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微联营:城乡合一的治安防范措施

四微联营:城乡合一的治安防范措施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微分队开展巡查工作针对城乡接合部地域范围广、防控布防难等特点,金山区综治办在个别镇试点启动治安巡逻“微巡车”,探索建立集窗口服务、报警求助、现场处置、巡逻防控、安全宣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流动治安岗”,并实现全域推广。城乡接合部和省际交界区域是治安防范的重点部位,“四微”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将区域内人员出入、

四微联营:城乡合一的治安防范措施

金山区地处两省(市)、三区(市、县)接合部,与浙江省有91.65公里的边界线,有四个镇与浙江省平湖市、嘉善县接壤,是上海的重要安全门户。作为上海市西南门户,金山区特别是城乡接合部和省际交接地区呈现出人口密度大、人员结构复杂、人口流动性强等特点,社会治安环境十分复杂。

结合区域实际特点,针对城乡接合部和省际交界地区复杂人群较为集中、科技防范盲点较多、安全问题易于爆发等实际问题,金山区推出了“微分队、微巡车、微视眼、微平台”的“四微”防范举措,实现了现代科技防范与传统人防物防的有机衔接,形成了具有现代城乡特色的、富有实效的治安防控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城乡接合部和省际交界地区的治安防范水平和公共安全服务能力,提高了居民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金山区综治办牵头成立治安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核心作用,各街镇(金山工业区)相应成立治安防控工作小组,并根据“第一时间预防、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的工作原则,组建起由社区民警(驻村民警)、村(居)治保主任、综治社保队员、平安志愿者等组成的“村居守护者”小分队。小分队队员身穿“平安马甲”、臂佩红袖章、手持小喇叭,在社区民警(驻村民警)的带领下时常穿梭在社区和田间埭头开展巡查,并建立起“四个排查”(1)的治安防控机制,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治安、安全隐患,还将社区、村内发生的矛盾纠纷等逐一登记在册,及时协调解决,成为社会治安防范的“千里眼”“顺风耳”。如2017年11月,亭东村平安志愿者发现并协助处理了一起借贷宝诈骗活动。当时,平安志愿者在亭虹路亭东村部前巡逻,发现3女1男共4人在设摊宣传某借贷宝平台,平安志愿者怀疑这是诈骗活动,便想上前询问具体事宜,对方发现平安志愿者后立即撤摊逃跑。平安志愿者见状立即将此情况上报镇派出所,派出所接警后立即出警到达现场,随后在南亭公路原亭东村水泥制品厂门口抓获了4人,此举有效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不法行为,及时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

微分队开展巡查工作

针对城乡接合部地域范围广、防控布防难等特点,金山区综治办在个别镇试点启动治安巡逻“微巡车”,探索建立集窗口服务、报警求助、现场处置、巡逻防控、安全宣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流动治安岗”,并实现全域推广。目前,全区166台“微巡车”白天由村(居)治保主任、综治社保队员和平安志愿者驾驶巡逻,夜间由治安巡逻队员驾驶巡逻,按照“日间与夜间相结合”“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相结合”“重点部位和不固定点位交叉巡逻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治安巡防,并根据区域内治安形势的实时变化,动态调整巡逻路线和方案,对治安重点地区加大巡逻频次和力度,治安防控效能明显提升。如2017年岁末,亭林镇新巷村治安巡逻小分队就开着巡逻车抓到了小偷。当天下午,值班人员开着巡逻车在巡逻时接到村民电话,称发现可疑男子通过房屋外空调机箱入室行窃。巡逻人员先帮忙拨打了报警电话,随后迅速驱车赶到现场。巡逻车在警察赶到现场后出发寻找该名男子,最终在某处果园旁看到一可疑男子靠在一辆汽车旁佯装打电话,衣着身形与嫌疑人完全一致,立刻联系不远处的现场民警,将其抓获,移送法办,及时有效地保护了群众的财产安全,增强了辖区村民的安全感。

