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德育课堂的评价内容优化方案

小学德育课堂的评价内容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为提升小学德育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三是为提高德育课堂内课程育人的效果。因此在小学高段的德育课堂内应注重学生的社会体验、实践,为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打好基础。

小学德育课堂的评价内容优化方案

(一)小学德育课堂内评价的目的

德育课堂评价的目的,总的来说是对德育课堂进行鉴别、反馈、指导、激励及促进,找到德育预设课堂与德育生成课堂之间的差异,为进一步提升德育课堂的有效性提供参考和改进意见。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为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在德育课堂内,把学生的品德发展作为德育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所形成的学习习惯、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与态度的体验、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体现做出及时、明确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二是为提升小学德育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小学德育课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德育的效果。但实际情况是多数小学特别是边远地区小学,严重缺乏品德专任教师。例如,有些边远地区的小学低段至高段的品德课都由语文教师兼任,这种兼任的结果会导致对小学品德课的课程标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把握不到位甚至错位的现象。通过德育课堂内评价所起的导向作用及评价反馈的信息,可以给教师一个准确的目标定位,让其对德育课堂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以此来帮助小学德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构建有效德育课堂。

三是为提高德育课堂内课程育人的效果。德育不应只在德育课程中,而要散布在所有课程中。新课改提倡学科内容整合,德育课程内容不能仅限于《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应推动学科统筹,把小学德育内容渗透到其他学科,特别是语文、艺术体育等课程中,充分发挥学科育人的功能,提升课程综合育人的效果。为此,上海建立了6个学科德育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学科德育教学方法和运行机制。江苏建成“儒学经典课程基地”“红色德育课程基地”等一大批综合育人课程基地,有效增强了课程育人的效果。总之,此评价的出发点不在于对儿童品德水平及教师的德育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而在于利用评价结果,结合儿童和教师现有的水平状况,引导和鼓励其向着更好更高的德育方向发展。所以,应把教师、课程、学生放在一个发展的、动态的、三维立体的德育模式中去评价,并注重过程性评价。

(二)小学德育课堂内评价的内容

德育课堂内的评价内容主要围绕德育课堂内的课程、教师和学生设立三维评价标准。具体分为德育课程在德育课堂中运用情况的评价、品德课堂内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及学生课堂内表现的评价。

1.对小学德育课程在德育课堂中运用情况的评价

首先,德育课堂目标的设立要符合德育课程目标。小学德育课程主要以低段的《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生活》和高段的《品德与社会》为主。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低段的德育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注重学生在自身、社会生活和活动的过程中直接体验、实践、思考、探究和积累,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生活成为课堂内“教”与“学”的根基,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要围绕这一根基开展。小学高段的德育课程目标除了要培养学生品德外,还要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认识、参与、适应社会,为成为合格公民打好基础。因此在小学高段的德育课堂内应注重学生的社会体验、实践,为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打好基础。2013年《教育部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改进课程育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改进课程育人”就要明确学科德育目标,为此,山东省在2016年制定了《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福建厦门编写了分学段德育目标,内容覆盖小学、初中、高中36个学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教育指导纲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课堂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因此,课堂内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结合学科特点、本地域特色及小学各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递进地细化融入学科德育目标中去。

其次,小学德育课堂内的教学内容要围绕和体现德育课程内容。第一,德育课堂内的教学内容要符合《中小学德育大纲》提出的小学德育内容,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和社会常识教育。第二,要结合小学低段和高段品德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在德育课堂内把这些内容相互贯通、整体呈现。2011年的课程标准和2002年的课程标准相比,品德课程从关注学生发展、课程发展、教育质量、教师成长到重心下移为学生品德发展与能力的提高,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实践性。因此在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应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到此点上。第三,要将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第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按“学科课程全覆盖”的要求,分学段有序推进,在小学低段开展启蒙教育,小学高段开展认知教育。第五,把法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德育课程当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因此,自2016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以实现小学、初中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实现螺旋上升。以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为例,新的德育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各部分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把心理健康、优秀传统文化、法治教育的内容有层次性地融入课程内容中,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体验,让法治育人在德育课堂中日益凸显。

再次,小学德育课程在德育课堂内的实施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德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德育课程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是保证课程质量的重要条件。第二,准确把握课程的目标。坚持把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作为德育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创新德育课堂模式。改变偏重道德说教、知识灌输、注重形式而忽略学生的真实体验、精神成长、品德发展及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倾向。增强课程育人的效果,开展“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引导各科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第四,开发有效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丰富学校德育资源。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挖掘具有德育价值和地方特色的德育课程资源,把它有机地融入德育课堂。

2.对品德课堂内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质量评价(www.xing528.com)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的德育目标指向,符合小学品德与生活(与社会)的课程标准要求,符合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指导,符合本校德育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时代性。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在理解品德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运用教材,制订教学目标。由于小学品德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注重学生内在道德情感体验和生活实践,因此教师在制订小学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时要使目标倒挂,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还应注意在编写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时,应结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小学教育分段目标来编写。

