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势在必行。1810年开学的柏林大学以自由的学术研究为第一使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样板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典范。德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和科学研究的圣殿。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三、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规模、办学实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则相对滞后。

(一)推行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大力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都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发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势在必行

1.大学的兴衰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

日本学者汤浅光朝的研究,近代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从意大利开始,到英国、法国、德国至美国,经历了四次转移。科学活动中心的科学兴隆期平均持续80年左右,而以世界一流大学为标志的高等教育活动中心也发生了几次转移。从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来考察,科学活动中心与高等教育活动中心的转移以及与国家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互为因果的关系。

学界一般认为,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是欧洲最早的大学,曾分别是当时医学和法学的教学与研究中心。与此几乎同时,第一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也产生于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这一时期产生的科学巨人及突出成果有:哥白尼(曾就读于博洛尼亚大学)的“日心说”、伽利略(曾就读于意大利的比萨大学,并在该校和帕多瓦大学长期任教)的实验物理学、维萨里(曾获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医学博士)的《人体构造》。上述三人分别奠定了近代天文学、近代物理学和近代医学的基础。当时的意大利在经济文化方面是欧洲最先进的国家。

早在1168年和1209年,英国先后建立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意大利衰落之后,英国逐渐成为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出现了当时科学上的领头人物和重大科学成果:牛顿经典力学,开创了科学史上的“牛顿时代”;波义耳提出了元素说,使化学炼金术士的手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科学;哈维(曾获剑桥大学医学学士)的《血液循环论》,对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更是对人类学等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牛顿和达尔文都曾是剑桥大学的学生,牛顿还在剑桥大学长期担任教授。

法国的巴黎大学创办于1231年,也是欧洲中世纪出现的最早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大学之一。由于大学成为科学技术的教学和研究中心,以及启蒙运动中理性思维的解放等,法国于1770—1830年间科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科学水平超过了英国,列居世界第一位,涌现出了一代科学巨人,如数学家拉格朗日、拉普拉斯、柯西,物理学家达兰贝尔,化学家拉瓦锡、盖·吕萨克,生物学家居维叶。巴黎成为当时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

19世纪初,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远不及英、法两国。德国人认为,“国家必须用脑力来补偿在物质方面所遭受的损失”,于是决定成立柏林大学。1810年开学的柏林大学以自由的学术研究为第一使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样板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典范。德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和科学研究的圣殿。这一时期德国在科学的各主要领域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取得的科学成就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有代表性的著名科学家有:近代地质学创始人之一的亚历山大·洪堡,著名实验化学家李比希,数学家高斯,物理学家赫尔曼·赫尔姆霍兹,植物学家施莱登等。

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借鉴英国和德国的模式和经验发展起来的。1876年创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将研究生培养与科学教育结合起来,创设研究生院。这种模式为其他许多著名大学所效仿,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研究型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究型大学吸引了欧洲大量科学家,仅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达16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了世界科技活动的中心。世界上许多重要的科技成就都产生于美国,如分子生物学、控制论材料科学中的高温超导材料、“万能”塑料光学纤维、电子信息科学中的高性能计算机和“信息高速公路”、航空航天科技核物理等。自1945年以来,17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86%为美国人。当代世界著名或一流大学排名中,美国大学占了一半以上。

可见,高等教育兴旺,则一个国家和民族发达强盛;高等教育衰落,则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堪忧。落后国家要赶超其他先进国家,改革高等教育可成为推动国家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很大意义上,高等教育的发展状态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阿基米得支点”。

2.实施素质教育是振兴我国高等教育的希望

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高等教育这一重要载体,培养“高等素质”的人才,必须以高等教育为依托。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与产业界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依据主要在于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高等教育已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了社会大舞台的中心。在古希腊时代,高等学校是进行哲学思维的场所;中世纪的大学则主要是传授人文科学知识和道德真理的圣殿。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中,作为“象牙塔”的古典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但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学逐渐成了推动工业化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了社会服务站。“二战”以来,高等学校越来越成为高深知识生产、传播、存储和应用的组织,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轴心组织(axial structure),并与民族的荣辱、国家的命脉紧密相连。

