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团结广大残疾人,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团结广大残疾人,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动员广大残疾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是进入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团结广大残疾人,实践三个代表思想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动员广大残疾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1)
(二○○三年九月八日)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是进入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承前启后,开拓进取,促进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调动广大残疾人的积极性,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五年工作的回顾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残疾人事业与全国各项事业一样,适应新形势,迈出新步伐,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一)五年来,国家为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发展残疾人事业”;国务院颁发了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十五”计划纲要;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多次组织《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和视察;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各成员单位将残疾人工作纳入部门职责;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把关心残疾人、为残疾人办实事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各级残联在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得到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更加活跃。特别是最近,胡锦涛总书记为反映残疾人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事迹的《自强之歌》(二○○三年卷)一书作序,深刻阐述了新时期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性,对发展残疾人事业提出殷切希望,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深受鼓舞。

(二)五年来的成就举世瞩目

残疾人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不同程度得到康复的残疾人由四百一十六万增至八百八十万,其中白内障复明、精神病防治和听力助残、普及型假肢等康复工作效果尤为显著。盲、聋、智残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平均由百分之六十四提高到百分之七十六,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链初步形成。残疾人就业率由百分之七十三提高到百分之八十四,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服务日趋完善。普遍进行的扶贫开发和残疾人专项扶贫,扶持近千万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通过实施最低生活保障,采取救济、补助、供养等措施,四百九十九万特困残疾人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

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大为改善。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发生深刻变化,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日益深入人心。教育、卫生、民政、劳动保障、司法、文化体育等社会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更加重视残疾人的需求,为残疾人创造“平等·参与·共享”的条件。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助残活动,为残疾人生活、医疗、就学、就业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城市道路、建筑物和信息障碍建设发展迅速,为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享受公共服务提供了便利,拓展了空间。公共媒体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营造文明进步的舆论环境。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观念不断增强,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完善。

残疾人自身素质明显提高。广大残疾人热爱祖国,乐观进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参与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自食其力,其中一部分人勤劳致富。各行各业的英模群体中都有残疾人的杰出代表。一些优秀残疾人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展示残疾人意志与才华的特殊艺术享誉海内外。残疾人运动员在重大国际赛事中为祖国赢得荣誉。更多的残疾人走上各级残联领导岗位,专门协会工作更加活跃,残疾人在残疾人组织中的主人翁地位和主体作用得到加强。

在国际残疾人事务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我国政府和残疾人组织积极参与、推进国际残疾人事务。中国残联配合国家外交大局,协助政府,积极发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的作用,全面参与国际残疾人事务,积极介入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制订进程,大力支持并推动两个“亚太残疾人十年”行动。与国际残疾人组织和有关国际机构建立并发展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拓展国际合作项目;承担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符的国际义务。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为树立我国重视社会发展和人权保障的良好形象做出了贡献。

(三)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五年来的成就,是在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残联成立十五年以来的实践基础上取得的。十五年来,我国的残疾人事业由小到大,从单一的收养救济型发展为以“平等·参与·共享”为目标的综合性社会事业;残疾人由受助者成为参与者,生活状况发生深刻变化。十五年来,我们不断加深对残疾人事业的认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

——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树立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尊重残疾人的尊严和权利,倡导和谐友爱、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

——建立健全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依法保障残疾人权益;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机制;

——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打好基础,讲求实效,重点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加强基层残疾人工作,努力拓展为残疾人服务的业务领域;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尊重并汲取地方和基层的创新精神、实践经验;

——充分发挥残疾人组织沟通政府、社会和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扎扎实实为残疾人做实事;发挥残疾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奋斗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这些成绩和经验,是党和政府关怀、社会各界支持的结果,是残疾人自身努力和残疾人工作者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向所有关心、支持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本世纪头二十年残疾人事业的奋斗目标

我们已经圆满地完成了中国残联第一、二、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为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的情况下,残疾人作为一个最困难的弱势群体总体上还没有实现小康。我国有六千万残疾人,两亿多残疾人亲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忽视这两个数字。目前我国三千万贫困人口中,残疾人占到三分之一以上;残疾人文盲率高达百分之六十,盲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仅有百分之五十九;多数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残疾人的生活状况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而且这种差距还有继续拉大的趋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障碍依然存在,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党的“十六大”提出,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带领残疾人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广大残疾人的政治诉求,是各级残疾人组织的历史责任,也是残疾人事业为国家发展大局应当做出的贡献。

残疾人实现全面小康,要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相适应,统一标准,兼顾特性,同步实施,大体一致,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进一步得到体现。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生活状况根本改善,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趋势得到扭转。基本消除贫困,稳定解决温饱,大部分过上富足的小康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劳动收入和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丧失劳动能力者充分得到社会保障。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康复水平和质量有较大提高。残疾预防的政策、措施更加完善、落实。

——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特殊需求得到特别扶助。社会生活参与面扩大,参与率提高。在残疾人组织中的主人翁地位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成为全社会的普遍风尚。

——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大幅度减少文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提高高中阶段以上教育入学率。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普遍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意识。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潜能得到充分发挥。(www.xing528.com)

