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现最早的古县城遗址及重要历史文物

发现最早的古县城遗址及重要历史文物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历史遗迹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历史文物十分丰富,遍及各个乡镇。1988年进行第一次文物普查,共查出文物点101处,其中A类,古遗址9处;B类,古墓葬1处;C类,古建筑34处;D类,石窟寺及石刻8处;E类,近代主要史迹5处;G类,其他重要文物点44处。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县城遗址。墓碑组对研究清代仫佬族抗击外来侵略和太平天国运动及清代军事制度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钟被毁,折断为两截。

发现最早的古县城遗址及重要历史文物

第六节 历史遗迹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历史文物十分丰富,遍及各个乡镇。1988年进行第一次文物普查,共查出文物点101处,其中A类,古遗址9处;B类,古墓葬1处;C类,古建筑34处;D类,石窟寺及石刻8处;E类,近代主要史迹5处;G类,其他重要文物点44处。

人类文化遗址。位于小长安镇的上东岸屯与下东岸屯之间的台地上。1986年秋,县文物工作者在该处拾到以砾石磨成的石斧、石锛若干件,经考证为新石器时代古人类的生产工具。此遗址的发现,说明早在4000~10000年以前,罗城这块土地上就有了人类活动,而且智能的进步与长江黄河流域没有多大区别,可惜该台地早已辟为耕地,未能保护。

旧县遗址。位于下里乡胜村村委驻地北部,为唐代县城遗址。唐贞观四年(630年)立天河县,曾以此为县府驻地。旧县志有“天河故城在东乡上里(即旧县),东南依山为固,西北筑土垣,周围约360丈,有壕,其门三”之记载。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县城遗址。历经沧桑,城墙已全部消失,但基址尚存30%的石墙,外城垣厚约2米,为长方形,内城呈半圆形,距外城约30米,垣厚1米多。

龙岸土城建筑

龙岸土城。位于龙岸镇龙凤村土城屯,明代古城遗址。城址平面略呈不规则长方形,占地面积约130亩。城墙以黄土夯筑,现仅存高300~400厘米残墙。城墙剖面呈梯形,上宽约2米,下宽约5米,原设有南门、东门,西面临武阳江。北门已毁,南门以砖石构筑。城基挖到若干明代砖瓦,明代初具规模。城内现在约有40户农民居住,有耕地70多亩,种稻谷、蔬菜;环城脚及房舍前后,植瓜果、竹木。

榜山石刻。清代天河县石刻,位于天河镇南1公里处,坐南朝北。清道光五年(1825年)十月,天河知县林光棣在石壁上镌刻“榜山题名”四个大字,笔力矫健、潇洒自如,其下又题诗一首:“天河南山石,至今以始约;我腴痒笃学,郭行奋兴自;强乡会题名,勒兹石傍噫,今措两三元,冯京陈继昌;桂林与庆远,苕地相生辉;擎谁崛起鼎,峙而为邦国。”在诗的左侧刻有明清时期天河籍科举会试及第举人、进士并任知县的名字及中举时间,共18人,其中一人连中二举。榜文凸笔雕刻,字面完好。石壁屏列,形如挂榜,故名“榜山”。榜山因题刻而闻名,故称榜山题名。

天道好环。清代天河县最大的石刻,“天道好环”四个字为草刻。位于天河镇南小龙江旁,与榜山石刻隔河相望,为清朝两任天河知县罗仁杰所题。因其非及第举人,不能与科举而任知县者同在榜山题名,故而选在榜山对岸。如今往来行人常在此驻足,一边欣赏龙飞凤舞的石刻,一边揣摩罗知县当时的心境,各有感思。

摩崖石棺穴葬群遗址。位于观音半山腰岩洞,共有9个石棺岩穴。其中6个大小均等,高、宽均为1米,深约2米,呈一字排开,旁边另有一个规模略小的石棺穴葬群,都是人工雕凿而成,石棺穴前散布有石香炉、石槽、石棺、石门等残留物品;此外山上另有两处类似石棺岩葬遗址,用于存放开元寺历代圆寂得道高僧遗体。整个工程规模宏大,排列整齐,规格统一,在广西十分罕见,这是近年仫佬族地区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研究古代仫佬族先辈的群居、群作、群享、群葬习俗,提供了最好的证据;对研究红水河流域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和宗教丧葬文化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