1958年,在前苏联“卫星冲击波”的影响下,美国史无前例地快速制定和颁行了《国防教育法》。根据《国防教育法》的规定,联邦政府拨出大批款项资助高等教育事业,学校课程的内容也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培养国防人才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美国政府认为,人的素质是国防的第一要素,而人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只有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大批科技人才,推动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使其运用于军事领域,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国防实力。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批准《国防教育法》时明确指出:“通过这个法律,大大地加强我们美国的教育制度,使之能够满足国家安全所提出来的要求。”可见,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何等重要的地位!

1992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纳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的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中认为,“在后工业社会里,大学成了轴心机构,这不仅是从培养知识界精英这一意义上说的,而且是从为整个社会提供知识的意义上来说的”。“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败的关键因素”。高等教育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在社会、人文、自然以及工程技术等学科领域不断生产新的理论,还要加强应用研究,把科研成果尽快用于社会生产,为社会造福。这种“高等教育轴心论”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传播,特别在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香港中文大学金耀基先生曾评论说,如果要想21世纪成为中国人的世纪,那么在中国的土地上必须有很多一流的大学,否则那仅仅是一个梦。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卡内基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丁学良也认为,大学的兴起带来大国的兴起是个世界现象,要看21世纪究竟是谁的天下,是谁的世纪,就看看那个国家的大学。

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由于传统的历史包袱过重,加之教育理念发展滞后、人才培养模式僵化等因素的困扰和羁绊,造成人才素质平庸,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和社会作用。我们不能期望高等教育的改革能起到立竿见影、一劳永逸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改革我国传统的大学教育,大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力发掘社会进步的后劲,切实推进和不懈开展素质教育是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是推动高等教育成为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中坚力量和关键因素的必然抉择。

(二)我国教育国情决定,推行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无论是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还是从我国大学生的素质状况而言,都需要加快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

1.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导致大学生先天不足,需要通过素质教育予以弥补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特征的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把文化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并把知识学习局限于书本范围,甚至“教学内容习题化”、“习题内容标准化”、“标准习题答案化”。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精英”性质,造成了一年一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的局面。因为片面追求升学率,高中阶段采取文理分科编班上课,使基础教育严重偏离了正确轨道,扭曲了基础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使学生没有完成中学阶段的全部学习任务,并使学校和学生忽视德育和体育,脱离实际,脱离社会。这必然导致文科班学生数理化基础薄弱,科学的基础知识学得很少,科技素质较差,而理工科班的学生文化陶冶过弱,人文素质较差。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中学生是大学的“原材料”。一些学生带着这种缺陷进入大学,必然使一些大学生“先天不足”、“营养不良”。这也是造成一部分大学生高分低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的重要原因。

2.我国大学的“分数教育”束缚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通过素质教育予以解放

目前,我国相当多的大学对学生的考核评判,依然采用“分数”作为衡量标准。长期以来,高校考试制度重知识再现、轻独创思维,用考试模式来塑造学生,夸大了考试的检测、选拔能力,把教育变成了一种应试行为,以单一和片面的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把取得高分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一种考试制度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相反,使学生的学习由主动变为被动,使生动活泼的学习变为消极应付考试,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迫使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走进“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制约了对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培养,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的不正常现象。另一方面,这种“分数教育”制度也导致了教师重智育轻德育、授业而不传道,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分数高可以“一俊遮百丑”,几乎成了教育界的通病。

