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文艺社会生态批评例析

电视文艺社会生态批评例析

时间:2023-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强调艺术作品贴近生活,真实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是现实主义艺术的首要标准。对于中央电视台的机构设置、节目编排、人员管理、频道资源的合理使用等系列问题的研究是关注电视媒体与社会生态关系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电视文艺社会生态批评例析

四、电视文艺社会生态批评例析

案例1: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与社会生态的关系。[43]

新时期以来,我国在整体的艺术创作思维上经历了一次变革。“主题先行”、“粉饰太平”的枷锁被打碎,人们期盼着从艺术作品中看到真实的生活。它所要表达的是对每一个人的尊重。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电视剧艺术在追求纪实之美时,超越了玩弄长镜头等技术技巧的层面,真正从本质上关注人,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人的生存状态,体现出鲜明的人文关怀。“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仍然是电视剧现实主义创作中所要坚持的原则。现实主义的特征在于对现实世界的真诚关注,对人类众多成员生存处境和生活命运的热烈关切与同情,它奉守的是积极入世的、有批判锋芒的、有理想追求和生活寄托的艺术精神。

在一批反映社会变革的主旋律剧中,电视剧创作不仅以现实变革为重要题材,还以现实的社会主题和现实的社会心理为作品的叙事焦点。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强调艺术作品贴近生活,真实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是现实主义艺术的首要标准。新时期的电视剧创作者们从一开始便把眼光对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迅猛变革之中的中国社会。他们充分利用电视剧灵活迅速的优势,及时捕捉现实生活的每一变化。以创作于1980年的《乔厂长上任记》为开端,通过《女记者的画外音》、《走向远方》、《新闻启示录》、《花园街5号》、《新星》等一系列作品,中国电视剧几乎是同步于生活地向人们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变革。中国电视剧大发展时期,正值中国社会大变革时代,也是社会主义新人、新事不断涌现的时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或困惑,改革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诸如国营大企业转轨的问题,市场问题,人才问题,教育问题,新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与旧有的传统的社会心理道德规范的冲撞等问题。

1989年起,电视剧界将“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提上了议事日程,越来越多的电视剧艺术工作者把用艺术手法反映代表历史进步意义的时代精神,表现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活动,揭示生活的本质,作为自觉的追求,荧屏上出现了多种题材电视剧作品唱响主旋律的喜人景象。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了突飞猛进的现代化建设阶段,电视剧的数量也急剧增长,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里,播出了一批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人传神写貌的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现实题材作品的比例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题材开拓得越来越广泛。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农业、军队、科技、教育、公安等各条战线改革现实的作品,逐步系列化、规模化。其中反映国营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以及为改革事业的主力军塑像的作品有《出路》、《走出沼泽》、《女人们》、《半边楼》、《大潮汐》、《情满珠江》、《车间主任》、《忠诚》等。反映农村变革生活的电视剧有《艰难的抉择》、《山花烂漫》、《从前有座山》、《神禾塬》等。反映公安和军队改革题材的《英雄无悔》、《西部警察》、《和平年代》、《突出重围》、《九·一八大案纪实》;反映高科技领域改革题材的作品有《中国神火》、《长征号,今夜起飞》、《太阳的摇篮》等;“反腐倡廉”代表作品有《铁市长》、《纪委书记》、《誓言》、《天网》、《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等;特区经济的兴起则在屏幕上留下了《深圳人》、《都市风流》、《中国商人》、《外来妹》、《双桥故事》、《情满珠江》等一大批精品佳作。

20世纪90年代后,电视剧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在平民剧与通俗剧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些作品包括《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哥》、《外来媳妇本地郎》、《空镜子》等。这些电视剧以讲述发生在你我身边、生活味极浓的故事为切入点,通过对平凡人的情感的关注,用生活化的表演风格,塑造出真实感人的普通人形象。

以上的系列电视剧作品,反映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塑造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对在改革开放、经济转轨时期人们价值观念的重建、社会风尚的弘扬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里只是以现实题材电视剧为例,电视文艺其他作品与现象,与社会生态的关系同样非常密切。

