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美育体系: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四种形态

传统美育体系: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四种形态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传统美育的形态中国传统美育就其形态来看,可分为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自然美育四种形态。从学校美育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学校美育在我国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美育的主要形态之一。中国古代家庭美育随同家庭、家族及其家教的发生而发生。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崛起,家塾、家教和家庭美育也随之占据重要的地位。总体而言,中国传统的家庭美育主要有四种方式:①习字,书仪。

传统美育体系: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四种形态

(一)传统美育的形态

中国传统美育就其形态来看,可分为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自然美育四种形态(图3-2)。

图3-2 中国传统美育的形态

1.学校美育形态

学校美育作为中国传统美育的主要形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成均,相传是五帝时的大学,在董仲舒春秋繁露》中记载:“成均,为五帝之学。”又《周礼·春官下》郑玄注:“董仲舒曰:成均,五帝之学。”可见“成均”可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学校。国家产生之后,“成均”成为天子之学的中心场所,目的在于培养有德有仪的统治者,由此也可看出我国学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夏、商、周而后学校制度日益完备,而学校美育的分科也日益细密,礼、乐、书、射、御、数六艺无不贯穿美育的内容。《周礼·春官宗伯》记载:“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

春秋战国以降,周室衰微,诸侯征战不已,学校制度也经历了一个由官学到私学的转变。当时最著名的私人教育家为孔子,《左传·昭公十七年》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同时的道家墨家法家等也都各有私学。

秦朝以吏为师,学校教育受到影响,这种短暂的影响在汉朝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汉朝在中央设立官学大学“太学”,外戚子弟设“四姓小侯学”,地方设立专科学校“学”,县、道、邑设立中学“校”,乡、村设立小学“庠”“序”,以及私学中小学设立“书馆”。这些学校都以《诗经》《尚书》《礼记》《易经》《论语》《春秋》等儒家经典为主要教材。此外,汉代还设采乐、施乐的“乐府”,诗歌、辞赋、音乐发达,这些都推动了学校美育的发展。尤其是汉灵帝光和元年(178)还在洛阳鸿都门创办了古代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鸿都门学”,学生多至千人,授以书画、辞赋、尺牍等,打破了专习儒家经典的惯例,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和精通艺术的官吏,也为学校美育培养了师资。鸿都门学改变了以经学为唯一教学内容的观念,提倡对文学艺术的研究,是对审美教育的一大贡献,它招收平民子弟入学,使平民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也是有社会进步意义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和儒家美育受到冲击,道家思想有所振兴,这一时期的各朝各代在其较稳定的初期阶段都曾一度兴修学校,实施学校美育,但都好景不长、有名无实,代之而起的是私学美育和家庭美育的盛兴。

隋唐时期,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学校教育也空前兴旺发达。唐代除设“国子学”“太学”外,还设“弘文馆”“崇文馆”“文学馆”,传授律学、书学、算学、医学、文学、乐学、天文、地理等。

宋、元、明、清时代基本沿用唐代教育制度,但宋代开始创办了许多重讲学授业而不重科举的“书院”。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茅山书院等都培养了大批饱学之士和美育人才。除此之外,宋代还曾创办“画学”“书学”等专科学校,进行更为纯粹意义上的审美教育。

元代除国学、乡学外,又增设以五十家为一社的“社学”,在这些学校中均以“六艺”教育为主,并以儒家“四书”“五经”或“九经”“十三经”为教材,兼学文学、绘画、书法、技艺。明清时期也大致沿用前制,但文化思想日益僵化,以及八股取士盛行,学校美育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实践上都江河日下。从学校美育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学校美育在我国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美育的主要形态之一。

2.家庭美育形态

家庭美育指在家庭之间和家族内部开展的美育,它不仅是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还是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的前奏和补充。子女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孝悌为中心的伦理观念、以诚信为中心的品德教化、以谦恭为中心的处世哲学以及以坚韧为中心的成才理想,在方法上强调父母的威严和言传身教的引导。

中国古代家庭美育随同家庭、家族及其家教的发生而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当母系家族逐步解体形成了以父系家长制为核心的个体家庭以后,家庭美育就随之逐步萌生。其时人类原始审美意识和原始形态的艺术已经发生,在举行庆典等活动时,常伴以歌、乐、舞活动,陈以带有装饰性、审美性的石器、骨器、陶器等器具,并注重服饰、举止、礼仪的美化,这些活动既是礼仪活动,同时也是非自觉的家族美育过程。

