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高地德语文学:德国文学史成果

古高地德语文学:德国文学史成果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耳曼人用口念咒语来求神保佑,以便防止灾难或医治疾病,在战争中不被伤害,驱除妖魔鬼怪等等,因此咒语实际上是一种祈祷。古高地德语文学的最重要文献是《希尔德布兰特之歌》,它是富于英雄传说的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唯一的日耳曼人英雄诗篇。

古高地德语文学:德国文学史成果

日耳曼人并不信基督教,他们认为世界上有许多神,如雷神、战神、火神、爱神……因此他们有自己的神话系统和自己的祈祷咒语。5世纪至6世纪时日耳曼人开始了基督教化时期,至8世纪,日耳曼人的基督教化进程由于统治阶级的倡导而大大加速。但基督教把日耳曼人的口头传说、符咒、神话系统视为异端邪说而横加压制和排挤。因此,古代日耳曼人的原始口头文学在基督教占统治地位之后无法得到系统的保护。由于北欧受基督教的影响较晚,因此日耳曼人的部分符咒、神话和民族大迁徙时代的英雄传说等口头文学才零星地记录在冰岛的诗体歌集《埃达》(Edda)和散文体传奇《萨迦》(Saga)之中。大约在9世纪前后,查理大帝曾命令记录下所有能搜集到的日耳曼人口头文学资料。可是他的儿子、虔诚者路德维希却是基督教的狂热信徒,因此路德维希执政后,又命令把这些搜集到的“异教”文学尽行销毁。

记载古代日耳曼人生活文献为数极少。罗马恺撒因为和日耳曼人有过战争接触,曾写有《高卢战纪》(Der Krieg in Gallien),书中零星地谈到了古代日耳曼人的情况。一直到公元98年,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发表了《日耳曼志》(Germania),人们才获得了有关古代日耳曼人的系统详尽的资料。《日耳曼志》详细地报道了公元前后古代日耳曼人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经济生活、政治组织及各日耳曼部落的情况。这部作品可以称为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比较全面地记载了古代日耳曼人情况的历史文献。书中塔西陀已经提到日耳曼人常用歌唱来歌咏战争与生产,这就是古日耳曼人最原始的口头文学。这两部著作早已有了汉译。

4~5世纪时,由于匈奴人入侵日耳曼人生活的地盘,引起了日耳曼民族的大迁徙。在民族大迁徙时代,古日耳曼人各部落里曾产生了不少英雄传说,比如东哥特人关于东哥特国王推奥特里希大帝及其随从希尔德布兰特的传说,法兰克人关于齐格弗里德、布伦希尔特、尼贝龙人的传说,布艮第人关于哈根、巩特尔、克里姆希尔特的传说。此外,还有伦巴底、西哥特人的传说以及沿海日耳曼人有关谷德伦的传说等等。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时代还存在着关于匈奴王艾采尔的传说。这些丰富多彩的英雄传说都成为后来日耳曼诗人取材的源泉,犹如特洛伊战争成为古希腊诗人取材的源泉一样。可是这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英雄传说,由于歌颂了荣誉、忠诚、职责、英雄的死亡和复仇等品质,而并不着力于宣扬宗教,因此同样受到基督教的拒绝和抨击。

古高地德语文学大抵可分为三类:

(一)世俗文学:尽管世俗的古高地德语文学横遭基督教的摧残排挤,人们今天仍然获得了古高地德语文学的一些资料,其中除了《埃达》、《萨迦》之外,主要的是英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Das Hildebrandslied)——这是古高地德语保存下来的唯一的诗,因而被看做德国文学史的开端。除此以外,还有《梅塞堡咒语》(Die Merseburger Zaubersprüche)。

