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活归属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生活归属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这是由社会生活所具有的独特的语文教育作用所决定的。所以,生活是语文的来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语文教育不应忽视学生的自主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内在需求。这三个基本规律,基本上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生活归属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面对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教育使命,课程脱离生活世界,学生缺乏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的现实,课程创新呼吁,把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培养社会实践能力作为强调的重点之一。

终身教育的宗旨是“四种基本学习”(即“四个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传统教育过分倚重“学会认知”,然而教育新概念应谋求“这四个‘知识支柱’中的每一个应得到同等重视”,谋求这四者的整合。这四个支柱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集中体现了教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的发展取向。“学会做事”绝不只是熟练某些操作技能、学会某些重复不变的实践方法。

“学会做事”意味着要特别重视发展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就是说“人格智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是信息社会对教育的又一挑战,因为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既便于人与人的交往,但也可能造成“地球村”里人的孤独和疏离。因此,教育应采取两种相互补充的方法,既要教学生逐步“发现他人”,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又要通过从事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而帮助学生寻找人类的共同基础。当人们“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的时候,就能够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学会生存”。

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处于社会的核心位置”,认为教育是与家庭生活、社区环境、职业界、个人生活、社会传媒融为一体的,但教育并非被动适应纷繁复杂、良莠并存的社会生活,而要对社会进行主体参与式回归,要通过培养每个人的判断能力而对社会进行批判与超越。由此看来,回归生活世界是课程改变的重要趋势。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在目标上意味着培养在生活世界中会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

这种人既具有健全发展的自主性,善于自知,又具有健全发展的社会性,善于发现他人。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在内容上意味着要突破狭隘的科学世界的束缚,除了科学以外,艺术道德、个人世界、自由的日常交往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在教育价值上丝毫不亚于科学,而且只有当科学与这些资源整合起来的时候它才能在走向“完善的人”的心路历程上发挥作用。要秉持一种“课程生态学”的视野,寻求学校课程、家庭课程、社区课程之间的内在整合。

(一)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工具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它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学习的工具、生活的工具,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程度的标志、历史文化的结晶。在当代信息社会,语文能力更成为一个人获取、加工、输出信息,进行思维创新的重要工具。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这是由社会生活所具有的独特的语文教育作用所决定的。

首先,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语文课文的源头活水。语文课在学生面前打开了现实生活的一扇窗口,通过它的选择和过滤,学生们可以自由地观察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洞察生活的秘密,领悟人生的真谛。所以,生活是语文的来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语文教育不应忽视学生的自主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内在需求。

其次,现实生活为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提供了直接经验的情境和基本的发展动力。儿童最初的语言能力是从现实生活中习得的。语言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能力。现实生活为学生言语交往设置了特定的对话情境,激发了交流的欲望,使学生的言语交流能够获得一种持续的稳定的内驱力。在生活中学生所进行的这种语言上的交流深刻地反映了个体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语言学习需要特定的情境来提供背景信息的支持以创造交流的可能性;同时,语言交流又必须是有所指的、定向的,交流的动力来自某种生活情境而产生的思想和思维上的碰撞或冲突。正是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种矛盾、冲突和问题,才引发了学生语言交流的动机,促进了其思想的发展及语言水平的提高。

所以,语文教学要重视生活情境在教学过程中的暗示、激励作用,为语言能力的发展铺设一个坚实的生活基础。

最后,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方向。语言作为理解的工具,不仅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创造了可能,提供了手段,而且在个体与历史、个体与传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个体通过它把历史与文化灌注进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生命意识之中。历史和传统之所以能够进入当代并影响到个人生活,就是由于语言的作用。

语文教育既要满足个体生活的工具性需要,又要关注个体精神生活的发展,在生活中沟通历史传统与现实,探索理想的人生价值,构建生命的终极意义。所以,语文教育必须贴近生活,关注生活。

(二)语文教学必须植根生活

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起源于动作与活动,是一种经验的建构过程;二是语言的习得必须借助于特定的生活情境,语言能力不是一种抽象的形式,它必须包含实质性的生活经验与价值体验;三是语言的学习是实践性的,它的途径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面向生活实际,因为生活的变化对语言学习具有实质性的影响。这三个基本规律,基本上体现了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儿童的语言与思维的发展同儿童自身的动作与活动具有实质性的联系。从发展过程来看,人的思维的发展要经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几个阶段,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不断地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在儿童思维发展的早期阶段,儿童自身的动作是沟通环境与主体之间意义联系的桥梁。儿童通过自身动作进行思维,借助于动作表达思维的成果,在成人的语言的引导下,儿童逐步把语音刺激与动作建立起稳定的联系,从而使思维获得了最初的语言表现形式。随着儿童动作的复杂化以及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儿童的形象思维开始发生,并不断地向前发展,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儿童的语言能力也相应地从感性水平发展到理性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不断地修正所习得的概念,从而使语言能力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语感。教师要使学生所习得的语言获得实质性意义,具有经验上的价值,就必须加强语言学习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在生活的经验中使语言及概念获得稳定、准确、真实的意义,从而使个体的思维水平不断地由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化,不断地由即时性、联想性向推理性过渡,也就是说,生活经验在思想与语言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因此,语言学习在本质上与生活相连,只有通过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习语言,才可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获得真正的发展。