西周时代,家庭美育有了新的发展,据《礼记·学记》记载其时已“家有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崛起,家塾、家教和家庭美育也随之占据重要的地位。家学教育的内容为“六艺”,尤以礼、乐、诗、书为“大教”。民间也重“家业世传”,如管仲所说“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国语·齐语》)。

美育也在家庭内部展开,如孔子就十分重视对其子孔鲤的家庭美育。汉代以后,童蒙教育、家庭美育渐趋成熟,家庭为单元的“家馆”和私人所设“书馆”遍布各地。汉代许多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政治家都有深厚的家学渊源,司马迁班固都是幼承父业,均成一代史家。汉唐至明清的家庭美育大致有其相沿成习的固定方法,即主要通过文学艺术鉴赏、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进行美的熏陶。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兄弟,南朝梁萧衍、萧统、萧纲、萧绎父子兄弟,宋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兄弟,明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等均以文学齐名,这些都是家庭美育的硕果。

总体而言,中国传统的家庭美育主要有四种方式:①习字,书仪。②蒙书,为儿童启蒙教材。③经史子集。家教、家庭美育除习字、蒙书外,长几年后,还教以经史子集。④通过家诫、家训家书传递家风。例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家训家书对子孙后代的人格塑造和性情培养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社会美育形态

社会美育是关于社会生活美的教育,主要包括形体美、情操美、修养美、性格美、人际关系美、物质产品美、文物古迹美等。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家庭、学校从本质上来看也属于社会的一部分。人生活在社会这一大环境,社会通过公共设施、自然环境、风俗习惯、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影响人,因此,社会美育的内容和涵盖面远比家庭美育和学校美育更为宽泛。

古代社会美育并非与社会观念、社会制度、社会教育同时发生的。在旧石器时代末和新石器时代,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结构、文化结构的发展和人的审美意识的逐步形成,社会美育才逐渐萌生。在原始宗教活动中,社会美育既贯穿着生产、生活知识教育,又贯穿着团结人群的原始伦理美育。到西周尤其是春秋战国以后,由于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的确立,随着社会倡导和许多教育家、美育思想家的理性思考、教育实践,社会美育日趋伦理化、系统化。中国传统的社会美育主要有以下特点:

(1)在社会美育的途径上,施美育于社会、民众。例如,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各少数民族还有各自的节日。在这些节日里,除串亲宴饮,还举行各种艺术游乐活动,这都是实施社会美育的良机。

民俗是指民众的风俗习惯。民俗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直接相关,反映着一个时代民众的最基本的理想、情趣与生活习惯,并且在岁月的沉淀中也凝聚成不同的审美文化内涵,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相互影响等方式扩布和传承。民俗文化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承载民俗的各种物质形式凝聚着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和设计,如饮食、服饰、居处与园林、婚俗、节俗,各种娱乐活动的发明都源于人类集体智慧的创造,体现出先辈高超的创作技巧。例如,六朝时流行的民间游戏,有荡秋千、骑竹马、蹴鞠、藏钩、斗草、斗鸡、斗鸭等。其中藏钩之戏多于晚间进行,钩藏在玩家手掌中移来换去,最后落入一人掌中,同时其他人做出假象迷惑对方,使猜的一方经常被迷惑。这种游戏既训练了手的灵活性和动作的敏捷性,也锻炼了人的观察力判断力,深受人们喜欢。这些民间群体参与的游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心情愉悦和身心放松,而且使人在游戏娱乐中不知不觉得到美的熏陶。

(2)在社会美育的内容上,社会美育强调以社会生活之美、道德精神之美教育人。例如,传统节庆作为一种高度浓缩中华文化精神的强大载体,将中华文化的一些传统美德寓于其中,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体现着人文关怀,因此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精神之美。虽然“德育”侧重的是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而美育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但我们在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也在教育人们欣赏美、创造美,培养美好的心灵。人们通过传统节庆接受品德教育,实现品德目标,进而培养出审美心灵和审美能力,在品德上成为一个懂得美的人,在审美感受上提升审美素养,从而追求人生的美学趣味和审美境界。

(3)社会美育的最高境界是以社会理想、审美理想实施美育。如《礼记·礼运》所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这是孔子的理想世界,天下之处皆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人人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选择统治者时,要选举贤能聪慧有能力的人;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因为如此大公无私,所以人人相亲相爱,不但孝顺自己的父母,也以同样的心态孝顺他人的父母;不仅爱护自己的子女,也同样爱护他人的子女。老年人无病无灾、安享晚年,年轻力壮的人尽己所能服务社会、贡献国家,教育年幼的孩童孝顺父母长辈、爱国爱家;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年丧父母、老年丧子女、有残疾和疾病的人都能够养活自己,生活得安定幸福;男人要尽自己的本分,为国为家尽应尽的义务,女人安于家庭,有家庭作为归属。