基于高校“分数教育”的事实,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的弊端就在于“应试教育”,考试是阻碍素质教育的罪魁祸首。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只看到了问题的现象,未能揭示问题的本质。藏在应试教育背后的是片面教育。片面教育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最大弊端。在任何时候,教育活动都不可能完全抛弃考试。考试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关键问题在于考试是否科学,是否正确,是否合理,是否能将这种手段的功能和价值良性释放出来。教育的症结是“应试教育”,是对考试的价值认识偏颇、考试的作用发挥不当、致使人“残缺不全”的“片面教育”。

3.我国高等教育重专业轻素质,重知识轻能力,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需要通过素质教育予以匡正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文化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它忽视了德育,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方法的培养,忽视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一系列素质要素的培养。一句话,不是对“五大体系”素质的全面培养,而是一种片面发展的教育。

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长期以来是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确定的,专业口径狭窄,课程体系固化,只着眼于将特定行业所需要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从而培养出只能用于特定行业、特定岗位的所谓“专业对口”的专门人才,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这样造成学生很多方面的不足。一是知识的狭窄化。人的知识局限于狭窄的专业领域,对本专业以外的知识缺乏。因此,他们在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时常为无知所困扰。更重要的是,由于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缺乏弹性,导致很难适应变化的环境。二是能力的片面化。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经过许多年的努力而形成的学术规范、专业文化,专业化造成了相应于其专业特点的片面思维定式和能力结构。三是情趣的单一化。这种专业教育的特点内化于人的个性、情感爱好诸方面,使人的个性、爱好、情感等单一化。各专业的人把专业学习和工作当做生活的全部内容,把自己局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之外,习惯于从狭窄的专业角度去观察、处理问题,难以作为一个开放的个体与更多的专业以外的人、专业以外的领域进行有效的交流,这极大地抑制了人的活力和创造性的发挥,严重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四是缺乏完整的素质结构。学生对自然、自我、社会之间的关系难以产生整合的认识,缺乏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所需要的道德、情感、智力、体力等素质要素。

4.我国高等教育强调共性和一致性过多,突出差别和独特性过少,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通过素质教育予以矫正

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说,“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现象,同是一个中国人,他在国内大学表现平平,而一旦出国留学,就表现出突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尚勇认为,这折射出中国教育的弊端:从小学到大学,中国一直在进行“乖孩子”式教育,扼杀孩子的个性,这只能培养高分低能的学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国大学的教育理念刻板僵化,教育模式千人一面,缺少特色与个性。如在教育理论上,片面地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机械地强调每个个体在教育过程中都全面发展,达到统一的标准、规格,用统一、固定的评价标准去衡量、测评教育活动的目标和结果。在教育实践中,强求一律,抹杀个性,排斥个性人格的培养,把学生都塞进一个模子里,制造出“标准化”的所谓“人才”。这种教育严重忽视受教育的个体在教育活动中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抹杀对个体健康发展的个性培养,淡化有个性的个体在主动适应和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绝非简单的延续,而是一个不断继承、创造和开拓的过程。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强调对个体健康个性的培养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强调人的表现力、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各种活动能力、公关能力的培养。其教育目的是超越,是突破,是创造,对受教育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受教育的个体确立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发展个性才能,在突破某种均衡中发展。可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独立性,也就没有首创性,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没有诞生世界级的学术泰斗、思想大师的重要原因。没有个性的发展就难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难以造就高素质杰出人才。

我国学者瞿葆奎主编的《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一书中认为,“不同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境地,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经历和经验以及不同的智慧品质、兴趣爱好、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对教育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全面发展不能不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不能不是个人的个性形成过程”。21世纪需要具有丰富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教育活动必须尊重教育对象的需求,根据不同的个体施以不同的教育,使他们的潜质得以充分发挥,这恰是素质教育的历史使命。

5.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强,需要通过素质教育加以改进

正是由于上述的种种教育弊端,在我国当前大学校园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文化基础素质上视野不宽、基础不牢;在思想道德素质上集体意识淡薄、自律性较差;在政治素质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在心理素质上人际交往困难、意志品质不强;在能力素质上,实践能力不强,动手能力差等,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堪忧。与此同时,21世纪对学生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如此大的素质差距,我们需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培养时代和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之才。