《梅塞堡咒语》记录于10世纪,1841年在梅塞堡大教堂图书馆被发现,故称《梅塞堡咒语》。咒语原是古代日耳曼人在基督教化前用于在战争或灾难面前起咒保佑自己。日耳曼人用口念咒语来求神保佑,以便防止灾难或医治疾病,在战争中不被伤害,驱除妖魔鬼怪等等,因此咒语实际上是一种祈祷。在民族大迁徙之前咒语便流传民间,它属于日耳曼人最早的口头文学,可惜极大部分已失传,10世纪时曾用古高地德语记录了一些,留传至今的便是《梅塞堡咒语》。《梅塞堡咒语》共有两个咒语,押的是头韵。每个咒语又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事件本身,第二部分才是咒语。梅塞堡的两个咒语,其中一个咒语叙述战俘被敌人所缚,祈祷诸神能使战俘松绑脱逃,所以叫“脱逃咒语”;另一个咒语叙述一匹马的腿扭伤,祈求神保佑它复原,所以叫“康复咒语”。这种咒语形式在基督教化后仍被延用,但已不是祈求“异教”诸神,而是祈求基督和圣母玛丽亚了。

古高地德语文学的最重要文献是《希尔德布兰特之歌》,它是富于英雄传说的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唯一的日耳曼人英雄诗篇。这一诗篇是不完整的,只保存下68行。大约在810~820年间,亦即法兰克王国的卡洛林王朝时代,富尔达(Fulda)修道院的两名修士把这首英雄诗篇记录在一本修道院祈祷书的封面和封底的里页上。由于封面上的笔迹与封底里页的笔迹不同,而且两者在语言上也不统一,一用古高地德语,一用古低地德语,所以肯定出自两个人之手,后一个续写了前一个没有写完的部分。这证明有关这一诗篇的传说在当时流传一定非常之广,因此为大家所熟悉。可惜续写的修士并没有记完这一英雄传说的诗篇(因为封底的里页已经占满,没有空白的地方了),遂使《希尔德布兰特之歌》成了断简残篇。

《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的时代背景是4~5世纪欧洲民族大迁徙时代,诗中的主人公叫希尔德布兰特,他的首领便是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佣兵领袖之一推奥特里希。推奥特里希不堪另一个日耳曼佣兵领袖奥多阿卡的排挤压迫,希尔德布兰特便随着他的首领推奥特里希从现在的北意大利逃往匈奴王艾采尔那里。许多年后,希尔德布兰特随推奥特里希终于打回了自己的家乡。当年分离时还幼小的儿子哈杜布兰特已经在奥多阿卡手下成为威武的战士,而希尔德布兰特这时却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当他在自己的家乡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不让他入境时,两人便开始决斗起来。决斗前互通了姓名,希尔德布兰特这才知道面前站着的武士正是自己的儿子。他喜出望外,竭力想避免这场决斗,并赠送他日耳曼人最珍爱的装饰品——一只金环。可是哈杜布兰特拒绝父亲的赠物,认为这是老者的一个诡计。希尔德布兰特不愿做杀死儿子的凶手,也不愿被自己的儿子所杀,因此矛盾万分。可是当儿子骂他是胆小鬼不敢跟他决斗时,他深感自己战士的荣誉与尊严受到严重的伤害。老人的心里激起了父亲的爱和战士荣誉之间的激烈斗争,最终战士的荣誉感迫使他向自己的儿子应战。他们大战了几个回合,这首英雄诗篇也在“大战”中中断。后来在别的传说中说,父亲最后杀死了自己的儿子。研究者普遍认为这部史诗原本的结局应该是儿子被杀。在13世纪的所谓《新希尔德布兰特之歌》中(Das jüngere Hildebrandslied),则是父子相认,同返家乡,以大团圆结束。

《希尔德布兰特之歌》主要取材于东哥特人的英雄传说,它反映了4~5世纪时欧洲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历史时代。在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佣兵领袖奥多阿卡在476年曾配合入侵的日耳曼人里应外合推翻了西罗马帝国,统治了意大利,后来日耳曼人的另一名领袖推奥特里希于493年杀死了奥多阿卡,占领了意大利,建立了东哥特王国。在诗中,这一史实是通过儿子的叙述表达出来的。