总而言之,社会美育作为我国传统美育的主要形态之一,相比较于其他形态而言,主要在于同伦理宗亲思想相结合,以及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因而其更是一种综合形态的美育。

4.自然美育形态

自然美育是指以自然美为手段、途径来提高人对自然的审美感受力、创造力的教育。在漫长的古代美育史中,自然美育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滋养人们的审美情怀、丰富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起到积极作用。

在中国旧石器时代末和新石器时代,原始先辈已萌发审美意识,并对自然的认识、改造也逐步深化,例如,出现了以鸟兽日月云等自然物作为氏族部落象征的图腾;在陶器造型、纹饰中还出现了模仿自然物的形象,如仰韶半坡彩陶中有鱼、蛙、鹿等相当完整的动物图像。在殷周、春秋战国时期,自然美育已开始萌芽。在殷周青铜器纹饰、造型中,大多塑有鸟兽纹、云雷纹等动植物、天象等自然形象,它已不是作为人物形象的陪衬,而是比中国绘画更早将自然作为艺术表现的主体,从中可表现出殷周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人们对自然美的把握和教育在先秦时期的诗歌艺术中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在起于周初发展至春秋中期的《诗经》中,许多作品都直接描绘了自然物的美,或借自然之美以起兴特定的思想感情。

秦汉以后,随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对大自然的审美特性不断有所发现,自然美育也逐步趋于自觉化,并愈来愈沉淀于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之中;而对自然美育的理论探讨也日益系统化,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士人远离世事纠纷,回归自然怀抱,自觉接受自然美的熏陶,使自然审美和山水旅游成为一种风尚。例如,以嵇康阮籍为首的竹林七贤,啸咏于山水之间,超脱于世俗之上,放情山水,会意风景,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重要体现。魏晋士人多投入自然山水,借山水之游消胸中块垒,进而在长时间与山水的接触中发现与自己的高迈超俗的理想情怀相契合的内在一致性,从而引发出对自然山水的一往情深。(www.xing528.com)

唐宋时期,经济繁荣,自然审美、自然美育进一步自觉化。游览名山大川蔚然成风,尤其是文人士子,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记为诗文的大有人在,从而使自然美的开拓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高的成就。在审美态度、审美趣味上表现为倡导摆脱伦理名教和实用功利目的,以超脱的“林泉之心”去观照自然,“神会”自然之美的“神气”“神韵”,从而陶冶自己的心胸,同自然之美契合。士人们在悠游山水感悟自然美的同时,也诱发了他们有意识地将自然美用文字和画笔刻画出来,从而极大促进了中国山水文学艺术的发展。山水文学艺术作为自然美育的最好教本,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士子乐游山水、畅游天地。

除了人们自觉地投身大自然,接受自然美的熏陶,古代的教育者还有意识地选择山清水秀之地建书院,此种风气尤以宋朝为胜。书院教育既是与官学并立的私学教学系统,也是宋明理学家们重要的传经授道之处。其中著名者如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茅山书院等,大都建在环境清幽、依山傍水之处。这和理学家们提倡的“格物致知”,走出书斋,重视践履,体味“天地气象”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自然美通过文学艺术家的点染,还能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互相辉映,共同为人类的审美体验增加新的素材。所谓“君看天下山水奇,终须诗人几首诗”。山水诗文可谓是审美的精神导游,游山玩水之际,更有处处美景处处诗的感叹。凡是名山大川,无不因为有历代文人墨客的点化使后来的游览者增以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山水诗文是在亲和自然、纵情山水的民族文化心理这块土壤中催生的,它是壮丽秀美的名山大川与敏锐丰富的诗人心灵相激相撞的结果。自然山水景观以其千姿百态的魅力激发着历代诗人的无限诗兴和美感,当诗人骚客把这种被激发的美感和诗兴以一种特定的语言与语体形式喷涌着表现出来时,就凝结成一种物化的审美体验。当后人在游山玩水的时候,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自然风景,而且可以观看到古人留下的摩崖石刻、题词碑帖,回味文人墨客留下来的精彩诗文,这些山水诗文构成了中国山水审美中与山水自然景观相映衬的山水人文景观,一个无论如何不应忽视的山水审美磁场,让后人欣赏到的不仅是自然景观,还有附着于山水之上的各种人文景观,从而使欣赏者获得多重的审美体验。

