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的主要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的主要功能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的又一重要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如果只具备前一个方面的功能,而不具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功能,势必就会迷失方向,失去魅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的主要功能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艺术的主要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的功能是指其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教学艺术论的专著对教学艺术的功能作了全面的、深入的阐述,概括和总结了很多种功能。但我们不能把教学艺术的功能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的功能简单照搬和机械嫁接,而应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加以分析,总结其具有自身特点的功能。简单地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艺术具有育德、育智、育美三大主要功能。

一、育德功能

育德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最核心、最本质的功能,其他的一切功能都是围绕这个功能服务的。它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充满艺术性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道德知识、法律知识、形势与政策知识,帮助大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大学生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是影响人、教育人、教做人的艺术,是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行为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19]这种具有强大育德功能的艺术是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性质决定的。其学科性质所具有的鲜明的政治性、社会性、意识形态性规定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的方向,育德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乌申斯基指出:“任何一种力求满足高度的道德要求和人的一般精神需要(即只属于人和构成人性中的特征的那些需要)的实践活动,就已经是艺术了。就这个意义讲,教育学当然就成了最高级的一种艺术,因为它力求满足人类最伟大的要求——人的本性的完善……这种艺术永远是先行的,它的理想就是完美无缺的人。”[20]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完美无缺的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德功能,要注意抓住两点:一是从教育方法上要淡化教育的痕迹。“无为”始于“有为”,胜于“有为”,在高超精湛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中,那“无为”的表象深层尽是“有为”的匠心,但是又不露出任何刀工斧凿的痕迹,给大学生以无为的自然感受,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达到“此时无招胜有招”的效果。教育家孟子曾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以长者、以老师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口吻去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和理论灌输,对自我意识极强的大学生来讲,其效果是难尽人意的,甚至会使大学生产生反感,影响育德功能的发挥。相反的淡化一下这门课程的说教痕迹,以审美的形式寓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认可。二是从教育内容上要充分突出思想政治理论学科中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的育德功能,主要靠教学艺术中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因素来实现,在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开设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的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因素,这既是这门学科的特点,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突出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因素,通过艺术性的教学,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深奥的理论浅显化,使大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二、育智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的育智功能,就是指教师通过精湛的教学艺术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中的所有课程及其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大学生并促进其智能的发展。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的又一重要功能。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充满艺术性的教学,将马列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各门课程的知识传授给大学生。这种传授不是简单机械的“填鸭”和“灌输”,而是艺术地育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不断地创设情景,启发诱导,点拨提示,或用优美的语言,或用生动的实例,或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或用辩论、讨论、演讲等课堂组织形式,或用贴切的风度,升华教学的感染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法律基础教学中常用的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就有利于大学生对实用法律的掌握;比如在哲学课教学中讲授矛盾的普遍性特征和正确对待矛盾时,利用“遇着问题绕道走”的著名漫画和画中善打“太极拳”的喜欢回避矛盾的人物分析,有利大学生对矛盾普遍性知识的掌握;比如在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科学体系时,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画成框图,加以分析比较,有利于大学生弄清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深刻理解它们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各阶段的结晶。这种艺术性教学,能使大学生精力集中,情绪兴奋,动机水平高,思维敏锐,表现出很强的接受性和创造性,这就会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具有艺术性的教学,促进大学生智能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如果只具备前一个方面的功能,而不具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功能,势必就会迷失方向,失去魅力。富有艺术性的教学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而且有益于智能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智能、非智能因素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我们所教育的人身上,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精神和体质的健全发展应当合而为一。教育者的本领和艺术,就在于他每时每刻都能够清醒地把握住这种和谐发展的实质。”[21]美国学者奥尔也指出:“艺术的使命绝不在于能评价经典的价值,也不是教授市场所需要的技能,而是培养平衡发展、完整的人。”[22]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精湛教学艺术技巧的教师就想方设法促进这种转化,他们通过高尚的品德、宽阔的胸怀、渊博的知识、卓越的个性、灵活的教法、先进的手段、艺术性的教学组织与表达去转化、去引导、去培养学生。我国教学论专家胡克英指出:“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23]要做好这种转化工作,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了解和掌握对影响转化的主客观条件,准确、及时地感知转化的最佳时期,释放、增大转化功能的能量,取得最优的教学效益。

三、育美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的育美功能,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富有艺术性的教学,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功能。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24]这里的艺术修养,就是指人的审美能力和情感。只有具有音乐听力的人,才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只有具有视觉美感的人,才能欣赏舞蹈书法、绘画等艺术美大自然的美。而人的审美能力和情感,可以通过富有艺术性的教学加以培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通过教师教学活动的艺术组织,通过教学语言、教态、板书、现代教学手段的艺术运用,通过教学方法的艺术选择,通过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通过机智幽默的设疑提问,通过形象生动的案例选取,通过意犹未尽的课堂总结等都将对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大学生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产生“某种新奇、愉悦的快感,经过形象思维的加工,上升到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情感达到一定的审美强度,使学生产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冲动,与教师的美的创造发生共鸣,逐步发展到和谐一致,从而实现整个教学艺术美的双向交流,在此过程中,审美情感和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获得进一步发展”。[2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是要通过富有艺术性的教学,发挥艺术的育美功能,让大学生在课堂美的海洋中遨游,产生美的追求,从而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仰、净化心灵

【注释】

[1] 科林伍德. 艺术原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2] 唐文中主编. 教学论.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5页

[3] 哈九增主编. 艺术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4] 周南照译. 教学的美学. 教育研究,1983年版,第3期

[5] 简明社会科学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第83页

[6] 李如密. 教学艺术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www.xing528.com)

[7]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文献选编[1949~200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页

[8] 尤·克·巴班斯基著.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吴文侃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44页

[9] 王北生. 教学艺术论. 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50页

[10] 李如密. 教学艺术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版,第399页

[11] 张武升. 教学艺术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96页

[12] 房龙著,衣成信译. 人类的艺术. 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版,第75页

[13] [美]哈里·道. 教学:一种表演艺术. 载瞿葆奎主编. 教育学文集·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0页

[14] 钟启泉译. 现代教育学基础.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69页

[15] 巴班斯基. 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16] 罗伯特·特拉弗斯著. 郭海云译. 教师——表演艺术家. 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17] 列·斯托洛维奇. 审美价值的本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7页

[18] [美]克莱德. E. 柯伦. 教学中的美学. 教育研究,1985年第3期

[19] 夸美纽斯著. 傅任敢译. 大教学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20] 尼河德米特里耶娃. 审美教育问题. 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44~45页

[21] 苏霍姆林斯基. 中学的教育集体. 莫斯科国家教育出版社,第143页

[22] [美]哈佛教育评论. 1990[5]

[23] 胡克英. 教学论若干问题浅议. 教育研究,1979年第3期

[2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第155页

[25] 张武升. 教学艺术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