——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融合,法制建设更加完善。获得的社会资源更加丰富,为残疾人提供更充分的服务。形成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具体细化各项指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分阶段、有步骤、分层次地努力实现。有条件的地方,指标可以更高一些,内容可以更丰富一些,发展得更快一些。东部发达地区,要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需求,逐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中部地区要把现代社会残疾人事业的基本框架搭建起来,根据经济发展与残疾人的需求,逐步充实、丰富,提高水平。西部地区,要以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为重点,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率先发展起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普及。北京作为首都,上海作为国际大都会天津、广州等作为大城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要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

实现残疾人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帮助,更需要各级残疾人组织与广大残疾人的共同努力奋斗。

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开创残疾人事业新局面

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将更加重视和解决残疾人的实际问题,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必将为发展社会公益、福利保障事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府转变职能,更加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一个效率与公平兼顾的社会。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全社会将更加团结互助、友爱和谐。这些都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工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残疾人事业起步晚、底子薄,残疾人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当前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增加了各种社会不公倾向,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面临的困难更加突出。

实现残疾人奔小康目标,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正确估计和勇敢面对困难,迎接挑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自觉地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残疾人事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开创残疾人工作新局面。

今后五年,是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工作指导方针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顺应大局、乘势而上,理顺关系、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全面推进、加快发展。第三届主席团建议:

第一,抓紧落实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继续千方百计解决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实行政策倾斜,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在此基础上,结合残疾人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制订实施国家“十一五”期间的残疾人事业工作计划。

今后五年,各项业务要有新拓展,发展要有新思路,工作要有新举措。康复工作要在继续抓好重点康复工程的基础上,普及康复服务,推进“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教育要与救助相结合,大力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推进高级中等以上特殊教育,拓宽残疾人受教育途径。参与制订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条例》,加强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依法推进按比例就业,大力倡导多种形式就业,巩固集中就业。在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的基础上,扩大保障覆盖面,增加残疾人专项保障内容,提高保障水平。解决贫困无业残疾人的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兴办重度残疾人寄养机构,启动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增加资金投入,解决政策性贷款商业运作的矛盾,与农业产业化密切结合,提高扶贫成效,加快脱贫步伐。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残疾人维权工作,完善优免扶助规定,确保在农村税费改革和就业再就业工作中残疾人得到保护。加强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残疾人工作,县、区普遍建立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增强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为残疾人提供的各项服务,在争取政府支持的同时,要大力开发社会资源,根据社会保障与市场经营的不同性质,该保的要保,加大政策、资金支持;该放的要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介入,争取社会捐赠与救助,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为残疾人提供内容更加丰富的社会服务。

第二,要抓好关系残疾人事业长远发展的几件大事:

加强残疾人事业的理论研究,深入宣传人道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是残疾人事业的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下,能够最大化地凝聚各界爱心人士,优化扶残助残的社会环境。要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因素,研究人道主义在社会文明进程中的积极作用,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时代内容,丰富人类优秀文化的内涵。

进行残疾人基本状况抽样调查。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以来的十多年,残疾人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必要进行新一轮的残疾人基本状况抽样调查,摸清底数,为制订新时期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规划和适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提供科学依据。

办好二○○七世界特奥会和二○○八北京残奥会。组建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管理机构和国家残疾人运动队,建设综合训练基地,培养队伍,提高水平,力争优异成绩。以残奥会和特奥会为契机,展示残疾人的才华能力和顽强拼搏精神,增进全社会对残疾人的理解,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让世界了解我国的残疾人事业,我国的残疾人事业进一步融入世界。

推动制订国际《残疾人权利公约》。积极参与、推动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制订进程,发挥建设性作用。支持第二个“亚太残疾人十年”活动的开展。拓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好残疾人事业的对外宣传。

四、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肩负起历史使命

为胜利完成带领残疾人奔小康的历史使命,各级残疾人组织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团结教育广大残疾人,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素质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思想。各级残疾人组织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倾听残疾人的呼声,代表残疾人的利益,反映残疾人的愿望,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代表、服务、管理”三种职能,代表性是第一位的,是基础和核心。只有增强代表意识,才能做好服务工作,取得管理的资格。各级残联要始终保持与广大残疾人的血肉联系,把残疾人的冷暖安危时刻放在心上,带着深厚的感情,从广大残疾人关心的问题入手,把好事办在关键处,把温暖送到心坎上。要自觉接受广大残疾人的监督,把残疾人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

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要牢记两个“务必”,发扬“团结、实干、开拓、高效”的优良传统,保持创业初期奋发有为、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要努力学习,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不断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要扎实肯干,求真务实,防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到最困难的残疾人中去,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敢于解决棘手的难点问题。随着事业的发展和条件的改善,要警惕脱离广大残疾人群众的危险,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恪守“人道廉洁”的职业道德。

努力建设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组织。适应新形势,完善组织体系,调整组织架构,增强代表性和服务能力。发扬民主,扩大残疾人对残疾人事务的参与,提高决策水平,增强工作活力。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干部培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基层尤其是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残疾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专门协会的作用,大力培养优秀残疾人进入残联工作,不仅领导班子中要有,工作队伍中也要有,使残疾人在残疾人组织中更加活跃,残疾人组织在基层更加活跃,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在社会更加活跃。

这次大会是一次继往开来、新老交替的大会。一批为残疾人事业的创立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由于年龄原因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让我们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一批年富力强的同志进入各级残联领导岗位,希望这些同志树立大局意识,发扬创新精神,开拓视野,脚踏实地,勤奋工作,肩负起广大残疾人的重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广大残疾人要进一步发扬自强不息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注释】

(1)这是邓朴方同志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