上述我国高等教育的各种弊端不仅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就业等一系列问题,而且也不利于改变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依附”地位,还影响到教育的社会发展服务功能的发挥。由此,参照国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反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我们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价值取向,全面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我国高校在素质教育方面的探索

出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我国许多高校都开始了大学素质教育方面的积极探索。据笔者了解,国内高校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姑且称为模式。

1.“清华模式”

清华大学在大学生文化素质建设方面一直走在我国教育界的前面,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体而言,清华大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突出以下几点:(www.xing528.com)

(1)完善课程建设和规划大学通识教育

清华大学课程建设体系及其质量要求向着科学化、精细化、体系化方向发展。在清华大学本科生文化素质教育方案中,一个突出“亮点”就是以人文社科教育为重心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先行建设的20门核心课程涵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当代中国与世界等人文社科领域,以阅读经典为主要内容,采取名师上课、助教导修的双轨教学方式。

(2)注重实践环节和实际效果

2005年暑期,清华大学与郑州大学、中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合作,联合成立了考察中原和湖湘文化的人文实践分队,大力实践教育理念,与自身的实学传统建立起切实的关联。

(3)将大学精神文化贯通于大学素质教育之中

自1997年起,清华大学制定素质拓展计划。2000年,举办文化素质教育知识竞赛。2005年,清华大学素质教育基地成立了水木书苑。通过书苑的读书与人文实践活动,逐步提高清华学子的文化自觉和综合素质,推动古代圣贤的思想与人格转化为人格修养的宝贵资源,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2.“北大模式”

北京大学有着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厚传统,通过发挥其综合大学的优势,结合学校实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了独具特色的“北大模式”。

(1)完备课程体系建设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重要部分的跨学科的通选课程建设卓有成效,成为北京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北大的素质教育通选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高雅情趣,把思维教育和情趣教育相结合。通过严格遴选的涵盖四个学科领域(数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和文化、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使北大学子能够成为思路开阔、眼光长远、文理兼通的全才。

(2)深入开展教育理论研究,为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北大不仅承担了多项国家素质教育的研究工作,而且划拨经费,在学校设立了素质教育研究项目。如北京大学副校长王义遒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承担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相关研究项目,党委副书记赵存生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所开展的“大学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等。这些研究工作成果不仅对本校素质教育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全国素质教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的支持力度

北大利用自身综合大学的优势,立足校本部和医学部两个基地,在高素质的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划拨专项资金,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讲座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此外,暑期社会实践成为北大社会实践的重头戏,近几年来,北大的暑期社会实践一直保持规模大、层次高、形式多样、辐射面广等特点。2000年和2001年,北大暑期实践活动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号召,组建100余支社会实践活动队,以“向新世纪迈进、在实践中成才”为主题,积极参与到广阔的西部地区建设中去。

3.“华科大模式”

华中科技大学是我国最早提出素质教育的几所高校之一。教育部主持的全国性的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研讨会有四次在华科大召开。华科大第一个在高校设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率先提出“应确立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地位”、“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文化素质教育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切入点、突破口”、“内化是大学生素质形成的关键”、“办大学就是要办一个氛围”等教育思想和观念。

华科大的素质教育模式主要是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依靠大学生形势政策报告会、人文社会科学讲座等多项措施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使理工科学生在了解历史、传统知识的同时增强国家和民族意识。华科大开设人文讲座1 000多场次,并将人文讲座的精华整理、结集成《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出版;提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推动全体教师参与文化素质教育;提出每位教师每年至少要听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或者读一本人文社会科学名著,或者听五次以上人文讲座的要求,以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华科大还第一个在大学生中举行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从1995年起每年举行一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中国语文水平测试不合格,不能授予学位证书。将人文科学课程纳入课程体系的研究、试点工作。率先将《社会调查》确定为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实践,推动大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