这首诗反映了日耳曼人封建化和基督教化前氏族社会的生活情景,例如战士总是跟随军事首领东征西战等。它也反映了古代日耳曼人的精神面貌,即战士的荣誉与尊严高于一切,为了保持它,希尔德布兰特甚至可以牺牲父亲之爱。

(二)宗教文学:法兰克王国卡洛林王朝的所谓“异教”文学留传后世的很少,也不完整,但是同时代的宗教文学保存下来的却不少。卡洛林时代是日耳曼人在统治者的倡导下加速基督教化的时期。日耳曼人出身的神职人员不仅传教,他们同时又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播者和宗教文学的提倡者。由于基督教的得势,宗教文学几乎代替了世俗文学。当时著名的修道院,如圣加伦、富尔达、萨尔茨堡、雷根斯堡、魏森堡、洛尔施等地的修道院成了王国的文化中心,许多著名的宗教文学作者和拉丁文学作者都是这些修道院的神职人员。此外,修道院还创办图书馆和学校。(www.xing528.com)

基督教对欧洲文化的影响,从欧洲基督教化后就表现得十分巨大。从中世纪早期开始,学者、教师几乎都是教会的僧侣。基督教的大教堂、修道院,不仅建有自己的图书馆,还有自己的学校。欧洲大学的兴建可以说便是基督教文化发展的产物,当时的大学当然亦以神学为其主要的研修科目。欧洲的大修道院所建的图书馆保存了许多当时的文献图书。总之,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建立的这些大学和图书馆对欧洲后来的科技发展和人文思想的传播客观上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卡洛林时代(仍属古高地德语文学)的宗教文学作品主要有《威索布伦祷文》(Das Wessobrunner Gebet,约800)、《穆斯皮利》(Das Muspilli,800),宗教史诗《救世主》(Heiland,825)和奥特弗里德(Otfried)写的《四福音书集成》(Evangelienharmonie,870)。宗教文学的兴起是和统治者积极提倡基督教分不开的。所谓宗教文学主要是指用文学的形式来表达《圣经》内容的作品。《威索布伦祷文》是在巴伐利亚的威索布伦修道院发现的,所以被命名为《威索布伦祷文》。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现仅存9行,描写上帝开创世界前的洪荒景象,押的是头韵;第二部分是从拉丁文翻译过来的散文体祈祷套语,内容是感谢上帝的恩惠和祝愿上帝给自己以力量去惩恶扬善。

《穆斯皮利》现存103行,缺少头和尾,大部分押头韵,但已有几行押的是尾韵,内容描写世界的毁灭、人死后灵魂的命运和末日审判。古高地德语“穆斯皮利”的意思是什么,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世界毁灭”,有的认为是“末日审判”。

《救世主》共6 000诗行,描写耶稣生平,是9世纪时一位修士受国王虔诚者路德维希之托而作的。作品的目的是规劝有异教信仰的日耳曼人皈依基督教,因此作者把《新约》的内容披上了日耳曼的外衣。它押的还是头韵。

魏森堡地方的修士奥特弗里德所写的《四福音书集成》虽也描写耶稣生平,但他不着重表现耶稣的经历,而重在阐述耶稣生平、行为的意义,因此多说教成分。这部宗教文学作品主要是为神职人员及受过教育的贵族而写的,缺乏文学价值。它在德国文学史上的意义在于:它是第一部押尾韵的德语作品。这样,奥特弗里德也就成了德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名姓传至后世的诗人。