结合城乡接合部地区出租屋集中、外来人口较多和人员结构复杂等特点,金山区综治办创新工作思路,在深入排摸调研、广泛征询民意的基础上,推广安装“农户卫士”“满天星工程”“随手拍”等监控小技防设备。目前,已推动75%以上的行政村建立图像监控系统,农村地区每平方千米图像监控点位覆盖率达到4.61个,做到了布点合理、建有所用、资源共享,形成了网络化、科技化的全天候视频监控系统,在提升城乡接合部地区社会治安的打击、防范、管理水平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在外来人口聚集的亭林镇东新村14组4051号村民包某家发生了一起出租房内盗窃案件,被安装在屋外的“农户卫士”视频监控器全程记录下来,公安机关借此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通过与村内其他实时监控图像的比对、跟踪,公安机关在短时间内就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针对与浙江省嘉兴市接壤边界长、无名道口、河口多的区域特点(54个无名道口、28个无名河口),在毗邻浙江的四个镇开展“满天星工程”、三级综治部门建立平安边界“十联”机制,从区域自治转变为区域共治,有利于边界地区的平安稳定。廊下镇6个村与平湖市3个镇8个村隔河相望。2013年以来,廊下镇结对金山区水务局,共同实施了由两地两局四镇16个村共同参与的廊下平安省际水系边界建设,在边界的主要道口安装了视频监控探头和图像监控设备。同时,各村组织村级巡防队、河道保洁员和平安志愿者定期开展巡查,边界的治安环境大大提升。

“微视眼”:“农户卫士”为群众“看家护院”

平安省际边界“十联”法治文化示范路(www.xing528.com)

金山区综治办根据“互联网+”的时代传播特点,主动拥抱现代科技,在区、镇、村三级层面建立微信工作群及微信矩阵,现已建成区、街镇、村居三级共计242个综治微信矩阵,成员有15 000余人。微信工作群的建成大大节省了平安志愿者、综治社保队员、市民巡访团等群防群治人员来回奔波村(居)委的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实现了“跨空间、跨时间”的作战需求。同时,为全区综治社保队员和村居治安巡防分队员配备手持移动终端,并将设备接入共享平台,每天手持移动终端在各自“责任田”按设定线路开展治安巡防、隐患排查等工作,为确保向案件多发、隐患易发区域倾斜,综治部门对巡防线路每两个月更换一次。只要发现安全隐患,立刻拍下照片上传系统,收集到的各类基础信息、安全隐患也能全部归集到村(居)委会,再由村(居)治保主任牵头进行梳理、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同步与辖区派出所进行联动联防,并在规定时间内反馈解决情况。

金山区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已连续八年名列全市前茅,连续五年成功创建为上海市平安示范城区,并在近年来沪浙两地举办的“亚信峰会”“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大会议和活动的安保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城乡接合部和省际交界区域是治安防范的重点部位,“四微”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将区域内人员出入、治安状况、交通秩序、公共设施等纳入“视线”范围,消除管理死角和盲区;街面、社区、农村见警率、见车率、管事率明显提升后,全区报警类“110”同比下降9.2%;发案数同比下降32.8%,其中盗窃案件同比下降33.6%,诈骗案件同比下降37.9%。金山检察院还以刑事犯罪数据为基础绘制犯罪热点图,枫泾镇以热点图为指引积极施策。2017年以来刑事立案数同比下降24%,侵财类案件同比下降26%。同时,全区共187个基层单位实现“零发案”,创建成功率达83.11%,全区50个可防性案件多发村居刑事发案同比下降22.2%。全区可防性治安案件得到有效预防和遏制,提升了治安防控的整体效能。

“合成作战”是增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整体性、实战性的关键。“四微”防范举措推出后,部分村居试点与辖区派出所建立信息交互分享、处置联动反应、结果双向反馈的联动联防工作机制。双方及时沟通、反馈在巡逻巡查、视频监控、微信平台上发现的不安定信息,便于及时开展回溯倒查、防范漏洞、日常管理、预警预防等工作,形成了联防、联治、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

金山区综治办联合公安金山分局积极在城乡接合部地区开展治安防范讲座,宣传来沪人员管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实用信息,并通过“微分队”“微平台”等不断扩大治安防范宣传的覆盖面,动员群众参与群防群治工作,变“要我防”为“我要防”,变“被动补防”为“主动设防”,做到人人了解防范、人人支持防范、人人参与防范,激发了治安防控的社会化活力。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在新形势下,从中央到地方对综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上海市金山区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努力成为全市治安环境和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致力打造“升级版”平安金山,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过“微防”建设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进一步丰富城乡接合部地区治安防控手段和措施,扩大社会治安的掌控范围。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壮大并规范平安志愿者队伍和社工队伍,不断夯实“四微”治安防控中的基层群防、群治守护网和治安防范网建设,凝聚发展治安防控工作合力,提升社会治安的掌控能力。

确保城乡接合部和省际交界区域的治安防控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改革创新,依托现有“四微”网络体系为基础,继续深化科技应用,按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工作要求,坚持做到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为了规范管理和治安系统上下的互通互融,需要继续综合运用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等多种方式协同推进,不断增强治安防控的能力和水平。

(1) 即矛盾纠纷排查,治安乱点和治安突出问题排查,公共安全隐患排查,特殊人群排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