4.“西交大模式”

西安交通大学在开展大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创造性地建设和推行“书院制度”。西安交大赋予“书院制度”以新的内涵,提出“书院制度”是学生社区的一种新的形式,是本科教育的“第二课堂”。

在人员选配上,西安交大将学院建设与书院建设紧密联系,遴选教师以兼职导师、兼职辅导员的身份参与书院工作。在组织管理上,既坚持严格要求,又充分发扬民主,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在教育模式上,书院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非课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主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行为方式、气质气度等素质,让全体学生都能够通过书院这样一种社区的形式受到熏陶,提高综合素质。在教育形式上,通过实施军训、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活导航、学业规划、学习辅导、习惯养成、公民素质与礼仪培养、综合素质拓展、心理辅导与困难援助等一整套育人计划,塑造学生优良品质和高尚人格,为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领导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5.“武大模式”

武汉大学在实践大学素质教育方面率先提出了“三创教育”理念,并开展了一系列配套工作。所谓“三创”,是指创造(Creation)、创新(Innovation)和创业(Enterprise)。在具体操作方面,武汉大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在“三创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武大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新的定位,即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别是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武大提出,要围绕“创”字来确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积极推行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创造与创新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尤其要着力加强学生自学、课堂讨论、实践实习、科学研究、创业训练等培养环节,突出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复合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以及创造、创新与创业的精神和能力。

(3)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能动作用

其一,倡导学生进行自我设计,鼓励学生按照个性发展。创造条件,逐步推行“专业改选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按照一定的条件,经过一定的程序改选专业。其二,开展创造教育,提高学生的创造技能。除充分利用校内的开放实验室或实践中心外,武大支持建立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创造研究中心和校外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创造教育场所。其三,鼓励学生创新和冒尖,实行“创新学分制”。对大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或取得其他突出成果者,给予其相应的创新学分,免修相应选修课程。其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武大强调,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使学生能够主动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实行和完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中途休学创业。

6.“浙大模式”

“浙大模式”又可称为KAQ模式。KAQ模式是一种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并重并进的教育模式,由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院士首倡。它是指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即高校通过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取、积累、整合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智力潜能、创新能力,再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内化为自身素质,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KAQ模式中,知识、能力、素质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并且分别处于不同的层面,通过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构成人全面发展的整体。

知识是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它包括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和实践经验知识,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有强的能力和高的素质;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能力的增强,而强的能力又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的认识和社会实践,把从外界获取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品质和素养,高的素质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并进一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扩展和增强。

KAQ模式认为,虽然从较宽泛的意义上讲,素质也包含着知识和能力,但为了把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技能与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相区别,这里的素质已不是知识和能力本身,而是知识和能力有效发展的前提和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主体内在保障。KAQ模式的具体构建,则主要是通过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实现的。

从上述梳理中,可以看到我国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的一些带有共性的特征: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或多或少奠基于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并做到与本校实际结合,使教育模式既具有理论支撑和文化品位,又体现多样化和校本特色;将课程建设和知识习得放在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同时强调各类活动对学生品格、情感等素质的塑造和提升作用,力求做到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但总的来讲,国内许多高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仍然没有重大突破,缺少新的途径,使素质教育多在理念的层面而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和深化。

综上所述,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是素质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如何将这一价值取向创造性地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推陈出新,建设性地培养高素质杰出人才,是摆在我国教育界面前的重大课题和历史使命。正是基于此,我们提出并初步实践成功素质教育,以独创性的理念为素质教育呐喊助威,以开拓性的实践为素质教育添砖加瓦。

【注释】

[1]籍之伟.重视素质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考察美国高校的一点启示[J].北京教育,2008(3).

[2]籍之伟.重视素质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考察美国高校的一点启示[J].北京教育,2008(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