双降屯古建筑。位于龙岸镇物华村双降屯老村,明洪武二年(1369年)立屯。现尚存原貌古民居30多座,及村古门楼和古井等古代建筑。村中有平正街,系石板铺就而成,长约50米,宽3米。街道两边以宽0.25米、厚0.25米的石条镶嵌。街道两边有3面石条排水沟,沟宽0.28米。石条、石板之间连接严谨,工艺精湛,形成自然几何图形,结构工整、坚固。村头有东去古道,直通融水县永乐乡境,全长10公里,分水岭路段保存较为完整。村内有10多块举人、进士之类石牌,为双降屯古代科举教育的明证。

于公旧治石刻。位于罗城县小长安镇双合村地梁屯汇源寺古道旁,距县城28公里。岩石石刻高约9.5米,宽12.8米,在右边刻有“于公旧治”四个大字,每字高约0.7米,宽约0.6米;左边刻有“乾隆戊寅菊月摄县事桂林龙胜理苗通判三韩金岳志”,每字高约0.22米,宽约0.19米。朝鲜族金岳曾于乾隆戊寅(1758年),代任罗城县第三十三任知县,出于对成龙廉政的敬仰而做石刻。虽经260年的风雨沧桑,石刻字迹依然清晰可见,古朴苍劲,对研究于成龙的入罗路线和治罗功绩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成龙古道。小长安镇双合村现尚有于成龙公当年入罗的古道。古道东起牛鼻河码头,西至东门镇,途经永安、都宿、归安、双合、地梁、大山口、凤凰、柳木等村屯,全长25公里,其中山间小路10公里长,路面宽1米多,由大小不均、形状不同的青石块铺垫而成,当地百姓称为官道,为旧时官商出入罗城的必经路线。

抗法战争太平天国战争墓碑。位于罗城县小长安镇罗东村东岸屯的凉帽山上,距县城25公里。墓碑共5块,重约2.2吨。主碑高1.2米,宽1.1米,厚0.22米,重约0.46吨。墓碑组雄伟壮观,碑刻组合图文并茂,有16种人物、动物圆雕和深浮图案,十分珍贵。碑主刘达三为清代嘉庆年间诰授武功将军,其长子刘子俊受清廷之命,领兵攻打金陵的太平天国,功赏五品蓝翎,次子刘子洪于1873~1875年,率兵在广西、云南和越南边境抗击法国殖民者。墓碑组对研究清代仫佬族抗击外来侵略和太平天国运动及清代军事制度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铁铸古钟。嘉庆十四年(1809年)铁铸古钟,距今有200多年历史,收藏于柳城县古砦乡龙美村石门屯。古钟造型精美,底圈分别铸有祥云太阳等图案,顶部有一对对称的龙头造型。虽然锈迹斑斑,但繁体字迹依然清晰可见,尤其是古钟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尤为清晰。从刻字断定,为嘉庆十四年(1809年)秋季铸造。据当地群众介绍,古钟原挂在龙美村头的一棵大榕树上,作为召集村民开会之用。每当龙美、石门等6屯商量决策重大事情时,就撞击古钟,古钟声音清脆悦耳,两公里以内的人都能听到,村民们一听到钟声,就会从四面八方赶来,集中到榕树下集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钟被毁,折断为两截。村干部藏之于一村民家中,保留至今。

