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上的名酒及其文化影响

中国历史上的名酒及其文化影响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中,旧石器时代眉县已是人类活动频繁之地。这一带出产的酒也叫 “太白酒”了。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杜康酒久负盛名,历史文人多有赞誉,三国曹操曾有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名句。1952年,我国首届评酒会上绍兴加饭酒被列为全国八大名酒之一。

中国历史上的名酒及其文化影响

“凤型”太白牌优质酒产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金渠镇。太白酒系凤型酒,甘甜爽口,味道香醇。“太白牌”太白酒是我国最早注册的正宗太白酒。清末民初西安的 “万寿酒店”和 “积美酒店”两大名号首先使用 “太白酒”和 “老太白”酒商标。

陕西省太白酒厂地处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麓的黄河中游渭河平原上的眉县金渠镇。它南靠秦岭,北临渭水,西毗宝鸡凤翔,东接周至、武功,现属宝鸡市管辖。宝鸡有凤翔柳林镇的 “西凤酒”,有眉县金渠镇的 “太白酒”两朵酒林奇葩竞相开放,为中华文化增添亮点。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中,旧石器时代眉县已是人类活动频繁之地。眉县最早叫“邰”,是神农炎帝姜姓部族的封地,也是神农氏教民种稼开始中华民族最早的农耕文化之一的地区。后来眉县历称眉坞。1983年10月在眉县马家镇村(今太白酒厂三车间)出土了三个小陶杯、四个高脚杯和一个陶葫芦,经鉴定属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遗物,距今已有6800年历史,雄辩地证明了我国同亚述(今地中海南岸地区)、中东两河地区一样,成为世界酒文化三大发祥地之一。

西周初年,周武王为了报答叔父太伯、虞仲给周文王让位的恩泽,便把秦岭一带山脉封为 “太伯山”(后转音为太白山)以示纪念。又 “太白山”一名最早见于《魏书·地形志》,“其山冬夏积雪,故名。或曰,初有金星坠圭峰西,其精化为白石若美玉焉,故名太白山”,隋唐以后一直沿用至今。此后秦岭山中的许多动植物的命名都带有 “太白”二字。这一带出产的酒也叫 “太白酒”了。

唐代诗仙李白当年访眉县喝太白酒写《蜀道难》而号 “谪仙太白”,更成一段佳话。

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酒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疬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饮屠苏,岁旦辟疫气,不染瘟疫伤寒。”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宋朝文学家苏辙《除日》诗:“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也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20世纪中叶以来,有人发出 “欲饮屠苏祈平安,踏破铁鞋无觅处”、“新春宴上无屠苏,顿觉情趣短三分”的慨叹。河南省养生殿酒业公司为了满足人们饮屠苏酒的热望,经过数年研制,既严格遵守古配方,又采用新技术处理,终于使屠苏酒重新问世。该酒具有柔和适口,香味纯正,回味悠长,酒度适中等特色。

史载,杜康春秋时用粮食酿酒的鼻祖,传说其出生地在今陕西省白水县,周宣王时因避难而定居于河南汝阳。因杜康为造酒者的始祖,所以成了今天酒的化身。

杜康酒久负盛名,历史文人多有赞誉,三国曹操曾有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名句。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之后,周恩来总理提出 “复兴杜康,为国争光”,尔后在河南省、市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于1975年在传为杜康酿酒的遗址上建成了杜康酒厂。杜康酒汲取甘美的杜康泉水,承袭古老酿酒遗方,采用现代化工艺,选用优质大麦小麦做曲,以优质高粱为原料,采取土窖续渣法发酵、老五甑混蒸混烧而得原酒,后经陶缸酒海陈贮,自然老熟后精心勾兑而成。独特的酿造工艺决定了独特的杜康风格,所生产的杜康牌系列酒品畅销全国,深受消费者好评。专家品鉴后称赞其品质:酒质入口绵,落口甜,芳香甘爽,诸味纯正,回味悠长。(www.xing528.com)

孔府家酒,浓香型低度优质白酒,素以三香(闻香、入口香、回味香),三正(香正、味正、酒体正)而著称,明代以来酿制的白酒除祭孔外是衍圣公进奉宫廷和馈赠达官贵人的专用酒。曲阜酒厂于1986年开发产出,投入市场后,受到国内外用户欢迎。孔府家酒的主导产品已形成六大系列,产品低、中、高度兼备,高、中、低档齐全。1989年荣获国家质量银质奖章,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8年出口量居全国第一。

曲阜秦汉以来代有酒坊,民初蔚为大观,1923年建成的 “洪顺源烧锅”,1926年建成的 “义和顺烧锅”是颇有声誉的作坊。1934年即有烧锅9户。1958年在潘氏烧锅基础上建成曲阜酒厂。

湖北襄樊宜城酿造的美酒,史称 “宜城醴醪”。

春秋时期,楚昭王为避开吴国的进攻,由江陵迁都至宜城(今襄樊市),王室皆饮“宜城醴醪”。

三国曹植有《酒赋》赞美:“宜成醪醴、苍梧缥清。”

今宜城贡酒除工艺精细外,还比一般酒曲多用六七种野生植物原料。贡酒用的水是王旗营地下水,具有纯清质软的特点;贡酒的原料为优质高粱。由于水质、土壤、气候的特殊性,酿造出来的贡酒具有独特的美感。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楚皇城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古代蒜头型酒瓶,经鉴定是宜城贡酒瓶,这样王旗营酒厂就仿制了这种古朴的蒜头型陶瓷酒瓶,恢复了贡酒的历史面貌,并注册为楚瓶牌王旗营贡酒。如今宜城贡酒在国内外市场上均享有很高的声誉,远销美、日、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战国时期,越王勾践之都城即在今绍兴(时称会稽)。勾践被吴国击败后,为麻痹对方,曾以当地所产酒进贡给吴王,并分赠吴国军队,传说吴军饮后丢弃的酒瓶竟然堆集成山,而今嘉兴尚有 “瓶山”遗址。后来勾践生聚教训,重整国力,便欲伐吴,越国父老闻讯献上美酒,勾践将美酒倾于河中,与军民共饮河水,士气大振,出师大捷,一举灭了吴国。“越王投酒”成为一个典故,广为流传。今绍兴城南有条投醪河,又叫劳师泽,即是当年越王投酒之河。

绍兴酒明清名声更盛。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许多人物都喜爱绍兴酒。1915年,在美国 “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曾获金质奖。1952年,我国首届评酒会上绍兴加饭酒被列为全国八大名酒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