语言学习必须借助一定的生活情境,才能形成积极有效的思想沟通。语言学习之所以需要一定的情境,是因为情境能创造语言交流的可能性,还可以提供语言交流所必需的背景信息,此外它又构成了语言交流的动力基础。学生掌握语言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心理图式不断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需要特定的生活情境提供发生的契机。在特定情境的诱发和激励下,个体才可能形成一定的问题意识和思维定向,促进思维的发生和发展。思维的过程其实就是概念的运算过程。因为生活情境变动不居,个体的思维活动就会处于不断的适应与调整状态。思维的适应与调整的过程,就是内部言语不断地生成、转化、运作、发展的过程。(www.xing528.com)

从生活的发展变化对于语言学习的影响来看,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的语言发展获得源头活水,变得生气勃勃。语言系统相对于社会生活,是一个相对静止的封闭的系统。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社会瞬息万变,必然对语言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促使其做出相应的反应、调整和变化,除了语言学习自身的规律要求语文教学要生活化外,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各种文化知识的掌握、对价值观念的习得、对精神世界的探究等方面都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因为生活的切实经验不仅提供了各种学习的初步的感性知识基础,而且还孕育了学习的直接兴趣与心理动力,培植了学生基本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因此,生活化是语文教育走向深入的必然选择。

(三)语文教学必须聚焦生活

语文学科课程向生活化发展的方向,应该由原来的重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转向对语文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这是编写语文教科书应掌握的重要原则。语文教材通过广泛取材,兼收并蓄,沙中淘金,成为社会生活的聚焦,人生智慧的结晶。在编写语文学科教材时,应充分拓展语文教材的生活价值、发展价值,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处理好语文知识序列、个体心理发展序列和个体生活序列的关系

理想的语文教材应该是语文知识序列、个体心理发展序列与个体生活序列的有机统一。三者之间应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就是说,语文教材的编写既要考虑到语文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又要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递进性、反复性,还要考虑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与社会生活的需要。

语文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是同认知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紧密相连的,而个体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具有普遍的序列性和规律性,即要经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过程。因此,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也必然具有一个基本的序列,这个序列理应成为我们设置语文知识与技能阶段性目标的依据,成为不同学段语文教材选文的标准。另外,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对语文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亚文化特征,往往形成不同的生活经验序列。

我们应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序列为基础,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序列为指导,以语文知识的可接受性为标准,以语文能力的发展为目标,设计生活化的语文教材。

2.要处理好阅读、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阅读和写作并不是一一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阅读是学生感知、吸收、消化并理解语言材料的过程,它是写作的必要准备。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语感刺激,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写作不仅需要学生的阅读能力,它还需要以个体的生活感悟作为触媒或催化剂。否则,语言就失去了生命力与创造性,写作就会陷入痛苦的技术制作之中。学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独到的观察,切身的体悟,深刻的反思,才可能激活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事物形象和语言材料,才可能文思泉涌、下笔千言、一气呵成。因此,语文教材一方面要扩大信息量,加大阅读的力度;另一方面又要设计一些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思考人生的课堂语文活动,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创造学生写作的契机。

3.要处理好语文知识学习与语文能力发展的关系

语文课程生活化,意味着要在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之间架构生活化的桥梁,使语文知识的学习为语文生活能力的发展服务。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单纯地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的,它还要借助于个体的生活经验、语言交际的经验以及模仿他人语言的学习经验等多方面的因素的支持和作用才可能获得发展。因此,语文课程生活化要在坚持语文知识基础地位的同时,加强对语文能力的训练,突出语文生活经验对语文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4.要处理好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关系

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要以白话为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文言文的生活经验价值。文言文作为古典文化的载体,它是历史生活生动、逼真的写照,具有极其丰富的生活教育价值。因此,语文课程生活化不但不应排斥文言文教学,而且还要在适当的范围内加强它。

文言文内容的选取要充分尊重历史的真实性与现实性,教学要采取渗透原则。文言与白话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白话中有不少有生命力的文言,因此,在白话文中渗透文言文教学,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行的。文言文教学要从现行的以语言文字的学习为中心的课程目标转化为以古典文化的学习为中心的课程目标,处理好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的既有机统一又分主次本末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讲文言文主要是认读经典的工具,对文言表达能力不做要求,因此,切不可以枯燥的古典语言文字学的要求和标准设计语文课程,以兔误导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

我们所追求的是使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获得基本文言阅读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经典基本思想的掌握,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传统文化的陶冶、习染和精神的教育,而不是培养专门的古汉语文字学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