并没有改变。艺术是真实的。艺术的发展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发展史,那些真正反映人性本身问题的作品,那些叩击人类心灵的作品,是“历史性的作品”,是伟大的作品。欣赏这些作品,会净化我们的心灵,培养崇高的理想。

(三)积累艺术知识

艺术知识是艺术修养的基本构成因素之一。欣赏电视艺术作品,需要了解一定的电视艺术理论知识,然后通过欣赏电视作品和电视创作者产生心理共鸣,来体验其人生观、社会观、自然观等等,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总之,在今天,电视艺术作为时代的艺术,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要提高人类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塑造完美人格,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和奋斗。但无论如何,只要电视艺术创作者高高举起社会主义审美理想的旗帜,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提升人的精神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一切艺术创作和鉴赏的宗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既善于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宝库中汲取精华,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放眼世界,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着力表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力表现人民的大情大义和人间的亲情真理,社会主义的审美理想就一定能实现。同时,电视观众要自觉抵制不良社会现象,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我们的电视荧屏就一定会出现更多的丰富多彩的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倡导和谐理念、讴歌真善美的作品。

【注释】

[1]http://news.china.com/zh_cn/news100/11038989/20060705/13449687.html

[2] 高鑫:《电视艺术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3]〔德〕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