因此,中国古代不仅很早就发掘了自然美的本原、本质和审美特性,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审美经验;不仅很早就探讨了自然美育的本质、特征、功能,还较系统地总结了自然审美、自然美育的方法,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中国是最早发现自然美、最早自觉开展自然美育的国家之一。

总而言之,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和自然美育作为中国传统美育的主要形态,延续了数千年,仍是我们当代美育的主要形式。

(二)传统美育的特征

中国传统美育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图3-3):

图3-3 传统美育的特征

1.注重内在思想

中国传统美育千百年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除了外部条文枝节的方法和具体形态,其最重要的特点则是在美育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深邃哲理,它们和中国传统思想中注重整体综合的特性是紧密联系的。作为中国传统美育的乐教便渗透着浓厚的道德关怀,传统的乐教是一种以社会道德关怀为内核的艺术教育。中国古代审美教育突出人格道德的完成。儒家美育要求善美统一、礼乐相成,然而又强调善对美的制约,礼对乐的约束,从而实现人格道德的完成,成为中国古代审美教育的最高目标。这一点也正体现出中国传统美育的特点,所以中国美育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长于内在思想。

中国传统美育注重思想性在各种美育形态中都有所体现。要修身、齐家,就必须开展包括家庭教育、家庭美育在内的各项教育,只有修身、齐家,方可治国、教人。

中国美育长于内在思想性体现在社会美育中,首先是以道德精神、行为规范实施伦理美育的。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内圣外王”为人生价值的终极关怀,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为社会美德和社会规范,并以此“教之”于百姓,规范百姓的言行。孔子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所谓“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礼记·大学》);老子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怠,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范仲淹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这些具有哲理性的思想施于社会人群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自然美育中也体现出中国传统美育注重思想的特点。儒家所说的自然美实际上是人的本质对象化,其自然美育的实质是通过对自然美的审美来把握人的精神品格的美。

从中国传统美育的主要形态艺术美育中最可以见出这一点。艺术美育重“传神”“重气”“神会”“畅神”。中国传统艺术不重绘形、再现,而重传神、表现,主张在观察生活和艺术创造中既要“观物取象”“应物象形”,又要通过“浮想”“神思”达于“神与物游”“思与境谐”,即通过联想、想象、移情、判断来把握对象的精神、情理,并灌注艺术家自己的思想、情感、品格,创造出主体的“意”与客体的“象”相契合的审美意象,从而通过艺术的媒介、手段“以形写神”,创造出形神兼备、形神统一、“传神写照”“气韵生动”的艺术形象。这种“传神”既传物之神气,又传创作主体的精神品格、气质才华,从而形成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以貌取神、注重内在的神韵是中国传统艺术美育的基本特点之一,它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美育注重内在思想性的特点。

通过对中国传统的家庭美育、社会美育、自然美育和艺术美育的考察可以看出,注重内在的思想性是中国传统美育的基本特点之一。

2.以私人教育为主

与现代美育多在学校和公共场所开展不同,中国传统美育多为私人教育,无论是学校美育还是家庭美育或其他美育形态都以私人美育为主,公共美育没有私人美育占的比重大。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家庭美育,作为中国传统美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具有很大的私人性。

中国古代家庭美育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经久不衰的美育实践的同时,还就家庭美育的意义、途径、方法做了理性的思考。家庭是宗法社会的基石、社会结构的基本构成。古人对家教、家庭美育的关注反映了他们对个体、家庭同社会、人生关系的终极关怀。儒家这种以家教、齐家为基本元素的教育思想、美育思想在中国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注重家教和家庭美育都同这种思想有着内在的渊源关系,是“家国同构”范式在家庭美育中的实施和体现。汉代以后,童蒙教育、家庭美育渐趋成熟,以家庭为单元的“家馆”和私人所设的“书馆”遍布各地。作为中国传统美育主要方式之一的家庭美育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作为中国传统美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家庭美育主要为私人教育。

另外,就学校美育而言,自春秋时的孔子开始,中国的私人教育便开始发展起来。在其后的历史中,师友相传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汉代有盛名的掌者门下经常有万余人从学,足见私人教育的兴盛。至唐宋时期书院制度开始建立,宋时四大书院重讲学授业而不重科举,致力于提高学子的素质修养,更是私人教育的典范,影响后人至为深远。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官办教育场所只能满足部分人的需要,因此,在官办教育之外,只能用私人教育来补充。因此,中国古代从启蒙到成人都有相应的私人学校进行教育,以满足民众的需要。学校美育的很大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私人美育。

