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语文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中学语文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起,国内陆续刊发了研究语文核心素养的文章,并从2016年起逐渐增多,成为当前国内语文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关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方式,当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两个层面,分别从课程建设层面和教学实施策略层面进行探究。有研究者指出,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一是重视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

中学语文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2015年起,国内陆续刊发了研究语文核心素养的文章,并从2016年起逐渐增多,成为当前国内语文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梳理近几年的文献,我们发现研究者的关注点主要聚焦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育途径两个方面。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当前,国内研究者对于“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界定存在几种不同的观点,既有从语文课程性质角度的界定,也有从“语文核心素养”“语文素养”“核心素养”等概念的比较角度进行的辨析。

1.国内研究的主流观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文核心素养做出了如下界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30]它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是核心、是语文课程独有的要素。这种观点的理论基础是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即语文课程的特性,具有较强的阐释力,已被广泛接受,成为国内主流的观点。

2.研究者的不同观点

有研究者将“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素养”两个概念进行了对比辨析,大致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语文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内涵是相同的[31],只是随着语境的不同而有所选择。“语文素养”多用来评价一个人的语文综合素养,而“语文核心素养”常被作为课程教学领域的术语来使用[32]。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指学生通过语文课程学习,自然内化而成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能有效解决特殊情境所需的切实有用的思维品质。[33]

有研究者认为,语文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学科化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形成的、适应现实情境的,并能满足自身价值的语文必备品格关键能力。[34]还有研究者强调,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初步形成的语文学科基本素养以及与其他基础教育课程结合后形成的共同素养,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最基本的知识、品格与能力。[35]

也有研究者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语文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命名不能彰显语文学科的特性,审美与文化要素不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在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中也广泛存在。[36]有研究者以“汉语言思维发展与提升”既是汉语言建构的基点,又是汉语言审美与汉语言文化的核心为例[37],指出四要素并不在一个空间维度上,内部逻辑关系混乱[38]。还有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分别阐释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诸如“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39],“表达力”和“思想力”[40],等等,丰富了对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

还有研究者从学段差异性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不同学段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涵盖语言素养、文化素养及态度素养,其中态度素养在核心素养中占有极其关键的地位。[41]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文知识、思想感情、学习方法等八大方面。[42]

可以看出,研究者根据不同理念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目前尚未形成共识。尽管这些研究部分地揭示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特质,例如,把语文核心素养看作一种以语言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但是,尚未能全面阐明其本质内涵,还需要理论深入和实践验证。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

关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方式,当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两个层面,分别从课程建设层面和教学实施策略层面进行探究。

1.课程建设方面的探索

在课程建设方面,研究者主张采取多样化的课程整合模式,编写出符合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特点的创新教材,通过基础型、拓展型及创新型等不同任务类型的课程来建构科学的课程体系。有研究者认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校课程变革应具有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主轴,整合不同内容与课型的语文课程,实现学科内容、主题情境与核心素养的深度融合。[43]有研究者指出,整合课程体系应以概念的语言和文化的语言为核心,走出语文课程长期无学科支撑的尴尬境地。[44]也有研究者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有利于初中语文课程目标重构、学习资源的重组、课程内容的科学转向及课程方式多样化等需要,整合后的课程能更好地兼顾知识学习和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45]当前,研究者在教材研究层面已基本形成共识,认为语文教材创新的出发点和主线应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

2.教学实施策略方面的研究

教学层面更为关注实施策略的探索,研究者侧重于从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教师的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学生的学习策略层面。

研究者认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途径是语言实践。教师应以高尚的言语动机和价值观为基础[46],根据汉语语言学和语文教学的实际,通过语言文字的作品及鲜活、丰富的语言文字现象,从语言学和语文核心素养共同的前沿地带入手[47],在口头表达和阅读教学中使学生感受言语高峰体验[48],提升对母语特点感受的敏锐性,养成中国人的民族文化自信[49]

有研究者指出,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在学习方式方面,教师不能仅通过提高思维的强度与密度,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增强语文学习效果,还要不间断关注学生的分析、评价等综合能力[50],加强主体间阅读介入的深度,开放主体的多元思维空间,加强基本的阅读活动,提高输出与输入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品质语文思维。[51]

有研究者提出了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四重”策略:一是重阅读,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二是重积累,重在培养学生对文学经典的积淀;三是重思考,要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四是重表达,重在锻炼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52]其本质还是强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建构,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2)教师的教学策略层面。

教学一线的研究者主要关注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语文应该怎么教的问题。

一是重视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研究者认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选择和培养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师应该健全核心素养方面的相关教育理念,开展探究式、开放式的教学。[53]教师要设计好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境,如问题情境等,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54],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是重视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研究者认为,语文教师要聚焦学科本体性的教学内容,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语文知识积累与思维发展上,借以提升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55]

三是重视语文教学方式的研究。研究发现,一线教师较为关注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方式,在中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写作教学、阅读教学、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都有较多微观层面的研究。[56]同时也有研究者指出,只有教材、教学、课程、评价等各个教育教学要素充分有机结合起来,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方能奏效。[57]

综上可以看出,在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语文核心素养在实践层面的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化和细化,从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目的,到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研究者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不过,当前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大多是研究者的一种自发探索,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体系,还需要“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科学论证、有序推进”[58]

学习任务

找出国内语文核心素养研究中的主要概念,用图表的形式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注释】

[1]MERTENSD.Schlusselqualifikation,“ThesenzurSchulung fur einemoderneGesellschaft”,Mit-teilungenaus der Arbeitsmarkt und Berufsforsc-hung,1974,7(1):36-43.