其次是德育课堂中教学内容的呈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德育课堂教学内容要符合分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有序,教学各环节衔接自然合理,教学重、难点把握到位。第二,德育教学活动开展应具有效性。小学品德课的内容大多以讨论、探究、体验、实践等活动方式呈现,因此德育课堂教学活动应突出这一特点。一方面,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应突出教师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活动的设计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联系地域差异、学校差异、班级差异和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部生活,建构“生本课堂”。第三要注重学生的真实参与,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如果把教育心理学的全部内容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教师要知道学生的经验是什么,没有这个一切教育都是无效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前应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的、真实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知水平,找准学生已有的与未知经验的联系。同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需求,善于捕捉德育课堂内的有效信息,对其进行挖掘利用开展教学,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3.对学生课堂内表现的评价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教师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予以及时准确的评价与反馈,会巩固学生的道德行为。小学品德课堂是一个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动态课堂,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良好行为习惯、学习方法、创新和实践能力等,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评价将会直接影响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评价应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另外,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四点,第一,评价的语言要准确到位,具有指导性。评价语言不能太过模糊、单调机械、盲目错位。如教师用“你真棒!”和“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洪亮,你真棒!”两句不同的话去评价学生,显然前一句评价较模糊,学生不知道自己棒在哪里,后一句评价准确到位,为学生指明方向。第二,评价的角度要广。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站在对学生整体认识的高度,多角度、全面地评价学生。第三,评价方法多样化。学生品德形成中的情感体验、态度变化、实践创新能力等难以量化,不能过于注重纸笔测验,要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创新各种适合学生实际的评价方式。例如,山东沂南县界湖街道中心小学成立“道德银行”,把学生日常做的好人好事随时记录在道德银行的个人存储存折上,用这种评价方式来培养和激励学生的良好品德。第四,评价主体多元化。在德育课堂内,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应把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来,评价主体多元化,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4.德育课堂的效度评价

第一,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小学品德课的特点,符合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发展规律,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深入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后,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品德课堂环境,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做铺垫。同时创新教育方式,深入掌握小学不同阶段学生必须具备的有关品德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形成学生在品德课内特有的核心素养,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水平。第二,教师课堂内容的设计要合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凸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品德为主线的教学结构。以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丘北小学为例,该校小学低年级采用了新颖的教学形式,用课堂情景、活动式教学替代教材。活动根据小学教材改编,融合合作、探究、互助、分享等德育因素在其中,充分遵循了西方教学中提倡的小学阶段启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兴趣与品德的基本教学理念。第三,要考虑到教师素养和课堂氛围的因素。教师素养和课堂氛围也是影响德育课堂效果的因素。

(三)小学德育课堂内评价的方法

一是德育课堂内的评价应符合小学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小学低段一至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为例,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小学德育评价的特点是过程性、多样化,重视质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激励每个学生的发展、促进课程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和提高专业能力。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的评价特征是倡导多元、关注过程、尊重差异、全面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把这两个课程标准中的评价目标和内容做比较,不难看出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从关注过程化、多样化到关注多元化、个体差异化、全面性。评价方式从重视质性评价到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评价重心从激励学生重发展、促进课程发展、促进教师自我专业成长转移到促进每个学生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的提升。越发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及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德育课堂内评价方法的选择要基于以上课程评价的趋向。

二是德育课堂内的评价方式与方法。首先,德育课堂内的评价方式主要有“自评”和“他评”两种形式。“他评”较为科学、全面、准确和客观。“自评”有利于发展自我认知的能力。根据新课程改革及小学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自评的方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把评价反馈的结果作为学生认识和改变自己行为习惯的内在驱动力,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自我发展。其次是德育课堂内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实证性的评价方法和人文性的评价方法。实证性的评价方法有准确性高、实效性强,广泛的适应性等优点,但局限性是重结果轻过程;人文性的评价方法优点是重视过程评价,方法灵活针对性强,但实效性低,主观性较强。因此,应将实证性方法与人文性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效性。最后,课堂内,教师要关注对学生的道德智慧发展的评价,正如易连云在《面向学校德育的言说》中强调:“要教给学生道德上的智慧,这正是今天学校所缺乏的,同时也是最需要的。”

总之,德育课堂内的评价应侧重于对学生道德智慧的评价。选择能发展学生道德智慧的评价方法,如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它与现在新课程改革课堂中倡导的小组合作探讨模式最相近,是最能够提高课堂评价实效性的方法之一。教师可以利用和借鉴其测评方法中有益的部分,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集体测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分析评价出学生的团结合作、互帮互助、谦虚友善等精神及组织协调、口头表达、辩论和说服等能力,特别是其中的辩论和说服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从而弥补了中国“通识教育”中缺乏逻辑、理性思维的漏洞,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除此外,本测评方法还能从综合评定中发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别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便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个体进行差异化的德育教育和指导。但这一方法也有不足之处,如对德育测评的要求较高、不同程度地存在德育评价者主观意见的影响(如偏见和误解)等,因此德育教师还应该接受专门的培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