县衙丧葬廉政碑刻。清代碑刻,出土于凤凰山脚下的罗城公园旧县署内,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罗城县衙丧葬廉政制度碑刻,现收藏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博物馆。碑刻长约125厘米,宽80厘米,字迹隐隐约约,但大多可辨。其内容规定:县官前任和本任以及亲属等在罗城病故者,均于县城东门外从简安墓。规定用官员捐出的钱币来购买土地,加之没收土匪土地,共100亩,给佃户租用收取钱币,作为安葬费。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余下银子64两5钱2分、谷子800斤,为节约费用,立碑限额购买祭品用于葬礼,为官者无论职位多高都不准超额,违者将受到府条的严惩。同时清明扫墓等不得借用此经费,如确因困难必须要借的,要经集体讨论决定,由借钱人立字据,限期归还,收利息每两2分钱,如数另刻石公布。丧葬廉政方式以碑刻公之于众,让群众监督,深得民心,实属少见,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众立禁碑。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村规民约碑刻,高1米许,宽约80厘米。原置小长安乡何家村川岩大庙内,距县城35公里,为覃、何等村5屯所立。1949年后,群众抬至乘凉口保存至今。石碑虽历时200多年,但文字仍清晰可辨,有较大的文化价值。(www.xing528.com)

马寨屯石金炉。清代供人们祭神用的香火台案,置于龙岸乡三灵村马寨屯庙内。以一整块石头凿成,长0.8米,高0.95米,厚0.5米,正面底部脚架呈拱形,两头和中间均凿刻有神像,往上是两层台阶,再往上的凹处刻有“金炉”二字。顶部中间有插香洞,洞长约23.2厘米,宽约10厘米,深约10厘米。香炉两侧有一对把手。整体造型美观,融合了中原文化和岭南特色。

铜鼓。铜铸金属鼓。兼爱乡的旦兴、大勉两个村庄各有一面铜鼓,系明末清初时制作。铜鼓面径分别为48.4厘米和48.2厘米,高分别为27.2厘米和27.7厘米,鼓面中心有太阳纹12芒,芒间为坠形纹和心形纹。鼓身合花痕四道,对称双耳两对。鼓面和鼓身均饰以回纹、乳钉纹、梯纹、云纹、弦纹、三角形纹、同心圆纹等。当地群众至今每逢喜庆佳节都以击鼓为乐,遇丧则以为哀。我国古代铜鼓按其不同的形制和花纹,可分为8种类型,这两面铜鼓均属“麻江型”铜鼓。

铁鼎。现存于四把镇里胜村姚村。鼎高70厘米,口径56厘米,三足。脚饰龙含珠纹,鼎身饰纹已剥蚀无痕,仅余五道圆箍形条纹,形似鼎但无双耳,较通常所见古鼎深,我国现存古鼎中罕见此种类型,何年制作不详。古时,姚村附近有座规模颇大的寺庙,早毁,该铁鼎疑是古庙烧香纸冥物的盛器,庙毁后由当地群众保存至今。

龙虎旗。清代仪仗用旗。存于小长安镇双蒙村下何家屯的何定湘家祠堂,计有龙旗2面、虎旗2面、凤旗2面、铜锣伞3面、“金鼓”二字旗1面和打醮用旗1面。

乐登桥。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为圆形三孔石拱桥,总跨度约27米,高3.6米,桥面宽4米,桥身由精心雕凿的方形石砖堆砌而成,整个桥分三孔,孔径3米,桥的两头各有一石狗,有石阶通往桥面,桥墩底中央处两头用方石雕凿出鲤鱼尾状,桥面有两块像草鞋印的方石铺在石砖上,堪称奇观。

罗城公园

罗城公园。位于县城北郊的凤凰山脚下,西邻西江印月,东接黄泥瀑布,南连龙潭晚照,北交丹凤御书。清代罗城知县于成龙在寺前栽有一株榕树,后建有于清端祠,现仅存遗址和石碑林。民国时期此处为休闲娱乐场所。1935年编《罗城县志》载:“罗城公园位于西门城隅,县长陈宗刚所建。内有于清端手栽榕树一株,树旁有榕荫楼一座,左有半亩方池,以凤凰山连类而名之曰:凤凰池园。虽限于地势褊狭,然风台水树花木成荫,亦足供人为游息地。”1992年重建时,公园面积达17公顷,囊括大半个凤凰山,凤凰山顶上建有电信发射电塔。公园内新建有多吉寺、休闲凉亭、于成龙雕像和廉政文化长廊。多吉寺院两旁是相互对称的两棵百年大古榕树,形如伞状,占地宽阔,树脚下置有石凳。有环山道路一条,长1060米,宽5米。上山环山阶梯小道,长1734米,宽1.5米。公园大门高30米,宽20米,雄伟壮观。园内的山林、洞穴、寺院、花木、游人和睦相伴,是群众观光、游览、休息的最佳去处。