案例2:中央电视台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生态的关系。

对于中央电视台的机构设置、节目编排、人员管理、频道资源的合理使用等系列问题的研究是关注电视媒体与社会生态关系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这是由中央电视台在中国电视媒体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刘春的《中国电视的盛世危言》[44]。《CCTV,中国电视的航空母舰朝哪里开》[45]两篇文章比较具有代表性,“频道专业化虽说眼下已成共识,但央视一、二、四明显存在诸侯割据的痕迹,典型的例子是一套黄金时间晚上9∶30档,仍然是各中心的大拼盘。这不光使得频道风格庞杂,也会使央视在面对突发大事时缺少整块的频道空间。”“央视的总编室功能偏弱,在强调大编辑部意识的今天,总编室除了咨询研究协调功能外,更需要担当指挥中心至少是紧急指挥中心的功能,才能面对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新闻事件作出合理反应与综合配置。”“在我心中, CCTV是个那么复杂的混合体,那么多的精华与那么多糟粕,那么多杰出之士与那么多混世之徒,那么强烈的创新意识与那么陈旧的传播方式,那么强势的媒体与那么卑微的个体,那么灵活的制片人制与那么呆板那么浪费那么臃肿的管理机构,那么多优秀栏目与那么多陈腐不堪的节目,等等。可以说, CCTV混合了新兴阶级与没落贵族的双重特性。”文章作者从产业发展和宏观战略出发解读与CCTV相关的问题,对于我们研究中央电视台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生态关系很有启发。

关于电视台自身的伦理、价值取向对于社会生态的影响,陆地在《2003:中国电视产业大解码》[46]中有相当深刻的分析:“央视的尴尬之处在于: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它必须把社会效益、精神和道德的追求放在首位;作为一个没有财政补贴商业主体,它又不得不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看重金钱和经济利益。于是,央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精神和行为的双重‘分裂’。就像有的人指出的那样:在新闻节目中,它像一个严肃的‘教师’,义正词严地给普通公民宣讲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或精神文明;在广告时间里,它摇身一变又像一个‘商人’,肆无忌惮地给普通消费者(包括几亿儿童)展示着金钱、美女、各种商品以及豪华(少数富人)的生活方式。不要以为中央电视台的‘双重’角色无关紧要。实际上,这种‘双重’角色只是使少数人受益,造成的伤害(包括内伤和外伤)却是‘大面积’的和深远的:首先,作为‘喉舌’以及国家形象的代言人,中央电视台游移不定的‘双重’角色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权威。其次,中央电视台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给各级电视机构树立了一个非公平竞争的商业‘典范’,十分不利于中国电视产业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再次,潜移默化之中,塑造了国民特别是国家干部的双重人格(角色变换的暗示作用),严重销蚀官民的诚信品质,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

这些切中时弊、犀利透彻的分析,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里分析的问题和症候虽然没有直接用“生态”这个词来描述,但是透析问题的层面已经接近了这一主旨。对于电视生态面临的种种困境,需要我们从学理上加以分梳和关注,并从独特的视角对电视文艺与社会生态的关系作深层解读,才能真正为电视文化把脉,恢复其精神生态的品格

【注释】

[1][美]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年版,第191页。转引自鲁枢元《生态文艺学》第131页。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 第163页。

[3]对此,程志敏有这样一段论述:对于“走上神坛”的理性来说,胡塞尔亲证其“危机”(Krisis),卢卡奇痛惜其“毁灭”(Zerudlung),霍克海默力挽其“销蚀”(eclipse),而海德格尔另求“超越”(Uberwendung),伽达默尔矢志维护,哈贝马斯着手重建……如此等等,人类正在为理性进行会诊,也为理性的命运进而整个人类精神世界的命运而祈祷。详见程志敏《论理性信仰的衰落及其成因》,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4][法]詹姆斯·乔埃斯:《文艺复兴运动的普遍意义》。转引自鲁枢元著《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9页。

[5]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页。转引自鲁枢元《生态文艺学》,第149页。

[6]鲁枢元著:《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页。

[7][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第411页。

[8]全息技术是光学技术的产物,原本指通过光纤叠加和反射再现被摄物体的空间特征。“全息”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加完美、更加全面的光学信息。

[9]参照贾磊磊《媒体道德与电视的传播/接受方式》,载《文艺研究》2003年第3期。

[10]吴征:《告别荒漠——新媒体与精神生态的重建》,载《中华传媒网》2001年12月9日。

[11](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12]以上论述参照尹鸿《媒介文化研究:知识分子的发言场域》,载《尹鸿自选集——媒介图景·中国影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13]见惠明在新浪传媒http://www. sina. com. cn 2003年10月29日发表的文章《国内外真人秀研究及收视调查》。