就自然美育和艺术美育而言,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的基本特征是追求“和”,推崇人与天地自然之和、人与人之和、艺术的质与文之和、艺术诸要素之和、审美主体与客体之和、主体生理心理之和,等等。这种历史发展的审美取向使得艺术审美中推崇“意境”之美、“神气”之美、“自然”之美和“韵味”之美。其美育产生的效果主要在于个人的感悟和兴发,同接受者的品质修养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更显示出私人化的特点来。同样地,对于同一首乐曲,修养和经历深浅不一的人得到的美的享受也不会一样。由于中国古代审美教育的方法是感受和领悟,因此古代审美教育主要不是通过学校进行的,而是要求人接近艺术美和自然美,让艺术美和自然美发生感化作用。

因此,相对于中国近现代以来,美育被纳入学校的教育方针,列入学校的授课日程,有固定的制度保证实施,作为公开的教育目的之一而言,中国传统美育更具有私人性的特点。

3.多寓于综合形式

在传统社会发展相当长的时间中,美育实际上是一种综合艺术教育。首先在各种美育形态内部,如家庭美育、社会美育、自然美育、艺术美育等,综合的形式较受重视,注重各种美育的协调发展。在美育中,各种美育手段都有综合的特点,如作为中国美育主要手段的“礼乐之教”的乐便是一种综合的形式。乐教是中国传统美育最为典范也是最具有民族特征的形式。

乐教在形式上既具有综合性,又具有交叉性,还具有杂糅性。所谓交叉性与杂糅性是指乐教既与其他教育交合而成,同时也常含有非美育的成分。《礼记·经解》中提到:“广博易良,乐教也。”说明乐教所具有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具有远远超过了美育的意义,起到一种教化民众、陶冶民众性情的作用。

孔子的美育思想同样也体现在乐教教化民众、陶冶性情方面。孔子认为,《韶》乐具有美的形式和善的内容,而《武》乐却只有美的形式,没有善的内容。而乐的美的形式具体而言就是指音乐的音调与乐曲的整体形式的优美,一首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乐音才能称之“尽美”。至于“善”,在孔子看来则是指“仁”,只有仁乐才符合孔子心目中乐教对美育的教化作用。音乐应该是既能作为美好的事物以供欣赏,也能陶冶性情,与此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伦理教化作用的事物。

与之相应,中国传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同时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它所进行的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既有艺术教育也有技术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礼”在六艺中更是处于统领地位。显然,乐教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逻辑意义上的指称,而是以一个简单的概念蕴含更为复杂的社会内容、民族情感和思想意义的逻辑形式。这些也从侧面证实了中国古代没有单纯的美育,古时的美育主要寓于综合教育之中。

中国传统美育寓于综合教育之中还表现在各种美育形态之间也有互相融合倾于统一的趋势,如自然美是艺术美的源泉之一,艺术美是自然美的集中、概括、加工和升华。早在新石器时代,当原始人开始将自然视为亲己的力量,对自然物萌生了同宗教观念、实用观念相结合的审美意识时,便开始通过对自然物的模仿、加工而凝聚为原始的艺术。原始人创造的石、骨、贝装饰物和陶器艺术的仿自然造型、纹饰更表现了从对自然物的模仿、加工而向艺术美创造的转变和向艺术美育的过渡。当原始艺术和非自觉的艺术审美、艺术美育一旦发生之后,又塑造了人的审美意识,使人开始以艺术的眼光观照自然,把握自然的美,从而又为自然美育提供了艺术的内涵。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对人与自然、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关系做理性的探讨,赋予了自然以社会的人格意识,并为艺术反映自然和艺术美育、自然美育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魏晋以后,随着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人们愈来愈有意识、有目的地从自然中寻求美,也越来越自觉地以艺术的方式表现自然美,并且借助艺术强化对自然美的审美观照,提高对自然美的审美能力。这样做不仅促进了山水、花鸟、诗画等直接表现自然美的艺术的长足发展,而且推动人们进一步自觉地以艺术的观念审视自然、再造自然,使自然美育与艺术美育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综上所述,首先,中国古代美育往往与伦理思想密切相连,因而常常以综合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次,传统美育各种形态间互相渗透融合,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时一种美育形式可以同时横跨好几种美育形态,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美育寓于综合形式的特征。综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国传统美育也是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