[2]刘国飞,张莹,冯虹:《核心素养研究述评》,《教育导刊》2016年第5期。

[3]European Union,“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A European Reference Framework”,Office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2007,19(7):787-793.

[4]“Framework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http://www.p21.org/our-work/p21-framework.2017-06-13.

[5]贺巍,盛群力:《迈向新平衡学习:美国21世纪学习框架解析》,《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第6期。

[6]乔桂娟,杨丽:《新加坡基于〈21世纪技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第23期。

[7]师曼,刘晟,刘霞,周平艳,陈有义,刘坚,魏锐:《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3期。

[8]师曼,刘晟,刘霞,周平艳,陈有义,刘坚,魏锐:《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9]王飞:《核心素养的历史变迁与启示》,《教育探索》2018年第5期。

[10]辛涛,姜宇,林崇德:《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6期。

[11]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4期。

[12]刘国飞,张莹,冯虹:《核心素养研究述评》,《教育导刊》2016年第5期。

[13]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教育研究》2015年第9期。

[14]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9-30页。

[15]张良,余宏亮:《走出还原论的泥坑——试论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及其意义》,《教育发展研究》2019年第6期。(www.xing528.com)

[16]许祎玮,刘霞:《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改革——基本模式、国际经验及启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17]赵长林,梁红梅:《教科书设计如何实现“关键能力”培养目标》,《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年第1期。

[18]卢小陶,谭诤:《国内核心素养研究现状分析——基于关键词聚类分析》,《基础教育研究》2018年第17期。

[19]魏亚丽,宋秋前:《我国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特征、热点主题与趋势》,《浙江海洋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

[20]李雨思:《我国核心素养的学科体系与跨学科体系之争——芬兰课程改革的启示》,《大众文艺》2019年第23期。

[21]王飞:《核心素养的历史变迁与启示》,《教育探索》2018年第5期。

[22]郑长喜:《核心素养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探索》,《教书育人》2019年第9期。

[23]张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核心素养研究及其启示》,《教育导刊》2015年第13期。

[24]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1期。

[25]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12期。

[26]黄盼盼:《“语文核心素养”诞生路径探究》,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

[27][法]夏尔·提于斯,林静:《法国中小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及评价——夏尔·提于斯与林静的对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年第1期。

[28]沙原,张晓顺:《美国核心素养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启示》,《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8期。

[29]罗朝猛:《21世纪型能力:“核心素养”的日本表达》,《教书育人》2017年第3期。

[3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31]王云峰:《试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建设》2018年第4期。

[32]朱家珑:《养成语文素养:语文教科书深度开发的核心取向》,《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7年第19期。

[33]罗晓晖:《语文的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教育科学论坛》2016年第20期。

[34]贡如云,冯为民:《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5期。

[35]丁文静,韦冬余:《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特征及培养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现代语文(上旬刊)》2016年第6期。

[36]罗晓晖:《语文的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教育科学论坛》2016年第20期。

[37]徐林祥,郑昀:《对语文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再认识》,《语文建设》2017年第31期。

[38]戴渊华,邓维策:《论语言在核心素养中的绝对地位》,《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7年第7期。

[39]孙双金:《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福建教育》2017年第18期。

[40]潘涌:《语文核心素养:“表达力”和“思想力”——基于PISA最新分析报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41]汪潮:《关于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小学教学研究》2017年第10期。

[42]谭友利,申群友:《落实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条件》,《新课程(中)》2016年第4期。

[43]杨向东:《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研制》,《全球教育展望》2017年第10期。

[44]戴渊华,邓维策:《论语言在核心素养中的绝对地位》,《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7年第7期。

[45]徐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实施方法探析》,《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46]潘苇杭,潘新和:《语文核心素养之动机、价值观素养——以言语生命、德性教育为首务》,《语文建设》2016年第22期。

[47]徐林祥,郑昀:《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用热”再认识》,《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8期。

[48]潘苇杭,潘新和:《语文核心素养之动机、价值观素养——以言语生命、德性教育为首务》,《语文建设》2016年第22期。

[49]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11期。

[50]罗晓晖:《语文的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教育科学论坛》2016年第20期。

[51]潘涌:《语文核心素养:“表达力”和“思想力”——基于PISA最新分析报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52]孙双金:《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福建教育》2017年第18期。

[53]丁文静,韦冬余:《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特征及培养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现代语文(上旬刊)》2016年第6期。

[54]王云峰:《语文素养及其培养》,《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11期。

[55]许红琴:《聚焦 延展 转变——例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年第12期。

[56]刘美麟,步进:《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综述》,《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年第1期。

[57]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3期。

[58]任翔:《语文教育新论》,北京出版社2016年版,第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