[14]我们可以从以下的一些数据中看到,韩剧已经成功地占领中国电视的半壁江山。《中国青年报》刊载张卓的《韩剧的温情抓住了中国人的心》一文中提到:根据央视索福瑞市场调查公司的《从收视率看韩剧之热播》报告,我国电视台2004年播出的649部引进电视剧中, 107部来自韩国,占总数的16. 5%。央视八套(电视剧频道)有57%的引进剧来自韩国。2005年7月,央视八套在宣布扩容海外剧的同时,还许诺将花重金独家买断一些优秀电视剧的播出权,其中韩剧就占很大比例。这份报告还显示了韩剧在中国各电视频道的“高播出率”:从2002年到2005 年,几乎所有的省级电视台都播放过韩剧,“香饽饽”《蓝色生死恋》在12个省台都有播放,覆盖大江南北;央视八套午后的“环球影院”、晚间的“海外剧潮”也曾循环连播韩剧。较高的引进率和较广的播出率,使韩剧的收视率不断高涨。在2004年排名前10位的引进剧中,韩国电视剧就占了7部。央视八套播出的《看了又看(团圆篇)》以2. 9%的收视率占据榜首,而2- 5名也分别被《看了又看》的其余4部占据。

[15]新浪网站剧情介绍。

[16]《尤小刚:“韩流”热中的冷思考》,新浪娱乐, 2005年10月13日,网址:http://ent. sina. com. cn。

[17]有人作了这样的比照:长今的一生,仿佛是一人进入企业后,一定会经过的每一个过程:从面试——到试用——再到入岗——然后转正——有机会担负重任——再成为部门领导——再成为最高领袖的每一个过程,都显示了长今及所有人,都将会遭遇的成功,都将会面临的困难……

[18]傅荣、翟宏:《行为、心理、精神生态学发展研究》,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www.xing528.com)

[19]杨瑞明:《传播全球化——西方资本大规模的跨国运动》,载《国际新闻界》, 2002年第2期,第17页。

[20]以下相关论述参照陇菲、张一凯《知识生态学:对人类与知识实体关系的新探索》,载《兰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第13- 17页。

[21]参考甘绍平《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2]周宪、许均:《〈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商务印书馆2001年11月第2版。

[2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总序部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4]刘炘著:《电视重构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25]参照何晓兵《讲一点真实的故事——关于电视文艺纪录片的使命与命运》,载《现代传播》2001年第2期。

[26]刘云:《试论中国电视文化生态的转型——以浙江电视业为个案》,载中华传媒网站http://academic. mediachina. net

[27]黄力之曾把审美文化主体的分化的基本格局界定为:“原来大一统的文化模式分化为三个板块,即代表党和政府意志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代表知识分子特别是一部分人文知识分子意志及审美要求的文人文化,代表一般市民意志及审美要求的市民文化。”见黄力之著《中国话语:当代审美文化史论》,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版。

[28]吴予敏:《变革中的中国电视体制和电视文化》,载《南方电视学刊》2001年1期。

[29]博厄斯著:《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版。

[30]参照尹鸿《媒介文化研究:知识分子的发言场域》,载《尹鸿自选集——媒介图景·中国影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1]参照尹鸿《媒介文化研究:知识分子的发言场域》,载《尹鸿自选集——媒介图景·中国影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2]载《人民日报》2002年9月1日第8版。

[33]仲言:《历史·经典与“戏说”》,载千龙传媒,本文为人民日报获奖作品。

[34]徐虹:《“戏说”造历史的反电视文化冲击历史文学》,载中华传媒网站http://chinese. mediachina. net。

[35]以下论述见张文娟《对CCTV〈西部民歌大赛〉文化意义的解读》,载《现代传播》2004年第2期。

[36]刘邦凡:《社会系统及其生态性研究之一瞥》,载《博客网·思想评论》。

[37]What Is Social Ecology?[A] Michael E. Zimmerman(ed.).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C]. New Jersey:Prentic- Hall, Inc. 1993.

[38]莫晓红、廖荣华:《论区域生态文化创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载《光明日报》2003 年12月26日。

[39]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初步的思想基础。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长篇专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1992 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共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和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等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到会讲话。这次大会深刻认识到了环境与发展的密不可分。对于促进社会生态的优化起到了进一步推动作用。

[40]参见李庆锋译《深层生态学评论——对基进环境主义的一次挑战》,载《台湾环境》55、56、57期。

[41]孙彦泉、蒋洪华:《生态文明的生态科学基础》,载《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42]载《陈力丹自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43]以下资料参照张凤铸主编《中国电视文艺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101页。

[44]刘春:《中国电视的盛世危言》,载《现代传播》2002年第1期。

[45]刘春:《CCTV,中国电视的航空母舰朝哪里开》,载《现代传播》2002年第3期。

[46]陆地:《2003:中国电视产业大解码》,载《南方电视学刊》2003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