(三)拉丁语文学:自10世纪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建立者鄂图大帝执政后,用古高地德语写的作品(包括宗教文学)几乎销声匿迹。这是因为日耳曼人已基督教化,僧侣不必再用德语传教。当时有文化的人大多是僧侣,他们阅读的宗教经典都是拉丁文,加上拉丁文的表现力大大强于古高地德语,于是僧侣们也开始用拉丁文写作,因此拉丁文作者都是当时的僧侣。此后将近150年,拉丁文成了德国的文学语言,拉丁文几乎统治了书面创作。可见拉丁语文学的一度兴起,实与基督教势力的扩大巩固和僧侣的掌握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僧侣们掌握了拉丁文后,不免接触希腊罗马文化,因此拉丁语文学的内容和题材已不局限于宗教,更多的反而是世俗内容。在拉丁语文学统治时代,德语口头文学(如英雄传说)通过浪游艺人、行吟诗人之口仍然流行于民间。

10世纪至11世纪的拉丁语文学中重要作品有圣加伦修道院的僧侣艾克哈德(Ekkehard,910~973)所写的《瓦尔塔里乌斯》(Waltharius),下萨克森甘德斯海姆的修女罗斯维塔(Roswita,932~1002)所写的剧本《对话》(Zwiegespräch),以及无名氏所写的最古老的德语诗体小说《鲁特利普》(Ruodlieb,1040~1050)。

《瓦尔塔里乌斯》根据的是阿雷曼人的英雄传说,创作上作者完全以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为范本。这部将近1 200行的诗体作品叙述的是,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时代西哥特人首领的后代华尔特和希尔德贡特如何在匈奴被作为人质,以及他们如何从匈奴人那儿逃亡出来的故事。匈奴人在侵入日耳曼人的居住区后,杀死日耳曼人,抢劫财物和劫持人质。华尔特和希尔德贡特是不同的日耳曼部族首领的后代,这一男一女被一同押送至匈奴王阿提拉的宫中。后来华尔特与希尔德贡特带了许多被匈奴人抢去的财宝从匈奴人那儿脱逃,最后华尔特回到家乡并和希尔德贡特结婚。华尔特后来在父亲死后继承了王位。这篇作品主要歌颂忠实、荣誉和牺牲精神。

罗斯维塔可以说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诗人。她出身于下萨克森地方的贵族家庭,后来去甘德斯海姆的修道院当修女。她以罗马喜剧诗人泰伦茨为榜样写了六个短剧,收录成《对话》。这些短剧实际上不过是简短的对话,还谈不上是真正意义的剧本,因此也不是供上演用的。这些剧本叙述基督教信徒的坚定信仰,赞美妇女的童贞,描写信徒们的内心忏悔。罗斯维塔宣扬了基督教精神,但同时也鞭笞了一切道德败坏和思想堕落。在语言上她用的是有韵的拉丁文散文体。

拉丁文的《鲁特利普》是第一部德国诗体小说,它出自泰根湖修道院的一名僧侣之手。据估计,这部作品原有4 000诗行,但现存2 306行。它叙述年轻的鲁特利普的经历。鲁特利普忠诚地为主人服务,可是主人却给他很少的酬报,于是他离开故乡前往外国,想通过骑士生涯求得荣誉和财富。鲁特利普浪游到了埃及,并在埃及王宫服务,受到重用和信任。后来他的母亲感到寂寞,召他回家。鲁特利普在离开宫廷前,主人作为报酬给他两样东西供他选择,一样是大量财宝,另一样是十二条生活智慧戒条。鲁特利普不要财物而选了后者。在返乡的途中,十二条中的三条使他克服困难,渡过了难关。由于作品已不完整,因此其他九条如何帮助鲁特利普克服了困难,已不得而知。作品最后描写了公主的爱情。这部小说的价值在于它广泛地描写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民,从国王、骑士到农奴,从国王宫廷、骑士城堡到市井生活甚至广场舞蹈,因此有的文学史家称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现实主义者。小说第一次用文学形式歌颂骑士生活的光耀和骑士的爱情,因此,这部作品成了12世纪后骑士史诗的先驱和宫廷抒情诗的前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