位于罗城公园内的古榕树,相传为曾任罗城县知县的于成龙所栽,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刘三姐故地。位于四把镇里胜村蓝靛屯,距县城23公里,是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的出生地,是民歌的故乡、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蓝靛屯因种植蓝靛、制作蓝靛衣布而得名,因三姐唱歌而闻名。三姐故里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色迷人。现有三姐歌桥、三姐对歌台、三姐旧居原址、三姐庙、三姐坎、三姐脚印石、三姐岩和平安桥、千年古榕树、百马岩、阴阳太极山、岩洞瀑布等。

韦一平故居。位于四把镇里乐村短洞屯,距县城26公里。韦一平参加过北伐战争广州起义百色起义、黄桥决战和抗日战争等,是河池市第一个共产党员、红军高级指挥员和革命烈士。故居现存有烈士遗物。故居周围群峰挺拔,有鱼跳岸山、官印山、群龟爬山和刘三姐与莫怀仁对歌岩石等自然景观

李德山故居。位于龙岸镇龙岸街,建于清末,现保持原状,存有烈士遗物。李德山生于1868年,曾参加中越镇南关大捷,抗击法国殖民者。1894年,在广东少林寺习武出师,到广西桂平县以教拳为生。1897年偕同父母、弟德威迁到罗城县龙岸定居,组织成立三点会,以教拳习武为名同游勇头领陆亚发从事反清活动。1904年,参加陆亚发在柳州发动的反清起义。1906年,在龙岸接受张鱼书推翻封建王朝、建立共和国的革命思想。1907年,在柳州市由刘古香介绍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并担任联络员。1909年6月,联络会党、游勇集中柳城县发动起义,被清军重兵围攻,败走苗山,避往广州。1910年,在广西南县丹竹乡,开武馆授徒,培养革命人才。1911年4月27日,参加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率领敢死队数十人,一举击溃两广总督署衙门警卫队,打死卫队指挥官全振帮管带,攻占总督署衙门,后重伤被捕,英勇就义,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为纪念李德山的革命功绩,1946年,在罗城县龙岸街建有德山中学。新中国成立后,罗城县城建有德山路。2011年10月10日,在龙岸街建有李德山广场和纪念台,有名人故居和烈士遗物。

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德山中学

革命烈士陵园。罗城县及各乡镇都建有革命烈士陵园,其中以罗城县革命烈士陵园最大,最具代表性。1957年,在县城凤凰山脚下,建有罗城县革命烈士陵园,内有烈士塔、烈士墓,四周是葱翠的桉树林,以纪念在罗城剿匪中英勇献身的14位烈士。1984年,在县城北部红珠山脚下,建有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革命烈士陵园,总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中央有纪念塔,塔高16米,塔顶镶有五角星,墓前有英名碑,共176名。碑文记录有从参加辛亥革命黄花岗起义献身的烈士到解放战争和剿匪期间以及在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献身的各民族烈士,纪念塔东西两侧是草地,周围用栏杆护卫,草地和栏杆之间植塔松。下部是两列分别为43个台阶组成的人行道。台阶与台阶之间植塔松,台阶边缘有起伏的栏杆,使整个陵园更加肃穆、雄伟、壮丽。

红军标语。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宣传标语。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北上途经仫佬族地区,沿途写标语、贴布告、集会演讲,宣传革命道理,发动各族群众闹革命。在天河县城的街道墙壁上写有“反对军阀混战!”“工农群众联合起来,打倒土豪劣绅!”“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和“铲除贪官污吏”等标语,后被地方旧政府涂抹刮掉了,多无存。仅四把乡大白马屯的墙壁上所写“农友们!你们不要用豪绅的工具来打自己的弟兄——红军”仍保存至今。

位于县城北部红珠山脚下的革命烈士陵园庄严肃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